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江西道地药材山蜡梅叶质量标准的研究



全 文 :基莲心碱 RSD值分别为 0. 84%、0. 49%、0. 57%。
2. 8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 6份甄城莲子心样
品各约 0. 125 g, 分别精密加入对照品溶液各 12. 5
mL,再按照 2.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进样
10 L,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 3次,计算各生物碱的平
均回收率及 RSD值。结果 3种生物碱平均回收率为
莲心碱 96. 99%、异莲心碱 104. 26%和甲基莲心碱
100. 71%; RSD值分别为 0. 47%、0. 21%、0. 16%。
2. 9  样品测定:取不同产地莲子心药材, 按照 2. 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样品溶液, 分别进样
10 L, 结果见表 1。
表 1 不同产地莲子心中莲心碱、异莲心碱
和甲基莲心碱的测定
Table 1  Detemination of liensinine, isoliensinine, and nefer-
ine in Plumula Nelumbinis from different habitats
产地 莲心碱/ % 异莲心碱/ % 甲基莲心碱/ %
湘潭  0. 32 0. 34 0. 95
襄樊  0. 25 0. 50 0. 89
南京  1. 25  
甄城  0. 32 0. 36 0. 97
乐至  0. 29 0. 46 0. 82
蕲春  0. 42 0. 41 0. 64
白洋淀 0. 33 0. 36 0. 73
洪湖  1. 31  
杭州  0. 91 0. 36 0. 19
建德  0. 94 0. 23 0. 23
3  讨论
3. 1  不同产地莲子心中 3种生物碱量差异很大, 洪
湖和南京产莲子心中异莲心碱、甲基莲心碱几乎检
测不出, 湘潭和甄城 3种莲心碱量都比较高。应该
根据项目需要选择合适的莲子心产地。
3. 2  根据文献资料建立了简单、准确、可操作性强
的莲子心中 3种生物碱量检测方法。与中国药典
2005年版(一部)等所用流动相比较简单, 毒性也小
一些, 3种生物碱分离度很好。
3. 3  混合对照品溶液中异莲心碱、甲基莲心碱结构
不稳定,在日光条件下长时间放置成分会破坏, 无法
标定样品的量,笔者在实验过程中将混合对照品溶
液避光,冷藏 1 个月时间各成分量变化不大。建议
实验者将混合对照品溶液避光, 冷藏保存。
参考文献:
[ 1]  曾宪武, 张卫国, 梁  赅, 等 莲子心酚性生物碱的抗心律
失常作用 [ J ] 咸宁学院学报: 医学版, 2007, 21 ( 5 ) : 369-
372
[ 2]  王瑞芳, 欧来良 莲子心提取物抗心律失常作用及其急性毒
性研究 [ J ] 中草药, 2008, 39( 3) : 413-415
[ 3]  潘  扬, 蔡宝昌, 杨光明, 等 莲子心降血糖活性部位的筛
选研究 [ J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21( 4) : 243-244
[ 4]  肖希斌, 谢兆霞, 陈  杰, 等  甲基莲心碱在 K562/ A02 细
胞对 ST I571敏感性中的作用 [ J] 中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05, 30( 5) : 558-561
[ 5]  寿国香, 刘  冰, 周立江, 等 离子对反相 HPLC法测定 10
个产地莲子心中莲心碱的含量 [ J] 中草药, 2001, 32( 11 ) :
989-990
[ 6]  寿国香, 刘  冰, 郝连淑 离子对 RP-H PLC 法测定不同产
地莲子心中甲基莲心碱的含量 [ J] 中草药, 2002, 33( 6 ) :
517-518
[ 7]  吕武清, 郑海华, 葛  新 莲子心的研究概况 [ J ] 中草药,
1996, 27( 7) : 438-440
[ 8]  刘  绍, 雷  鹏, 李新中, 等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莲子
心生物碱 [ J ] 中国中药杂志, 2007, 32( 10) : 912-915
江西道地药材山蜡梅叶质量标准的研究
李诒光1, 2 ,卢建中2 , 陈  杰3* , 舒任庚3 ,卢瑞芝3 ,祝丰溪3
(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00029; 2 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96; 3 江西中医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8)
摘 要:目的  研究建立江西道地药材山蜡梅叶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建立芦丁和蜡梅碱的鉴别
项,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槲皮素、山柰酚、蜡梅碱的定量测定项。结果  首次建立了山蜡梅叶中芦丁和蜡
梅碱的薄层鉴别方法,并首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槲皮素、山柰酚、蜡梅碱的测定方法,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6. 55%、98. 72%、99. 02% 。结论  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好, 结果准确。
关键词:山蜡梅叶; 槲皮素;山柰酚; 蜡梅碱;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图分类号: R28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2670( 2010) 05-0836-03
836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1 卷第 5 期 2010 年 5 月
收稿日期: 2009-09-19                     基金项目:国家 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006BAI06A01-01)作者简介:李诒光( 1974  ) ,男,江西赣州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在读博士,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江西中医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副主任中药师,长期从事中药质量与开发工作,已发表论文 10篇。  T el: ( 0791) 8115036  E- mai l: lyg@ jzjt . com
* 通讯作者  陈  杰  E-mail: cjcsh@ tom. com
  山蜡梅叶为蜡梅科植物山蜡梅 Chimonanthus
ni tens Oliv 的干燥叶, 又名香风茶、毛山茶、岩马
桑,主产于江西、安徽、浙江。功能解表祛风, 清热解
毒。用于防治流行性感冒。文献报道山蜡梅叶中含
槲皮素[ 1, 2]、山柰酚[ 1, 2] 、蜡梅碱 [ 3]。本实验首次对
其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
1  仪器、试药与试剂
Agilent 12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槲皮素(中国
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批号 200805) ; 山柰酚(中国
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 200808) ; 蜡梅碱对照品
自制(质量分数大于 98%) ; 山蜡梅叶药材采自江西
婺源,部分购自安徽亳州药材市场;薄层色谱用硅胶
购自青岛海洋化工厂,甲醇、乙腈为色谱纯, 其他试
剂均为分析纯, 水为重蒸水。
2  薄层鉴别
2. 1  芦丁的薄层鉴别:取药材粗粉 2 g ,加 95%乙
醇溶液20 mL,超声处理 30 m in,滤过, 滤液蒸干, 残
渣加甲醇 1 mL 使溶解, 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芦
丁对照品加甲醇制成质量浓度 0. 5 mg/ mL 的溶液,
作为对照品溶液。按照薄层色谱法 ( 中国药典
2005年版一部附录  B)试验, 吸取供试品溶液 10
L, 对照品溶液 5 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薄层板
上,以醋酸乙酯-甲酸-水( 8 1  1)的上层溶液为展
开剂, 展开, 取出, 晾干, 喷以 1% 三氯化铝乙醇溶
液,在 105  烘约 5 m in,置紫外光灯( 365 nm )下检
视。供试品色谱中, 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
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色谱图见图 1。
图 1  芦丁薄层色谱图
Fig. 1  TLCChromatogram of rutin
2. 2  蜡梅碱的薄层鉴别:取药材粗粉3 g,加入浓氨
试液 3 mL,氯仿 30 mL, 超声处理 30 min, 滤过, 滤
液蒸干, 残渣加甲醇 1 mL 使溶解, 作为供试品溶
液。另取蜡梅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质量浓度 0. 5
mg/ mL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按照薄层色谱法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  B)试验, 吸取供
试品溶液 8 L,对照品溶液 2 L,分别点于同一块
含氢氧化钠 1%的碱性硅胶 G 薄层板上, 以氯仿-甲
醇( 9. 2 0. 8)为展开剂,展开,取出, 晾干,喷以改良
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 在与对照品色谱的
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色谱图见图 2。
图 2  蜡梅碱薄层色谱图
Fig. 2  TLCChromatogram of calycanthin
3  山蜡梅叶的定量测定
3. 1  槲皮素与山柰酚的定量测定
3. 1. 1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 Zorbax SB-C18 ( 150
mm  4. 6 mm, 5 m) ; 流动相为甲醇-0. 1% 磷酸
( 4060) ;体积流量为 1 mL/ m in; 柱温为 35  ;检
测波长为 365 nm。
3. 1. 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精密称取经五氧化
二磷干燥的对照品, 加甲醇溶解, 制成含槲皮素 12
g/ mL、山柰酚 50 g/ mL 的溶液。
3. 1. 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 3号筛)
约 1 g,精密称定,加石油醚( 60~ 90  )超声提取 2
次,每次 20 mL,每次 15 min,倾出石油醚液,挥干残
留溶剂。残渣用甲醇加热回流提取 2 次, 每次 20
mL,每次 60 min, 滤过。滤液置 50 mL 量瓶中,用少
量甲醇洗涤滤器和残渣,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3. 1. 4  线性关系的考察: 精密称取槲皮素对照品
15 mg,置 250 mL 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
度,摇匀, 作为母液 A; 精密称取山柰酚对照品 6
mg,置 25 mL 量瓶中, 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
匀,作为母液 B;分别精密量取 2种母液各 0. 5、1、2、
3、4 mL, 将同体积的 A、B 液置于同一 10 mL 量瓶
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
混合溶液 5 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以浓度
为横坐标( X ) ,峰面积为纵坐标( Y ) , 分别绘制槲皮
素和山柰酚标准曲线, 并计算回归方程。槲皮素的
回归方程: Y= 15. 605 X + 3. 210 4 ( r = 0. 999 9) ;
山柰酚的回归方程: Y = 13. 08 X + 9. 473 8 ( r =
0. 999 8)。结果表明, 槲皮素在 2. 93~ 23. 44 g/
mL 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山柰酚在 12. 56~ 100. 48
g/ mL 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1 卷第 5 期 2010 年 5 月        附 1 
3. 1. 5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 5
L, 测定槲皮素和山柰酚峰面积, 连续测定 6次, 槲
皮素的峰面积 RSD 为 0. 13% , 山柰酚的峰面积
RSD为 0. 15%,表明本方法精密度良好。
3. 1. 6  重现性试验: 取同批样品 6份, 按供试品溶
液的制备方法处理, 依上述色谱条件测定,槲皮素质
量分数为 367. 67 g/ g, RSD为 2. 43%( n= 6) ;山柰
酚质量分数为 2. 21 mg/ g , RSD为 1. 94% ( n= 6)。
以上结果表明, 本方法重现性良好。
3. 1. 7  稳定性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 5 L, 按
上述色谱条件, 每隔 1 h测定槲皮素与山柰酚的量,
结果槲皮素、山柰酚的峰面积 8 h 内 RSD分别为
0. 23%( n= 6)、0. 28% ( n= 6)。以上结果表明, 本
方法 8 h内稳定性良好。
3. 1. 8  加样回收率试验:取已测定的本品 5份, 每
份 0. 5 g ,精密称定,分别精密加入一定量的槲皮素
和山柰酚母液, 挥尽溶剂,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处
理, 依法测定, 槲皮素、山柰酚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6. 55%、98. 72%, RSD分别为 2. 46%、1. 89%。表
明本方法回收率良好。
3. 1. 9  样品的测定:取本品按测定项下供试品溶液
的制备方法处理,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结果见表 1。
3. 2  蜡梅碱的定量测定
3. 2. 1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 Agilent H C-C18 ( 150
mm  4. 6 mm, 5 m) ; 流动相为乙腈-0. 05%磷酸
溶液( 8 92) ; 体积流量 1. 0 mL/ min; 柱温为30  ;
检测波长为 240 nm。
3. 2. 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蜡梅碱对照品
适量,加甲醇制成含蜡梅碱 8 g / mL 的溶液。
3. 2. 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称取干燥粉碎后的山蜡
梅叶 1 g ,加乙醇100 mL,回流提取 1 h。滤过,滤液
蒸干,加 2%盐酸 100 mL 加热溶解, 离心 15 m in
( 4 000 r/ m in) , 上清液加氯仿萃取 2 次, 每次 20
mL,取酸水层,加浓氨水调 pH 9~ 10,加氯仿萃取 3
次,每次 30 mL, 合并氯仿层, 蒸干, 加甲醇溶解至
10 mL 量瓶并稀释至刻度,微滤, 即得。
3. 2. 4  线性关系的考察: 精密吸取浓度为 1. 6、
3. 2、4. 8、6. 4、8. 0、16. 0 g / mL 的对照品溶液, 分
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以进样量为横坐标, 峰
面积为纵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蜡梅碱回归方程为:
Y= 2 601. 1 X - 0. 387 8, r= 0. 999 8。结果表明,
蜡梅碱在 0. 016~ 0. 16 g 线性关系良好。
3. 2. 5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 10 L,
依法连续测定 5次,记录峰面积, RSD为 0. 99% ,表
明本方法精密度良好。
3. 2. 6  稳定性试验: 取供试品溶液, 每隔 2 h进样
10 L,记录峰面积, 8 小时内, 蜡梅碱峰面积 RSD
为 1. 69% ,表明本方法稳定性良好。
3. 2. 7  重现性试验: 取同批样品, 依法制备 5份供
试品溶液, 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 蜡梅碱质量分数
RSD为 0. 64% ,表明本方法重现性良好。
3. 2. 8  回收率试验:精密称取已知量的样品,分别
精密加入蜡梅碱对照品溶液适量,挥干溶剂,按上述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 测定其质量分数,计算回
收率。蜡梅碱平均回收率为 99. 17% , RSD 为
1. 02% ,表明本方法回收率较好。
3. 2. 9  样品测定:取本品按上述供试品溶液制备方
法制备,依上述色谱条件测定,按外标法计算蜡梅碱
量,结果见表 1。
表 1  不同产地山蜡梅叶样品中 3 种成分的测定( n= 3)
Table 1 Determination of three components in samples
f rom diff erent regions ( n= 3)
产地 批号 槲皮素/
(g g - 1)
山柰酚/
( mg g- 1 )
蜡梅碱/
(g g- 1)
江西婺源 20070801 365. 60 1. 96 148. 9
江西婺源 20070901 356. 54 1. 86 147. 3
江西婺源 20080801 360. 77 2. 10 151. 2
江西婺源 20080901 367. 67 2. 21 158. 6
江西婺源 20090810 301. 55 1. 75 72. 4
江西婺源 20090909 298. 75 1. 76 70. 4
浙江松阳 20080811 288. 61 1. 53 87. 8
浙江松阳 20080901 285. 87 1. 71 97. 9
浙江松阳 20090410 268. 61 1. 50 81. 2
浙江松阳 20090910 485. 87 1. 63 90. 2
4  讨论
江西产山蜡梅叶 3种成分的量较高, 各成分的
变化趋势不完全一致。采收季节和植株年龄对成分
量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1]  孙丽仁, 何明珍, 冯育林, 等  山蜡梅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 J] 中草药, 2009, 40( 8) : 1214-1216
[ 2]  李清华, 汪丽燕, 韩传环, 等 香风茶化学成分的分离及其
药理作用 [ J ] 中草药通讯, 1979, 10( 1) : 1
[ 3]  肖炳坤, 刘耀明, 冯淑香, 等  山蜡梅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  ) [ J ] 中草药, 2005, 36( 2) : 187-188
 附 2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1卷第 5期 2010 年 5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