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ies on preparation of Heart-protecting Musk Pellet by using centrifugal granulator

离心造粒法制备麝香保心微丸的研究



全 文 :·药剂与工艺·
离心造粒法制备麝香保心微丸的研究
宋洪涛 1 ,郭 涛 1 ,张晓红 1 ,唐 星 2 ,王 卓 3 ,张汝华 2
( 1. 沈阳军区总医院 药剂科 ,辽宁 沈阳  110016; 2. 沈阳药科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16; 3. 沈阳红旗制药厂 ,辽宁 沈阳 
110041)
摘 要: 目的 制备麝香保心微丸。方法 采用离心造粒法制备麝香保心微丸 ,考察处方和工艺因素对微丸收率的
影响 ,并采用均匀设计法对影响微丸收率的主要因素进行筛选优化。 结果 在微丸起模过程中 ,主机转速、粘合剂
的加入速度和加量、喷枪喷雾条件对起模微丸的收率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在成丸的工艺过程中 ,对微丸收率影响
的主要因素为喷浆速度与供粉速度 ,经均匀设计试验优化得微丸成丸的最佳处方和工艺参数为: 精制中间品与微
晶纤维素 ( MCC)比例为 1∶ 1,粘合剂为 3%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 HPM C, 5 m Pa· s) ,主机转速为 200 r /min,鼓风流
量为 10× 20 L /min,喷气流量为 15 L /min,喷气压力为 0. 5 MPa,喷浆泵转速为 14 r /min,供粉机转速为 18 r /min。
结论 在优化条件下采用离心造粒法可制得表面较为光滑、圆整度较高的麝香保心微丸 , 1 000~ 7 00μm微丸的
收率达 90. 4%。
关键词: 麝香保心微丸 ;离心造粒法 ;制备
中图分类号: R283. 6; R286. 0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3) 01 0023 05
Studies on preparation of Heart-protecting Musk Pellet
by using centrifugal granulator
SONG Hong-tao1 , GUO Tao1 , ZHANG Xiao-hong1 , T AN G Xing2 , W ANG Zhuo3 , ZHANG Ru-hua2
( 1. Shenyang M ilitar y Gene ral Hospital, Shenyang 110016, China; 2. Shenyang Pha rmaceutical Univ ersity,
Shenyang 110016, China; 3. Shenyang Hongqi Pharmaceutical Facto ry , Shenyang 110041, China )
Abstract: Object  To prepare Heart-pro tecting Musk Pellet ( HPMP) . Methods  The HPMP was
prepared by using a centri fugal g ranulator. The ef fect o f formula tion and tech nolog y on the yield of pellets
w as investig ated. The optima l condi tions of technology were selected by the unifo rm design. Results  The
yields of co re pellets w ere af fected signi ficant ly by the ro tating rate of pla te, amount o f adhesiv e agent, the
added speed of adhesive agent and the conditions o f nebulization. The spraying rate of binder solution and
feeding rate o f pow der w ere found to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pel leti zing . The process parameters es-
tablished by the uniform design w ere as fol low s: the ratio o f fine intermediate product and MCC was 1∶ 1,
the adhesiv e agent was 3% HPMC solution. The rotating ra te of plate was 200 r /min, th e blow er rate w as
10× 20 L /min, the rate o f ai r flow was 15 L /min, the spray air pressure was 0. 5 M Pa , the rotating ra te of
spray solution pump was 14 r /min and the rotating rate o f pow der feed machine was 18 r /min. Conclusion
  Under the optimal condi tions, the pellets prepared by using centrifug al g ranulator have perfect shape
and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and th e yield o f 1 000-700μm pellets could reach to 90. 4% .
Key words: Hear t-protecting M usk Pellet ( HPM P) ; cent ri fugal granula to r; preparation
  麝香保心丸由麝香、人参、冰片、肉桂等 7味中
药制成 ,具有芳香温通、益气强心之功效 ,现代临床
多用于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胸闷及心肌梗死 [1 ]。
由于其制备工艺除人参为水提物外 ,其他各味均为
原药材粉碎后直接入药水泛成丸 ,加之原药材中含
有大量挥发性成分 ,因此其有效成分的溶出较差 ,不
能保证临床用药的稳定可控 [2 ]。为此 ,我们对麝香保
心丸原处方中的 7味药材进行提取纯化 ,冰片、肉桂
油、苏合香等易挥发性药材采用 β-环糊精包合后制
备成精制中间品 [ 3~ 5]后 ,再加入适宜辅料采用离心
造粒法 [6 ]制备了麝香保心微丸 ,以期为进一步制备
包衣微丸奠定良好的基础。本研究对影响微丸形成
和收率的诸多因素进行了考察 ,并采用均匀设计法
对影响微丸收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筛选优化。
1 仪器与试药
BZJ-360M包衣造粒机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
·23·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第 34卷第 1期 2003年 1月
收稿日期: 2002-03-2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 30200363) ;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资助课题 ( 2001102042)
究院十五所 ,北京天民高科技开发公司 ) ;标准检验
筛 (浙江省上虞市纱筛厂 )。
麝香保心精制中间品 (自制 ) ;冰片对照品、萘内
标物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微晶纤维素
( M CC,常熟药用辅料厂 ) ; 60RT5型羟丙基甲基纤
维素 ( HPMC,粘度 5 mPa· s,肥城瑞泰精细化工有
限公司 ) ;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 1 微丸评价:制备微丸的目的是用作缓释包衣微
丸的核心颗粒 ,因此微丸的粒度分布、收率、密度、流
动性等都是主要关心的目标。为此 ,实验采用筛分法
测定了微丸的粒度分布及收率 ,并按有关文献报道
的方法测定了微丸的休止角和松密度。
2. 2 处方因素对起模微丸的影响
2. 2. 1 精制中间品与 MCC比例的影响:将精制中
间品与 MCC分别按 2∶ 1, 1∶ 1或 1∶ 2的比例混
合均匀 ,取 500 g置离心造粒机中以 3% HPMC( 5
m Pa· s)为粘合剂 ,加入量为 90 mL,主机转速为
200 r /min,喷浆泵转速为 20 r /min,喷气流量为 15
L /min,喷气压力为 0. 5 M Pa,鼓风流量为 10× 20
L /min,喷浆时间为 4. 5 min,滚圆时间为 4 min。出
锅后置 60℃烘箱中烘干 2 h,然后进行各项指标的
检测 ,结果分别见表 1, 2。
   表 1 精制中间品与 MCC比例对起模
微丸粒度分布及收率的影响
  Table 1  Ef fects of ratio of f ine and MCC intermediate
on size dist ribution and yield of pellets
微丸粒径 /μm 精制中间品与 MCC不同比例下的收率 /%
2∶ 1 1∶ 1 1∶ 2
1 500~ 900     3. 5     3. 8     4. 1
  900~ 600 8. 7 9. 2 9. 9
  600~ 400 70. 6 75. 7 76. 3
  400~ 200 14. 2 11. 3 9. 7
    表 2 精制中间品与 MCC比例对起模
微丸休止角和松密度的影响
  Table 2  Ef fects of ratio of f ine and MCC intermediate
on repose angles and bulk density of pellets
精制中间品与 M CC比例 休止角 /° 松密度 /( g· mL- 1 )
2∶ 1 37 0. 65
1∶ 1 36 0. 68
1∶ 2 36 0. 69
  结果表明 ,随着 MCC含量的增加 ,粒径 600~
400μm微丸的收率有所增加 ,但在高、中 MCC比
例下制得的微丸 ,其粒径 600~ 400μm微丸的收率
差别不大。 由表 2可见 ,随着 MCC比例的增加 ,微
丸的松密度略有增加 ,但对休止角影响不大。
2. 2. 2 粘合剂浓度的影响: 将精制中间品与 MCC
按 1∶ 1的比例混合均匀 ,取 500 g置离心造粒机中 ,
分别以 1% , 3% , 5% HPMC水溶液为粘合剂 ,加入
量为 90 mL,工艺条件同 2. 2. 1,结果见表 3。
表 3 粘合剂浓度对起模微丸粒度分布及收率的影响
   Table 3  Ef fects of diff erent HPMC concentrations
on size distribution and yield of pellets
微丸粒径 /μm 不同粘合剂浓度所得收率 /%
1% 3% 5%
1 500~ 900     2. 9     3. 8     8. 4
  900~ 600 9. 8 9. 2 15. 1
  600~ 400 70. 1 75. 7 71. 2
  400~ 200 17. 2 11. 3 4. 6
  结果表明 ,随着粘合剂浓度的增加 ,微丸粒径随
之增加 ,粒径 600~ 400μm微丸的收率也增加 ;但
粘合剂的浓度过高 ,反而使粒径 600~ 400μm微丸
的收率有所降低 ,微丸之间互相粘连者增多。
2. 2. 3 粘合剂加入量的影响:将精制中间品与 MCC
按 1∶ 1比例混合均匀 ,取 500 g置离心造粒机中 ,以
3% HPMC水溶液为粘合剂 ,加入量分别为 60, 90,
120, 150 mL,工艺条件同 2. 2. 1,喷浆泵转速为 20 r /
min,喷浆时间至浆喷空为止 ,结果见表 4。
表 4 粘合剂加入量对起模微丸粒度分布及收率的影响
Table 4  Ef fects of diff erent amount of adhesive solution
on size distribution and yield of pellets
微丸粒径 /μm 不同粘合剂加入量 ( m L)下的收率 /%
60 90 120 150
1 500~ 900    0. 7    3. 8    15. 6    62. 5
  900~ 600 4. 1 9. 2 41. 3 29. 8
  600~ 400 54. 4 75. 7 35. 8 6. 8
  400~ 200 40. 8 11. 3 6. 3 0. 9
  结果表明 ,随着粘合剂加入量的增加 ,微丸粒径
迅速增加 ;但粘合剂加入过多 ,反而使粒径 600~
400μm微丸的收率大大降低 ,粒径 900~ 600μm微
丸的收率有很大提高 ,但通过对粒径大于 600μm
的微丸进行观察发现 ,微丸外观粗糙、不均匀 ,大多
数颗粒为数个小微丸粘连在一起而成 ,甚至已有结
块现象出现。
2. 3 工艺因素对起模微丸的影响
2. 3. 1 主机转盘转速的影响: 将精制中间品与
MCC按 1∶ 1的比例混合均匀 ,取 500 g置离心造
粒机中 ,以 3% HPMC水溶液为粘合剂 ,加入量为
90 mL,主机转速分别为 100, 200, 300 r /min,其他
参数同 2. 2. 1,结果见表 5。
  结果表明 ,当主机转盘转速小 ( 100 r /min)时 ,
大部分粉末依附于底盘而达不到均匀润湿 ,制粒的
·24·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第 34卷第 1期 2003年 1月
结果是较大的聚集块、微丸与精制中间品并存 ,粒径
600~ 400μm微丸的收率较低 ;当主机转速增加至
200 r /min时 ,由于粉末润湿较为均匀 ,颗粒与档板
的撞击冲力变大 ,较大的颗粒会进一步破碎 ,因而使
粒径大于 900μm的颗粒和小于 400μm的粉末随
之减少 ;当主机转速从 200 r /min增至 300 r /min
时 ,粒径变化不再明显 ,说明此时粒子破碎与集聚基
本达到平衡。
表 5 主机转速对起模微丸粒度分布及收率的影响
  Table 5  Ef fects of dif ferent rotat ional speed of plate
on size dist ribution and yield of pellets
微丸粒径 /μm 不同主机转速 ( r /min)下的收率 /%
100 200 300
1 500~ 900     10. 6     3. 8     1. 9
  900~ 600 23. 8 9. 2 11. 4
  600~ 400 46. 1 75. 7 76. 4
  400~ 200 17. 5 11. 3 14. 1
2. 3. 2 粘合剂加入速度 (喷浆泵转速 )的影响: 将精
制中间品与 MCC按 1∶ 1比例混合均匀 ,取 500 g置
离心造粒机中 ,以 3% HPMC水溶液为粘合剂 ,加
入量为 90 mL,调节喷浆泵转速分别为 10, 20, 30,
50 r /min(相当于 7. 6, 15. 2, 22. 8, 38 mL /min) ,喷
浆时间至喷完粘合剂为止 ,其他工艺参数同 2. 2. 1,
结果见表 6。
表 6 粘合剂加入速度对起模微丸粒度分布及收率的影响
Table 6  Effects of dif f erent spraying rate of adhesive solu-
t ion on size distribution and yield of pellets
微丸粒径 /μm 不同粘合剂加入速度 ( r /min)下的收率 /%
10 20 30 50
1 500~ 900    0. 6    3. 8    8. 2    48. 9
  900~ 600 4. 5 9. 2 18. 3 37. 1
  600~ 400 59. 3 75. 7 67. 9 12. 7
  400~ 200 36. 6 11. 3 7. 6 1. 3
  结果表明 ,粘合剂加入速度对微丸的性质影响
较大 ,随着喷浆泵转速的增加 ,颗粒粒径迅速增加。
当喷浆速度较小 ( 10 r /min)时 ,粘合剂不足以使精
制中间品润湿聚集即已逐渐干燥 ,因此粒径小于
400μm的粉末较多 ;当其继续增加时 ,粘合剂在干
燥前由于有足够时间使精制中间品聚集成微丸 ,故
粒径 600~ 400μm的微丸明显增多 ;但当喷浆速度
过大 ( 50 r /min)时 ,由于粘合剂在短时间内喷入过
多 ,精制中间品与粘合剂混合不够充分 ,粉末很快粘
附在已形成微丸的表面 ,致使大颗粒显著增加 ,颗粒
表面粗糙不均。
2. 3. 3 喷枪喷雾条件的影响: 将水、 80%乙醇及
3% HPMC水溶液用适量靛蓝染色 ,分别控制喷气
压 0. 4, 0. 5, 0. 6 M Pa ,喷气流量分别为 5, 10, 15, 20
L /min,喷浆泵转速分别为 5, 20, 15, 20, 25 r /min,
将其喷至纸上 ,喷枪口距纸距离为 10 cm ,观察雾滴
大小 ,评价喷枪喷雾效果。结果表明 ,水、 80%乙醇及
3% HPMC在相同喷雾条件下 ,雾化效果无明显不
同 ;在实验过程中 ,喷气压力在 0. 4~ 0. 6 M Pa波
动 ,在该压力波动范围内 ,对雾化效果也无影响 ;雾
化效果主要与喷浆泵转速与喷气流量有关 ,各条件
下的雾化效果见表 7。
表 7 不同条件下的喷雾效果
Table 7 Nebulization eff ect with dif ferent condition
喷气流量
/ ( L· min- 1 )
喷浆泵转速 / ( r· min- 1 )
5 10 15 20 25
5 - - - - -
10 + + + - -
15 + + + + +
20 + + + + +
  注: “+ ”雾化效果好 ,雾化均匀 ,无明显大雾滴 ;“- ”雾化效果不
好 ,有明显大雾滴
   No tes: “+ ” bet ter and even spraying ef fect wi th out obvious
d rops; “- ”w ors e ef fect wi th obvious d rops
  结果表明 ,喷气流量的影响比较明显 ,当喷气流
量较小 ( 5 L /min)时 ,粘合剂雾化不好 ,颗粒粒径较
大 ;当雾化条件改善后 ,颗粒粒径趋于一致 ;但当流
量过大 ( 20 L /min)时 ,粉末被溅起 ,粘合剂喷到底
盘上 ,造成部分粘结 ,而大部分仍为细粉。因此 ,在控
制粘合剂有较好的雾化效果的前提下 ,应尽量降低
喷气流量。
2. 3. 4 滚圆时间的影响:将精制中间品与 MCC按
1∶ 1的比例混合均匀 ,取 500 g置离心造粒机中 ,以
3% HPMC水溶液为粘合剂 ,其他工艺参数同
2. 2. 1,粘合剂加入后转盘继续转动 2, 4, 6 min (滚
圆时间 ) ,结果见表 8。
表 8 滚圆时间对起模微丸粒度分布及收率的影响
   Table 8  Ef fects of diff erent spheroidization t ime
on size distribution and yield of pellets
微丸粒径 /μm 不同滚圆时间 ( min)下的收率 /%
2 4 6
1 500~ 900     2. 9     3. 8     3. 6
  900~ 600 9. 9 9. 2 9. 8
  600~ 400 74. 1 75. 7 75. 0
  400~ 200 13. 6 11. 3 11. 6
  滚圆是在粘合剂加完以后 ,转盘继续滚动的过
程 ,此时微丸已不再显著增长 ,粒度分布也没有多大
变化。
2. 4 成丸工艺参数的筛选优化:为了方便不适于包
衣的微丸可以粉碎过筛后重新利用 ,在成丸的制备
·25·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第 34卷第 1期 2003年 1月
过程中其处方与起模的处方应一致 ,即精制中间品
与 MCC的比例为 1∶ 1,粘合剂为 3% HPMC水溶
液。参照起模的工艺参数 ,选择成丸的部分工艺参数
如下: 主机转速为 200 r /min,鼓风流量为 10× 20
L /min,喷气压力为 0. 5 M Pa,喷气流量为 15
L /min。由于在成丸的过程中增加了一项供粉的步
骤 ,那么在固定以上参数的基础上 ,喷浆泵转速
(X 1 )和供粉机转速 ( X 2 )就成了成丸过程中的主要
影响因素。由此对这两个参数通过均匀设计进行筛
选优化。
2. 4. 1 均匀设计: 根据预试验结果 ,对喷浆泵转速
和供粉机转速两因素组成 U7 ( 72 )表 ,进行均匀设计
试验 (表 9)。
表 9 因素水平表
Table 9  Factors and levels
水平 因  素喷浆泵转速 X 1 /( r· min- 1 ) 供粉机转速 X 2 /( r· min- 1 )
1 5 5
2 10 10
3 15 15
4 20 20
5 25 25
6 30 30
7 35 35
2. 4. 2 试验方法与结果: 按照前述处方、工艺及试
验方案造丸 ,用筛分法求算 1 000~ 700μm微丸的
收率 (Y ,% ) ,试验方案与结果见表 10。
表 10 均匀设计试验方案与结果
  Table 10  Experiments and results for preparation
of pellets by uniform design
试验序号 X 1 /( r· min- 1 ) X 2 / ( r· min- 1) Y /%
1 5 15 82. 6
2 10 30 74. 7
3 15 10 88. 1
4 20 25 85. 6
5 25 5 48. 5
6 30 20 59. 5
7 35 35 36. 8
  将表 9中各因素的各水平对 1 000~ 700μm微
丸的收率用“均匀设计和统计优化软件” (沈阳药科
大学编制 )进行多元回归逐步回归分析 ,得到以下回
归方程: Y = 60. 58+ 2. 340 4X 1 + 1. 770 7X 2 -
0. 140 6X
2
1- 0. 083 9X
2
2- 0. 087 4X 1X 2 ,剩余平方差
Q= 5. 467 5,标准差 S= 2. 338 3,复相关系数 R=
0. 998 9,F= 87. 51。
经上述优化软件自检 ,α= 0. 080 9, F检验通
过 ,各因素的优化值为:喷浆泵转速为 13. 74 r /min,
供粉机转速为 17. 49 r /min。 1 000~ 700μm微丸收
率 Ymax为 92. 77% ,预测微丸收率的优化值范围为
88. 69%~ 96. 85%。
根据优化的自变量值 ,设计了一个新的试验条
件: 取粒径 600~ 400μm丸模 500 g,置造粒机中 ,
取精制中间品与淀粉按 1∶ 1比例混合均匀的粉末
置供粉机中备用 ,以 3% HPMC水溶液为粘合剂 ,
工艺参数如下: 主机转速为 200 r /min,鼓风流量为
10× 20 L /min,喷气流量 15 L /min,喷气压力
0. 5 M Pa,在喷浆 1 min后开始供粉 ,喷浆泵转速 14
r /min,供粉机转速 18 r /min。结果粒径 1 000~ 700
μm微丸的收率为 90. 4%。
3 讨论
  微丸 ( pellet )是指直径为 1 000μm,一般在
500~ 1 500μm的小球状口服剂型 ,微丸剂是一种
剂量分散型剂型 ,与单剂量由一个单元组成的剂型
如片剂相比 ,在药剂学上具有许多优点 [ 7]。目前 ,微
丸的制备装置主要有锅包衣装置、流化床装置、挤
出-滚圆装置、离心造粒装置等 [8 ] ,本研究用离心造
粒法制备了麝香保心微丸 ,并对麝香保心微丸制备
过程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将与微
晶纤维素 ( M CC)的混合粉末在离心造粒机中通过
加粘合剂的方法一次性造粒至所需粒径 ( 1 000~
700μm)的微丸 ,筛分后发现 ,微丸的粒度分布过
宽 ,适合缓释包衣的 1 000~ 700μm的微丸的收率
较低 ,而且所得微丸表面粗糙不匀 ,圆整度差 ,丸间
粘连较多。因此 ,我们采用将精制中间品与 MCC先
制成 600~ 400μm的母丸 ,然后将此母丸置离心造
粒机中 ,开动机器 ,然后在供粘合剂的同时 ,供同样
比例的精制中间品与 MCC的混合粉末 ,使微丸粒
径逐渐增长至 1 000~ 700μm,这样所制成微丸不
仅表面光滑、圆整度高 ,适合于包衣 ,而且可大大提
高所期望粒径微丸的收率。
在处方因素的考察中发现 ,精制中间品与 MCC
的比例对起模微丸的收率影响不大 ,这可能主要是
因为精制中间品中含有大量 β-环糊精包合物 ,从而
掩盖了 MCC对制粒的影响 ,粘合剂浓度对起模微
丸收率的影响不大 ,但粘合剂的加入量却有着极显
著的影响 ,控制粘合剂的加入量对起模微丸的制备
具有重要意义。 工艺因素中 ,主机转速、粘合剂的加
入速度、喷枪喷雾条件对起模微丸的收率具有较显
著影响 ,特别是后两者关系着微丸制备的效果。
在成丸的工艺过程中 ,对微丸收率影响的主要
因素为喷浆速度与供粉速度。 本研究采用均匀设计
优选了微丸成丸的制备工艺条件 ,应用“均匀设计和
·26·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第 34卷第 1期 2003年 1月
统计优化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优化的工艺参数经验
证试验结果表明 ,科学可信 ,重现性好。实验结果表
明 ,以粒径 600~ 400μm的微粒为母丸 ,采用粉末
层积式离心造粒法 ,在优化条件下可制得表面较为
光滑、圆整度较高的麝香保心微丸 ,期望粒径
1 000~ 700μm的微丸收率可达 90. 4%。
References:
[1 ] Wang S Y, Dai R H, Jin C, et al . Clinical obs ervation of
Shexiang Baoxin Wan for treatment of coronary h eart diseas e
wi th angina pectoris [ J ]. Chin J Integrated Tradi t Chin West
Med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 1996, 16( 12): 717-720.
[2 ]  Song H T, Guo T, Li L, et a l. Dissolution of borneol in Sh ex-
iang Baoxin Wan in vi tro [ J ]. Pharm J Chin PL A (解放军药
学学报 ) , 1999, 15( 2): 17-21.
[3 ]  Song H T, Guo T, Zhang R H, et al . Studies on the p repara-
tion of cin nam on oi l-β-cyclod ext rin inclusion complex [ J] . Chin
Tra dit Herb Drugs (中草药 ) , 2000, 31( 11): 818-820.
[4 ]  Song H T, Guo T, Zh ang R H, et al . Th e preparation of bor-
neol-β-cyclod ext rin inclusion com plex es [ J ] . J Sh enyang
Pharm Univ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 , 2000, 17( 3): 170-173.
[5 ]  Song H T, Guo T, Yan X T, et al . Study on th e preparation
of s tyrax-β-cyclod ext rin inclusion complexes [ J] . Chin J Hosp
Pharm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 , 2001, 21( 3): 143-145.
[6 ]  Rash id H A, Heinamaki J, Antikainen O, et al . Ef fects of
p roces s variable on th e si ze, shape and surface ch aracteri st ics
of microcrys talline cellulos e beads prepared in a cent rifugal
g ranulator [ J ] . Drug Dev Ind Pharm , 1999, 25 ( 5 ): 605-
611.
[7 ]  Yu S Y, Wang H G, Liu L, et a l. Progres s of pellet s [ J] .
Ch in New Drugs J (中国新药杂志 ) , 1999, 8( 12): 802-806.
[8 ]  Chen Q H. Types and ap plication of pellet preparing and coat-
ing equipments [ J ] . Chin J Pharm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 ,
1996, 27 ( 3): 134-139.
甲基茉莉酮酸对悬浮培养南方红豆杉细胞代谢的影响
王艳东 ,路 明 ,元英进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制药工程系 ,天津  300072)
摘 要:目的 探讨甲基茉莉酮酸作用下悬浮培养南方红豆杉细胞的系列生理生化反应。 方法  TTC( 2, 3, 5-
triph eny ltetra zo lium chloride)和蛋白含量测定方法以及酶活分析技术。结果 甲基茉莉酮酸不仅强烈抑制细胞活
力 ,使细胞初生代谢受到显著抑制 ,并且还诱导 PAL (苯丙氨酸解氨酶 )活性增强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 PPO (多酚
氧化酶 )的活性 ,使胞外酚含量增加且极大峰比对照提前约 3 d出现。 结论 甲基茉莉酮酸不仅促进细胞由初生代
谢提前向次生代谢转化 ,并且能够增强细胞的次生代谢 ,有利于细胞相关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紫杉醇 ;甲基茉莉酮酸 ;悬浮培养
中图分类号: R282. 1; R286.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3) 01 0027 04
Cell metabolism of 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 in suspension cultures
treated with methyl jasmonate
WANG Yan-dong , LU Ming , YU AN Ying-jin
( Depa rtment o f Pharmaceutica l Engineering , Schoo l o f Ch 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 log y ,
Tianjin Univ ersity, Tianjin 300072, China )
Abstract: Object  To study the physio logical changes o f Taxus chinensis va r. mairei ( Lemee et
Lé v l. ) Cheng et L. K. Fu in the case of methy l jasmonate ( M J) . Methods  TTC assay, soluble pro tein
measurement and enzyme analysis w ere used. Results  It w as observ ed tha t M J inhibi ted Taxus cell
g row th in the view of primary metabolism. M J induced phenylalanine ammonia-ly ase( PAL) activi ty w hi le
i t inhibi ted po lyphenoloxidase ( PPO ) activity. Ex tracellular phenolic content af ter addition of M J in-
creased to the maximum a t the three days than tha t o f the control g roup. Conclusion  It w as demonst rat-
ed that M J induced the t ransition of Taxus cell f rom prima ry metabo lism to seconda ry metabolism. This is
fav o rable for secondary metabolism of Taxus cells. It i s impo rtant to study the physio logy o f Taxus cells
fo r rev ea ling the mechanism o f M J.
Key words: 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i ( Lemee et Lé v l. ) Cheng et L. K. Fu; taxo l; methyl jas-
mona te ( M J) ; suspension culture
·27·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第 34卷第 1期 2003年 1月
收稿日期: 2002-05-2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76038) ;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B( 20028607)作者简介:王艳东 ( 1974— ) ,女 ,内蒙古呼和浩特人 , 2000年获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生物化工专业工学硕士学位 ,现攻读天津大学生化专业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天然产物开发及植物细胞培养的研究。 Tel: ( 022) 27401642  E-mail: yandong. w ang@ eyou. com
* 通讯作者  Tel: ( 022) 27401149  E-mai l: yjyuan@ public. tpt . t j. 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