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临床#
谈止痛中药的应用规律
唐迎雪
山东中医药大学 济南
摘要 临床使用止痛中药治疗痛证时 应视疾病的标本缓急 在标本同治 !急则治其标的原则指导
下用药 ∀并注重调和气血 根据疼痛不同部位选用药物 利用配伍扩大止痛中药的适应范围 ∀
关键词 止痛中药 治痛 应用规律
中药中有许多具有止痛作用的药物 它们
在治疗痛证中效果良好 ∀由于止痛中药的应
用 是以中医理论体系为指导 体现着辨证论治
和整体观的特色 所以研究中药的止痛作用 往
往涉及到疼痛的病因 !病机 !治法 !用药规律等
问题 ∀而目前对止痛中药的应用规律尚缺乏系
统的研究 因此本文拟对其做进一步探讨 以期
在临床上更好地发挥止痛中药的治疗作用 ∀
1 把握标本同治的原则用药
所谓标本 是指疾病的主次本末和病情的
轻重缓急 ∀疼痛是临床常见症状 可见于多种
疾病过程中 属标 ∀其病因反映了疾病的本质
为本 ∀由于痛证病因多端 临床表现十分复杂
其疼痛性质有寒热 !虚实 !在气在血之不同 其
疼痛部位有在头面四肢 !筋骨皮肉 !脏腑经络之
区别 ∀因此 临床上治疗痛证 必须在辨证求因
的基础上 选择相应的药物以治其本 ∀同时为
了及时有效地减轻疼痛给患者造成的痛苦 增
强疗效 还应配伍既能针对病因起治疗作用 又
具有止痛作用的药物 以实现标本兼治 ∀临床
根据痛因和病情一般将痛证分为外邪致痛 !气
滞疼痛 !血瘀疼痛 !虚性疼痛等类型 然后根据
不同类型的疼痛 辨证选用有针对性的止痛药 ∀
111 外邪致痛型
外邪致痛型可根据感邪性质的不同 分为
风邪致痛 !湿邪致痛 !寒邪致痛和热邪致痛
种 ∀
风邪致痛 为风邪侵及肌肉 !筋骨 !经脉而
引起的疼痛 ∀其特点是游走性疼痛 痛无定处
多见于躯体上部 苔薄白 脉浮 ∀治疗此类疼
痛 应使用祛风止痛药 ∀若风胜之行痹 可选用
辛散善走 祛风通络止痛功捷之威灵仙 !桑枝
及治风通用之防风等 若为头风头痛 可选用长
于疏风散寒止痛之细辛 !白芷 以及能祛血中之
风 上行头目之川芎 ∀
湿邪致痛 为感受湿邪 湿阻气机 气机不
畅引起的疼痛 ∀其特点为疼痛重着不移 每遇
阴雨天加重 多发于躯体下部 苔白腻 脉濡滑 ∀
治疗此类疼痛 应使用祛湿止痛药 ∀若湿胜之
湿痹 可选用性善走下 祛湿止痛效佳之防已 !
独活等 若属湿邪头痛 可选用羌活 !蔓荆子 !藁
本等药物 ∀若属风湿痹痛 可选用祛风胜湿止
痛之品 如羌活 !独活 !雷公藤 !徐长卿等 其中
羌活擅治上半身风湿痹痛 独活擅治下半身风
湿痹痛 ∀若湿邪蕴久化热而见关节红肿疼痛之
湿热痹 则应选用功能清热除湿止痛之药物 如
秦艽 !忍冬藤等 ∀
寒邪致痛 为寒邪凝滞经脉 或客于体内
气因寒收而产生的疼痛 ∀其特点是痛有定处
拘急不可屈伸 遇寒痛剧 治疗此类疼痛 应使
用散寒止痛药 ∀若属寒胜之寒痹 可选用功善
散寒止痹痛之药物 如附子 !川乌 !肉桂等 若胃
寒脘腹冷痛 可选用功能温中散寒止痛之药物
如高良姜 !小茴香 !花椒 !荜澄茄等 若寒疝腹
痛 可选用功能暖肝散寒止痛之药物 如吴茱
萸 !小茴香 !乌药等 若寒邪内侵之胸痹胸痛 可
## 中国中药杂志 年第 卷第 期
选用功能温助心阳 散寒止痛之药物 如附子 !
肉桂等 若寒凝血脉之痛经 可选用功能温经散
寒止痛之药物 如小茴香 !肉桂等 ∀
热邪致痛 系热毒壅滞血分 耗灼营血 结
滞不通所致之疼痛 ∀其特点为疼痛伴灼热红
肿 舌质红 苔黄 脉数 ∀治疗此类疼痛 当使用
清热解毒兼有止痛作用的药物 ∀若疮痈肿毒
可选用功能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之重楼 !牛黄
等 若咽喉肿痛 可选用功善清热解毒 利咽止
痛之金果榄 !穿心莲等 若肠痈腹痛 可选用功
善清热解毒 消痈止痛之败酱草 !红藤等 ∀
112 气滞疼痛型
气滞疼痛系由情志等因素导致脏腑气机失
调而引起的疼痛 ∀其特点是以胀痛为主 且攻
窜不定 常因情志不遂加重 舌象无明显变化
脉弦 ∀多发于胸胁脘腹部 ∀治疗此类疼痛 须
使用理气止痛药 ∀若肝郁气滞之胁痛 !乳房胀
痛 可选用功能疏肝理气止痛的药物 如香附 !
青皮 !佛手 若属肝郁化火之胁痛 可选用疏肝
泄热止痛的药物 如川楝子 !青木香等 若脾胃
气滞之胃脘腹痛 可选用功能理气调中止痛的
药物 如木香 !佛手等 若寒郁气滞之胸腹疼痛 !
胃脘作痛 可选用长于散寒行气止痛的药物 如
乌药 !檀香等 ∀
113 血瘀疼痛型
血瘀疼痛多为气郁日久 血行不畅 或外伤
引起之疼痛 ∀特点是痛如针刺刀割 痛处固定
不移 其甚者可触及包块 舌质紫黯 脉沉涩或
细涩 外伤者常有皮下瘀斑或出血 ∀治疗此类
疼痛 宜使用活血 !行气兼有止痛作用的药物 ∀
若属气滞血瘀之胃脘痛 !胁痛 !胸痛 可选用功
能活血行气止痛的药物 如延胡索 !川芎 !郁金
等 若气郁血阻之积块疼痛 可选用功善行气活
血 消积止痛之药物 如三棱 !莪术等 若瘀血腰
痛 可选用功能活血止痛之药物 如乳香 !没药 !
土鳖虫 若为跌打损伤瘀滞疼痛 可选用功能活
血祛瘀消肿止痛的药物 如乳香 !没药 !三七等
若妇女血瘀痛经 !产后瘀阻腹痛 可选用功能活
血通经或调经止痛的药物 如红花 !五灵脂 !当
归等 若属血热瘀滞疼痛 可选用功能凉血活血
止痛的药物 如赤芍 !郁金 若瘀痛日久不愈 邪
气入络者 可选用功善搜剔 通络止痛之虫类药
物 如全蝎 !蜈蚣等 ∀
114 虚性疼痛型
虚性疼痛为津血匮乏 阳气亏虚 人体脏
腑 !脉络失于温养所致之疼痛 ∀其特点是痛势
绵绵不断 喜温喜按 舌质淡 脉细弱 ∀治疗此
类疼痛 可使用补益兼具止痛作用的药物 ∀若
血虚不能濡润筋脉之脘腹 !胁肋 !手足挛急作
痛 可选用功能补血柔肝 缓急止痛之药物 如
白芍 !当归 !甘草等 若为肾阳不足之寒疝腹痛
可选用功能温肾祛寒止痛之药物 如胡芦巴 !乌
药等 ∀
另外 临床上还有因食滞 !气虚等所致之疼
痛 应主要采用治本除因的方法治疗 使病去痛
止 一般不宜用止痛药 以免窒碍气机 影响疗
效 ∀
2 根据急则治标的原则用药
/急则治其标0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
若出现危急证候 影响到患者的安危时 就须先
治其标 再治其本 ∀所以治疗痛证也需分清疾
病标本之主次缓急 ∀如某些病在一定阶段可能
会出现难以忍受的剧痛 甚至剧痛遽至昏厥虚
脱 ∀这正如5素问#举痛论6所说 /寒气客于五
藏 厥逆上泄 阴气竭 阳气未入 故卒然痛死不
知人 气复反则生矣 ∀0≈此时 疼痛一症已由原
来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故务以止痛为重
暂且应用强有力的止痛药物 以图急则治其标 ∀
如临床以天仙子为主制成复方天仙子胶囊 用
于胆绞痛发作 ∀对癌症晚期出现的剧痛 常使
用某些麻醉止痛中药 ∀这样才能避免因剧痛使
疾病本身加重 且有利于治疗 ∀可见 对一定病
情或某些疾病的一定阶段 强调止痛药的应用
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
3 痛证治疗重在调气和血
疼痛虽可缘于多种原因 但其产生的机制
主要与气血失调有关 即不外乎气滞 !血瘀 !血
虚 或兼而有之 相互影响 ∀对此 早在5内经6
中就有详细论述 ∀ 5素问#举痛论6曰 /经脉流
行不止 环周不休 寒气入经而稽迟 泣而不行
## 中国中药杂志 年第 卷第 期
客于脉外则血少 客于脉中则气不通 故卒然而
痛 ∀ , ,寒气客于肠胃之间 膜原之下 血不得
散 小络急引故痛 ∀0≈阐明了疼痛是因邪气闭
阻经脉 气血凝泣不通 不通则痛 ∀ 5灵枢#阴阳
二十五人6则谓 /血气皆少则喜转筋 踵下痛 ∀0
从而指出了血脉虚涩 不荣则痛是痛证产生的
另一病机 ∀在此启发下 临床上治疗痛证 除了
祛邪外 还需应用调气和血诸法 即通过运用具
有理气解郁 !活血行滞 !温经通络 !补血柔肝或
兼止痛作用的药物治疗痛证 以达到宣通阻闭
调和气血的目的 从根本上消除导致疼痛的病
机 ∀对调气和血法 凌一揆教授还进一步指出
/气为血帅 故调气和血 在治法上常相辅为用
有时甚至首重调气 气行则血行 气主要是指气
机 故调气的概念实际上也就是调整和改善气
与血的功能状态 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0≈所以
临床治疗痛证时 绝不可忽视调气 !活血 !和血 !
止痛药物 诸如佛手 !川芎 !延胡索 !乳香 !没药 !
白芍 !当归等的应用 ∀
4 根据疼痛之不同部位选药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各个部位总是与
一定的经络 !脏腑相联系 故临床上当疼痛固定
在某一部位时 可在辨证论治的同时 根据疼痛
部位与所属脏腑 !经络的关系 选择适合于病情
并能作用于特定部位的止痛药 使药力直达病
所 增强疗效 ∀如外感风寒之太阳经后脑痛 可
选用羌活 太阳经头顶痛 可选用藁本 阳明经
前额痛 可选用白芷 少阴经头痛连及两颐 可
选用细辛 ∀外感风热之太阳经偏于太阳穴附近
头痛 可选用蔓荆子 ∀肝寒厂朔阴经巅顶痛 可选
用吴茱萸 ∀风寒湿邪袭表之项脊痛 可选用羌
活 ∀风湿上肢肩臂痛 可选用姜黄 ∀胃脘痛 多
选用木香 胁痛常选用香附 少腹痛 可选用小
茴香等 ∀基于上述 在研究止痛中药时 不仅要
找出能用于各种疼痛的广效止痛药 诸如延胡
索 !罂粟壳之类 还应根据药物归经 归纳出可
作用于特定部位的止痛药 以便于临床选药 ∀
5 利用配伍扩大止痛药适应范围
止痛中药的功用并非一端 往往一药多用
由于它们的药性有殊 兼有的止痛作用强度不
一 各作用于机体不同部位 所以其止痛作用范
围 常受其主要性能和功效的限制 而具一定的
针对性 ∀如青木香以止胸胁脘腹胀痛见长 因
其性寒 可清里热 宜用于热痛之证 若不与温
热药配伍 则不能用于寒痛之证 ∀再如藁本善
治太阳经头顶痛 惟属辛温解表 祛风胜湿散寒
之品 常用于外感风寒湿或有表证之头痛 若不
经配伍制其偏性 不能用于各型头痛 ∀由此可
知 这种用药的针对性也就意味着它们使用上
的局限性 ∀因此 临床多通过药物配伍这一途
径来扩大止痛药物的应用范围 ∀如吴茱萸性
热 具有下气散寒止痛之作用 适用于肝寒气滞
之疼痛 但临床若以其配黄连 则可治疗肝火犯
胃之胁肋疼痛 !呕吐吞酸 方如左金丸 ∀该方重
用黄连之苦寒 清泻肝胃之火 佐以吴茱萸之辛
热 开郁止痛 降逆止呕 共为清脏腑热剂 此处
用吴茱萸可谓 /去其性 取其用0的应用范例 ∀
细辛性味辛温 具祛风散寒止痛之功 善治风冷
牙痛 若与生石膏 !黄连等清胃泻火药伍用 又
可用于胃热牙痛 ∀附子为大辛大热之品 功能
补火助阳 散寒止痛 宜于阴盛阳虚所致之疼
痛 ∀而有的医家擅将附子与某些药物配伍治疗
多种痛证 ∀如治肝阳挟痰热上犯清窍之头目昏
痛 以之配石决明 治寒热错杂之胸腹疼痛 以
之配山栀 若风湿日久 肾阳偏虚 邪气入络化
热之遍身骨节疼痛 !肌肉筋腱酸胀痛 以之配豕希
莶草 若胸阳不振 心脉瘀阻之胸闷疼痛 以之
配丹参 ∀这就扩大了附子治疗痛证之范围 ∀所
以合理配伍 才能充分地发挥止痛中药的治疗
作用 ∀
止痛中药的这些应用规律 是历代医家从
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来的 是临床用
药的依据 对提高治痛疗效有着重要的作用 ∀
6 参考文献
唐#王冰注 黄帝内经素问 上册 北京 商务印书馆
凌一揆 云南中医杂志
) ) 收稿
## 中国中药杂志 年第 卷第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