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Method, Effect and Water-salt Dynamics by Furrow-Ridge to Emprove High Salinized Grassland

沟垄作种植牧草改良重盐渍草地的效果及其水盐动态



全 文 :第 5 卷
V o l
.
5 N o
草 地 学 报
A C T A A G R E S T IA S IN CA
1 99 7 年
1 9 97
沟垄作种植牧草改良重盐渍草地的效果及其水盐动态 ’
马 其 东
(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 , 北京 10 0 0 9 4)
许 鹏 李卫军 夏天刚 高 翔
(新疆农业大学草原系 , 乌鲁木齐 8 3 0 0 5 2)
摘要 : 本文作者研究了三种不同宽度沟垄作种植草木择对草地改良的效果 , 其中沟/ 垄宽度比为
10 0
:
50 rm 的效果最优 。 水盐动态的研究表明 :在未灌溉条件下 , . 垄的含盐量逐渐增加 , 沟的含盐量
则逐渐减少 , 但是在六月初之后 , 受气温的影响沟内出现轻微返盐。 在灌溉条件下 , 垄在灌溉后迅速
积盐 , 尤其在 0 一 s c m 土层内积盐最多 , 并于 5 一 7 天达到峰值 , 之后积盐速度渐趋缓慢 。 沟内表层
在灌溉后迅速脱盐 , 而下层含盐量有所上升 , 随后盐分向表层积累 。 三种处理的植被状况与原有植
被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 。
关键词 : 沟垄作 ; 水盐动态 ; 现存积盐率 ; 现存脱盐率
1 前言
新疆是我国最干旱的内陆区 , 在冲积扇边缘及其与冲积平原接壤区 , 潜水水位高 , 矿化度
大 , 地面蒸发强烈 , 地下水中的盐分随着土壤毛细管作用向地表聚积现象明显。 试验区所在的
呼图壁县山前平原的潜水水位平均埋深 1 . “ m , 平均矿化度 23 . 56 9 / L , 0 一 4 0c m 土壤含盐量
达 3 0 9 /k g , 并且在 Zm 以内土层中存在粘土层 , 因此这一地带发育形成了大面积盐荒漠和盐化
低地草甸 。 据统计 , 新疆有这类草地 738 . 46 万公顷 , 占全疆草地面积的 12 . 9 % (许鹏 , 1993 )。
对这类草地的改良具有重要的生态 、经济意义和生产应用价值 。 对于盐渍草地的改良有多种
措施 (扬 思植 , 19 8 6; 王志久 , 19 86; 龚大祥 , 1 9 91 ; 王翔 , 19 91 ;李培清 , 1 9 9 3 ) , 其中 , 通过沟垄作
“躲盐巧种”是我国农民长期积累 、行之有效的经验 。石元春 (1 9 86) 曾对此做过报道 。辛中和等
(1 9 9 0) 在 内蒙古河套平原盐溃荒地上采用这种方法种植优良牧草取得成功 。本研究旨在引用
沟垄作排盐的经验 , 探索在无排水系统的条件下 , 采用沟垄作局部改良重盐渍草地的方法并研
究其效果 。通过 田间采样研究水盐动态 , 分析排盐效果的原因 , 认为沟垄作排盐是最优方法 。
2 材料和方法
2
.
1 自然概况
试验区设在新疆呼图壁县种牛场的草地生态试验站 , 海拔 ‘ 439 一 4 54 m , 年 日照时数 3 110
小时 , 年均气温 5 . 7 ℃ , 无霜期 178 天 , 年降水量 146 . 5 m m , 降水相对年变率 19 % , 年蒸发量
2 3 0 0 m m
, 生长季平均相对湿度 5 4 % 。 地下水位 10 0 一 2 0 0 m 之间 , 含盐量 0 . 1 一 0 . 1 2 % 。
2
.
1
.
1 土壤类型为苏打化硫酸盐草甸盐土 , 质地为黄土型粉砂轻壤与红棕色粘土及细砂的互
层 , 粘土层埋深 80 一 1 3 0 c m 。 土壤盐分组成以 N a ZSO 礴 为主 , 并含有部分 N aCI 及少量 N aZ C咙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86 草 地 学 报 199 7 年
或 N a H C仇 , p H S 以上 ; 0 一 6 o em 土层含盐量为 3 0 9 / kg 以上 。 地表常有一层厚约 1 一 3 e m 的
盐结皮 , 含盐量达到 6 0 9 / k g 。 其下约有 10 c m 厚的疏松层 , 含盐量高达 4 0 9 /k g , 再向下为湿润
的底土 , 含盐量逐渐减少 。
2
.
1
.
2 草地属于温性荒漠草地类型 中的盐土温性荒漠亚类 。 主要优势种为 :盐节木 (月改阮 -
n e m u m : tro 占艺la ceu m )
、盐爪爪 (Ka l边iu m fo zia t u m )。 伴生植物有花花柴(瓜 re lin ia ca咖ca )、
芦苇(Ph ra g m ite s a u stra lis )和大叶矶松 (乙im o n iu m g m e [i n ii )。 植被平均高度 3 5 。m , 平均盖度
1 0 %
, 鲜草产量 i3 9 5k g / h耐 。
2
.
2 试验设计
2
.
2
.
1 沟垄设计 本试验共设置三种沟垄处理 , 分别以 A 、 B 、 C 表示 , 其垄的大小一致 , 即垄
底宽 5 0 em , 垄顶宽ZOem , 垄高3 0 em 。而沟的宽度不同 , A 、B 、 C 、分别为5 0 、 1 0 0和 1 5 0 em (见图 1)。

R id罗
沟心
F u r r o w
Ce n te r
垄底
拓d g e
b 魏s e
沟心
F U r门W
Ce l吐e r
沟心 1
FU r m w
e f n te r l
厂、~ 自阮, n 一一 引加, n一 — If“时 . 。一州} l} 一 I州扮 n r ~ ~ ~ ~ ~ e ~ seAA . 沟宽 引k m Fu r r o 竹 w id th i、 50 c m B . 沟宽 l佣 c m
C
. 沟宽 150 em 「u r r o w w id th 15 甘5饭 m
(了
F u r r o w w id th 15 1侧k m
图 1 沟垄设 t 图
Fig
.
1 1关s ign o f the furo
w a n d ri d g e
2
.
2
.
2 草种选择与播种 根据当地所做的牧草改良盐渍土的品比试验结果 , 草木择(初亡1 0 -
tu : sP
.
)的生长速度快 (2 一 sem /天 ) 、鲜草产量高(2 3 3 1 kg /h 衬 )、土壤培肥作用强 , 以及改土效
果优良(种植一年后 , 0 一 3 0 c m 土壤有机质增至 1 . 91 % , 含盐量 由 19 . 3 降至 6 . 54 9 / kg ) , 因此
本试验选用草木择作为供试草种 。 播种时间为 19 9 3 年 6 月 , 条播 , 播深 1 一 3 。m , 播种量 45 k g /
h时 。
2
.
2
.
3 田间布置与灌溉设计 试验地总面积 4 80 m 2 , 共设 4 个区组 , 各区组设面积 相等的 3
个小区分 别布置 A 、B 、 C 处理 。 采用潜水泵 (出水量 40 m 3 / 小时 )通过埋于试验区周围的塑料
管道定时 、定量 (9 0 0 m 3 / h m Z )灌溉 。 灌水深度为 4 0 c m , 区组与小区间设置塑料膜隔水层 , 以沟
心为准 , 薄膜埋深为 6 0c m 。
2
.
2
.
4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土样用一米土钻采集 , 分 5 个层次 : 0 一 5 、5 一 10 、 10 一 20 、20
一 4 0 和 4 0一 60c m , 采样点设在垄 、沟中心 , 其中于 6 月 28 日、7 月 29 日和 8 月 29 日三次在三
种处理的垄底以及 C 处理 的沟心与垄底间(沟心 1 )加测两个点 (见图 1 ) , 每小区重复 3 次 。
19 9 4 年 4 一 6 月在未灌溉的情况下每 5 天采样一次 , 降水后的第二天加测一次 。 6 月 29 日和
7 月 2 9 日各灌水一次 , 分别在灌水前 1 天 、灌后 1 、 3 、 5 、 7 、 1 0 、 1 5 、 2 0 和 3 0 天采样 。 采用烘干
法和电导法测试土壤的含水量和总含盐量 , 计算土壤水分散失率 、现存积盐率和脱盐率 。 计算
方法如下 :
第 2 期 马其东等 : 沟垄作种植牧草改良重盐渍草地的效果及其水盐动态
水分散失率 = 测定 日土壤含水量 一 测定 日前一次土壤含水量测定 日前一次土壤含水量
测定 日土壤含盐量 一 测定前某一天土壤含盐量测定前某一天土壤含盐量
测定前某一天土壤含盐量 一 测定 日土壤含盐量
测定前某一天土壤含盐量
X 1 0 0 %
现存积盐率 二 X 1 0 0 %
现存脱盐率 = X 1 0 0 %
3 结果与分析
3
.
1 三种处理排盐效果比较
在未灌溉的条件下 , 在三次较大降水后至下次降水前 , 以及两次灌水一个月后 , 在三种处
理中 , 沟内 0 一 4 0 c m 脱盐率和垄部 0 一 2 0 c m 积盐率均有所上升(见表 1 ) , 在灌水后两者均大幅
度提高 。 说明沟垄作具有改良效果 。 三种处理相 比 , 到 8 月 29 日 , B 、 C 处理的积盐率显著地
高于 A 处理 , 同时 , B 处理的脱盐率显著高于 A 、 C 处理 , 说明 B 处理具有较好的排盐效果 。
表 1 三种处理积盐和脱盐率 (% )
T ab le 1 Sa lt
a ee
um ul
at io 可 red u e tio n r a te o f thr e trea tm en ts
日期 沟内脱盐率 (0 一 40 cm ) 垄部积盐率 (0一 2 0e m )
Da
te R ed u e tion ra t
e in f
uro
w Ac
e u m ul a tlon
r ate in ri dg
e
(d
a y/ mo
n th ) A B C A B C
1 5 / 5 2
.
12 2
.
5 6 1
.
68
.
4
.
0 0 6
.
58 6
.
7 6
30 / 5 3
.
5 4 5
.
7 7 4
.
1 4 5
.
7 4 8
.
67 8
.
9 6
1 4 / 6 3
.
6 6 6
.
2 2 4
.
2 6 10
.
7 9 1 3
.
55 1 5
.
5 6
2 9 / 7 7
,
5 5
.
8
.
9 7 6
.
66 2 8
.
0 1 3 2
.
76 37
.
3 0
2 9 / 8 7
.
8 3 10
.
1 6
.
7
.
92 32
.
2 6 4 5
.
93
.
4 8
.
2 2

注 : 1 . 三次降水分别为 : 2 9 / 4 (1 2 . lm m ) 、 1 9 / 5 (1 1 . 4 tnm )和 3 / 6 (12
.
l
tnm )
T hre p
rec ip it at ion
s tim es w e r e : 2 9 / 4 (12
.
l
rnm )
,
19 / 5 (11
.
4
nu ) an
d 3 / 6 (12
.
l
m )
2
. 两次灌水分别在 : 2 9 / 7 和 2 9 / s 玩tes o f the two i币, tion s w er e : 29 / 7 a n a 29 / s
3
. 关 P< 0
.
0 5
在三种处理中 , 不同部位的含盐量均表现为垄 > 垄底 > 沟心 。 表 2 的数据表明 , 盐分由沟
表 2 三种处理不同部位的盐分含t (以kg )
T a ble 2 Sa lt
c o n te n t o f d ift e r e n t s ites o f thr e t
r e a r n e n ts
日期 D a te 处理 垄 0 一 20 cm 垄底 0 一 4 0 cm 沟心 1 0 一4 0 em 沟心 0 一 4 0 e m 沟内平均 ’
(d
a刃m on th ) T r e a tm e n t R id g e R id罗 ha se F一w 。e n te r 1 Furow c e n ter Mea ns o f f~ ws
0004n
Ž厂O‘.1J.1内、”R””6”j2
j.1z内J八、„月兮
.⋯0气„‘UR””67.t、11人, .Ž,l几Jl6门JO八101„00了只内j工f”07,‘60RO了..⋯n两”气”7‘U4”勺11‘l,J.i1.工,二l2 8 / 6 ABC
2 9 / 7 A
B
C
2 9 / S A
B
C
1 5
.
63
1 5
.
50
1 4
.
9 5
内、’jn”0ZQ2
”
6,‘20,111”内j7C,,l.⋯只.、’乙UR”67气†”j.且11J..‘30624918内、”4气以„,工Q”了067内、’八„j飞”4†
,
(垄底 + 沟心 l + 沟心 ) / 3 ; , w as ( R id g e b as e + Fu ro w 。e n t e : 1 + Fu rmw
c e n t e r ) / 3
草 地 学 报 199 7 年
心向垄部运输 。但 由于 C 处理的沟较宽 , 盐分运输较难 , 表现为沟心的含盐量高于沟心 1 。另一
方面 , C 处理单位面积 内垄的数量较少 , 排盐量有限 , 从而降低了 C 处理的排盐效果 。由于 A
处理沟垄间距离较短 , 当降水强度较大时 , 垄所积累的盐分易被淋溶入沟内(见表 3 )。定量灌溉
时 , 由于 A 处理沟的面积小 、灌水深度大(2 4 c m ) , 也容易使盐分淋溶到沟内 , 降低了 A 处理的
脱盐效果 。B 、 C 处理的灌水深度小(分别为 14 . 4 c m 和 12 c m ) , 所以不会出现上述现象 。相反 , 由
于下层水分的增加 , 促进盐分向垄部积累 , 因此 B 、 C 处理沟的总体脱盐效果均高于 A 处理 。
表 3 降水 、灌水一天后三种处理沟、垄盐分的变化 (岁k g )
T ab l
e 3 C h an g es o f sa lt con
ten t in f
u
~ an
d ri d g e in 1 d a y a ft er prec ip i
ta tio n an d i币g a tio n
日期
D a te
垄 0 一 20 cm
只id g e o一 2 0 cm
沟 0 一 4 0 em
Fu r r o w o 一4 0 em
(d
a州mo n th ) A B C A B C
2 0 / 4 一 0
.
23 一 0 . 2 6 一 0 . 8 1 + 0 . 3 5 + 0 . 0 5 + 0 . 08
20 / 5 一 0
.
5 7 一 0 . 8 2 一 0 . 7 2 + 0
.
2 8 + 0
.
1 0 + 0
.
20
4 / 6 一 0
.
6 1 一 0 . 69 一 0
.
7 5 + 0
.
3 6 + 0
.
1 1 + 0
.
11
3 0 / 6 一 1
.
67 2
.
7 2 + 2
.
89 + 0
.
6 9 一 4 . 1 8 一 3 . 8 5
3 1 / 7 一 2
.
26 1
.
52 + 1
.
6 1 + 0
.
93 一 1 . 9 7 一 1 . 9 3
+ :增加量 A dd ed co n te n t 一 :减少量 R ed u eed con ten t
综上所述 , 在三种处理中 , B 的排盐效果最优 , 即 10 : 50c m 的沟垄比例是适宜的 。
一.洲l„怎冬代ƒ璧诱„忽冬代
11朋‘J川件) Dt 州⋯湘d 一, , 1 1期叹J】zt石勺D一 以 m 砚湘 d 。, ,
勺进吐„华刽代益留飞„忿创代
11娜(J11 11加D. 一峨m 脚d 习d 一, ,
~ 」略- 2 0 一们 c - ~侧一 仍~ 6 0临
图 2 未灌溉期内土城水盐动态
a
. 垄部水分动态 b . 沟内水分动态 。 . 垄部盐分动态 d . 沟内盐分动态
Fi g
a . W a t e r d”a m ie s of ri d g e
2 W
a t e r 一sal t d”am ics of th e so il duri ng n on iri g a t ed pe ri od
b
.
W a t e r d”a m ics o f fu rmw
e . 细t d”am ics o f ri 龙e d , Sal t dyn a m ics of f姐o w
第 2 期 马其东等 : 沟垄作种植牧草改 良重盐渍草地的效果及其水盐动态
3
.
2 沟垄作水盐动态初步分析
上述结果表明 B 处理的排盐效果最优 , 因此以 B 处理为研究对象 , 进一步分析 4 月 28 日
至 6 月 2 8 日在未灌溉的条件下 , 以及 6 月 29 日至 8 月 29 日在两次灌溉的条件下 , 土壤的水
盐动态 。
3
.
2
.
1 未灌区土壤水盐动态 在此期间沟垄的水盐主要以0 一 10 。m 的变化较为明显 (见图
2 )
。 从总体上分析 , 沟垄水分均呈下降趋势 , 分别由 4 月 2 5 日的 1 3 3 . 2 4 和 1 16 . 4 7 (0 一 6 0 em
平均 )降至 6 月 28 日的 10 8 . 3 5 和 7 4 . 5 0 9 / kg 。 垄的含盐量(D 一 2 0 e m )则由 3 1 . 5 增至 3 8 . 8 2以
k g
, 积盐率为 21 . 34 % , 反映出垄的失水积盐规律 。 沟内的盐分含量逐渐减少 , 在不同土层中
有所差异 , 其中以 。一 s c m 土层变化最明显 , 由 4 月 25 日的 18 . 50 降至 6 月 28 日的 17 . 0 0 9 /
纯 , 脱盐率为 3 . 78 % , 但 s c m 以下土层脱盐作用不 明显 。
在每次较大降水后 10 天内 , 因 日平均气温逐渐上升 , 蒸发加剧 , 沟垄水分散失速率和垄的
积盐速率均逐渐增加 。 而沟内的脱盐率则逐渐下降(见表 4 ) , 特别是第三次降水后沟内出现
返盐 。
在不同土层 , 水分和盐分的变化各异 , 6 月 4 日前沟 、垄均表现为 0 一 10c m 土层的水盐变
化较强 , 而 10 c m 以下土层的水盐变化幅度不大 , 表明此时降水的次数虽较多(7 次 ) , 但降雨量
有限 , 最大时仅 12 . lm m , 总量为 43 . 1~
, 同时由于气温较低 、蒸发较弱 , 因此影响土壤水盐变
化层次的范围有限 。 6 月 4 日以后 , 随着水分的迅速散失 , 在沟 、垄 1 0c m 以下土层的盐分均开
始向表层转移 , 使表土层的含盐量普遍增加 。
表 4 降雨后 10 天内的气沮 、蒸发t 与沟、垄水盐变化速率(岁kg’ d) 的关系
T a ble 4 R d a tions h
ip be twen
th e e ha n g es o f tem p
吧ra tu r e 、 ev a po ra tion
,
w ater an d
sal t
e
on t
e n t in lu朋 w an d ri d g e duri 吧 10 da 邓 aft e r p~ p ita t ion
恕 第一次降雨Firs t P~ Pita tio n
(2 9 / 4 12
.
lm m )
第二次降雨
S ec o n d Pr ec iPita tio n
(19 / 5 1 1
.
4 m m )
第三次降雨
T h ird p
rec ip ita tio n
(3 / 6 12
.
l
rnm )平均温度℃
Mean
te m pe
r a tu r e
总蒸发量 (m m )
T o ta l ev
a
po ra ti
o n
垄的水分散失速率
R a te o f 105 w
a te r fro m ri d g e
沟的水分散失速率
R a te of 10 5 5 w a te r fr o r n fu r r o w
垄的积盐速率
R a te o f sal t
a e e
am ul
a tion in ri d g
e
沟的脱盐速率
R ate o f sa lt r ed
u e tio n in fu r r o w
10
.
3 9 18
.
86 24
.
04
65
.
9 0 8 5
.
7 0 95
.
4 0
0
.
1 1 9 0
.
30 6 0
.
8 10
0
.
4 19 0
.
9 36 2
.
4 4 4
0
.
0 95 0
.
1 64 0
.
3 54
0
.
0 82 0
.
0 50 一 0 . 0 13
注 :垄为 0 一 20 cm , 沟为 0 一 4 0cm 平均值 ; R id g e (m ean s of o 一2 0 cm ). F urmw (means
of o 一 4 0crn )
, 沟内返盐 Sa lt ae eum ul at ed in lu r o w
3
.
2
.
2 灌溉区水盐动 态 经过两次灌水后 , 垄上 0 一 20c m 土层的含盐量由灌溉前 (6 月 28
日)的 3 8 . 3 3 增至 45 . 5 7 9 / k g (8 月 2 9 日)。 这个阶段的现存积盐率为 18 . 89 % , 沟内的含盐量
草 地 学 报 19 97 年
则由 15 . 53 降至 1 3 . 89 9 / k g , 现存积盐率为 10 . 56 % 。 说明灌水可以有效地促进沟垄作的排盐
效果 。
一牙岌”落铸代益二„.书叔
}‘翔 (月1 11卜 n a州 m . 创山 , ) 11朋( J12日 , D 一州 m ”. 目d 一, ,
泣月龟”忽幼七勺召飞”曰姻代
l{用(月了日 ) D 一州 . . 伪 户山丫) fl幼《”z }1》D 一州侧. d 侧d叮、
~川卜~ 0- 5饰 一 . 冲 5 一 , 0 .
图 3
一云尸 】卜 20 c . 一脚 , 水卜钊加口 .叫. - 粼卜州加.
灌溉期土集水盐动态
a
. 垄部水分动态 b . 沟内水分动态 c . 垄部盐分动态 d . 沟内盐分动态
Fig
.
3 D yl lam i cs
o f w a t e卜 sal t in so il d u ri n g iri ga ted pe ri 记
a
.
W
a t e r d”a m ie s o f ri d g e b . W a t e r dy n a m ics of fu助w e . Sal t d , am ics of ri d罗 d . Sal t d”am ics of furo w
灌水后 , 沟 、垄含水量均明显增加 (见 图 3 ) , 随后水分逐渐散失 。 垄部在灌水一天后便迅
速积盐 , 并于 5 一 7 天达到一个较大的峰值 (第一次为 43 . 25 , 第二次为 45 . %岁k g ) , 随后积盐
速率渐趋缓慢 , 只在受到降雨影响时有所波动 。 两次灌水期内垄上 。一 20c m 的现存积盐率分
别为 9 . 3 4 和 8 . 7 3 % 。 沟内则在灌水后迅速脱盐 , 两次灌水一天后 , 0 一 4 0c m 土层的平均含盐
量分别为 1 1 . 35 和 12 . 2 3 9 / k g , 脱盐率分别达到 26 . 92 和 13 . 54 % , 随后含盐量逐渐上升 , 但仍
低于灌水前的含盐量 。 7 月 29 日和 8 月 29 日的现存脱盐率分别为 2 . 12 和 2 . 08 % 。
灌溉后不同土层水分和盐分的变化各异 。 灌水后沟内 0 一 4 0 c m 和垄上 0 一 6 0 c m 的含水
量迅速增加 , 尤以 0 一 sc m 最明显 , 灌水后 3 一 10 天沟、 垄上 0 一 10 c m 水分的变化渐趋缓慢 。
沟内 4 0 一 6 0 c m 的水分变化不明显。 沟 、垄的盐分变化亦不尽相同 。 灌水后 , 垄上 0 一 2 0c m 迅
速积盐 , 其中 , 0 一 sc m 的积盐率最高 。 灌水一天 后测试结果 , 第一次达到 1 1 . 75 , 第二次为
7
.
23 %
。 垄部 2 0 c m 以下土层积盐变化不明显 , 虽然灌水后含盐量有所增加 , 但从灌水第三天
开始 , 垄部 20 一 60 。m 土层的盐分逐渐下降 , 而 。一 20c m 土层的盐分则持续积累 , 盐分表聚现
象明显 。 沟内 0 一 2 0 c m 土层在灌水后迅速脱盐 , 而 20 一 4 0 c m 的含盐量则有所增加 , 说明表层
的盐分被淋洗至该层 。 且该层聚积的盐分总量小于表层 , 进一步证明沟内盐分随着水分向垄
部转移。 灌水三天后 , 聚积于 20 一 4 0 c m 土层的盐分向上转移 , 最终积累于 0 一 2 0 c m 的表土
第 2 期 马其东等 :沟垄作种植牧草改良重盐演草地的效果及其水盐动态
中。 但由于垄的积盐作用 , 灌水后沟内 0 一 4 0 c m 的含盐量持续下降至灌水后 30 天 , 反映出沟
垄作排盐的基本规律 。
3
.
2
.
3 植被状态变化 沟 、垄播种草木择后 , 出苗不全 , 因此在缺苗处保留了其它 自生的草本
植物 , 组成混合群落 , 植被状态见表 5 。 A 、B 、 C 处理的平均总盖度为 34 . 8 % , 其中 , B 处理的总
盖度最高 , 达到 45 . 9 % , 比未处理的原有植被盖度(10 % )提高 35 . 9 % 。 三种处理每公顷平
均鲜草产量达 4 004 . 21 kg /h 衬 , 产草量明显超过了原有草地(1 3 95k 岁h扩 ) , 其中 B 处理的植
被高度 、盖度和鲜草产量均显著地高于 C 处理 , 并极显著地高于 A 处理 。
表 5 植被状况
处 理
Ta b l
e 5 Cbn ditions of
v eg eta t ion
高 度 凡 g h (cTn ) 盖 度 C冶v er ag e (% ) 产 量 Y iela (g/ 衬 )
平均
A v e r ag e
0
.
0 5 0
.
0 1 0
.
0 5 0
.
0 1
平均
0
.
0 5 0
.
0 1
AAB
B 4 1
.
5 8 A 4 4 5
.
7 5
3 3
.
7 2 b B 3 97
.
5 0
AAB
C 36
.
18
A 3 3
.
1 6 b B 2 4
.
68 e B 3 58
.
0 0 b B
a , b
, e : P ( 0
.
05 ; A
,
B
,
C : P < 0
.
0 1
4 讨论与结论
4
.
1 在沟垄作种植草木杯对重盐渍草地的改良效果显著 。 垄具有聚盐作用 , 而沟则有脱盐效
果 。 其中沟垄 比例为 10 0 : 5 0 c m 的排盐效果相对最优 , 因此是沟垄作改良重盐渍草地较适合
的沟垄宽度 。
4
.
2 在六月夏季高温来临前 , 未灌溉 区受降雨量 、气温和蒸发等因素的影 响 , 此时 B 处理垄
的含盐量 (0 一 2 0 c m )逐渐增加 , 而沟内含盐量(0一 4 0 c m )逐渐下降 , 虽在不同层次有所差异 , 但
仍有一定的排盐效果 。 六月后 , 随着气温和 蒸发量的加剧 , 沟 、垄 1 0 c m 以下土层的盐分向表
层积累 , 促使垄的积盐率迅速提高 , 却导致沟内 0 一 2 0 c m 土层普遍积盐 。 此时应及时灌水 , 促
使沟内表层土壤脱盐 , 以避免过高的含盐量伤害牧草 。
4
.
3 在6月 2 8 日至 8 月 2 9 日两次灌水的条件下 , 沟和垄上水分及盐分的变化更为剧烈 。 仅
灌水一天后 , 垄上 0 一 2 0 c m 便迅速积盐 , 并于灌水 5 一 7 天后达到一个较大的峰值 。 同时 , 灌
水使沟内 0 一 4O c m 土层的含盐量迅速下降 , 至灌水 30 天后 , 沟内仍可保持较低的含盐量 。 此
时 , 可根据牧草对水分的需求情况适时进行灌水 。
4
.
4 三种处理的植被状况与原有植被比较 , 在盖度和鲜草产量等方面均显著地提高 , 其中 B
处理植被的高度 、盖度和鲜草产量均显著地高于 C 处理 , 并且极显著地高于 A 处理 , 结果进一
步证明 B 处理排盐的效果良好 。
4
.
5 土壤中水盐水平与垂直运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 研究测定工作有很大难度 , 本文仅就沟
垄部 0 一 60c m 土层中的水盐含量变化进行一年的田间测定 , 推导 了水与盐转移方向 , 并得出
初步结果 , 仍有待今后继续深入研究。
4
.
6 植被与土壤水盐的相关 , 本文仅从群落生长的效果方面进行初步分析 , 在沟垄作条件下 ,
植被与水盐系统的相关研究 , 仍有待进一步深入 。
草 地 学 报 1 9 97 年
参 考 文 献
王志久 , 19 86 , 沥青乳剂改良盐碱地的效果 , 山西农业科技 , 6 : 2 一 25
王翔 , 1 9 91 , 田间工程和农业措施对盐碱土改良的作用和意义 . 内蒙古农业科技 , 3 : 14 一 16
石元春 , 19 86 , 盐渍土的水盐运动 , 北京 :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 3 一 6
许鹅主编 , 19 93 , 新疆草地资源及其利用 , 新获 : 新狠科技卫生出版社 , 2 一 10
李培清 , 1 9 9 3 , 新疆荒地资源开发与盐碱地改良利用 , 干早区研究 , 3 : 63 一 6
辛中和 , 1 9 90 , 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地开沟躲盐播种优良牧草的研究 , 中国草地 , 4 : 31 一 34
扬思植 , 1 986 , 盐碱地垂直排水冲洗排盐过程及效果分析 , 土壤学报 , 2 3( 2) : 187 一 192
龚大祥 , 1 991 , 河西垦 区暗管排盐的效果与效益 , 甘肃农业科技 , 3 : 14 一 16
M
e thod
,
E ffe e t a n d W a te r
· sa lt D yn am i
e s by F u r r o w
·
R id g e
to E m Pr o v e H ig h S a lin iz e d G ras s la n d
M a Q ido ng
(Ins tit
u te of G r a s lan d 豁en e e , Ch in a A gh cul tur a lu 苗versl
ty
,
&幼i呀 l0() 0 94 )
X u Pe n g L i W
eiju n X ia T ia飞a眼 G ao Xi ang
(X i衍ia眼 A g ricul tu r a lU ni ve rs ity , Urum 嘟 8 30 052 )
A b str a c t : T h is p a p e r 15 th e a u th o r
’ 5 fu rt he r s tu dy o n the effe e t a n d w a t e r

sal t d邓am ics u s -
in g thr e e tr e a tm e n ts o f fu rm w

ri电e e ul tu r e to im prov e h ig h sa lin iz e d d e se r t g r aSl an d in tw , year
re sa r eh
.
T he r e s u lt sh o w e d th a t r id g e a e eum ul
a te d sal t
a n d fu rro w r e d u e e d it
.
In the th r e e t re a t
-
m e n ts
, o n e o f th e fu r o w w id th o f 10 0 em : rid g e w id th o f 5 0 em w as the o Pt im u m fo r fo rag
e
g ro w th
.
T h e w a t e r
一s a lt d yn am ie s o f this k in d o f furm w

ri d g e tre a tm e a t w a s : d u ri ng no
n i川g a tio n
p eri od
,
sa lt e o n te n t o f ri d g e a e e u m u la te d g ra d u al ly
,
w h ile fu rro w sal t co
n te n t d e e r eas e d to
som
e
d e g r e6
.
B u t aft e r Ju n e 4
,
the u p p e r laye r o f fu rro w b眼a n to a e e u m ul a t e sa lt by the effe e t of tem -
p e r a tu re
.
Du
ri n g ir ig a t io n p e ri o d
, a ll la ye r s o f r id g e a e e u m u la t ed sal t afte r be i
n g iri g
a ted
, e spe
-
eial ly in o 一头m laye r , 5 一 7 d a ys la t e r , it w o ul d r e a eh a hig h e r e o n te n t o f sa lt , th e n , th e eh a吧es
b e e a m e slo w e r
,
S al t e o n t e n t o f fu rro w r a p idl y re d u e e d in o 一 2 0 em lay e r afte r ir ri g a t io n , bu t a c e u -
m ul a te d b elo w 2 0 em o f the 50 11
, a n d th e n
,
sa lt mo
v ed to the s u汀a e e o f the 50 11 . 虹te r trea tm e n t ,
v e g e t a t io n s w e re o bv io u sly c ha n g e d
com
par e d w ith th e o r ig in al o n es
.
K ey W o rd
s : Fu rm w

ri d g e eul tu re ; W
a t e r

sa lt dyn am ie ; S alt a e e u m ul a t i飞 ra te ; Sal t re d u e -
in g r a t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