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吸取供试液 ,测定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苷含量 ,
RSD分别为 1. 98% , 3. 21% , 2. 31% (n= 3)。
表 2 回收率试验结果
Table 2 Result of recovery test
名 称 加入量
/mg
回收量
/mg
回收率
/%
平均回收率
/%
R SD
/%
甘草苷 1. 060 1. 055 99. 5
1. 059 1. 052 99. 3
1. 063 1. 050 98. 8
1. 590 1. 547 97. 3
1. 601 1. 551 96. 9 97. 4 1. 45
1. 595 1. 523 95. 5
2. 385 2. 278 95. 5
2. 374 2. 301 96. 9
2. 401 2. 324 96. 8
甘草素 0. 820 0. 827 100. 9
0. 813 0. 801 98. 5
0. 821 0. 816 99. 4
1. 230 1. 176 95. 6
1. 226 1. 182 96. 4 98. 6 1. 47
1. 234 1. 203 97. 5
1. 845 1. 862 100. 9
1. 852 1. 831 98. 9
1. 847 1. 840 99. 6
异甘草素 0. 250 0. 252 100. 7
0. 254 0. 243 95. 7
0. 251 0. 246 98. 0
0. 375 0. 373 99. 5
0. 370 0. 361 97. 6 98. 6 1. 46
0. 372 0. 360 96. 8
0. 563 0. 568 100. 8
0. 562 0. 561 99. 8
0. 565 0. 559 98. 9
2. 7 回收率试验:分别取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苷
对照品适量 ,加入到已知含量的甘草粉末中 ,按 2. 1
项下方法制备供试液 ,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 2。
2. 8 样品测定: 精密吸取样品液 10μL,进样 ,外标
两点法测定 ,计算含量 ,结果见表 3。
表 3 甘草中成分的含量测定 (n= 3) %
Table 3 Assaying of act ive constituents
in Rad ix Glycyrrhizae (n= 3) %
品 种 批号
甘草苷 甘草素 异甘草素
含量 R SD 含量 RSD 含量 R SD
甘 草 1 3. 649 1. 15 0. 141 2. 95 0. 125 1. 87
2 3. 214 1. 56 0. 156 2. 14 0. 118 2. 68
3 2. 918 1. 98 0. 163 1. 58 0. 121 2. 32
胀果甘草 1 0. 595 2. 13 0. 034 1. 76 0. 018 2. 38
2 0. 543 2. 91 0. 039 2. 26 0. 014 1. 54
3 0. 556 1. 76 0. 028 1. 96 0. 021 2. 41
光果甘草 1 0. 485 1. 17 0. 021 1. 12 0. 023 2. 36
2 0. 532 1. 84 0. 031 1. 84 0. 026 1. 76
3 0. 451 1. 69 0. 026 2. 25 0. 015 2. 11
3 讨论
3. 1 对甘草中甘草素等黄酮类成分提取:实验比较
了甲醇热回流、乙醇热回流、乙醇冷浸、甲醇冷浸 4
种方法 ,结果提取效率差别较大 ,甲醇热回流对甘草
素等提取率较好 ,故选择该法制备样品液。
3. 2 对流动相的选择:实验比较了甲醇 -水 ,甲醇-
醋酸 -水 ,乙腈 -醋酸 -水的不同比例和梯度洗脱系
统 ,结果发现乙腈-5%醋酸水溶液的效果最好。
红花籽油口服乳剂的制备
严海泓 1 ,杨金荣 2 ,房志仲 2
( 1.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药剂科 ,天津 300020; 2. 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 ,天津 300070)
红花籽油系菊科植物红花 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种子提取的油。主要成分为亚油酸 (含量高达
73%~ 85% )、亚麻酸、油酸、磷脂、维生素等。具有降
低胆固醇、稳定血压、增进体质、促进微循环 ,恢复神
经功能 [ 1]。此外 ,不饱和脂肪酸 ,特别是亚油酸、油
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具有抑制肿瘤生长作用 ,有
良好的食用价值和辅助治疗作用 [2, 3 ]。为开发红花籽
油新剂型和探索新用途 ,本研究将红花籽油制成口
服乳剂 ,对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
1 仪器与材料
JRJ-300-I型剪切乳化搅拌机 (上海标本模型
厂 ) , DS200高速组织捣碎机 (江苏江阴周庄科研仪
器厂 ) , LD50-10型离心机 (北京医用离心机厂 ) ;红
花籽油为天津市云峰营养保健品公司提供 ,吐温
20、吐温 80、司盘 80、卵磷脂均为药用级。
2 方法与结果
2. 1 红花籽油亲水亲油平衡 ( HLB)值的确定
2. 1. 1 乳剂的制备: 根据乳化剂的 HLB值具有加
和性 [4 ] ,以吐温 80与司盘 80不同的比例组合 ,组成
HLB值 8~ 15的一系列复合乳化剂。取乳化剂 1份
·619·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第 34卷第 7期 2003年 7月
收稿日期: 2003-01-22
与红花籽油 5份混合 ,用组织捣碎机搅拌 2 min,加
入 4份水 ,立即搅拌 5 min,再加入 15份水搅拌 5
min,即得红花籽油乳剂。
2. 1. 2 方法及结果 [ 5]:取 20 mL的刻度离心管 ,分
别装入不同 HLB值乳化剂配制的乳剂 ,以 3 000
r /min离心 30 min使分层 ,分别测量上、下液层的体
积 ( mL) ,计算分离比率 ,结果见表 1。乳化剂的 HLB
值为 14时 ,分离比率最高 ,即乳化剂的 HLB值为
14时 ,红花籽油乳剂最稳定。
分离比率= 上层液体积 ( mL ) /下层液体积 ( m L)
表 1 不同 HLB值乳化剂配制的乳剂的分离比率
Table 1 Separate ratio of emulsions made by several
emulsifying agents with various HLB values
混合乳剂 HLB值 8 9 10 11 12 13 14 15
分离比率 5. 1 5. 5 6. 1 8. 1 11. 5 15. 7 19 15. 7
2. 2 混和乳化剂选择:在常用的乳化剂中 ,选择两
种乳化剂组合后 HLB值为 14的复合乳化剂 ,按
2. 1. 1项下方法制备乳剂 ,考核方法同 2. 1. 2项 ,结
果见表 2。以吐温 20-卵磷脂复合乳化剂 ( HLB= 14)
配制的红花籽油乳剂最稳定。
表 2 不同复合乳化剂制备的乳剂的分离比率
Table 2 Separate ratio of emulsions made by several
complex emulsifying agents
混合乳化剂 吐温 80-司盘 80
吐温 20-
司盘 80
吐温 80-
卵磷脂
吐温 20-
卵磷脂
分离比率 19 21. 2 24 27. 6
2. 3 最佳乳化条件的选择
2. 3. 1 试验设计: 选择对制备乳剂有较大影响的 3
个因素为指标 ,即乳化剂用量、搅拌时间、乳化温度 ,
每个因素选择 3个水平 ,见表 3。采用 L9 ( 34 )正交表
设计试验 ,结果见表 4,方差分析见表 5。
表 3 因素水平表
Table 3 Factors and levels
水平 因 素
A乳化剂用量 /% B搅拌时间 /min C乳化温度 /℃
1 1 2 20
2 2 5 50
3 3 10 70
2. 3. 2 方法: 使用吐温 20-卵磷脂混合乳化剂
( HLB值为 14) ,采用干胶法 ,分两步加水 ,即按正交
设计表中的条件称取乳化剂与红花籽油搅拌 2 min
使充分混匀 ,水浴上加热至规定温度并保持恒温 ,加
入同温度的 1 /3处方量的水 ,加水后搅拌时间为规
定时间的一半 ,制成初乳。 剩余的水一次加入 ,再搅
拌 ,搅拌时间亦为规定时间的一半。
表 4 L9 ( 34 )正交设计试验数据及处理结果
Table 4 Data and results of L9 ( 34 ) orthogonal test
试验号 A B C D(误差 ) 分离比率
1 1 1 1 1 3. 62
2 1 2 2 2 12. 85
3 1 3 3 3 14. 58
4 2 1 2 3 15. 46
5 2 2 3 1 23. 26
6 2 3 1 2 13. 69
7 3 1 3 2 21. 64
8 3 2 1 3 16. 16
9 3 3 2 1 21. 56
K 1 31. 05 40. 72 33. 47 48. 44
K 1 52. 41 52. 27 49. 87 48. 18
K 1 59. 36 49. 83 59. 48 46. 20
R 28. 31 11. 55 26. 01 2. 24
表 5 方差分析
Table 5 Results of variance analysis
方差来源 离均差平方和 自由度 方差 F值 P值
A 435. 34 2 217. 67 145. 02 P < 0. 01
B 74. 12 2 37. 06 24. 69 P < 0. 05
C 345. 94 2 172. 97 115. 24 P < 0. 01
D(误差 ) 3. 00 2 1. 50
F0. 05 ( 2, 2)= 19. 0 F0. 01 ( 2, 2)= 99. 0
2. 3. 3 结果:将乳剂装入 20 mL刻度离心管中 ,以
4 000 r /min离心 30 min,观察分层后上、下液层体
积 ,计算分离比率。表 4结果显示红花籽油乳剂最佳
制备工艺为 A3 B2 C3 ,即采用干胶法 (分两次加水 ) ,
乳化剂用量为 3% ,搅拌 5 min,乳化温度为 70℃。
2. 4 验证试验: 按最佳制备工艺操作 ,结果吐温
20-卵磷脂混合乳化剂的分离比率为 19. 9。
2. 5 稳定剂选择:由于上述乳剂尚有分层现象 ,考
虑加入稳定剂 (增稠剂 ) ,选用西黄蓍胶作为稳定剂 ,
用量为 0. 5%与 1% 。方法为将西黄蓍胶加水适量 ,
使充分溶胀 ,用胶液替代第一次加水 ,制成初乳。 结
果加入稳定剂的两个处方经 4 000 r /min离心 45
min均未出现分层。
2. 6 放大试验: 在含量为 20%红花籽油实验中 ,乳
化剂采用吐温 20-卵磷脂 ( HLB= 14) ,乳化温度 70
℃ ,以剪切乳化搅拌机 ( 10 000 r /min)搅拌 5 min,
采用干胶法 ,加入 5%西黄蓍胶胶浆适量制成初乳 ,
剩余水分两次加入 ,配制出的红花籽油乳剂经显微
镜下观察 ,乳剂中乳滴均匀细小 ,乳剂经 4 000 r /
min离心 45 min未出现分层。在室温放置 1. 5年亦
未出现分层 ,符合《新药审批办法》中有关中药新药
稳定性试验要求。
3 讨论
3. 1 为使乳剂口感良好 ,处方中选用甜橙油香精和
·620·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第 34卷第 7期 2003年 7月
甜菊糖作为矫味剂 ,制备时甜橙油香精可在制备初
乳时加入 ,以防在乳剂表面出现油滴。甜菊糖溶于适
量水中加入。
3. 2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00年版二部附
录 IO口服乳剂制剂通则的要求 ,要以 4 000 r /min
离心 15 min不应观察到分层现象为标准来观察乳
剂的稳定性。本实验中离心时间较长 ,主要是为了防
止本品在长期放置过程中发生分层现象 ,保证制剂
的稳定性。
3. 3 乳剂生产中 ,选择合适的乳化剂是保证质量稳
定的关键 ,本实验首先确定了适合于红花籽油的乳
化剂 HLB值为 14,再从常用乳化剂中优选出吐温
20-卵磷脂 ( HLB= 14)复合乳化剂。在正交法选择乳
剂乳化条件中 ,未加入稳定剂 (增稠剂 ) ,是为了避免
配制的乳剂过于稳定 ,离心难于使其分层 ,无法比较
结果。因为红花籽油在 70℃以上时有效成分不稳
定 ,所以在试验中未设大于 70℃。在大生产中 ,制备
工艺采用搅拌机搅拌后 ,再经胶体磨进一步乳化。
References:
[1 ] Pu X F, Hu W Q. Determination of linoleic acid in saff l ow er
s eed oi l b y GC [ J] . West Ch ina J Pharm Sci (华西药学 ) ,
2001, 16( 6): 449.
[2 ] Wu J B. Preventive ef fect of s af f low er seed oil on ex perim ental
ath eromatous in quai ls [ J] . Sh izhen J Trad it Chin Med Res
(时珍国药研究 ) , 1996, 7( 1): 17.
[3 ] Wang Z M. Saf f lower Flower (红花 ) [M ] . Bei jing: China
Tradi tional Chines e Medine Publis hing House, 2001.
[4 ] Liang C L. Pu rgents an d S cours (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 )
[M ] . Bei jing: Scien tif ic and Tech nological Li terature Publish -
ing House, 1990.
[5 ] Chen S H, Ch en S P, Mao Y H, et al . The craf t s for the
p reparat ion of seab uckl th orn f rui t oi l emulsion [ J ]. Ch in Tra-
d it Pat Med (中成药 ) , 1997, 19( 7): 4.
欧美第一部互补交替医学教科书在美国问世
近十年来 ,以草药为主题的互补交替医学在美国及欧洲均有飞速的发展 ,问津交替医学医生的病人数目
与日俱增。据可靠资料统计 ,交替医学在美国的消费每年大约 300亿美元。 然而 ,尽管目前有不少这方面的
资料、书籍出版 ,但是 ,至今尚无一本全面的教科书。 由著名华裔科学家 ,芝加哥大学唐氏草药研究中心主任
袁钧苏 ( Chun-su Yuan)和美国 Geisinger Medical Center主任 Eric Bieber两教授主编的教科书—— 《互补
交替医学教科书》 ( TEXTBOOK O F COM PLEMEN TARY AND ALT ERNAT IV E MEDICIN E) ,日前由美
国 CRC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该书系统论述了互补交替医学领域各科目的历史、现状和进展。 并对多种常
见多发性病以及主要疾病 ,诸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症等都有专门的论述。互补交替医学实际上
在中国称为传统医学 ,囊括了中医学 ,中药学 ,针灸学等诸方面。这些内容在该书中都有精辟的阐述和深入的
探讨。此外 ,该书除了是医学院和药学院学生的理想教科书以外 ,对于医药学界的临床有关人士来说 ,也是难
得的重要参考书。该书的主要作者是美国多个医学院从事临床工作的医生和研究人员。值得指出的是 ,芝加
哥大学唐氏草药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对该书的问世作出了关键性的重大贡献。中心主任袁钧苏教授是该书
的第一主编 ,大约四分之一章节的作者是该中心的研究人员。
芝加哥大学唐氏草药研究中心创立于 2000年 ,是由著名华裔企业家唐仲英先生为弘扬、发展中草药和
祖国传统医学而赞助和创办的专门研究中草药的中心机构。该中心实力雄厚 ,人才聚集 ,设备先进 ,研究方向
明确 ,研究成果卓著。在美国社会和世界医学界引起了广泛重视和高度赞扬。诸如人参果提取物治疗糖尿病
和肥胖症的创造性研究以及 8种草药危害动手术病人的空前研究。
“互补交替医学教科书”出版的消息面世以后 ,引起了各方面广泛的关注和兴趣。 不少临床医生 ,医学院
和药学院学生以及有关教学和研究人员争相订购。相信他们在阅读后收益匪浅 ,对于病人和热心于中国传统
医学者也可以从此书中得到深厚的教益和指导。
·621·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第 34卷第 7期 2003年 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