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 Study on the Efficient Forage Production System in the Cropping Areas of Southwestern Sichuan Province

川西南农区高效饲草生产系统研究



全 文 :文章编号: 1007-0435( 2006) 02-0147-05
川西南农区高效饲草生产系统研究
刘 芳1, 2 , 李向林1* , 白静仁1 , 何 峰1 , 万里强1
( 1.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北京 100094; 2.全国畜牧兽医总站, 北京 100026)
摘要: 在川西南研究了多花黑麦草 ( L olium multif lorum ) - 玉米 (Zea may s)、多花黑麦草- 高丹草 ( Sorghum×S .
sudanes)、小黑麦( T ir ticoseale w ittmack ) - 玉米- 玉米、小黑麦- 高丹草、多花黑麦草+ 光叶苕子 ( V icia v illosa) - 玉米
和多花黑麦草+ 光叶苕子- 高丹草 6个一年生牧草生产系统的产草量和草种季节配置。结果表明: 6 个系统的干草产量
都达到 30×103 kg/ hm2以上, 其中最高的小黑麦- 高丹草系统达到 36. 7×103 kg / hm2; 6 个系统都形成了良好的草种
季节配置, 生长期达到 320 d 以上, 一年的总收获次数为 5~8次。
关键词: 川西南农区; 饲草生产系统; 多花黑麦草; 玉米; 高丹草; 小黑麦; 光叶苕子
中图分类号: S 812    文献标识码: A
A Study on the Efficient Forage Production System in the Cropping Areas of
Southwestern Sichuan Province
LIU Fang 1, 2, L I Xiang-lin1, BAI Jing-ren1 , HE Feng1 , WAN Li-qiang 1
( 1. Inst itute of An imal S cience of CAAS, Beijing 100094, China;
2.Nat ional C enter of A nimal Hu sbandry an d Veterinary Medicine, Beijing 100026, Ch ina)
Abstract: Six annual-fo rage product ion sy stems, y ield, and seeding-season o rder have been studied in
Southw estern Sichuan Province. T hey ar e ry eg rass-corn, ry eg rass-sorghum×sudangrass, t rit icale-cor n-corn,
t riticale-sorghum× sudangrass, ry eg rass + vetch-corn, and ryeg rass + vetch-sorghum× sudangrass.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forage dry-mat ter yield of al l the six v ar iet ies averaged 30×103 kg / hm2 plus per y ear , w ith
that of t riticale-sorghum x sudangrass the highest , amount ing to 36. 7×103 kg/ hm 2 per year . T he seeding
period of the six v ar iet ies are ef ficient ly or ganized, their product iv e period lasts mo re than 320 days a year, and
their cropping fr equency has reached 5~8 t imes per year .
Key words: Cr opping areas o f southw estern Sichuan Pr ovince; Forage production system ; Annual ry eg rass;
Corn; Sudangrass; T riticale; Smoo th vetch
  我国西南地区可利用的草地资源丰富,但天然草
地的生产力较低, 一般鲜草产量仅为 0. 3 ×104~1. 2
×104 kg / hm2 ,而且牧草质量较差 [ 1]。夏秋之交存在温
带牧草难于越夏, 热带型牧草难于越冬的问题[ 2]。建立
人工草地可以成倍甚至几十倍地提高草地的生产能
力, 能解决畜牧业发展中的饲料短缺问题。毛凯[ 3]、
Simon
[ 4]等在小麦预留行中间种豆科牧草,不仅增收
了优质牧草, 而且使小麦产量增加。白淑娟 [ 5]在玉米地
中间种白三叶,有效地抑制了杂草, 提高了玉米产量。
杨中艺[ 6~10]等人,提出了“多花黑麦草- 水稻”草田轮
作系统,能够实现多花黑麦草和水稻的高产,并使稻田
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改善。张新跃[ 10, 11]等人针对四川盆
地农业、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而提出“饲用玉米- 多
花黑麦草”系统,其干物质和粗蛋白产出明显高于传统
种植系统。刘国栋[ 12]、 旭疆[ 13]等提出了在南方发展
营养体农业的观点。发展草地农业已成为一种具有良
好发展前景的农业发展模式。我们在川西南农区构建
了 6种一年生饲草轮作生产新模式。
收稿日期: 2005-09-12;修回日期: 2006-02-08
基金项目: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研究专项 ( 2002-10-02A )
作者简介: 刘 芳( 1971-) ,内蒙古固阳县人, 硕士, 研究方向为草地生产与管理, E-mail: lis a711128@ sohu . com; * 通讯作者 Au th or for
cor resp on dence, E-mail: lixl@ ias caas . net . cn
第 14 卷 第 2 期
 Vol. 14  No . 2
草 地 学 报
ACTA AGREST IA SINICA
   2006 年  6 月
 June   2006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地自然概况
试验于 2002年 9月至 2003年 9月在四川省洪雅
县阳平种牛场进行。实验地位于北纬 29°53′、东经 103°
22′, 平均海拔 514 m。年均降水量 1494mm, 5- 8月占
全年 70%以上; 年均相对湿度 83%左右; 年均气温
16. 8℃,最热月( 7月) 25. 7℃, 最冷月( 1月) 5. 5℃, 极
端高温 36. 2℃, 极端低温- 5. 9℃; 无霜期 289~335
d,平均 303 d。粘性黄泥土,酸性,表土层较薄, 有机质
含量低。
1. 2 试验材料
试验所用材料包括 3种冷季型禾草: 多花黑麦草
( L ol ium multif lor um, 发芽率 71%)、小黑麦 ( Tr itico-
seale w ittmack,发芽率 90% )和光叶苕子( Vicia villosa
, 发芽率 70%) ; 2种暖季型禾草: 高丹草( Sorghum×
S . sudanes,发芽率 71% )和饲用玉米( Zea may s)。
1. 3 试验设计
本研究共设6个饲草生产系统处理,分别为:多花黑
麦草- 饲用玉米系统( RC)、多花黑麦草- 高丹草系统
( RS)、小黑麦- 饲用玉米- 饲用玉米系统( TCC)、小黑
麦- 高丹草系统( TS)、多花黑麦草+ 光叶苕子- 饲用玉
米系统( RVC )、多花黑麦草+ 光叶苕子- 高丹草系统
( RVS)。随机区组设计, 小区面积为15 m2 ( 3 m×5 m ) ,
重复3次,共有18个小区。小区间间隔0. 5 m, 区组间隔
1 m。
1. 3. 1 RC 2002年 9月 19日种植多花黑麦草,生长
期 221 d; 2003年 5月 1日种植饲用玉米,生长期 104
d。其中多花黑麦草播种量 30 kg/ hm 2, 条播,行距 30
cm。玉米行距 43 cm ,株距 21 cm, 每窝下种 2粒。
1. 3. 2 RS 2002年 9月 19日种植多花黑麦草; 2003
年 5月 1日种植高丹草,生长期 140 d。多花黑麦草播
种方式及播种量同 RC 系统。高丹草播种量 20 kg /
hm
2
,条播,行距 30 cm。
1. 3. 3 T CC 2002年 9月 19日种植小黑麦,生长期
186 d; 2003年 3月25日种植玉米,生长期 105 d; 2003
年 7月8日种植玉米, 生长期75 d。其中小黑麦播种量
150 kg/ hm
2
, 条播, 行距 30 cm ; 玉米播种方式同 RC
系统,但第 2作玉米采用育苗移栽的形式, 行距和株距
与前作一致。
1. 3. 4 TS 2002年9月19日种植小黑麦, 生长期186
d; 2003年3月 25日种植高丹草, 生长季 181 d。小黑麦
播种方式及播量同 TCC 系统, 高丹草同 RS 系统。
1. 3. 5 RVS 2002年 9 月 19 日混播多花黑麦草和
光叶苕子,生长期 221 d; 2003年 5月 5日种植饲用玉
米,生长期104 d。其中多花黑麦草和光叶苕子混播, 比
例为 70∶30;光叶苕子播种量 52. 5 kg/ hm2 ,多花黑麦
草播量同 RC 系统,混播草地播种方式同 RC 系统, 玉
米播种方式同 RC系统。
1. 3. 6 RVC 多花黑麦草和光叶苕子播期、播量、混
播方式和生长期同 RVS 系统; 高丹草同 RS系统。
1. 4 田间管理
多花黑麦草、小黑麦施过磷酸钙 300 kg / hm2和尿
素 60 kg/ hm2 作为底肥。暖季型饲草播种前施过磷酸
钙、尿素和氯化钾作为底肥, 用量分别为 300、60 和
60 kg/ hm2。各系统的刈割次数和刈割日期见表 1。
表 1 供试生产系统刈割次数和刈割日期
Table 1 Cutting dates and times o f different fo rag e production sy stems
饲草生产系统
Forage product ion sys tem
刈割次数和日期(年·月·日) Cut t ing tim es and dates( year. month. day)
1 2 3 4 5 6 7 8
RC 2002. 11. 7 2002. 12. 27 2003. 2. 26 2003. 3. 29 2003. 4. 28 2003. 8. 12
RS 2002. 11. 7 2002. 12. 27 2003. 2. 26 2003. 3. 29 2003. 4. 28 2003. 6. 17 2003. 7. 18 2003. 9. 17
TCC 2002. 11. 7 2002. 12. 27 2003. 3. 24 2003. 7. 8 2003. 9. 23
TS 2002. 11. 7 2002. 12. 27 2003. 5. 29 2003. 6. 30 2003. 8. 6 2003. 9. 23
RVC 2002. 11. 7 2002. 12. 27 2003. 2. 26 2003. 3. 29 2003. 4. 28 2003. 8. 12
RVS 2002. 11. 7 2002. 12. 27 2003. 2. 26 2003. 3. 29 2003. 4. 28 2003. 6. 17 2003. 7. 18 2003. 9. 17
  注: RC :多花黑麦草-玉米系统; RS:多花黑麦草-高丹草系统; T CC:小黑麦-玉米-玉米系统; TC: 小黑麦-高丹草系统; RVC :多花黑麦草+ 光叶苕
子-玉米系统; RVS :多花黑麦草+ 光叶苕子-高丹草系统
Note: RC : Reygr as s-Corn sys tem; RS : Ryegrass-Sorgh um× sudangrass s ystem ; T CC: Trit icale-corn-corn system; TS : T rit icale-Sorgh um×
sud angrass s ystem; RVC: Ryegrass+ vetch-corn system; RVS :Ryegr as s+ Sorgh um×su dangr as s system. S imilar in th e fol low ing tables
148 草 地 学 报 第 14卷
1. 5 观测项目与方法
1. 5. 1 干物质产量
多花黑麦草、小黑麦和多花黑麦草+ 光叶苕子留
茬 5 cm ,高丹草 10 cm。玉米在蜡熟期齐地面刈割, 全
小区称重,取样 500 g ,在 105℃杀青 2 h, 85℃烘至恒
重,测定干物质含量。以鲜草产量和干物质含量计算干
草产量。
1. 5. 2 生长期
从播种到末次收获的天数。
2 结果与分析
2. 1 冷季型饲草产草量
RC 和 RS 系统中多花黑麦草产草量高峰期都是
在第 2次刈割; RV C和 RVS系统中,多花黑麦草+ 光
叶苕子的产草量高峰期分别在第 2次和第 5次刈割;
TCC 和 T S 系统中, 小黑麦产草量高峰期在第 3 次
刈割。
在冷季生长期间(从 9月播种至翌年 5月最后一
次收获) ,小黑麦的总产草量显著高于多花黑麦草和多
花黑麦草+ 苕子( P< 0. 01) ; 多花黑麦草与多花黑麦
草+ 光叶苕子间产草量差异不显著。
2. 2 暖季型饲草产草量
暖季型饲草的收获次数因草种而异。RC 系统和
RVC 系统玉米收获 1次, TCC 系统玉米种植 2茬,收
获 2次, 但第2茬产量较低, 只有第1茬的 30. 59%。高
丹草刈割 3~4次, 前 3次产量逐渐增加, 第 4次下降。
RC 和 RVC 系统中的玉米只收获 1次, 但总产量最高;
TCC 系统中种植 2 茬玉米, 但合计产量尚不及 RC 和
RVC 系统1茬产量。RS和RV S系统中的高丹草均收获
3次, TS 系统收获 4次,产量最高。6个生产系统的暖季
型饲草产量之间差异达极显著( P< 0. 01)。
表 2 多花黑麦草、小黑麦和多花黑麦草+ 光叶苕子干草产量( 2002 年 9 月- 2003 年 5 月) ( kg/ hm2)
T able 2 Dry matt er y ield o f annual ry egr ss、tr iticale and smooth vetch( Sep. 2002- May . 2003) ( kg / hm2)
饲草生产系统
Forage Produc-
t ion sys tem
草种
Forage species
第 1茬
Th e fi rst
cu tt ing
第 2茬
T he secon d
cut t ing
第 3茬
T he third
cut t ing
第 4茬
The forth
cut tin g
第 5茬
T he f if th
cut t ing
总产草量*
T otal yield*
RC 多花黑麦草 Annual ryegras s 1061. 7 3740. 7 2616. 5 2694. 9 2461. 3 12575. 1b
RS 多花黑麦草 Annual ryegras s 1365. 0 3629. 1 2418. 4 2516. 2 2757. 4 12686. 1b
TCC 小黑麦 T rit icale 1598. 3 2726. 8 15057. 8 - - 19382. 9a
TS 小黑麦 T rit icale 1781. 0 2977. 0 13962. 7 - - 18720. 7a
RVC
多花黑麦草+ 光叶苕子
Annual ryegrass+ Smooth vetch
1332. 0 2618. 0 2716. 2 2769. 3 2916. 9 12352. 4b
RVS
多花黑麦草+ 光叶苕子
Annual ryegrass+ Smooth vetch
1152. 0 2711. 5 2566. 5 2456. 7 2640. 2 11526. 9b
  * 注:同列中不同小写字母间差异极显著( P < 0. 01) ;RC、RS、T CC、T S、RVC 和RVS的含义见表 1
Note: Different small let ters at the end of each row indicate signi ficant dif feren ces at a 0. 01 pr ob abil it y level ; The m eaning of RC、RS、T CC、T S、
RVC and RVS w ere explain ed in th e note of tab le 1
表 3 玉米和高丹草干草产量( 2003 年) ( kg/ hm2)
T able 3 Dry matter yield of co rn and So rghum-sudang rass hybrids( 2003) ( kg / hm2)
饲草生产系统
Forag e product ion
System
暖季草种
Warm-seas on
species
第 1茬
The firs t
cut t ing
第 2茬
T he second
cut t ing
第 3茬
Th e third
cut tin g
第 4茬
T he forth
cut t ing
总产量
T otal yield
RC 玉米 Corn 19390. 0 - - - 19390. 0a
RS 高丹草 S or ghum-sudangrass hybrid s 1678. 3 4337. 8 8330. 7 - 14346. 8c
TCC 玉米 Corn 12977. 3 3969. 3 - - 16946. 6b
TS 高丹草 S or ghum-sudangrass hybrid s 3802. 8 4657. 6 6195. 0 3311. 0 17966. 4ab
RVC 玉米 Corn 20067. 1 - - - 20067. 1a
RVS 高丹草 S or ghum-sudangrass hybrid s 1307. 3 3904. 0 6698. 7 - 11910. 0d
  * 注:同列中不同小写字母间差异极显著( P < 0. 01) ;RC、RS、T CC、T S、RVC 和RVS的含义见表 1
Note: Dif ferent sm all let ters at th e end of each row indicate signif icant d iff erences at a 0. 01 probabilit y level; Th e meaning of RC、RS、T CC、T S、
RVC and RVS w ere explain ed in th e note of tab le 1
149第 2期 刘 芳等:川西南农区高效饲草生产系统研究
2. 3 供试生产系统总产草量
6个生产系统的全年总产草量存在较大差异, 其
中 T S系统最高, RVS系统最低。冷、暖季型饲草占全
年总产量的比例各不相同。除 TCC 和 T S系统之外,
其它各系统的暖季型饲草产量都大于冷季饲草。在冷
季型饲草中, 小黑麦产量较高,对全年总产量的贡献较
大;在暖季型饲草中,种植 1茬玉米产量较高,对全年
总产量的贡献较大。
2. 4 冷、暖季型饲草的时空配置
各种饲草的生长期不同,收获天数也不相同。6个
系统全年生长期都达到 320 d 以上。除 RC 系统和
RVC 系统之外,其它 4个系统达到 360 d, 即气候和土
地资源几乎没有任何浪费(见表 5)。
6个系统饲草的收获次数各不相同,其中 RS 和
RVS 系统全年收获次数最高达 8 次, TS 系统 7次,
RC 系统和 RVC 系统 6次, T C系统最少,为 5次。
表 4 供试生产系统干草产量
T able 4 Tot al dr y matt er y ield o f the 6 fo rag e pr oduction sy st ems
饲草生产系统
Forage product ion sys tem
冷季型饲草
Cool s eason forage
( k g/ hm2)
占总产量的比例
Rat io( % )
 
暖季型饲草
Warm season forage
k g/ hm2
占总产量的比例
Rat io( % )
 
总产草量
T otal yield( kg/ hm2)
RC 12575. 1b 39. 3 19390. 0a 60. 7 31965. 1b
RS 12686. 1b 46. 9 14346. 8c 53. 1 27032. 9c
TCC 19382. 9a 53. 4 16946. 6b 46. 6 36329. 6a
TS 18720. 7a 51. 0 17966. 4ab 49. 0 36687. 1ab
RVC 12352. 4b 38. 1 20067. 1a 61. 9 32419. 5b
RVS 11526. 9b 49. 2 11910. 0d 50. 8 23436. 9d
  注:同列中不同小写字母不同者差异极显著( P < 0. 01) ;RC、RS、T CC、T S、RVC 和RVS的含义见表 1
Note: Different small let ters attachin g to f igures on the s ame row indicate signif icant d iff er ences at a 0. 01 probabil ity level; T he mean ing of RC、
RS、TCC、TS、RVC and RVS w ere explained in the note of table 1
表 5 供试生产系统冷季- 暖季生长模式及其生长天数
Table 5 Cool and w arm season fo rag es gr ow th patterns and tot al g row th dat e o f the 6 fo r age production systems
饲草生产系统
Forages system
收获次数
Sow ing t imes
月份 M onth
1
Jan .
2
Feb.
3
Mar.
4
Apr.
5
May
6
Jun.
7
Jul.
8
Aug.
9
Sep.
10
Oct .
11
Nov.
12
Dec.
饲草总生长天数
Total growth date
RC 6
多花黑麦草
Annual ryegrass
饲用玉米
Corn
空闲
Free
多花黑麦草
Annual ryegrass
325
RS 8
多花黑麦草
Annual ryegrass
高丹草
S orghum -sudangrass hyb rids
多花黑麦草
Annual ryegrass
361
TCC 5
小黑麦
Trit icale
饲用玉米 1
C or n
饲用玉米 2
Corn
小黑麦
Trit icale
366
TS 7
小黑麦
Trit icale
高丹草
S orghum -sudangrass hyb rids
小黑麦
Trit icale
367
RVC 6
多花黑麦草+ 苕子
Annual ryegrass+
Sm ooth vetch
饲用玉米
Corn
空闲
Free
多花黑麦草+ 苕子
Annual ryegrass+
Smooth vetch
325
RVS 8
多花黑麦草+ 苕子
Annual ryegrass+
Sm ooth vetch
高丹草
S orghum -sudangrass
hybrid s
多花黑麦草+ 苕子
Annual ryegrass+
Smooth vetch
361
  注: RC、RS、T CC、T S、RVC和 RVS 的含义见表 1
Note: T he meaning of RC、RS、T CC、T S、RVC and RVS w ere exp lained in the note of table 1
3 讨 论
3. 1 在保证饲草产量和品质的情况下,一年中饲草的
收获次数增多,使全年饲草产量分布均衡。其中以 TS
系统干物质产量最高,而且高丹草平均 30~40 d可刈
割一次,使夏季饲草达到均衡供应。RC系统也获得较
高干物质,多花黑麦草饲草产量分布较为均匀, 玉米获
得夏季最高的生物量。因此,这两个系统较佳。
3. 2 尽管冷季型饲草的生长日期长于暖季型, 但除
TC 和 T S 系统以外,夏季饲草的产草量普遍高于冬
季。小黑麦在冷季型饲草中产草量最高。虽然小黑麦
150 草 地 学 报 第 14卷
在贵州威宁和湖北都有成功种植的实例 [ 14] , 但在四川
盆地还未见报道,本实验证明小黑麦适宜于四川盆地
种植,具有开发潜力。
3. 3 有人认为一年生豆科和禾本科饲草混播比单播
一种禾本科饲草产量高 [ 15~18]。本试验中多花黑麦草+
光叶苕子混播( RVC 和 RVS )并没有显示出产量优
势,这可能与饲草的混播比例及刈割频率有关。光叶苕
子非常不耐刈割, 在频繁刈割条件下密度下降很快, 因
而其对产草量的贡献受到很大限制。
3. 4 本研究中 RC和 RVC 2个系统各有 1个月左右
的空闲时间, 这与饲草草种选择有关。如果选择生育期
长的饲用玉米品种,将会弥补这一缺陷,从而减少对气
候和土地资源的浪费。如果选择生育期长的小黑麦, 与
多花黑麦草保持较为一致的生长时间, 则更利于两种
牧草的生长特性及其产草量的比较。
参考文献:
[ 1 ] 洪绂曾.多年生栽培草种区划[ M ] .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89. 1-2
[ 2] 刘金祥.中国南方牧草[ M ]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7-8
[ 3] 毛 凯,周寿荣.三种牧草与冬小麦间作的生态经济效益初探
[ J] .中国草地, 1993, ( 4) : 31-34
[ 4] U . Simon,周寿荣, 毛 凯.四川盆地丘陵区冬性豆科牧草小麦不
同间作系统评价[ J ] .草地学报, 1996, 4( 3) : 201-205
[ 5 ] 白淑娟,杨运生.白三叶草地上的土壤肥力及对后作的影响[ J ] .
草业学报, 1991, 8( 3) : 31-32
[ 6 ] 杨中艺,余玉 ,陈会智. “多花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的研
究—Ⅰ.意大利多花黑麦草引进品种在南亚热带地区集约栽培条
件下的生产能力[ J ] .草业学报. , 1994, 3( 4) : 20-26
[ 7] 杨中艺,潘静澜.“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的研究—Ⅱ. 意大
利黑麦草引进品种在西南亚热带地区免耕栽培条件下的生产能
力[ J] .草业学报, 1995, 4( 4) : 46-51
[ 8] 杨中艺,潘哲祥.“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的研究—Ⅲ. 意大
利黑麦草引进品种在西南亚热带地区稻底撒播条件下的生产能
力[ J] .草业学报, 1995, 4( 4) : 52-57
[ 9] 杨中艺. “黑麦草- 水稻”草田轮作系统的研究[ J] .冬种意大利黑
麦草对后作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J ] . 草业学报, 1996, 5 ( 2) :
38-42
[ 10] 杨中艺,岳朝阳,辛国荣,等.稻田冬种黑麦草对后作水稻生长的
影响及其机理初探[ J] .草业学报, 1997, 4( 4) : 20-24
[ 11] 张新跃,何光武,何丕阳,等. “饲用玉米-黑麦草”草地农业系统的
研究—Ⅰ. 多花黑麦草的品种比较与生产性能[ J ] .草业学报,
2001, 10( 2) : 28-32
[ 12] 张新跃, 何丕阳,何光武,等.“饲用玉米-多花黑麦草”草地农业系
统的研究—Ⅱ.饲用玉米的品种比较与生产性能[ J] .草业学报,
2001, 10( 2) : 33-38
[ 13] 刘国栋,曾希柏,苍 荣,等.营养体农业与我国南方草业的持续
发展[ J ] .草业学报, 1999, 8( 2) : 1-7
[ 14 ] 旭疆.发展营养体农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J] .草业学报,
2002, 11( 1) : 65-69
[ 15] 孙元枢. 中国小黑麦遗传育种研究与应用[ M ] .杭州:浙江科学技
术出版社, 2002. 5-6
[ 16 ] 毛 凯,周寿荣. 一年生春性牧草混播种群生物量动态研究[ J ] .
草业学报, 1996, 5( 2) : 4-7
[ 17] 马海天才. 豆科禾本科牧草混播比例的研究[ J ] .四川草原, 1992,
3: 13-15
[ 18] 戴国荣.一年生青刈禾、豆草混播实验 [ J] .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1991, 21( 4) : 3-4
[ 19] Pineiro A J . Lucern e and it s mixtures w ith grass as pastur e[ J ] .
Pastosl izat ion, 1986, ( 16) : 133-141
(责任编辑 孙洪仁)
151第 2期 刘 芳等:川西南农区高效饲草生产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