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Review on epimerization of tea catechins

茶儿茶素异构化研究现状



全 文 :中草菊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9卷第7期2008年7,el
茶儿茶素异构化研究现状
徐懿,屠幼英。,钟小玉
(浙江大学茶学系,浙江杭州 310029)
摘要:综述茶叶中的表型儿茶素和非表型儿茶素的结构、清除自由基活性以及影响其异构化的因素。高温是引起
儿茶素异构化的重要因素,同时pH值、金属离子浓度、反应时间和儿茶素浓度都会影响儿茶素的异构化作用。抗坏
血酸既能抑制儿茶素异构化反应,又能促进其异构化反应。非表型儿茶素清除自由基能力与表型儿茶素相当,甚至
优于表型儿茶素,这与其结构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表型儿茶素;非表型儿茶素;异构化;抗坏血酸
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670(2008)07一1106—04
Reviewonepimerizationofteacatechins
XUYi,TUYou—ying,ZHONGXiao—yu
(DepartmentofT aScience,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29,China)
Keywords:epicatechins;nonepicatechins;epimerization;ascorbicacid
儿茶素是以a一苯基苯并吡喃为结构基础的类黄酮化合
物,是茶叶中主要的一类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强抗氧化作用。
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抗肿瘤、抗衰老、抗辐射、增加免疫
力、防龋护齿、抑菌、抗病毒等。同时,它对茶叶的色、香、味品
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一般茶叶中分离、鉴定的儿茶素多为表型儿茶素,即表
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
(EGC)、表几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儿茶素(EC),它们
约占儿茶素总量的70%左右。一些研究者发现日本茶饮料
中,非表型儿茶素量大于表型儿茶索,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
酸酯(GCG)占了总儿茶素的45%以上[1]。也有研究报道,在
茶汤浓缩、干燥等过程中,以GCG为主的非表型儿茶素比例
均有所增加。究其原因,可能是茶叶加工过程中,高温致使表
型儿茶素差向异构为非表型儿茶素。目前关于儿茶素异构化
作用已有一些研究报道,本文将对表型儿茶素和非表型儿茶
素的结构、活性以及影响其异构化的因素进行综述。
1表型儿茶素和非表型儿茶素的结构
由于茶儿茶素的C环是吡喃环,C:和C。上的不同取代基
(氢、羟基、苯基)的空间位置不同,便能构成几何异构体(差向
异构化),即若两个一H在环的同一侧时,为顺式儿茶素(表型
儿茶素),反之,则为反式儿茶素(非表型儿茶素)(图1)[2]。
一般儿茶素的C:位发生几何异构化,C。位置却不能发
生。在几何异构化时,C:位的醚键在B环4-OH的活化作用
下打开,生成亚甲基醌中间物,当中间物再度环化时,就生成
原物和其差向异构化(图2)。即表型儿茶素(一)一EC、(一)一
HO
OH
RI
图1表型儿茶素的结构
Fig.1Structuresofepicatechins
EGC、(一)EGCG、(一)一ECG几何异构成它们对应的非表型
儿茶素(一)一C、(一)GC、(一)GCG、(一)CG。儿茶素旋光异
构体之间的异构化未有报道,所以儿茶素异构化作用一般指
具有相同旋光性的儿茶素的几何异构[3]。
2表型儿茶素和非表型儿茶素抗氧化作用比较
虽然现阶段大量实验研究表明,EGCG是儿茶素中功效
最强的成分,但是也有一些报道对表型儿茶素和非表型儿茶
素的活性进行了比较,认为非表型儿茶素的活性在一定条件
下并不低于表型儿茶素。
Gno等H3用ESR技术研究了表型儿茶素和非表型儿茶
素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高浓度时,表型儿茶素清除0:7、
DPPH、APPH自由基明显强于其对应的非表型儿茶紊,但
是在低浓度时,非表型儿茶素清除自由基能力强于其对应的
表型儿茶素,尤其是在清除后两种大分子的自由基时,非表
型儿茶素的活性优势更加明显。杨贤强等∞]研究了EGCG与
其异构体GCG对光照血卟啉所产生的oz7的影响,也发现了
类似的规律,在0.3~0.5mmol/L浓度内,EGCG和GCG的
收稿日期:2008—01—31
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重大专项“茶黄素及其衍生物制备的关键技术及新产品中试研究”(2007C12068)l浙江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期
(SRTP)“固定化酶提高速溶红茶品质的技术开发”资助
作者简介:徐懿(1985).女,浙江诸暨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茶叶化学与制茶工程。E—mail:cimaogengen@126.tom
*通讯作者屠幼英Tel:(0571)86971743E—mail:youytu@zju.edu.cn
万方数据
中草稿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9卷第7期2008年7月
(一).表儿荣素
(一)-儿荼素
图2儿茶素的异构化反应
Fig.2Epimerizationreactionfcatechins
作用效果接近,无明显差别;在低于0.1mmol/L时两者差异
显著,且GCG优于EGCG。其他的一些报道中也表明,非表型
儿茶素对脂质过氧化抑制能力稍强于表型儿茶素口]。
究其原因,表型儿茶素和非表型儿茶素的电子效应基本
一致,但是前者相对于后者空间位阻更大,尤其是遇到活性
较大的自由基或者能量较高的单线态氧等活性分子时,电子
效应不是左右两者抗氧化活性强弱的最重要原因,作用的差
异来自于它们立体构象的差别。可见,儿茶素的抗氧化作用
具有立体选择性。
在茶叶加工中,表型儿茶素异构化为非表型儿茶素,就
其抗氧化作用而言,这样的异构化有利于抗氧化作用的提
高,因而不会影响儿茶素的天然抗氧化效果;非表型儿茶素
量的提高,也会增强其抗氧能力。在茶叶制品中,如何充分发
挥各类儿茶素的优势,合理调配,这在今后的产品开发和生
产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3儿茶素异构化的影响因素
目前已有部分文献报道了儿茶素稳定性方面的研究,对
其异构化作用也有所涉及。影响儿茶素异构化作用的因素主
要有温度、pH值、金属离子浓度、反应时间或贮藏时间、儿茶
素浓度等。抗坏血酸既能抑制儿茶素异构化反应,又能促进
其异构化反应。
3.1 温度:从茶制品的加工生产到贮藏保鲜,乃至最后的冲
泡饮用,温度始终是影响其品质和功效的重要因素。不同温
度对儿茶素异构化作用的影响也不大相同(表1)。
Komatsu等In]提出82℃是引起儿茶素开始异构化反应
的转折点温度,在之后的实验研究中也得到了大量的实验数
据支持。但是。从表1各个温度条件下的儿茶素异构化研究结
果可以看出,低于80℃,当反应时间延长,或者改变提取溶
剂,改变溶液的pH值,儿茶素也有可能发生异构化反应,高
温是引起异构化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只考虑温度这一
单~因素,异构化反应是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80℃)才
可能发生的。
(一).儿茶素
(一)_表儿茶素
随着温度的升高,儿茶素异构化作用越显著,反应越迅
速。相同时间内EGCG在80C时异构化反应生成GCG的量
只有10%,100C时有40%,120C和130C时最高可异构转
化56.6%。Chen等[13实验结果也指出温度越高。EGCG转化
生成GCG越多。高温对儿茶素的影响主要是加速表型儿茶
素向非表型儿茶素的转化。Pineiro等[133采用加压溶剂提取、
超声波提取、搅拌提取和静态提取4种不同工艺浸提茶叶,其
结果显示,不同工艺的浸提茶汤中表型儿茶素的总量相差无
几,但是高温高压处理的浸提液中非表型儿茶素/表型儿茶
素的值是其他处理的2~3倍,这也说明高温高压条件有利于
非表型儿茶素生成。容易引起儿茶素的异构化作用。
儿茶素异构化反应不仅仅是表型儿茶素向非表型儿茶
素转化,同时非表性儿茶素也可以向表型儿茶索转化。由表1
的结果看出,121℃时,表型儿茶素向非表型儿茶素异构转
化了56%~66%,非表型儿茶素向表型儿茶素异构转化了
27%~38%,前者异构转化量是后者的近2~3倍;100C时,
表型向非表型异构转化了28.5%~42.4%,非表型向表型异
构转化了19%~27.6%,同样说明了表型儿茶素向非表型儿
茶素转化反应更容易发生。因为在高温条件下,非表型儿茶
素的空间结构比较合理,内能较表型儿茶素的小,从而比较
稳定,所以表型儿茶素容易异构化为空问位阻较小、相对比
较稳定的非表型儿茶素。一般茶叶中表型儿茶索约占总儿茶
素的70%~80%,所以在高温条件下。表型儿茶素的异构化
作用无论从速率还是从数量上都是占主导的,从结果上只能
看出表型儿茶素的减少,非表型儿茶素的增多。但事实上,异
构化反应是双向反应,两个反应之间在不断平衡。
很多研究中指出儿茶素在环境条件改变时不仅仅会发
生异构化反应,而且会发生氧化聚合、氧化分解、水解反应
等,这些反应之间相互竞争,某种条件下某一种或几种反应
就会占主导。Seto[1阳和Wang[7]研究中都发现了儿茶素单体
转化的(特指异构化)和未转化的质量分数总和均达不到
100%,如EC和EGC,分别有40.7和58.0%属于二者之外,由



\∞叫队,秽。,一伽而一h,
D
~《叫
万方数据
·1108· 中草蒋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9卷第7期2008年7月
表1儿茶素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异构化反应研究结果
Table1 Epimerizationreactionofcatechinindifferentt mperatures
温度 研究结果
构化变化L7J
25℃ 水浸提的茶汤在25℃下保存0--36h,儿茶素的组成和量没有发乍最著性变化[6]‘乙醇水溶液浸提的茶汤25℃下保存6个月,没有发现儿茶紊异
掏化变化[7]{水浸提茶汤在事温下避光{!|}存70d过程中,ECG和EC逐渐减少,相应的儿茶索没食子酸酯(cG)和儿茶素(c)逐渐增加·其中的
异构化反应晕良好的一一对应关系;乙腈水溶液浸提的茶汤在室温下避光保存70d过程中,ECG和EC的量几乎没有变化,CG的减少和C的
增多警良好的对应关系,即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发,#的是水解反应,而非异构化反应L80
40℃ 自来水所提茶汤在40c下即可发生9-构化反应,纯净水所提茶汤无此现象;乙醇水溶液浸提的茶汤在40℃下放置3个月过程中,表型儿茶素量
逐渐减少,非表型儿茶素量相应的增加,儿茶素的总景不断的减少L71
50~70‘c短时间内,这一温度区间内鲜有异构化反应产生,当水浴保温时间大于20~30rain时,有极少量的儿茶素发生异构化变化【91
80~85C 儿茶素单体水溶液在80C水浴中保温20rain,检测到了其埘鹰的几何异构体【73I茶汤在80C下水浴保溜2h,EC和ECG逐渐下降,相应的非表
型异构体C和cG逐渐增加,晕良好的对应关系【8];有研究表明.80C时EGCG异构反应生成GCG的量占10%LloJ
90~100℃儿茶素单体水溶液在looc下保温20rain,EGCG、EGC、ECG、EC分别异构化为34.6%GCG、34.S%GC、28.5%CG、42.4%c,同MGCG,Gc、C分
别异构化为27.6%EGCG、19.o%EGC、19.3%EC;研究表明,100C时EGCG异构反应生成GCG的量最高町达40%DoJ
120~130℃儿茶素单体(一)一EC在121℃高温下反应10rain,EC逐渐减少,C逐渐增多.EC和C的总量与初始EC的量几乎持平In];将10种儿茶素单体在
高雎火菌(120C)条件下反应20min,(一)一EC、(一)一EGC、(一)一ECG、(一)EGCG、(+)一EC5种表型儿茶素分别有65.4%、65.o%、57·1%,
56.6%,60.6%异构转化为对应的非表型儿茶素,同时(~)-C、(一)一GC,(~)一CG、(一)GCG、(+)一C5种非表型儿茶紊分别有27.7%、34·6%、
38.o%、35.7%、30.8%异构转化为对应的表型儿茶索[101;不同温度(108~13】℃)灭菌处理,表型儿茶素EGC、EC、EGCG、ECG的量随灭菌
温度的升高而下降,非表型儿茶素(咒,C、GCG、CG的量则上升.表型儿茶素量的降低与非表型儿茶素量的增加存在明显对应关系【l
2J
130—200℃利用加搓溶剂提取技术研究儿茶素在100~200(’的变化。随着温度的升高,表犁儿茶素和非表型儿茶素的浸出增加,在160C左右达到最值,之
后又有所减少,而且5rain提取优TIOmin;当温度控制在130C以下时,儿茶素的回收率仍有95%。异构化反应尚主导地位;当温度超过t30℃
堕:』b叁塞丛旦些翌堕董型壅茎塞亟垒堑堡堡:隆坚墼丝董区生丝王星塑丝星查!::!
于它们是生成茶黄素的底物,所以有可能生成茶黄素或其他 学表现,EGCG和EGC相对于EC和ECG变化剧烈,EGCG
中间产物。
当温度介于80~130℃,在适当pH值下和一定的反应时
间内,儿茶素的异构化作用占主导优势,即表型儿茶素的减少
和非表型儿茶素的增加之问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当温度超
过130℃时,儿茶素的回收率随着温度升高而不断降低,降解
氧化等反应优于异构化反应而进行。Seto【l划指出制备儿茶素
异构体的最优反应条件是:温度120℃,pH5.0,时间30rain,
质量分数为1%。在这个最优化条件下,儿茶素能够最大限度
的发生异构化反应,同时几乎没有其他副反应发生。
3.2 pH值:Seto等n州对不同于pH条件下的儿茶素单体溶
液120℃下高压灭菌30min,结果ph2~4时,EGCG异构变
化极少,GCG的生成量小于20%;pH5~6时比较有利于异
构化反应,GCG生成高达65%,与Komatsu等[11]报道pH5.5
是最宜异构化反应的结果相吻合;pH7时,反应液颜色迅速
变深,EGCG和GCG几乎检测不到,很多研究报道中指出在
微碱性条件下,儿茶素发生了其他如水解、多酚聚合、氧化反
应等。
屠幼英等m3对酸性条件(pH2.6~6.5)下的儿茶素稳定
性研究发现,儿茶索在pH3.6~6.5的缓冲溶液中比较稳
定,放置18h后,儿茶素最低回收率为81.9%,这个结果和
Zhu等n5“63报道相吻合。将pH2.6、3.6、4.6、5.6的儿茶素溶
液的pH值分别调到pH6.5,再放置18h后,儿茶素回收率最
高为93.0%,最低可达84.7%,在酸性缓冲液中,大部分儿茶
索可能只发生了与柠檬酸络合态反应或儿茶素分子间的聚
合,pH条件改变后。又能解离成游离的儿茶素;另一部分儿
茶素则发生了不可逆反应,被强酸环境所氧化或者分解,生
成了其他物质。
在酸性缓冲溶液中,EGCG是最稳定的,EGC是最不稳
定的。在碱性缓冲液中,EGCG和ECG分别具有相似的动力
和EGC在3h内迅速降解减少到0,EC基本上不变,ECG减
少Zo%。在碱性条件下,B环上的没食子基较C环上的没食子
酰基更易受到pH值的影响。
由此得出微酸溶液里儿茶素相对比较稳定,在中性和碱
性溶液中,pH引起儿茶紊剧烈的氧化、分解、聚合等反应,只
有在pH5~6时儿茶素的异构化作用占主导优势。
3.3金属离子浓度:分别用纯净水和自来水浸提茶汤,即便
在较低的温度(40℃)下,自来水浸提的茶汤中儿茶索表现
出明显的异构化反应,而纯净水提取的茶汤没有发现任何异
构化反应。在相同的温度和pH条件下,自来水提取的茶汤中
儿茶素异构化反应更激烈、迅速,同时其他的氧化、聚合、降
解、水解等副反应也更激烈迅速。可能自来水中存在的金属
离子对儿茶素的稳定性影响甚于水的pH值对其影响;但同
等离子浓度下,高pH值下的儿茶索更不能稳定[7]。研究表
明,Fe”、Fe”、Cu”、Ca”这些离子引起茶汤中多酚量减少
的浓度分别为20、20、5、200mg/kg。其他研究表明自来水中
的铁、铜等引起儿茶素量减少的离子浓度是上述研究的
100~130倍,这或许是儿茶素在自来水溶液中极其不稳定的
原因所在。
引起儿茶素异构化作用的因素都不是单一作用的,往往
在众多因素综合影响下儿茶素发生了复杂的变化。金属离子
浓度对儿茶素的稳定性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3.4反应时间:反应时间或者保存时间也是影响儿茶素异
构化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随着反应
时间的延长,儿茶索异构化反应产物会不断增多,但是反应
时间过长,其他副反应也会相应增加.成为主导反应。
由表1可以得知,即便在低温条件下,在足够长的时间
内,儿茶紊也可以发生异构化反应,但是异构转化量不大;在
高温条件下,儿茶素的异构化反应迅速进行,且与时间密切
万方数据
中草菊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9卷第7期2008年7月·1109·
相关。EGCG在121℃下放置2h。在60min内EGCG不断生
成GCG,且达到最值,之后GCG的量明显降低,其他副反应
活跃发生。100+C下茶汤中儿茶素在开始3h内,表型儿茶素
和非表型儿茶素存在着良好的此消彼长的对应关系,但更长
的保温时间下表型儿荼素和非表型儿茶素都出现下降趋势。
Pineiro等[13]也指出当温度高于130℃时,反应10min所得
的儿茶素异构化产物没有反应5rain得到的多。在极高温度
下,反应时间的延长,使氧化降解等反应优于异构化反应。
在茶叶加工过程中。GCG的增加与加工中高温操作的
时间有关,时间越短,其量越低,若能做到快制快运,则能控
制其量在较低水平。
3.5儿茶素质量分数:Seto[”1研究发现,儿茶素质量分数也
会影响异构化反应。当pH5~6时,EGCG随浓度的提高异
构化作用越明显,以1%EGCG进行异构化反应最佳,EGCG
生成GCG大于60%,0.01%EGCG生成GCG小于20%。pH
2~4时,EGCG浓度对异构化反应的影响不显著,0.001%、
0.01%、0.1%、1%EGCG生成GcG均在10%~20%。
3.6抗坏血酸对儿茶素异构化的影响:抗坏血酸对儿茶素
的异构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添加
的抗坏血酸浓度越高,抑制儿茶素异构化效果越好[1“”“⋯。
实验中也发现抗坏血酸的降解和儿茶素的降解是平行的,虽
然在短时间内抗坏血酸保护了儿茶素,但是在一段时间后,
其加速了儿茶素的降解。抗坏血酸的保护作用与其调节了溶
液的pH值有关,其他研究则认为抗坏血酸对儿茶素单体的
保护作用可能不是由于其降低了溶液的pH值所引起的,该
实验也采用柠檬酸作保护剂,但是结果显示柠檬酸对儿茶素
的稳定性没有帮助。有学者认为,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可以
还原多酚自由基,并降低溶液中的水溶性氧,从而保护了儿
茶素。但是,其作用机制还有待于具体的试验研究。
4结语
目前的研究已经发现高温、高pH值、高离子浓度以及长
时间都是引起儿茶素异构化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高温条件
下,表型儿茶素结构中的一0R与B环两个原子间过于拥挤,
内能较大而较不稳定,所以容易异构化为空间位阻较小,相
对比较稳定的非表型儿茶索。部分研究通过添加抗坏血酸以
期增强儿茶素的稳定性,但是抗坏血酸既具有保护作用也会
加速儿茶素的降解,其作用机制尚未阐明。儿茶素和抗坏血
酸的协同效应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也有研究认为,50%乙醇
浸提干茶可以抑制异构化反应的发生n“。如何抑制儿茶素的
异构化作用在现阶段的研究中还是占主流的,但是也有研究
开始转向有效的利用儿茶素的异构化作用,目前已有少量研
究开始关注非表型儿茶素的功效,利用儿茶素异构化作用制
备异构体,这会是儿茶素活性和结构研究的另一个方向。有
研究表明,GC比EGC苦味的阚值更高,前者达到200mg/kg
才会产生苦味。后者达到500mg/kg时就会产生苦味,前者
是后者的4倍。所以非表型儿茶素作为新的功能性添加成分,
其活性与表型儿茶素相似,又具备表型儿茶素不具有的优
点,应该有很大的开发前景。
参考文献:
[1]ChenZY,ZhuQY,TsangD,eta1.Degradationofgree
teacatechinsinteadrinks[J3.AgricFoodChem,2001,49:
477—482.
[2]宛晓春.茶叶牛物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3]杨贤强,王岳飞.茶多酚化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3.
[4]GuoQ,ZhaoBL,ShenSR,eta1.ESRstudyonthe
structure—antioxidantactiv tyrela ionshipofteacatechinsand
theirepimers[J].BiochimBiophysActa,1999,1427:13-
23.
E5]KobayashiM.Heat—epimerizedt acat chinsavethesame
cholesterol—loweringactivityas reenteacatechins
cholesterol—fedrats[J].BioscitechB ochem,2005,69
(12):2455—2458.
[6]YangDJ,LucySH,LinJT.Effectsofdifferentsteeping
methodsandtorageoncaffeine,catechinsndgallica idin
bagteainfusions[J].JChromatogrA,2007,1156:312—
320.
[7]WangHF,HelliwellK.Epimerisationofcatechinsingreen
teainfusions[J].FoodChem,2000,70:337—344.
[8]ItoR,YamamotoA,K damaS,eta1.Astudyonthe
changeofenantiomericpu tyofcatechinsingreentea
infusion[J].FoodChem,2003.83;563—568.
[9]LabbD,TremblayA,BazinetL.Effectof brewing
temperaturendurationongreenteacatechinsolubilization;
BasisforproductionofEGCandEGCG—enrichedfractions
[J].SeparatPurificTe hnol,2006,49:1-9.
[10]SetoR,NakamuraH,NanjoFeta1.Preparationofepimers
ofteacatechinsbyheatreatment[J].BiosciBiotechnol
Biochem,1997,61:1434—1439.
[11]KomatsuY,SuematsuS,HisanobuY,eta1.EffectsofpH
andtemperatureonreactionkineticsof atechinsingreentea
infusion[J].BiosciBiotechBiochem,1993,57:907—910.
[12]孙其富,粱月荣,陆建良.不同灭菌处理对绿茶茶汤生化成
分的影响[J].茶叶.2004,30(3):146一148.
[13]PineiroZ,PalmaM,BarrososCG.Determinationof
catechinsbymeansofextractionwithpressurizedl quids[J].
JChromatogrA,2004,1026:19-23.
[14]陈利燕,屠幼英,陈喧.儿茶素在酸性环境中的稳定性研
究[J].茶叶,2002。28(2):86—88.
[15]ZhuQY,ZhangA,TsangD,eta1.Stabilityofgreentea
catechins[J].AgricFoodChem,1997,45;4624—4628.
[16]YaLS,HuangY,ChenzY.Stabilityofteatheaflavinsnd
catechins口].FoodChem,2003,83:189一i95.
[17]ChenzY,ZhuQY,WongYF,eta1.Stabilizingeffectof
ascorbicacidongreenteacatechins[j].AgricFoodChem,
1998,46:2512-2516.
[183L/angHL,LiangYR,DongJJ,eta1.Teaxtraction
methodsinrelationtocontrolofepimerizationofteacatechins
[J].SciFoodAgric,2007,87:1748—1752.
万方数据
茶儿茶素异构化研究现状
作者: 徐懿, 屠幼英, 钟小玉, XU Yi, TU You-ying, ZHONG Xiao-yu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茶学系,浙江,杭州,310029
刊名: 中草药
英文刊名: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年,卷(期): 2008,39(7)
被引用次数: 1次

参考文献(18条)
1.Chen Z Y;Zhu Q Y;Tsang D Degradation of green tea catechins in tea drinks[外文期刊] 2001
2.宛晓春 茶叶牛物化学 2007
3.杨贤强;王岳飞 茶多酚化学 2003
4.Guo Q;Zhao B L;Shen S R ESR study on the structure-antioxidant activity relationship of tea
catechins and their epimers[外文期刊] 1999(1)
5.Kobayashi M Heat-epimerized tea catechins have the same cholesterol-lowering activity as green tea
catechina in cholesterol-fed rats 2005(12)
6.Yang D J;Lucy S H;Lin J T Effects of different steeping methods and storage on caffeine,catechins
and gallic acid in bag tea infusions[外文期刊] 2007(1/2)
7.Wang H F;Helliwell K Epimerisation of catechins in green tea infusions[外文期刊] 2000
8.Ito R;Yamamoto A;Kodama S A study on the change of enantiomeric purity of catechins in green tea
infusion[外文期刊] 2003
9.Labb D;Tremblay A;Bazinet L Effect of brewing temperature and duration on green tea catechin
solubilization:Basis for production of EGC and EGCG-enriched fractions[外文期刊] 2006(1)
10.Seto R;Nakamura H;Nanjo F Preparation of epimers of tea catechins by heat treatment[外文期刊]
1997(9)
11.Komatsu Y;Suematsu S;Hisanobu Y Effects of pH and temperature on reaction kinetics of cateehins
in green tea infusion 1993
12.孙其寓;梁月荣;陆建良 不同灭菌处理对绿茶茶汤生化成分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茶叶 2004(03)
13.Pineiro Z;Palma M;Barrosos C G Determination of catechins by means of extraction with pressurized
liquids[外文期刊] 2004
14.陈利燕;屠幼英;陈喧 儿茶素在酸性环境中的稳定性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茶叶 2002(02)
15.Zhu Q Y;Zhang A;Tsang D Stability of green tea catechins[外文期刊] 1997
16.Ya L S;Huang Y;Chen Z Y Stability of tea theaflavins and catechins[外文期刊] 2003(2)
17.Chen Z Y;Zhu Q Y;Wong Y F Stabilizing effect of ascorbic acid on green tea catechins[外文期刊]
1998
18.Liang H L;Liang Y R;Dong J J Tea extraction methods in relation to control of epimerization of
tea cateehins 2007

本文读者也读过(1条)
1. 张立明 基于茶树儿茶素生物合成的蛋白质研究[学位论文]2010

引证文献(1条)
1.涂云飞.毛志方.朱跃进.王盈峰 茶叶中表儿茶素对映光学立体异构体的生化功能[期刊论文]-中国茶叶加工
2009(2)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cy20080705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