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滇重楼皂苷成分体内外抗肺癌活性研究
颜璐璐1 ,张艳军2 ,高文远1 3 ,满淑丽1
(11 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天津 300072 ; 21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 300193)
摘 要 :目的 研究滇重楼皂苷成分滇重楼总皂苷、滇重楼皂苷 Ⅰ、薯蓣皂苷元的抗肺癌活性。方法 以小鼠肺腺
癌细胞株 LA795 及其宿主近交系 T739 荷瘤小鼠为研究模型 ,采用 M T T 法检测滇重楼总皂苷、滇重楼皂苷 Ⅰ和
薯蓣皂苷元的细胞毒活性 ,荷瘤小鼠实验检测抑瘤率、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及瘤细胞转移情况。结果 M TT 结果显
示滇重楼总皂苷、滇重楼皂苷 Ⅰ和薯蓣皂苷元对 LA795 细胞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其 IC50 分别为 24133μg/
mL , 11 85、149175μmol/ L ;各受试药物高剂量组对 T739 荷瘤小鼠抑瘤率分别为 41182 %、29144 %、33194 % ;滇重
楼总皂苷给药组可不同程度抑制肿瘤细胞的肺转移和肝转移。结论 滇重楼总皂苷成分在体外、体内皆有强的抗
肺癌作用。
关键词 :滇重楼总皂苷 ; 滇重楼皂苷 Ⅰ; 薯蓣皂苷元 ; 抗肺癌活性
中图分类号 :R285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9) 0320424205
Antitumor activity of steroid saponins extracted from Pa ris pol yphylla var. yunna nensis
against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s in vit ro and in vivo
YAN L u2lu1 , ZHAN G Yan2jun2 , GAO Wen2yuan1 , MAN Shu2li1
(11 College of Pharmaceuticals and Biotechnology , Tianjin University , Tianjin 300072 , China ;
2.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Tianjin 300193 ,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 udy the antit umor activity of steroid saponins , such as R hiz om a Pari dis
saponins , R hi z om a Pari dis saponin Ⅰ, and dio sgenin , ext racted f rom Paris pol y p hy l l a var . y unnanensis
against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s. Methods Taking mouse lung adenocarcinoma L A795 cell line and it s
T7392bearing mice as models , t he antit umor activity of steroid saponins of P. pol y p hy l l a var . y unnanen2
sis against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s was carried out i n vi t ro and i n vi vo. The inhibitory activity of R hi z o2
m a Pari dis saponins , R hiz om a Pari dis saponin Ⅰ, and diosgenin on the L A795 cell line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M T T assay and their antit umor effect s i n vi vo were carried on inbred st rains of mice ( T739)
affected by L A795 metastatic lung cancer . Results The M T T assay of i n vi t ro cytotoxicity of R hiz om a
Pari dis saponins , R hi z om a Pari dis saponin Ⅰ, and diosgenin showed st rong cytotoxicity against t he
growt h of L A795 cells. IC50 Values were 24. 33μg/ mL , 1. 85 , and 149. 75μmol/ L , respectively. The
t umor weight in all t reated group 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 rol group and t he inhibition
of t umor growth were 41. 82 % , 29. 44 % , and 33. 94 % in t heir high2dose group s. The metastasis of t umor
cells was inhibited by different degrees in t reated group s. Conclusion Steroid saponins of P. pol y p hy l l a
var. y unnanensis have t umoricidal activity on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 line , bot h i n vi t ro and i n v ivo.
Key words : R hi z om a Pari dis saponins ; R hi z om a Pari dis saponin Ⅰ; diosgenin ; antit umor activity
against lung adenocarcinoma
滇重楼 Paris pol y p hy l l a Smit h var . y un2
nanensis ( Franch. ) Hand.2Mazz. 为百合科重楼属
植物的干燥根茎 ,民间用于治疗癌症的历史非常悠
久。现代药理研究发现 ,重楼具有抗肿瘤、抑菌消
炎、镇静、镇痛、止血等作用 ,其中甾体皂苷类是其主
要活性成分[1 ] 。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针对重楼皂苷类
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而对其体内药效及毒性研究却
极少。滇重楼总皂苷是从滇重楼中提取到的甾体皂
苷类混合物 ,主要为薯蓣皂苷元的糖苷和偏诺皂苷
元的糖苷。滇重楼皂苷 Ⅰ(薯蓣皂苷元232O2α2L2呋
喃阿拉伯糖基 (1 →4)2[α2L2吡喃鼠李糖基 (1 →2) ]2
β2D2吡喃葡萄糖苷) 为滇重楼主要皂苷类成分。在
前期对滇重楼皂苷成分进行多种肿瘤细胞株的活性
筛选中发现其对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最强[2 ,3 ] 。本
·424·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0 卷第 3 期 2009 年 3 月
3 收稿日期 :2008206227
基金项目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07J CZDJ C05400)3 通讯作者 高文远 (1965 —) ,河北保定人 ,教授 ,博士生导师。Tel/ Fax : (022) 87401895 E2mail : pharmgao @tju. edu. cn
实验选用小鼠肺腺癌细胞株 L A795 及其宿主近交
系 T739 小鼠 ,主要对滇重楼总皂苷、滇重楼皂苷 Ⅰ
和薯蓣皂苷元在体外、体内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比
较研究。
1 材料
111 药材及药物 :滇重楼药材于 2005 年 5 月购自
云南丽江 ,经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高文远
教授鉴定为滇重楼 P. pol y p hy l l a Smith var . y un2
nanensis ( Franch. ) Hand.2Mazz. ,药材标本储存于
天津大学药学院标本室。滇重楼总皂苷、滇重楼皂
苷 Ⅰ(相对分子质量 854) 由本实验室提取分离得
到 ,薯蓣皂苷元 (相对分子质量 415) 购于 Sigma 公
司。其中滇重楼总皂苷质量分数 > 60 % ,滇重楼皂
苷 Ⅰ质量分数 > 95 % ,薯蓣皂苷元质量分数 > 99 %。
112 细胞株及动物 :小鼠肺腺癌 L A795 细胞株 ,由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提供。实验动物
采用近交 T739 小鼠 ,雌雄各半 ,体质量 (1810 ±
210) g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实验动物中心
提供 ,实验动物合格证号为 SCXK1120020005 ;瘤株
为 L A795 小鼠肺腺癌瘤株 ,由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
础医学研究所提供。
2 方法
211 细胞培养及 M T T 法检测细胞毒活性 :小鼠肺
腺癌 LA795 细胞株 ,为贴壁细胞 ,培养于含 10 %
灭活胎牛血清、100 U/ mL 青霉素、100μg/ mL 链霉
素的 RPMI21640 培养液中 ,37 ℃、5 % CO2 培养箱
及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 ,3~4 d 传代 1 次。
将对数生长期细胞用胰酶消化后配制成浓度为
3 ×104 / mL 的细胞悬液 ,接种于 96 孔酶标板中 ,每
孔 200μL 。24 h 后换不含血清 RPMI21640 培养液
使细胞同步化生长 ,每孔 200 μL 。24 h 后 (第 3
天) 加含不同药物及相应溶媒对照的新鲜培养液 ,
每孔 200μL ,各给药组根据预实验结果分别设 6 个
剂量 ,滇重楼总皂苷组分别为 6125、1215、25、50、
100、200μg/ mL ,滇重楼皂苷 Ⅰ组分别为 015、110、
210、410、810、1610μmol/ L ,薯蓣皂苷元组分别为
6、32、64、128、256、512μmol/ L 。每组设 8 个平行
孔 ,并设空白孔调零。在上述条件下培养 24 h 后 ,
每孔加无血清培养液新鲜配制的 015 mg/ mL M T T
100μL ,继续培养 4 h ,然后每孔加 100μL DMSO
溶解 ,用微型振荡器振荡混匀后 ,于酶标仪上测定吸
光度 ( A) 值 ,实验重复 3 次 ,取平均值。以溶剂对
照处理肿瘤细胞为对照组 ,由 A 值计算抑制率 ,细
胞生长抑制率 = (1 - 样品组 A 值/ 对照组 A 值) ×
100 %。并由此求得半数抑制浓度 ( IC50 ) 。
212 动物造模 :取接种 LA795 小鼠肺腺癌瘤株后
第 6~8 天肿瘤生长良好的 T739 荷瘤小鼠 ,脱颈处
死小鼠 ,无菌条件下剥离肿瘤 ,选择新鲜无坏死瘤组
织剪碎置玻璃研磨器中 ,加适量生理盐水轻轻研磨
制备成瘤细胞悬液 ,细胞筛过滤后加生理盐水稀释、
计数 ,调配成细胞浓度为 1 ×107 / mL 的细胞悬液 ,
在冰浴条件下每只 012 mL 接种于健康 T739 小鼠
右前肢腋窝皮下 ,接种浓度为 2 ×106 / mL 。
213 动物分组及给药 :实验前将药物用蒸馏水配制
成所需的浓度 ,薯蓣皂苷元在配制时需加 2~3 滴
聚山梨酯280 助溶。给药剂量根据预实验及急性毒
性实验结果确定。接种 5 d 后的小鼠按瘤大小均衡
法随机分组 ,分为 8 组 ,每组 10 只 ,连续给药 14 d ,
每天 1 次。模型组 ,ig 生理盐水 ,每只 012 mL ;环
磷酰胺组 ,按 20 mg/ kg ip 给药 ;滇重楼总皂苷高、
低剂量 (400 和 200 mg/ kg) 组 ,ig 给药 ;滇重楼皂
苷Ⅰ高、低剂量 (100 和 50 mg/ kg) 组 ,ig 给药 ;薯蓣
皂苷元高、低剂量 (200 和 100 mg/ kg) 组 ,ig 给药。
214 荷瘤小鼠实验检测指标 :给药前及处死前分别
称量小鼠体质量。于给药后第 15 天处死 ,解剖取其
实体瘤、肺、肝、脾、肾 ,一半保存于 10 % 中性福尔
马林中 ,一半保存于液氮中。其中实体瘤及脾称质
量 ,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抑瘤率和脾指数。将福尔
马林中保存的肺、肝、肾和实体瘤做石蜡切片 ,常规
H E 染色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织病理学形态及
肺、肝、肾内瘤栓与转移灶情况。
抑瘤率 = (1 - 给药组瘤质量/ 对照组瘤质量) ×100 %
脾指数 = 脾质量 (mg) / 体质量 (g)
215 统计学处理 :各组数据均采用 SPSS 1010 统
计软件进行分析 ,多组间比较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两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
3 结果
311 对 LA795 细胞生长抑制作用 : M T T 法检测
结果显示滇重楼总皂苷、滇重楼皂苷 Ⅰ和薯蓣皂苷
元对 L A795 细胞均有较强的生长抑制作用 ,并具剂
量效应关系 (图 1) ,三者的 IC50 分别为 24133μg/
mL 、1185μmol/ L 和 149175μmol/ L 。
312 对荷瘤 T739 小鼠的影响 :各给药组荷瘤小鼠
的瘤质量明显低于模型组 ,环磷酰胺组、滇重楼总皂
苷高剂量组、滇重楼皂苷 Ⅰ高剂量组和薯皂苷元高
剂量组的瘤质量与模型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 P < 0101) ;其中 ,环磷酰胺组和滇重楼总皂苷高剂
量组抑瘤率分别可达 56109 % 和 41182 %。滇重楼
·524·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0 卷第 3 期 2009 年 3 月
图 1 滇重楼总皂苷 ( A) 、滇重楼皂苷 Ⅰ( B) 和薯蓣皂苷元 ( C) 对 LA795 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Fig. 1 Inhibition of Rhizoma Paridis saponins ( A) , Rhizoma Pa ridis saponin Ⅰ( B) ,
and diosgenin ( C) on growth of LA795 cells
皂苷 Ⅰ低剂量组和薯蓣皂苷元低剂量组瘤质量与模
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 P < 0105) 。见表 1。给
药前后体质量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 P > 0105) 。脾指
数除薯蓣皂苷元低剂量组外 ,其他给药组与模型组
相比均有下降 ,其中滇重楼皂苷Ⅰ高剂量组差异具显
著性 ( P < 0105) ,显示有一定免疫抑制作用 ,见表 1。 313 各组荷瘤小鼠肺、肝和肾组织病理形态学 ,瘤栓及转移灶情况 :肾组织 H E 染色观察结果显示 ,各组肾组织结构无明显异常 ,未发现瘤栓与转移灶。而在对肺组织和肝组织 H E 染色的观察发现 ,各组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病理形态学变化 ,并有瘤栓和转移灶 ,见表 2 和图 2。
表 1 滇重楼各提取物对 LA795 移植性肿瘤小鼠的影响 ( x ±s)
Table 1 Effects of extracts from P. polyphylla var. yunnanensis on LA795 transplanted2tumor of mice ( x ±s)
组 别
剂量/
(mg ·kg - 1)
动物/ 只
给药前 给药后 14 d
实体瘤质量/
g
抑瘤率/
%
体质量/ g
给药前 给药后 14 d
脾指数/
(mg ·g - 1)
模型 - 8 8 61287 8 ±01 555 1 - 231660 ±11 089 231 920 ±01972 61 808 0 ±11078 7
环磷酰胺 20 8 8 21760 7 ±01 404 9 3 3 56109 241443 ±11 258 231 600 ±11302 51 321 4 ±01391 4
滇重楼总皂苷 400 8 7 31658 4 ±01 654 6 3 3 41182 231783 ±11 123 221 633 ±01721 61 341 7 ±01716 3
200 8 8 31865 1 ±01 199 9 3 3 38153 231233 ±11 448 221 600 ±11243 61 635 7 ±01668 5
滇重楼皂苷Ⅰ 100 8 7 41436 8 ±01 543 3 3 3 29144 231950 ±01 819 231 533 ±11088 41 530 0 ±01660 6 3
50 8 8 51029 7 ±01 476 8 3 20100 251643 ±01 977 241 114 ±11282 61 268 6 ±01627 6
薯蓣皂苷元 200 8 7 41153 9 ±01 461 0 3 3 33194 241950 ±11 099 241 650 ±11064 56986 0 ±01783 4
100 8 8 41872 8 ±01 347 7 3 22150 241486 ±11 328 231 694 ±01792 71 001 7 ±01861 5
与模型组比较 : 3 P < 0105 3 3 P < 0101
3 P < 01 05 3 3 P < 01 01 vs model group
表 2 各组肺组织和肝组织 HE 染色观察结果
Table 2 Results of observation of lung and liver tissues after HE stained
组 别 剂量/(mg ·kg - 1)
肺组织
组织病理学形态 瘤栓、转移灶/ (个·只 - 1)
肝组织
组织病理学形态 瘤栓、转移灶/ (个·只 - 1)
模型 - 肺淤血、炎性浸润 918 ±21 2 轻微水肿、点状坏死 713 ±118
环磷酰胺
20
肺淤血、炎性浸润
1316 ±31 4 3 3
胞浆疏松化 ,偶见点状
坏死、噬酸性变
112 ±012 3 3
滇重楼总皂苷
400
炎性浸润
215 ±01 9 3 3
无明显病理改变
311 ±119 3 3 (瘤栓中瘤
细胞多变性、坏死)
200
炎性浸润
415 ±21 6 3 3
无明显病理改变
510 ±213 3 (瘤栓中瘤
细胞多变性、坏死)
滇重楼皂苷Ⅰ
100
大面积肺硬死灶
519 ±21 1 3 (梗死区散
在大量瘤细胞)
点状坏死、脂肪变性 ,肝
细胞弥漫性增大 ,肝
小叶结构紊乱
519 ±117
50
肺淤血、炎性浸润
417 ±11 3 3 3
点状坏死、脂肪变性 ,肝
细胞弥漫性增大 ,肝
小叶结构紊乱
513 ±212 3
薯蓣皂苷元 200 炎性浸润 511 ±21 5 3 3 胞浆疏松化、点状坏死 419 ±112 3
100 炎性浸润 713 ±21 4 胞浆疏松化、点状坏死 513 ±114 3
与模型组比较 : 3 P < 0105 3 3 P < 0101
3 P < 01 05 3 3 P < 01 01 vs model group
·624·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0 卷第 3 期 2009 年 3 月
A2模型组 ,肺中转移灶 B2环磷酰胺组 ,肺中转移灶 C2滇重楼皂苷Ⅰ组 ,肺梗死灶 D2滇重楼皂苷Ⅰ组 ,肺梗死灶中散在瘤细胞
E2模型组 ,肝中瘤栓 F2滇重楼总皂苷组 ,肝瘤栓中瘤细胞多有变性 ,并伴有坏死 G2滇重楼皂苷Ⅰ组 ,肝脂肪变性
H2滇重楼皂苷Ⅰ组 ,肝中转移灶
A2model group , metastasis in lung B2CTX group , metastasis in lung C2Rhizoma Pari dis saponin Ⅰgroup , hemorrhagic infarction
D2R hi zoma Pari dis saponin Ⅰgroup , neoplastic cells in lung hemorrhagic infarction E2model group , tumour embolus in blood ves2
sel in liver F2Rhizoma Pari dis saponin group , tumour embolus in blood vessel , many tumour cells of t umour embolus were apomor2
phosis and necrosis G2Rhizoma Pari dis saponin Ⅰgroup , fatty degeneration H2R hizoma Pari dis saponin Ⅰgroup , metastasis in
liver
图 2 LA795 肺腺癌移植瘤小鼠的肺组织和肝组织病理学形态
Fig. 2 Pathological pictures of lung and liver tissues of mice bearing LA795 lung transplanted tumor
314 各组实体瘤组织病理学形态情况 :模型组和薯
蓣皂苷元组瘤组织内中央有大片坏死 ,其他各组瘤
组织中有分布均匀的广泛小灶性坏死。模型组瘤细
胞分裂旺盛 ,局部有腺圈结构出现 ,瘤细胞扩散入平
滑肌内 ,对其破坏大 ;其他各给药组侵入平滑肌细胞
的瘤细胞多有变性。除模型组外 ,各给药组坏死灶
周围有大量瘤细胞大部分核固缩 ,变性坏死。
4 讨论
本实验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 ,以小鼠肺癌细胞
株 LA795 及其宿主近交系 T739 小鼠为研究模型 ,
对滇重楼总皂苷、滇重楼皂苷 Ⅰ和薯蓣皂苷元在体
外、体内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M T T 检
测和荷瘤小鼠实验结果显示 ,滇重楼总皂苷、滇重楼
皂苷 Ⅰ和薯蓣皂苷元不论在体外还是体内均有很好
的抗肺癌活性。滇重楼皂苷 Ⅰ是薯蓣皂苷元的糖
苷 ,比较两者的 IC50可以看出滇重楼皂苷 Ⅰ在体外
的抗肿瘤活性远远强于其苷元。在体内实验中 ,滇
重楼皂苷 Ⅰ给药剂量是薯蓣皂苷元给药剂量的 1/
2 ,换算为浓度约为 1/ 4 ,虽然薯蓣皂苷元组的抑瘤
率高于滇重楼皂苷 Ⅰ,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另外 ,在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中发现 ,滇重楼皂苷 Ⅰ
对肺组织和肝组织有较大的损害作用。以上表明 ,
皂苷的糖链成分增加了其抗肿瘤活性 ,同时也产生
了一定的毒性作用。滇重楼总皂苷是皂苷类成分的
混合物 ,其在体外、体内都有很好的抗肺癌作用 ,而
且肺组织和肝组织没有明显病理形态学改变。说明
总皂苷中的皂苷类成分及其他类成分的协同作用 ,
起到了减毒增效的效应。
已有研究表明薯蓣皂苷类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
诱导多种肿瘤细胞株发生凋亡[4~6 ] 。在本实验的组
织病理学形态的观察中发现 ,滇重楼总皂苷血管瘤
栓中瘤细胞多有变性 ,并伴有坏死 ,各皂苷给药组大
量瘤细胞发生核固缩 ,变性坏死 ,推测其诱导肿瘤细
胞凋亡是其可能的主要作用机制。另外 ,滇重楼总
皂苷组可以明显抑制瘤细胞的肺转移和肝转移 ,将
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荷瘤小鼠实验中 ,阳性对照药环磷酰胺虽然抑
瘤率高于滇重楼总皂苷组 ,并能抑制肿瘤细胞向肝
组织的转移 ,但促进了瘤细胞向肺组织的转移。滇
重楼总皂苷与环磷酰胺相比 ,在抑制肿瘤细胞向肺
组织的转移方面显示了其优势。
本研究发现 ,滇重楼皂苷类成分对肺癌有强的
抑制作用 ,但也具有毒性作用。在对滇重楼抗肿瘤
活性成分的研究中发现 ,除甾体皂苷外还存在其他
·724·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0 卷第 3 期 2009 年 3 月
微量抗肿瘤成分[ 2 ] 。今后通过对滇重楼多种活性成
分之间的合理配伍及对单体皂苷的结构改造 ,可望
得到高效低毒的抗肿瘤新药。
参考文献 :
[ 1 ] 武珊珊 , 高文远 , 段宏泉 , 等1 重楼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
究进展 [J ]1 中草药 , 2004 , 35 (3) : 34423471
[ 2 ] 王 羽 , 张艳军 , 高文远 , 等1 滇重楼的活性抗肿瘤成分研
究 [J ]1 中国中药杂志 , 2007 , 32 (14) : 1425214281
[ 3 ] 王艳霞 , 李惠芬1 重楼抗肿瘤作用研究 [J ]1 中草药 , 2005 , 36 (4) : 62826301[ 4 ] Jenny Y N , Rose C Y , Suen Y K , et al . Polyphyllin D is apotent apoptosis inducer in drug resistant Hep G2 cells [J ]1Cancer L ett , 2005 , 217 : 20322111[ 5 ] Lee M S , J udy Chan Y W , Kong S K , et al . Effect s ofpolyphyllin D , a steroidal saponin in Paris pol y phy lla , ingrowt h inhibition of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and in xeno2graft [J ]1 Cancer B iol T her , 2005 , 4 : 1248212541[ 6 ] Jing C , Mingjie L , Zhao W , et al . Apoptosis Induced by Di2oscin in Hela Cells [J ]1 B iol Pharm B ull , 2002 , 25 (2) : 19321961
柠檬醛对小鼠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作用
罗闳丹1 ,杨 芬1 ,施 旻1 ,刘金辉2 ,谢小梅1 3
(11 江西中医学院 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西 南昌 330004 ;
21 南昌大学医学院 微生物学教研室 ,江西 南昌 330006)
摘 要 :目的 研究中药活性成分柠檬醛对实验小鼠侵袭性肺曲霉病 ( IPA) 的作用。方法 小鼠随机分成正常
组 ,正常 + 接种烟曲霉菌组 , IPA 模型组 , IPA + 不同剂量 (高、中、低 3 个剂量) 柠檬醛给药组及阳性对照组。建立
IPA 模型后 ,ip 给药不同剂量柠檬醛 ,阳性对照组 ig 酮康唑 ,连续 7 d ,第 8 天处死各组小鼠 ,分别取肺、脾、肝、肾
组织行烟曲霉菌培养和观察病理损伤 ;同时另取各用药组和 IPA 模型组 15 只小鼠做生存实验。结果 中、高剂量
柠檬醛治疗的 IPA 小鼠各脏器烟曲霉菌落数均低于 IPA 模型小鼠 ,且烟灰色色素明显减少 ;病理结果显示 IPA 模
型小鼠肺组织可见大量菌丝 ,炎症细胞浸润 ,病理损伤明显 ;中、高剂量柠檬醛组肺组织未见菌丝。生存试验表明
柠檬醛中、高剂量组小鼠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明显优于未用药组。结论 柠檬醛可缓解 IPA 小鼠的肺组织病理损
伤 ,明显减缓 IPA 的发展。
关键词 :柠檬醛 ; 侵袭性肺曲霉病 ; 烟曲霉菌
中图分类号 :R285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9) 0320428203
侵袭性肺曲霉病 (invasive p ulmonary asper2
gillo sis , IPA) 是免疫力低下患者感染烟曲霉菌的
常见类型 ,预后差 ,死亡率高达 80 %~90 %[1~3 ] 。
目前临床应用的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主要有两大
类 :多烯类与唑类药物 ,均作用于真菌的细胞质膜 ,
且多数因不良反应大、抗菌谱窄、价格昂贵和易产生
耐药等原因 ,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从 20 世纪 20
年代开始 ,人们便开始从中药中寻找抗真菌药物 ,至
今已发现 300 余种具有抗真菌活性的中药。柠檬醛
是中药山苍子的主要成分 ,属萜类化合物 ,本实验室
研究发现柠檬醛能够在体外有效抑制烟曲霉菌[4 ] ,但
未见柠檬醛对体内感染烟曲霉菌的作用报道。本研
究拟通过建立小鼠 IPA 模型 ,观察柠檬醛对 IPA 小
鼠的影响 ,从而探讨柠檬醛的体内抗烟曲霉菌作用。
1 材料
111 动物 :清洁级昆明种小鼠 ,雄性 ,20~22 g ,由 江西中医学院清洁级动物中心提供。112 菌株 :烟曲霉菌 (为临床分离株 ,编号为 3910)购于中国医学真菌保藏中心 (南京) 。113 药物与试剂 :柠檬醛 ,德国进口 ,批号 0024892S20085623 ,质量分数 > 98 % ;环磷酰胺 ( CTX)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批号 06060521 ;酮康唑( TCZ ,200 g/ 每片)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批号060421199 ;培养基为蔡氏培养基[5 ] 。2 方法211 动物分组 :小鼠随机分成 7 组 : ①正常对照组( n = 5) :正常健康小鼠 ; ②正常 + 接种烟曲霉菌组( n = 5) :未免疫抑制但接种烟曲霉菌的小鼠 ; ③IPA小鼠组 ( n = 10) :免疫抑制并接种烟曲霉菌的小鼠 ;④~ ⑥柠檬醛低、中、高剂量 (615、13、26μg/ kg) 治疗组 ( n = 10) ,造 IPA 模型 ,给予柠檬醛 ; ⑦阳性对照组 ( n = 10) :造 IPA 模型 ,给予酮康唑。
·824·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0 卷第 3 期 2009 年 3 月
3 收稿日期 :200821022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0560147)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0540111) ;江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罗闳丹 (1981 —) ,女 ,山东济南人 ,助教 ,硕士 ,研究方向为中药与微生物。
Tel : (0791) 7118707 E2mail : meimeitu @sina. com3 通讯作者 谢小梅 Tel : (0791) 7118707 E2mail : 1990xxm @sohu. com
刘金辉 Tel : (0791) 6360572 E2mail : jinhuil2003 @yahoo. com. 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