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Y ON CHROOMONAS CAUDATA GEITLER I.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OF LIGHT MIC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具尾蓝隐藻(CHROOMONAS CAUDATA GEITLER)的研究 Ⅰ形态特征──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



全 文 :武汉植物学研究   ,  ! ∀# ∃ % &  ! ∋ & 
( ) ∗ +, − . )/ 0 ∗1− , 2 )3 − , 45 − . 6 7 87 − +5 1
具尾蓝隐藻 ∀9: 6 ; ;<; = > ? 9> ≅ Α > Β >
Χ Δ ΕΒ Φ Δ 6 ∃的研究
 Γ 形态特征—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
胡鸿钧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 武 汉 Η #Ι Ι Η∃
施之新 魏印心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武汉 Η# Ι Ι &∃
提 要 对具尾蓝隐藻 ∀9 1∋ ϑ ), −Γ5 5− ∗ Κ −3 −∃ 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的观察 。 扫描电
镜观察证明具尾蓝隐藻具有明显的纵沟 , 细胞顶端具圆形凹 口 , 表明该种有“ 口沟 ”存在 。从而
澄清了文献上对该种有无 “ 口沟 ”相互矛盾或模糊不清的描述 。
关键词 具尾蓝隐藻 , 口沟 , 刺丝胞 , 板片
具尾蓝隐藻 ∀91 ∋ ϑ 。朋 % 5− ∗ Κ −3 − Χ 7 43. 7 + ∃是一种分布很广的淡水种类 。 但由于细胞
较小 , 以往不同的学者对其是否具有 口沟 ∀Χ ∗. .7 3∃ 看法不一致 。 近 &Ι 多年来 , 国外学者对
蓝隐藻属的一些种类进行了微形态学研究〔’一‘〕。 实验证明蓝隐藻的细胞表面具有纵 向排
列的长方形板片 , 板片前端两侧的角内规则地具有  个刺丝胞 ∀Β +4 ) 1)5 Λ 8 3 8 ∃ , 但未见具尾
蓝隐藻微形态学研究报道 。本文报道的是具尾蓝隐藻光镜和扫描电镜形态特征观察结果 。
 材料和方法
  Μ Ι 年 Ν 月 & 日 , 在江苏省无锡水产研究所附近的一小池塘中出现蓝绿色的水华 ,
水的中上层呈云块状 。 采集蓝绿色云块状水样 ,光镜下检查 , 系很纯的具尾蓝隐藻 。 遂将
其一部分用 Η写的福尔马林固定作为光镜观察研究之用 Ο 另一部分经蒸馏水洗涤 & 次后
用 & Π戊二醛磷酸缓冲溶液固定 , 酒精系列脱水 , 放入醋酸 乙戊醋替换 , 临界点干燥仪中
干燥 , 镀膜 , 日立 : 一#Ι Ι 型扫描 电镜观察 , 拍照 。
& 结果和讨论
光镜观察具尾蓝隐藻 , 单细胞 , 卵形 , 侧扁 , 背侧略突起 , 腹侧平 , 前端宽 , 斜截 , 向后渐
狭 , 末端呈尾状略向腹侧弯曲 Ο & 条不等长的 , 略短于体长的鞭毛从腹侧前端伸出 , 两纵列
收稿日 % &   一 Ι  一&  , 修回日 %    一 Ι #一 &  。 第一作者 % 男 , Ν # 岁 , 研究员 。
武 汉 植 物 学 研 究 第 ! 卷
刺丝胞颗粒位于纵沟两侧 , 纵沟不明显 , 未见“ 口沟气色素体  个 , 片状 , 周生 , 蓝绿色 , 具
 个明显的蛋白核 , 位于细胞背侧近中部 Ο细胞核  个 , 位于细胞后半部 Ο细胞宽 Η ∋ Μ∀ ∋
 Ι冲ϑ , 长 Μ Γ !一  Γ ! 拌ϑ ∀见图 . ∃ 。
扫描电镜观察 , 具尾蓝隐藻细胞近顶部
有一个圆形到卵形的凹 口 ∀图版 Ε%  , Η ∃ , & 条
鞭毛从凹 口处伸出 , 纵沟 明显 , 从细胞腹侧顶
端至中部偏下 Ο 细胞表面具长方形板片 , 自左
向右略呈螺旋状排列 ∀图版 Ε% & , # ∃ , 每一板片
前端两侧的角内有规律地具  个刺丝胞 。
? ϑ 431 ‘, , 认为蓝隐藻 ∀91 +) ϑ ) , − 8∃无 “ 口
沟 ” , Θ ) 3 3〔‘〕则认为此属有 “ 口沟 ” , 而 : ∗ Ρ 7 + Σ
Τ7 8 3 − .) Υ Υ 4〔, ,认为此属虽有 口沟但不明显 。 我
们在光镜下观察的确未见“ 口 沟” , 但扫描电
镜可 见具尾蓝隐藻细胞的前端有一明显 凹
口 。 已知隐藻类的“ 口沟 ”均在其细胞前端有
开 口 , 由此可见 具尾 蓝隐藻是有 “ 口 沟 ”的 。
?− , 3) +7 〔, 〕报道蓝隐藻的 & 个种 ∀. 种未定名 ∃
的细胞表面具有纵向排列的长方形板 片 , 每
个板片的前端两侧角内规则地具  个刺丝
胞 。 具尾蓝隐藻板片的形态 、排列方式与这 &
个种相似 。 隐藻属 ∀9。沪3) ϑ ), −8 ∃的细胞表面
具六角形的板片 Ο球半隐藻属 ∀: 7ϑ 48 7.ϑ 4% ∃
 Ι .Υ ϑ
图  具尾蓝隐落
Θ 4ς Γ . ∀∃1 + ) ϑ 份之− 8 5 − ∗ Κ − 3 − Χ 7 43.7 +
的 细胞表面无板片。 ?−, 3)+ 7 等认为周质体的数个独特的特 征可作为 隐藻门 ∀9+Λ Ω 3。Σ
Ω 1Λ3 − ∃分属甚至分种的依据之一 ,这种意见是否可取 , 尚需作大量研究才能证实 。
参 考 文 献
? − , 3) + 7 ≅ (Γ ? 7 − , , 4, ς 7 .7 7 3 + ) , ϑ 47 + ) 8 5 ) Ω Λ − , Κ 7 ) ϑ Ω − + − 34Ξ 7 ϑ 47 + ) ϑ ) + Ω 1) .) ς Λ ) Ψ 31 7 Ω7 + 4Ω .− , 8 3 ) Ψ  正,ϑ 48 7ϑ 48
+ 跳肠8 7 7 , ! Γ 51 +) ϑ ) , − , 8 Ω 二91 +) ϑ ) , , − 8 8− .4, , − − , Κ ϑ 7 ϑ Ρ 7 + 8 ) Ψ 317 ς 7 , ∗ 8 9+Λ Τ3 ) ϑ ) , % 8− ∀9 + ΛΩ 3) Ω 1 Λ7 7 − 7 ∃ 2+ Γ 了 尸1Λ
‘耐 ,   ,  & % & ! ! ∋ & Ι
< − + 7 1− , 3 : (Γ Τ + )5 7 8 8 4, ς ) Ψ 8 ϑ − ..Κ 7 .47 − 3 7 Ρ 4) .) ς 47 − . 8 Ω 7 7 4ϑ 7 , 8 Ψ) + 8 7 − , , 4, ς 7.7 7 3+ ) , ϑ 47 +) 8 7 ) Ω Λ Γ ( <4 7+)8 ,   # ,
 % # Ν 
Χ − , 3 3 Δ Γ < 47 +) ϑ ) + Ω 1) .) ς Λ ) Ψ Ω7 + 4Ω .− 8 3 ) Ψ 91∋ ϑ ) , % − 8 ∀9 + ΛΩ 3) Ω 1Λ 7 7 − 7 ∃ Γ ( Τ1Λ 5 ) . ,   & , % & 一 Μ Η
Α 的Κ ς 7 ( Α Γ Β 17 Θ4, 7 ? 3 + ∗ 7 3∗ + 7 ) Ψ > .ς − . 9 7..Γ Ε ) , Κ ) , % > 7 − Κ 7 ϑ 47 Τ + 7 8 8 ,   #
?ϑ 4+1 Χ < Γ Β 1 7 Θ +7 8 1一Ζ − 37 + >.ς − 7 ) Ψ 3 17 ≅ , 43 7Κ ? 3− 37 8 Γ = 7Ζ [; + ∴ , Ε, ) , Κ) , , Β ) + ) , 3 ) % <9Χ 6 > 0 一: 4.. 2; ) ∴
9 ) ϑ Ω − , Λ , Ε= 9 ,   ! Ι Γ Ν # Ι
Θ ) 3 3 2 Γ > .ς 7 , ∴ ∗ , Κ 7 Γ ? 3 ∗ 3 3ς − + 3 % Χ ∗ 8 3 − Ξ Θ 48 71 7 + ] 7 + .− ς ,   Γ Η # ∋ Η # Μ
: ∗ Ρ 7 + 一Τ 7 8 3 −.) 乙&  Χ Γ Α − 8 Τ1Λ 3 ) Ω .− , ∴ 3 ) , Κ 7 8 ? ∗ 8 8Ζ − 8 8 7 + 8 Γ ?Λ 8 37 ϑ − 34∴ ∗ , Κ 2 4) .) ς 47 , # Γ Β .Γ 9 + ΛΩ 3 ) Ω 1Λ 7 7 − , ,
91 .) + ) ϑ ) , Κ 4, 7 , , Τ 7 + 4Κ 4, 7 7 , ? 3 ∗ 3 3 ς − + 3 % Δ Γ ? 7 1贫 + Ρ − + 3, 8 717 ] 7 +.− ς 8 Ρ ∗ 71 Ρ − , Κ .∗ , ς ,   !Ι
第 # 期 胡鸿钧等 % 具尾蓝隐藻∀91 ∋ ϑ 胡− , ‘− “Κ 口3− Χ 74 Κ 7+ ∃的研究∀ Ε ∃ & 
?Β ≅ Α [ ; = 9: 6 ;口<口= > ? 9> ≅ Α > Β > Χ Δ ΕΒ Φ Δ 6
 Γ < ; 6 Τ: ; Φ ; Χ Ε9 > Φ ; 2 ?Δ 6 ] > Β Ε; = ; Θ Φ ΕΧ : Β
< Ε9 6 ; ?9 ; Τ [ > = Α ?9 > = = Ε= Χ Δ Φ Δ 9Β 6 ; = < Ε9 6 ; ?9 ;Τ[
: ∗ : ) , ς /∗ , ?1 4 ⊥ 1 4_ 4, 0 7 4 [ 4, _ 4,
∀0 ∗ 1− , ., 8 343 ∗ 37 )Ψ 2 )3− 叮 , ,1 。91 4二7 8‘
> 5− 山冲苦Ξ )Ψ 8 5 47, %578 0 ∗ 1− , Η # Ι Ι Η ∃
∀Ε, 83 43 ∗ 37 )Ψ 石心Κ +)肠肠群 , ,1 7 91 4 , 78
> 5 − Κ7 卿 )Ψ ? 5 47 , 7 7 % 0 ∗ 1− , Η # Ι Ι & ∃
> Ρ 8 3+ − 73 Β 1 7 ϑ ) + Ω1 ) .) ς Λ ) Ψ 91 +) ϑ ) , − 8 7 − ∗ Κ − 3− Χ 7 43.7 + 7 ) ..7 7 3 7 Κ Ψ+ ) ϑ 0 ∗ _ 4 , (4− , ς 8 ∗
Τ + ) Ξ 4, 7 7 Ζ − 8 4, Ξ 7 8 3 4ς − 3 7 Κ Ρ Λ .4ς 13 ϑ 47 + ) 8 7 ) Ω Λ − , Κ 8 7 − , , 4, ς 7 .7 7 3 +) , ϑ 47 + ) 8 7 ) Ω Λ ∀?Δ < ∃ Γ
Β 1 7 ? Δ < Κ 7 ϑ ) , 8 3+ − 3 7 Κ 31 − 3 317 7 7 .. − Τ 7 _ ) Ψ 9 Γ 7 − ∗ Κ − 3− 1− 8 − 7 ) , 7 − Ξ 7 ϑ ) ∗ 31 Ζ 1 471 ! − ,
) Ω 7 , 4, ς ) Ψ Χ ∗ ..7 3 Γ Β 17 7 7 ..∗ .− + 8 ∗ + Ψ− 7 7 ) Ψ 9 Γ 5 − ∗ Κ − 3 − Ω ) 8 8 7 8 8 7 8 ϑ − , Λ 8 ϑ − .. + 7 7 3 − , ς ∗ .− +
Ω .− 3 7 8 , .) , ς 43 ∗ Κ 4, − . ) Ρ.4⎯ ∗ 7 + ) Ζ − + + − , ς 7 Κ Ψ+ ) ϑ .7 Ψ3 3) + 4ς 1 3 Γ Β 1 7 Ω 7 + Τ1 7 + − . 3 + 47 1 ) 7Λ8 3 8
− + 7 .) 5 − 3 7 Κ Ρ 7 , 7 − 31 31 7 3Ζ ) 7 ) + , 7 + 8 ) Ψ 31 7 − , 3 7 + 4) + Ψ− 7 4, ς 7 Κ ς 7 ) Ψ 7 − 7 1 +7 7 3 − , ς ∗ .− + Ω .− 3 7 Γ
? ) ϑ 7 8 Ω 7 7 47 8 ) Ψ 91 +) ϑ ) , − 8 Ζ − 8 7 _ − ϑ 4, 7 Κ Ρ Λ 317 ? Δ < , 3 1 7 81 − Ω 7 − , Κ − + + − , ς ϑ 7 , 3 ) Ψ
Τ.− 3 7 8 , − , Κ 3 + 47 1 ) 7Λ 8 3 8 Κ 48Τ.− Λ 8 4ϑ 4.− + 8 3 + ∗ 7 3 ∗ + 7 Γ
α 7 Λ Ζ ) + Κ 8 91 +) ϑ ), − 8 5 − ∗ Κ − 3 − , Β + 47 1) 7 Λ8 3 , Χ ∗ ..7 3 , Τ.− 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