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6 卷
V d
.
6 N o
第 2 期
。
2
草 地 学 报
A C】, A AG] 田垫用认 SIN CA
1卯8 年
l卯8
内蒙古典型草原禾本科牧草生态适应综合评价 ‘
戚秋慧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 , 北京 10 以刃3 )
摘要 : 通过对% 份禾本科牧草的引种试验及其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生态适应性的研究 , 结果
表明 , 根据供试草种对当地气候 (主要是低温和干早 )的适应能力和生产潜力以及可持续利用时间
等三项指标衡量其生态适应性 。 其中耐低温者有无芒雀麦 、新麦草和羊草等 31 份材料 。 耐干早
者有新麦草 、羊草和草地早熟禾等 ro 份材料。 5 年内持续生产力较高者有无芒雀麦 、紫羊茅 、诺丹
冰草等 14 份材料。 持续利用时间较长者有无芒雀麦 、羊草
果表明 ,供试草种在典型草原区的生态适应度 ,从高到低分 ¹ 无芒雀麦、雀麦和紫羊茅 。
等 17 份材料 。 综合分析结
º 野大麦 、老芒麦 、诺丹冰草 、杂种冰草 、新麦草 、羊草 、蔽草 、草地早熟禾与蒙古冰草等。 » 冰草 、
中间冰草 、长穗僵麦草和碱茅 。
关挂词 : 内蒙古 ; 典型草原区 ; 禾木科牧草 ; 生态适应
1 前言
锡林郭勒盟位于我国内蒙古典型草原区 , 是主要 的畜牧业基地 。 近年来由于草场利用不
合理以及开垦等人为活动 , 导致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 。 因此 , 引进适应性强 , 建植快的优良草
种进行草原改良已经势在必行 。 此外 , 畜牧业的发展已逐渐向集约化经营过渡 , 为弥补天然牧
草在冬春季的亏缺 , 亦要求建立优良的人工草地。 因此 , 牧草引种是草原畜牧业研究中一项基
础性的工作 , 对畜牧业的生产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引种驯化是指野生的和外来的草种在新的生境条件下 , 利用其变异性 , 通过人为作用的影
响进行选择和定向培育 , 达到变野生为栽培种的 目的 。 所以这项工作对保护和利用 当地 的牧
草种质资源 , 增加和丰富草种多样性具有一定作用 。
国内外有关牧草生态适应的报导较多 (周孜等 , l望拜 ;杨发林 , 19 1; 腼t , 1985 ) , 但多 以定
性描述为主 , 缺少综合分析。 早在 50 一 印 年代 , 中国农业科学 院草原所及中国科学 院综考队
等曾在本地区从事牧草研究工作 , 其中有些研究成果是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 197 9 年中国科
学院植物研究所内蒙古草原生态定位研究站成立 , 19 85 年将牧草生态适应研究项 目列人该站
的研究课题 , “八 . 五 ”期间纳人国家重大基金项 目和 “八 . 五 ”攻关研究项 目 , 本文利用其 1卯1
一 1卯5年的观测资料 , 进行分析整理成文 。
2 材料与方法
2
.
1 试验在 中国科学 院植物研究所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牧草引种地 (少量在人工
草地 )进行 。 地处锡林河 中游北岸 , 小腾格里沙带前沿 。 位于北纬 430 38 ’, 东经 116 042 1 , 海拔
, 本课题得到 “八 . 五 ”重大基金项 目和 “八 . 五 ”攻关项 目的资助 。 得到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内蒙古草原定位研究站陈佐
忠 、姜恕 、李永宏 、李树森 、杨化 民 。 中国农科院畜牧所李敏 、张文淑 、耿华珠 、黄文惠 。 草原所蒋尤泉 。 北京农科院畜牧所孟
昭仪 、卞东娴 。 内蒙古农牧学院云锦风 、乌云 飞 、吴永敷 。 中国农业大学王培 、陈歇君 、史德宽等先生们热情支持和帮助 , 仅
此致谢 。
草 地 学 报 19 8 年
1 87 m
, 土壤为沙质栗钙土 (人工草地为河滩草甸土 ) 。 属大陆性气候(陈佐忠 , 19 8 ) 。 年均气
温 一 0 . 4℃ , 最低月 (1 月 ) 一 23 ℃ , 绝对最低温度达 一 47 . 5℃ , 年均降水量 32 . 8~ , 且年际间变
化较大 , 最高年份达 以5 . 6~ , 最低年份仅 18 2刀皿11 , 主要集 中在 7 、 8 、9 三个月 。
2
.
2 供试牧草种子引 自国内外或采 自当地野生草种 。 共引进和采集禾本科牧草 % 份 , 其中
多年生牧草 70 份 , 占 73 % , 一年生牧草 26 份 , 占 27 % , 国内外 引进者为 83 份 , 占 86 % , 当地采
集者 13 份 , 占 14 % 。
2
.
3 先后于 19 1 和 19 3年按不同种 (或品种 )种子量 的多少播种 , 小区面积 5扩 (1 畦到几十
畦不等 ) 。 播种前施少量有机肥 (羊粪 ) , 播后酌情追肥 。 虽有灌水条件 , 仍 以 自然降水为主 。
管理水平中等 。
2
.
4 每年测试越冬和生长发育情况 。 每半月测试一次株高 , 每月测试一次生 长强度 , 生长强
度以生物量为衡量标准 , 生长末期测产草量并采收种子 。 牧草种群结构和生物量动态 、种群光
和生态测定 、灌水施肥效果 、刘割对牧草生长的影 响及禾本科与豆科混播等试验为不定期各年
交叉进行 。
2
.
5 牧草生态适应性主要按草种对当地低温和干旱不利气候因素的忍耐程度 , 即从牧草生存
适应和生产能力以及可持续利用时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 每个指标分别 以 1 、2 、 3 级表示 , 其
中以 3 级表现最好 。 例如对低温的忍耐 , 1 级 : 不能越冬或个别植株成活 , 2 级 : 较多植株成活
或第一年成活少而后又能越冬 , 3 级 :越冬 良好 。
2
.
6 在草种选择的基础上 , 对相应的栽培模式进行探讨 , 亦即牧草对管理水平的适应研究 。
3 结果与分析
在研究牧草引种驯化时 , 首先考虑的是对当地环境条件的适应力 , 其中影响牧草生长最主
要的环境因子是温度 、湿度 、土壤条件和管理水平 。 前两者在一定地区是 比较固定 的因子 , 人
为难以改变 。 后两者可 以通过人为调节 、补充以改善草种的生长环境 , 缓解与环境的矛盾 以及
不 良环境对牧草生长的影响 。
3
.
1 草种对 当地气候条件的适应
本地 区的气候特点主要是低温和干早(图 1 ) , 二者构成对牧草生存和生长极为不利 的因
素 。 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 , 牧草对低温和干旱的忍耐程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
供试草种耐低温的水平如表 1 所示 。 适应性强的(3 级 )禾本科牧草主要有无芒雀麦(肠 . -
~ £配m 山 )
, 新麦草(Ps at h”3taC h”尹以配“ ) ,诺丹冰草(心叩”n 去洲吻~ c v . Nord an )等引进草
种以及羊草(五沙俐钻 ch ine o is )、草地早熟禾 (尸次Z p
~
is )
、野大麦(Ho 氏距Um 6卿isub 如娜 )等当
地草种共 31 份材料 , 其余的是较好的草种(不能越冬者未列人 )。 有些多年生牧草虽然播种当
年生长很好 , 如多年生黑麦草 (肠li um 详, ~ )和高羊茅 (Fes tuca
a 几爪劲叨此a )等 ,但因生长季短 ,
不能开花结果 , 也不耐低温而被淘汰 。 该地区冬季的低温 , 首先对供试草种进行 自然选择 。
供试草种 耐干 旱 的程度如表 1 所 示 。 适应 性 强 (3 级 )的禾本科牧 草 主要有 新麦草
(几确帅 3奴h” 少W记e。 ) 、蒙古冰草 (乃g 叼砂功n mo ngo lic um )等引进草种以及羊草 、草地早熟禾等
当地草种共 10 份材料 , 其余草种是较好 的耐旱草种 (抗旱能力差者未列人 ) 。 如图 1 所示 ,
1望辫 和 1卯5 年出现严重 的春旱 。 通过观测 , 大部分已返青的牧草 , 遇春旱后又呈现 出一片枯
黄 , 当时测得的土壤含水量仅 1 . 45 % (5 月 25 日测定 0 一 50 cm ) , 直到 6 月初灌水后才使部分禾
第 2 期 戚秋慧 : 内蒙古典型草原禾本科牧草生态适应综合评价
(E‘)u名月一云色书翻盘12080642。一习, l摊Jes.|叼
·导即 卜 沮度 Te即 er a t ur e降水 t Pr ee i p it a t io n ·噜, 0 0 睡 5O } 沮度
Te. p
er a t ur
e
降水t Pr e c i p it a t ion
切30
(护)
色 } I 、尾2 0 ! 少咚心牙 1 0 卜 . 叹演 {甲入r 梦 一 、畜”六才丫石; 认点一1O {厂一O 卜 /
u只节盈云。d.书盘SD6042040加210(护)芭n巴色‘西卜侧川
2 y 4 5 6 7 8 9 10\ 1 1 12
一O ‘we
es
~-
e
一一一一一一-一j
O-12
月份 M o n th 月份 Mo n th
一奋 , 沮度 T e . p e r a tur e
- . - 降水 t Pr e e i p i t a t i o n
9 S
1 0 毛
E
605
- 奋一温度 T . 讲 r a t u r e
- . - 降水t Pr e c i p i tat i o n
u另是。乃巴d.关世80642403
护).
千早肠
几r 压d 伸r i o d2010
日.胜百产侧
( uJ‘) uo匀.长书巴几喇世
14028064D2
。
1 9 94认70即的叨3加10(ou;侣巴.甘卜侧叨 2 X 4 5 6 7 8 9 10 皿 1 2O.1-2-102
月份 Mo n幼 月份 M陌n th
圈 1
Fis
1哭趁 一 1哭巧年内旅古草原站水温环境因子圈解
Fi gU re of
e n vi ro
~
nt al faC
to rs fr阅1 19 2 to l卯5
本科牧草重新发芽生长 , 直至 7 月雨季来 临早情缓解 , 其中有些草种从此一撅不振 。 如蒸草
( 厂汽司劝公 山功耐£~ a)
、野大麦 (Ho 油, b~ ub 奴Um ) 、老芒麦 (肠砚拈 s汤沉沈。 )等 。
3
.
2 草种的丰产持久性
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的生产潜力和持续利用时间是其生长发育的主要特征 , 亦是选种和生
产利用的主要标准 , 在草种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 生产力 以生长强度表示 (表 l) 产草量高的
(3 级 )禾本科牧草有无芒雀麦 、诺丹冰草和紫羊茅 ( 声协扭‘口 耐ra )等引进草种和野大麦等当地
草种 , 共 14 份材料 。
13 6 草 地 学 报 1男8 年
衰 1 禾本科主要牧草的生态适应
1饭日e l 皿祀 绷1硒回 耐喇汕如勿 J gl aS翎
对低沮忍耐肠le r 日n c e to l~t口p 团血此
对干早忍耐 生长强度
肠1
~
G ro 脚Ih
to d ry 血业. 画ty
持久性 适应性
R , 石川一 F 行. , . 曰用吐i卿
OJg
:
22
9O
J
:
2,山内Jl
9
j.1⋯2,‘咋内J内、
来源
S 刊盯二田
新西 兰
Ne w 云川ax 记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研究所
In st itl
e of An 血1过 曳i
~
,
CAA S
北京农林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b 哎itu te J A幻」刀过 阮ie n 砚光 , B儿妈
当地 自采肠U咖 . in the l仪月 ity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卜川itllte of A n j】】过 氏ie n e . C儿铭
北京农林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L坦石加te J 为1访过 阮ie n c e , BA力5
当地自采
〔汤U ec ti m in th e t。口劝ity
内蒙古农牧学院 七6
:
2,‘
植物名称
R 即t p . ~
1
. 无芒雀麦
召
~
奋哟山
2
. 无芒雀麦
B 自团矛公
3
. 无芒雀麦
B
. 自姗于山
4
. 无芒雀麦
B
. 如”自
5
. 禾置草
B
. 众旧旧山
6
. 雀麦
B
.
b沁陇”倪心
7
. 冰草彻找切”‘朗泌叻切忿
8
. 诺丹冰草
A
. 山湘叻”切‘ cv . N o 找lan
9
. 杂种冰草
In er M叫扣lia L城jtu te
Agri
。目tu re 山记 A n i切目
内蒙古农牧学院
A
. 口 . 农甘山几 L田
e r , M叫笋li a ln 叫1扣 te
J
H以助幼
试
4
:
2
0
:
22飞
咤、
:
2
、
9
:
2,‘
10
. 蒙古冰草
A
. ”四娜位翻名
1
. 沙生冰草
A
. 凌脱份叮叨‘
12
. 中间冰草
A
. 台山”服以必
13
. 长穆僵麦草
曰户心她 d 口姆助2
14
. 新麦草
尸比叻州放动” 尹~15 . 新麦草只灯认州助司加尹口阴不
16
. 阿尔泰野麦草及笋”以 J堵山如
17
. 紫羊茅
不b 自犯a 几必m
18
. 紫羊茅
F
. 几必m
19
. 草地早熟禾
八 u 产叫湘”众
加 . 野大麦
抓抓如翻 石用心山话盆泥封刀
2 1
. 老芒麦尽”四 s必奋七山
刀 . 披碱草
E
. 面内胡沁“
23
. 对草
少听滋朴自 山功记知叹软l
从 . 羊草
介卿四 J山姆“奋
25
. 碱茅
八峨幼川必 从如叨尹姗“is
26
. 西伯利亚 羽茅
注动四勿悦用爪 s必U l c “刀王
A幼。 山u 比 峨】A 盯 im 司 H喊娜dry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b 以 itU le of G 超过皿日 阮ie n c e , CA卉5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如以 itU te of A n in 过 阮ie 幻c e CA月5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Ll川i加te J 儿山1过 阮记 . 旧思 , CA人5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L‘石tu te of As til .过 反i即ce , CA户5
中国农业大学
(击in a A孚 i以健也公 U n iv ~ ty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I n 获itu te of A』11 . 叭 反i
~
,
C九铝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n s石tu te J 儿血司 阮i~
,
C九铝
北京农林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I
n s ritl te of A n i卫1过 反ie n c 吧 . B A产5
口jO
:
,一2
011
:
22
当地 自采
O :心ec ti 朋 in the l仪川 ity
当地 自采
(二沮ec ti 二 in th e l以习 ity
当地 自采
《弘川ec ti 田 in the loc alj ty
当地 自采
伽11ec ti 叨 in th e l仪川 ity
当地自采
(k 〕l ec ti二 in th e l以汕 ty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1几石 tu te of As lin过 阮ie n c e . CA人5
2
.
4
2
.
6
当地自采
伪U ec ti二 in the l仪川ity 2
.
5
当地自采
肠Uec U田 in the loc 川ity
当地自采
伪Uec ti朋 in the l倪 aUty
第 2 期 戚秋慧 : 内蒙古典型草原禾本科牧草生态适应综合评价
分析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 大部分草种在栽培后第 2 一 3 年的产草量较高 , 以后则逐渐下降 。
多年生牧草一次播种后 , 持续利用时间(表 l) , 表现好的(3 级 )禾本科牧草有无芒雀麦 、新
麦草等引进草种和羊草 、草地早熟禾等当地草种 , 共 17 份材料 。
在当地采集的草种 , 一般对低 温和干旱的适应性强 , 其持久性亦强 , 但产草量较低 , 如羊
草 、草地早熟禾等 。
3
.
3 苹种的选择
3
.
3
.
1 从生产实际出发 , 通过 % 份禾本科牧草在当地经过 5 年不 断的筛选 。 首先 , 观测其对
当地气候的适应能力 , 其中不能越冬 、不忍干旱条件和持久性差的草种则未列人表 1 。 故表 1
所反映的草种是经过淘汰后能生存下来的多年生牧草 。 再根据其对当地气候的适应性 、丰产
性和持久性三项指标综合评分 。 具体计算方法是以牧草对低温和干早的忍耐各占 10 % , 生长
强度占印% , 持久性占 30 % , 计算得出的总分如表 1 所示 , 从中选择高分者作为选种 的依据 。
在表 1 中名列前茅的为无芒雀麦 5 个品种和紫羊茅 , 其次为诺丹冰草 、杂种冰草 、野大麦 、老芒
麦 、新麦草 、羊草 、蘑草 、草地早熟禾和蒙古冰草 。 再次是冰草 、中间冰草 、长穗僵麦草和碱茅 。
3
.
3
.
2 草种的选择可根据不同地区 , 不 同生态条件的具体情况进行 。 如锡林河滩地 , 水分条
件较好 , 但属盐碱土 , 因此 , 选择对水分和盐碱适应性强的无芒雀麦 、野大麦 、 老芒麦等草种 。
如水分条件较差的沙质土壤 , 则选择忍干早较强的草种 , 如新麦草 、羊草等 。
3
.
3
.
3 根据各地的管理水平进行草种选择 。 在管理水平高的地区 , 可选择对环境要求严格 ,
产草量高的一年生饲料作物和牧草 , 如京多 1 号玉米 (及“ 刀姐” )、苏丹草 (肠塔瓜叭 S以阮肥nCe )、
燕麦(法浇做 岌对血心 )和意大利黑麦草(肠之勿m 洲边沙nU )等 。
3
.
4 草地的建植与管理
3
.
4
.
1 草地的建植包括土地准备 、播种期 、播种方法 、种子准备和田间管理等 。 在该地区干旱
条件下 , 人工草地通常选择在丘陵间平坦 、背风向阳或锡林河滩地等气温和水分条件较好的地
段 , 以便减少干早和低温对牧草生长的影响 , 以利于开发草种的高产 、优质和持久特性的潜力 。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草种的单播或混播 ,播种量每公顷 巧 一 20 吨。 播种期最迟不得超过 7 月 20
日(移栽最迟不能超过 8 月中旬 )(根据播种期试验结果 ) , 以躲过春早 、杂草 、暴雨和干热 , 有利
于苗齐和草地的建植 。 如有灌概和管理水平较高的条件 , 则可尽量早播 , 以便充分利用 7 、 8 月
份水热资源 , 获得较高的生物量 , 而且在播种当年即可利用 。
3
.
4
.
2 针对目前大面积退化草场的现状 。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 主要以恢复和改 良为主 。 即
利用当地建群种 , 具有很强适应力和生产潜力 的羊草 , 采用停牧 、围栏 、施肥 、松土或结合松土
补播豆科牧草 , 如扁楷豆 (几几之山勿瀚 几刀比几交us )、首楷(腕d交内护 sat 如 )等措施 , 将能提高草场的产草量和质量 。
4 讨论
4
.
1 反映不同草种生态适应性 的指标 , 本文选择耐低温和耐 干旱 , 丰产性和持久性等指标 。
三项各有特点的指标 , 并非各自独立存在 , 而是以综合指标衡量 , 称作适应度 。
4
.
2 适应度对各指标的分配比例 , 对低温和干旱 的忍耐各占 10 % , 丰产性占 50 % , 持久性 占
30 %
。 表 1 中的草种是经过越冬和抗旱考验后生存下来的多年生草种 。 在进行综合比较时 ,
应以产草量为主给予 so % 。 对低温和干旱的忍耐与持久性有密切的联系 , 也给予 50 % 。 以各
指标的等级和分配比例相乘 ,再相加得出该草种的适应度 。
13 8 草 地 学 报 l卯8 年
4
.
3 根据适应度 (综合评分 )可以比较确切的给出不 同草种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生态适应的强
弱 , 从高到低依次分成三个组 :
4
.
3
.
1 无芒雀麦 、雀麦和紫羊茅等 。
4
.
3
.
2 野大麦 、老芒麦 、诺丹冰草 、杂种冰草 、新麦草 、羊草 、蒸草 、草地早熟禾和蒙古冰草等 。
4
.
3
.
3 冰草 、中间冰草 、长穗僵麦草和碱茅等 。
参 考 文 献
陈佐忠 , 19 8 . 锡林河流域地形与气候概况 . 草原生态系统研究(3 )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13 一 刀
杨发林 , 1卯1 . 试论宁夏风沙干早牧草的生态适应性 . 宁夏农林科技 , (3 ) : 39 一 幻
周孜 、李先芳 , l望辫 . 九种牧草在西峡县的适应性试验初报 . 河南农业科学 , (1) : 36 一 39
氏喊 D , 19 85 . Pl ant in tn xl u e tion 巨alS : 罗伽灯阵 e n vi IDnle nt 助目押15 成 口耐 in to xl u eti , for 此 玩沙 C倒回叮
.
Ne w
入月田司 1因盯园 of Ex l犯ril ne n tal Agri c ul tu 此 , B: 117 一 l刀
T b e C o m Pre hens iv e E val u a ti o n of E 叨I叼回 A da Pta h山ty
of G r a ss es in lr ln er N IO叫笋lia ste P讲
Qi Qiuh
u i
(玩titu t。 of 肠tan y , ehines 触目e m y of sc ien ees , Be ij吨 l x兀旧3)
A 加坛解t : 仆e ec ol gi cal ad a ptab il ty ~ s tu 山司 杭th % g n 处灼 叮以teri幽 in Ir m e r M o叫势lia s te ppe
叨d the 卿ul ts sh o w ed as fo llo w s : Th e ec o lo gi eal a d aPtab il ty of gr as s was d e ter ni n d e ac co ld ing to the
su i切由le 曲ili ty t。 loc d 。lirna te (low te n lpe~
an d 山ro u gh t ) , prod u c tivi ty and 伴。istenc
e of slx 犯ies .
Th
e 笋刁 to lelan ce of low te lllpe ra tu re are B ro rnUS ine ~
,
Ps 以标心taC hys 尹妈Ce a , 及”u “ ch ~
15 etc
.
仆 e 如u沙t tol elan ce 二 P . 川刀倪。 , L . ch i~ is
, 尸次不尸用沈。15 et
. 仆 e Inat eri als of 衅ist en ce are B .
i
~
,
L
.
ch ine o is
, 尸 . 尸r已切邢15 et c . Th e n扭teri al s of hi gh p代刁u ct ivi ty are B
.
ine ~
, 声乞s。犯a . 励ra ,
月g m 功叨n 去se而~ cv
.
No rd ar
,
the res us
ts sho w
, 场 e o m Pre he ns ive an al ysis . 仆e ec ol ogi 以 fitn 已犯 皿Ik -
in邵 we re 山vi ded int o tl~ gro
u声 加n l hi gh to 10 脚 . Fi rst g 刃u p was B
.
ine ~
,
B J 叫刃戚us , 凡皿配。
励ra . 曳c o n d gro uP ~ Ho rde um b卿isub ha 姗 , E . 5诙成璐 , A . c廊女对功叽 , 尸 . 尹以肥口 , E . 刀胡倪哪 , L .
ch i
~
is
,
F
. 例nd i一 , 尸 . p n 刃触ns is , A . Ino l琏闷lic姗 . 仆i记 g 旧u P~ A . c riS 众材阴叽 , A . 云* 欣d她 ,必戈吨向 e肠卿材口 , 尸u仪〕ine U讯 ch i爪u7 , 配出is.
掀y , 吧n ls : Ilu le r M o n即lia ; Ste p pe ; G ras se ; Ec ol ogi e al ad 即tab 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