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Dimorphococcopsis Jao——A Genus of Freshwater Chlorococcales(Chlorophyta) Newly Recorded from China

拟双形藻属——中国淡水绿球藻目新记录



全 文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6,24(4):324~326
Journal of Wuhan Botanical Research
拟双形藻属—— 中国淡水绿球藻 目新记录
杨 敏,胡鸿钧 ,李夜光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武汉 430074)
摘 要:1959年,饶钦止根据 w.B.Crow对费氏双形藻(D/morphococcusfritschi Crow)的描述及模式图,认为其集结
体结构为复合原始集结体,与双形藻属的其他种类不同,应另建立一新属,命名为拟双形藻属 (Dimorphococcopsis
Jao),但该属的模式种当时在中国并未发现。2004年,作者在深圳清林径水库采集到了费氏拟双形藻[Dimorpho-
coccopsisfritschi(Crow)Jao]。这一物种在中国为第一次报道。
关键词:绿球藻 目;双形藻属;原始集结体;真性集结体;拟双形藻属
中图分类号:Q949.21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o.470X(2006)04.0324.03
Dimorphococcopsis Ja0— — A Genus of Freshwater Chlorococcales
(Chlorophyta)Newly Recorded from China
YANG Min.HU Hong-Jun’.U Ye-Guang
(Wuhan Bomnwal Garden,The Chinese Academy ofScience,Wuhan 430074,China)
Abstract:In 1959.according to W.B.Crow’S original diagnosis and figures of Dimorphococcus fritschi
Crow,C.C.Jao considered its coenobium structure to be compound protocoenobium,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at eucoenobium of other species within Genus Dimorphococcus.Therefore,he established a new ge-
nus,named Dimorphoccopsis.But the type species had not been found in China up to that date.In 2004,
we colected Dimorphococcopsis fritschi(Crow)Jao from Qinglinjing Reservoir in Shenzhen.This study
represents its first report in China.
Key words: 0rder Chlorococcales; Genus Dimorphococus; Protocoenobium ; Eucoenobium; Ge nus
Dimorphococcops~
l 拟双形藻属 Dimorphococcopsis Jao 1959
新记录属
植物体为复合原始集结体,每个集结体由4个
细胞组成,具同质的胶被,细胞为四方形排列,以短
而细的胶质柄相连接;原始集结体的细胞有两种形
态,两个为心形,两个为柱形,交替排列;色素体周
生,块状。以似亲孢子营无性生殖。
费氏拟双形藻 中国新记录 图 1:1,2
Dimorphococcops~fritschi (Crow)Jao⋯。水
生生物学集刊,1959,4:387—398。图1.8—1O。
费氏拟双形藻形态特征同属。群体圆形、或椭
圆形,直径 45.3—78.0 Ixm;群体 中心形细胞 长
9.8—10.1 Ixm,柱形细胞 长 11.0—12.4 Ixm,宽
5.2—7.1 Ixm;色素体片状,一个,周生;心形细胞中
具一圆形的蛋白核。以似亲孢子营无性生殖。
收稿日期:2005-12-20,修回日期:2006-05-10。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4040106)。
作者简介:杨敏(1980一),女,在读硕士,从事藻类学研究。
- 通讯作者。
生境:天然或人工水体,湖泊,池塘,小沟渠中,
浮游。
分布:深圳清林径水库。标本号:清林径-02-02,
现保存于湖北武汉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藻类室。
国外分布:锡兰(现斯里兰卡)。
采集人:胡鸿钧,张玉宇。
采集时间:2004年9月2日,水温26~C。
2 讨论
(1)双形藻属(Dimorphococcus)1855年由 A.
Braun-2 建立。饶钦止(1959)⋯描述该属的特征
为:植物体为复合真性集结体,各集结体由残存的母
细胞壁相联系。每一集结体由4个细胞组成:中间
的2个细胞长卵形,一端钝圆,一端截形,以截形的
一 端交错连结;两侧的2个细胞。肾形,两端钝圆,各
以凸侧的中央部与相邻细胞截形的一端相连结。色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4期 扬 戢等:拟双形藻属——中国淡水绿球藻目新记录
J线 条 :2 徽!吼片
I~rawing 2.Ph~qo under m⋯ c· pe
图 l 费氏拟 取形 藻
Fig.1 Dimor#wc~copsis t~chii
素体在幼细胞中单一,叶状,具 1个明显的蛋白核;
在成熟细胞中色素体则分散而充满全细胞.并且,由
于淀粉粒增多,蛋白核常不能明显地看出。双形藻
属以似亲孢子营无性生殖。每个细胞产生4或 8个
似亲孢子 .产生 8个孢子时 则形成两个 4个细胞的
集结体。母细胞产生孢子时的分割是同时的。孢子
形成后.出母细胞顶端的细胞壁不规则地破裂而逸
出,以胶质固着在残存的母细胞壁的顶端。
1923年W.B.Cu)w 从锡兰(现斯里兰卡)报
道 l新种——费氏职形藻 (Dimorphococc~u tehi
Cmw) 1959年饶钦止在研究绿球藻 目(Chlorococ—
cales)的分类系统时,认为集结体(coenobiilm)的结
构是确定该曰分类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他根据费
氏烈形藻(D.[:ritschi Crow)集结体和绂形韦氏藻
‘g"esteltalineorls lineads Smith)集结体的形态特征,
将绿球藻目的集结体类型分 为两类:原始集结体
(prolocoeno}fium),每个集结体的细胞是彼此分离
的,由残存的母细胞 形成胶质连结成一定的形态
和结构;真性集结体(eucoenobium),每个集结体的
细胞壁直接连结形成一定的形态和结构 饶钦止认
为费氏双形藻的每个集结体由4个细胞组成,细胞
间彼此分离,以短而细的胶质柄相连结,为原始集结
体;而线形韦氏藻的桨结体由4个细胞线状排列组
成,每个细胞以细胞壁与柑邻的2个细胞紧密连结,
为真性集结体 同时.由于费i毛l取形藻的集结体结
构为原始复台集结体(p~x)tocc.e.nobium),与双形藻属
很不丰仃同(飙形藻属为真性集结体类型),因此饶钦
【l认为费氏双形藻不是双形藻届的一物种。更重要
的是 组成集结体的4个细胞 2个为心形.另外2个
为柱状.与其他原始集结体均有一种形态细胞组成
显著不同,如胶网藻(Dictyosphaerium).因此,应另
建一新属,命名为拟双形藻属(Dim,orphococcopsis)。
由于线形韦氏藻是复合真性集结体,基本上是栅藻
形的.细胞为球形.细胞壁相连.其集结体结构与韦
氏藻属特征不同.细胞形态又与栅藻属 (Scendes—
m )有别,因此饶钦止认为应将线形韦氏藻另立一
新属——拟韦氏藻属(Westelopsi.~)。
自拟双形藻属建立后,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可,
Komarek(1983) 承认这个属.并收录在他和 Fort
编撰的专著《Das Phytoplankton des Sliswaser~Sys-
tematik und Biologie,Chlorophyceae,Ordnung:Chloro.
c0ccales》中。毕列爵等 在其编著的《中国淡水藻
志》第8卷中也收录了此属。迄今为止,只发现拟
双形藻属的模式种——费氏拟双形藻,拟双形藻属
为单种属 由于拟韦氏藻属 目前在我国未找到模式
标本,本 文不宜详加论证.=
1959年饶钦止在进行上述研究时,仅根据费氏
双形藻的模式图和描述建立了拟双形藻属.这个属
的模式种在中国当时投有采到 2004年 l2月 .我
们在研究深圳一水库的浮游藻类时,发现了不少费
氏拟双形藻的个体(见图 l:2).经观察鉴定后,其形
态特征与饶钦 IE 1959年的描述完全相同 这表明
饶钦止根据 Crow的模式图所建立的新属是可以成
立的
(2)Crow(1923)‘ 对于费氏双形藻的蛋白核
没有描述,他所绘的图也没有虽自核,很可能是由于
细胞内具有大量的淀粉粒,蛋白核难以看出的缘故;
饶钦止在其描述中在蛋白核后加一“?”.对蛋白核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26 武 汉 植 物 学 研 究 第 24卷
欢迎订阅2007年《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原《中国临床康复》)杂志
2007年《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组稿重点:
生物材料研究: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材料与宿主的关系、材料与组织的相容性、血液 一材料相互
作用评价、组织工程材料学特征。
康复工程研究:医学假体、人工器官、器官移植、骨关节植入物与人体的生物相容性、脊柱脊髓
植入物与人体的生物相容性、血管内介人物与人体的生物相容性、医用电子仪器设备、人体组织器
官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人体组织器官的生物力学特征。
组织构建研究:各器官的组织构建、组织工程与干细胞的相容性、组织工程生物活性因子、组织
工程分子生物学、组织器官构建相关因素。
种子细胞研究:干细胞生物学特征、干细胞移植实验、干细胞因子、干细胞实验技术方法、干细
胞移植治疗非血液系统疾病。
欢迎上述研究的英文稿件和应用中医药方法研究的相关稿件投稿。
本刊出版周期:一般稿件修回后 6个月出版,“绿色特快通道”承诺修回稿件 3个月内出版。
咨询电邮:szblO0@zglckf.com,电话:024-23389106,024-23384352,传真:024-23381085。投稿电
邮:kt23385083@sina.com,kt22838105@sina.com。国内订阅邮发代号:8-584;本社订阅:辽宁省
沈阳1200邮政信箱,邮编:1 10004。更多信息详见www.zglckf.co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