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武汉植物学研究 , ! ∀# ∃ % & ∋ &一 & ∋
( ) ∗ + , − . )/ 0 “1 − , 2 ) 3− , 45 − . 6 57 5 − +8 1
岩棉育苗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
丁朝华 9康 宁9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 武汉 # & : : #∃
提 要 采用岩棉和营养土方作育苗基质 , 观测了基质对番茄幼苗各时期生长的影响 。 其试
验结果是 % 以岩棉作基质培育幼苗能增加番茄幼苗全株的干重 , 其中幼苗根系的干重增加较
为显 著 。 在播种 ;# < 内 , 岩棉育苗的幼苗高度 、茎干重 、叶面积和干重的增长略低于营养土方
育苗 = ;# < 以后 , 岩棉育苗则增长迅速 。 说明岩棉育苗具有增加幼苗干物质累积 、培育壮苗的
特点 , 证实岩棉是一种良好的育苗基质 。
关键词 岩棉育苗 , 营养土方育苗 , 番茄
蔬菜育苗是蔬菜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 也是蔬菜稳产高产的基础 。我国虽然在蔬菜有土
育苗方面有较大进步 ,但在无土方面却进展较慢 , 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采用穴盘育苗 。 穴
盘育苗尽管有许多优点 , 但因育苗穴太小 , 较难育成大苗 。 而培育大苗是我国春大棚蔬菜
生产早结果 、早上市的重要保证 。 目前我国番茄生产培育大苗主要是采用营养土方 、营养
钵和营养袋等育苗技术 。 这些育苗技术虽较穴盘育苗易培育大苗 , 但其缺点是重量重 , 易
破碎 , 不易搬运和运输 , 且大都是人工操作 , 不易工厂化生产 。矿棉和岩棉用于蔬菜育苗具
有诸多优点 , 早在 : 年代就被国外广泛采用 。 我 们在 > ∋ 年开展黄瓜 、番茄矿棉育 一苗的
基础上 , 又进行了番茄岩棉无土育苗与营养土方育苗对番茄生长发育的系列 比较研究试
验 , 以便为番茄工厂化无土育苗提供参考依据 。
材料和方法
? 材料
番茄供试品种为早丰 , 在武汉市蔬菜种子公司购得 。 育苗基质分岩棉和营养土方两
种 。 岩棉块的制作参见矿棉块 的制作川 , 营养土方的配制与制作见文献〔;〕。
? ; 种子处理及生长环境条件
种子处理 、播种方法以及岩棉育苗所用营养液的配方和浓度见文献 〔&〕。 整个育苗过
收稿 日 % ” ∋ : ! 一 & , 修回口 % ∋ : > ; ; 。 第一作者 % 男 , & 岁 , 副研究员 。
来 湖北省科委重点资助项 目之 一 。
武 汉 植 物 学 研 究 第 ! 卷
程在半地下温室 内进行 。 育苗期间室内的平均温度 > ? ≅ , 平均最高温度 ; ! ? ‘≅ , 平均最
低温度 ! ? Α ≅ , 最高温度 &; ≅
两种基质培育的幼苗生产
, 最低温度 , ≅ , 平均湿度 >: Β 。
& ! < 后 , 炼苗 < , 然后筛选生长一致的幼苗 , 连同岩棉或
营养土方一起定植到塑料大棚保护地 , 密度 &: 8 Χ 火 &: 8 Χ 。 随即进行正常的浇水 、施肥等
管理 。
? & 生物量的测定和计算
育苗期生物量的测量是每隔一定时间顺着苗床各取 : 株幼苗 , 小心冲洗掉根系上附
着的岩棉和泥土 , 用卫生纸吸干表面的水份 , 剪下根 、茎 、叶和子叶 , 立即称其鲜重 , 并测其
茎高和叶面积 。 然后将它们放在 : 一 >: ≅ 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重 , 称其干重 。
定植后 , 每隔 < 取 ! 株秧苗 , 分别测定秧苗重量 。 其它部位生物量的测定与苗期相
同 。
; 结果
; ? 不同育苗基质对幼苗茎叶生长的影响
从图 可以看出 , 在生长初期 , 采用岩棉培育的幼苗其叶面积和 叶干重都略低于营养
土方培幼苗 。 在生长约 ;# < 后 , 岩棉培幼苗的叶面积和叶干重则明显超过营养土方培 。两
种基质下培育的幼苗 , 其茎的干重也表现出与叶生长同样的变化规律 , 但在其茎的高度差
异上表现并不明显 ∀见图 ; ∃ , 从而说明采用岩棉育苗有较好的幼苗质量 。
三忽山沐沙一苍。召叭
, !。∀#搜定概中洲
早到抽∃%∀&之∋。又()∗+
一,(卜−几
. / /
. 0 / /
叭酬泌1吕戈二它()∗2+
功一尸/产穿苏万抓咒比.
少一
./3/4 0。
)曰门爪)曰))∀%钊乳45乐 56公7主卿公渗含8飞人工
9序。洲工∀#。之竺侧干古
. / . 6
播种后天数 : ( ; 2 ( <∗ , = 2 > ? , # 播种后 天数 ≅+ 。; 2 ( < ∗> − 2 > ? > #
5 一书 岩棉培叶干重 ∀ > ( 王# − ; ? , ΑΒ 去Α ∗ 。 ) 5 —5 岩棉培茎干重 ΧΔ > > ∗ # −丫 ? , ΑΒ Ε, = > )− > , Φ ? > > ∀ , ! ∀∀ ! − 〔 + Γ − > , Φ ? > > ∀ 二! ∀∗ ! − , + Γ
5 Η Η Η一 营养 7方培叶干重 ≅ 一 ,( < # −; ? , ΑΒ∀ ∀∗ > ) 5 Η Η一 营养土方培茎 干重 Χ ../ = # −; ? > ΑΒ ∀∗ /. .) ! ∗− Α, ) ∗ 2 > ∗ Α , ! ∀∗ ! −Ι + Γ ) ! ∗ − Α, ) ∗ 2 > Α∀ , 以 ∀∗ ! − , + Γ
火— 又 岩棉培 口∀一面积 ≅ > ( < ( − , ( > ) = > Ι Φ? > > ∀ 只—一火 岩苗棉培茎高度 ϑ ., > > ∗ Δ > ΑΒ ∀、∗ > ) = > , Φ ? > > ∀, ! ∀∗ ! − , + Γ , ! ∀∗ ! − Ι + =
Κ Η一 火 营养土方培叶面积 ≅ > ( < ( − , ( > ) ) 以 , − Α, ) ∗ 又 Η一 义 营养土方培茎高度 Χ Δ > > ∗ Δ , ΑΒ ∀、− > ) ) ! ∗ − Α, ) ∗
ϑ / .. , ! ∀∗ ! − , + ϑ / .. , ! ∀∗ ! − , +
图 . 两种育苗方法对番茄幼苗叶干重及叶面积的影响
Λ ΑΒ 5 . Μ <<Ι , − > < ∗? > , ! ∀Ν ! − ( ∀ 2 ! Ο 2 ∗ − ( ∗, 2 > ) ∀, ( < # − ;
? , ΑΒ ∀∀ ∗ ( ) # Α , ( < ( − , ( > < ∗ > ) Α ( − > 2 , Ι # ∀Α) Β 2
图 0 不同育苗法对番茄茎千重及高度的影响
Λ ΑΒ 5 0 Μ <<, , ∗ > < ∗ ? > , ! ∀∗ ! − ( ∀ 2 ! Ο 2 ∗ − ( ∗, 2 > ) 2 ∀Α > > ∗ # − ;
? , ΑΒ ∀∀ − ( ) # 2 ∀Ν > > ∗ ∀Α , ΑΒ ∀∀ ∗ > < ∗ > ) ∀( ∗ > 2 , , # ∀主) Β 2
第 # 期 丁朝华等 % 岩棉育苗对番茄幼苗 生长发育的影响
; ? ; 不同育苗基质对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比较两种基质下番茄幼苗根系的生长情况可 以看出 ∀图 & ∃ , 在播种 ;# < 内 , 岩棉培幼
苗根 系干重的增长速度是营养土方培根系干重的 ; 倍左右 , 随后其干重的增长速度达 #
倍以上 , 这可能是与岩棉培不断补充水份和养料有关 。
从图 # 两种基质培育的幼苗根系干重与茎叶干重的直线回归分析来看 , 均表现为正
相关 , 且相关系数 + 经检验在 − 一 : ? : 水平上显著 。 说明茎叶干重与根系干重表现为同步
增长 , 但岩棉培的增长明显高于营养土方培的增长 。
> : :
了广户:八”::,ΔΕ#,Δ∋∋仍妇奋月。.8!招的Η/二飞兰冬匆渗之口的!川∀#。洲Π助日Θ侧干古绷”’.’‘“.”‘.’‘”./ ’4./ ·0
, Ρ/ 卜卜叫娜二可三公半. / .6 . 4
主妙。渗念8./国
不∋!比工#。侧之妙十吩彩
‘二了二‘ Σ
.Τ 0 0 0 ϑ 0 3 6 . 6
。匡不厂下厂溉万二≅ Υ ς ‘ς ς Ω 吸≅吸, 峪ς ς
播种后天数 ≅ + ( ; 2 ( <∗, − Χ > ? , #
5 —5 岩棉培 Ξ > , Φ? > > ∀ Ι ! ∀∗! − , + Γ5 Η Η Η Η 一 营养土方培 Ψ ! ∗− Α, ) ∗ ϑ / .. Ι ! ∀∗ ! − , +
周“厂.Τ · 不 同育苗方法对番茄幼苗根系干重 的影响Μ <<, , ∗ > < ∗? > , ! ∀∗! − ( ∀ 2 7Α Ο 2 ∗− ( ∗ , 2 > ) − > > ∗ # − ;
? , ΑΒ Δ ∗ > < ∗ > Ζ ( ∗> 2 , , # ∀Α) Β 2
根系干重 ) ∀Β Σ . / [ ∀( ) ∗ 2 +
Ξ > > ∗ # − ; ? , ΑΒ Δ ∗
一 又一 岩棉培 Ξ > , Φ? > > ∀ Ι ! ∀∗ ! − , +
∴ = 一 一 ] Τ 5 4 3 4 ] ⊥ 5 ϑ/ . ≅ _ − ⎯ / 5 Τ Τ Τ 3 + Γ
一5 一 营养土方培 Ψ ! ∗− Α, ) = 、/ .. % ! ∀∗ ! − , +
∴ α ⎯ 一 Τ ϑ 5 6 4 ⊥ Τ 5 3/ ϑ 4_ − 一 / 5 Τ Τ 3 Τ +
图 两种育苗基质的根系与茎叶干重之间的相关性
Λ ΑΒ 5 % > − − , ∀( ∗ Α> ) > < # − ; ? , ΑΒ Δ ∗ Ο , ∗ ? , , ) − > > ∗ 2 ( ) #
2 Δ > > ∗一∀, ( β , 2 > ) ∗ ? > , ! ∀∗ ! − ( ∀ 2 ! Ο 2 ∗ − ( ∗ , 2
0 5 6 不同育苗基质对幼苗各器官重量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 , 两种基质培育的幼苗 , 各器官的生物量在全株中所占比例也在不断
发生改变 。 以子叶表现较为明显 , 即播种后 ./ # 内 , 子叶干重占全株的 / χ 以上 , 到 04 #
后基本上死亡 。 在播种后 .Τ # 内 , 真 叶的干重 比在全株中不断增加 Γ .Τ # 后基本上稳定在
ϑ/ 写δ ]/ χ Γ幼苗茎在整个培育阶段与全株 比例 , 岩棉培在 .ϑ χ 一 0/ χ , 营养土方培则为
. 3 χ 一 0 ϑχ 。 此外 , 岩棉培幼苗根系占全株的比重 比营养土培大 , 约 ./ χ以上 , 两种基质
上培育的幼苗干 Σ 鲜百分比差异并不明显 表 . + 。
0 5 不同基质育苗对番茄定植后生长的影响
从表 0 可看出 , 两种基质下培育的秧苗定植到塑料大棚保护地后 , 岩棉培的植株总生
物量略比营养土方培高 , 但差异并不显著 。 可是在内外根系的生长上 , 两种基质培育的植
株却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 , 即岩棉培植株的 内根系干重和鲜重均低于营养土方培植株 Γ而
外根系正好相反 , 岩棉培植株 明显高于营养土方培植株 。形成这种内外根系差别的原 因可
能是营养土方 内养料充足 , 有利根系生长 , 而岩棉块内部养料缺乏 , 且定植前 , 根系就较发
& ∋ ∋ 武 汉 植 物 学 研 究 第 ! 卷
达 , 有利从周围土壤中吸取养料的缘故
表
Φ − Γ .5
两种育苗基质的番茄幼苗各器官干重和干 Η鲜重比例及其变化
Ι + ) ϑ ) + 34) , 7 ) / < 4//5 + 5 , 3 ) + Κ − , < +Λ 0 5 4Κ 1 37 − , < < + Λ Η /+ 5 7 1
0 5 4Κ 1 37 ) / 3) Χ − 3 ) 75 5< .4, Κ 7 ) , 3 0 ) 5 ∗ .3∗ + − . 7 ∗ Γ 7 3 + − 35 7
播种后
天数
Μ − Λ 7 − /3 5 +
7 ) 0 5 <
总干重
Φ ) 3− . < + 45 < 0 5 4Κ 1 3
) / : ϑ .− , 3 7
∀, .Κ ∃
Ν 协 2
干重 Η鲜重
Μ + Λ 0 5 4Κ 1 3Η
/+ 5 7 1 0 5 4Κ 1 3
子 叶
≅ ) 3 Λ.5 < ) , 真叶Ο 5 − Π 5 7 茎Θ1 ) ) 3 7 根系6 ) ) 3 7
Ν 2 Ν 2 Ν 2 Ν 2 Ν 2
二(八Ρ ?
; &
# : > ?
∋ ∋ > ?
∋ & ?
; 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Σ
=% =
!
# , ∋
> ? ∋
论,
;
& : ? !
洲几!
? ! %=?
:εΟφ目ΒΩγ∋匕,土山.Τ曰η乙八(
以 . / 株总于重为 ./ / ./ Χ , , # ∀Α Γ , Τ ϑ ∗ > ∗ ( ∀ # − ; ? , ΑΒ Δ ∗ ( 2 . / / + 。
ι 为岩棉育苗 , ϕ 为营养土方育苗 ι 一 − > , Φ? > > ∀ , ! ∀∗ ! − , 2 , , # ∀Α) Β 2 , ϕ 一 ) ! ∗ − Α, ) ∗ ϑ / .. Ι ! ∀∗盯 , 2 , , # ∀Α) Β 、 + 5
表 0 定植后 , 两种育苗基质对番茄生物量的影响
κ ( Ο ∀, 0 Μ <<, , ∗ > < ∗? > , ! ∀∗ ! − ( ∀ 2 ! Ο2 ∗ − ( ∗ , 2 > ) Ο Α> Ζ ( 2 2 > < ∗ > Ζ ( ∗ > 2 , , # ∀Α) Β ( <∗ , − ∗ − ( ) 2 [ ∀( ) ∗ , # Β +
处 理
κ − , ( ∗Ζ , ) ∗
定植后 天数
: ( ; 2 ( <∗, −
∗ − ( ) 2 8∀( ) ∗ , #
茎
Χ Δ > > ∗
,篮< 块内根系Ξ > > ∗ Α ) 2 Α# ,− > , Φ? > > ∀ 块外根系Ξ > > ∗ > ! ∗ 2 Α# ,− > , Φ ? > > ∀ 总重κ > ∗( ∀ ? , ΑΒ Δ ∗ > <. / [∀( ) ∗ 2
≅〕 Λ ≅+ Λ : : Λ
一Λ一:
/564.50庄, 5工φ山Τλ5⋯曰,土φΩ任,(叹#∀上夕一了 曰咬#η山ΤΤ注任μ了八Ξ > , Φ? > > ∀
, ! ∀∗ ! − ,
. 5 0
0 0
]
棉苗岩育
尸乃]月络⋯,/乃ν工Ω/.6+3Υ曰一0)ν乃(5Η门..η2一营养土 方育 苗Ψ ! ∗− Α, ) ∗, ! ∀∗ ! − , 煞
. ϑ 5
0 4 5 ]
Τ ]
0 . 3 /
0 5 4
5 ]
4 5 3
0 Τ 5 3
ϑ 5 0
. 0 5 ϑ
. Τ 5 6
0 . 5 /
0 5 4
] 5 ]
. / 5 3
. . 5 3
5 ϑ
3 5 4
. 5 Τ
ϑ . 5 ϑ
ϑ / 5 ϑ
Τ 0
.ϑ . 5 Τ
3 6 5 /
门了汤络.三)Θ口
..η,曰
ο=ο ο= Γ
. ϑ 5 . 0
] 5 /
. 5 /
0 6 5 6
6 3 5 / οΓ=Ε
6 3 5 Τ
] ] 5 .
. 64 ]
3 0 .
门了 .5自八
≅φ一Τ
: 代表干重 , Λ 代表鲜重 : ( ) # Λ 2 − ( ) # <> − ∗ Δ , # − ; ? , ΑΒ Δ ∗ ( ) # <− , 2 ∀Α ? , ΑΒ Δ ∗ − , 2 [ , , ∗ Αβ , ∀; + 。
6 讨论
从以岩棉和营养土方作育苗基质 的比较研究试验来看 , 在整个育苗阶段岩棉培育的
幼苗其全株的生物量都高于营养土方培 , 尤其在培育 04 # 后 , 更为明显 超过 0 倍 + 。 岩棉
育苗的高度虽高于营养土方育苗 , 但差异并不明显 约相差 0 一 6 Ι Ζ + Γ而茎的干重明显重
于营养土方育苗 。岩棉育苗较营养土方育苗发根数量多 , 根系发达 、粗壮 , 根 系干重明显重
于营养土方育苗 。两种育苗基质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出的影响 , 一方面可能是
岩棉有良好的保水通气性能 , 有利幼苗生长所致 Γ 另一方面可能是与岩棉育苗的营养液有
关 。将两种育苗基质培育的幼苗移栽定植后进行相同的管理 , 它们除了在根系上表现出差
异外 , 其它各器官在生长上的差异正在缩小 。从而证实岩棉育苗与营养土方育苗对番茄幼
苗在生长发育上表现 出的差异 , 是与基质的性质和营养液有关 。
岩棉与矿棉一样是无土育苗的 良好基质 。由于它通气保水性能好 , 且根系易在 内舒伸
第 # 期 丁朝华等 % 岩棉育苗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 ∋
生长 , 从而能提高苗木的生长速度 , 缩短苗期 , 培育壮苗 , 此外还便于移栽和管理 。同时 , 由
于岩棉是矿石在 ∋ : ≅ 的高温下熔化 、拉丝膨 胀而成 , 其化学组成成 份为 ! : % # Β 、
Ν ; Ε 。 # Β 、≅ − Ε ∋ Β 、Τ Κ Ε : Β 、 Υ 5 Ε Θ Β 、ς − ΑΕ ΑΒ 、Τ , Ε ; 肠 、 Ω ΑΕ Ο Β 、 Φ ΟΕ ; Β 〔‘ , !〕 。
因而采用岩棉块育苗 , 经过耕作后 , 岩棉块破碎成为土壤组成的一部份 , 它不仅对土壤无
污染 , 而且还具有改 良粘性土壤的作用〔!〕 。 因此 , 岩棉作为工厂化育苗的基质 已被国外广
泛使用 〔‘一石〕。 我国由于在这方面研究起步较 晚 , 用岩棉作无土育苗基质的研究报道较少 。
作者近 : 年来 , 在研究矿棉育苗的基础上 , 对番茄育苗采用岩棉作基质与营养土方育苗
作了对 比研究 , 进一步证明了岩棉育苗具有上述诸多优点 。
参 考 文 献
丁朝华 ? 西红柿 、黄瓜矿棉无土育苗的研究初报 ? 科学进展 , > ∀! ∃ % & 一
; 工 化 ? 蔬菜现代育苗技术 ?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 ;: 一 ;: !
& 丁朝华 , 杨佳芳 , 放 炳 ? 营养膜无 土栽培技术的研究 ? 武汉植物学研究 , > , ∀& ∃ % ; >! Ξ ; ;
# Ψ 5 + 0 5 + Υ Ο一 , Ζ 5 ..5 Χ − , ( ≅ ? Φ 1 5 Ι ) 7 7 4Γ 4.4345 7 ) / [ + ) < − , 6 ) 5 ∴ 0 ) ∀∃Ο 4, ] ) + 3 45 ∗ .3 ∗ + 5 ? Ι + ) 5 5 5 < 4, Κ 7 ) / Υ 4/3 1 4, = 5 + , − 3 4) ,
− ≅ ) , Κ + 5 7 7 ) , Θ ) 4..5 7 7 ≅ ∗ .3∗ + 5 , ς 5 31 5 + .− , < % ! ∀∃Θ ≅ , > : ? ; ∋ &一 ; >
! 〕) , , − , 6 Θ , 24Κ Κ 7 Ν [ ? ] ) + 3 45 ∗ .3 ∗ + − . 6 ) 5 ∴0 ) ) .一Ν ∗ 7 3 + − .4− , ⊥ _ ϑ 5 + 45 , 5 5 7 ? Ι + ) 5 5 5 < 4, Κ 7 ) / Θ4_ 3 .飞 Ο, 3 5 + , − 34) , − .
≅ ) , Κ + 8 7 7 ) , Θ ) 4..5 7 7 ≅ ∗ .3∗ + 5 , ς 5 31 5 + .− , < % ! ∀∃Θ ≅ , > # ? > &一 ; : &
∋ ( Π − , < 5 + 2) ) ς , ς 45 + 7 ] ? [ + ) 0 4, Κ , ∗ + 7 5 + Λ 3 + 5 5 7 ) / + ) 5 ∴ 0 ) ) .? Ι + ) 5 5 5 < 4, Κ 7 ) //4/3 1 Ο, 3 5 +, − 34) , − . ≅ ) , Κ + 5 7 7 ) , Θ ) 4..5 7 7
≅ ∗ .3 ∗ + 5 , ς 5 31 5 + .− , < % ! ∀∃Θ≅ , > : ? ; > 一 & : :
⊥ Υ Υ ⊥ ≅ Φ Ε Υ 6 Ε ≅ Ω 丫Ψ Ε Ε ⎯ ≅ Δ ⎯ Φ Δ 6 ⊥ Ε ς [ 6 Ε 丫Ψ Φ ]
Ν ς Μ Μ ⊥ Ψ ⊥ ⎯ Ε ΙΤ ⊥ ς Φ Ε Υ Φ Ε Τ Ν Φ Ε Θ⊥ ⊥ Μ ⎯ Ος [ Θ
Μ 4, Κ Α 1 − ) 1 ∗ − Ω − , Κ ς 4, Κ
∀Ζ ∗ 1 − , , ; , 7 +% +∗ ++ ) / 2 ) 3 − ,理 , ’1 + ≅ 1 4 , % 5 75 Ν 〔− < 5 。圳 可 、 Θ % 4,? , , 8 ‘% Ζ ∗ 1 − , # & : : # ∃
Ν Γ 7 3+ − 8 3 6 ) 5 ∴ 0 ) ) . − , < , ∗ 3 + 45 , 3 ! : Γ .) 5 ∴ 7 0 5 + 5 ∗ 7 5 < /) + 31 5 7 ∗ Γ 7 3 + − 3 5 7 ) / 3 1 5 5 ∗ .3 4Σ
Π − 34, Κ 7 5 5 < .4, Κ 7 ) / 3 ) Χ − 3) 5 7 ? ⊥ //5 5 37 ) / 30 ) 5 ∗ .3 ∗ + − . 7 ∗ Γ 7 3 + − 3 5 7 ) , 3) Χ − 3 ) 7 5 5 < .4, Κ 7 0 5 + 5
) Γ 7 5 + Π 5 < ? Φ 1 5 + 5 7 ∗ .3 7 4, < 45 − 3 5 < +1 − + 4, 5 + 5 Χ 5 , 3 7 ) / 、5 5 < .4, Κ 7 ) , + ) 5 ∴0 ) ) . 5 ∗ .3 ∗ + 5 0 5 + 5
.) 0 5 + 31− , 3 1 ) 7 5 ) , , ∗ 3 + 45 , 3 ! : 5 ∗ .3 ∗ + 5 ) , < + Λ 0 5 4Κ 1 3 ) / 71 ) ) 3一.5 − Π 5 7 , .5 − / − + 5 − − , <
7 1 ) ) 3 1 5 4Κ 1 3 < ∗ + 4, Κ ; # < − Λ 7 − /3 5 + 7 5 5 < 7 ) 0 5 < ? ] ) 0 5 Π 5 + − /3 5 + ; # < − Λ 7 , 4, 5 + 5 Χ 5 , 3 7 ) / 3 9.5
7 1) ) 3 一Ο5 − Π 5 7 , .5 − / − + 5 − − , < 7 1 ) ) 3 1 5 4Κ 1 3 ) , + ) 5 ∴ 0 ) ) . 5 ∗ .3 ∗ + 5 0 5 + 5 Χ ∗ 5 1 Χ ) + 5 3 .飞− + . 3 .飞) 7 5
) , , ∗ 3 + 45 , 3 ! : 5 ∗ .3 ∗ + 5 ? 6 ) ) 3 < + Λ 0 5 4Κ 13 ) , + ) 5 ∴ 0 ) ) . 5 ∗ .3 ∗ + 5 0 − 7 0 5 4Κ 1 3 45 + 31 − , 3 .. − 3 ) ,
, ∗ 3 + 45 , 3 ! : 5 ∗ .3 ∗ + 5 < ∗ + 4, Κ 31 5 〔% ∗ .3 4Π − 3 4, Κ 7 5 5 < .4, Κ 7 ) / 3 ) Χ − 3 ) 5 7 ? 6 ) 5 ∴ 0 ) ) . − 7 − 7 ∗ Γ Σ
7 3 + − 3 5 ! Γ 5 3 35 + /) + 5 ∗ .3 4Π − 3 4, Κ 3 ) +, − 3 ) 7 5 5 < .4= ?
Ω 5Λ 0 ) + < 7 6 ) 5 ∴ 0 ) ) . 5 % 4 .3∗ + 5 , ς ∗ 3 + 45 , 3 ! : 5 ∗ .3∗ + 5 , ’/ ) Χ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