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ffects of Salt Stres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on Absorp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Puccinellia tenuiflora

不同程度盐胁迫对碱茅离子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全 文 :第 4 卷
V o l 4 N o
草 地 学 报
A CT A A G R E S T IA S IN C A
1 9 9 6 年
1 9 9 6
不同程度盐胁迫对碱茅离子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
王 锁 民
(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 , 兰州 7 3 00 2 0 )
摘要 : 用不同盐分浓度的硫酸盐混合盐对盆栽碱茅进行胁迫 , 探讨盐胁迫下碱茅根系对土壤
中 N a 十 、 K + 选择性吸收(S A )及植株各部位间 N a 十 、 K + 选择性运输 (ST )能力的变化 , 并对盐胁迫下
植株各部位中 N a 十 、 K 十 、 C a“十 、Cl 一分布特性的变化进行研究 。 结果表明 , 当土壤有效性 N a + 含量小
于 2 2 m m ol 八0 9 干土时 , 盐胁迫对碱茅根系的选择性吸收能力无显著影响 , 且选择性运输能力尚有
所增强 , 但当土壤有效性 N a 十 含量达 31 m m ol八 0鲍 干土时 , 碱茅根系的选择性吸收能力约为对照的
1 /2
, 其选择性运输能力极弱 ;随着土壤中盐分含量的增加 , 碱茅叶鞘控制 N a + 、促进 K + 向叶片运输
的能力则不断增强 。
关键词 : 碱茅 ; 盐胁迫 ; N a 十 、 K + 选择性吸收(SA ) ; N a 十 、 K + 选择性运输 (ST )
1 前言
植物 的耐盐性至少存在两种机理 , 即有机整体的机理和细胞的机理 (周荣仁 , 19 8 9 ) 。 目
前 , 在植物耐盐性的研究中 , 侧重细胞水平方面耐盐机理的研究 (D uP on t , 19 8 9 ; M at su m ot 。 等 ,
19 8 8 ;O r e n

S h a m i: 等 , 1 9 9 0 ; Se r ra n o , 19 8 9 ; 王宝山等 , 1 9 9 1 ; 陈志等 , 19 9 1 ) , 而对植株 整体水平
方面耐盐机理的报导较少 。 从整体水平对植物的耐盐性进行探讨 , 不仅可明确根 系对土壤中
离子的吸收及离子在植株各部位间的运转和分布情况 , 加深对植株有机整体耐盐机理的了解 ,
同时也可为细胞水平上的研究提供参考(王锁民等 , 19 94 )。 在植株整体水平上的耐盐机理研
究方面 , Pi t m an (19 8 4) 提出了根系中 N a + 、K + 向地上部运输的选择性计算公式为 : R SK , N a 二
〔根系 N a + / K 十 〕/ 〔地上部 N a 十 / K + 〕; Fl o w e r (19 8 )提 出了植物体 内离 子吸收 、运输过程 中
N a

/ K
+ 的选择性比率是 : S K . N a = 〔植物体内 [K 十 ] / [N a + ]〕/ 〔介质中 [ K 十 ] / [ N a + ]〕。 上述
公式未将根系的选择性吸收能力和选择性运输能力分开 , 也不能用来计算植株地上各部位间
的选择性运输能力 。 为此 , 王锁民等(1 9 9 4 )提出了植物根系对土壤中 N a 士、 K + 的选择性吸收
(S A )能力为 : SA = 〔根层土壤有效性 [ N a + ] / IK + ]〕/ (根系 [ N a + 」/ [K 十 J〕, 植株不同部位对
N a
+ 、
K
+ 的选择性运输 (S T )能力为 : ST n (a : b) = 〔a 器官或部位 N a 十 / K + 〕/ 〔b 器 官或部位
N a

/ K
十 〕, n 为各部位间 S T 值的编号 , n 二 1 , 2. · · ⋯ 。 SA 值愈大 , 表示根系拒排 N a + 、吸收 K +
的能力愈强 , 即根系的选择性吸收能力愈强 ; ST 值越大 , 表示 a 器官 或部位控制 N a 十 、促进
K
+ 向 b 器官或部位的运输能力越强 , 即 a 器官 的选择性运输能力越强 。 依据这一公式 , 我们
分别就碱茅 、湖南程子对土壤中 N a 十 、 K + 的选择性吸收 , 盐离子在植株各部位 中的分配特性
进行了研究 (王锁民等 , 1 9 9 4; 王锁民等 , 1 9 95 )。 本文将就不同程度盐胁迫对碱茅离子吸收与
分配的影响做初步的探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9 38 9 0 0 9一W )及农业部 “八 五 ”畜牧科技攻关项 目资助 的部分内容 。 本工 作完成过 程
中 , 得到朱兴运研究员的支持 , 深表谢意 。
第 3 期 王锁民 :不 同程度盐胁迫对碱茅离子吸收与分配的影 响
2 材料和方法
2
.
1 试验设计
2
.
1
.
1 盆栽试验在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临泽草地生态试验站进行 , 每盆盛风干土约 3 9 0 0 9,
取 自该站东侧大豆田 。 土壤水溶性八大离子含量为 (单位 : m m ol / 10 0 9 ) : K + 0 . 26 士 0 . 0 ; N a 十
0
.
4 3 土 0 . 0 0 : e a Z 十 0 . 7 5 士 0 . 0 0 ; M g Z + 2 . 0 6 士 0 . 0 0 ; e l一 2 7 土 0 . 14 ; H e o 多0 . 4 8 土 0 . 0 0 ;
e咪 一 0 . 0 0 ; s以 一 2 . 2 5 土 0 . 0 7 。
2
.
1
.
2 1 9 9 1 年 8 月 2 6 日播种碱茅 (Pu e e in e llia t e n u iflo r a ) , 1 0 天后全部出苗 。 翌年 3 月 10 日
返青 , 4 月下旬至至 6 月初 , 每盆分五次施用尿素溶液 2 . 4 9 , 磷酸二氢钾 3 . 4 9 。 用自喷井水
(电导率为 o . 4 x 10 3拼S )定期浇灌 。
2
.
1
.
3 盐胁迫试验于5 月 26 日一 6 月 18 白进行 , 以井水为对照 (c k) 。 盐溶液 用本站硫酸盐
盐渍土表层的盐结皮浸提配制 , 浓度为 o . Z X lo , 胖s (处理 1) 、 0 . 3 X lo , 拼s(处理 2 )和 0 . 4 X lo , 拼
s( 处理 3) 三种 。 在碱茅拔节期 (5 月 26 日 )用三种浓度的盐溶液各 250 m l分别浇灌不同处理
盆 。 并喷洒等量井水冲洗植株地上部所 附盐分 , 每处理设 四个重复 。 4 天后 分别用上述盐溶
液 50 0 、 50 0 、 50 0 和 25 0 m l再行浇灌 , 用井水冲洗叶面 。 除盐水浇灌当 日外 , 其余每天视墒情用
井水喷洒 。
2
.
2 取样与分析方法
2
.
2
.
1 每 日观察记录各盆碱茅长势及土壤墒情 ;盐胁迫前 1 天 (5 月 25 日 )和胁迫后第 23 天
(6 月 1 8 日) , 对每组各盆定点测 10 株株高 , 取其平均值 , 求出株高和胁迫后 的株高增长量 。
2
.
2
.
2 6 月 1 1 日一 1 3 日(盐胁迫 16 一 18 天 ) , 碱茅植株处于孕穗期 , 分别对三组处理取样 。
植物样品先剪取地上部 , 将叶片 、叶鞘和茎分离 , 流水冲洗干净 。 后倒 出盆中土体 , 用土钻取 3
钻底部土体 , 经阴干 、压碎混匀 、过筛后作为土壤样品备用 。 将剩余土体装入布袋 , 用井水冲洗
除去土和杂物 , 取出根系部分 , 反复冲洗干净 。 植株各部位分别在蒸馏 水中充分漂洗数次 , 烘
干粉碎备用 。
2
.
2
,
3 植物样品中 N a + 、K + 、 Ca“十 用干灰化盐酸溶解法制取 , Cl 一 用无离子水提取 ; 土壤样品
分别测定全量 , 交换性和水溶性 N a 十 、 K + , 全量 N a 十 、 K + 用氢氟酸 一高氯酸 消煮制取 , 交换性
N a
十 、
K 用 IN 醋酸铰提取 , 水溶性 N a + 、K + 用无离子水提取 。
2
.
2
.
4 植物和土壤 .样品中 N a + 、 K 十 含量用火焰分光光度法测定 ; Cl 一 含量用硫氰酸钱反滴定
法测定 ; C扩+ 含量用高锰酸钾法测定 。 以上均采用双平行测定 , 重复误差不超过 5 % 。
3 结果与分析
3
.
1 土 攘可溶性全盐及 N a + 、K + 含量
随着浇灌液盐浓度的增大 , 根层 土壤 可溶性全盐 由 0 . 83 % 升至 2 . 26 % ;交换性 、水溶性
N a
‘ 含量不断升高 , 交换性 K 十 含量 除处理 3 增高外 , 其余含量未变 , 而水溶性 K 十 含量不断升
高 , 因而有效性 N a + 、 K + 含量依次递增 ;全量 N a + 、K + 含量变 化无规则 ;有效性 N a + 占其全量
的百分 比由 1 1 . 41 % 增至 37 . 90 % , 有效性 K 十 由 1 . 46 % 升至 2 . 68 % , K + 主要以不被植物祈利
用的形态存在 , 但有效性 N a + 的含量则很高 ;土壤有效性 N a 十 / K + 比值不断增大 (表 1 )。
3
.
2 盐肋、迫对碱茅长势、株高及生育性能的影响
第一次浇灌盐溶液后的 4 天中 , 处理 3 的植株上午未出现萎蔫症状 , 下午出现轻度萎蔫症
状 , 且 盆 中有积水 , 每天 清晨 浇水 15 0 m l; 其余各盆中植 株长 势正常 , 且 盆 中无积 水 , 浇 水
1 8 8 草 地 学 报 1 99 6 年
5 0 0 m l
, 使各盆墒情尽可能保持一致 。
表 1 土壤可溶性全盐及 N a + 、 K 令 含t (1 , , 2 . 6 . 1 一 6 . 13 取样 )
T a ble 1 Co
n te n ts o f to ta lso l
u ble sa lt a n d N a
十 ,
K

in th e 50 11
对照
ek
处理 1
T r e a tm e n t

1
处理 2
T rea tm e n t

2
处理 3
T r e a tm e n t

3
可溶性全盐 (% ) T o ta lsol u b le sa lt(% )
交换性 E x eh a n g ea ble
N a
+ 水溶性 So lu ble
(m mo l/ 10 0 9 )有效性 ’ Av ailab le ‘全 量 T o ta l
交换性 E x e ha n g e ab le
K
十 水溶性 So lu b le
(m m
o l八0 0 9 )有效性 ‘ Av a ila ble ‘
全 量 T o t a l .
有效性 N a 十 占其全量的%
Pe r e e n t a g e o f a v a ila b le N a
+
in t o t al N a
+
有效性 K 十 占其全量的 %
Pe r e e n t a g e o f a v a ila ble K

in t o t a l K

有效性 N a 十 /有效性 K 十
A v a ila ble N a
+
/ A
v a ila b le K

0
.
8 3 1
.
1 0 2
.
2 6
5
.
6 5
7
.
8 8
1 3
.
5 3
5 6
.
9 8
8
.
7 0
1 3
.
32
22
.
02
60
.
0 3
1 3
.
05
1 7
.
9 4
3 0
.
99
8 1
.
7 7
R64
刁tl
47
.
22
内,„4R”2
7
0
.
5 1
0
.
35
0
.
8 6
4 7
.
83
0
.
5 1
0
.
4 5
0
.
96
4 7
.
5 7
0 : 7 7
0
.
6 1
1
.
3 8
5 1
.
4 1
,10声0
内、””、„2Q070nUn
”
4
、曰
1 1
.
4 1 2 3
.
7 5 3 6
.
68 3 7
.
9 0
2
.
0 2 2
.
6 8
1 0
.
30 1 5
.
7 3 2 2
.
9 4 2 2
.
4 6
* 注 :有效性元素为交换性及水溶性元素之和 。

A v a lla ble e le m e n t e q u al s th e e x e ha n g e a ble p lu s t h e so lu ble
第二次浇灌盐溶液后 , 处理 3 萎蔫程度较重 , 处理 2 出现轻度萎蔫症状 , c k 和处理 1 长势
正常 ;8 天当中 , 每天清晨视墒情加不同量的水 , 处理 2 萎蔫症状完全解除 , 处理 3 ·仍有 60 % 左
右的叶子下午发生轻度的萎蔫 ;第 10 天处理 3 长势恢复正常 。
ƒ已。„任祠‘巴1二纷
戮召!幻Ž。祠J司1月脚迢lu工do已
ƒ弓„喇教袍举姐蕊Z烈蠢圳
D 株高( e m ) . 增加 In e rem e n t
p la n t he ig ht ( cm )
2016840
3025巧1
一、”
0
ƒ日。„祠月切二u司工d
ƒ已。„饱举
9
.
2 4 (对照 ) 1 3 . 5 3 (处理 1 ) 2 2 . 0 2 (处理 2 ) 30 . 9 9 (处理 3 )
CK T r e a tm e n t 1 T re a tm e n t 2 T r e a tm e n t 3
土壤有效性 N a 十 ( m rn o l/ 1 0 0 9 . 干土 )
A v a ila ble N a

in t he 阮11 ( m m o l/ 1 0 0 9 , d r y 50 11)
图 1 植株高度及盐胁迫 23 天后的株高增长t ( 19 92 . 5 . 25 、 6 . 18 测定 )
Fig
.
1 Pla n t he ig ht a n d in e r e m e n t o f Pla n t he ig ht a ft e r 2 3

d a ys t r e a tm e n t
第 3 期 王锁民 :不同程度盐胁迫对碱茅离子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图 1 表明 , 在盐胁迫下 , 处理 1 和处理 2 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 处理 3 几乎停止
生长 , 叶色呈深绿色 。 盐胁迫 20 天观察表明 , 。k 和处理 1 开始抽穗 , 处理 2 和 3 未抽穗 ;
盐胁迫 35 天时 , 。k 和处理 1 约 80 % 的植株抽穗 , 穗大 , 处理 2 和 3 仅有 20 % 左右的植株抽
穗 , 穗极小。
3
.
3 盐胁迫下碱茅体内 N a 干 、 K + 、Cl 一 和 C扩+ 离子的分布
ƒ导Q·切。工\10已日„†u。祠uco十闰
冬O·切。州\lo已„酬如十冈
ƒ汗O·考。工\10日„训如、之
△叶片 Blad e 口叶鞘 L e a f sh ea t h . 茎 St e m O 根系 R o t sy s t e m
土壤有效性 Na + ( m m ol 八 0 9 . 干土 )
A v a ilab le N a
+
i n th e 50 11 ( m mo l八 0 0 9 · d r y 50 11)
图 2 盐胁迫对植株各部位 N a 十 、 K 十 含 t 的影响 ( 1 9 92 . 6 . n 一 6 . 13 取样 )
Fig
.
2 E ffe e t s o f sa lin i ty o n N a
十 a n d K
十 e o n te n t s in d iffe r e n t p a r ts of the p la n t
随着土壤 中有效性 N a 十含量的增高 , 。k 、处理 1 和 2 植株各部位中 N a + 含量逐渐升高 , 其
在各部位的含量为 :叶片 > 根系 > 叶鞘 > 茎 ;与处理 2 相比 , 处理 3 根系中的 N a + 含量有所降
低 , 但其地上各部位中的 N a + 含量是处理 2 的 2 . 0 一 2 . 6 倍 。 随着土壤中有效性 N a + 含量的
升高 , 根系中的 K + 含量几乎呈直线式下降 ;茎中 K + 含量呈升高之势 ; c k 和处理 1 叶鞘 、处理
2 和 3 叶鞘中的 K 十 含量相同 , 且后二者 中的含量是前二者 中的 1 . 2 倍 ; 与 。k 相 比 , 处瑾 1 叶
片中的 K + 含量有所降低 , 随着盐浓度的增大 , 叶片中 K + 含量趋于增加 (图 2 ) 。 随着土壤有效
性 N a ‘ 含量的增加 , 植株各部位中的 N a + / K + 呈增大之势 , 但不同器官或部位中的增幅各异 ,
其中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叶片中的增加幅度最小 ;在 。k 植株中 , 根系中的 N a 十 / K + > 叶片 > 叶鞘 > 茎 , 在处理 1 、 2 和 3 植株中 , 根系中的 N a + / K + > 叶鞘 > 叶片 > 茎 ; 与 。k 相 比 , 处
理 1 、 2 植株各部位中的 N a + / K + 比增加幅度不大 , 但处理 3 植株各部位中的 N a 十 / K 十 比增幅
很大 (图 3 ) 。
1 9 0 草 地 学 报 1 9 9 6 年
1
昌》 0
逻 0
0
0
8
.
2 4 (对照) 1 3 . 5 3 (处理 1 )
C K T r e a t m e n t l
2 2 0 2 (处理 2 )
T re a tm e n t Z
3 0
.
9 9 (处理
T re a tm e n t 3
3 )
△叶片 B lad e 口叶鞘 L e a f S h e a th . 茎 S t em O 根系 R o t Sys t e m
土壤有效性 N a + (m m o l八 0 0 9 . 干土 )
A v aila ble N a

in the 50 11 (m mo l/ 一0 0 g
.
d ry so il)
图 3 盐胁迫对植株各部位 N a + / K + 比的影响
F lg
.
3 E ffee t s o f sa lin ity o n r a tio o f N a

/ K
+
in diffe r e n t p a r ts o f th e p la n t
ƒ目·留01/工oun„lu。"co十N6ƒ渗O·考。工\一:„训如+N己
12048

6
“铭504236ƒ 18渗O:。01\lotu已„lu。祠l一口ƒ渗0:1/工昌日„啊如l一口
8
.
2 4 (对照 ) 13 . 5 3 (处理 1 ) 2 2 . 0 2 (处理 2 )
CK T r e a tm e n t 1 T rea
tm e n t Z
一一一一」O3 0 . 9 9 (处理 3 )
T r e a t幻。e n t 3
△叶片 B la d e 口叶鞘 L e a f Sh e a th . 茎 St e m O 根系 R o t S ys t e rn
土壤有效性 N a + (m m ol / 10 0 9 . 干土 )
A v a ila b le N a
+
in th e 阮11 ( m m o l/ I O0 g . d ry so il)
图 4 盐胁迫对植株各部位 Cl 一 、c aZ + 含量的影响 ( 19 92 . 6 . 1 一 6 . 13 取样 )
F lg
.
4 E ffe e t s o f s a lin ity o n C I
一 a n d e aZ
十 e o n t e n t s in d lffe r e n t p a r t s o f th e p la n t
第 3 期 王锁民 :不 同程度盐胁迫对碱茅离子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在盐胁迫下 , Cl 一 的变化趋势同 N a + 相似 , 区别之处仅在于 N a 十 、Cl 一在植株各部位中的含
量各异 , c k 和处理 1 植株叶片中的 Cl 一含量 > 叶鞘 > 茎 > 根系 , 处理 2 和 3 植株叶片的 Cl 一 含
量 > 茎 > 叶鞘 > 根系 (图 4 )。 随着土壤有效性 N a 十 含量的增加 , 除处理 3 植 株根系和茎 中
Ca
“牛 含量有所增高外 , 各处理植株中其余各部位中的 Ca “ + 含量均呈下降趋势 (图 4 )。
4 讨论
4
.
1 依据王锁民等1 9 9 4年提 出的公式 , 现对有关结果 (见表 2) 讨论如下 :
与 Ck 相比 , 处理 1 和 2 植株中的 SA 值稍有下降 , 说明在一定盐度范围内 , 盐分对碱茅根
系的选择性吸收能力影响不大 ; 处理 3 植株中的 S A 值几 乎是 c k 的 1/2 , 表 明其根 系拒排
N a
+ 、吸收 K + 的能力大大降低。
处理 1 和 2 植株中的 ST , 值高于 ck 植株 , 随着土壤盐分含量的升高 , 处理 3 植株中的
sT
I 值又降低 , 说明在一定盐度范围内 , 根系控制 N a + 、促进 K + 向茎部运输的能力有所增强 ,
因而植株地上各部位中的 N a + 含量及 N a + / K + 比增加幅度较小 (图 2 、 图 3 ) ;但土壤 中盐分过
高 , 根系的选择性运输能力则会降低 , 植株地上各部位中的 N a + 含量急剧增加 , 而根系 中的
N a
+ 含量有所降低 (图 2 )。
表 2 植株对 N a 十 、 K + 的选择性吸收和运输
T a ble 2 T he se lee tiv e a b黝 r p tio n a n d t r a n s因 r ra tio n o f N a 十 , K 十 in th e p la n t
对照
e k
处理
T r ea tm e n t

1
处理 2
T r e a trn en t

l
处理 3
T r ea tm e n t

l
S T 3 (叶鞘 : 叶片)
(L
ea f She a th
:
Bla d e )
S T Z (茎 :叶鞘)
(S t
ern : L e a f Sh ea th )
ST I(根系 :茎 )
(R o t
Sys t e m
:
S tem )
0
.
9 0 1
.
1 1 1
.
4 5
0
.
7 9 0
.
65
2
.
5 3 3
.
10
S A 2 7
.
1 1 2 5
.
3 7 2 4
.
6 7 1 4
.
2 2
-
- -
- 一一 ~一~ ~ .一一.一~一~ ~一目 --一 . .一一 .一 ,一 - 喇‘一 月 ~一-离子在茎木质部的汁液里随着蒸腾流向上运输 , 所以茎的选择性运输能力极弱 , 各处理植株中的 S几 值均最低 。 随着土壤中盐分含量 的增加 , 植株 中的 sT : 值相应增大 , 说 明盐胁迫
下的叶鞘控制 N a + 、促进 K + 向叶片运输的能力不断增强 , 尤其是在处理 3 植株中根系离子选
择性吸收及运输能力下降的情况下 , 其叶鞘的选择性运输能力仍有所增强 。
综上所述 , 当土壤有效性 N a 十 的含量小于 2 m m ol / 10 0 9 时 (干土 ) , 盐胁迫对碱茅根 系的
选择吸收能力影响不大 , 且根系和叶鞘的选择性运输能力还有所增强 , 从而在光合作用主要部
位的叶片中维持较低的 N a 十 / K + 比 ; 当土壤有效性 N a 十 含量达 31 m m ol / 1 0 0 9 时 (干土 ) , 碱茅
根系的选择性吸收能力约为对照的 1/ 2 , 根 系的选择性运输能力也有所降低 , 尽管如此 , 碱茅
叶鞘的选择性运输能力仍有增无减 , 这对于维持 叶片中较低的 N a + / K + 比有一定的作用 。 盐
胁迫下碱茅根系选择性吸收能力的变 化可能是根吸收 区细胞质膜 A T Pas e 活性改变的结果 ;
根系选择性运输能力的增降可能与其质膜 、液泡膜 A T Pas e 活性变化等因素有关 ;盐胁迫下碱
茅叶鞘选择性运输能力增强的原因何在 ? 这将是进一步探讨碱茅耐盐机理的目标 。
4
.
2 植物盐害的根本原 因之一是过量的 N a 十 、Cl 一进入体内 , 造成代谢系统紊乱 , 从而抑制生
草 地 学 报 19 9 6 年
长 (刘宛 1 9 92) , 盐胁迫下 , 碱茅体内 N a + 、Cl 一变化规律相似 (图 2 、图 4) , 充分佐证了这一论
点 , 可见盐胁迫下碱茅生长受抑 、生育性能受到影响是 N a 十 、Cl 一共同作用造成的 。
c扩 十能维持膜结构的完整性 , 盐胁迫下 N a + 取代膜系统上的 c扩 + 后 , 破坏了细胞的正常
生理功能 , 因此 , 盐胁迫下碱茅各部位中 C扩+ 含量的下降也是盐害的内容之一 ;在高盐度胁迫
下 , 处理 3 碱茅根系的膜结构可能遭受破坏 , 其根 系和茎中 C护+ 含量的回升也许是一种被动
吸收与累积的结果 (图 4 )。
5 结论
5
.
1 通过对植株 SA 、 ST 值的计算 , 可得知根系对土壤中 N a + 、 K + 选择性吸收能力和选择性
运输能力的强弱 , 同时也可求出植株地上各部位间对 N a + 、 K + 选择性运输能力的大小 , 这是
对植物整体水平上的耐盐性进行研究的方法之一 。
5
.
2 当土壤有效性 N a + 含量小于 2 m m ol / 1 0 0 9 . 干土时 , 碱茅植株通过其根 系对 N a + 、 K + 的
选择性吸收作用和选择性运输作用及叶鞘对 N a 十 、K 十 的选择性运输作用 , 来维持主要光合器
官一叶片中较低的 N a + / K 十 比 ;但当土壤有效性 N a + 含量达 31 m mo l/ 1 0 0 9 . 干土时 , 碱茅根系
的选择性吸收能力约是对照的 1/ 2 , 根系的选择性运输能力也有所下降 , 致使植株地上各部位
中的 N a 十 含量及 N a + / K 十 比大幅度增加 。
5
.
3 盐逆境下 , 碱茅各部位中 Cl 一的变化趋势同 N a + 相似 , 可见盐胁迫下碱茅生长受抑 、生育
性能受到影响是 N a + 、Cl 一 共同作用造成的 , 随土壤 有效性 N a + 含 量的增 加 , 碱茅各部位 中
C扩 十 含量的下降也是盐害的内容之一 。
参 考 文 献
l 王宝山 、 H as hke , 1 99 1 , N a + 、 K 十和 A B A 对盐胁迫大麦根液泡膜 A T Pa se 活性的影响 , 植物 生理学报 , 17 (4 )
: 4 0 3 一 4 0 6
2 王锁民 、朱兴运 、舒孝喜 , 1 99 4 , 碱茅离子吸收与分配特性研究 , 草业学报 , 3 (1 ) : 39 一 43
3 王锁民 、沈禹颖 、朱兴运 , 1 99 5 , 湖南樱子离子吸收与分配特性研究 , 草业学报 , 4 (2 ) : 71 一 74
4 刘宛 、刘友良 , 1 9 9 2 , N a CI 胁迫下硝酸盐对大麦幼苗根系 Cl 一 吸收的调节 , 植物生理学通讯 , 28 (4 ) : 279 一
2 8 1
5 陈志 、焦新之 , 19 9 1 , 杜氏盐藻质膜 A T Pa se 在渗透调节中的可能作用 , 植物生理学报 , 17 (4 ) : 33 一 341
6 周荣仁 、余叔文 , 1 9 89 , 利用组织培养研究植物耐盐机理与筛选耐盐突变体的进展 , 植物生理学通迅 , (5 ) :
1 1一 1 9
7 D u卯 n t F . M . , 1 98 9 , E ffee t o f tem p e r at u r e o n the pla sm a m e m br a n e a n d to n o p la st A T p a se o f ba r le y ro ts
.
Pla n t Ph ysio l
.
,
8 9 : 14 0 1 一 14 1 2
8 Flo w e r T
.
J
.
,
Yeo A
.
R
.
,
1 9 8 8
,
Io n r e la tion
o f sa lt t o le r a n e e
.
In
:
B a k e r D
.
A
.
,
H a ll J
.
L
.
,
So l
u t e t r a n s卯r t in
p la n t ee lls a n d tis u es
.
N e w Y o r k : Jo h n W il
e y a n d 阮n s , In e , 39 2 一 4 1 6
9 M
a tsu m o t o H
.
,
C hu n g G
.
C
. ,
1 9 8 8
,
In er ea s in p ro to n t r a n s卯r t a e tiv ity o f to n o pla st v e s ieles a s a d a p tiv e res 因n s e
o f ba rle y ro
ts t o N a C I s t r es
.
Pla n t Ce ll Ph ysio l
. ,
2 9 : 1 1 33 一 1 14 0
1 0 O r e n

S ha rn ir M
.
,
P ie k U
.
,
A v ro n M
.
,
1 9 90
,
P las m a m e m br a n e 因 ten tia l o f th e alg a D u n a liel la a n d its r ela tio n
t o o sm o r e即la tio n . Plan t Ph ysio l二 9 3 : 4 0 3 一 4 0 8
1 1 Pitm a n M
.
G
.
,
1 9 8 4
,
T r an s即r t a e ro s th e ro t a n d sho t / ro t in t e r a e tio n
.
In : S a lin ity TO l
e r a n ee in Pla n ts
.
W i
-
le y
,
9 3 一 1 2 3
1 2 Se r
a n o R
.
,
1 98 9
,
S tru
e tu r e a n d fu n etio n o f PM A T P
a se
.
A ll n
.
R e v
.
Pla n t Ph ysio l
.
,
4 0 : 6 1 一 9 1
第 3 期 王锁民 : 不同程度盐胁迫对碱茅离子吸收与分配的影 响 1 9 3
飞 ffe c ts o f S a lt S tr e ss o n th e C h a r a c te r is tic s o f Io n A b so r Ptio n
a n d D istr ib u tio n in P u c e in e llia te n u价o r a
W
a n g S u o m in
(G
a n su G r a s lan d E eo lo g ie al R es ea r e h In stitu te
,
L a n z h o u 7 3 0 0 2 0 )
A b str a c t : T h e Pla n t s o f po t t
e d P u e e in e llia te n u if
o ra w e r e s tr es e d b y t re a tin g w ith v a r io u s
g ra d ie n t so lu t io n s o f m ix e d s a lts
.
T h e m a in in g r e d ie n t 15 su lPha te
.
C ha n g e s in t he s ele e tiv e ab
-
、印t io n (SA )c a p a e ity o f N a 十
,
K
+
fro m the 50 11 by ro
t sys t em a n d in the s ele e tiv e t r a n s卯r ta t io n
(S T )。a p a e ity o f N a
,
K in d iffe re n t p a r ts o f the , la n t u n d e r s a lin e e o n d it io n s w e r e s tu d ie d
, a n d
eh a n g e s in th e d is t r ib u tio n c h a r a e te r is tie s o f N a
+ ,
K
+ ,
eaZ
+ a n d e l
一 in d iffe r e n t p a r ts o f t he p la n t
u n d e r s alin e e o n d it io n s w e r e also s t u d ie d
.
T he r e s u lt s sho w e d th a t S A v a lu e o f the Pla n t in t r e a t
-
m e n t 一 1 a n d t r e a tm e n t 一 2 e o n d itio n s 15 slig htly lo w e r th a n tha t o f th e p la n t in C K , a n d t ha t ST -
(ro
t s y s te m ; s te m )v a lu e o f t he p la n t in t he fo r m e r tw o e o n d itio n s 15 h ig he r tha n th a t o f t h
e p la n t
in CK ; S A v a lu e o f the p la n t in t r e a tm e n t 一 3 15 almo
s t h alf o f tha t o f t h e p la n t in C K
,
S T I v a lu e
o f th e p la n t in tr e a tm e n t 一 3 15 a lso lo w e r tha n th a t o f the p la n t in tr e a tm e n t 一 1 a n d tr e a tm e n t 一
2
.
T h is s u g g e s ts th a t w ith in a e e r ta in e x te n t o f s a lin tiy
, e ffe e ts o f s a lt s t r es o n t he s e le e tiv e a b
-
so r p tio n e ap a e ity o f the ro t
sys te m a re w e ak
, a n d th e s ele e tiv e tr a n s p o r ta t io n e a p a e ity o f the ro
t
sys t em so m ew ha t in e r e a s e s ; bu t in h ig he r s alin ity
,
the s ele e tiv e a bso r P tio n e aP a e ity o f the ro
t
s y s t em d e e r e a s e s g r e a tly
, a n d the s ele e tiv e t r a n s po rt a tio n e a p a e ity o f the r o t
sys t e m so m e w h a t
d e e
r e a s e s
.
T he fa e t t ha t S T Z (s t e m
:
le a f sh e a th )v a lu e s a r e lo w e s t in a ll th e s a lin it y e o n d it io n s in d i
-
e a te s th a t s te m ha s a v e r y w e a k s e le e t iv e tr a n sPo r ta t io n e aPa e ity
.
W ith th
e in e r e a s e in s alt e o n t e n t
o f th e 50 11
,
ST 3 (le af S h e a th
:
b la d e ) v a lu e o f the p la n t in e r e a s e s c o r r e s即n d in g ly , th is S ho w S t ha t
u n d e r s alt s t re s s t he e a p a e ity o f t he le a f s he a t h lim itin g N a
+ a n d p ro m o t in g K
+
tr a n s p o r te d io n t o
the bla d e in e r e a s e s g ra d u a lly
.
K ey w o r d s : P u e e n e llia te n u if
o ra ; s alt s t r e s s ; s ele e t iv e abso r p t io n (S A ) o f N a
+ a n d K
十 ;
s e le e tiv e tr a n s p o r t a t io n (S T ) o f N a
十 a n d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