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Herbaceous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and Regeneration in Shrub Gaps in Huoshan Mountain of Shanxi Province

山西霍山灌丛空隙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与更新



全 文 :山西霍山灌丛空隙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与更新∗
武宇佼ꎬ 苗艳明ꎬ 毕润成∗∗
(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ꎬ 山西 临汾  041000)
摘要: 采用物种重要值和物种多样性指数ꎬ 分析了山西霍山灌丛空隙内主要草本组成及其多样性随灌丛空
隙面积梯度的变化规律ꎮ 结果表明: 在自然状况下形成的<10 m2的灌丛空隙最多ꎬ 占 51􀆰 2%ꎮ 灌丛空隙内
草本植物的重要值高于灌丛下草本ꎬ 且以 10~20 m2的空隙为最高ꎮ 主要草本可分为 3 类: (1) 对灌丛空
隙更新反应不明显的草本ꎬ (2) 对灌丛空隙有正更新反应的草本ꎬ (3) 对灌丛空隙有负更新反应的草本ꎮ
灌丛空隙内的物种丰富度、 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高于灌丛下ꎬ 而生态优势度均小于灌丛下ꎬ 呈现
“单峰型” 的变化趋势ꎬ 且在 10~20 m2达到峰值ꎮ 因此ꎬ 适宜大小的灌丛空隙是森林生态系统草本层植物
多样性维持的重要途径ꎮ
关键词: 灌丛空隙大小ꎻ 草本更新ꎻ 物种多样性ꎻ 山西霍山
中图分类号: Q 49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0845(2015)02-203-06
Herbaceous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and Regeneration in Shrub
Gaps in Huoshan Mountain of Shanxi Province
Wu Yu ̄jiaoꎬ Miao Yan ̄mingꎬ Bi Run ̄che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ꎬ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ꎬ Linfenꎬ Shanxi 041000ꎬ China)
Abstract: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shrub gaps on the herbaceous species community in Huoshan Moun ̄
tainꎬ species importance value and diversity index were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change of the herbaceous plant spe ̄
cies composition and diversity across a gradient of gap siz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portion of shrub gaps
whose area size less than 10 m2 were the highest under the natural stateꎬ accounting for 51􀆰 2%. The importance value
of herbaceous plant was larger in shrub gaps than in non ̄gaps and it was the highest in shrub gaps from 10 to 20 m2 .
The dominant herbaceous species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groups: positive responseꎬ negative responseꎬ and non ̄
sensitive. The species richnessꎬ diversity index and evenness index in shrub ga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non ̄gapsꎬ
while dominance index in shrub gap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non ̄gaps. In additionꎬ they showed hump ̄shaped curves
with increasing gap sizeꎬ and the maximums appeared in shrub gaps from 10 to 20 m2 . Thereforeꎬ the appropriate size
of shrub gap is an important way to maintain the species diversity of herbaceous plant in the forest ecosystems.
Key words: Size of shrub gapsꎻ Herbaceous regenerationꎻ Species diversityꎻ Huoshan Mountain of Shanxi
  林隙是森林中经常发生的一种小规模干扰ꎬ
这种干扰对植被的更新起着重要作用 (梁晓东
和叶万辉ꎬ 2001ꎻ 孙悦燕等ꎬ 2010)ꎮ 林隙的形成
直接或间接地改变了植物的生存环境ꎬ 导致资
源的再分配和微生境的异质性ꎬ 从而影响了种子
的萌发、 苗木定居和幼树生长等一系列更新过
程ꎬ 最终导致森林结构、 物种共存方式、 生物
多样性也发生相应的改变 (宋新章和肖文发ꎬ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  2015ꎬ 37 (2): 203~208
Plant Diversity and Resources                                    DOI: 10.7677 / ynzwyj201514075

∗∗
基金项目: 山西省化学优势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912019)
通讯作者: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ꎻ E ̄mail: sxrcbi@126􀆰 com
收稿日期: 2014-05-12ꎬ 2014-07-10接受发表
作者简介: 武宇佼 (1988-) 女ꎬ 硕士ꎬ 主要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ꎮ E ̄mail: 15835781257@139􀆰 com
2006ꎻ 鲜骏仁等ꎬ 2004)ꎮ 林隙更新作为森林自
然演替的一种重要机制ꎬ 已成为当今生态学研究
的热点之一ꎮ
众多学者围绕乔木空隙对森林的影响作了大
量研究ꎬ 主要在长白山暗针叶林、 次生阔叶林、
杨桦次生林 (杨修ꎬ 2002ꎻ 宋新章等ꎬ 2007ꎻ 宋
新章等ꎬ 2008)ꎬ 茂兰喀斯特森林 (龙翠玲等ꎬ
2005)ꎬ 格氏栲林 (刘金福等ꎬ 2003)ꎬ 红松阔叶
混交林 (李猛等ꎬ 2011ꎬ 2012) 中做了一些工作ꎬ
主要对林隙的一般特征及干扰状况、 更新机制、
生理生态和土壤水分分布格局等方面进行了深入
的探讨ꎬ 国外偏重于研究林窗大小对边界木的生
长和死亡率的影响 (Gray 等ꎬ 2012)ꎬ 通过建立
模型ꎬ 预测森林林分动态变化 ( Arseneault 和
Saundersꎬ 2012) 等ꎬ 而对灌丛的研究也大多集中
于降雨截留特征 (李衍青等ꎬ 2010)ꎬ 树干茎流
(刘章文等ꎬ 2011)ꎬ 地被物及土壤持水性能 (张
远东等ꎬ 2006)ꎬ 萌生过程的营养元素供应动态
(朱万泽等ꎬ 2010)ꎬ 灌丛内外草本叶性状的比较
(毛伟等ꎬ 2009) 等方面的研究ꎬ 但关于灌丛空
隙的一般特征及更新规律的研究报道却很少ꎮ
本文通过研究山西霍山灌丛空隙的更新规律
及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ꎬ 探讨不同物种的更新行
为差异ꎬ 以期为山西霍山灌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
生态恢复与更新提供理论依据ꎮ
1  研究地点自然概况
调查地点在山西霍山七里峪林场ꎬ 地理位置
为 36°21′ ~ 36°45′Nꎬ 111°40′ ~ 112°20′Eꎬ 海拔
从 850~2 250 mꎬ 土壤类型为: 石灰性褐土 (450
~ 1 300 m)、 褐土性土 (1 300~1 400 m)、 淋溶褐
土 (1 400~1 800 m)、 棕色森林土 (1 700~2 200 m)、
山地草甸土 (2 200 m 以上)ꎮ 气候属温带大陆
性ꎬ 年平均气温 9􀆰 3 ~ 12􀆰 3 ℃ꎬ 年降水量 500 ~
700 mmꎬ 无霜期 120~130 dꎮ 调查地点主要灌木
有连翘 (Forsythia suspensa)、 三裂绣线菊 ( Spi ̄
raea trilobata)、 忍冬 ( Lonicera japonica)、 荚蒾
(Viburnum dilatatum) 和荆条 (Vitex negundo) 等ꎬ
主要草本有翻白草 (Potentilla discolor)、 臭蒿
(Artemisia hedinii)、 白羊草 (Bothriochloa ischae ̄
mum)、 羊须草 ( Carex callitrichos) 和风毛菊
(Saussurea japonica) 等ꎮ
2  研究方法
2􀆰 1  调查方法
在大面积踏查的基础上ꎬ 于 2013年 6月选择从 850 m
的山脚到 2 250 m的山顶的 11块样地进行调查ꎬ 每块样
地中随机选择 3~4个空隙ꎬ 记录空隙的长和宽ꎬ 共调查
空隙 41个ꎮ 在每个空隙内随机设置 3 个 1 m × 1 m 的草
本植物样方ꎬ 记录每个样方中草本植物的种名、 高度和
盖度ꎻ 在距空隙边缘 5 m处设 1个 5 m × 5 m的对照样地
(空隙间相距较近时ꎬ 则共用一个对照样地)ꎬ 在每个对
照样地内随机设置 3个 1 m × 1 m的小样方ꎬ 记录每个样
方中草本植物的种名、 高度和盖度ꎬ 同时记录样地的海
拔、 坡度和坡向等环境因子ꎮ
2􀆰 2  数据处理
灌丛空隙面积计算: 因所调查空隙大多呈椭圆形ꎬ
因此采用常用的椭圆形面积计算公式: A=πLW / 4ꎬ 式中
A为林隙面积ꎬ 单位为 m2ꎻ L 为空隙长度ꎬ W 为空隙宽
度ꎬ 单位为 mꎮ
对于草本植物来说ꎬ 其个体矮小ꎬ 个体数量变化较
大ꎬ 故采用重要值作为指标代替多度计算物种多样性能
较好的反映群落的实际情况ꎮ 重要值计算公式如下 (郭
正刚等ꎬ 2003):
重要值=(相对高度+相对盖度) / 2
其中ꎬ 相对高度=某物种的平均高度 /样方中所有物
种的高度和ꎬ 相对盖度=某物种的盖度 /样方中所有物种
的盖度和
用多样性指数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 (张金屯ꎬ 2005)ꎬ
其计算公式如下:
物种丰富度指数: S=样方内出现的物种数
多样性指数 (Shannon ̄Wiener指数): H= -∑

i = 1
PilnPi
均匀度指数 (Pielou指数): E=H / lnS
生态优势度指数 (Simpson指数): D= 1-∑

i = 1
Pi2
    式中ꎬ Pi为第 i 种的相对重要值ꎬ Pi =Ni / Nꎬ Ni 为
种 i的绝对重要值ꎬ N为种 i所在样方所有种的重要值之
和ꎻ S为样方内出现的物种数ꎮ
3  结果与分析
3􀆰 1  灌丛空隙的基本特征
根据调查的 41 个灌丛空隙面积的大小可分
为<10 m2、 10~20 m2、 20 ~ 30 m2、 >30 m2 4 类ꎬ
如图 1 所示ꎬ 其中< 102的灌丛空隙占 51􀆰 2%ꎬ
10~20 m2的空隙占 22􀆰 0%ꎬ 20 ~ 30 m2的空隙占
9􀆰 8%ꎬ >30 m2的占 17􀆰 1%ꎬ 由此可见ꎬ 在自然
状况下形成的<10 m2的灌丛空隙最多ꎮ
402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                            第 37卷
图 1  不同大小级灌丛空隙所占比例
Fig􀆰 1  The proportion of different sizes of shrub gap
3􀆰 2  灌丛空隙大小对更新的影响
3􀆰 2􀆰 1  灌丛空隙大小对草本层更新的影响
不同大小级灌丛空隙内优势草本的重要值见
图 2ꎮ 由图 2 可知ꎬ 灌丛空隙内草本优势种的重
要值高于灌丛下草本ꎬ 且以 10~20 m2的空隙为最
高ꎬ 20~30 m2的空隙次之ꎬ >30 m2空隙的草本重
要值最小ꎮ 空隙的形成对种子散播和光照条件有
强烈的影响ꎬ 进而影响到物种的更新和生长ꎬ 所
以灌丛空隙的草本重要值都高于灌丛下的草本ꎬ
且 10~20 m2的空隙是最适合草本更新和生长ꎮ
图 2  不同大小级灌丛空隙内草本优势种的重要值
Fig􀆰 2  The importance value of dominant herb
in shrub gap of different sizes
3􀆰 2􀆰 2  灌丛空隙大小对主要草本更新的影响
灌丛空隙的出现使得环境条件发生了不同程
度的变化ꎬ 不同物种对不同大小空隙的反应不
同ꎬ 导致其在不同大小灌丛空隙内的重要性也各
不相同 (表 1)ꎮ 由表 1可知ꎬ 主要草本可分为 3
类: (1) 对灌丛空隙更新反应不明显的草本ꎬ 这
类草本在灌丛空隙内外的重要值差别不大ꎬ 在空
隙和灌丛下均能较好的生长和更新ꎬ 如羊须草ꎬ
它在不同大小灌丛空隙和灌丛下始终为优势种ꎮ
这类植物一般为中生植物ꎬ 对光照的要求不严
格ꎬ 从而能充分利用空隙内外的环境资源ꎬ 使自
己在群落中保持稳定的地位ꎮ (2) 对灌丛空隙有
正更新反应的草本ꎬ 这类草本在灌丛空隙内的重
要值要高于灌丛下ꎬ 它们一般在灌丛空隙中进行
更新繁殖ꎬ 如狗尾草ꎬ 它在 10 ~ 20 m2的灌丛空
隙中重要值最大ꎬ 为 0􀆰 1054ꎮ 这类植物大多为
喜阳一年生植物ꎬ 空隙的出现为它们提供了有利
表 1  不同大小级灌丛空隙内主要草本的重要值
Table 1  The important value of dominant herbaceous
species in shrub gap of different sizes
面积等级
Size
          物种
          Species
重要值
Important
value
羊须草 Carex callitrichos 0􀆰 1594
白羊草 Bothriochloa ischaemum 0􀆰 0635
<10m2 知风草 Eragrostis ferruginea 0􀆰 0444
翻白草 Potentilla discolor 0􀆰 0436
臭蒿 Artemisia hedinii 0􀆰 0418
羊须草 Carex callitrichos 0􀆰 1068
狗尾草 Setaria viridis 0􀆰 1054
10~20m2 牛尾蒿 Artemisia dubia 0􀆰 0351
鹅观草 Roegneria kamoji 0􀆰 0337
蛇莓 Duchesnea indica 0􀆰 0337
羊须草 Carex callitrichos 0􀆰 1124
翻白草 Potentilla discolor 0􀆰 0647
20~30m2 狗尾草 Setaria viridis 0􀆰 0478
蛇莓 Duchesnea indica 0􀆰 0448
牛尾蒿 Artemisia dubia 0􀆰 0439
羊须草 Carex callitrichos 0􀆰 0828
薄荷 Mentha haplocalyx 0􀆰 0512
>30m2 蒲公英 Taraxacum mongolicum 0􀆰 0482
知风草 Eragrostis ferruginea 0􀆰 0315
飞廉 Carduus nutans L. 0􀆰 0298
羊须草 Carex callitrichos 0􀆰 2458
臭蒿 Artemisia hedinii 0􀆰 0991
灌丛下 狗尾草 Setaria viridis 0􀆰 0479
翻白草 Potentilla discolor 0􀆰 0449
灰绿藜 Chenopodium glaucum L. 0􀆰 0307
5022期                    武宇佼等: 山西霍山灌丛空隙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与更新                         
的光照条件ꎬ 而且不同植物存在不同的最适面积
范围ꎬ 在这个范围内最利于该植物的生长和繁
殖ꎮ (3) 对灌丛空隙有负更新反应的草本ꎬ 这类
草本在灌丛下的重要值要高于灌丛空隙中的重要
值ꎬ 主要在灌丛下进行更新ꎬ 如臭蒿ꎬ 它在灌丛
下的重要值为 0􀆰 0991ꎬ 高于空隙中的重要值ꎮ
这类植物大多为耐荫多年生草本ꎬ 只有在相对郁
闭和弱光照的环境中才能生存ꎮ 由表 2可以清楚
的看到ꎬ 不同的草本对不同大小级灌丛空隙的侵
占或利用能力存在差异ꎬ 致使其在灌丛空隙中的
优势度明显不同ꎮ
3􀆰 2􀆰 3  灌丛空隙大小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由表 2可知ꎬ 灌丛空隙内的物种数、 多样性
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高于灌丛下ꎬ 表明相对于灌
丛下ꎬ 灌丛空隙内的草本更丰富ꎬ 多样性更高ꎬ
草本的分布也更均匀ꎮ 其中ꎬ 10 ~ 20 m2灌丛空
隙内的物种数、 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ꎬ
表明草本植物的物种数、 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
数随灌丛空隙面积的增大ꎬ 呈现 “单峰型” 的
变化趋势ꎬ 且最大值都出现在 10 ~ 20 m2的灌丛
空隙中ꎬ 这说明 10 ~ 20 m2的灌丛空隙最适合草
本的更新ꎮ 但>30 m2的灌丛空隙的均匀度指数却
略小于林下ꎬ 这可能是因为大的空隙带来较强的
光照ꎬ 再加之动物的频繁活动所带来的干扰ꎬ 使
得物种的均匀度指数有所下降ꎮ
灌丛空隙的生态优势度都小于灌丛下ꎬ 这表
明相对于灌丛下ꎬ 灌丛空隙中的草本的多度分布
较均匀ꎬ 优势种的地位不太明显ꎮ 其中ꎬ 10~20 m2
灌丛空隙内的生态优势度最低ꎬ 为 0􀆰 1442ꎬ 其
次为 20 ~ 30 m2和< 10 m2的灌丛空隙ꎬ 分别为
0􀆰 1508和 0􀆰 1688ꎬ 也符合 “单峰型” 的变化趋
势ꎮ 由此可以看出ꎬ 与大空隙相比ꎬ 中小空隙的
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ꎬ 草本的多度分布也较均
匀ꎬ 优势种不突出ꎬ 反映出中小林隙荫蔽的环境
更适合草本的更新ꎮ
4  讨论
本文从灌丛空隙大小方面初步探讨了山西霍
山灌丛空隙下草本的更新特征ꎮ 从研究结果来
看ꎬ 在自然状况下形成的<10 m2的灌丛空隙最
多ꎬ 且灌丛空隙草本的重要值大于灌丛下草本的
重要值ꎬ 而且遵循单峰模型规律ꎬ 在 10 ~ 20 m2
的灌丛空隙中达到峰值ꎬ 这说明灌丛空隙有助于
草本物种的更新ꎬ 而且存在一个最适更新阈值ꎮ
不同物种对不同大小空隙的反应不同ꎬ 根据
草本植物对空隙植被更新的反应差异ꎬ 主要分为
3类: (1) 对灌丛空隙更新反应不明显的草本ꎬ
(2) 对灌丛空隙有正更新反应的草本ꎬ (3) 对灌
丛空隙有负更新反应的草本ꎮ 大多数草本都属于
对灌丛空隙更新反应不明显的类型ꎬ 如羊须草在
灌丛和所有灌丛空隙中都处于优势地位ꎬ 空隙的
出现对其生长繁殖没有影响ꎻ 狗尾草在灌丛空隙
中生长发育要比在灌丛下好ꎬ 狗尾草属于喜光类
的草本ꎬ 灌丛空隙给它带来了较充足的光照ꎬ 同
时种间和种内竞争相对较小ꎬ 有利于狗尾草类植
物的生存ꎻ 臭蒿类植物在灌丛下生活的较好ꎬ 因
为它们适应于低光照的环境ꎮ 总之ꎬ 灌丛下和灌
丛空隙的草本组成不同ꎬ 且不同大小级灌丛空隙
内的草本组成也不同ꎬ 这可能是由不同物种对光
强和光质的反应不同造成的ꎬ 导致空隙内外以及
空隙间的物种生态位的分化ꎬ 各种繁殖更新方式
的物种才得以长期共存ꎬ 使得森林生态系统草本
植物群落能够维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
样性ꎮ
表 2  不同大小级灌丛空隙内草本多样性的差异
Table 2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species diversity of herb in shrub gap of different sizes
面积等级
Size
物种多样性指数 Species diversity index
物种数
No. of species (S)
Shannon ̄Wiener指数
Shannon ̄Wiener index (H)
Pielou均匀度指数
Pielou evenness index (E)
生态优势度
Dominance (D)
<10m2 20 1􀆰 9087 0􀆰 6371 0􀆰 1688
10~20m2 26 2􀆰 3606 0􀆰 7245 0􀆰 1442
20~30m2 22 2􀆰 1063 0􀆰 6814 0􀆰 1508
>30m2 17 1􀆰 8425 0􀆰 6503 0􀆰 2043
灌丛下 15 1􀆰 7814 0􀆰 6578 0􀆰 2133
602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                            第 37卷
    灌丛空隙内的物种数、 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
指数均高于灌丛下ꎬ 而灌丛空隙的生态优势度都
小于灌丛下ꎬ 这是由于空隙形成后ꎬ 空隙处的光
资源较林下丰富ꎬ 物种间的竞争较小ꎬ 为物种入
侵提供了适宜生态位ꎬ 大量的物种进入空隙ꎬ 因
此草本的丰富度较高ꎬ 多度分布较均匀ꎬ 不存在
明显的优势种ꎮ 相反ꎬ 林下的资源相对缺乏ꎬ 草
本之间的竞争作用激烈ꎬ 一些物种在竞争中处于
优势地位ꎬ 另一些则处于劣势地位ꎬ 从而导致草
本的物种丰富度下降ꎬ 多度分布不均匀ꎬ 优势种
较突出ꎬ 生态优势度较大ꎮ 在 10 ~ 20 m2灌丛空
隙内的物种数、 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ꎬ
生态优势度最低ꎬ 随着灌丛空隙面积的增大ꎬ 草
本多样性指数呈现 “单峰型” 的变化趋势ꎬ 这
与李兵兵等 (2012) 研究结果一致ꎮ 灌丛空隙大
小与物种多样性的这种格局ꎬ 可以用岛屿效应
(杨持ꎬ 2008) 解释———灌丛空隙可以看成一个
孤立的岛屿ꎬ 岛屿面积越大ꎬ 可以容纳的种数就
越 多ꎬ 所以一开始多样性指数随灌丛空隙面积
的增大而增大ꎬ 当面积增加到一定范围ꎬ 此时
的多样性指数达到最大ꎬ 当面积继续增大时ꎬ 空
隙内的光辐量进一步增大ꎬ 水分散失增强ꎬ 物种
的丰富度开始下降ꎬ 以后随着空隙面积的增大ꎬ
多样性指数会一直呈下降趋势ꎮ 在不同区域、 不
同类型的灌丛中ꎬ 灌丛空隙更新都存在一个最适
面积ꎬ 且随地区和灌丛类型而异ꎮ 在生产实践
中ꎬ 可以根据适宜空隙大小人为地制造灌丛空
隙ꎬ 提高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ꎬ 促进植物的更新
与演替ꎮ
空隙干扰能增加物种多样性已被大量研究所
证实ꎬ 这些研究大多依据 “中度干扰假说”ꎬ 认
为局部性的干扰能够促进具有不同资源利用对策、
扩散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物种共存ꎮ 然而有些学者
却对此提出了质疑ꎬ 认为植物多样性和种类组成
与空隙的大小和形状无关ꎬ 空隙对草本多样性组
成未起到关键的筛选作用 (秦晓威等ꎬ 2010)ꎮ
灌丛空隙大小干扰梯度虽能增加空隙草本植物重
要值和物种多样性ꎬ 但对于个体而言ꎬ 大多数草
本植物对灌丛空隙的反应是不明显的ꎬ 只有少数
种对灌丛空隙存在明显的正负更新反应ꎬ 因此ꎬ
有必要在今后的研究中综合分析干扰、 扩散限制
或补充限制在多样性维持中的作用ꎮ
〔参  考  文  献〕
杨持ꎬ 2008. 生态学 (第二版)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金屯ꎬ 2005. 数量生态学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Arseneault JEꎬ Saunders MRꎬ 2013. Incorporating canopy gap ̄in ̄
duced growth responses into spatially implicit growth model pro ̄
jections [J] . Ecological Modellingꎬ 237-238: 120—131
Gray ANꎬ Spies TAꎬ Pabst RGꎬ 2012. Canopy gaps affect long ̄term
patterns of tree growth and mortality in mature and old ̄growth
forests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 J] . Forest Ecology and Man ̄
agementꎬ 281: 111—120
Guo ZG (郭正刚)ꎬ Liu HX (刘慧霞)ꎬ Sun XG (孙学刚) et al.ꎬ
2003. Characristics of species diversity of plant communities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Bailong River [J] . Acta Phytoecologica Sin ̄
ica (植物生态学报)ꎬ 27 (3): 388—395
Li BB (李兵兵)ꎬ Qin Y (秦琰)ꎬ Liu YQ (刘亚茜) et al.ꎬ 2012.
Effects of gap size on regeneration of Pinus tabulaeformis planta ̄
tion in the Yanshan Mountain [J] .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林业
科学)ꎬ 48 (6): 147—151
Li M (李猛)ꎬ Duan WB (段文标)ꎬ Chen LX (陈立新)ꎬ 2011.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photosynthetic photon flux
density in forest gaps of korean pine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J] .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应用生态学报)ꎬ 22
(4): 880—884
Li M (李猛)ꎬ Duan WB (段文标)ꎬ Chen LX (陈立新) et al.ꎬ
2012. Geostatistical analysis on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pat ̄
tern of soil water content of forest gap in Pinus koraiensis domina ̄
ted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J] . Acta Ecologica Sinica (生态
学报)ꎬ 32 (5): 1392—1402
Li YQ (李衍青)ꎬ Zhang TH (张铜会)ꎬ Zhao XY (赵学勇) et al.ꎬ
2010. Rainfall interception and stemflow for Caragana microphlla
in Horqin Sandy Landꎬ northern China [ J] . Acta Prataculturae
Sinica (草业学报)ꎬ 19 (5): 267—272
Liang XD (梁晓东)ꎬ Ye WH (叶万辉)ꎬ 2001. Advances in study
on forest gaps [ J] . Journal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Botany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ꎬ 9 (4): 355—364
Liu JF (刘金福)ꎬ Hong W (洪伟)ꎬ Li JQ (李俊清) et al.ꎬ 2003.
Gap natural disturbance regime in the Castanopsis kawakamii for ̄
est [J] . Acta Ecologica Sinica (生态学报)ꎬ 23 (10): 1991—
1999
Liu ZW (刘章文)ꎬ Chen RS (陈仁升)ꎬ Song YX (宋耀选)ꎬ
2011. Characteristics of stemflow for typical alpine shrubs in Qil ̄
ian Mountain [ J] .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应用生
态学报)ꎬ 22 (8): 1975—1981
Long CL (龙翠玲)ꎬ Yu SX (余世孝)ꎬ Xiong ZB (熊志斌) et al.ꎬ
2005. Species diversity and regeneration in forest gaps of the
Karst forest in Maol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ꎬ Guizhou Prov ̄
ince [J] . Biodiversity Science (生物多样性)ꎬ 13 (1): 43—
50
7022期                    武宇佼等: 山西霍山灌丛空隙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与更新                         
Mao W (毛伟)ꎬ Li YL (李玉霖)ꎬ Zhao XY (赵学勇) et al.ꎬ
2009. Effect of Caragana microphylla on leaf traits of Setarria
viridis in Horqin sandy land [J] . Acta Prataculturae Sinica (草
业学报)ꎬ 18 (6): 144—150
Qin XW (秦晓威)ꎬ Li G (李刚)ꎬ Wang DX (王得祥) et al.ꎬ
2010. Effects of forest gap on herbaceous plant diversity in mixed
birch ̄fir forest of Taibai Mountain [ J] . Chinese Journal of Ap ̄
plied Ecology (应用生态学报)ꎬ 21 (10): 2494—2500
Song XZ (宋新章)ꎬ Li DS (李冬生)ꎬ Xiao WF (肖文发) et al.ꎬ
2007. Study on logging gaps regeneration in secondary broad ̄
leaved forest in Changbai Mountain [J] . Forest Research (林业
科学研究)ꎬ 20 (3): 302—306
Song XZ (宋新章)ꎬ Xiao WF (肖文发)ꎬ 2006. Research advances
of microsites and regeneration within canopy gap [ J] .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林业科学)ꎬ 42 (5): 114—119
Song XZ (宋新章)ꎬ Zhang ZT (张智婷)ꎬ Xiao WF (肖文发) et
al.ꎬ 2008. Regeneration dynamics of logging gaps in Populus da ̄
vidiana—Betula platyphylla secondary forests in Changbai Moun ̄
tain [J] .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林业科学)ꎬ 44 (3): 13—
20
Sun YY (孙悦燕)ꎬ Guo FF (郭芳芳)ꎬ Liu N (刘宁)ꎬ 2010. Re ̄
search progress on forest gaps and forest regeneration [ J ] .
Shanxi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山西林业科技)ꎬ 39
(4): 31—34
Xian JR (鲜骏仁)ꎬ Hu TX (胡庭兴)ꎬ Wang KY (王开运) et al.ꎬ
2004. Studi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ap border trees in the
subalpine coniferous forest in western Sichuan [ J] . Forest Re ̄
search (林业科学研究)ꎬ 17 (5): 636—640
Yang X (杨修)ꎬ 2002. Gap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urbance regime in
a dark coniferous forest in Changbai Mountain areas [ J] . Acta
Ecologica Sinica (生态学报)ꎬ 22 (11): 1825—1831
Zhang YD (张远东)ꎬ Liu SR (刘世荣)ꎬ Ma JM (马姜明)ꎬ 2006.
Water holding capacity of surface cover and soil of alpine and
sub ̄alpine shrub in Western Sichuanꎬ China [J] . Acta Ecologi ̄
ca Sinica (生态学报)ꎬ 26 (9): 2775—2782
Zhu WZ (朱万泽)ꎬ Wang SG (王三根)ꎬ Hao YQ (郝云庆)ꎬ
2010. Dynamics of nutrient supply to sprouts from the roots and
soil during sprouting of Quercus aquifoliodes shrublandsꎬ western
Sichuanꎬ China [J] .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植物生
态学报)ꎬ 34 (10): 1185—1195
802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                            第 37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