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广藿香及其混淆品广防风的鉴别



全 文 :1. 2. 4 对植物株高的影响: 选取发芽的小麦 ,分组
进行培养 ,其中 1组以水作对照 ,其余 6组分别喷施
不同浓度的助杀灵。将助杀灵原液分别稀释 20倍、
200倍、 2× 103倍、 2× 104倍、 2× 105倍和 2× 106
倍 ,每隔 48 h喷施 1次 ,培养 15 d后每组随机选取
30株测其株高 ,取其平均值。结果见表 3。
表 2 对麦苗干重的影响 ( 30株 )
株重 ( mg ) 对照组 喷施助杀灵组 (原液稀释倍数 )
2× 106 2× 105 2× 104 2× 103 2× 102 2× 101
x± s 14. 10± 2. 64 19. 02± 2. 54 19. 77± 2. 57 19. 86± 2. 29 17. 81± 2. 83 20. 47± 2. 49 17. 47± 2. 24
表 3 对麦苗生长高度的影响 ( 30株 )
株高 ( cm) 对照组 助杀灵组 (原液稀释倍数 )
2× 106 2× 105 2× 104 2× 103 2× 102 2× 101
x± s 10. 52± 2. 57 12. 81± 2. 52 13. 90± 2. 38 13. 86± 2. 28 11. 64± 2. 87 14. 33± 1. 99 12. 50± 2. 01
2 结果与讨论
2. 1 对植物株高的影响: 由表 3可以看出 ,喷施助
杀灵的处理组植株高于对照组 ,植株高度与增效剂
浓度不成正比。其中以助杀灵原液稀释 2× 104倍时
效果最佳 ,因此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稀释 20~ 2×
10
6倍 ) ,只要喷施助杀灵即可增加植株高度 ,其中
尤以稀释倍数为 2× 104~ 2× 105时效果为好。
2. 2 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表 1所示 ,喷施助杀灵
的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可见 ,喷施增效剂能够
增加叶绿素含量 ,使光合作用能力加强 ,促进植物的
生长发育。
2. 3 对植物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表 2所示 ,处理组
干重明显高于对照组 ,喷施助杀灵可以增加植株的
干物质积累。干重的增加不与施药浓度成正比。 因
此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稀释 20倍~ 2× 106倍 ) ,只
要喷施助杀灵 ,就能增加植株的干物质积累 ,其中以
原液稀释 2× 104~ 2× 105倍时 ,效果最佳。
广藿香及其混淆品广防风的鉴别
薛 漓
(广西梧州市药品检验所 ,广西 梧州  543002)
中图分类号: R282.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1) 05 0460 02
  广藿香为常用中药 ,是唇形科植物广藿香
Pogostemon cablin ( Blanco ) Benth. 的干燥地上部
分。关于广藿香混淆品尚未见有报道。近来我们发
现市场上有一种广藿香混淆品 ,经采集其原植物 ,鉴
定确认为唇形科植物广防风 Epimeredi indica ( L. )
Rothm的干燥地上部分。 广防风又称秽草、防风草
和假藿香 [ 1] ,两广地区曾作为 莶草的混淆品 [ 2] ,但
作为广藿香的混淆品则系首次发现。 现将广藿香与
广防风的性状、显微和理化比较鉴定结果报道如下。
1 实验材料
广藿香 ,梧州医药责任有限公司提供 ,经鉴定符
合《中国药典》 2000年版一部规定。
广防风 ,采自广西岑溪市郊区 ,经作者鉴定为唇
形科植物广防风 Epimeredi indica ( L. ) Rothm的
干燥全草。
广藿香检品 1,抽自岑溪市某药材批发部 (购自
玉林药材市场 ) ;广藿香检品 2,贺州地区药检所抽
自昭平县某药材批发部。经鉴定 ,上述两个检品均与
广防风相符。
百秋李醇对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出
品 ,批号 0772-9502。
2 仪器与试剂
UV-265FW自动记录分光光度计 (日本岛津 ) ,
硅胶 G(青岛海洋化工厂 ) ,试剂均为分析纯。
·460·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5期
收稿日期: 2000-09-28作者简介:薛 漓 , 39岁 ,女 ,四川开江人 , 1982年毕业于广西中医学院中药专业 ,学士 ,现为副主任中药师 ,从事中药检验工作 18年。先后在有关大学及研究所进修植物分类、矿物学及中药鉴定课程 ,已在国家级药学杂志上发表论文 10余篇。
3 药材性状
3. 1 广藿香:茎略呈方形 ,四角稍钝圆。叶片展平后
呈卵形。茎、叶呈灰黄色 ,被灰白色柔毛 ,花序少见。
气清香 ,味微苦、凉。
3. 2 广防风:茎呈方形 ,四角突起明显 ,叶片展平后
呈宽卵形 ,茎叶呈灰绿色 ,表面密被灰白色茸毛。有
时可见未开放的轮伞花序。 气微 ,味微苦。
4 显微特征
取本品的粉末 ,制片 ,于显微镜下观察。
4. 1 广藿香: 非腺毛较多 , 1~ 6细胞 ,平直或略弯
曲 ,端壁相接处略膨大 ,直径 15~ 44μm,基部直径
约至 70μm,长约至 450μm,壁厚约为 4~ 8μm,有
的胞腔含棕色物 ;小腺毛头部圆球形 , 1~ 2细胞 ,直
径 17~ 47μm,柄短 , 1~ 3细胞 ;间隙腺毛头部类长
圆形 ,单细胞 ,略皱缩 ,直径 13~ 45μm,长 25~ 100
μm,柄短 ,内含粒状分泌物 (图 1-A)。
A-广藿香  B-广防风
1-非腺毛  2-小腺毛  3-间隙腺毛  4-花粉粒
图 1 粉末显微图
4. 2 广防风:非腺毛较多 ,形状与广藿香类似 ;小腺
毛较多 ,散在 ,头部类圆球形 , 1~ 2细胞 ,顶面观多
为类扁圆形 ,直径 23~ 58μm,含粒状分泌物 ;可见
花粉粒类圆球形 , 3个萌发孔 ,表面有雕纹 ;未见间
隙腺毛 (图 1-B)。
5 理化鉴别
5. 1 紫外光谱鉴别:取广藿香及广防风粉末各 0. 1
g ,加乙醇 5 m L振摇 10 min,过滤。取滤液 3 mL,用
乙醇稀释至 5 mL,测定 450~ 300 nm范围内吸收光
谱 ,结果广藿香在 ( 353. 0± 3) nm处有一个吸收峰 ,
广防风在此无吸收峰 ,而在 ( 334. 0± 2) nm及 ( 410
1-广藿香  2-广防风  3-
广藿香伪品 1  4-广藿香
伪品 2
图 2 广藿香与广防风
紫外吸收光谱图
± 2) nm处有两个吸收峰 ,二者可以区别 (图 2)。
5. 2 薄层色谱 [ 3]: 取广藿香
蒸馏所得挥发油 0. 5 mL,加
醋酸乙酯稀释至 5 mL,作为
供试品 1;再分取广防风蒸馏
液中的石油醚层 (广防风蒸馏
液几无挥发油 ,故在挥发油提
取器刻度部分加入 2 mL石
油醚 ) ,为供试品 2;再取广藿
香检品 1和 2,同法分别制备
得供试品 3和 4。另取百秋李
醇对照品加醋酸乙酯制成 2
mg /mL的溶液 ,为对照品液 ,
分别取上述 5种溶液各 5μL
点于硅胶 G薄层板上 ,以石
油醚-醋酸乙酯 -冰醋酸 ( 95∶
5∶ 0. 2 )为展开剂 ,展距 8
1-广藿香 (供试品 1 )  2-
百秋李醇对照品  3-广防
风 (供试品 2)  4-广藿香
检品 1 (供试品 3)  5-广
藿香检品 2(供试品 4)
图 3 广藿香与广防风
TLC图
cm ,取出 ,吹干 ,结果供试品 1
色谱中即可见一黄色斑点 ,为
广藿香酮 ;喷 5%三氯化铁乙
醇液 ,热风吹至显色 ,供试品
1色谱中有与百秋李醇对映
的黄色斑点 ,而供试品 2~ 4
色谱中则无此斑点 (图 3)。
6 结果与讨论
6. 1 广藿香与广防风同属唇
形科植物 ,其外观性状及显微
特征均较为相似 ,但仔细观
察 ,二者仍有区别。 广藿香整
体外表颜色偏灰黄白色 ,味苦
中带凉 ,搓碎叶片嗅之有清香
气。 显微观察间隙腺毛明显。
而广防风整体外观颜色偏灰
绿色 ,味微苦无凉感 ,搓碎叶
片嗅之微臭。显微观察未见间隙腺毛。 结合紫外光
谱和薄层色谱则易将二者区分。
6. 2 广藿香的功效主要是芳香化湿 ,健胃止呕 ,发
表解暑。而广防风则主要用于风湿骨痛 ,且二者的化
学成分不同 ,故不可混用。
参考文献:
[ 1 ] 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 .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M ] . 第三
册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74.
[2 ] 中国医科院药用植物资料开发研究所 . 中药志 [M ]. 第四册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8.
[3 ] 中国药典 [ S] . 2000年版 .一部 .
·461·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