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w{ ¦¨¯¯ ¦¯²±¨ ¶²¥·¤¬±¨ §o·«¨
¦²±·¨±·¬± 2uu ¦¯²±¨ µ¨¤¦«¨ §s qs|| h ~¤±§ °²¶·²©·«¨ ¦¯²±¨ ¶¦²∏¯§µ¨ °¤¬±
¶·¤¥¯¨¬± ªµ²º·«¤±§
³µ²§∏¦·¬²± §∏µ¬±ª¶∏¥¦∏¯·∏µ¨¶qΧονχλυσιον : ⁄∏µ¬±ª·«¨ ¦¨¯¯ ¤±§·¬¶¶∏¨ ¦∏¯·∏µ¨ ²© Γ .
βιλοβα o·«¨ ¤³³¯¬¦¤·¬²± ²©³¯¤±·¶¬±ª¯¨¦¨¯¯ ¦¯²±¬±ª·¨¦«±¬´∏¨ «¨ ³¯¶·²¤¦¨µ·¤¬± ¬¨·¨±·¶²¯√¨·«¨ ³µ²¥¯¨° ²©³µ²§∏¦2
·¬√¬·¼¬±¶·¤¥¬¯¬·¼ ²©ª¬±®ª²¯¬§¨ q
[ Κεψ ωορδσ] Γινκγο βιλοβα ~¶¬±ª¯¨¦¨¯¯ ¦¯²±¬±ª~ª¬±®ª²¯¬§¨
≈责任编辑 王康正
三七黑斑病初侵染来源及传播途径研究
王朝梁t o崔秀明t o罗文富t o喻盛甫u
kt1 云南文山州三七研究所 o云南 文山 yyvsss ~
u1 云南农业大学 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 o云南 昆明 yxsustl
≈摘要 目的 }探索三七黑斑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o为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人工接种和盆栽试验 o
定期观察病菌的侵染及传播途径 ∀结果 }三七黑斑病的侵染源主要来自于病种子 !种苗 !病残体及土壤 o带菌种子 !
种苗是新七园的初次侵染源 o残存在七园内的病残体及土壤带菌是老七园三七黑斑病的主要侵染来源 ~三七黑斑
病主要由带病种子 !种苗 !病残体 !土壤和病菌孢子传播 ∀结论 }对三七黑斑病的防治 o应围绕防止病菌的侵染源与
传播而进行 o重点消灭病菌来源和封锁传播中心 ∀
≈关键词 三七黑斑病 ~初侵染来源 ~传播途径
≈中图分类号 ≥xyz quv n y ~≥wvu qw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slts2sx|z2sv
三七 Παναξ νοτογινσενγk
∏µ®qlƒ q q≤«¨ ±是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名贵中药材 o主产云南文山 o常
年种植面积 v sss公顷 o其产量和面积均占全国的
{x h以上 o栽培中易遭受黑斑病的为害 o常年发病在
us h ∗ vs h o严重时高达 |s h以上≈t ou o已成为三七
的毁灭性病害之一 ∀病菌产生的症状因地而异≈v o
最终导致病株早期落叶 o影响光合作用 o植株提前枯
萎 o不能结籽和块根腐烂 o严重影响三七的产量和品
质 ∀文献曾报道过三七黑斑病病原 !发病条件 !药剂
防治等方面的研究≈w ∗ y o为更好地摸清该病的侵染
源及传播途径 o特就其病原菌的侵染源和传播进行
了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1 q1 试验材料 ≠病残体 }采自未用农药防治的重
病田 ~病土 }采自重病田病残体多的表土 ~≈种苗 }
在防治好发病轻的地块中 o选取无病斑的种苗 o洗净
表面泥土 ~…盆土 }用森林腐植土 o经高压蒸气灭菌
备用 ∀
≈收稿日期 t|||2tt2t{
1 q2 试验方法 分别设土壤拌病残体 !种苗接种病
残体 !病土拌种 !种子带菌及对照 x个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2 q1 盆栽 用森林腐植土 o经高压蒸气灭菌备用 o
每处理 tx株 o并定期观察统计 ∀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不论用病残体或带菌土壤
接种 o其发病率均很高 o达 yy qzy h ∗ tss h o而对照
则不发病 o说明土壤带菌包括土中孢子和病残体中
的菌丝在侵染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土壤带菌是病害
的主要传播途径 ∀三七在地时间越长 o病原菌积累
越多 o发病就越重 ∀通过接种和田间调查发现 o种
子 !种苗带菌 o不但可使本身感染发病外 o还可实现
远距离传播 ∀因此在移植前或冬季下棵后必须进行
种子 !种苗消毒处理和冬季管理 ∀
2 q2 田间试验 t||x ot||y年分别在砚山县城郊
的试验场进行 o均为未种过三七的地块 o每处理 uxs
株 o重复 u ¤o结果见表 t ∀
从表 t看出 o通过两年的田间小区试验 o进一步
明确了土壤 !种子 !种苗带菌是黑斑病传播的主要途
径 ∀
#z|x#
第 ux卷第 ts期
usss年 ts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x o²qts
¦·qousss
表 t 田间接种发病率
处理
t||x年
发病
株数
发病率
r h
t||y年
发病
株数
发病率
r h
种苗接病残体 txs ys ty{ yz qu
土壤拌病残体 tus w{ tuv w| qu
病土拌种 tss ws |{ v| qu
种子带菌 {s vu zz vs q{
对照 ts w tz y q{
注 }调查株数均为 uxs株
2 q3 叶片喷雾和块根接种 盆栽无菌苗 o将病原菌
用玉米粉砂粒培养基扩大培养后配成浓度为 tsy ∗
tsz个# °¯ p t分生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三七叶片 o以
灭菌水为对照 o接种保湿 u §o接种后仔细观察叶片
的侵染 ~三七块根表面消毒后 o设伤根或不伤根接
种 o接种后仔细观察块根的感染情况 ∀
该病菌用于叶片喷雾接种 o接种后 v §叶片呈
现典型的水浸状病斑 ox §后茎杆亦出现病斑 o而对
照则不发病 ~接种块根 o不论伤根和不伤根 o块根均
受到侵染 o接种 u §后发生不同程度侵染 o块根逐渐
被分解 o切片出现渍状软腐 o侵染率 tt h ~v ∗ w §随
时间延长受侵染的切片数增加 o其组织腐烂加快 o接
种后 { §o腐烂率高达 {s h ∀接种结果表明 o用病菌
孢子接种叶片和块根 o不但可使用叶片发病 o且叶
液 !茎和块根均能被侵染 o说明病菌孢子是主要的传
播途径 ∀
3 小结
3 q1 王淑琴报道 o三七黑斑病菌不仅侵染三七地上
植株各部分 o亦能侵染三七根部引起根腐病 o并在感
病种子 !种苗和病残茎叶中越冬 o成为第 u年的主要
侵染源 ~病菌在土壤里保存 uu个月和在恒温箱内保
存 uw个月已丧失生活力 o但经冬春夏室温内贮存 tz
个月和在恒温箱内贮存 uv个月病菌仍有侵染力 o其
侵染力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人工接种可侵染
花生 !人参≈t ∀王朝梁报道 o病菌孢子具有陆续萌发
侵染的特性 o孢子萌发后 ov ∗ x §能形成新的病菌孢
子 o再次侵染≈w ∀本研究表明 o病菌的分生孢子是三
七黑斑病初侵染的繁殖体 o带病种子 !种苗 !土壤病
残体是三七黑斑病的主要侵染源 ∀
3 q2 三七黑斑病的侵染源主要来自病种子 !种苗和
叶 !茎 !果等病残体及土壤 o带菌的种子 !种苗是新七
园的初侵染源 o残存在七园内的枯枝 !落叶等病残体
上的孢子和菌丝及土壤带菌是老七园三七黑斑病的
主要侵染来源 ∀因此在移植前和冬季管理时 o必须
进行严格的种子 !种苗处理和冬季消毒处理 o以提高
出苗率和存苗率 ∀
3 q3 田间试验表明 o三七易受黑斑病菌的侵染 o病
菌侵入后生长繁殖迅速 o很快引起病症 o三七黑斑病
主要由病种 !病苗 !病残体 !土壤和病菌孢子传播 o气
流 !雨水 !人为因素和昆虫也可传播 ∀因此对三七黑
斑病的防治 o应主要围绕防止病菌的侵染源与传播
而进行 o重点消灭侵染源和封锁传播中心 o采用适时
施药等措施 o从而提高防治三七黑斑病的效果 o达到
高产稳产的目的 ∀
≈参考文献
≈t 王淑琴 o于洪军 o官廷荆 1 中国三七 1 昆明 }云南民族出版社 o
t||v1wvx q
≈u 董弗兆 o刘祖武 o乐丽涛 1 云南三七 1 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 o
t|{{1txx q
≈v 韦继光 o陈育新 1 广西三七黑斑病调查初报 1 中药材 ot||u otx
ktl }z q
≈w 王朝染 o崔秀明 o李忠义 1 三七黑斑病侵染及发病条件研究 1 中
药材 ot||{ outkzl }vu{ q
≈x 罗文富 o喻盛甫 o贺承福 o等 1 三七根腐病病原与复合侵染的研
究 1 植物病理学报 ot||z ouzktl }{y q
≈y 王淑琴 o于洪军 o陈仙华 1 三七黑斑病的防治研究 1 特产科学实
验 ot|{s okwl }{ q
Στυδιεσ ον Ινιτιαλ Ινφεχτιον Σουρχεσ ανδ
Χηαννελσ οφ Βλαχκ Σποτ ον Παναξ νοτογινσενγ(Βυρκ .)Φ. Η .Χηεν
• ≤«¤²2¯¬¤±ªt o≤ ÷¬∏2°¬±ªt o • ±¨2©∏t o ≠ ≥«¨ ±ª2©∏u
kt q• ±¨¶«¤± ¶¨¨¤µ¦«±¶·¬·∏·¨ ²©≥¤± ¬´≥¦¬¨±¦¨ ¤±§ × ¦¨«±²¯²ª¼ o• ±¨¶«¤± yyvsss o≠∏±±¤∏≤«¬±¤~
u q⁄¨ ³¤µ·° ±¨·²© °¯ ¤±·°¤·«²¯²ª¼ o≠∏±±¤± ªµ¬¦∏¯·∏µ¤¯ ±¬√ µ¨¶¬·¼ o∏±°¬±ª yxsust ≠∏±±¤± ≤«¬±¤l
[ Αβστραχτ] Οβϕεχτιϖε: ײ ³µ²¥¨ ¬±·²·«¨ ²¦¦∏µ¬±ª¤±§ §¨ √¨¯²³¬±ªµ¨ª∏¯¤µ¬·¬¨¶µ¨ª∏¯¤µ¬·¬¨¶²© ¥¯¤¦® ¶³²·²±
#{|x#
第 ux卷第 ts期
usss年 ts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x o²qts
¦·qousss
Παναξ νοτογινσενγ ©²µ§¬¶¨¤¶¨ ¦²±·µ²¯ qΜετηοδσ: ©·¨µ¤µ·¬©¬¦¬¤¯ ¬±²¦∏¯¤·¬²±o²¥¶¨µ√¤·¬²± ¤±§ ¤±¤¯¼¶¬¶²± ·«¨
³¯¤±·¬±ª³¯²·¶ º µ¨¨ ¦²±§∏¦·¨§µ¨ª∏¯¤µ¯¼ qΡεσυλτσ: ׫¨ °¤¬± ¬±©¨ ¦·¬²± ¶²∏µ¦¨¶¬±¦¯∏§¨ §¬¶¨¤¶¨§¶¨ §¨¶o¶¨ §¨¯¬±ª¶o
³¯¤±·¶¤±§¶²¬¯¶q±·«¨ ³¯²·²© ±¨ º ¦µ²³³¬±ªo·«¨ ¬±¬·¬¤¯ ¬±©¨¦·¬²± ¶²∏µ¦¨¶¤µ¨ §¬¶¨¤¶¨§¶¨ §¨¶¤±§¶¨ §¨¯¬±ª¶º«¬¯¨
§¬¶¨¤¶¨§³¯¤±·¶¤±§¶²¬¯¶º¬·«³¤·«²ª¨ ±¶¤µ¨ ·«¨ °¤¬±¶²∏µ¦¨¶²±³¯²·²©²¯§¦µ²³³¬±ªqΧονχλυσιον : • ¬³¬±ª²∏··«¨
¬±©¨¦·¬²± ¦¨±·µ¨ ¤±§¶²∏µ¦¨¶¤µ¨ ·«¨ °¤²µ ©¨©¨ ¦·¬√¨ ° ¤¨±¶©²µ¦²±·µ²¯ ²© ¥¯¤¦®¶³²·²± Π. νοτογινσενγ
[ Κεψ ωορδσ] ¥¯¤¦®¶³²·²± Παναξ νοτογινσενγ ~¬±¬·¬¤¯ ¬±©¨¦·¬²± ¶²∏µ¦¨ ~¬±©¨¦·¬²± ¦«¤±±¨ ¯q
≈责任编辑 王康正
穿山甲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食物研究
程地芸 o余再柏 o李泉森 o张 睛 o李正昌
k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o重庆 wsssyxl
≈摘要 目的 }研究穿山甲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对不同食物的适应能力 ∀方法 }采用轮流饲喂 o保留能自己吸食
和诱食的品种 ∀结果 }四川米易和贵州麻尾的穿山甲取食大致相同 ~但两地的穿山甲与广西凭祥和广西龙州的穿
山甲取食不尽相同 ∀结论 }对食物的适应能力 o四川米易和贵州麻尾的穿山甲较广西凭祥和广西龙州的强 ~雌性穿
山甲较雄性穿山甲强 ~成年穿山甲较幼体穿山甲强 ∀
≈关键词 穿山甲 ~人工饲养 ~食物
≈中图分类号 ≥{yx qw n |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slts2sx||2su
穿山甲 Μανισ πενταδαχτψλα αυριτα ²§ª¶²±为
穿山甲科穿山甲属动物 o以鳞甲入药 ∀属国家 µ级
保护动物 ∀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广西 !广东 !福
建 !江西 !湖南 !云南 !贵州 !四川等省区 ∀由于生态
环境的破坏 o人为的狂捕滥杀 o穿山甲的野生资源日
趋枯竭 o导致药用甲片的奇缺 ∀本实验力求通过穿
山甲的人工饲养 o摸索穿山甲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对
食物的适应能力 o供穿山甲饲养者参考 ∀
1 材料
1 q1 穿山甲
分别购于四川米易k编号 sst ossu ot||yl ~广西
凭祥kssv ossw ossx ot||yl ~广西龙州kssy ossz oss{ o
ss| osts ot||zl ~贵州麻尾kstt ot||zl ∀
1 q2 活饲料
黑翅土白蚁 Οδοντοτερµεσ φορµοσανυσk≥«¬µ¤®¬l
和家白蚁 Χοπτοτερµεσ φορµοσανυσ ≥«¬µ¤®¬k购于重庆
市巴南区长生镇l ~秉氏环毛蚓 Πηερετι µ α χαρνοσα
k²·² ·¨¤·¤¬l和白颈环毛蚓 Πηερετι µ α χαλιφορνιχα
≈收稿日期 usss2sv2s{
≈基金项目 国家中医药局管理局科研基金资助项目k|x
sztl
k¬±§lk采于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镇l ~黄粉虫
Τενεβριο µ ολιτορ ¬±±¤¨ ∏¶k购于重庆市渝中区l ∀
1 q3 单品种饲料
奶粉 ~黑褐举腹蚁 Χρε µ ατογαστερ ρογενηοφερι
¤¼µk购于成都荷花池 o因其色黄 o简称黄蚁l ~叶形
多刺蚁 Πολψρηαχηισ λαµελλιδενσ ≥°¬·«k购于成都荷
花池 o简称黑蚁l ~牛奶k购于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l ~
稀饭 ~葡萄糖 ~蜂糖k购于成都l ~白糖 ∀蛋黄 !蚕蛹 !
刺槐叶粉 !水解蛋白 !复合维生素 !酵母粉 !种植土 !
生长素等多数时间是作为配制饲料的添加剂 o少数
单独饲喂 ~补液盐 o当穿山甲拒食时 o用补液盐维持
生命 ∀
1 q4 人工配制饲料
1 q4 q1 牛奶 !稀饭或奶粉中放入黄蚁 !黑蚁 !刺槐叶
粉之 t种或 v种各等份 ∀
1 q4 q2 冷开水 !黄蚁 !黑蚁和刺槐叶粉各适量配成
混合液 ∀
1 q4 q3 水解蛋白 t qx ªo葡萄糖 v ªo复合维生素
tru片加水 z ∗ { °¯ ≈t o溶解后饲喂或放入瓷盘中舔
食 ∀
1 q4 q4 蚕蛹粉 xs h o刺槐叶粉 x h o种植土 ux h o多
#||x#
第 ux卷第 ts期
usss年 ts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x o²qts
¦·qous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