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dvances in Researches on Bulb Development of Lilium spp. and Its 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百合鳞茎形成与发育生理研究进展



全 文 :园  艺  学  报  2005, 32 (5) : 947~953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收稿日期 : 2004 - 10 - 25; 修回日期 : 2004 - 12 - 10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0371188)
百合鳞茎形成与发育生理研究进展
夏宜平 黄春辉 郑慧俊 高晓辰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园艺系 , 杭州 310029)
摘  要 : 在阐述了百合鳞茎生长发育特点的基础上 , 综述了百合鳞茎形态发生与膨大发育的生理研究
进展 , 主要包括鳞茎的形成生理与影响因子 , 鳞茎发育过程中的养分积累与调控机制 , 以及子鳞茎离体诱
导与培养等研究进展 , 并就今后鳞茎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 : 百合 ; 鳞茎 ; 子鳞茎 ; 膨大发育 ; 研究进展 ; 综述
中图分类号 : S 6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5132353X (2005) 0520947207
Advances in Researches on Bulb D evelopm en t of L ilium spp. and Its Physio2
log ica l M echan ism s
Xia Yip ing, Huang Chunhui, Zheng Huijun, and Gao Xiaochen
(D epartm ent of Horticu lture, College of A griculture and B iotechnology, Zhejiang U niversity, Hangzhou 310029, Ch 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ulb scales, the advances in researches on the physiologi2
cal mechanism s in the p rocess of bulb initi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lily (L ilium spp. ) were reviewed in the
paper. W e concluded the influences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n the formation and growth of bulblet from
scaling or in vitro of various species or cultivars of lily. Regarding the p rospect of further research in lily bulb,
the metabolism and accumulation of nutrients, the regulation of endogenous hormone or enzymes activities for
bulblet differentiation and bulb development were reviewed as well.
Key words: L ily; L ilium spp. ; Bulb; Bulblet; Development; Study advance; Review
百合 (L ilium spp. ) 是目前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观赏花卉之一。多年来 , 荷兰、美国、意大利、日
本等国家一直加紧百合新品种的选育工作 , 先后培育了东方、亚洲、麝香、星叶、白花、美洲、喇叭
型等杂种系百合 , 以及 OA、LA、OT等杂交型百合 , 新品种多达 5 000~6 000个〔1〕。以荷兰为例 ,
每年生产约 21亿粒百合种球 , 其中 70%用于出口。我国虽然百合资源丰富 , 全世界共有百合属植物
94种 , 其中原产我国的达 47种 , 但由于我国百合种球生产尚处于起步阶段 , 故每年要进口百合种球
约 8 000万粒〔2〕。作者对百合鳞茎形成的机理及膨大发育的生理研究进行综述 , 旨在为百合种球的国
产化繁育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1 百合鳞茎生长发育的特点
111 鳞茎的生长阶段
刘建常〔3〕在探讨兰州百合 (L. david ii var. w illm ottiae) 鳞茎增长规律时把鳞茎发育期分为 : 发芽
出苗期、鳞茎失重期、鳞茎补偿期、鳞茎缓慢增重期、鳞茎迅速膨大期、鳞茎充实期和休眠期。
Kawagishi等〔4〕则认为食用百合 L. leich tlin ii var. m axim ow iczii的自然生育期可以分为 4个阶段 : 即
(1) 从鳞茎播种、发芽至叶片开始生长 , 此阶段利用鳞茎所贮藏的养分 ; (2) 叶片生长到露花苞 ,
这个阶段的叶片生长旺盛 , 光合产物开始由地上部分往地下部分转移 ; (3) 开花阶段 , 即从开花一
直延续到终花 , 此阶段的地上部、地下部以及整个植株的干质量均增加 , 母鳞茎的干质量增加高于其
园   艺   学   报 32卷
它器官 ; (4) 从终花到采收 , 这个阶段的植株生长已经停止 , 只有子鳞茎的干质量还在增加。
112 鳞片的活力
鳞片扦插是百合种球繁育的重要方式。鳞片扦插后通常在基部伤口处产生白色突起 , 由维管束所在
处形成新生鳞茎 , 先发根 , 继而由内层鳞片先端向外伸长细叶 , 靠自身光合作用促进鳞茎生长发育〔5〕。
通常认为百合鳞茎的外层鳞片比内层鳞片活力更强。Q runfleh等〔6〕以鳞片培养产生小鳞茎的数量
和鲜质量比较 , 证实麝香百合 (L. long if lorum ) 的外层鳞片分生小鳞茎的能力比内层鳞片强。Joung
等〔7〕也认为东方百合 (L. O rien ta l hybrids) 鳞茎的外层鳞片分生小鳞茎的能力较强 , 即利用外层鳞片
更容易长出小鳞茎 , 且小鳞茎鲜质量的增加更迅速。Marinangeli等〔8〕比较评价了麝香百合的外层、中
层和内层鳞片在 25℃条件下产生小鳞茎的能力 , 所有鳞片均在前 4 d进入原初阶段 , 一个月后自外层
鳞片发生的小鳞茎具 3个鳞片 , 而中层的则有 4个鳞片 , 且发生自中层鳞片的小鳞茎与母鳞茎在形态
上最为接近。即与鳞片基部的宽度呈正相关。发生小鳞茎的数量自外层、中层至内层鳞片逐渐减少 ,
分别为 216, 212和 112, 但获得的最大小鳞茎 (鲜质量和干质量 ) 均来自于中层鳞片 , 因此认为中
层鳞片是鳞片扦插繁殖的最理想材料 , 然而为生产目的 , 外层鳞片也应用于繁殖。
不同生育期的鳞片活力也表现不同。Joung等〔7〕分别对 3月、7月、10月采收的东方系百合品种
‘Casa B lanca’的鳞片进行为期 13周的培养试验 , 发现 3月采收鳞茎的鳞片最容易长出小鳞茎 , 因此
认为春天取百合鳞茎的鳞片 , 最适合用作组培的外植体。他还比较了自然季节条件和组培环境条件下
的小鳞茎生长 , 发现每年新生的子鳞茎 (含有 7个鳞片 ) 会在 4~7月在母鳞茎体内形成 , 发芽并长
出新根 , 子鳞茎的生成要消耗母球外层 3~4个鳞片的养分。
关于百合鳞片活力的生理指标 , Bonnier等〔9〕在证实了鳞片的离子泄漏 ( Ion leakage) 与鳞片活
力有一定的相关性之后 , 认为离子泄漏可作为百合鳞片活力的标准。而且 , 鳞片活力与鳞茎的贮藏时
间有关 , Bonnier等用亚洲系百合 (L. A sia tic hybrids) 杂交种 ‘Avignon’、‘Esther’和东方系杂交种
‘Star Gazer’, 以及麝香百合品种 ‘Snow Queen’的试验表明 , 几乎所有品种百合的外层鳞片以及
‘Snow Queen’的内层和中层鳞片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 , 形成子鳞茎的数量都会减少 , 这和鳞片活力
的降低有关。伴随着形成子鳞茎数量的减少 , 鳞片的离子泄漏也会同时增加。
2 百合鳞茎的形成生理与影响因子
鳞茎的发生通常有几种方式 : 由鳞茎基部和茎基部以不定芽形式形成鳞茎 ; 由母鳞茎鳞片的腋芽
形成鳞茎 ; 由鳞片扦插形成的不定芽形成鳞茎〔10〕。
211 温度与光照条件
研究表明 , 温度在 20~25℃范围适合百合鳞茎的发生。Q runfleh等〔6〕以麝香百合品种 ‘W hite Amer2
ican’为材料 , 发现在 5℃、10℃和 15℃条件下培养 6~10周均不能分生小鳞茎 , 而在 20℃和 25℃下却
能分生出小鳞茎 , 但小鳞茎数量和鲜质量两个指标都在 25℃培养条件下表现更佳。也有人〔11〕则认为日
本百合 (L. japon icum ) 在 20℃条件下培养比 25℃条件更有利于小鳞茎的分生。W ang〔12〕对麝香百合品
种 ‘Nellie W hite’的研究发现 , 在正常光照条件下 , 花苞发育的早中期 (花苞长 2~4 cm) 的养分主要
来自叶片光合 , 在花苞发育的晚期 (花苞长 7 cm左右 ) 所需的养分可以由鳞茎来提供。即若在花苞中
后期去除叶片 , 只要是正常光照 , 百合还是能够正常开花 , 但鳞茎会被消耗很多的养分。如果此时是黑
暗条件 , 不管有没有去除叶片 , 都不能开花 , 当然鳞茎养分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212 碳水化合物代谢
百合鳞片富含淀粉 , 淀粉的代谢特性是影响其形态发生途径的关键因素之一〔13〕。路苹等〔14〕证实
碳水化合物代谢进程与百合花芽的形态分化进程呈正相关 , 其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酶活性增加是碳水
化合物代谢的主要指标 , 而且其代谢强度依次为亚洲百合、麝香百合和东方百合。多年来的研究表
明 , 百合母鳞茎中淀粉的降解与蔗糖的增加呈正相关 , 即在鳞茎更新过程中淀粉提供新鳞茎所需的蔗
849
 5期 夏宜平等 : 百合鳞茎形成与发育生理研究进展  
糖的碳骨架〔15, 16〕, 无论是亚洲系百合品种 ‘Mona’, 还是东方系百合品种 ‘Casablanca’, 在离体培
养形成小鳞茎过程中 , 占主导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形态是蔗糖 , 而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均很低〔17〕。
213 愈伤酸
百合不同基因型对于鳞片分化产生小鳞茎的数量和每个小鳞茎的生物量的影响较大 , Marinangeli
等〔18〕曾比较证实了麝香百合品种 ‘Snow Queen’、卷丹 (L. lancifolium ) , 以及东方系百合品种
‘Stargazer’和亚洲系百合品种 ‘Enchantment’、‘Connecticut King’等不同基因型小鳞茎分化的差异。
他们还发现 , 用愈伤酸 ( Traumatic acid) 进行处理 , 可以使鳞片分化产生小鳞茎的数量增加 20% ~
40% , 小鳞茎的鲜质量增加 20%~60%。鳞片的质量也有一定影响 , 但没有愈伤酸处理效果明显。
214 精胺类物质
在体外培养诱导百合小鳞茎中 , 除了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外 , 再加入精胺类物质 , 有利于小鳞茎
的生成〔19〕。在培养基中加入 100μmol·L - 1浓度的精胺可以使麝香百合 90%以上的鳞片诱导产生小
鳞茎 , 其它的如精胺酸也能促进小鳞茎的形成。如果在加入精胺类物质的同时加入环已胺 , 对精胺就
会有抑制作用。Tanimoto的研究还表明 , 用多胺刺激生成小鳞茎的同时 , 小鳞茎本身产生的精胺含量
也在增加 , 从而推断精胺可能是促进小鳞茎生成的主要因素之一。
215 内源激素调节
前人的研究表明 : 赤霉素不利于鳞茎膨大 , 是抑制鳞茎形成的激素 ; 细胞分裂素是鳞茎形成的启动
因素之一 , 但对鳞茎的膨大作用不大 ; 生长素、乙烯对于鳞茎的膨大有促进作用 ; ABA与鳞茎形成、膨
大的关系的报道不多 , 其作用还不明确〔20〕。从洋葱、大蒜等鳞茎类作物的研究中发现 , 茉莉酸
(Jasmonic acid, JA) 被认为是 “鳞茎形成激素”〔21, 22〕, 尽管在形成鳞茎的洋葱植株内 JA的含量高于未
形成鳞茎的 3倍 , 但由于 JA的绝对含量 (1 ×10 - 8 ~4 ×10 - 8mol·kg- 1 ) 均很低 , 似不足以成为诱导鳞
茎最终膨大的主因。Koda等〔23〕发现在非诱导的长日照条件下水杨酸 ( Salicylic acid, SA ) 能诱导马铃
薯形成块茎 , 熊正琴等〔24〕报道在培养中添加 SA能显著促进大蒜鳞茎的膨大 , 因此认为 SA应该是鳞茎
形成的激素 , 且 MeJA (茉莉酸甲酯 ) 促进鳞茎膨大可能基于促进内源 SA含量的增加而实现〔25〕。
3 百合鳞茎的膨大发育与调控
311 碳源物质与养分积累
孙晓梅等〔26〕以切花百合品种间杂交获得的胚龄为 30~50 d的幼胚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基的
筛选 , 证实碳源种类对萌发的影响从好到差为蔗糖、甘露醇、白糖、葡萄糖、果糖。而 Haruki〔11〕通
过在 MS培养基中分别加入蔗糖、麦芽糖、葡萄糖 , 并检测被鳞茎吸收利用的情况 , 发现 3%的葡萄
糖最有利于日本百合 L. japon icum 小鳞茎的膨大。他认为蔗糖被水解成麦芽糖和果糖 , 使渗透压升
高 , 反而抑制了小鳞茎的膨大 , 少量的麦芽糖能被鳞茎吸收 , 但对鳞茎的膨大作用不大。
N iim i〔27〕的试验表明 , 红点百合 L. rubellum 在液体 MS培养基中前 8~12周的亚培养对小鳞茎的
膨大发育起明显的促进作用 , 且在蔗糖浓度为 250 mmol·L - 1的培养基中最能加速小鳞茎的生长 , 最
大鲜质量的获得是发生在培养第 4~8周。小鳞茎的生长速度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降低而减缓 ,
小鳞茎内的蔗糖含量也在前 4周上升后逐渐下降。但在培养 12周后 , 小鳞茎中蔗糖含量再次上升 ,
而淀粉含量下降 , 这表明在小鳞茎中的淀粉积累已开始水解为葡萄糖。
摘除花蕾是百合鳞茎生产中常用的方法 , 并早已证实对促进鳞茎的增大 , 质量增加有明显效
果〔28, 29〕。百合中的非淀粉多糖也很重要 , Manal等〔30〕在百合鳞茎中以 Sepharsose CL26B和 Sephadex
G2100凝胶过滤色谱分离了用蛋白酶提取的水溶性非淀粉多糖 (W SNSP) , 还利用离子交换和凝胶过
滤色谱纯化了未使用蛋白酶提取的 W SNSP, 发现百合鳞茎中存在着一些糖蛋白。
312 矿质养分
对春栽的食用百合的研究表明〔31〕, 在自然生长条件下 , 百合地上部 N、P的积累在 6月份达到最
949
园   艺   学   报 32卷
高值 , 之后就开始下降 , 一直到采收。在 7月份花芽形成阶段 , N、P也是减少的。就整株而言 , 在
生长和花芽形成阶段 N、P、K的变化很小 , 但采收时的 N、P、K积累 , 地下部明显多于地上部。随
着植株的生长 , 叶片中 Ca和茎中 Mg的含量都增加 , 至采收时 , 地下部的 Ca、Mg含量也高于地上
部。如果在百合的含苞期施用 N肥和 K肥 , 根系生长会更加活跃 , 植株养分的吸收和干质量的增加
由于生育期的延长而得到持续 , 从而使鳞茎的产量也有所提高〔19〕。有人利用液体基质在摇床上培养
日本百合 L. japon icum〔11〕, 发现在培养基中 SO2 -4 、NH +4 , 特别是 H2 PO -4 被大量消耗 , 而 K+ 、Mg2 +
和 Ca2 +的消耗速度较慢 ; 10~20 mmol·L - 1的 NH +4 最有利于鳞茎的膨大 , 如果单独用 NO -3 或 NH +4
超过了 30 mmol·L - 1则会防碍鳞茎的生长。因此小鳞茎先要在富含 NH +4 的基质中促进鳞茎的膨大 ,
然后再到不含 NH +4 的基质中促进根的生长 , 最后再移栽到大田里 , 这样有利于移栽后植株的生长。
313 基质和气体环境
CO2 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百合叶片群体净光合速率 ( Pn) , 没有发现在长期高 CO2 浓度下植物 Pn
低于普通空气下植物 Pn的 “光合下调 ”现象 , 这可能与百合地下部母鳞茎和新生子鳞茎及时转化并
储藏同化物 , 部分消除了叶片因过多同化物积累而引起的光合作用产物反馈抑制有关〔32〕。组培百合
鳞茎的研究也表明 , 高氧 (100%O2 ) 环境对小鳞茎的生长有中等的抑制作用 , 低氧 ( 2%O2 ) 环境
对小鳞茎生长有促进作用〔33〕。液体培养基的容积和多次更新对百合小鳞茎的膨大生长有一定影响。
N iim i等〔34〕的试验表明 , 在离体条件下液体培养基里培养红点百合 L. rubellum 小鳞茎 16周 , 20 mL
基质更新 3次的处理 , 子鳞茎的鲜质量可超过 600 mg, 且最有利于在移栽后成为健壮小苗。
314 生物反应器
L ian等〔35〕设计出一个自动化的生物反应器 (BTBB ) 用于大范围的百合小鳞茎繁殖 , 以东方系百
合品种 ‘Casablanca’的鳞茎片段上的再生小鳞茎为材料 , 通过基质更新后获得的小鳞茎鲜质量和大
小显著增加 , 并表明浸入型的 BTBB结合 2次基质更新最适合于东方百合的生物反应器栽培 , 基质中
的蔗糖浓度对百合小鳞茎的生长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 当蔗糖浓度为 90 g·L - 1时能形成更大的小鳞茎。
廉美兰等〔36〕的试验也证实在生物反应器内 ‘Casablanca’百合鳞茎的生长显著优于在固体培养基培
养 , 培养 16周后鳞茎鲜质量为培养初期的 2214倍 , 5 L气球型生物反应器内接入 400个小鳞茎时 ,
可获得 295个质量大于 111 g的鳞茎。生物反应器的应用可以使目前百合组织培养体系由小规模转向
大规模 , 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 尤其对脱毒百合鳞茎的大量繁殖具有重要意义。
315 蛋白质与形态建成
孙德兰等〔37〕以兰州百合 (L. david ii var. w illm ottiae) 的成熟鳞茎最外两层大鳞片 (长约 6 cm )
和子鳞茎最内两层小鳞片 (长约 2 cm) 为材料 , 比较其总蛋白质电泳照片与光密度扫描图谱 , 发现
大鳞片在 3个主峰下 , 多 2条分子量为 14、1117kD的多肽 , 但蛋白质含量低 , 这被认为是百合鳞茎
在发育过程中新合成的蛋白质。
在百合鳞茎膨大发育过程中 , 往往通过有关酶活性的增加和加速物质转化以满足鳞片形态发生的
需要〔38, 10〕。刘选明等〔39〕和屈姝存等〔13〕指出在百合不定芽直接分化过程中基因表达活跃 , RNA与蛋
白质含量升高 , 并通过提高过氧化物酶 ( POD )、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 ) 等活性来增加组织的抗逆
性 , 以提高组织的分化力。多酚氧化酶 ( PPO ) 和 POD还参与了百合贮藏中的褐变过程 , 通过灰色
关联度的计算分析 , POD活性升高的变化是引起百合褐变的主要因素〔40〕。蛋白质作为基因的直接稳
定产物 , 能反映生物 DNA组成上的差异。而存在于百合鳞茎的蛋白水解酶与植株体内相应的蛋白水
解抑制酶 , 往往形成动态平衡 , 以调节机体内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41, 42〕。曾仲奎〔43〕就发现在百合的
鳞茎中含有一种对木瓜蛋白酶有强抑制作用的巯基蛋白酶抑制剂 (CP I) , 这种百合 CP I为单链蛋白 ,
在 100℃内和 pH 2~12范围内都非常稳定 , 是研究鳞茎植物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理想材料。
4 展望
在园艺作物研究领域 , 目前对大蒜鳞茎形成的生理已比较清楚 , 对于马铃薯块茎、番薯块根膨大
059
 5期 夏宜平等 : 百合鳞茎形成与发育生理研究进展  
的生理机制研究更是到了分子水平 , 并把各自的特异贮藏蛋白作为突破口进行深入研究。马铃薯块茎
特异蛋白 ( Patatin) 是一组分子量为 40 kD的糖蛋白 , 占马铃薯块茎总可溶性蛋白的 40%左右 , 而且
仅在块茎发生和形成过程中才特异性地出现和累积〔44〕, 许多学者把它作为研究块茎形成的可靠生化
标志。而脂氧合酶 (LOX) 作为茉莉酸生物合成的关键酶 , 可能同样也参与了块茎的形成过程〔45〕。
然而 , 目前在百合等鳞茎花卉的研究中 , 有关内源激素平衡对鳞茎诱导发生的影响 , 在鳞茎膨大发育
过程中的养分分配与积累 , 以及蛋白 (酶 ) 的作用与调控等尚需进一步澄清。随着本世纪蛋白质组
学和后基因时代的到来 , 如何借鉴块茎类作物特异性贮藏蛋白的研究 , 从寻找百合鳞茎形成和膨大的
生化标志及其编码基因出发 , 为进一步在分子水平上深入研究和阐明百合鳞茎的形成与发育机理 , 将
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
1 赵祥云 , 赵五一. 浅谈我国百合产业发展前景和发展策略. 中国花卉科技进展. 北京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2001. 129~132
Zhao X Y, Zhao W Y. Developmental p rospect and strategy for lily p roduction in China. Advances in Floriculture of China.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e Press, 2001. 129~132 ( in Chinese)
2 夏宜平 , 高晓辰. 试论百合等球根花卉的商品种球国产化问题. 中国花卉科技进展. 北京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2001. 216~223
Xia Y P, Gao X C. Strategic analysis for the domestic p roduction of commercial lily bulbs in China. Advances in Floriculture of China. Bei2
jing: China Agriculture Press, 2001. 216~223 ( in Chinese)
3 刘建常 , 魏周兴. 兰州百合鳞茎增重规律的探讨. 中国蔬菜 , 1994, (5) : 27~30
L iu J C, W ei Z X. D iscip linary study on the increase of fresh weight in L ilium david ii var. w illm ottiae. China Vegetables, 1994, (5) : 27~
30 ( in Chinese)
4 Kawagishi K, M iura T.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 of nitrogen and potassium topdressing on thickening growth of bulbs in sp ring2p lanted
edible lily (L ilium leichtlinii var. m axim ow iczii Baker) . Japanese Journal of Crop Science, 1996, 65 (1) : 51~57
5 Matsuo E, Kurano T, Arisumi K. Scale bulblet malformations in L ilium longiflorum during scale propagation. HortScience, 1986, 21 (1) : 150
6 Q runfleh IM. Propagation of easter lily (L ilium longif lorum Thunb. ) ‘W hite American’by scaly leaves. Amman, 1997. 44p
7 Joung H Y, Kim J Y, Shin H K, Cho H R. The formation and growth of bulblets from bulblet sections with swollen basal p late in L ilium
orien ta l hybrid‘Casa B lanca’. Journal of the Kore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2001, 40 (6) : 747~750
8 Marinangeli P A, Hernandez L F, Pellegrini C P, Curvetto N R. Bulblet differentiation after scale p ropagation of L ilium longif lorum.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2003, 128 (3) : 324~329
9 Bonnier F J M, Keurentjes J, Tuyl J. Ion leakage as a criterion for viability of lily bulb scales after storage at - 2℃ for 015, 115, and 215
years. HortScience, 1994, 29 (11) : 1332~1334
10 宁云芬 , 周厚高 , 黄玉源 , 叶向斌 , 王凤兰 , 黄子锋. 百合种球繁育的研究进展.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2, 15 (2) : 66~70
N ing Y F, Zhou H G, Huang Y Y, Ye X B, W ang F L, Huang Z F. Recent advances in the studies on the bulb p ropagation and breeding
in lily (L ilium spp. ) . Journal of Zhongkai Agrotechnical College, 2002, 15 (2) : 66~70 ( in Chinese)
11 Haruki K, Yamada K, Hosoki T, Ohta K. Effects of sugar and temperature on the growth of m iniature bulbs of L ilium japonicum Thunb. cul2
tured on a rotary shaker.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1996, 65 (2) : 363~371
12 W ang Y T, Gregg L L. Developmental stage, light, and foliage removal affect flowering and bulb weight of easter lily. HortScience, 1992,
27 (7) : 824~826
13 屈姝存 , 刘选明 , 周朴华 , 卢向阳 , 罗泽民. 百合鳞片细胞形态发生中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生命科学研究 , 1998, 4 (2) : 288~294
Qu S C, L iu X M, Zhou P H, Lu X Y, Luo ZM. Studies on the changes and comparison of physiology and biochem istry in the morphogenesis
of scale exp lant of lily in vitro. L ife Science Research, 1998, 4 (2) : 288~294 ( in Chinese)
14 路 苹 , 郭 蕊 , 于同泉 , 杨 柳 , 赵祥云 , 石庆炜. 切花百合鳞茎花芽分化期碳水化合物代谢变化. 北京农学院学报 , 2003,
18 (4) : 259~261
Lu P, Guo R, Yu T Q, Yang L, Zhao X Y, Shi Q W. The changes on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of lilypis during bud shape differentiation.
Journal of Beijing Agricultural College, 2003, 18 (4) : 259~261 ( in Chinese)
15 Matsuo T, M izuno T. Changes in the amounts of two kinds of reserve glucose containing polysaccharides during germ ination of the Easter lily
bulb. Plant Cell Physiol. , 1974, 15: 555~558
16 M illerW B, Langhans R W. Low temperature alters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in easter lily bulbs. HortScience, 1990, 25: 463~465
17 Skin K S, Chakrabarty D, Paek K Y. Sp routing rate, change of carbohydrate contents and related enzymes during cold treatment of lily bulble2
ts regenerated in vitro. Scientia Horticulturae, 2002, 96: 195~204
18 Marinangeli P, Curvetto N. Bulb quality and traumatic acid influence bulblet formation from scaling in L ilium species and hybrids. Hort2
Science, 1997, 32 (4) : 739~741
19 Tanimoto S, Matsubara Y. Stimulating effect of sperm ine on bulblet formation in bulb2scale segments of L ilium longiflorum. Plant Cell Re2
159
园   艺   学   报 32卷
ports, 1995, 15 (3) : 297~300
20 郭得平. 光敏素和激素对洋葱鳞茎形成的调控及其作用机制. 植物生理学通讯 , 1996, 32 (3) : 228~234
Guo D P. Regulation of phytochrome and p lant hormone in bulbing in onion and their mechanism. Plant Physiology Communications, 1996,
32 (3) : 228~234 ( in Chinese)
21 RavnikarM, Zhl J, Plaper I, Spacapan A. Jasmonic acid stimulates shoots and bulb formation of garlic in vitro. 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2
ulation, 1993, 12 (2) : 73~77
22 李春香 , 周 燮. MeJA对大蒜鳞茎膨大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生命科学研究 , 2002, 6 (2) : 183~185
L i C X, Zhou X. Effect of methyl jasmonate on bulb expansion and endogenous p lant hormone in A llium statium. L ife Science Research,
2002, 6 (2) : 183~185 ( in Chinese)
23 Koda Y, Takahashi K, Kiduta Y. Potata tuber2inducing activities of salicylic acid and related compounds. 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2
tion, 1992, 11: 215~219
24 熊正琴 , 李式军 , 周 燮 , 刘高琼 , 黄保健. 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促进大蒜试管鳞茎的形成. 园艺学报 , 1999, 26 (6) : 408~409
Xiong Z Q, L i S J, Zhou X, L iu G Q, Huang B J. Stimulatory effects ofMe2JA and SA on bulb formation of A llium sativum L. in vitro.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1999, 26 (6) : 408~409 ( in Chinese)
25 李春香 , 杨 军 , 王树才 , 夏 凯 , 李式军 , 周 燮. 水杨酸在大蒜鳞茎膨大中的作用. 园艺学报 , 2000, 27 (3) : 220~222
L i C X, Yang J, W ang S C, Xia K, L i S J, Zhou X. The role of salicylic acid in the swelling of garlic (A llium sta tium L. ) bulb. Acta Horti2
culturae Sinica, 2000, 27 (3) : 220~222 ( in Chinese)
26 孙晓梅 , 罗凤霞 , 王亚斌 , 董胜君 , 郭 蕊. 百合幼胚离体培养基的筛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2002, 33 (1) : 22~26
Sun X M, Luo F X, W ang Y B, Dong S J, Guo R. Screening of media for the immature embryo in vitro culture of L ilium. Journal of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02, 33 (1) : 22~26 ( in Chinese)
27 N iim i Y, M isaki Y, Nakano M. Production of commercial bulbs of L ilium rubellum baker: Changes in carbohydrates in bulblets and sugars of
liquid medium during their culture.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2000, 69 (2) : 161~165
28 Wang Y T. Growth and photosynthesis of easter lily in response to flower bud removal. J. Amer. Soc. Hort. Sci. , 1986, 111 (3) : 442~446
29 W ang Y T. Growth potential of the easter lily bulb. HortScience, 1988, 23 (2) : 360~362
30 ManalM S, 王 璋 , 许时婴. 百合中水溶性非淀粉多糖的提取、分离和纯化. 食品科技 , 2003, 1: 14~17
ManalM S, W ang Z, Xu S Y. Extraction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water soluble non2starch polysaccharides from lily.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3, 1: 14~17 ( in Chinese)
31 Kawagishi K, M iura T. Changes in nutrient content of sp ring2p lanted edible lily (L ilium leichtlin ii Hook f. var. m axim ow iczii Baker) .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1996, 65 (2) : 339~347
32 魏胜林 , 刘业好 , 屈海泳 , 傅松玲 , 傅玉兰. 高 CO2 浓度对百合某些生理生化物质的影响. 植物生态学报 , 2001, 25 ( 4 ) :
410~413
W ei S L, L iu Y H, Qu H Y, Fu S L, Fu Y L. Effects of high CO2 concentration on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 ical p rocesses in lily (L ilium
dauricum ) . Acta Phytoecologica Sinica, 2001, 25 (4) : 410~413 ( in Chinese)
33 Rossum M V, Klerk G D, Plas L V. Adventitious regeneration from tulip, lily and app le exp lants at different oxygen levels.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1998, 153 (1) : 141~145
34 N iim i Y, Nakano M, Saito S. Production of commercial L ilium rubellum baker bulbs: effects of volume and renewal of liquid medium on in
vitro growth, bulb rot infection during cold treatment, and post2in2vitro growth of bulblets.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1997, 66 (1) : 113~119
35 L ian M L, Chakrabarty D, Paek K Y. Growth of L ilium oriental hybrid‘Casablanca’bulblet using bioreactor culture. Scientia Horticultu2
rae, 2003, 97 (1) : 41~48
36 廉美兰 , 朴炫春 , 白基烨. 应用生物反应器扩繁 ‘Casa B lanca’百合鳞茎. 园艺学报 , 2003, 30 (4) : 479~481
L ian M L, Piao X C, Paek K Y. Propagation of bulblets in L ilium ‘Casa B lanca’using bioreactor.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2003, 30
(4) : 479~481 ( in Chinese)
37 孙德兰 , 董云洲. 几种植物贮藏器官淀粉质体蛋白质和总蛋白质的电泳分析. 武汉植物学研究 , 1999, 17 (4) : 375~377
Sun D L, Dong Y Z. Analysis of eletrophoretic pattern of amylop last p rotein and total p rotein in p lant store organs. Journal ofW uhan Botanical
Research. 1999, 17 (4) : 375~377 ( in Chinese)
38 Choi S T, JungW Y, Ahn H G. The role of scale on growth and flowering of L ilium spp. Journal of the Kore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2
ence, 1998, 39 (6) : 780~783
39 刘选明 , 周朴华 , 屈姝存 , 卢向阳 , 罗泽民. 百合鳞片离体诱导形成不定芽和体细胞胚. 园艺学报 , 1997, 24 (4) : 253~258
L iu X M, Zhou P H, Qu S C, Lu X Y, Luo Z M. In vitro induction of indefinite buds and somatic embryoes from scale leave of tetrap loid
‘Longya L ily’.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1997, 24 (4) : 253~258 ( in Chinese)
40 蒋益虹. 百合褐变与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关系的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 2003, 29 (5) : 518~522
J iang Y H.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lily browning and activities of polyphenol oxidase and peroxidase.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Agric. & L ife Sci. ) , 2003, 29 (5) : 518~522 ( in Chinese)
41 Nakayasu T, Yokota E, Shimmen T. Purification of an actin2binding p rotein composed of 1152kDa polypep tide from pollen tubes of lily. B io2
chem ical and B 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1998, 249 (1) : 61~65
259
 5期 夏宜平等 : 百合鳞茎形成与发育生理研究进展  
42 W ang H X, Ng T B. Isolation of lilin, a novel arginine2and glutamate2rich p rotein with potent antifungal and m itogenic activities from lily
bulbs. L ife Science, 2002, 70 (9) : 1075~1084
43 曾仲奎 , 杨育红 , 鲍锦库 , 周 红 , 罗 亮 , 邓俊林. 百合巯基蛋白酶抑制剂的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 生物化学杂志 , 1996, 12
(2) : 182~186
Zeng Z K, Yang Y H, Bao J K, Zhou H, Luo L, Deng J L.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lily cysteine p roteinase inhibitor. Chinese
B iochem ical Journal, 1996, 12 (2) : 182~186 ( in Chinese)
44 李灿辉 , 王 军 , 龙维彪. 马铃薯块茎特异蛋白 Patatin研究进展. 马铃薯杂志 , 1998, 3 (12) : 179~187
L i C J, W ang J, LongW B. The advances of the major storage p rotein of potato bubers, patatin. Journal of Potato, 1998, 3 (12) : 179~
187 ( in Chinese)
45 马崇坚 , 柳 俊 , 谢从华. 抑制脂氧合酶对马铃薯试管块茎形成及膨大的影响. 园艺学报 , 2003, 30 (3) : 291~295
Ma C J, L iu J, Xie C H. The effects of inhibiting lipoxygenase on m icrotuber formation and growth of Solanum tuberosum L. in vitro.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2003, 30 (3) : 291~295 ( in Chinese)
收稿日期 : 2005 - 04 - 01; 修回日期 : 2005 - 06 - 15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0270942)   3 通讯作者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农杆菌介导的 CB F1基因对松南结缕草的遗传转化
王渭霞 1  朱廷恒 2  胡张华 3  陈锦清 3  玄松南 13   (1 中国水稻研究所 , 杭州 310006; 2 浙江工业
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 杭州 310014; 3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杭州 310021)
Agrobacter ium 2mediated CB F1 Gene Transformation of Songnan Zoysia Grass
W ang W eixia1 , Zhu Tingheng2 , Hu Zhanghua3 , Chen J inqing3 , and Xuan Songnan13 ( 1 China N ationa l R ice
R esearch Institu te, Hangzhou 310006, Ch ina; 2 Zhejiang U 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14, Ch ina; 3 Zhejiang A cad2
em y of A gricultural Sciences, Hangzhou 310021, Ch ina)
关键词 : 农杆菌 ; 结缕草转化 ; CB F1基因
中图分类号 : S 6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5132353X (2005) 0520953201
CB F1 (C2repeat/dehydration2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factors 1) 基因为来源于拟南芥的一类与干旱、高盐及低温
耐性有关的转录因子基因。松南结缕草 ( Zoysia sp. ) 是本实验室育成的形态特征介于日本结缕草与沟叶结缕草之间
的一种中型结缕草 , 在长江以南地区广泛种植。作者将 CB F1基因转入松南结缕草 , 以改良其抗逆性。
取松南结缕草成熟种子经消毒和打破休眠后接种于含 2 mg·L - 1 2042D的 NB ( N6大量、MS微量、B5维生素 )
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 , 经 NBAA (NB培养基附加 AA培养基的氨基酸 ) 培养基继代 , 选择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 ,
用含有 CB F1基因表达载体 pMENCBF1的农杆菌 LBA4404侵染 , 筛选标记基因为 N PT II。在筛选培养基 ( 100 mg·
L - 1巴龙霉素 ) 上经两轮筛选 , 获得的转基因植株利用 N PT II基因的特异引物进行 PCR检测 , 阳性植株通过离体叶片
法对巴龙霉素抗性进行检测 (25 mg·L - 1巴龙霉素和 2 mL·L - 1 Tween20)。
结果表明 , 松南结缕草种子经横切后接种才能发芽并高频率诱导愈伤组织。初生愈伤组织大部分表现为松软棉絮
状 (图版 , 1) , 在 NBAA继代培养基上会逐渐长出颗粒状、比较松散、颜色鲜艳的胚性愈伤组织。农杆菌侵染的适宜
浓度为 OD600 = 018, 共培养介质 AAD (AA培养基附加 1 mg·L - 1 2042D ) 优于 YEP培养基。共培养时增加蔗糖和葡
萄糖浓度能够提高转化效率 , 使转化效率达到 1810%。抗性愈伤在分化培养基上分化率达 6510% (图版 , 2、3)。
200株再生植株经 PCR验证后 187株表现为阳性。阳性植株移栽成活后 , 离体叶片抗巴龙霉素检测 (图版 , 4) 表明
187株均表现出抗性。
图版说明 : 1. 非胚性愈伤 ; 2. 抗性愈伤组织 ; 3. 抗性愈伤组织再生出小苗 ; 4. 转基因植株叶片巴龙霉素离体抗性的检测。
Explana tion of pla tes: 1. Non2embryogenic callus; 2. Second select for resistant calli; 3. Regenerated resistant shoots on Fm smedium; 4. Paro2
momycin resisitance analysis of transgenic p lant leaf in vitro.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