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Textual research on planting history of Rehmannia glutinosa and its cultivated varieties

地黄栽培历史及其品种考证



全 文 :挖取全草 ,破坏资源的现象。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表
明 ,其人参皂苷主要积累在地上叶、茎内。为此 ,提倡
采割当年生长的地上部分 ,既可获得人参皂苷含量
高的药材 ,又可保留其根茎进行繁殖 ,保护绞股蓝
药源。
参考文献:
[1 ] 路安民 ,陈书坤 .中国植物志 [M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6.
[2 ] 陈书坤 .绞股蓝属植物的分类系统和分布 [ J ] . 植物分类学
报 , 1995, 33( 4): 403-410.
[ 3 ] 邱正荣 ,周寿然 . 绞股蓝药理研究十年 [ J] . 江西中医药 ,
1990, 21( 6): 54-57.
[ 4 ] 方涌强 ,俞中仁 . 绞股蓝的生态及栽培研究 [ J] . 中药材 ,
1987( 4): 6-7.
[ 5] 孙 航 ,陈书坤 . 绞股蓝属植物种皮微结构特征及其分类学
意义 [ J ]. 云南植物研究 , 1998, 20( 3): 309-311.
[6 ]  M etcalfe C R, Chalk L. Anatom y of the Dicotyled ons. V ol.
I[M ] . Oxfo rd at the clarend on p ress , 1957.
[ 7] 郑友兰 ,李向高 . 吉林人参与西洋参生药学和组织化学的比
较研究 [ J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1986, 8( 4): 30-35.
[ 8 ]  Kubo. Histoch emis t ry I: Ginsenosides in gins eng ( Panax
g inseng root ) [ J]. J Nat Prod ( Llogdia) , 1980, 43( 2): 278-
284.
[ 9] 胡正海 ,苏红文 . 西洋参根的形态发育与主要药用成分积累
的关系 [ J ]. 中草药 , 1996, 27( s): 162-164.
[ 10] 罗光明 ,唐福圃 ,刘贤旺 ,等 .绞股蓝原植物及愈伤组织总皂
苷动态分析 [ J ]. 中草药 , 1994, 25( 5): 266-268.
地黄栽培历史及其品种考证
温学森 1 ,杨世林 2 ,魏建和2 ,郑俊华3

( 1. 山东大学药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2;  2.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 ,北京  100094;  3. 北
京大学药学院 ,北京  100083)
摘 要: 目的 考证地黄的栽培历史以及品种记载。方法 查阅古今文献。结果 除部分本草书籍对地黄的记载与
目前不一致外 ,多数记载应为玄参科植物地黄。 地黄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 1 000多年以前 ,当时就有块根膨大的类
型 ,并开始了人工栽培。 由于长期的栽培 ,选育了许多优良品种 ,有文献记载的品种多达 50余个 ,但对品种的描述
过于简单 ,严重影响了品种的识别和应用。 结论 地黄栽培历史悠久 ,种质资源丰富 ,可能是造成有关中药质量不
稳定的原因之一。因此急需对其进行系统地收集、整理和保存研究 ,为成分分析、活性筛选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同
时建议在进行相关研究时 ,应高度重视取样的一致性 ;在进行 GAP基地建设时 ,应选择优良品种。
关键词: 地黄 ;栽培品种 ;本草考证
中图分类号: R281. 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2) 10 0946 04
Textual research on planting history of Rehmannia glutinosa and its cultivated varieties
WEN Xue-sen
1
, YAN G Shi-lin
2
, W EI Jian-he
2
, ZHEN G Jun-hua
3
( 1. Schoo l o f Parmaceutical Sciences, Shandong Univ er sity, Jinan 250012, China; 2. Institute o 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 lleg e, Beijing 100094, China;
3. Sch oo l o f Pharmaceutica l Sciences, Peking Univ 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
Key words: Rehmannia glutinosa Libo sch. ; cul tivated variety; herbal tex tual resea rch
  地黄 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又名地
髓 [1 ]、 、芑 [2~ 4 ] ,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根及
其加工品分别作为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入药 ,属
大宗常用中药材。首以“干地黄”载于《神农本草经》 ,
称地黄“味甘寒 ,主治折跌绝筋伤中 ,逐血痹 ,填骨
髓 ,长肌肉。作汤 ,除寒热积聚 ,除痹。生者尤良。久
服轻身不老” [1, 5 ]。其后历代本草对地黄的形态、产
地、栽培、加工炮制、性味、归经、用法等均有不同程
度的记载。地黄用药历史悠久 ,对其栽培历史进行考
证将有利于中药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和 GAP工程的
实施。
1 地黄的原植物
  《图经本草》记载:地黄“二月生叶 ,布地便出 ,似
车前 ,叶上有皱文而不光。高者尺余 ,低者三四寸 ,其
花似油麻花 ,而红紫色 ,亦有黄花者。其实作房如连
翘 ,子甚细而沙褐色。根如人手指 ,通黄色 ,粗细长短
不一 [2, 4, 6, 7 ]。 其描述与当前所用地黄原植物一致。
《本草衍义》称“地黄叶如甘露子 ,花如脂麻花 ,
·946·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 l and He rbal Drug s  2002年第 33卷第 10期
收稿日期: 2001-12-3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39930220)作者简介:温学森 ( 1965-) ,男 ,山东大学药学院副教授 ,现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从事地黄种质资源专项研究。
Tel: 0531-8382008   E-mai l: x. s. w en@ 163. com
但有细斑点 ,…… ,茎有微细短白毛” [4 ]。如果当时的
甘露子与现在所指为同一植物的话 ,则其描述可能
有误。 李时珍曰: “其苗初生塌地 ,叶如山白菜而毛
涩 ,叶面深青色 ,又似小芥叶而颇厚 ,不叉丫。叶中撺
茎 ,上有细毛。茎梢开小筒子花 ,红黄色。 结实如小
麦粒。根长四五寸 ,细如手指 ,皮赤黄色 ,如羊蹄根及
胡萝卜根” [4 ]。 可见其描述的叶片与《图经本草》相
近 ,根的描述与目前的野生地黄接近。“曝干乃黑 ,生
食作土气。”也属地黄的特征 ,但其地黄插图中 ,花的
形状更象旋花科植物。 “结实如小麦粒”可能是参考
了陶弘景的记载“生渭城者乃有子实如小麦” [4, 7 ]。
《本草蒙荃》中地黄插图的花果部分也绘成了麦穗
状。可能作者当时未见地黄开花状态 ,或所指为其他
植物。
《本草乘雅半偈》称“汁液最多 ,虽暴焙极燥 ,顷
则转润。”反映了根含糖量大 ,易吸潮的特性。清代
《药性蒙求》“以怀庆 (地黄 )肥大而短 ,糯体 ,皮细 ,菊
花心者佳。”菊花心即地黄形成层的形状 ,这是历代
药商鉴定地道货的标志。《植物名实图考》“小儿摘花
食之 ,诧曰蜜罐。”揭示了地黄花冠基部有蜜腺。其插
图首次比较确切地反映了地黄的形态特征。
可见随着时代的进步 ,虽然对地黄的认识有过
曲折 ,但多数描述与玄参科植物地黄相一致。
2 地黄的栽培历史
  据文献记载 ,栽培历史悠久 [ 9] ,“明朝 ( 1590年 )
已有栽培” [ 8] ,《图经本草》称地黄“种之甚易 ,根入土
即生。”又说“古称种地黄宜黄土 ,今不然。” [4, 7 ]可见
当时地黄的种植就已有很长的历史 ,否则不会称
“古”。 因此 ,地黄的栽培历史至少已有 1 000余年。
又称地黄栽培“大宜肥壤 ,虚地则根大而多汁。”说明
当时就已发现地黄适于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上栽培 ,
并描述了地黄的种植方法“以苇席围编如车轮 ,径丈
余 ,以壤土实苇席中为坛。坛上又以苇席实土为一
级 ,比下坛径减一尺。如此数级 ,如浮屠 ,乃以地黄根
节多者寸断之 ,莳坛上 ,层层令满 ,逐日水灌 ,令茂
盛。至春秋分时 ,自上层取之 ,根皆长大而不断折 ,不
被 伤故也。”足见当时为得到优良的地黄药材所花
费的心血 ,同时也反映了品种选择的意识。
《本草乘雅半偈》首次记载了种植地黄不能重
茬。称“种植之后 ,其土便苦 ,次年止可种牛膝。再二
年 ,可种山药。足十年 ,土味转甜 ,始可复种地黄。否
则味苦形瘦 ,不堪入药也。”《齐民要术》载种地黄“须
黑良田 ,五遍细耕。三月以上旬为上时 ,中旬为中时 ,
下旬为下时。 一亩下种 5石 ,其种还用三月中掘取
者 ,逐犁后如禾麦法 ,下之。至四月末、五月初生苗
迄 ,至八月尽、九月初根成、中染 ,若须留为种者 ,即
在地中勿掘之 ,待来年三月取之为种。计一亩可收根
三十石。” 30石为 1 800 kg ,已接近目前产量。“有草
锄不限遍数 ,锄时别作小刀锄 ,勿使细土覆心。今秋
收讫 ,至来年更不须种 ,自旅生也。唯锄之如此 ,得四
年 ,不要种之 ,皆余根自出矣。” [7 ]从其描述可以推
测 ,其栽培品种具串皮根 ,否则应每年种植 ,另外作
者未提及重茬问题 ,根据目前的经验 ,重茬能造成严
重减产。
近代地黄主产区药农总结出了倒栽留苗和高畦
种植方法 ,沿用至今。近年来 ,地黄栽培技术有了新
的进展 ,如地膜覆盖技术 ,夏栽技术 ,脱毒技术等 ,使
地黄的栽培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 10]。
3 地黄的产地变迁
  《神农本草经》称地黄“生川泽” [1, 5 ]。《名医别录》
载: “地黄生咸阳川泽黄土地者佳。” [11 ]陶弘景称:
“咸阳即长安也。”“以彭城干地黄最好 ,次历阳 ,今用
江南板桥者为胜。”《证类本草》认为翼州 (今河北翼
县 )和沂州 (今山东临沂县 )地黄优良 [12 ]。 《图经本
草》记载: “今处处有之 ,以同州 (今山西大荔县 )为
上。” [4 ]《救荒本草》“千亩地黄 ,其人与千户侯等 ;怀
之谷 ,亦以此减于他郡。” [7 ]可见怀庆当时地黄生产
的繁荣。 《本草品 精要》在“道地”项下记载: “今怀
庆者为胜”。《本草蒙荃》称地黄“地产南北相殊 ,药力
大小悬隔。江浙种者 ,受南方阳气 ,质虽光润力微 ;怀
庆生者 ,多生深谷 ,禀北方纯阴 ,皮有疙瘩力大。”李
时珍曰: “今人惟以怀庆地黄为上”。 《植物名实图考
长编》引云娄农曰: “地黄旧时生咸阳、历城、金陵、同
州。其为怀庆之产。自明始 ,今则以一邑供天下矣。”
可见古代对于优质地黄产地的认识几经变迁 ,
但自明朝以来 ,即确立了怀庆地黄的道地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后 ,由于用药量的增加 ,许多省份
进行了引种 ,经过试验 ,目前已经形成了温县、武陟、
孟县、博爱、沁阳等县区 (原怀庆辖区 )为中心的黄河
中下游沿岸地黄主产区 (山西、河南和山东 ) ,这与古
代所记载的优质地黄产区位于相近的纬度上。可见
古今对地黄产地的认识十分一致。 目前其他地区如
河北、浙江、安徽、辽宁、江苏等省区亦产 ,但面积较
小 ,今后的发展重点还应放在地黄的主产区。
4 地黄的栽培品种
  品种是重要的栽培学概念 ,是因不同的形态、用
途、产量、物侯期、抗病力等而加以区别。只要有栽
培 ,就会出现品种。早在一千多年前地黄就实现了
·947·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 l and He rbal Drug s  2002年第 33卷第 10期
“野生变家种” ,《图经本草》虽有“虚地则根大而多
汁”的记载 ,说明了当时就有块根膨大的栽培类型 ,
但未提及不同类型。《本草蒙荃》的两幅附图 (翼州地
黄和沂州地黄 )较早反映了地黄的不同类型 ,并称怀
庆地黄“皮有疙瘩”这一特征 (由于秋季二次生长膨
大形成的疙瘩状突起 )。 《本草乘雅半偈》称“甚有一
枝重数两者。”这是“细如手指”的野生地黄所不可能
到达的。这种块根膨大类型的存在是地黄品种选育
的基础。清代《药性蒙求》还记载“今肆中所用鲜地黄
是另一种 ,出杭州笕桥 ,其形亦细长不同 ,其治亦大
热之症。”《植物名实图考》所附两图则首次清晰地反
映了地黄膨大的块根 ,以及叶形和叶缘锯齿的区别 ,
确切地揭示了地黄存在不同品种。
近代崔大毛 ( 1917)培育出“四齿毛”新品种。李
开寿 ( 1920)培育出抗病虫、抗涝、产量高的地黄新品
种“金状元” [13 ]。 其他著名的农家品种还有“小黑
英”、“郭里锚”、“邢疙瘩”等。 60年代中国医学科学
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培育出了北京 1号等系列品种 ;
河南温县农科所培育的“ 85-5”等。 优良品种的作用
在地黄的生产中越来越重要。
我们将栽培地黄和野生地黄在相同的条件下栽
培 ,发现所选栽培品种根部膨大成块状 ,而根部细长
的野生地黄并没有加粗 ,因此认为块根的膨大是由
于生态或栽培环境所致的观点 [ 14]是不确切的。
5 地黄栽培品种的记载
  优良品种既能保证用药的有效和安全 ,又能提
高种植的经济效益。不同的品种具有不同的优势 ,都
是地黄的重要种质资源。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 ,文
献中出现的地黄品种 (或品系 )多达 52个。只有少数
品种的形态和农艺性状有比较详细的描述 ,如金状
元、北京 1号、北京 2号、小黑英、邢疙瘩等。多数品
种有简单的描述 ,如: 金地黄 [15 ]、白地黄 [15 ]、红薯
王 [15 ]、里外青 [ 15]、野葛杞 [15 ]、莴苣棵 [ 15]、七顶葵 [15 ]、
郭里茂 [9, 15 ]、茎尖 16号 [8, 16, 17 ]、金白 1号 [9, 18 ]、红金
号 [18 ]、新状元 [8, 19 ]、白状元 [ 8, 9]、四齿毛 [15 ]、四支
毛 [20 ]、四翅锚 [9 ]、大青英 [8、 19 ]、金丝钓鱼 [20 ]、穿地
龙 [20 ]、千层叶 [9 ]、大青叶 [9 ]。有些仅有名称 ,而未见特
征描述 ,如有性杂交 76-19[ 16]、沛育 77-5[16 ]、组培
825[16 ]、叶繁 825[17 ]、郭李猫 [21 ]、 A1 [21 ]、 A2 [21 ]、武陟一
号 [8 ]、 151[22 ]、叶繁 824[ 17]、变异 192[17 ]、抗育 831[17 ]、
红种 [23 ]、北京 4号 [21 ]、北京 5号 [21 ]、大种 [23 ]、 791[23 ]、
叶繁 829[24 ]以及北京一、二、四、Ⅰ 、Ⅱ、Ⅲ号 [ 8]等。
有些可能只是文字书写的变化 ,如金地黄与金
状元 ;白地黄与白状元 ;四齿毛、四翅锚和四支毛 ,据
产地药农介绍 ,正确的名字可能是“四齿锚” ,即具 4
个齿的锚 ;郭里茂和郭李猫也可能只是文字区别。有
时不同文献对某些品种的描述也不一致 ,如北京 1
号:叶片椭圆形 [20 ] ,舌状 [ 25 ];块根表皮浅黄色 [9, 18, 25 ] ,
红黄色 [20 ];抗斑枯病 [18 ] ,抗枯斑病较差 [ 8, 19] ,抗病力
中等 [25 ]。小黑英: 半直立 [18 ] ,平展或半直立 [25 ] ;叶片
窄长 [ 20] ,卵圆或卵圆状披针形 ,皱褶明显 [25 ] ,叶片
宽 ,少泡 (即皱褶少 ) [9 ];块根呈纺锤形 [18 ] ,拳状 [8, 19 ] ,
圆球形 [20 ] ,拳状或纺锤形 ,下端钝圆 [25 ] ; 笼头
长 [8, 19 ] ,笼头短 [ 9]。
另外笕地黄 ,或称赤野地黄 [ 21] ,早在清代就区
别用药。曾作为地黄的一个变种 ,原产于杭州笕桥
镇 ,我国现已失传 [ 14, 23]。日本仍栽培入药 ,并与怀地
黄杂交 ,育出了福知山地黄 [2 1]。
6 建议
  由于长期的栽培 ,历史上积累了众多的栽培品
种 ,根据我们的初步收集和整理 ,目前已经发现 20
余个形态不同的栽培类型。但由于文献对地黄的记
载过于简单 ,致使无法将收集的品种对号入座。为了
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自然遗产 ,急需在参考有关文
献的基础上 ,对目前的各种变异类型进行系统的形
态学描述和分类学处理。 这不仅有助于相关学科在
开展地黄研究时正确取样 ,从而相应地提高研究结
果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同时也可用于指导 GAP基
地建设和临床用药 ,以保障产品的质量和疗效稳定。
河南 (尤其是位于黄河北部的几个县 )为地黄的
道地产区 ,但其形成的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相关
因素可能有: ( 1)产地的环境原因 (包括水质、光照、
降雨、土壤等 ) ; ( 2)产后加工方法 (包括烘焙和熟
制 ) ; ( 3)历史种植习惯 ; ( 4)优良的种质资源。也可能
几种因素皆有。如果是品种的原因 ,那么哪个或哪几
个品种能代表怀地黄的优良品质还需要深入研究。
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中 ,发现新老产区均存在严
重的品种混杂现象。 因此建议在进行地黄道地性研
究或不同产地的对比研究时 ,为提高文献的利用价
值 ,应高度重视取样工作 ,最好提供详细的形态描
述、精细的插图或照片 ,仅鉴定为“地黄”是不够的。
另外 ,由于不同品种的化学成分有别 [15 ] ,药用
价值可能不一。 目前混同入药的现象可能是造成有
关中药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因此应加强有关方
面的基础性研究。
参考文献:
[1 ] 曹元宇 .本草经 [M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7.
[ 2 ] 刘文泰 (明 ) . 本草品 精要 [M ]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948·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 l and He rbal Drug s  2002年第 33卷第 10期
1982.
[3 ] 陈嘉谟 (明 ) . 本草蒙荃 [M ]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8.
[ 4 ] 李时珍 (明 ) . 本草纲目 (校点本 ,上册 ) [M ] . 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 , 1982.
[5 ] 陈修园 (清 ) . 神农本草经读 [M ] .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
社 , 1985.
[6 ] 卢之颐 (明 ) . 本草乘雅半偈 (校点本 )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 , 1986.
[ 7 ] 吴其浚 (清 ) . 植物名实图考长编 [M ]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1959.
[8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 . 中国药用植物栽
培学 [M ]. 北京:农业出版社 , 1991.
[9 ] 中国药材公司 . 中国常用中药材 [M ]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1995.
[10 ] 温学森 ,李允尧 ,陈沪宁 . 地黄栽培研究进展 [ J ] . 中药材 ,
2000, 23( 7): 427-429.
[11 ] 陶弘景 (梁 ) . 名医别录 [M ]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6.
[12 ] 胡世林 .中国道地药材 [M ]. 哈尔滨: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
社 , 1989.
[13 ] 张金鼎 ,曹鸿云 .河南四大怀药 [ J] .中药材 , 1987, 3: 55-56.
[ 14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中药志 [ M ] . 第二册 (第二
版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2.
[15 ] 都恒青 ,周素娣 .怀地黄的几个主要品种及其鉴别 [ J] . 中草
药通讯 , 1976, ( 9): 43-47.
[16 ] 李光胜 ,毛文岳 ,黄新生 ,等 . 地黄夏栽技术的研究 [ J] . 中国
中药杂志 , 1993, 18( 12): 718-719.
[ 17] 毛文岳 ,蒋立昶 ,李效刚 ,等 .怀地黄组织培养及其在育种和
栽培中的应用 [ A] .中国药学会 . 中国药学会庆祝建会 80周
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 C] . 北京 . 1987.
[18 ] 雷福成 ,刘晓娜 ,王学增 . 防止地黄品种退化的技术措施 [ J ].
中药材 , 1995, 18( 11): 545-546.
[19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 [ M ] . 北
京:农业出版社 , 1979.
[ 20 ] 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卫生局 ,商业局 . 山东中药材栽培 [M ].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1975.
[ 21 ] 郑虎占 ,董泽宏 ,畲 靖 . 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 [M ] . 北京:
学苑出版社 , 1999.
[ 22] 杨丽军 ,许智宏 . 不同来源的怀地黄叶外植体在培养中植株
再生的差异 [ J ]. 植物生理学通讯 , 1985, ( 4): 38.
[ 23] 陈德恩 ,刘田才 ,吴友吕 ,等 .地黄病毒病及对退化影响研究
[ J ].中草药 , 1985, 16( 9): 28-31.
[24 ] 李光胜 ,许金梅 ,马远真 . 地黄种苗的低温 (越春 )贮藏试验
[ J] .基层中药杂志 , 1994, 8( 4): 33.
[25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 .中草药栽培技术
[M ]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79.
[26 ] 张仁锡 (清 ) .药性蒙求 [M ] .咸丰丙振年 .
[27 ] 吴其浚 (清 ) .植物名实图考 [ M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
1959.
RAPD法在金线莲的鉴别研究中的应用
胡珊梅 1 ,张启国 1 ,周涵韬2 ,阮元彬2

( 1. 厦门市药品检验所 ,福建 厦门  361012;  2.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05)
摘 要: 目的 金线莲母 (金线莲 )与金线莲公 (无线金线莲 )是否为同一种植物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历来有争
议 ,为了准确鉴别这两种植物并搞清楚二者之间遗传变异。方法 本文运用 RAPD技术 ,对同一采集地的具有不同
叶面特征的金线莲进行了 DNA指纹鉴定。结果 两者的 DN A指纹图谱具有部分共同的位点 ,但又有各自的特征
性位点。 结论 二者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
关键词: 金线莲公 ;金线莲母 ; RAPD
中图分类号: R282. 710.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2) 10 0949 02
Identification of two species of Anoectochilus Bl. Jinxianlian by RAPD
HU Shan-mei
1 , ZHANG Qi-guo
1 , ZHO U Han-tao
2 , RUAN Yuan-bin
2
( 1. Xiamen Institute fo r D rug Cont ro l, Xiamen 361012, China;  2. Co lleg e of Life Science,
Xiamen Univ ersity, Xiamen 361005, China)
Key words: Jinxianlian Gong; Jinxianlian Mu; RAPD
  金线莲为兰科开唇兰属植物 ,其化学成分、药用
价值已有报道 [1, 2 ]。 我们曾对花叶开唇兰 Anoec-
tochilus roxburghii ( Wal l. ) Ldl. 两个产地的福建
金线莲和广西金线莲及台湾开唇兰 A. formosanus
Hay. 进行了 DNA指纹鉴定 ,揭示了两种金线莲的
种间差异及同种不同产地的金线莲的遗传变异 [ 3]。
  在福建省金线莲的分布主要是花叶开唇兰 ,民
间习惯称叶面具有明显的金黄色网脉的为金线莲母
·949·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 l and He rbal Drug s  2002年第 33卷第 10期
收稿日期: 2002-04-06基金项目:厦门市卫生局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基金科研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