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RESPONSES 0F 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CLONES 0F IN VITR0 CULTURED PAUL0WNIA TO THE GRAFT INOCULATION WITH PHYTOPLAS MAS

抗病和感病泡桐无性系组培苗 对嫁接传染植原体的不同反应



全 文 :收稿日期 }t||{ p sv p s| ∀
基金项目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科技发展基金 ∀
3 本研究得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吴燕 !农业部植检所张成良的协助 ∀熊耀国研究员提供部分泡桐无性系试材 o
特此致谢 ∀
第 vx卷 第 w期t | | |年 z 月
林 业 科 学
≥≤Œ∞‘׌„ ≥Œ∂ „∞ ≥Œ‘Œ≤ „∞
∂ ²¯1vx o ‘²1w
∏¯ qot | | |
抗病和感病泡桐无性系组培苗
对嫁接传染植原体的不同反应 3
田国忠 张锡津 罗 飞
k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 北京 tsss|tl
朱水芳
k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研究所 北京 tsssu|l
摘 要 } 用感染了植原体并表现典型丛枝症状的组培苗作接穗或砧木 o在无杂菌条件下嫁接 z个表现不同
田间抗性的无性系健康组培苗 o并用 ⁄„°Œ荧光显微镜和 ty≥ µ• ‘„ 基因扩增k°≤ • l技术检验嫁接传病效
果 ∀ ≤tux和 ÷∏‹ 表现出较强的特异性接种诱发坏死反应 o ‹ 和 ×vx2su{ 坏死反应中等 o± !≤sus 和
≤tyt的坏死反应较弱 ∀培养基中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ky2…„或 ‘„„l可降低坏死程度 o提高嫁接成功率 o水
杨酸处理或去掉健株砧木叶片和根系皆加重坏死反应程度 ∀用病接穗嫁接抗病的 ± 无性系时 o用 °≤ •
检测到侵染砧木的植原体 o但未表现丛枝症状 o而将此无性系健康接穗嫁接到丛枝病砧木上时可诱致典型丛
枝症状 o从而表现出与根系和成熟叶相关的抗性反应 ∀除 ≤tux外 o其余 y个无性系皆被嫁接传染 o其继代培
养表现出差异不显著的丛枝症状 o其韧皮部金黄色自发荧光随着症状的加重而累积 o也与抗病性有一定的联
系 ∀
关键词 } 泡桐组培苗 o嫁接传染 o植原体 o坏死反应 o丛枝症状 o抗病性
ΡΕΣΠΟΝΣΕΣ ΟΦ ΡΕΣΙΣΤΑΝΤ ΑΝ∆ ΣΥΣΧΕΠΤΙΒΛΕ ΧΛΟΝΕΣ ΟΦ ΙΝ ς ΙΤΡ Ο
ΧΥΛΤΥΡΕ∆ ΠΑΥΛΟΩΝΙΑ ΤΟ ΤΗΕ ΓΡ ΑΦΤ ΙΝΟΧΥΛΑΤΙΟΝ ΩΙΤΗ
ΠΗΨΤΟΠΛΑΣΜΑΣ
׬¤± Š∏²½«²±ª «¤±ª ÷¬­¬± ∏² ƒ ¬¨
( Ρεσεαρχη Ινστιτυτε οφ Φορεστ Προτεχτιον , Χηινεσε Αχαδε µψοφ Φορεστρψ Βειϕινγtsss|t)
«∏≥∏¬©¤±ª
( Πλαντ Θυαραντινε Ινστιτυτε , Αγριχυλτυρε Μινιστρψοφ Π. Ρ . Χηινα Βειϕινγtsssu|)
Αβστραχτ : ׫¨ ªµ¤©··¨¶·¶º µ¨¨ ³¨µ©²µ° §¨∏±§¨µ·«¨ ¶·¨µ¬¯¨ ¤±§ιν ϖιτρο¦∏¯·∏µ¨§¦²±§¬·¬²±¶∏¶¬±ª¬±©¨¦·¨§³¯¤±·¯¨·¶
º¬·«³«¼·²³¯¤¶°¤¶¤±§¶¨√ ±¨ ³«¼·²³¯¤¶°¤2©µ¨¨¦¯²±¨ ¶²© Παυλοωνιᶳ³q§¬¶³¯¤¼¬±ª§¬©©¨ µ¨±·§¨ªµ¨ ¶¨²©±¤·∏µ¤¯ µ¨2
¶¬¶·¤±¦¨ q⁄„°Œ©¯∏²µ¨¶¦¨±¦¨ °¬¦µ²¶¦²³¼ ¤±§³²¯¼° µ¨¤¶¨ ¦«¤¬± µ¨¤¦·¬²±k°≤ • l ¥¤¶¨§²±·«¨ ³«¼·²³¯¤¶°¤ty≥ µ• ‘„
ª¨ ±¨ ¶¨ ∏´¨ ±¦¨ º µ¨¨ ·¤®¨ ±©²µ·«¨ ³¤·«²ª¨ ± §¨·¨¦·¬²±q׫¨ µ¨¶∏¯·¬±§¬¦¤·¨¶·«¤··«¨ ªµ¤©··µ¤±¶°¬¶¶¬²±²©³«¼·²³¯¤¶°¤
©µ²° §¬¶¨¤¶¨§¶¦¬²±·² «¨ ¤¯·«¼µ²²·¶·²¦®²µ©µ²° §¬¶¨¤¶¨§µ²²·¶·²¦®·²·«¨ «¨ ¤¯·«¼¶¦¬²±¬¶¤±¨ º ©¨©¬¦¬¨±·º¤¼·² 2¨
√¤¯∏¤·¨·«¨ µ¨¶¬¶·¤±¦¨ ²© Παυλοωνια ¤ª¤¬±¶·³«¼·²³¯¤¶°¤¶¤¶º¨¯¯ ¤¶·²¤¦´∏¬µ¨ ¬±©¨¦·¨§¦¯²±¨ °¤·¨µ¬¤¯¶q ׫¨ ¦¯²±¨
≤tux ¤±§÷∏‹ §¨ °²±¶·µ¤·¨§¶·µ²±ª±¨ ¦µ²·¬¦µ¨¤¦·¬²± ¤¯²±ª·«¨ ¶·¨° ²©·«¨ ¬±²¦∏¯¤·¨§µ²²·¶·²¦®¶©µ²° ªµ¤©·­²¬±·¶o
‹ ¤±§×vx2su{ º¬·« °²§¨µ¤·¨ §¨ªµ¨¨²©±¨ ¦µ²¶¬¶oº«¬¯¨ ± o≤sus ¤±§≤tyt º¬·«¶¯¬ª«·µ¨¤¦·¬²±q°¯ ¤±·ªµ²º·«
µ¨ª∏¯¤·²µ¶ky2…„ o‘„„l ¤§§¨§·²  ≥ ° §¨¬∏° µ¨§∏¦¨§·«¨ ±¨ ¦µ²·¬¦ ©¨©¨¦·¶o·«¨ µ¨©²µ¨ ¬±¦µ¨¤¶¬±ª ªµ¤©· ©¨©¬¦¬¨±¦¼o
º«¬¯¨ ¶¤¯¬¦¼¯¬¦¤¦¬§k≥„l¬±·«¨ ° §¨¬∏° o²µ·«¨ µ¨°²√¤¯ ²©·«¨ µ²²·¶¤±§¯¨ ¤√ ¶¨©µ²°¬±²¦∏¯¤·¨§µ²²·¶·²¦®¤ªªµ¤√¤·¨§
¬·q׫¨ µ¨ ¬¯¤¥¯¨ªµ¤©·²©§¬¶¨¤¶¨§¶¦¬²± ²± ± µ²²·¶·²¦®¶«²º¬±ª±¤·∏µ¤¯ µ¨¶¬¶·¤±¦¨ §¬§±²·¬±§∏¦¨ º¬·¦«¨¶. ¥µ²²°
¶¼°³·²°¶²± ± µ²²·¶·²¦®o§¨¶³¬·¨ ·«¨ ©¤¦··«¤·³¤·«²ª¨ ±¶º µ¨¨ §¨·¨¦·¨§¬±·«¨ ªµ¤©·¨§µ²²·¶·²¦® ³¯¤±·¯¨·¶¥¼
°≤ • q‹²º √¨ µ¨o¥¼ ªµ¤©·¬±ª «¨ ¤¯·«¼ ± ¶«²²·²± §¬¶¨¤¶¨§µ²²·¶·²¦®o ± ¶¦¬²± º¤¶ ¬¯®¨ ¼¯ ·² §¨√¨¯²³·¼³¬¦¤¯
º¬·¦«¨¶. ¥µ²²°¶¼°³·²°¶oº«¬¦«¬±§¬¦¤·¨¶¶²°¨¦²µµ¨ ¤¯·¨§µ¨¶¬¶·¤±¦¨ º¬·«·«¤·²©µ²²·¶²µ°¤·∏µ¨ ¯¨ ¤√ ¶¨q׫¨ ³«¼2
·²³¯¤¶°¤¶º µ¨¨ ªµ¤©·2·µ¤±¶°¬··¨§¬±·²¤¯¯¦¯²±¨ ¶o ¬¨¦¨³·≤tux o¤±§¬±§∏¦¨§¬±§¬¶·¬±ª∏¬¶«¤¥¯¨ º¬·¦«¨¶. ¥µ²²° ¶¼°³2
·²°¶·²²±¨ ¤±²·«¨µqŒ±·«¨ ³«¯²¨ ° ²©¬±©¨¦·¨§·¬¶¶∏¨¶²© ¤¨¦«¦¯²±¨ o·«¨ ¥µ¬ª«·¤∏·²©¯∏²µ¨¶¦¨±¦¨ ¤¦¦∏°∏¯¤·¨§ªµ¤§∏2
¤¯ ¼¯ o º¬·«·«¨ §¨ √¨¯²³° ±¨·²©¶¼°³·²°¶~¤±§·«¨ ¬±·¨±¶¬·¼ ²©·«¨ ¤∏·²©¯∏²µ¨¶¦¨±¦¨ º¤¶¦²µµ¨ ¤¯·¨§º¬·«¦¯²±¨ . ¶µ¨¶¬¶2
·¤±¦¨ ·²¶²°¨ ¬¨·¨±·
Κεψ ωορδσ: Ιν ϖιτρο¦∏¯·∏µ¨§³¯¤±·¯¨·²© Παυλοωνιᶳ³qoŠµ¤©··µ¤±¶°¬¶¶¬²±o°«¼·²³¯¤¶°¤o‘¨¦µ²¶¬¶o • ¬·¦«¨¶.
¥µ²²° o • ¶¨¬¶·¤±¦¨
由植原体引致的泡桐丛枝病是泡桐生长的严重限制因子 o已有的调查研究显示 o在田间自然条件
下 o自然分布或人工栽培的品种对植原体的抗性存在差别k田国忠等 ot||w¤l ∀由于植原体未能像真
菌 !细菌那样进行离体培养 o也不能做到像许多病毒那样能通过汁液摩擦接种传病 o因而病菌接种仅能
靠介体昆虫 !菟丝子转接和病与健营养体间嫁接k金开璇 ot|{{ ~Š²¯¬±² ⁄„ ετ αλ. ot|{| ~…µ¤∏± ∞ ετ
αλ. ot|z|l ∀其中营养体嫁接方法是被应用于传病试验的最重要的手段 o包括抗病性鉴定和其它病理学
研究 ∀在泡桐丛枝病研究方面 o取自田间的病枝 !树皮及病根皆被用作嫁接接种体k熊耀国等 ot||xl ∀
我们成功地用离体培养技术保存了感染植原体的病组培苗和表现不同自然抗性的若干健康泡桐
无性系 ∀在此基础上尝试了用病与健组培苗间的嫁接途径进行传病试验 o证明这是使感病健株快速传
病和抗病材料早期筛选和鉴定的一种新的方法 ∀试验也揭示了不同无性系对植原体侵染反应的异同 ∀
t 材料与方法
111 植原体
植原体的一个分离物来自山东兖州 o保存在毛泡桐 ≤{x2su{k Παυλοωνια τοµεντοσα) ,引致典型的丛
枝症状k田国忠等 ot||w¥l o将此分离物称之为 ≤{x2su{⁄o另一分离物来自江西分宜县 o保存在白花泡
桐k Π. φορτυνει)上 o引起与 ≤{x2su{有所不同的丛枝症状 o编号为 ƒ ≠ ⁄∀u分离物皆以具节茎段继代培
养的泡桐病苗上保存 x年以上 o其引致丛枝症状特性稳定 ∀
112 泡桐无性系
本试验共收集无性系 z个 }×vx2su{为用 ≤{x2su{病组培苗经温度处理和茎尖培养结合处理获得
的脱毒苗k张锡津等 ot||wl ~± !≤tyt和 ÷∏‹ v无性系为毛泡桐种 o≤tux为兰考泡桐k Π. ελονγατα) o
皆来自山东兖州无症树根萌芽后进行组培和脱毒处理获得的无毒组培苗 o ‹ 采自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院大树 o为兰考泡桐与白花泡桐杂交种( Π. ελονγατα ≅ Π. φορτυνει) ; ≤sus来自江西分宜 o为白花泡桐
( Π. φορτυνει) o各无性系组培苗经电镜 !⁄„°Œ荧光显微镜和 °≤ • 检测无病后 o以茎段进行大量组培扩
繁 ∀已知 ± 和 ≤tyt在田间高度抗病 o÷∏‹ 和 ≤tux中抗 o×vx2su{为感病无性系 o ‹ 和 ≤sus待
测 ∀
113 组织培养
组培病与健泡桐无性系材料采用  ≥基础培养基和添加不同成分的改良和处理培养基 o包括 „ }
 ≥ n ‘„„ks qu °ªrl n y2…„ku qw °ªrl ~≤ } ≥ n ‘„„kt °ªrl n y2…„kt °ªrl ~ ‘…} ≥ n ‘„„
ks1x °ªrl n y2…„ks qx °ªrl ~≥„ } ≥ n水杨酸kts °ªrl o采用三角瓶组培扩繁病与健组培苗 o采
用三角瓶或广口筒状瓶盛放嫁接后组培苗嫁接组合体 ∀
114 嫁接方法
试验采用以病组培苗枝条为接穗嫁接到健康组培苗上和用健康组培苗枝梢作接穗嫁接到病组培
苗上这两种嫁接组合方式 ∀接穗基部被制成楔状 o在砧木主茎中部叶柄与主茎交接的主茎偏上部位向
下斜切一口 o然后将适宜粗细和大小的接穗插在切口上k接口不需绑缚l o将接种体小心移入含有新制
uv 林 业 科 学 vx卷
备的  ≥培养基的瓶中培养 ∀
115 ∆ΑΠΙ荧光显微镜检和韧皮部自发荧光观察
⁄„°Œ荧光显微镜检韧皮部植原体特异性荧光按金开璇等方法kt|{|l ox h戊二醛固定切片 o⁄„°Œ
kwχ oy2二脒基2u2苯基吲哚盐酸l染色后 o用 ’ ¼¯°³∏¶落射荧光显微镜检查 o紫外线激发滤光片波长为
vyx ±° o阻断滤光片波长为 wus ±° ∀
韧皮部自发荧光观察时 o只用 x h戊二醛固定切片 o经 s1t  °…≥k³‹z qsl冲洗 v次后 o直接将切片
置于载玻片检查茎部横切片和纵切片韧皮部自发荧光 ∀
116 植原体 16≥ µ• ‘„基因扩增
取待测泡桐组培苗新鲜组织约 s1vªo抽提植物总 ⁄‘„ o并测定 Ο∆值 o计算 ⁄‘„ 含量 o以植原体
ty≥ µ• ‘„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对 • ty°ƒur• u和 • tyƒur• u进行直接多聚酶链式反应k°≤ • l和巢
式 °≤ • k‘¨¶·¨§2°≤ • l o扩增产物用 t h琼脂糖凝胶电泳 o然后于紫外灯下检查 t1u ®¥或 t1x®¥的特异
扩增片段的有无k罗飞等 ot||{l ∀
u 结果
211 不同无性系对植原体接种反应的异同k图版 ´2t ∗ zl
病与健株之间在嫁接过程中的反应可划分为 u个阶段 o第 t个为早期反应阶段 o即从病与健组培
苗接触 !伤口愈合至砧木和接穗韧皮部组织相连通的阶段 o第 u个为后期反应阶段 o即从病原进入健株
韧皮部组织并繁殖运转直至表现典型症状阶段 ∀
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无性系嫁接的早期反应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o嫁接接口处组织的褐化坏死最为典
型 ∀由于不同无性系健株间的嫁接对照不产生这种典型的组织坏死现象 o因而可以判定为健株与病组
织中的植原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中 ≤tux和 ÷∏‹ 无性系组织坏死反应强 ~ ‹ 和 ×vx2su{反应中等 o
± !≤sus和 ≤tyt的反应较轻 ∀这种组织坏死反应在以健株作砧木时更为强烈 o表现为在与病接穗
相连的接口部位变褐 o接口以下叶片脱落 o根系变褐直至整个砧木枯死 ∀坏死反应最强的 ≤tux是唯一
未能通过嫁接方式获得发病株的无性系之一 o其砧木出现了其它无性系未产生的根系的变褐膨大现
象 ∀坏死反应明显的 ÷∏‹ 和 ≤tux o健株间嫁接对照有时产生局部接口微弱的褐化现象 o而病接穗与健
砧木之间则可使坏死延伸至离接种点较远的叶片和根系 o引起整个砧木茎部变褐 !枯萎 !根系变褐或膨
大 !叶片脱落等坏死反应症状 ∀更为有趣的是 o用 ÷∏‹ 作砧木 !以 ≤{x2su{为接穗嫁接几天后 o虽病接
穗从砧木上脱落 o且脱落下的病接穗可在培养基上存活 o但脱离病接穗的砧木却仍出现健株间的嫁接
对照不出现的沿接口向茎基部的诱导性组织变褐坏死现象 ∀可见病原与寄主相互作用不仅限于病原
对局部组织的直接破坏作用 o而且还可能涉及病原产生的致病信号物质的迅速传导及诱导寄主相关基
因的表达k‹¤°°²±§2Ž²¶¤¦® Ž∞ ετ αλ. ot||yl ∀
±  和 ≤sus作砧木进行嫁接时易在接口处围绕病接穗形成黄绿色的愈伤组织 o从而表现出了较
高的嫁接成功率 ∀在病接穗脱落的情况下 o此无性系切口也出现愈伤化现象 o故这种较强愈伤化作用
可能只与无性系的特性有关 o而与病原或病接穗的接触关系较小 ∀
植物与病原相互作用产生的早期坏死反应的直接后果是砧木或接穗的提早枯死 ∀分析各无性系
病接穗和嫁接砧木的枯死情况可以发现 o健康砧木被嫁接接种之后沿茎部枯死是一种典型的病原与寄
主相互作用的早期反应现象 ∀被接种砧木的枯死使病原无法进入健株组织并建立侵染和寄生关系 ∀
嫁接到健康砧木上的病接穗的枯死主要是因与砧木嫁接接触不良或砧木组织坏死之后水分亏缺而造
成的 ∀因而产生较弱的组织坏死反应 o有利于接口愈合和接穗中病原进入砧木组织 o也是实现嫁接传
病的必要条件 ∀
用 ± 作砧木时 o可导致 ƒ ≠ ⁄病接穗的丛枝症状减轻 ∀在以健株作为接穗嫁接到病砧木上时 o
能诱导病砧木根芽的分化 o而病砧木未嫁接对照一般很少有根芽分化 ∀有时也观察到在病砧木与健接
穗的接口部位出现气生根芽或伸长的细根 o这种接口气生根现象从没有在健株砧木和病接穗组合中出
vv w期 田国忠等 }抗病和感病泡桐无性系组培苗对嫁接传染植原体的不同反应
现 ∀由于已知健株生长素kŒ„„l水平高于病株k田国忠等 ot||w¥l o可能存在砧木中的生长素的向上运
输至水平较低的病接穗和健接穗中合成的 Œ„„向下运输至病砧木的现象 o但尚未发现无性系间存在的
规律性差异 ∀
从后期反应来看 o迄今供试的 z个无性系中除 ≤tux未被嫁接接种成功外 o其余皆可通过嫁接接种
成功 o并诱致典型的丛枝症状k表 tl ∀其中在健康砧木用病接穗嫁接的组合中 o ‹ !÷∏‹ !×vx2su{和
≤sus o砧木上抽出的枝条出现病态的腋芽萌生都在 wx§左右 ∀仍尚未表现丛枝症状的嫁接组合 o在砧
木切段继代培养时又会出现一定比例的丛枝苗 o说明也已被传染成功 ∀但 ± 2≤su{⁄和 ± 2ƒ ≠ ⁄
的组合中 o砧木一直未表现任何丛枝症状 o砧木茎段继代培养也未有丛枝苗出现 ∀某些嫁接组合继代
苗表现出生长严重受抑制 !无根分化 !叶片变小至最后枯死 ~但也有一些继代苗生长与健株对照无明显
差别 o根系发达 !叶片大 !叶柄长 !生长旺盛 ∀ ≤tyt无性系嫁接后的继代苗也出现生长衰退 o并有顶芽
膨大白化现象 o且未能于  ≥培养基上长期存活 ∀在以病苗为砧木 o以健株枝梢为接穗的嫁接组合中
各无性系接口坏死反应都明显减轻 o接口愈合能力和嫁接成活率也都高于前一种方式 ∀而且发现以这
种方式 o± 接穗也可以像其它无性系一样被传染且表现典型丛枝症状 ∀与前一种嫁接方式比较 o接
表 1 病与健组培苗嫁接试验结果 ≠
Ταβ .1 Ρεσυλτ οφ γραφτινγ τεστσ βετωεεν ηεαλτηψανδ ινφεχτεδ πλαντλετσχυλτυρεδ ιν ϖιτρο
待接

无性

≤ ²¯±¨
嫁接方式 ¡
k砧木 p接穗l
Šµ¤©·∏±¬²±
k¶·²¦®2¶¦¬²±l

嫁接
株数 
‘∏°¥¨µ
ªµ¤©·¨§

接活
株数 ≈
‘∏°¥¨µ
ªµ¤©·¨§
¶∏¦¦¨¶¶©∏¯ ¼¯
发病
株数 …
‘∏°¥¨µ
º¬·«
¶¼°³·²°¶
被接种体茎段继代培养反应  
≥¼°³·²°¶²©¶∏¥¦∏¯·∏µ¨§³¯¤±·¯¨·¶©µ²° ·«¨
¬±²¦∏¯¤·¨§¶·¨° ¶¨ª° ±¨·¶
丛枝
• ¬·¦«¨ ¶.
¥µ²²°
叶片黄化
¨¤©
¼¨¯ ²¯º¬±ª
植株
矮化
≥·∏±·¬±ª
整株
枯死
⁄¨ ¤§
±2≤su{⁄ ux tv s p p n n
± ≤su{⁄2± uu tx y n p n p
±2ƒ ≠ ⁄ wz ux s p p n n
÷∏‹2≤su{⁄ u u t n n n p
÷∏‹ ≤su{⁄2÷∏‹ ts y v n n n p
÷∏‹2ƒ ≠ ⁄ t| ts t n n n p
 ‹2≤su{⁄ uw tt v n p n p
 ‹ ≤su{⁄2 ‹ w v t n p n p
 ‹2ƒ ≠ ⁄ t| tw t n p n p
≤sus2≤su{⁄ z v t n p n p
≤sus ≤su{⁄2≤sus ts v s p p p p
≤sus2ƒ ≠ ⁄ | { t n p n p
≤tux2≤su{⁄ uw tu s p p p p
≤tux ≤su{⁄2≤tux v t s p p p p
≤tux2ƒ ≠ ⁄ ts x s p p p p
×vx2su{ ×vx2su{⁄2≤su{⁄ ts w u n p n p
≤tyt ≤tyt2≤su{⁄ tv | w n p n p
≤Ž ≤tux2 ‹÷∏‹2 ‹
x
w
t
u
s
s
p
p
p
p
p
p
p
p
≠为 t||u年 tt月至 t||z年 |月试验统计结果 ~ 扣除嫁接后的培养基污染株 o而包括砧木和接穗分离的嫁接组合 ~ ≈以砧木和
接穗组合共同存活 us§以上为下限 ~ …为嫁接后发病株和未发病株继代培养之后发病株之合 ~   n有 ~p无 ~ ¡≤su{⁄为 ≤{x2su{⁄缩
写 ∀
≠ „ ¶·¤·¬¶·¬¦¤¯ µ¨¶∏¯·¶²©·«¨ ªµ¤©··¨¶·¶©µ²° ‘²√¨°¥¨µot||u ·² ≥ ³¨·¨°¥¨µot||z q  ׫¨ ªµ¤©·∏±¬²±¶²©·«¨ ¶¦¬²±¶§µ²³¬±ª©µ²° µ²²·2
¶·²¦®¶º µ¨¨ ¬±¦¯∏§¨ §o ¬¨¦¨³·©²µ·«¨ ¦²±·¤°¬±¤·¨§ªµ¤©·¶²©¦∏¯·∏µ¨ ° §¨¬∏° q ≈  ²µ¨ ·«¤± us§¦²2¶∏µ√¬√¤¯ ²©µ²²·¶·²¦®¤±§¶¦¬²± º¤¶µ¨©¨ µ¨§¤¶
¤¶∏¦¦¨¶¶©∏¯ ªµ¤©·q …׫¨ ·²·¤¯ ²©ªµ¤©·∏±¬²± §¬¶³¯¤¼¬±ª º¬·¦«¨ ¶. ¥µ²²° ¶¼°³·²°¶¥¨©²µ¨ ¤±§¤©·¨µ¶∏¥¦∏¯·∏µ¨ ιν ϖιτρο .   n º¬·«¶¼°³·²°¶o
p ±²¶¼°³·²° q ¡≤su{⁄€ ≤{x p su{⁄q
wv 林 业 科 学 vx卷
穗表现丛枝症状的时间可提早到 vs§∀这可能与病砧木中高的植原体浓度和接穗叶片小 !抗病能力低
有联系 ∀
已被接种传染并表现丛枝症状的无性系 ÷∏‹ !≤sus !± !×vx2su{和  ‹ 病苗的继代培养苗皆有
表现出严重丛枝症状的情况 ∀表现为自然抗病和感病无性系间的差异不显著 ∀严重丛枝苗多无根分
化 o叶变小 o叶柄短或退化 o腋芽伸长或膨大 !白化 o节间缩短 ∀而且被认为是抗病的 ±  无性系也表
现为严重丛枝症状 o其节间严重缩短 !腋芽膨大 !使整株成簇球状 ∀然而 o保存植原体的无性系 ≤{x2su{
和 ƒ ≠ 的病苗却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差异 o其中被侵染的 ≤{x2su{的症状比 ƒ ≠ 重 ∀从两个植原体分离
物 ≤{x2su{⁄和 ƒ ≠ ⁄接种相同无性系比较来看 ou个分离物致病能力无明显差异 ∀扩增产物的 • ƒ°
分析比较的结果进一步证明两分离物的 ty≥ µ• ‘„ 基因一致性k罗飞等 ot||yl ∀所以 o≤{x2su{和 ƒ ≠
无性系症状反应的差异应是不同无性系对病原反应差异引起的 ∀
212 砧木和接穗大小 !生长状态 !激素和水杨酸对嫁接传病的影响
除了上述的病与健株之间的嫁接组合方式可影响嫁接反应和传病效率外 o砧木和接穗的大小 !生
理状态 !去根或去叶程度 !培养基中成分皆对嫁接亲合性 !嫁接早期反应及传病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
响 ∀
当健株砧木去叶k保留叶柄l和根系时 o明显加重特异性组织坏死程度 o表现为砧木从接口迅速向
基部变褐坏死和叶柄脱落 ∀仅去掉叶片而保留完整发达的根系时 o坏死反应明显减轻 ∀而健株去根和
叶或进一步用无病枝梢接穗嫁接到此健株的对照组合并不能引起用病接穗产生持续性和系统性的主
茎坏死 ∀这进一步说明病与健苗间的嫁接坏死反应的病原作用特异性和触发性 ∀事实上 o象 ÷∏‹ 和
≤tux在去根和叶后作砧木时 o因嫁接后砧木的迅速坏死而导致嫁接成功率很低 o而  ‹2ƒ ≠ ⁄和 ± 2
ƒ ≠ ⁄组合可被嫁接成活 o其中  ‹2ƒ ≠ ⁄在砧木上直接生长出了丛枝病枝k图版 ´2tl ∀
取生长在含有激素的 „ !≤ 或 ‘…培养基中的组培苗作砧木时 o接口的坏死反应都有所减轻 ∀将在
无激素培养基中生长的健株砧木和接穗嫁接体移入含有 ‘„„和 y2…„的培养基中培养 o同样可减轻接
口坏死程度 o提高接口愈合能力 ∀说明高的生长素k‘„„l和细胞分裂素ky2…„l具有抑制植原体引起的
坏死反应的作用 ∀
培养基中添加水杨酸加重了嫁接体的坏死反应 ∀ts°ªr浓度的水杨酸能使嫁接坏死反应较弱的
无性系 ±  和 ≤sus o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坏死反应能力 ∀在  ≥培养基中 o一般 ±  砧木与病接穗接
口处皆可产生明显的愈伤增生组织 o当置于含 ≥„ 的培养基上时 o接口处不仅未产生愈伤化组织 o而且
在交界处出现轻度的变褐线k图版 ´2{l ∀
213 病原检测结果k图版 µ2x ∗ {l
在嫁接后表现典型丛枝症状的枝条中 o易于通过 ⁄„°Œ染色方法或 °≤ • 技术检测到植原体的存
在 o因而丛枝症状的出现可作为判断植原体侵染的最直观和简便的方法 ∀
但在未表现症状之前的潜育期须借助以上两种技术确定传染过程 ∀用 ⁄„°Œ荧光显微镜 o最早可
于嫁接后 tu§从 ÷∏‹ 砧木中检测到韧皮部植原体特异荧光出现 ∀这比报道用长春花嫁接传病的时间
还早 x§kŽ∏¶®¨ ≤ • ετ αλ. ,t||ul ∀这可能与泡桐组培苗嫁接韧皮部愈合速度更快或更有利于病原的运
转环境有关 ∀
±  被嫁接接种后的病原检测情况比较复杂 o当以 ±  作砧木时 o嫁接后 tu和 ux§在砧木中均
检测不到植原体 ∀至 ws§后仍未表现症状的砧木 o将具节切段继代培养 o虽然断代培养至 xv§仍未有
任何丛枝症状产生 o但用 ‘¨¶·¨§2°≤ • 在其中 u株表现为无根分化 !节间缩短 !叶片小和生长衰退的组
培苗体内检测到植原体的存在 o说明砧木虽未表现出症状 o但已被感染 ∀当以 ≤{x2su{⁄为砧木 o以
± 为接穗时 otu§后在接穗中用 °≤ • 即检测到植原体的侵染 ∀而所有表现丛枝症状的接穗都用
⁄„°Œ染色和 °≤ • 技术检测到植原体 ∀将部分生长 wz§仍未诱导丛枝症状组合的接穗从病砧木上截
下 o然后在  ≥培养基上继代培养时 o部分茎段表现出丛枝症状 ∀但有 w株分别表现为 }≠ 具短根分
化 o变褐 o下部叶片枯死 o生长衰退 ~具短根 o基部变褐 ~≈具短根 o整株生长基本正常 ~…无根且下部
xv w期 田国忠等 }抗病和感病泡桐无性系组培苗对嫁接传染植原体的不同反应
变褐 o整株严重矮化 ∀从这 w株组培苗体内都未能用 °≤ • 检测到植原体 o这些异常症状可能与植株获
得抗病性有关k• ¼¤¯¶„ ετ αλ. ot||yl ∀
本试验未能通过嫁接方法获得 ≤tux丛枝病苗 ∀以 ≤tux为砧木 o≤su{⁄为接穗嫁接体存活 xs至
yy§时 o砧木接口以下主茎枯死 o且从基部又长出一正常枝条 o部分根系变褐且有膨大现象 ∀砧木各部
位取样进行的 °≤ • 检测未证明植原体的侵染 ∀对用 ≤{x2su{⁄为砧木 !以 ≤tux为接穗嫁接 xu§未表
现丛枝症状的接穗切段继代培养 wz§o继代组培苗也未被传染 ∀由于在自然生长条件下 o此无性系能够
被感染且表现典型丛枝症状k田国忠等 ot||w¤~熊耀国等 ot||xl ∀故本次嫁接传染未成功的原因值得
进一步探讨 ∀
214 韧皮部自发荧光现象k图版 µ2t ∗ wl
对 z个无性系健组培苗的主茎 !叶柄和根系的韧皮部自发荧光检查结果显示 o各无性系韧皮部皆
无明显的自发荧光或具有很弱的黄绿色荧光 o因而无性系间差异不显著 ∀在嫁接传病过程中 o韧皮部
逐渐积累金黄色自发荧光 o这种荧光随着丛枝症状的出现和加重而增强 o有时筛管可完全充满金黄色
荧光 ∀通过嫁接传病并表现典型丛枝症状的各无性系病组培苗体内具有强度不一的自发荧光 ∀其中
以 ±  和 ≤sus强度最大 ∀ ± 的重症苗的自发荧光强于轻症苗 ∀ ÷∏‹2≤su{⁄嫁接组合的砧木继
代培养苗k短根及茎基变褐 o上部叶片小 o株矮化 o衰退 o但未表现丛枝l的未变褐梢部自发荧光强于健
株 o但仍低于表现严重丛枝苗 o而在已褐化的茎基和根部自发荧光更低 ∀由此可见 o韧皮部自发荧光与
病原的侵染 !致病过程和无性系间抗性皆有不同程度的联系 ∀
v 讨论
采用组培苗嫁接接种传病和进行抗病性鉴定有 w个方面的优点 }≠嫁接材料k病组培苗和健组培
苗l易于在较小的空间和较短的时间内大量繁殖 o且不受季节和外界气候的影响 ∀故特别适用于泡桐
等多年生木本植物的抗病性早期鉴定和抗病材料的大量筛选工作 ∀ 培养瓶的小环境 o特别是相对高
的湿度 o控制的温度和光照有利于接口的愈合 ∀ ≈绝对无菌的培养环境可避免其他杂菌对接口的污染
或干扰被接种体反应的准确判断 ∀ …所用的培养基和组培条件适于植原体的繁殖和感病寄主的症状
表达 ∀由于泡桐易于用  ≥培养基组培方法进行大量繁殖 o组培病苗又可在组培条件下长期继代培
养 o保存的病原致病性稳定 o因而只要获得待鉴定无性系的组培苗 o即可以通过此技术进行嫁接鉴定试
验 o并有可能获得相应的染病苗 o使工作量减轻 o准确性提高 o鉴定时间缩短 ∀而且可以使通过遗传转
化获得的材料的抗性鉴定更方便和直接 ∀从本试验情况来看 o若扣除试验初期嫁接过程中接穗从砧木
上脱落株数 o则平均嫁接成功率超过 |s h o后期熟练耐心的嫁接操作 o有时使成功率达 tss h o可完全
满足抗病性鉴定的要求 ∀获得的染病苗又可进一步用于抗病或感病生化或分子机制的分析 ∀
在植原体病害研究中 o韧皮部组织的坏死是最早被注意的一种组织病理学变化 o而与寄主的树皮
坏死 o叶片黄化和叶片淀粉积累联系在一起k…µ¤∏± ∞ ετ αλ. ,t|zyl ∀后来也发现这种变化与寄主的抗
性存在着某些联系k…µ¤∏± ∞ ετ αλ. ,t|zy ot|z| ~Ž¤µ··¨ ≥ ετ αλ.t||t¤o¥~≥¨¨ °∏¯¯¨ µετ αλ. ot||yl ∀但对
植原体侵染引起的坏死过程中的关键代谢 o以及对病原与寄主相互作用的信号传导方式的了解仍不深
入 ∀从本次试验来看 o病原侵染引起的韧皮部筛管的破坏和瓦解 o对植原体的定居和运转是不利的 ∀
病原接种之后引起的局部韧皮部和附近薄壁组织的迅速坏死有可能完全阻止病原与寄主建立寄生关
系 o而表现类似其它病原与寄主相互作用的过敏性反应k‹ • l抗性k‹¤°°²±§2Ž²¶¤¦® Ž∞ ετ αλqot||yl ∀
这种抗性在自然状态下可能表现为带毒介体昆虫在传毒过程中引起刺吸部位组织细胞的迅速死亡 o在
叶片上形成枯斑或大小不一的穿孔k田国忠等 ot||w¤l ∀
从本试验结果来看 o病原和寄主的亲合性似乎不具有绝对的界限 ∀激素和 ≥„处理 !被接种的嫁接
体的大小 !去根或去叶等处理都对病原接种引起的特异性组织坏死产生不同程度的逆转或加重效应 ∀
因而简单地将这种嫁接反应看作抗病反应或是致病过程可能是不全面的 ∀虽然植原体是否具有类似
细菌的过敏性反应致病基因尚待研究 o但植原体侵染引起的类似细菌 «µ³基因作用的植物细胞透性的
yv 林 业 科 学 vx卷
变化和渗透性的变化已有研究报道k宋晓斌等 ot||zl ∀苯丙氨酸裂解酶k°„l活性增强 !韧皮部酚类
荧光物质积累 !活性氧爆发 !氧化酶活性增高 !脂质过氧化作用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含量的下降都可
能对韧皮部组织坏死过程产生影响k田国忠等 ot||w¥~t||x ~t||y ~‘¬¦«²¯¶²± •  ετ αλ. ,t||u ~…¤®¨ ≤o
t||w ~…¨ ¦®°¤± Ž… ετ αλ. ,t||w ~…²∏¦«¨µ≤„ ετ αλ. ,t||u ~≤ ±¨·¤µ¼ Ž≥ ετ αλ. ot||xl ∀可以推断 o在很大
程度上品种的自然抗病能力受病原侵入期寄主产生的早期反应即早期抗病能力的大小的控制 ∀一旦
寄主的防卫反应不足以完全阻止病原的侵入 !定殖和运转 o与丛枝症状相关的病理代谢过程即很难被
逆转 ∀从抗侵染的角度来说 o选用对介体昆虫刺吸传毒时出现过敏性坏死反应强的无性系 ~通过各种
药剂处理提高植株诱发过敏性反应潜能等都可能会提高植株免疫能力 ∀同时无性系的抗病能力不是
一个绝对的概念 o它受植株本身的生理状态 !发育阶段和环境影响而会出现波动 ∀
对于象 ±  !≤tyt和 ≤sus无性系 o上述的侵染早期组织坏死反应对病原的限制作用似乎较弱 ∀
由于 ≤tyt叶表面具有较浓密的腺毛和粘性分泌物 o因而其自然抗性可能与抗介体昆虫传毒也有关系
k田国忠等 ot||w¤l ∀因而对不能诱导 ‹ • 的无性系抗病反应必然存在其它的信号传导机制 ∀但从水
杨酸处理可诱导坏死反应来看 o水杨酸的代谢可能在 ‹ • 的信号传导方面扮演角色k¤¦®²¥¨ ® ° ετ
αλ. ot||v ~• ¤¶®¬± Œot||ul ∀另据对 ≤tyt嫁接接种试验显示k熊耀国等 ot||xl o以 ≤tyt为砧木时嫁接
不发病 o而以 ≤tyt为接穗时则可诱发病枝 o当接穗上长出新根后病枝上可抽出无症枝条 ∀这种与根系
相联系的嫁接反应与本试验 ± 的情况存在着一致性 ∀因而推断抗病无性系根部合成的与抗病相关
的物质可能具有杀灭 !或抑制病原或抑制由病原作用而引起的丛枝症状的发展 ∀根据染病组织生长素
和细胞分裂素水平都下降的事实 o砧木根部和叶片合成的细胞分裂素 !生长素很可能会向上运输至病
接穗 o而在一定程度上起缓解或抑制丛枝症状及接口坏死反应的效应k• ²¥¬±¨ ··¨ ⁄ ετ αλ. ,t||s ~²√¤±2
±¨ ¤∏° ετ αλ. ,t||tl ∀其它可能与抗菌作用相关的物质代谢 o如韧皮部自发荧光物质积累与染病株的
°„活性增强和具抗菌活性的倍半萜类植保素的合成有联系k„¬¶·• ετ αλ. ,t|{y ~⁄¬¬²± • „ ot||w ~
∞¶¶¨±¥¨µª  ετ αλ. ,t||ul o这种由病菌所诱导的自发荧光物质的强弱也常用来做为抗病 ‹ • 的指标之
一k ¼¨¨ ± • ετ αλ. ,t||xl ∀这些都为下一步深入探讨抗病的生化和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
参 考 文 献
金开璇 q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k  ’l病原传染长春花研究初报 q林业科学研究 ot|{{ otktl }tsy ∗ ts{
金开璇 o田国忠 o汪 跃 q组织化学技术快速检测泡桐丛枝病研究 q植物病理学报 ot|{| ot|kvl }t{x ∗ t{{
罗 飞 o田国忠 o张锡津等 q泡桐丛枝病原  ’ ty≥ µ• ‘„基因扩增和产物的限制性位点分析 q林业科学研究 ot||y o|k°¨°l }tyt ∗ tyv
罗 飞 o朱水芳 o张成良等 q泡桐丛枝病媒介昆虫体内植原体的检测和鉴定 q北京 }中国植病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集 q北京 }中国农业
科技出版社 ot||{ ou{s ∗ u{v
宋晓斌 o郑文锋 o张学武等 q类菌原体的侵染对泡桐组织和细胞的影响 q林业科学研究 ot||z ots }wu| ∗ wvw
田国忠 o黄钦才 o袁巧平等 q感染  ’ 泡桐组培苗代谢变化与致病机理的关系 q中国科学 ot||w ouwkxl }w{w ∗ w|s
田国忠 o熊耀国 o汪 跃等 q泡桐对丛枝病原  ’ 的抗性研究 q林业科学研究 ot||w ozkul }txx ∗ tyt
田国忠 o袁巧平 o黄钦才等 q类菌原体病原k  ’l的致病机理探讨 q见 }刘仪 o唐文华主编 q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 q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
社 ot||x ovsv ∗ vsz
田国忠 o张锡津 o罗 飞 q抗病与感病泡桐感染  ’ 后过氧化物和吲哚乙酸氧化酶变化比较 q林业科学研究 ot||y o|k°¨°l }wz ∗ xu
熊耀国 o竺肇华 o焦文明等 q抗泡桐丛枝病优良无性系 ≤tyt的选育及测定 q熊耀国主编泡桐遗传改良 q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ot||x o
uy{ ∗ uzz
张锡津 o田国忠 o黄钦才 q温度处理和茎尖培养结合脱除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k  ’l q林业科学 ot||w ovs }vw ∗ v{
„¬¶· • oŒ¶µ¤¨¯ ‹ ∂ q „∏·²©¯∏²µ¨¶¦¨±·¤±§∏¯·µ¤√¬²¯ ·¨2¤¥¶²µ¥¬±ª¦²°³²±¨ ±·¶¬± ¦¨¯¯ º¤¯ ¶¯¤±§³¤³¬¯¯¤¨ ²©¥¤µ¯¨ ¼ ¦²¯ ²¨³·¬¯¨ ¶¤±§·«¨¬µµ¨ ¤¯·¬²±¶«¬³
·²§¬¶¨¤¶¨ µ¨¶¬¶·¤±¦¨ q ≤¤± qq…²·qot|{y oyw }uyy ∗ uzu
…¤®¨ µ≤ q„¦·¬√¨²¬¼ª¨ ± ° ·¨¤¥²¯¬¶° §∏µ¬±ª³¯¤±·r¥¤¦·¨µ¬¤¯ µ¨¦²ª±¬·¬²±qŒ± …¬²·¨¦«±²¯²ª¼ ¤±§³¯¤±·°µ²·¨¦·¬²±}…¤¦·¨µ¬¤¯ °¤·«²ª¨ ±¨ ¶¬¶¤±§⁄¬¶2
¤¨¶¨ • ¶¨¬¶·¤±¦¨ q∞§¶q¥¼ ⁄²±¤¯§o⁄q…¬¯¯¶¤±§≥«¤¬±2§²º Ž∏±ªo • ²µ¯§≥¦¬¨±·¬©¬¦°∏¥¯¬¶«¬±ª ≤²q°·¦q·§qt||w ouzx ∗ u|w
…¨ ¦®°¤± Ž…oŒ±ªµ¤° ⁄ ≥ q ׫¨ ¬±«¬¥¬·¬²± ²©·«¨ «¼³¨µ¶¨±¶¬·¬√¨µ¨¶³²±¶¨ ²© ³²·¤·²·∏¥¨µ·¬¶¶∏¨¶¥¼ ¦¼·²®¬±¬±¶}¶¬°¬¯¤µ¬·¬¨¶¥¨·º¨¨ ± ¶¨±¶¦¨±¶¨
¤±§³¯¤±·§¨©¨ ±¦¨ µ¨¶³²±¶¨¶q°«¼¶¬²¯ q  ²¯ q°¯ ¤±·°¤·«²¯ qot||w owx }uu| ∗ uwy
…²∏¦«¨µ≤ „ o Š²∏ª« ≤ ¤±§ „µ¯¤· q  ²¯ ¦¨∏¯¤µª¨ ±¨ ·¬¦¶²©³¤·«²ª¨ ±¬¦¬·¼ §¨·¨µ°¬±¤±·¶²© Πσευδοµ ονασσολαναχεαρυ µ º¬·«¶³¨¦¬¤¯ ¨°³«¤¶¬¶
zv w期 田国忠等 }抗病和感病泡桐无性系组培苗对嫁接传染植原体的不同反应
²± ‹ • ° ª¨ ±¨ ¶q „±±∏q • √¨ q°«¼·²³¤·«²¯ qot||u ovs }wwv ∗ wyt
…µ¤∏± ∞ o≥¬±¦¯¤¬µ • „ q°«¯²¨ ° ±¨ ¦µ²¶¬¶²©¨¯ °¶}¶¼°³·²°¶¤±§«¬¶·²³¤·«²¯²ª¬¦¤¯ ²¥¶¨µ√¤·¬²±¶¬±·²¯ µ¨¤±·«²¶·¶q°«¼·²³¤·«²¯ qot|z| oy| }vxw
∗ vx{
…µ¤∏± ∞ o≥¬±¦¯¤¬µ • „ q‹¬¶·²³¤·«²¯²ª¼ ²©³«¯²¨ ° ±¨ ¦µ²¶¬¶¬± Υλµ υσ αµεριχανα .°«¼·²³¤·«²¯ qot|zy oyy }x|{ ∗ ysz
≤ ±¨·¤µ¼ Ž≥ o ‹²¯∏¥ ∞ … ¤±§≥·¤¶®¤º¬¦½ … q‘⁄• Œ ¤ ²¯¦∏¶²© Αραβιδοπσιστηαλιανα·«¤·¬¶µ¨ ∏´¬µ¨§©²µ§¬¶¨¤¶¨ µ¨¶¬¶·¤±¦¨ ¥²·«¤¥¤¦·¨µ¬¤¯ ¤±§
©∏±ª¤¯ ³¤·«²ª¨ ± q°µ²¦q‘¤·¯q„¦¤§q≥¦¬q˜≥„ ot||x o|u }yx|z ∗ yyst
⁄¬¬²± • „ o ‹¤µµ¬¶²±  ¤±§¤°¥ ≤ q∞¤µ¯¼ √¨ ±¨·¶¬±·«¨ ¤¦·¬√¤·¬²± ²© ³¯¤±·§¨©¨ ±¶¨ µ¨¶³²±¶¨¶q „±±∏q• √¨ q°«¼·²³¤·«²¯ qot||w ovu }wz| ∗
xst
∞¶¶¨±¥¨µª  o°¬¨µ¦¨  o ‹²°¬··²± … ετ αλ. ⁄¨ √¨¯²³° ±¨·²©©¯∏²µ¨¶¦¨±·o«¼³¨µ¶¨±¶¬·¬√¨¯¼ ±¨ ¦µ²·¬¦¦¨¯¯¶¦²±·¤¬±¬±ª³«¼·²¤¯ ¬¨¬±¶¤§­¤¦¨±··²
¦²¯²±¬¨¶²© Ξαντηοµ ονασχαµ πεστρισ πϖ. µ αλϖαχεαρυ µ ¬± ¦²··²± ¯¨ ¤√ ¶¨q°«¼¶¬²¯ q ²¯ q°¯ ¤±·°¤·«²¯ qot||u owt }{x ∗ ||
Š²¯¬±² ⁄ „ o ’ §¯©¬¨ §¯ Š ‘¤±§ Š∏°³© ⁄q∞¬³¨µ¬° ±¨·¤¯ «²¶·¶²©·«¨ ¥¨ ·¨¯ ¤¨©«²³³¨µ2·µ¤±¶°¬··¨§√¬µ¨¶¦¨±¦¨ ¤ª¨ ±·q°¯ ¤±·§¬¶¨¤¶¨ ot|{| ozv }{xs
∗ {xw
‹¤°°²±§2Ž²¶¤¦® Ž∞q¤±§²±¨ ¶ ⁄ Š q • ¶¨¬¶·¤±¦¨ ª¨ ±¨ §¨ ³¨ ±§¨ ±·³¯¤±·§¨©¨ ±¶¨ µ¨¶³²±¶¨ q ׫¨ °¯ ¤±·≤¨¯¯ot||y o{ }tzzv ∗ tz|t
¤¦®²¥¨ ®o¬±§ªµ¨± ° …q Š ±¨¨ µ¤¯¬½¨ §¬±§∏¦·¬²± ²©§¨ ©¨ ±¶¨ µ¨¶³²±¶¨¶¬± ¥¨ ¤±¬¶±²·¦²µµ¨ ¤¯·¨§ º¬·«·«¨ ¬±§∏¦·¬²± ²©·«¨ «¼³¨µ¶¨±¶¬·¬√¨µ¨¤¦2
·¬²±q °¯ ¤±·≤¨¯¯ot||v ox }w| ∗ xy
²√¤±±¨ ¤∏° o¤³²∏¶⁄¤±§Š∏¨µ±qŒ± ³¯¤±·³µ²·²³¯¤¶·¶o·«¨ ¶³²±·¤±¨ ²∏¶ ¬¨³µ¨¶¶¬²± ²©§¨©¨ ±¶¨ µ¨¤¦·¬²± ¤±§·«¨ µ¨¶³²±¶¬√ ±¨¨ ¶¶·² ¬¨²ª¨ ±²∏¶
¨¯¬¦¬·²µ¶¤µ¨ ∏±§¨µ¤∏¬¬± ¦²±·µ²¯ q °¯ ¤±·°«¼¶¬²¯ qot||t o|y }wx| ∗ wyy
Ž¤µ··¨ ≥ o≥¨¨ °∏¯¯¨ µ∞q≥∏¶¦¨³·¬¥¬¯¬·¼ ²©ªµ¤©· Μαλυσταξα ¤±§«¼¥µ¬§¶·²¤³³¯¨³µ²¯¬©¨µ¤·¬²± §¬¶¨¤¶¨ qq°«¼·²³¤·«²¯ qot||t otvt }tvz ∗ tw{
Ž¤µ··¨ ≥ o≥¨¨ °∏¯¯¨ µ∞q ‹¬¶·²³¤·«²¯²ª¼ ²©¤³³¯¨³µ²¯¬©¨µ¤·¬²±¬± Μαλυσ ταξα ¤±§«¼¥µ¬§¶²©§¬©©¨ µ¨±·¶∏¶¦¨³·¬¥¬¯¬·¼ qq°«¼·²³¤·«²¯ qot||t otvt
kul }tw| ∗ tys
Ž∏¶®¨ ≤ • oŽ¬µ®³¤·µ¬¦® … ≤ ⁄¬¶·µ¬¥∏·¬²±¤±§°∏¯·¬³¯¬¦¤·¬²± ²© º ¶¨·¨µ± ¤¶·¨µ¼¨¯ ²¯º¶°¼¦²³¯¤¶°¤¯¬®¨ ²µª¤±¬¶°¶¬± Χατηαραντηυσροσευ󤶧¨·¨µ2
°¬±¨ §¥¼ ⁄‘„ «¼¥µ¬§¬½¤·¬²± ¤±¤¯¼¶¬¶q°«¼·²³¤·«²¯ qot||u o{u }wxz ∗ wyu
‘¬¦«²¯¶²± • o ‹¤°° µ¨¶¦«°¬§·• q°«¨ ±²¯¬¦¦²°³²∏±§¶¤±§·«¨¬µµ²¯¨¬± §¬¶¨¤¶¨ µ¨¶¬¶·¤±¦¨ q „±±∏q• √¨ q°«¼·²³¤·«²¯ qot||u ovs }vy| ∗ v{|
• ¤¶®¬± Œq • ²¯¨²©¶¤¯¬¦¼¯¬¦¤¦¬§¬± ³¯¤±·¶q „±±∏q • √¨ q °¯ ¤±·°«¼¶¬²¯ q°¯ ¤±· ²¯ q…¬²¯ qot||u owv }wv| ∗ wyv
• ²¥¬±¨ ··¨ ⁄o ¤··¥¼¶¶¨ Š qŒ±«¬¥¬·¬²± ¥¼ Αγροβαχτεριυ µ τυ µεφαχιενσ ¤±§ Πσευδοµ ονασ σαϖαστανοι ²© §¨ √¨¯²³° ±¨·²©·«¨ «¼³¨µ¶¨±¶¬·¬√¨µ¨2
¶³²±¶¨ ¨¯¬¦¬·¨§¥¼ Πσευδοµ ονασσψρινγαε πϖ. πηασεολιχολα . q…¤¦·¨µ¬²¯ qot||s otzu }xzwu ∗ xzw|
• ¼¤¯¶ „ o ‘¨ ∏¨ ±¶¦«º¤±§¨µ˜ ‹ o • ¬¯¯¬·¶  Š ετ αλ. ≥¼¶·¨°¬¦¤¦´∏¬µ¨§µ¨¶¬¶·¤±¦¨ q °¯ ¤±·≤¨¯¯ot||y o{ }t{s| ∗ t{t|
≥¨¨ °∏¯¯¨ µ∞o²µ¨±½ Ž‹ q¤±§ …¨ µª¨¶• q°«¼·²³¯¤¶°¤µ¨¶¬¶·¤±¦¨ ¬± ³²°¨©µ∏¬·¶qŒ’  ¨··¨µ’µ¯¤±§² ƒ¯ ²µ¬§¤ ˜≥„ o∏¯¼ tw ∗ t| t||y ouzv
 ¼¨ ±¨ • o…∏¶«±¨ ¯¯ • • o≤¤µ√ µ¨×• ετ αλ. oŒ±«¬¥¬·¬±ª³«¨ ±¼¯ ¤±¬±¨ ¤°°²±¬¤ ¼¯¤¶¨ ¤±§¦¬±±¤°¼¯2¤¯¦²«²¯ §¨ «¼§µ²ª¨ ±¤¶¨ ¶∏³³µ¨¶¶¨¶ Μλαλk‹ • l
¥∏·±²· µλοxk±²±2‹ • l ¥¤µ¯¨ ¼ ³²º µ¨¼ °¬¯§¨ º µ¨¶¬¶·¤±¦¨¶q°«¼¶¬²¯ q ²¯ q°¯ ¤±·°¤·«²¯ qot||x owz }tt| ∗ tws
图 版 说 明
图版 ´ t1 ‹2ƒ ≠ ⁄oys §后砧木抽出腋芽形丛枝 ~u q≤su{⁄2÷∏‹ o嫁接 vx§接穗发病 ~v q≤su{⁄2± oxx §接穗发病 o病砧木长出根芽 ~
w q≤sus2≤su{⁄o嫁接 ux §未发病 o箭头示接口形成淡绿色愈伤组织 ~x ∗ y q ≤tux2≤su{⁄o示茎部坏死和根部变褐肿大kx„ 未接种对照 o
x…根坏死和肿大l ~z q≤su{⁄2÷∏‹ o接穗茎段继代培养 wz §o示植株矮化 o根尖变褐坏死 ~{ q±2≤su{⁄o用 ts °ªr≥„ 处理 o示根部变
褐 o接口愈伤组织形成受抑制 o且出现浅褐色线 ∀
图版 µ t ∗ w q韧皮部自发荧光检查结果 }t ov ± 丛枝苗 o示韧皮部具强金黄色荧光团积累 ~u ow ± 健株 o示韧皮部无明显的自发
荧光 ~x ∗ y q病原检测结果 }x ±2≤su{⁄组合嫁接 ux §o在砧木中未检查到植原体特异性荧光 o箭头示接穗中植原体荧光 ~y÷∏‹2
≤su{⁄组合嫁接 ux §在砧木中检测到韧皮部植原体荧光分布 ∀ ≥ p病接穗部分 o• p砧木部分 o箭头示接穗中植原体荧光 ~
z ∗ { q‘¨¶·¨§2°≤ • 检测结果 }z¤p ¤µ®¨ µkΚ⁄‘„r Εχοκ´2 Ηινδ ¶l ~z¥p椰子致死性黄化植原体 ty≥ µ• ‘„基因克隆片段扩增产物 ~z¦p
阴性对照 ~z§p Š sus2ƒ ≠ ⁄kŠ代表用健 ≤sus无性系用作砧木嫁接后砧木茎段继代培养苗l ~z¨p Šsus2≤su{⁄~z©p Š÷∏‹2≤su{⁄~zªp
Š±2ƒ ≠ ⁄~z«p Š±2≤su{⁄~z¬p Š±2≤su{⁄~z­p ≤sus2≤su{⁄o嫁接 ux§未表现症状 ~z®p ±2≤su{⁄o嫁接 ux§未表现症状 ~
{¤p ¤®¨ µ~{¥p同 z¥~{¦p阴性对照 ~{§∗ ¨p ± ⁄²k≤su{⁄2± oxs§未发病的接穗继代苗l o生长 wz§o具短根 o变褐 o下部叶片枯死 ~
{©p ± ⁄²o具短根 o未变褐 o生长正常 ~{ªp ± ⁄²o无根 o下部叶片变褐 o整株严重矮化 ~{«p ≤tux2≤su{⁄o生长 yy§o接穗和部分砧木
部分枯死 o取基部新出枝测定 ~{¬p ± ⁄o± 嫁接表现丛枝 ∀
Εξπλανατιον οφ Πλατεσ
Πλατε ´ t q ‹2ƒ ≠ ⁄o º¬·¦«¨¶. ¥µ²²° ¤³³¨ ¤µ¬±ª²±·«¨ µ²²·¶·²¦® ys§¤©·¨µªµ¤©·~u q≤su{⁄2÷∏‹ o¶¦¬²± ¶«²º¬±ª º¬·¦«¨ ¶. ¥µ²²° ¶¼°³·²°¶
vs§¤©·¨µªµ¤©·~v q≤su{⁄2± o¶«²º¬±ª º¬·¦«¨¶. ¥µ²²° ²± ·«¨ ¶¦¬²± ¤±§¶«²µ·µ²²·¶²± ·«¨ §¬¶¨¤¶¨§µ²²·¶·²¦® xx§¤©·¨µªµ¤©·~w q≤sus2
≤su{⁄o±²¶¼°³·²° ux§¤©·¨µªµ¤©·o¤µµ²º «¨ ¤§³²¬±·¶·²·«¨ ¬¯ª«·ªµ¨ ±¨ ¦¤¯ ∏¯¶©²µ° §¨²±·«¨ ­²¬±·~x ∗ y q≤tux2≤su{⁄o¬±§¬¦¤·¬±ª·«¨ ±¨ ¦µ²¶¬¶
²©·«¨ ªµ¤©·¨§µ²²·¶·²¦®¶·¨° ¤±§·«¨ ¥µ²º±¬±ª¤±§«¼³¨µ·µ²³«¼ ²©·«¨ µ²²·kx„ }¦²±·µ²¯ ox…}µ²²·±¨ ¦µ²¶¬¶¤±§«¼³¨µ·µ²³«¼l ~z q≤su{2÷∏‹ o·«¨
{v 林 业 科 学 vx卷
³¯¤±·¯¨·º¬·«¶·∏±·¬±ª¤±§µ²²··¬³±¨ ¦µ²¶¬¶¤©·¨µ¶∏¥¦∏¯·∏µ¨§©²µwz§∏¶¬±ª·«¨ ¬±²¦∏¯¤·¨§¶¦¬²± º¬·«³«¼·²³¯¤¶°¤¶~{ q ±2≤su{⁄o¤§§¬·¬²± ²©
ts°ªr¶¤¯¬¦¼¯¬¦¤¦¬§·²·«¨ ° §¨¬∏° ©²µ¦∏¯·∏µ¬±ª·«¨ ªµ¤©·∏±¬²±o¶«²º¬±ªµ²²·¥µ²º±¬±ª¤±§¯¨ ¶¶¦¤¯ ∏¯¶©²µ°¤·¬²±·«¤±¦²±·µ²¯ ¤±§¥µ²º± ¬¯±¨
²±·«¨ ­²¬±·q
Πλατε µ t ∗ w q„∏·²©¯∏²µ¨¶¦¨±¦¨ §¨·¨¦·¬²±¬±·«¨ ³«¯²¨ ° }t ov o± º¬·« º¬·¦«¨ ¶. ¥µ²²° ¨°¬··¬±ª¬±·¨±¶¨ ¥µ¬ª«·¼¨¯ ²¯º ©¯∏²µ¨¶¦¨±¦¨ ©µ²°·«¨
³«¯²¨ ° ~u ow o ‹ ¤¨¯·«¼ ¦²±·µ²¯ ²© ± oº¬·«±²¤∏·²©¯∏²µ¨¶¦¨±¦¨ ¬±·«¨ ³«¯²¨ ° ~x ∗ y q ⁄¨ ·¨¦·¬²± ²©³«¼·²³¯¤¶°¤¶}x o±2≤su{⁄o¤ ²¯±ª¬·∏2
§¬±¤¯ ¶¨¦·¬²± ux§¤©·¨µªµ¤©·~±²¶³¨¦¬©¬¦³«¼·²³¯¤¶°¤2⁄‘„ ©¯∏²µ¨¶¦¨±¦¨ §¨·¨¦·¨§¬±·«¨ µ²²·¶·²¦®¥¼ ⁄„° ¶·¤¬±¬±ªo¤µµ²º «¨ ¤§³²¬±·¶·²³«¼·²2
³¯¤¶°¤2⁄‘„ ©¯∏²µ¨¶¦¨±¦¨ µ¨ °¤¬±¬±·«¨ §¬¶¨¤¶¨§¶¦¬²± ³¤µ·~y q÷∏‹2≤su{⁄o³«¼·²³¯¤¶°¤2⁄‘„ ©¯∏²µ¨¶¦¨±¦¨ ¬±·«¨ ³«¯²¨ ° ²©·«¨ ¥²·«µ²²·¶·²¦®
¤±§¶¦¬²± ux§¤©·¨µªµ¤©·q≥ p ¶¦¬²± ³¤µ·o• p µ²²·¶·²¦®³¤µ·o¤µµ²º «¨ ¤§³²¬±·¶·²³«¼·²³¯¤¶°¤2⁄‘„ ©¯∏²µ¨¶¦¨±¦¨ ~z ∗ { q ⁄¨ ·¨µ°¬±¤·¬²± ²©¬±2
©¨ ¦·¬²± ¥¼ ±¨ ¶·¨§2°≤ • }z¤2⁄‘„ °¤µ®¨ µkΚ⁄‘„r ΕχοΡ ´ p Ηινδ ¶l ~z¥p ³²¶¬·¬√¨¦²±·µ²¯k¤°³¯¬©¬¨§ty≥ µ• ‘„ ª¨ ±¨ ¦¯²±¨ ²©¦²¦²±∏·¯ ·¨«¤¯ ¼¨¯2
²¯º¶³«¼·²³¯¤¶°¤l ~z¦p ±¨ ª¤·¬√¨¦²±·µ²¯ ~z§p Šsus p ƒ ≠ ⁄kŠ µ¨³µ¨¶¨±·¶¶∏¥¦∏¯·∏µ¨§ ³¯¤±·¯¨·²©µ²²·¶·²¦®¶·¨° ¶¨ª° ±¨·¤©·¨µªµ¤©·º¬·«§¬¶2
¤¨¶¨§ ƒ ≠ ⁄¶¦¬²±l ~z¨p Šsus2≤su{⁄~z©p Š÷∏‹2≤su{⁄~zªp Š±2ƒ ≠ ⁄~z«p ¬2Š±2≤su{⁄~z­p ≤sus2≤su{⁄oux§ ¤©·¨µªµ¤©·o ±²
¶¼°³·²° ¼ ·¨~z®p ±2≤su{⁄oux§¤©·¨µªµ¤©·o±²¶¼°³·²° q{¤p ⁄‘„ °¤µ®¨ µ~{¥p ·«¨ ¶¤°¨¤¶z¥~{¦p ±¨ ª¤·¬√¨¦²±·µ²¯ ~{§∗ 2¨± ⁄s
k≤su{⁄2± o¶∏¥¦∏¯·∏µ¨§³¯¤±·¯¨·¶²©¶¦¬²± º¬·«±²¶¼°³·²°l oªµ²º¬±ª©²µwz§º¬·«¥µ²º±¬±ª¶«²µ·µ²²·¶o§¬¨§¥¤¶¤¯ ¯¨ ¤√ ¶¨¤±§¶·∏±·¬±ª~{«
p ≤tux2≤su{⁄oªµ²º¬±ª©²µyy§o±¨ ¦µ²¶¬¶²©¶¦¬²± ¤±§³¤µ·¬¤¯ µ²²·¶·²¦®o±¨ º ¼¯2¶³µ²∏·¬±ª¶«²²·º¤¶ ¬¨¤°¬±¨ §©²µ·«¨ ³¤·«²ª¨ ± ~{¬p ± ⁄o
± ³¯¤±·¯¨·º¬·« º¬·¦«¨ ¶. ¥µ²²° ·«µ²∏ª«ªµ¤©·¬±²¦∏¯¤·¬²±q
|v w期 田国忠等 }抗病和感病泡桐无性系组培苗对嫁接传染植原体的不同反应
田国忠等 }抗病和感病泡桐无性系组培苗对嫁接传染植原体的不同反应 图版 ´
׬¤± Š∏²½«²±ª ετ αλ. }• ¶¨³²±¶¨¶²©µ¨¶¬¶·¤±·¤±§¶∏¶¦¨³·¬¥¯¨¦¯²±¨ ¶²© ιν ϖιτρο
¦∏¯·∏µ¨§ Παυλοωνια·²·«¨ ªµ¤©·¬±²¦∏¯¤·¬²± º¬·«³«¼·²³¯¤¶°¤¶ °¯ ¤·¨ ´
田国忠等 }抗病和感病泡桐无性系组培苗对嫁接传染植原体的不同反应 图版 µ
׬¤± Š∏²½«²±ª ετ αλ. } • ¶¨³²±¶¨¶²©µ¨¶¬¶·¤±·¤±§¶∏¶¦¨³·¬¥¯¨¦¯²±¨ ¶²© ιν ϖιτρο
¦∏¯·∏µ¨§ Παυλοωνια·²·«¨ ªµ¤©·¬±²¦∏¯¤·¬²± º¬·«³«¼·²³¯¤¶°¤¶ °¯ ¤·¨ µ
≥¨¨ ¬¨³¯¤±¤·¬²± ¤··«¨ ±¨§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