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dvances in studies on Clerodendranthus spicatus

猫须草的研究进展



全 文 :[ 17 ]  陈红霞 , 贾晓斌 , 陈 彦 , 等1 挤出滚圆法制备当归补血微
丸的处方及工艺优化 [J ]1 中成药 , 2006 , 28 ( 11) : 15652
15691
[ 18 ]  陈盛君 , 朱家壁 , 祁小乐1 不同孔体积微丸的制备及其物理
特性与压缩特性的研究 [J ]1 中国药学杂志 , 2009 , 44 (2) :
12421271
[ 19 ]  Dreu R , Sirca J , Pintye2Hodi K , et al1 Physio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granulating liquids and t heir influence on micro2
crystalline cellulose pellet s obtained by ext rusion2spheronisa2
tion technology [J ]1 I nt J Pharm , 2005 , 291 (122) : 9921111
[ 20 ]  Millili G P1 Schwartz J B1 The st rengt h of 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 pellet s : t he effect of granulating wit h water2et hanolmixtures [J ]1 D rug Dev I nd Pharm , 1990 , 16 ( 8) : 1411214201[ 21 ]  Sousa J J , Sousa A , Podczeck F , et al1 Factors influencingt 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ellet s obtained by ext rusion2spheronization [J ]1 I nt J Pharm , 2002 , 232 (122) : 9121061[ 22 ]  Wlosnewski J C , Kumpugdee2Vollrat h M , Sriamornsak P , etal1 Effect of drying technique and disintegrant on physicalproperties and drug release behavior of microcrystalline cellu2lose2based pellet s preparted by ext rusion/ spheronization [J ]1Chem Eng Res Des , 2010 , 88 (1) : 10021081
猫须草的研究进展
许  娜 ,许旭东 3 ,杨峻山①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药用植物研究所 ,北京  100193)
摘  要 :猫须草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 ,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通过查阅近十余年来关于猫须草研究的文献 ,
对猫须草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药理活性和开发利用进行了总结。其中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酚酸类、萜类、烷基
糖苷类等化合物 ,具有抗炎、利尿、抗菌、排尿石、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学作用 ,以期为猫须草
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猫须草 ;黄酮类 ;酚酸类 ;萜类 ;抗炎 ;利尿 ;抗菌 ;排尿石
中图分类号 :R2821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22670 (2010) 052附 12205
Advances in studies on Clerodendra nt hus s picatus
XU Na , XU Xu2dong , YAN G J un2shan
(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 Beijing 100193 , China)
Key words : Clerodend rant hus s picat us ( Thunb1 ) C1 Y1 Wu ; flavonoids ; p henolic acids ; terpenoids ;
anti2inflammation ; diuresis ; antibacterial ; removing urinary calculus
  猫须草 Clerodend ranthus s picatus ( Thunb1 ) C1 Y1 Wu
(Orthosi phon stamineus Thunb1 )又名肾茶、猫须公 , 为唇形
科肾茶属植物。该属植物全世界仅有 5 种 ,产于东南亚的印
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等国家 ,澳大利亚也有分
布。我国仅有猫须草一种 ,主要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南
部、云南南部、台湾及福建。近年发现猫须草在我国广西、云
南等地海拔 950~1 050 m 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有野生分布。
从 20 世纪 60 年代起 ,我国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四
川米易等地大量引种栽培 ,犹以云南思茅和西双版纳地区种
植最多 [1 ,2 ] 。
猫须草全草入药 ,味苦 ,性凉。傣名“雅糯妙”,傣族医书
“档哈雅”、“贝叶经”中记载猫须草用以治疗小便热、涩、疼痛
等泌尿系统疾病 ,傣医沿用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疗效确
实 [3 ] 。民间认为其全草具有利尿、抗菌、消炎、溶石、排石和
抗肿瘤作用 [4 ,5 ] ,对于急慢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风湿性
下肢关节炎和咽炎有特殊疗效 [6 ] 。猫须草是一种珍贵的药
用保健植物 ,具有广阔的研究开发前景。
有关猫须草的研究的文献很多 ,本文主要就其化学成
分、药理作用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1  化学成分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猫须草化学成分的研究报道很多 ,其主要
化学成分有 :黄酮类、酚性化合物、二萜类、三萜类、木脂素
类、色原烯类、烷基糖苷类、甾体皂苷类、蒽醌类、氨基酸、多
肽、蛋白质及维生素、矿物质、有机酸等 [7 ] 。
1. 1  黄酮类 :迄今已从猫须草的地上部分分出 22 种黄酮类
化合物 (结构见图 1 和表 1) ,包括 2 个二氢黄酮类化合物洋
李苷、(2 S)2柚皮素 [12 ,13 ] 。
1. 2  酚性化合物 :从猫须草中分离出了 14 种酚性化合物 ,
其结构见图 2 和表 2。Sumaryono 报道从猫须草中分出咖啡
酸与酒石酸的缩合物 :caffeoyl tart rate、dicaffeoyl tart rate 和
·附 12 ·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1 卷第 5 期 2010 年 5 月         
①收稿日期 :2009209211                      
基金项目 :“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 ;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 (2009ZX093012003)
作者简介 :许 娜 (1984 —) ,女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天然药物化学研究。 E2mail :xuna84 @126. com3 通讯作者 许旭东 Tel : (010) 62890291  E2mail :xdxu @implad. ac. cn
4 个咖啡酸四聚物。其中迷迭香酸是猫须草抗炎有效成分
之一 [11 ] 。
1. 3  二萜类 :近年来 ,从猫须草中分离得到 54 种二萜类化
合物 ,分别是鸡脚参醇 (肾茶二萜醇) A、B、D~ Y (ortho2
siphols A、B、D~ Y) ,断鸡脚参醇 (断肾茶二萜醇) A~ C
(secoorthosiphols A~C) ,新鸡脚参醇 (新肾茶二萜醇) A、B
(neoorthosiphols A、B) ,悉丰醇 A~ E ( siphonols A~E) ,斯
塔醇 A~D (staminols A~D) ,降斯塔醇 A~C (norstaminols
A~C) ,斯塔内酯 A、B ( staminolactones A、B) ,降鸡脚参内
酯 A ( northosiphonolide A) ,降斯塔内酯 A ( norstaminolac2
tone A) ,鸡脚参酮 (肾茶二萜酮 A~D ,orthosiphonones A~
D) ,142脱氧2142O2乙酰鸡脚参醇 (142deoxo2142O2acetylortho2 siphol) ,32O2去乙酰鸡脚参醇 I (32O2deacetylorthosiphol I) ,22O2去乙酰鸡脚参醇 J (22O2deacetylorthosiphol J ) ,新鸡脚参酮 (neoorthosiphonone A) [19 ,20 ] 。图 1  猫须草中黄酮类成分的骨架和二氢黄酮类化合物Fig. 1  Skeleton of flavonoids and dihydroflavonein C1 s picatus
表 1  从猫须草中分出的黄酮类化合物
Table 1  Flavonoids isolated from C1 s picatus
序号 化合物名称 取代基
R1 R2 R3 R4 R5 R6 R7
文献
1 52羟基27 ,3′,4′2三甲氧基黄酮 O H H OCH3 H OCH3 OCH3 H 2
2 52羟基26 ,7 ,3′2三甲氧基黄酮 O H OCH3 OCH3 H OCH3 H H 8
3 52羟基26 ,7 ,4′2三甲氧基黄酮 O H OCH3 OCH3 H H OCH3 H 8
4 52羟基26 ,7 ,3′,4′2四甲氧基黄酮 O H OCH3 OCH3 H OCH3 OCH3 H 8
5 3′2羟基25 ,7 ,8 ,4′2四甲氧基黄酮 OCH3 H OCH3 OCH3 O H OCH3 H 2
6 3′2羟基25 ,6 ,7 ,4′2四甲氧基黄酮 OCH3 OCH3 OCH3 H O H OCH3 H 8、9
7 5 ,7 ,3′2三甲氧基黄酮 OCH3 H OCH3 H OCH3 H H 8
8 5 ,7 ,4′2三甲基芹菜素 OCH3 H OCH3 H H OCH3 H 8
9 5 ,7 ,3′,4′2四甲氧基黄酮 OCH3 H OCH3 H OCH3 OCH3 H 8
10 异橙黄酮 OCH3 H OCH3 OCH3 OCH3 OCH3 H 10
11 4′2羟基25 ,6 ,72三甲氧基黄酮 OCH3 OCH3 OCH3 H H O H H 11
12 5 ,4′2二羟基26 ,72二甲氧基黄酮 O H OCH3 OCH3 H H O H H 9、11
13 4′,5 ,6 ,72四甲氧基黄酮 OCH3 OCH3 OCH3 H H OCH3 H 8
14 62羟基25 ,7 ,4′2三甲氧基黄酮 OCH3 O H OCH3 H H OCH3 H 11
15 鼠尾草素 O H OCH3 OCH3 H H OCH3 H 9
16 拉达宁 O H O H OCH3 H H OCH3 H 12
17 泽兰黄素 O H OCH3 OCH3 H O H OCH3 H 8、9
18 橙黄酮 OCH3 OCH3 OCH3 H OCH3 OCH3 H 9、11
19 黄芪苷 O H H O H H H O H O2glu 11
20 异槲皮素 O H H O H H O H O H O2glu 11
图 2  猫须草中酚性化合物的骨架
Fig. 2  Skeleton of phenolic compounds in C1 s picatus
1. 4  三萜类 :近年来 ,从猫草中分离得到的三萜类化合物见
图 3 和表 3。
1. 5  木脂素类 :近年来 ,从猫须草中分离得到了 4 种木脂素
表 2  从猫须草中分出的酚性化合物
Table 2  Phenolic compounds isolated from C1 s picatus
序号 化合物名称 母核 取代基 文献
1 对2羟基苯甲醛 Ⅰ R1 = O H ,R2 = R3 = H 14
2 对2羟基苯甲酸 Ⅰ R1 = R3 = O H ,R2 = H 15
3 原儿茶醛 Ⅰ R1 = R2 = O H ,R3 = H 16
4 原儿茶酸 Ⅰ R1 = R2 = R3 = O H 15
5 3 ,42二羟基苯酰甲醇 Ⅰ R1 = R2 = O H ,R3 = CH2 O H 14
6 咖啡酸 Ⅱ R = H 17
7 咖啡酸乙酯 Ⅱ R = CH2 CH3 13
8 迷迭香酸 Ⅲ R = H 17
9 迷迭香酸甲酯 Ⅲ R = CH3 18
10 迷迭香酸乙酯 Ⅲ R = CH2 CH3 2
11 紫草酸单甲酯 Ⅳ R1 = H ,R2 = CH3 18
12 紫草酸二甲酯 Ⅳ R1 = R2 = CH3 18
13 紫草酸乙单甲酯 Ⅳ R1 = H ,R2 = V 18
14 紫草酸乙二甲酯 Ⅳ R1 = CH3 ,R2 = V 18
类化合物见图 4 和表 4。
1. 6  色原烯类 : Hirotaka 等 [22 ]从猫须草中分离得到了 3 种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1 卷第 5 期 2010 年 5 月       ·附 13 ·
色原烯类化合物 ,其结构见图 5。
1. 7  氨基酸及维生素、矿物质类成分 :1996 年四川凉山州亚
热带作物研究所和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合作 ,从猫须草中
鉴定出 17 种氨基酸 ,分别是天冬氨酸 (茎中 0. 70 % ,叶中
1. 70 %) ,苏氨酸 (茎0. 19 % ,叶0. 65 %) ,丝氨酸 (茎0. 12 % ,
叶 0. 34 %) , 谷氨酸 (茎 1. 08 % , 叶 2. 43 %) , 甘氨酸 (茎
0. 40 % ,叶1. 05 %) ,丙氨酸 (茎0. 41 % ,叶1. 11 %) ,胱氨酸
(茎0. 16 % ,叶0. 20 %) ,缬氨酸 (茎0. 53 % ,叶1. 20 %) ,蛋氨
酸 (茎0. 07 % ,叶0. 23 %) ,异亮氨酸 (茎0. 32 % ,叶0. 86 %) ,
亮氨 酸 (茎 0. 59 % , 叶 1. 70 %) , 酪 氨 酸 ( 茎 0. 25 % , 叶
0. 59 %) ,苯丙酸 (茎0. 43 % ,叶1. 00 %) ,赖氨酸 (茎0. 31 % ,
叶0. 80 %) , 组氨酸 (茎 0. 14 % , 叶 0. 31 %) , 精氨酸 (茎
0. 26 % ,叶0. 92 %) ,脯氨酸 (茎0. 51 % ,叶0. 83 %) 。同时猫
须草中还含有维生素、矿质元素等 ,它们种类与量如下 :维生
素 C(茎中未检出 ,叶0. 32 %) ,维生素 B1 (茎0. 22μg/ g ,叶
0. 94μg/ g) , 维 B2 (茎 6. 44μg/ g , 叶 15. 08μg/ g) , Cu (茎
0. 228 mg/ g , 叶 0. 179 mg/ g ) , Fe ( 茎 2. 88 mg/ g , 叶
8. 03 mg/ g) , Zn ( 茎 0. 274 mg/ g , 叶 0. 368 mg/ g ) , P ( 茎
0. 226 % ,叶0. 245 %) , K(茎1. 56 % ,叶0. 68 %) [1 ] 。
1. 8  其他成分 : 从猫须草中分离出来 2 种烷基糖苷类化合
图 3  猫须草中三萜类成分的骨架
Fig. 3  Skeleton of triterpenes in C1 s picatus
表 3  从猫须草中分出的三萜类化合物
Table 3  Triterpenes isolated from C1 s picatus
序号 化合物名称 母核 取代基 文献
1 熊果酸 Ⅰ R1 = R3 = H ,R2 =β2OH 21
2 蔷薇酸 Ⅰ R1 = R2 =α2O H ,R3 = O H 21
3 委陵菜酸 Ⅰ R1 =α2O H ,R2 =β2O H ,R3 = O H 21
4 齐墩果酸 Ⅱ R1 = R3 = R4 = R5 = H ,R2 = OH 21
5 山楂酸 Ⅱ R1 =α2O H ,R2 =β2O H , R3 = R4 =
R5 = H
21
6 2α ,3α2二羟基2122烯2282齐墩
果酸
Ⅱ R1 = R2 =α2O H ,R3 = R4 = R5 = H 21
7 2α ,3β,19α,232四羟基2122烯2
282齐墩果酸223 ,282O2β2二
吡喃葡萄糖苷
Ⅱ R1 = R3 =α2O H , R2 =β2OH , R4 =
R5 = OGlu
13
8 阿江榄仁葡萄糖苷 Ⅰ Ⅱ R1 = R3 =α2O H ,R2 =β2O H ,R4 =
 O H ,R5 = O Glu
13
图 4  猫须草中木脂素类成分的骨架
Fig. 4  Skeleton of lignanoids in C1 s picatu
物肾茶苷 A、B (clerspide A、B) [23 ] 。1938 年 ,Schunck 报道猫
须草精油中含柠檬烯 (limonene) 、龙脑 ( borneol) 、麝香草酚
(thymol)等挥发油类成分。
  猫须草中还有泽南黄素、琥珀酸、苯甲酸、乳酸、二甲花
翠苷、葡萄糖、果糖、无机盐、油脂、酒石酸、β2胡萝卜素、皂苷
表 4  从猫须草中分出的木脂素类化合物
Table 4  Lignanoids isolated from C1 s picatus
序号 化合物名称 取代基 文献
1 82羟基2松脂醇 R1 = R3 = R6 = O H , R2 = R5 = H ,
R4 = R7 = OCH3
13
2 丁香脂素 R1 = H ,R2 = R4 = R5 = R7 =
OCH3 ,R3 = R6 = O H
13
3 12羟基2丁香脂素 R1 = R3 = R6 = O H ,R2 = R4 =
R5 = R7 = OCH3
13
4 丁香脂素24′2O2β2葡萄糖 R1 = H ,R2 = R4 = R5 = R7 =
OCH3 ,R6 = O H ,R3 = O Glu
13
图 5  猫须草中色原烯类成分
Fig. 5  Chromenes isolated from C1 s picatus
和消旋肌醇 (myoinsitol) 、(2 S , E)2N2[ 22羟基222(42羟基苯乙
基) ]阿魏酸酰胺、2 ,6 ,2′,6′2四甲氧基24 ,4′2二 (2 ,32环氧212
羟基丙基)二苯、催吐萝芙木醇、合欢布里苷 B、五叶山小橘
苷 C、大黄素等成分 [13 ,21 ] 。其中肌醇是利尿的有效成分之
一 [20 ] 。1972 年 ,Fujimoto 等 [9 ]从猫须草中分得一个香豆素。
1984 年 ,钟纪育等从云南产猫须草中分得α2香树脂醇 (α2
amyrin ,0. 01 %) ,β2谷甾醇 (0. 15 %) 与胡萝卜苷 (0. 05 %) 等
化合物 [9 ,24 ] 。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 ,猫须草脂溶性部分主要以多甲氧基
取代的黄酮为主 ,而水溶性部分以酚性成分居多。
2  猫须草的药理作用研究
2. 1  抗炎作用 :高南南等 [3 ]采用小鼠耳肿胀法 ,研究猫须草
的抗炎作用 ,结果猫须草大、中剂量 (7. 2、3. 6 g/ kg) 组可使
·附 14 ·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1 卷第 5 期 2010 年 5 月         
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肿胀抑制率有所下降 ,肿胀抑制率分别
为 24. 89 %、20. 77 % ,表明猫须草有较明显的抗炎作用。蔡
华芳等 [5 ]也进行了小鼠巴豆油耳炎试验 ,证实了猫须草具有
一定的抗炎作用。猫须草中所含的主要活性成分有迷迭香
酸、熊果酸 ,其抗炎作用主要与这两种成分有关。
2. 2  利尿作用 :1927 年 Gruber 初步证明猫须草叶提取物有
利尿作用。从 1933 年到 1979 年相继报道猫须草有利尿作
用。其中 ,藤本琢宽从猫须草水提取物中分离出肌醇 ,证明
其为猫须草的利尿成分。一些文献还证明猫须草叶除了增
加尿量与尿酸排泄外 ,还可使肾小管减少对 Na + 与 Cl - 离子
的重吸收 ,使其排泄量也有所增加 [25 ] 。
高南南等 [3 ]采取小鼠代谢笼方法 ,给小鼠 ig 猫须草7. 2、
3. 6、1. 8 g/ kg ,结果中、小剂量组给药后 2 h ,大剂量组给药
后 3 h ,小鼠尿量明显增加 ,与对照组比 ,差异明显。蔡华芳
等 [5 ]亦根据大鼠代谢笼法 ,观察大鼠给药后各时间点的尿量
和尿液 p H 值变化 ,比较对照组和猫须草组之间的差异 ,进
行统计处理。结果表明 ,猫须对正常大鼠有利尿作用 ,但猫
须草对大鼠尿液 p H 值无影响。黄荣桂等 [26 ] 经实验发现猫
须草在动物急性毒性试验中无毒性 ,使家兔输尿管动作电位
的频率和幅度有所增加 ,说明猫须草有一定的利尿作用。
2. 3  抗菌作用 :猫须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MIC(最低抑菌
浓度) 为 1/ 32 ,对大肠杆菌的 MIC 为 1/ 4 ,对变形杆菌的
MIC 为 1/ 4 ,对溶血链球菌的 MIC 为 1/ 8 ,对白色念珠菌无
效 [1 ] 。蔡华芳等 [5 ]通过猫须草提取物体外抑菌实验 ,发现猫
须草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有抑制
作用。高南南等 [3 ]应用猫须草水提取物进行体外抗菌实验 ,
结果表明 ,猫须草对变形杆菌 9 的抗菌作用最强 , MIC <
0. 016 mg/ mL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A TCC25923、草绿色链球
菌 556、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宋内氏志贺菌、肺炎克雷白氏
菌 46114 及醋酸钙不动杆菌有抗菌作用 ;对化脓链球菌 A1 、
奇异变形杆菌、雷极变形杆菌、沙质沙雷氏菌及弗劳地枸橼
酸杆菌有一定抗菌作用。
2. 4  排尿石作用 :1982 年 Russ 证明由于猫须草有利尿作
用 ,伴有使尿碱化以及尿酸排泄量增加 ,而促使其排石 [1 ] 。
黄桂荣等 [26 ]经药理实验与临床应用证明猫须草有一定的利
尿排石作用。猫须草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
组 ,服药后猫须草组 20 例患者有尿量增多现象 ,对照组未见
尿量改变 ;猫须草组治疗过程中有 37 例排出泌尿系结石 ,其
中肾结石 9 例 ,输尿管结石 20 例 ,膀胱结石 8 例。
2. 5  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改善作用 :高南南等 [27 ,28 ] 给慢性
肾功能衰竭 (CRF)大鼠 ig 猫须草 ,可使大鼠血中血浆中分子
物质、尿素氮、肌酐增值降低 ,且能使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 ,
表明猫须草对中、早期 CRF 的毒性代谢产物的排出有促进
作用。组织形态学研究表明 ,猫须草对 CRF 时肾小管、肾小
球的组织结构病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表现为肾小管轻度萎
缩 ,刷状缘轻度减小 ,完整肾小球数目有所增加。同时 ,猫须
草具有除湿利水、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循环血量的作用。
由此推论猫须草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机制可能与其促进
体内毒性代谢产物的排出 ,增加肾小球滤过率 ,增加肾血流
量 ,保护和促进肾脏功能有关。
2. 6  免疫调节作用 :岑小波等 [29 ] 研究表明 :猫须草低、中剂
量 (5、10 g/ kg)能够显著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ConA
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 N K细胞活性 ,增加溶血空斑
形成细胞 ( PFC) 数目 ;而猫须草高剂量 (20 g/ kg) 却无此作
用。总之 ,适宜剂量的猫须草能够全面提高正常小鼠特异性
及非特性性免疫功能 ,具有免疫调节活性。
华西医科大学对猫须草进行了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实
验表明 ,2. 5、5、10 g/ kg 猫须草能够显著提高正常小鼠腹腔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ConA 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及 N K细胞活性 ,显著增加 PFC 数目 ,表明猫须草有显著的
免疫调节作用 [1 ] 。
2. 7  扩张微血管 ,减慢血流速度 :猫须草提取物中存在扩张
血管的有效成分 ,它能维持和改善微循环的功能 ,同时对微
血管的管壁结构影响不大 ,没有明显的破坏作用。这也从另
一角度反映了猫须草对机体无毒害作用 [30 ] 。
2. 8  其他作用 :经药理实验研究表明 ,猫须草还具有健肾 ,止
血 ,抗过敏 ,抑制 PDGF、TNF2α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等作用[3] 。
3  猫须草开发利用
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与云南省思茅地区民族传统医药
研究所开发出了猫须草系列的保健配方 ,其系列产品有复方
健肾绿茶、复方健肾普洱茶、复方健肾红茶 ,其配方弥补了猫
须草单方饮用药味重 ,消费者难以接受 ,市面复方配方单一 ,
茶和猫须草配比不协调的缺陷 ,又对茶叶的滋味、香气均有
所改善 ,并对中低档茶的品质也有明显提高 [31 ] 。
可将猫须草做成速溶固体冲剂和袋泡茶 ,二者可以作为
开发利用猫须草的有效途径。陈建白等 [4 ] 通过控制猫须草
水提取液的投料量 ,在 30 min 内浓缩至 70 %膏状物 ,制固体
饮料。猫须草粉与薏仁粉 (1 ∶1) 的混合物调节其含水量为
20 % ,挤压膨化 ;添加 1 %~2 %β2环糊精可掩蔽猫须草粉的
苦味与不良气味。复方猫须草可作为保健饮料推广和应用 ,
其开发前景广阔。
4  结语
猫须草具有悠久的民间药用历史 ,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
显著的疗效 ,同时具有健肾利尿的作用 ,已被开发成多种保
健饮品 ,该植物在我国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四川米
易等地大量引种栽培 ,资源十分丰富 ,具有良好开发前景。
然而 ,当前对该植物的水溶性大极性化学成分的研究较少 ,
药理活性研究也仅局限于其粗提物 ,有效部位尚未发现 ,作
用机制不明确 ;因而 ,需要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化学成分研
究 ,特别在生物活性筛选指导下的活性成分的研究尤为重
要 ,并在活性成分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该植物的药效物
质基础和作用机制 ,同时建立稳定可靠的质量控制评价方
法 ,为该植物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 1 ]  张 平1 肾茶的研究进展 [J ]1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2000 , 19
(5) : 162191
[ 2 ]  赵爱华 , 赵勤实 , 李蓉涛 , 等1 肾茶的化学成分 [J ]1 云南植
物研究 , 2004 , 26 (5) : 56325681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1 卷第 5 期 2010 年 5 月       ·附 15 ·
[ 3 ]  高南南 , 陈慧珍 , 田 泽 , 等1 肾茶药理作用的研究 [J ]1 中
草药 , 1996 , 27 (10) : 6151
[ 4 ]  陈建白 , 白旭华 , 蒋桂芝1 肾茶开发利用的初步研究 [J ]1 云
南热作科技 , 1998 , 21 (3) : 6281
[ 5 ]  蔡华芳 , 寿 燕 , 汪菁菁 , 等1 肾茶的药理作用初探 [J ]1 中
药材 , 1997 , 20 (1) : 382391
[ 6 ]  李月婷 , 黄荣桂 , 郑兴中1 肾茶的研究进展 [J ]1 中国中西医
结合杂志 , 2002 , 22 (6) : 47024721
[ 7 ]  颜文祝 , 吕于谋 , 沈文通 1 猫须草主要化学成份初步试验
[J ]1 海峡药学 , 1995 , 7 (3) : 3241
[ 8 ]  Flavonoids f rom Orthosi phon s picatus [J ]1 Planta Med ,
1989 , 55 (6) : 5691
[ 9 ]  钟纪育 , 邬宗实 1 肾茶的化学成分 [J ]1 云南植物研究 ,
1984 , 6 (3) : 34423451
[ 10 ]  Bombardell E , Bonati A , Gabetta B , et al1 Flavonoid constit2
uent s of Orthosi phon s picatus [J ]1 Fitoterapia , 1992 , 43
(2) : 352401
[ 11 ]  Sumayono W , Wahono P , Proksch P , et al1 Quat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 he phendic constituent s f rom Orthosi2
phon aristatus [J ]1 Planta Med , 1991 , 57 (2) : 17621801
[ 12 ]  Tezuka Y , Stampoulis P , Banskota A H , et al1 Constituent s
of t he vietnamese medicinal plant Orthosi phon stamineus [J ]1
Chem Pharm B ul l , 2000 , 48 (11) : 1711217191
[ 13 ]  陈伊蕾 , 谭俊杰 , 陆露璐 , 等1 肾茶水溶性成分的研究 [J ]1
中草药 , 2009 , 40 (5) : 68926931
[ 14 ]  Lawrence B M , Clarence P1 Coordination in solutions. I.
Acid st rengt hs of phenol derivatives in water [J ]1 J A m Chem
S oc , 1963 , 85 (11) : 1711217151
[ 15 ]  Kat herine N S1 Carbon213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of bio2
logically important aromatic acids. I. Chemical shift s of ben2
zoic acid and derivatives [J ]1 J A m Chem S oc , 1972 , 94 (24) :
8564285681
[ 16 ]  Peter M G , Donald L N , Pam J R , et al1 The capsaicinoid :
t heir separation , synt hesis and mutagenicit h [J ]1 J Org
Chem , 1988 , 53 (5) : 1064210711
[ 17 ]  Charles J , Richard C H , Marvin C1 The Plyphenolic acid of
L ithos pem um ruderale Ⅱ1 Carbon213 nuclear magnetic reso2
nance of let hospermic and rosmarinic acids [J ]1 J Org Chem ,
1976 , 41 (3) : 44924541
[ 18 ]  王 敏 , 梁敬钰 , 陈雪英1 肾茶的水溶性成分 [J ]1 中国天然
药物 , 2007 , 5 (1) : 272301
[ 19 ]  Awale S , Tezuka Y , Banskota A H , et al1 Inhibition of NO
production by highly2oxygenated diterpenes of Orthosi phon
stamineus and t heir st ruct re2activity relationship [J ]1 B iol
Pharm B ul l , 2003 , 26 (4) : 46824731
[ 20 ]  Thi NM T , Suresh A , Yasuhiro T , et al1 Staminane2 and
isopimarane2type diterpenes f rom Orthosi phon stamineus of
Taiwan and t heir nit ricoxide inhibitory activity [J ]1 J N at
Prod , 2004 , 67 (4) : 65426581
[ 21 ]  谭俊杰 , 谭昌匣 , 陈伊蕾 , 等1 肾茶化学成分的研究 [J ]1 天
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2009 , 21 : 60826111
[ 22 ]  Hirotaka S , Takako B , Toshiyuki M , et al1 Indonesian me2
dicinal plant s1 X X Ⅱ1 Chemical st ructures of two new isopi2
marane2type diterpenes , ort hosiphonones A and B , and a new
benzochromene , ort hochromene A from t he leaves of Ort hosi2
phon aristatus (Lamiaceae) [J ]1 Chem Pharm B ull , 1999 , 47
(5) : 69526981
[ 23 ]  Jian Z , Ying D Z , Wei M Z1 Two new alkyl glycosides f rom
Clerodendranthus s picat us [J ]1 J A sian N atl Prod Res ,
2008 , 10 (7) : 60226061
[ 24 ]  斯建勇 , 李国青 , 郭 剑1 肾茶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J ]1 国外
医药 :植物药分册 , 1995 , 10 (1) : 112121
[ 25 ]  Fjimoto T , Tsuda Y1 Isolation of myo2inositol f rom kumis
[J ]1 Kut j ing Yakugaku Zasshi , 1972 , 92 (8) : 1060210611
[ 26 ]  黄荣桂 , 沈文通 , 郑兴中 , 等1 肾茶对尿路结石的治疗作用
[J ]1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 1999 , 33 (4) : 40224051
[ 27 ]  高南南 , 田 泽 , 李玲玲 , 等1 肾茶对 Adenine 所致慢性肾功
能衰竭大鼠的改善作用 [J ]1 西北药学杂志 , 1996 , 11 (3) :
11421171
[ 28 ]  高南南 , 田 泽 , 李玲玲 , 等1 肾茶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
体内毒性代谢产物的排出及肾脏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J ]1 中
草药 , 1996 , 27 (8) : 47224751
[ 29 ]  岑小波 , 王瑞淑1 肾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J ]1 现代预
防医学 , 1997 , 24 (1) : 732741
[ 30 ]  李家洲 , 卢海啸 , 韦清海1 肾茶提取物对蛙肠系膜微循环的
影响 [J ]1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 28 (5) : 672
711
[ 31 ]  周红杰 , 秘 鸣 , 冯德强1 肾茶研究进展概况 [J ]1 云南中医
中药杂志 , 1996 , 17 (3) : 752761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李凌艳1 ,李认书2 ,孙  鹤1 ,2 3 ①
(1. 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药事管理系 ,天津  300072 ;2. 天津天士力集团 ,天津  300410)
摘 要 :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集中识别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以及
最终可被理解的模式的非平凡过程。阐述了数据挖掘技术一些基本概念以及中医药信息的特点 ,并探讨了数据挖
掘技术在中医药文献研究、药对配伍规律研究、中药谱效关系、药品不良反应评价以及新药开发等领域的应用。采
用数据挖掘等信息处理技术进行知识的获取研究 ,从而带动中医药学术水平的提高 ,是加速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的
有效途径。
关键词 :中医药 ;数据挖掘 ;知识发现
中图分类号 :R284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22670 (2010) 052附 16203
  我国传统中医药是祖国光辉灿烂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
一 ,中药复方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 ,虽然中医药已有数千
年的临床实践 ,但由于人类认识水平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
制 ,中药研究水平相对于西药来说 ,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中医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数
据 ,这些庞杂的数据在提供丰富信息的同时 ,也体现出明显
的海量信息特征。如何对众多的中药药资源进行去伪存真、
去粗取精 ,以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一
个重要的课题。数据挖掘技术正是为解决“数据丰富但知识
贫乏”的状况而兴起的边缘学科之一 ,在中医药研究领域日
·附 16 ·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1 卷第 5 期 2010 年 5 月         
①收稿日期 :2009208221                      
作者简介 :李凌艳 ,博士在读 ,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药事管理系。 E2mail :tianjinlingyan @sina. com3 通讯作者 孙 鹤 Tel : (022) 26735089  E2mail :henrysunusa @gmail .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