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黄芫花乙醇液研究进展



全 文 :7陈林因 ,等 .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 19 95 , 7 ( l ) : 28
8 李瑞林 , 等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 1 9 95 , 6 ( 1 ) : 17
9 王海波 ,等 . 基层中药杂志 , 1 9 94 , 8 (3 ) : 15
1。 谭宫屏 ,等 . 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杂志 , 1 996 , 5 ( l ) :
2 9
n 宋跃进 ,等 . 中国中西 医结合风湿病杂志 , 1 99 5 , 4 (4 ) :
::
2 0 8
杨敏华 ,等 . 中成药 , 1 9 9 3 , 15 ( 4 ) : 2
沈子龙 ,等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19 94 , 2 5 (3 ) : 1 41
张益鹊 ,等 . 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杂志 , 19 95 , 4 ( 3 ) :
1 4 9
( 1 9 9 6

0 6

0 1 收稿 )
黄芜花乙醇液研究进展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2 61 医院 (北京 1 0 0 0 9 4) 鱼爱和 带 范武峰 蔡淑英 刘振英
摘 要 对黄芫花乙醇提取液抗生育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包括基础研究 、 临床应用 、药物不良反
应及展望 。
关键词 黄芫花 乙醇提取液 抗生育
黄芫 花是瑞香科芫花属植物 河朔尧花
讯走s toer m i a 认 a m a e j aP 人n e M e is s n . 的俗名 ,
它广泛分布于我国河北 、 山西等北方地区 。其
根和茎皮味辛 ,性温有小毒 , 可驱虫 、 泻下逐
水 、 通便 。我国民间作为草药还用以治疗急慢
性肝炎 、 精神分裂症和癫痛等 。 自 70 年代以
来 ,河北 、北京等地医院将其花蕾或籽的乙醇
提取液 (每毫升含生药 1 9 )用于中晚期妊娠
引产及抗早孕等 , 至今 已发表的有关病例 已
达数千例 。 笔者综述黄芫花乙醇提取液在抗
生育方面的研究进展 。
1 黄芜花乙醇液的基础研究
1
.
1 有效成分 :从黄芫花籽乙醇液中提取出
单体— 河朔莞花素 s( im p le x in) , 此成分与已从同种植物芫花中分得的抗生育成分芫花
醋 甲 ( y u a n h u a e i n e ) 、 酉旨乙 ( y u a n h u a d i n e ) 、 醋
丙 ( y u a n h u a f i n e ) 、 醋丁 ( y u a n h u a t i n e ) 同属二
菇原酸醋结构 〔` 〕 。 国外对河朔芜花素至今只
有抗肿瘤 ,对白血病作用的报道 ;对于抗生育
我国为首创 。 康少文等从黄芫花花中提取分
离出芫花酉旨甲 〔2 , 。
1
.
2 抗生育药理 : 用人妊娠子宫肌条对黄芫
花乙醇液和芫花菇以及用家兔妊娠和非妊娠
子宫肌条对黄芫花混悬液进行实验 。 结果显
示 : 黄芫花混悬液只对妊娠家兔子宫有刺激
作用 ,引起吸缩加强 ,对非妊娠子宫则无此作
用 。 黄芫花 乙醇液可直接对人妊娠子宫肌发
挥作用 ,加强其收缩活动 ;芫花菇却不具有这
种功能 〔 3〕 。 用大鼠离体子宫做实验 , 发现妊娠
大鼠对黄芫花醇液的反应与未孕者类似 ,它
在一定剂量范 围内可加强子宫肌的活动 ,大
齐」量则出现相反的现象〔们 。
对妊娠 19 一 20 d 的家兔进行羊膜腔注
射药物 , 并设空 白对 照组 , 观察子宫排空情
况 , 给药组胎兔 皆在 24 一 36 h 内排 出死
胎〔 4〕 , 将河朔芜花素配成浓度为 10 拌g /m L
的乙醇液 , 孕猴中期妊娠羊膜腔给药 , 引产效
果 良好 ,剂量每只 1 0 拼g , 平均引产时间 30
h
,分娩后母猴未见异常 〔`〕 。
用兔探讨了不同途径给药的引产效果 。
发现黄芫花醇液羊膜腔 、 宫腔给药对中期妊
娠家兔引产有效 ;灌胃 、 阴道给药无效 ;静脉
给药毒副反应明显 , 引产作用不确实以 〕 。
1
.
3 急性毒性实验 : 李迎武测得黄芫花乙醇
.
A d d
r e s s :
Y
u
A ih e
,
N
o
.
2 6 1 H o s p i t a l o f P L A
,
B e iji
n g
《中草药》 1 9 97 年第 2 8 卷第 1 期
液在小鼠腹腔注射的 LD S 。为 1 . 7 49 /k g〔 5〕 。
蔡文娟测得的数值却是 3. 0 9 /k g。 黄芫花乙
醇液有局部刺激性 、 致热反应及溶血作用 ,但
无抗原性 以〕 。 检测了接受黄芫花醇液羊膜腔
内注射引产的 3 位妇女在注药前后 24 及
48 h 的外周血淋 巴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互
换率的平均值 ,提示 引产在短期内不具有明
显的致突变效应 〔 6〕 。
1
.
4 抗生育作用机理 :根据病理检查及电子
显微镜观察黄芫花醇液引产娩出 15 例死胎
与胎盘的结果 ,表明黄芫花醇液的作用是多
方面的 。 胎盘滋养层细胞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的输送和排出障碍 ;合体细胞表面微绒毛变
平 , 饮液泡缺少 ; 细胞滋养层胞浆中出现大量
微绿 ,特别是绒毛间质基底膜肥厚致密 ; 间质
细胞的胶原性强 , 以及间质毛细血管壁增厚 ;
血管 内皮细胞增生肥大等 ,都暗示胎儿营养
物质运输受到较大影响 ,因而不利胎儿生存 ,
易死于宫内 。 另外黄芫花醇液作用于蜕膜细
胞 , 可能增强前列腺素排出 , 促进宫缩 ,使死
胎娩 出〔7〕 。 对芫花菇与黄芫花醇液引产胎盘
的病理诊断指出 : 芫花菇只能损伤胎盘的蜕
膜细胞 , 而黄芫花醇液对蜕膜细胞和绒毛膜
细胞均有破坏作用以 〕 。 用放射免疫分析的方
法对 10 例以黄芫花醇液抗早孕的病例 , 于宫
腔 内注 药前 、 后 8 、 16 h 及流 产 时血浆 中
P G F
Z。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 同时测定 了用药
后完全流产的蜕膜组织中 P G F Z。与 P G E 。 含
量 。 证明抗早孕的机制主要是黄芫花醇液直
接作用于蜕膜组织 ,使蜕膜细胞变性坏死 ,引
起内源性前列腺素的合成与释放 , 从而引发
宫缩 , 软化宫颈 , 导致流产〔8 〕 。
2 黄芫花乙醇液的临床应用
从 70 年代开始 ,黄芫花乙醇液主要用于
妊娠中晚期引产 ,多采用经腹羊膜腔注药 。其
特点是副反应少而轻 , 引产时间较短 (妊娠
1 2一 1 8 周 , 引产时间约 2 4 h ; 妊娠 2 9一 4 0
周 , 引产时间约 18 h 左右 ) , 出血量少 , 未发
现有药物过敏反应 ,用药比较安全 。 黄本立选
择了妊娠 14 一 28 周者 ,对水囊法 ,天花粉引

5 6

产 、雷佛诺尔法及芫花花乙醇液四种 引产方
法进行了比较 。认为芫花引产具有方法简单 、
成功率高 、 引产时间短 、 死胎率高 、 产后 出血
发生率与感染率低等优点 ; 中期妊娠 以应用
雷佛诺尔 、芫花引产为宜 ,而晚期妊娠以芫花
引产为好 。将芫花花 、芫花根醇液及芫花菇液
进行临床比较 , 发现芫花花醇液与芫花根醇
液引产成功率和主要并发症强直性宫缩无显
著性差异 。但与芫花菇比较 ,前二者成功率较
高 ( p < 0 . 05 ) , 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相似或后
者稍高 ,芫花菇单体分离工艺较复杂 ,引产效
果未优于芫花醇 ,可能芫花生药中引产的有
效成分并非一种而是多种混合物 〔9〕 。 进入 80
年代 , 黄芫花醇液逐渐用 于抗早孕 、 催经止
孕 ,取得了良好效果 。 采用宫腔内注射对 2 94
例妊娠 5一 13 周的病人止孕 , 总有效率达到
95 %以上 〔` 。 , “ 〕 ,与前列腺素药物抗早孕效果
相近 〔川 。 其中 4 例催经止孕全都有效 。 阴道
流血量多数与月经量相似 。 测定了药物注射
后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 ,均在注药后
24 h 下降至原水平的 35 %以下 ;还测出此时
的孕酮水平下降至原水平的 46 · 4 % 。 90 年
代 , 采用黄芫花 乙醇液宫 腔注射 中止 早孕
2 0 8 例 。 完全流产 1 8 7 例 ( 8 9 . 9% ) ,不全流产
s 例 ( 3 . 5 5写 ) , 总有效率 9 3 . 7% , 失败 1 5 例
( 6
.
25 % )
, 胚囊排出时 间平均为 18 h , 出血
量少于 1 0 m L 的占 68 . 6 % 。 黄芫花醇液的
抗早孕效果 已接近国外抗早孕药米 非司酮
(m i f e p r i s t o n e )的水平 〔` 3 〕 。
3 黄芫花乙醇液的不良反应
应用黄芫花醇液抗生育除有轻度恶心 、
呕吐 、 下腹疼痛等不良反应外 ,部分病人用药
后体温可稍有升高 ,大多数在 38 ℃左右 ,绝
大多数病例在胎儿胎盘娩出后 12 h 内体温
恢复正常 。个别病例有寒战 ,多在分娩前数分
钟宫缩较强时发生 ,持续时间不长 ,一般不需
处理 。 由于用药量过大 , 宫颈易过度收缩而发
生软产道损伤 。 有报道用黄芫花醇液进行中
期引产的 5 26 例病人中有 5 例发生弥漫性血
管 内凝血 ( D I C ) ,值得重视〔 , ` 〕 。
4展望
尽管黄芫花乙醇液在临床抗生育已应用
20 多年 , 但还有些问题及疑点有待于解决 。
例如河朔盏花素是抗生育的有效成分 ,但在
我院用于中期 引产的 2 例病人中 , 剂量增至
1 2 5 拜g 仍无效而改用他法 (我院只试用 了 2
例病人 ) 。 从黄芫花乙醇液中期引产的病理检
查可看 出 ,它 的作用机理与芫花菇是不尽相
同的 。 推测黄芫花醇液的抗生育作用是多种
组分作用的结果 。
芫花菇膜是我国 目前即将推向市场的抗
生育药物 ,但也存在着某些严重的不 良反应
和效果不稳定问题 〔l5j 。 目前 ,黄芫花乙醇液
与芫花菇临床效果 比较的报道还较少 。 黄芫
花乙醇液虽然在抗早孕方面作了一些工作 ,
但还很不够 , 例如与米非司酮的比较 ,特别是
在出血量方面的优劣 比较 。 另外对于黄芫花
乙醇液的质量控制方法的制定及剂型的改革
尚需进一步研究 。
参 考 文 献
1 王成瑞 ,等 . 中草药 , 1 9 8 1 , 1 2 ( s ) : l
2 康少文 ,等 . 中草药 , 1 9 5 5 , 1 6 ( 6 ) : 3 7
3 张 垠 ,等 . 生殖与避孕 , 1 9 8 4 , 4 ( 3 ) : 15
4 蔡文娟 ,等 . 河北 医学院学报 , 1 9 5 9 , 2 0 ( 3 ) : 13 7
5 李迎武 ,等 . 药学通报 , 1 9 8 0 , 1 5 ( 2 ) : 2 1
6 刘复权 ,等 . 河北医学院学报 , 1 9 8 5 , 6 ( 1 ) : 5 4
7 王振海 ,等 . 中华妇产科杂志 , 1 9 7 9 , 1 4 ( 2 ) : 12 5
8 朱 戈 , 等 .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 19 8 , 1 7 ( 1 ) : 61
9 黄本立 , 等 . 天津医药 , 1 9 8 2 , ( 5 ) : 2 8 4
l 。 章晓梅 , 等 . 生殖与避孕 , 1 9 84 , 4( 4) : 42
1 吴晓梅 , 等 . 生殖与避孕 , 1 9 8 , 8 ( 3) : 63
12 工淑贞 , 等 . 妇产科理论与实践 . 上海 : 上 海科技出版
社 , 19 8 1 . 1 4 7 、 8 4 3
1 3 林怀冰 . 等 . 北京医学 , 1 9 9 1 , 1 3 ( 5 ) : 2 6 0
1 4 范光升 , 等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 1 9 84 , 6( 6) : 443
巧 全国计划生育新技术学术会议 .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
1 9 9 5
,
( 1 )
;
5 4
( 1 9 9 6

0 5

1 3 收稿 )
颈椎病和颈复康冲剂
承德市第二医院 ( 0 6 7 0 0 0 )
承德中药厂
闰稚诚
刘书堂
颈椎病又称颈脊椎病 ,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
慢性退行性疾病 ,属于颈椎劳损的范畴 。
由于劳损使颈椎间盘退化 ,逐渐发生椎体唇样
骨质增生 、椎间隙变窄 、周围软组织劳损等一系列解
剖和病理改变 ,导致椎间孔的前后径缩短 ,使神经根
受到压迫和刺激 , 出现颈 、 肩 、 背 、肩脚等部位的疼痛
及麻木 ,严重者引起痉挛性截瘫 。
据 调查 资 料 证 明 , 颈 椎 病 平 均发 病 率 为
16
.
0 8%
,发病最小年龄为 19 岁 ,发病最大年龄为
7 4 岁 ,其中 :发病率 ( % ) 2 0~ 3 0 岁组为 1 1 . 1 1 , 3 0一
4 0 岁组为 2 5 . 9 5 , 4 0~ 5 0 岁组为 3 5 . 1 9 , 5 0一 6 0 岁组
为 3 2 . 6 0 , 6 0 岁 以 上组 为 2 7 . 0 0 。 调 查 发现 , 有
31
.
3 5 %的人称其颈椎病发生于 40 岁以前 ,此外 由
于该病的发生有一个慢性发展过程 ,其患病高峰的
形成有迭加作用 ,一些青年患者因症状较轻而较少
《中草药》 1 9 9 7年第 2 8 卷第 1 期
就医 , 因而实际发病年龄往往被忽视 。
调 查结 果 还 提 示 女 性 颈 椎 病 患 病 率 达
2 .4 39 %
, 高于男性 12 . 12 % 的患病率 。
另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 颈椎病的发病率占中
老年人发病率的 25 % , 神经根型在各型中发病率最
高 , 约占 60 % 。
颈椎病多发生于脑力或长期伏案工作的劳动者
和运动员 。 外伤是运动员发生颈椎病的首因 。
颈椎病一般表现颈部不适 、颈部活动受限 、 颈部
疼痛 ,疼痛可向肩部 、 背部及手放射 ,或有酸 、 麻 、 胀
感 。 当颈部活动或抬肩 、持物 、 写字时可出现疼痛加
重 ,多数患者表现一侧症状明显 ,两侧同时出现疼状
者较少 ,也有的患者表现为步态不稳 、 下肢无力 、视
物不清 、 吞咽困难 、 头痛 、 耳鸣 、 眩晕 、 局部肌肉发生
萎缩和知觉减退 。
.
5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