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IES ON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MAJOR CULTIVATED PERENNIAL FORAGE GRASSES AND LEGUMES IN SOUTH CHINA

我国华南地区主要多年生栽培草种的区划研究



全 文 :第 1 卷
丫。 ] 。 1
第 1 期
N o

l
草 地 学 报
气C 护rA A G R E S T 工A S IN 「C A
9 1 年
9 9 1
我国华南地区主要多年生栽培草种的区划研究 “
吴 燮 恩
(福建农科院畜牧 兽医研究所 )
摘要 : 按照全国草种仄划的部署 , 华南区包括闽 、 粤、 桂 、 琼四省 (区 ) 和云南省的南 部 地
区 。 总结和分析五十年代以后华南各省 (区 ) 有关单位在牧草引种驯化和筛选中取得的成果 和 经
验 。 对华南的自然环境 , 气候分区和土壤类型 , 土要草种的筛选依据及各草种的特性 、 适应 性 和
生产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 结 合主要草种小区补充重复试验结果和生产调查 , 所有结果都显 示 适
应华南种植的是热带栽培牧草 。 只有北和西北部边缘中山地区 (海拔 6的一80 。米以上 ) 适宜 种 植
温带栽培草种。 经综合评价再按照作者提出的分区 原则 、 指标和亚区分区方法 , 华南区的主 要 多
年生栽培草种可以划分为四个亚区 : ¹ 闽 、 粤 、 桂南部和海南全部 ( 热带和南亚热带 ) 丘陵 平 原
大翼豆 、 银合欢 、 格来姆柱花草 、 卡松古鲁狗尾草 、 宽叶雀稗和 象 草 亚 区 ; º 闽 、 粤 、 桂 北 部
( 中亚热带 ) 低山丘陵绿叶山妈蝗 、 银叶山蚂蝗 、 银合欢 、 宽叶雀 稗 和 小 花 毛 花 雀 稗 亚 区 ;
» 闽 、 粤 、 桂北部和西北部中山 ( 中亚热带山地 ) 白三叶 、 多年生黑麦草 和 鸭 茅 亚 区 ; ¼滇 南
( 热带和南亚热带 ) 低山丘陵大翼豆 、 格拉姆柱花草 , 宽叶雀稗和象草亚区 。 对各亚区的自然 概
况和草坡特点作了简述 。
关键词 : 主要多年生栽培草种 , 草种区划 , 草坡资源 , 气候土壤条件
前 言
多年生栽培牧草是发展畜牧业 , 建立 良好农业生态环境和控制水土流失的重 要 物 质 基
础 。 多年生栽 培牧草种类很多 , 适应的区域性强 。 在一个 自然气候相对稳定的地区 , 真正适
应的草种并不多 。 只要经过周密而科学地完成 厂草种区划后 , 就能因地制宜 合理种植 , 充分
发挥草种的生产力 , 为畜牧业稳定发展和不断提高奠定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
五 卜年代初开始 , 华南地区的农业院校 、 科研和生产部门先后开展了牧 草引种驯化和筛
选工作 , 积累 了资料和经验 。 但由于交流和彼此间协调不够 , 进展很不平衡 。 在自然条 件相
同或近似的地区之间存在着重复试验 , 甚至盲目J{平黔的现象 。
为了适应 当前发展畜牧业和建设人工草场蓬勃兴起的形势 , 在 1 9 8 4一 19 8了年 的 四 年 期
间 , 开展了 “三农” 大协作 , 深入总结和系统分祈己有的成果和生产经验 , 在统一规划 「开
展 了主要草种小区多点重复试验 。 制订了当家草种的筛选标准和分区原则 , 结合地理位置 ,
各地的 自然气候条件和农牧业区划 , 在全国主要 一草种区划的总体部 署之下完成了华南区主要
多年生栽培草种的区划研究工作 。
, 陈德新 , 宋光漠 , 李启瑶 , 梁兆彦等参加本项研究
17 2
华南区的地理位置
按 照全国 草种区划的大区分区部署 , 华南区包括闽 、 粤、 柞 、 琼四 个 省 〔区 ) 的全部和
云南的南部 (北纬24 “ 以南 ) 地区 。
华南区地处东经 9 7 “4 9 ‘一 12 2 0 0 0 ’ , 北纬3 0 25 ‘一 2 8 “ 2 2 ’之问 。 西南部与缅甸 、 老 挝 和 越
南三国交界 ; 南部与东部临南海和东汽 : 西北部伸入云贵高原 ; 北邵与湘横两省接堆 ; 东化
部毗邻浙江省 。
水热资源和土壤类型
华南是我国水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 北回归线穿越大部地区 , 日照人射角度大 , 光照强
烈 。 东南和南面的大海蓄藏了丰富热量 , 海洋性季风使之雨量充沛 。 西北部山脉阻档冷空气
南下 , 绝大部分地区呈现 长夏无冬或夏长冬短湿热多雨的热带 、 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海洋性
气候 。 全区的年平均温度由北部的 16 ℃递升至南部的 26 ℃ , 南海诸岛更 高 达 27 ℃ ; 最 冷 月
(一 月) 均温 由 7℃递升至南部的21 ℃ ; 最热月 〔七月 ) 均温南 i匕差异不大 , 均为28 。一约℃ 。
少 川℃年积温北部为5 5 0 0 。一6 5 0 。℃ ; 南部在6 5 0 0 ℃ 以上 ; 海南南部和南海诸岛高达 9。。0℃ 。
年降水量 1 1 0 0一 2 2 0 0毫米 。 复杂的地形地貌对水热有再分配作用 , 由一于纬度 , 1匕移和山地垂直
高度的变化 , 使闽粤桂三省 (区 ) 北部和西北部的冬季有轻微霜冻出观 ; 海拔 6 0 一 8 “米以
上的中山区有较重霜冻和较多的下雪天气 。
全区的土壤随纬度不同呈现地带性分布 , 大体 _ !几由,妇句南依次为山地红壤和砖红壤等 白
然 仁壤 , p H 值在 4 . 5一 5 . 5之间 , 含氮低 , 有机质少 , 磷音追缺乏 。 只有广西 自治区的东北 、
中部 、 西部和西南部的石灰岩地区形成钩黑色石灰土和综色石灰 卜等非地带性土 壤 的p H 值
在 6 以 _ L 。
草业生产的历史和现状
经过资源普查 , 全区草山草坡资源有3 . 2亿亩 , 是 由于 泊然和人为因素如冲刷 、 过度开垦
或采伐使森林遭受破坏后植被发生逆 向演替退化形成的次生植被 。 由于土壤酸化和冷薄 , 植
被中以芒茅类高大的野生禾草为主 . 豆草比较缺乏 。 这些禾 草品质粗劣 , 易老化 , {社纤维含
量高 , 枯 一草期长达 4 ~ 5 个月 , 饲用价值很低 。
五十年代初开始华南各省 (区 ) 的有关单位已着手牧草 引种 、 驯化和筛选工作 。 但多数
停留在小范围的试验观察 , 没有和草山改良相结合 , 所 以效益不显 。 一七十年代末在中央关于
开发利用南方农区草 山草坡发展食草畜牧业的号召 卜, 华 南各省 (区) 都把开发利用草山草
坡 , 积极开展人毛种草提到了议事 口程 。 有关单位都着手较大规模的牧贷引手!‘训化工作 , 牧
草育种工作也有进展 。 筛选的优良草种很快应用于草山改 良和建设人工草场 , 人工种草事业
发展较快 , 涌现 了一批种草养畜取得良好效益的事例 。 到 1 9盯年底 止华南地区人 一〔种 草而积
已达四十余万亩 。
确定华南区主要当家草种的依据
气温 、 日照 、 雨 量和 一!几壤类型是多年生栽培牧草是否适应和生产力能否充分发挥的主要
王7 3
囚素 。 经过多乍引种 :戈验 拱}违杭 人 仁 汽场的验试 : 1毛要的温带栽培草种 压 ‘自匆的夏季持续高
温 干兑 下都表现越夏 i主不 良 , 少效较耐热的 草种 可以 一, 分越夏 , 但在夏秋高温 卜旱压力下生
氏受到严重抑钊 。 真王能适五 不共南地区的 节种需 要的 杀件应 : 工能耐受夏季和 初 秋 高 达37
~ 4 1℃ 的持续高涅 厂 示 诊也能耐受零 下 弓 ~ 7 一C 灼灿期轻度霜冻 ; À 对酸性红壤有较 广 泛
的适应能 力 ; 刃适 应咬高为年雨是 ( 7 0 0一 9 叨毫米以 仁) !厉又 相对地能耐受短期的 l二 旱; ½
具有在少磷的 曰笼中吸 以磷 转的能力 ; À 具有少 施城吧在瘦婿红壤 匕能获得较 荡生物量的能
力 ; ¿ 适 口性好和容易建植草地 。 试验结果表叩只有热带多年生栽培 草种其有 匕述的适应能
力 , 可以较持久地生存 片保待 高 抢 。 因此确定华南为我国热 游枚草的种植区 。 .只有北部和西
北 部位于 中亚热带 ‘毛候区的海拔6 0 一 8 0 米以 卜灼中山地区 , 由于水热条件接近于暖温带 ,
冬季 长又有较重霜冻 , i二壤 自然肥 力较高 , 在这些地风热带妆 草不能越冬 , 只适宜于种植温
带冷季多年生栽培牧 草 。
根据综合评价 , 选用了禾本科的宽叶雀稗 ‘p ‘, s 尸二 l u zn w o t f s t e i n i i H a c k o l ) 和 卜松
古鲁狗尾草 ( S et a : la a n c 召p s , “ : : er i c e a c v , K a z u n g tl a) 以及豆科的很合欢 ( L e ,
u e a e n a le u e o e 口P力a l“ “ L a m ” d e W i r . ) 、 人冀豆 ( M a e r 口P t i li u m a t r o P u r P u r e u m
“ D C ” U r b
.
) 和格泣姆柱花草 ( S t夕lo s a n t l了e s g , , 了a n e n s i s C V G r a h a m ) 等五个热带
草种为本区的主要当家 华种 。 又 山于各亚区水热 表件有 一定差异和奶牛业的特殊需要 , 另选
用了较耐寒的小花毛花雀稗 ( p a s 夕 。lu m u r v i lle i S t e n d s ) , 绿叶山蚂蝗 ‘D e s m o d i u m
i n r o r t u m “M i l l” U r b
.
) , 银叶山 蚂 蝗 ( 刀 e : m o d i u , n u n e i n a t u m “ J a e q ” D C ) 以 及
高产集约化栽 培$lI 割利用型的象谁 ( 尸。 , : nl’ se 似 m 夕 u 厂p “ I’e “ m s “ h u m ac h ) 四个热 带 牧
草 。 温带冷季枚草选用了白三叶 ( T : i f ol l’u 积 ; e 夕e ls L . ) , 多年 生 黑 麦 草 ( L ol l’u m
P e r e n n 日 L . ) 不ff甲,马茅 ( D a e t y l i s 多10 阴 e r a t a ) 。
亚区分区原则 , 指标和命名方法
1 . 亚区分区的原则 :
热量和水分是 淮原发生学的最墓 拼因素 , 按 照华积温量 , 最高最低温度和降水量是影响
牧草生存和生长的决定性因素 。
随着纬度北移 , 以华南的南北不 同部位水热资源羞异而形成的热带 、 南亚热带和 中亚热
带不同气候区为依据 。
依据牧草引种试验中主要草种在各地的生物华特性表现和生产能 力以及 人工种 l牡大而积
的实践经验 。
2 . 亚区分区的指标 :
) 10 ℃ 年积温妻 6 5 0 0 ℃ , 最高气温 > 36 ℃ , 最低气温在 一 1℃ 以上 , 年雨 从少 8 0 毫 米 。
适宜种植耐高温和耐旱能力弦的高产热带牧草 。
) 加℃ 年积温在 5 5 0 0 。 一 6 5。。℃之 间 , 最高气温 > 36 ℃ , 最低 Z毛温 一 7 ℃ 以 卜, 年降 水 量
12 0 0毫米以上 。 适宜种植耐寒性较好 的热带牧 草。
汾 J0 ℃ 年积温 < 5 5 0 ℃ , 最高气温< 34 ℃ , 最低戈温 一 15 ℃ 以 卜, 年降 水锻高于 18 0 0毫
米 。 适宜种植温带牧 草。
3
. 亚区命名方法及其 “1家草种 :
, 17 4 ,
按照亚反分区 )J;可])!l扦日J斤标「、之及不同 f’{勺J也f, !i位梦)‘ 采用J也「‘l‘f众:, ;‘ 、 ‘见户突带不l一J也)1该斗一 i三要适
应的草种命名法 , 将华南划分为四个亚以 :
¹ 闽 、 粤 、 桂南部和海南全部 ( 热带和南亚热带 ) !毛陵平原大冀豆 、 银合欢 、 格拉姆柱
花草 、 卡松古鲁 狗尾 草、 宽 n 一卜雀稗和象 草亚区 。
º 闽 、 粤 、 桂北部 (l }“亚热带 ) 低山丘陵绿叶山蚂蝗 、 银叶山蚂蝗 、 银合欢 、 宽叶雀稗
和小花毛花雀稗亚区 。
» 闽 、 粤 、 桂北部中亚热带山地中山自二叶 、 多年生黑麦 草和鸭茅亚区 。
¼滇南 ( 热带和南亚热带 ) 低山 丘陵大翼盛 、 格拉姆柱花 谁、 宽叶雀稗和象草亚区 。
亚区的地理位置 , 自然概况以及其 草地资源的简述 :
第一亚区位 于粤桂两省区北纬25 。 ( 福建为26 。 ) 以南的地区 , 包括海南省全部和南海诸
岛 。 北回归线横贯其间 , 属热带和南亚热带气候区 , 夏 长无冬 。 背山面水 , 低纬度强 日照 ,
海洋季风调节 , 是我国水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 J: 壤多为砖红壤 ( 广西部分 地 区 例 外 ) ,
p H 值4 . 5~ 5 . 5 , 氮磷钾含量少 , 有机质低 , 一十几壤酸度大又十分痔薄 。
本区沿海和内陆有大量的低山丘陵草坡 , 坡度较缓 。 由于过度开垦和森林过伐等原 因而
形成的荒山草坡其植被仍在不断退化 , 覆盖度低 , 水土流失 日渐严重 , 生态环境恶化 。 迫切
需要种草改进植被覆盖度从而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 为发展畜牧业 , 经济作物和植树
造林创造有利条件 。
第二亚区为地处粤桂两省区的北纬25 。 , 福建的 26 。以北的地区 , 属中亚热带气候区 。 由
于北部和西北部高山阻挡了北方冷空气南 下, 又受海洋季风的调节 , 所 以气温比邻省的同类
地区偏高 。 年均温为 17 “一 20 ℃ , 四季较分明 , 夏长冬短 , 春夏多雨 , 夏季炎热 , 冬季 有 轻
度霜冻 , 偶有降雪天气 。 一仁壤除石灰岩地区外多为地带性的红壤和赤红壤 , 含养分较砖红壤
稍高 。
本区有发达的农业 , 有成片森林 , 植被覆盖较好 。 在广阔的低山丘陵和山谷台地分布着
成片面积较大的草山草坡 , 但更多的是零星分散面积较小的草山草坡 。
第三亚区是闽粤桂三省区北部和西北部海拔 6 0 一 8 0 米以上的中山地区 。 夏季凉爽 , 冬
季霜冻较重 , 降水特别丰富 。 全年夏长不足三个月 , 冬长 4 个月 , 一般最 低 温 度 在 一 9℃ 以
上 , 海拔 110 0米以上可达零下 15 ℃ , 有霜夭气 > 30 天 。
本区幅 员面积不大 , 但连片万亩以上的草山草坡较多 。 由于海拔高 , 地处偏远 , 交通不
便 , 所以这些草 山资源基本 卜没有开发利用 。
第四亚区除德宏州 以外均为位于滇省境内北纬 24 。以南的地区 。 属南亚热带 , 西南边 缘
为湿热多雨的热带气候 。 土壤大部分为砖红壤和红壤 , 还有河谷区的燥红土和石灰岩区的黑
色或棕色石灰土 。
本区主要为山地丘陵灌丛和丘陵 草从两类草坡 , 野生优势种为主 , 硬杆子草 和 山 绿 喊
等 。
·
17 5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苏加 楷等 , 1 0 3 3 : 优 良牧草栽培技术 , 农业出版社 , 北京 。
龚克钊 、 余托林 , 1 9 8 1 : 南方优良牧草栽培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长沙 。
洪级 曾主编 , 1 9 8 9 : 中国 多年生栽培草种区划 ,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北京。
S T U D IE S O N T H E D E L IM IT A T IO N O F T H E
M A JO R C U L T IV A 士E D P E R E N N IA L F O R A G E
G R A S S E S A N D L E G U M E S IN S O U T H C H IN A
、V l X ie e n
〔F u jia n A n im a l H u o b a r d r 压, a n d V e 上e r in a r y Jo ti七u t e , F : , z h o u )
A B S T R A G T
T h is s 七u d y w a s b a s e d o n a 七e a m w o r k o f a p a r t o n t h e 习七u d y o f t h e d e lim i七a七io n
e u l七i、 a 七e d fo r a g e s in S o u th C h i n a w h ie h w a s w o r k e d d u r in g la s 七 d e e a d e 。 A e e o r -
d jn g t o 七h e r e s u lts o f fie ld e x P e r im e n ts o f in t r o d u e土jo n 尽 a n d 名e r e e n s o f e u lt i-
v a te d f o r a g e s 主n d 丈ff e r e n t a r e a s in 七h is r e g io n , n a tu r a l e n v 了r o n m e n 七a l e o n d 立t至o n
P a r t ie u la r ly t h e e lim a七ie f a e 七o r s a n d 七h e a u t l飞o r s le v e s o f e v a lu a t io n , 七h e a u -
七h o r s u g g e 习t 名 七h a七七h o s c f o r a g e s a r e d iv id e d in to f o u r g r o u p s a n d e a e h o f 七h e m
a d a p Le d in a s u b r e g io n

1
.
T h e f ir s 七 s u b r e g io n 至5 s j七u a 七e d in 七h e s o u t h o f 2 5 O N w it h lo w la n d s a n d
h 主1ly la n d s a n d o f 七r o P ic a l a n d s o u 七h e r n 匀u b 亡r o P主e a Z e l了m a士e 名 研: jth o u 七 w in te r .
T h e e u l七iv a 七e d fo r a g e o a r e M a e 尹。尹t‘li u 哪 a t , o 尹,‘, 刀叹子e 。”‘ “ D C ” U r b . , L e Zz e a e 几 a le “ -
e e尹h a la “ L a m ” d e W if
, 习t夕lo s a n t h o s 夕“‘a n e ,‘。‘。 C V G r a h a m , 尺 e ta , i a a n e e 刃、 2 , a r . s e -
尹艺e e a CV k a z u n g u la , a n d P a 习尹a l汉仇 幼 e t t夕r e 云n £1 Il a e k e l.
2
.
T h e s e e o n d s u b r e g io n 15 lo e a Le d o n 2 5

N in t h e a r e a 凡 o f h ill手· la n d s a n d lo w
m o u n 七a in s w 主七h a m 主d d lo s u b七r o P je a ) e l主功 a士e o f a n n u a l a v e r a g e t e m P e r a tu r e
o f 1 7一2 0 oC . T h e e u lt iv a七e d f o r a g e s 工n e lu d e D e s , , ; o d艺。。 公n 了。 , t以、 “M至11 ” U r b . D . 、 n -
e £n a t双饥 “ J a e q ” D C , L e 召 e a e 几 a le 往e 。尸ha la “ L a m ” d e W i七, p a s 尹a l以m w i rt。‘e‘九i‘H a e k e l ,
a n d P
。 以 护”艺lle 坛 S七e n d s 。
3
.
T h e t h ir d 匀u b r e g i o n 15 lo e a te d 七h e m id d le e le v a 七io n a b o v e 6 0 0一8 0 0 m in d in -
e lu d in g 七h e n o r 七h e r n p a r ts o f F u jia n , G u a n g d o n g P r o v in e e s a n d G u a n x i O u t o n o -
m o u s R e g io n
,
w it h a lo n g w in 七e r o f f o u r m o u t li s a b o 、厂e e lev a t io n o f 1 1 0 0 m 。 T h e
e u lt iv a七e d fo r a g e s in e lu d o T , ifo li。饥 , 。尹e : 5 L . L o l乞、 , ,‘ 尹。 , · 。、 ,‘。 L . a n d 刀a e一缪l茗泞 穿10 -
叨 e 沪a 忿a L 。
4
.
T h e f o r 七h s u b r e g io n 15 lo e a t e d in 七h e s o u th e r n p a r 七 o f y u n n a n P r o v in e e
w j七1 a tr o p je a l a n d s o u th e r n s u b tr o p ic a l e liln a 七e . T h e c u lt iv a 七e d f o r a g e s in e lu d e
M
a e 尹 。夕t il‘盆仇 a z俨。尹u r 夕u : e u阴 “ D C ” U r b . , 万才夕lo o a , th e s 夕社 ia 、。 s £5 C V . G r a h a m , p a s 尹。-
l“饥 却e t *s t e ‘, ‘1 H a e k e l a n d p e n 补£s e 艺牡饥 尹“ r 夕脱中 e 汉尔 S e 五u m a e h .
·
17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