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全 文 :[ 3 ]  高南南 , 陈慧珍 , 田 泽 , 等1 肾茶药理作用的研究 [J ]1 中
草药 , 1996 , 27 (10) : 6151
[ 4 ]  陈建白 , 白旭华 , 蒋桂芝1 肾茶开发利用的初步研究 [J ]1 云
南热作科技 , 1998 , 21 (3) : 6281
[ 5 ]  蔡华芳 , 寿 燕 , 汪菁菁 , 等1 肾茶的药理作用初探 [J ]1 中
药材 , 1997 , 20 (1) : 382391
[ 6 ]  李月婷 , 黄荣桂 , 郑兴中1 肾茶的研究进展 [J ]1 中国中西医
结合杂志 , 2002 , 22 (6) : 47024721
[ 7 ]  颜文祝 , 吕于谋 , 沈文通 1 猫须草主要化学成份初步试验
[J ]1 海峡药学 , 1995 , 7 (3) : 3241
[ 8 ]  Flavonoids f rom Orthosi phon s picatus [J ]1 Planta Med ,
1989 , 55 (6) : 5691
[ 9 ]  钟纪育 , 邬宗实 1 肾茶的化学成分 [J ]1 云南植物研究 ,
1984 , 6 (3) : 34423451
[ 10 ]  Bombardell E , Bonati A , Gabetta B , et al1 Flavonoid constit2
uent s of Orthosi phon s picatus [J ]1 Fitoterapia , 1992 , 43
(2) : 352401
[ 11 ]  Sumayono W , Wahono P , Proksch P , et al1 Quat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 he phendic constituent s f rom Orthosi2
phon aristatus [J ]1 Planta Med , 1991 , 57 (2) : 17621801
[ 12 ]  Tezuka Y , Stampoulis P , Banskota A H , et al1 Constituent s
of t he vietnamese medicinal plant Orthosi phon stamineus [J ]1
Chem Pharm B ul l , 2000 , 48 (11) : 1711217191
[ 13 ]  陈伊蕾 , 谭俊杰 , 陆露璐 , 等1 肾茶水溶性成分的研究 [J ]1
中草药 , 2009 , 40 (5) : 68926931
[ 14 ]  Lawrence B M , Clarence P1 Coordination in solutions. I.
Acid st rengt hs of phenol derivatives in water [J ]1 J A m Chem
S oc , 1963 , 85 (11) : 1711217151
[ 15 ]  Kat herine N S1 Carbon213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of bio2
logically important aromatic acids. I. Chemical shift s of ben2
zoic acid and derivatives [J ]1 J A m Chem S oc , 1972 , 94 (24) :
8564285681
[ 16 ]  Peter M G , Donald L N , Pam J R , et al1 The capsaicinoid :
t heir separation , synt hesis and mutagenicit h [J ]1 J Org
Chem , 1988 , 53 (5) : 1064210711
[ 17 ]  Charles J , Richard C H , Marvin C1 The Plyphenolic acid of
L ithos pem um ruderale Ⅱ1 Carbon213 nuclear magnetic reso2
nance of let hospermic and rosmarinic acids [J ]1 J Org Chem ,
1976 , 41 (3) : 44924541
[ 18 ]  王 敏 , 梁敬钰 , 陈雪英1 肾茶的水溶性成分 [J ]1 中国天然
药物 , 2007 , 5 (1) : 272301
[ 19 ]  Awale S , Tezuka Y , Banskota A H , et al1 Inhibition of NO
production by highly2oxygenated diterpenes of Orthosi phon
stamineus and t heir st ruct re2activity relationship [J ]1 B iol
Pharm B ul l , 2003 , 26 (4) : 46824731
[ 20 ]  Thi NM T , Suresh A , Yasuhiro T , et al1 Staminane2 and
isopimarane2type diterpenes f rom Orthosi phon stamineus of
Taiwan and t heir nit ricoxide inhibitory activity [J ]1 J N at
Prod , 2004 , 67 (4) : 65426581
[ 21 ]  谭俊杰 , 谭昌匣 , 陈伊蕾 , 等1 肾茶化学成分的研究 [J ]1 天
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2009 , 21 : 60826111
[ 22 ]  Hirotaka S , Takako B , Toshiyuki M , et al1 Indonesian me2
dicinal plant s1 X X Ⅱ1 Chemical st ructures of two new isopi2
marane2type diterpenes , ort hosiphonones A and B , and a new
benzochromene , ort hochromene A from t he leaves of Ort hosi2
phon aristatus (Lamiaceae) [J ]1 Chem Pharm B ull , 1999 , 47
(5) : 69526981
[ 23 ]  Jian Z , Ying D Z , Wei M Z1 Two new alkyl glycosides f rom
Clerodendranthus s picat us [J ]1 J A sian N atl Prod Res ,
2008 , 10 (7) : 60226061
[ 24 ]  斯建勇 , 李国青 , 郭 剑1 肾茶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J ]1 国外
医药 :植物药分册 , 1995 , 10 (1) : 112121
[ 25 ]  Fjimoto T , Tsuda Y1 Isolation of myo2inositol f rom kumis
[J ]1 Kut j ing Yakugaku Zasshi , 1972 , 92 (8) : 1060210611
[ 26 ]  黄荣桂 , 沈文通 , 郑兴中 , 等1 肾茶对尿路结石的治疗作用
[J ]1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 1999 , 33 (4) : 40224051
[ 27 ]  高南南 , 田 泽 , 李玲玲 , 等1 肾茶对 Adenine 所致慢性肾功
能衰竭大鼠的改善作用 [J ]1 西北药学杂志 , 1996 , 11 (3) :
11421171
[ 28 ]  高南南 , 田 泽 , 李玲玲 , 等1 肾茶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
体内毒性代谢产物的排出及肾脏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J ]1 中
草药 , 1996 , 27 (8) : 47224751
[ 29 ]  岑小波 , 王瑞淑1 肾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J ]1 现代预
防医学 , 1997 , 24 (1) : 732741
[ 30 ]  李家洲 , 卢海啸 , 韦清海1 肾茶提取物对蛙肠系膜微循环的
影响 [J ]1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 28 (5) : 672
711
[ 31 ]  周红杰 , 秘 鸣 , 冯德强1 肾茶研究进展概况 [J ]1 云南中医
中药杂志 , 1996 , 17 (3) : 752761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李凌艳1 ,李认书2 ,孙  鹤1 ,2 3 ①
(1. 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药事管理系 ,天津  300072 ;2. 天津天士力集团 ,天津  300410)
摘 要 :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集中识别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以及
最终可被理解的模式的非平凡过程。阐述了数据挖掘技术一些基本概念以及中医药信息的特点 ,并探讨了数据挖
掘技术在中医药文献研究、药对配伍规律研究、中药谱效关系、药品不良反应评价以及新药开发等领域的应用。采
用数据挖掘等信息处理技术进行知识的获取研究 ,从而带动中医药学术水平的提高 ,是加速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的
有效途径。
关键词 :中医药 ;数据挖掘 ;知识发现
中图分类号 :R284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22670 (2010) 052附 16203
  我国传统中医药是祖国光辉灿烂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
一 ,中药复方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 ,虽然中医药已有数千
年的临床实践 ,但由于人类认识水平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
制 ,中药研究水平相对于西药来说 ,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中医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数
据 ,这些庞杂的数据在提供丰富信息的同时 ,也体现出明显
的海量信息特征。如何对众多的中药药资源进行去伪存真、
去粗取精 ,以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一
个重要的课题。数据挖掘技术正是为解决“数据丰富但知识
贫乏”的状况而兴起的边缘学科之一 ,在中医药研究领域日
·附 16 ·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1 卷第 5 期 2010 年 5 月         
①收稿日期 :2009208221                      
作者简介 :李凌艳 ,博士在读 ,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药事管理系。 E2mail :tianjinlingyan @sina. com3 通讯作者 孙 鹤 Tel : (022) 26735089  E2mail :henrysunusa @gmail . com
益受到重视。
1  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是指从数据集合中自动抽取隐藏在数据中的
那些有用信息非平凡过程 ,它可帮助决策者分析历史数据及
当前数据 ,并从中发现隐藏的关系和模式 ,进而预测未来可
能发生的行为. 数据挖掘的过程也叫知识发现 ( 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 , KDD)的过程 [1 ] 。
数据挖掘的分析方法可以分为两类 :直接数据挖掘和间
接数据挖掘。直接数据挖掘的目标是利用可用的数据建立
一个模型 ,再用这个模型对剩余的数据进行描述。间接数据
挖掘的目标中还没有选出某一具体的变量 ,用模型进行描
述 ;而是在所有的变量中建立起某种关系。
数据挖掘处理过程共分为 9 个处理阶段 ,这 9 个处理阶
段分别是数据准备、数据选择、数据预处理、数据缩减、KDD
目标确定、挖掘算法确定、数据挖掘、模式解释及知识评价。
数据挖掘常用的方法有统计方法、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决策
树方法、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和粗糙集等 [2 ] 。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必将促进中医药的
现代化进程 ,使古老的中医药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2  中医药信息的特点
2. 1  数量庞杂 ,形式多样 :由于历史久远 ,中医药著作资源
数量足以用“海量”来形容。仅古代中医药文献 (泛指辛亥革
命前)我国曾发行过近 2 万册中医学文献 ,同时民间还流传
着大量的验方、秘方和中医药诊疗技术等宝贵的医药资源。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中医药业迅速发展 ,出版的中医药图书
品种相当于建国以前刊出的总量 [3 ] 。
在文献的形式上也由过去线装书、口头传授等发展到了
各类纸质书籍、期刊、电子文件、音频视频文件等多种形式。
在文字上 ,不同时代的语言文字在表达和术语使用上也存在
着很大的差别 ,再加上古体字、通假字和避讳字的出现 ,这些
都给信息的表达和处理带来了很大困难。
2. 2  信息模糊 ,术语不规范 :在中医药研究中 ,无论是对药
物、诊疗过程 ,还是疾病症状的描述都存在着大量的定性描
述和相当多的模糊概念。
在药物的描述上 ,一药多名与异药同名的现象也很普
遍 [4 ] 。如仙鹤草 ,贵州称刀口药 ,湖南称路边鸡 ,江西又称子
不离母 ,而山东则称群兰败毒草 ,辽宁称狼牙草 ,福建称其为
泻痢草等。
中医学对疾病的诊断是通过望、闻、问、切的四诊合参 ,
获取有用信息 ,再结合医生的经验 ,对疾病做出诊断。症状
的模糊性不仅表现在获得信息的形式多样 ,还表现在中医症
状存在着一症多名和多症一名的现象。这种模糊性模式加
大了中医药数据挖掘的难度。
2. 3  中药成分复杂 ,物质基础不明确 :中药是一个高度复杂
的化学物质体系 ,其复杂性不仅表现在组成方剂的化学成分
的复杂性 ,也体现在方剂与人体相互关系的复杂性。中药是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复杂系统。中药的复杂性 [5 ] 主要
表现在 3 个方面 : (1) 中药方剂的多样性 ; (2) 中药质量的差
异性 ; (3)临床用药的灵活性。
尽管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证实了中药临床有效 ,但中药发
挥作用的物质基础是什么以及作用的机制是什么并不明确。
3  数据挖掘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现代中医药信息资源数量激增 ,但其庞杂而又无序的状
况与专业技术人员对信息需求的专指性之间形成了严重的
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将各种信息进行
加工处理 ,建立中医药信息资源数据库。而将数据挖掘技术
引入中医药现代化研究 ,正是计算机技术运用于中医药现代
化研究的又一新尝试。近年来 ,中药复方研究是国内外学者
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关于这方面的论著也颇多 ,也取得了
一定成绩。
3. 1  中医药信息化和中医药文献研究 :对中医药理论和实
践进行信息化、数字化、知识化能够克服中医名词术语过于
繁杂造成的中医发展障碍 ,对于中医药信息进行文本数据挖
掘是促进中医药信息结构化的途径之一。该问题的解决 ,将
会克服中医发展的最大障碍 ,极大地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的进程 [6 ] 。
3. 2  药对配伍规律研究 :数据挖掘技术在方剂配伍规律上
的研究大概有 3 种模式 [7 ] :以分类为主的数据挖掘研究、以
聚类为主的数据挖掘研究和以关联为主的数据挖掘研究。
在以分类为主的研究模式中 ,其常用的分类方法主要
有 :回归、决策树、神经网络等。分类器的构造方法有统计方
法、机器学习方法、神经网络方法等。这种研究模式是通过
参考现行已知的方剂分类标准 ,将研究对象中的方剂按照组
方药物的功效、性味或归经等分成若干类 [8 ] 。
以聚类为主的数据挖掘研究是根据药物本身潜在的特
性 ,通过聚类把一个数据集合中的个体按照相似性归成若干
类别 ,使其“物以类聚”,将数据库中的记录划分为一系列有意
义的子集 ,然后结合领域知识对方剂的制方要素进行分析[9 ] 。
以关联为主的研究模式是数据挖掘的一种常用方式 ,也
是分析中医药复方中隐含的关联规则的一项必要的研究工
作[10 ] 。由于专家对病、证在认识上的差异、用药习惯的不同 ,
以及辨证论治的特点 ,使得在治疗药物的选择及配伍方面呈
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关联规则用于方剂配伍研究主要功能
是探寻核心药群 ,寻找药物之间的相互联系[11 ]和整体用药规
律。这样能够在宏观层次上认识中药复方配伍的特点。
3. 3  中药指纹图谱及中药谱效关系的研究 :中药指纹图谱
技术根据其采集手段的不同 ,可分为物理图谱、化学图谱及
物理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图谱等多维多息图谱。由于中药指
纹图谱具有专属性、可量化性、稳定性、重现性和再现性、有
效性、完整性和细节处理的模糊性等特点 ,中药指纹图谱分
析在中药材真伪鉴别、质量评价等方面已取得了大量成果 ,
也为谱效关系的数据挖掘打下了基础。
数据挖掘技术是发现和解析中药指纹图谱潜在信息的
有力工具 ,通过对中药指纹图谱进行数据挖掘可以从中提取
隐含的及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最终可理解的信息的过程 [12 ] 。
其中比较典型的解析方法有模式识别、人工神经网络等 [13 ] 。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1 卷第 5 期 2010 年 5 月       ·附 17 ·
中药谱效关系是 2001 年由中医药界研究者提出的全新
的 ,处于学术前沿的中药现代化研究思路。谱效关系研究是
以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为基础 ,同时又比指纹图谱更深入一层
的科学研究方向 [14 ] 。中药指纹图谱中变量参数包括顺序变
量、数值变量和名义变量。谱效关系研究将标示物质群特征
峰的中药指纹图谱与药效结果相对应起来 ,将中药指纹图谱
中各种变量的变化与中药药效指标变量结果联系起来 ,并进
行变量之间的模式聚类 ,从而全面、系统地揭示中药已知和
未知药理作用的物质成分 ,为中药质控、分类和成药处方解
析与优化、寻找新的药源植物与药物设计等提供借鉴 [15 ,16 ] 。
3. 4  药品不良反应评价 :目前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
逐年递增 ,但缺少对其科学、深入的分析与评价。药品不良
反应是指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的正常用
法、用量下 ,出现的有害的和意料之外的反应。药品不良反
应评价是药品上市后再评价的最重要内容 ,是正确、全面认
识药品安全性的重要手段。数据挖掘技术在不良反应研究
领域的应用具有广阔的空间 ,数据挖掘技术使不良反应信息
分析与筛选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许多方法如贝叶斯网
络、决策树算法和 Apriori 算法等均可作为深入研究药品不
良反应数据库信息的有力工具。
但目前 ,数据挖掘方法主要应用于不良反应信号的发现与
筛选 ,其在不良反应发生规律方面的应用研究尚报道不多[17] 。
3. 5  开发新药 :中药经过中国历代医药学家的医疗实践 ,具
有明确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 ,从中寻找新的活性成分或先
导化合物是开发创新天然药物的有效途径。数据挖掘技术
有助于增加在寻找新药过程中的主动性、避免盲目性 ,真正
做到有的放矢 [18 ]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数百种、数千种药
用植物中进行挖掘 ,可能对新药开发具有指导、启发作用。
4  结语
采用合理的数据挖掘模型及算法 ,可以有效地推动中医
药信息化进程 ,具有深远意义。无论是在学术研究上 ,还是在
实际应用领域中 ,该领域研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 ,有
着广阔的研究与应用前景。当然 ,同其他任何一种研究方法
一样 ,数据挖掘不是万能的。数据挖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受
数据库质量等多种因素影响 ,其研究结果也要在相关领域专
家的指导下进行解释与评估 ,并需要在实践中予以验证。
参考文献 :
[ 1 ]  苏新宁 , 杨建林 , 邓三坞 , 等 1 数据挖掘理论与技术 [ M ]1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20031
[ 2 ]  秦剑波 , 李兆延1 数据挖掘技术研究 [J ]1 商场现代化 , 2008
(552) : 281
[ 3 ]  莫 楠 , 谢梦洲1 浅论中医住处资源特点和数据库建立 [J ]1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 2005 , 25 (6) : 522531
[ 4 ]  赖新梅 , 林端宜 , 杨雪梅 , 等1 中药原植物物种数据规范化
研究的思考 [J ]1 中草药 , 2009 , 40 (7) : 1160211621
[ 5 ]  王 耘 , 史新元 , 乔延江 1 中药复杂性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J ]1 中国天然药物 , 2005 , 3 (5) : 26222651
[ 6 ]  姚美村 , 袁月梅 , 艾 路 , 等1 数据挖掘及其在中医药现代
化研究中的应用 [J ]1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2 , 25 (3) :
202231
[ 7 ]  李文林 , 段金廒 , 赵国平 , 等1 方剂配伍规律数据挖掘的研
究现状及思考 [J ]1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08 , 15 ( 10) :
922941
[ 8 ]  刘齐宏 , 唐常杰 , 李 川 , 等1 基于属性归纳的中药方剂数
据挖掘 [J ]1 计算机应用 , 2007 , 27 (2) : 45024521
[ 9 ]  陈学进1 数据控制中聚类分析的研究 [J ]1 计算机技术与发
展 , 2006 , 16 (9) : 442491
[ 10 ]  李力恒 , 张承江 , 闫朝升1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挖掘初探 [J ]1
中医药信息 , 2006 , 23 (4) : 4251
[ 11 ]  叶 亮 , 范欣生 , 王崇骏 , 等1 方剂数据挖掘研究常用方法
探讨 [J ]1 医学信息 , 2008 , 21 (10) : 1734217371
[ 12 ]  冯雪松 , 董鸿晔1 中药指纹图谱的数据挖掘技术 [J ]1 药学
进展 , 2002 , 26 (4) : 19822011
[ 13 ]  邵建强1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 [J ]1 中草药 , 2009 , 40
(6) : 99429981
[ 14 ]  李 戎 , 闫智勇 , 李文军等1 创建中药谱效关系学 [J ]1 中医
教育 , 2002 , 21 (2) : 621
[ 15 ]  李文林 , 赵国平1 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J ]1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 2004 , 13 (6) : 4261
[ 16 ]  何毓敏 , 张长城 , 袁 丁1 探讨基于谱效关系的中药质量评价
的物元分析新方法 [J ]1 中草药 , 2009 , 40 (8) : 1182211851
[ 17 ]  吴嘉瑞 , 张 冰1 试论数据挖掘技术在药品不良反应评价领
域的应用 [J ]1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 2007 , 18 (6) : 48524871
[ 18 ]  廖正根 , 杨光华1 药物发现中的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 [J ]1
医学与哲学 , 1997 , 18 (8) : 43824391
姜黄素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研究进展
狄建彬1 ,2 ,顾振纶1 ,2 3 ,赵笑东3 ,钱培刚1 ,2 ,蒋小岗1 ,2 ,郭次仪4①
(11 苏州大学医学部 药理学系 ,江苏 苏州  215007 ; 21 苏州中药研究所 ,江苏 苏州  215007
31 苏州市中医医院 ,江苏 苏州  215003 ;41 香港保健协会 ,香港)
摘  要 :姜黄素 (curcumin)是从姜科姜黄属植物姜黄、郁金、莪术的干燥根茎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有效成分 ,药理作用
广泛 ,毒性低 ,耐受性好 ,由于其经济价值 ,已成为开发热点。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体众多疾病的形成与自由基的
形成、炎症反应的参与有关 ,姜黄素的多种药理活性与其抗氧化、抗炎作用有关。姜黄素的抗氧化活性和抗炎作用
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就近年来姜黄素在抗氧化、抗炎两方面的有关研究予以综述。
关键词 :姜黄素 ;抗氧化 ;抗炎
中图分类号 :R2821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22670 (2010) 052附 18204
·附 18 ·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1 卷第 5 期 2010 年 5 月         
①收稿日期 :2009211203                      
基金项目 :香港保健协会心血管疾病研究资助项目 ( H K2007090821) ;苏州市科技局应用基础研究计划 ( YJ S0939)
作者简介 :狄建彬 (1983 —) ,男 ,江苏常州人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心血管药理学。
Tel : (0512) 65190599  E2mail :dijianbin83 @126. com3 通讯作者 顾振纶 Tel : (0512) 65190599  E2mail :zhenlungu. 2003 @163.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