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胃超声显像液的临床应用研究



全 文 :化合物二 甲基亚硝胺脱甲基酶为指标代表脱
烷基作用情况 。 实验结果显示 3个酶学指标
具昼夜节律性变化 。 这种变化与现代实验医
学测定的肝功能有关指标峰值均在黄 昏后基
本符合 。说明肝功能旺盛之时对药物代谢 、 解
毒功能也增强 。 由于不同时间药物在体内代
谢情况不同 ,所以 不同时间服药会有不同的
效应 ,这为 中医学临床择时用药提供 了一定
的酶学理论基础 。 然而中药种类繁多 ,作用各
异 , 各病证阴阳脏腑寒热虚实自有不同 ,所以
中医学因时施治 、 择时用药原则有众多内容
提供我们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用现代实验方法
去研究 。
今 考 文 献
1 Y a n g C S
, e t a l
.
B loc h
e m P h a r ma
e a l
,
1 9 78
,
2 7
:
2 3 2 1
2 Y o JS H
. e t a l
.
C a n e e r
·
R e 3
.
1 9 8 7
, 4 7
:
3 3 7 8
3 B r a d y J F
, e t a l
.
C a n e e r R e s
, 1 9 8 8
, 4 8
:
5 9 3 7
4 决 e h u n I J i , e t a l . T o x i e o l I e t t . 1 9 8 9 . 4 5 : 14 1
5 李德谆 . 天津医药 ,一, 9 1 , 1 9 ( 1 0 ) : 6 14
6 曹欣荣 , 等 . 古典时间治疗学 . 长沙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
社 , 1 9 8 4 . 8
( 1 9 9 5

0 8

1 4 收稿 )
S t u d i es o n t h e O P t im u m T i m e f o r T C M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B as e d o n t h e D i u r n a l
R h y t hm i e A e t i v i t i e s o f D r u g M e t a ob l iiz
n g E n z y m e s
L i eD
e
h
u n , Z h
u L iy in g
n
u r n a
l
r
h y t h m i
e a e t iv it ie s o f t h r e e liv e r m i e r o s o m a l d r u g m e t a b o l iz i n g e n z y m e s
, e y t o e h
r o m e P 4 5 0
,
N A D P H
一e y t o c h r o m e C r e d u e t a s e a n d N
一 n it r o s o d im e t h y l a m in e d e m e t h y la s e w e r e s e le e t e d a n d s t u d ie s
.
A ll o f
t h e m h a d a r e m a r k a b le d i u r n a l r h y t h m in r a t s
.
T h e i r p e a k
v a lu e s w e r e f
r o m g
:
0 0 P M t o 1 2
:
0 0 P M m id
n ig h t
,
w h il
e t h
e v a l l
e y w e r e a t 6
:
0 0 d
a
w
n
.
S
u e
h
r
h y t h m i
e it y e o r r e l
a t e d w
e
l l w it h th
e m e t a l ) o li s m o f m o , t T C M
·
T h
u s i t w
a s p o s t u l
a t e d t h a t a n o p t im u m t im e f o r T C M
a
d m i
n is t r a t io n e o u ld b
e s e le e t e d b
a s e d o n t h i
s P r i n e i
-
P le
.
胃超声显像液的临床应用研究
夭津市公安医院胃肠 B 超研究室 ( 3 0。。 4 2) 张佩玻 .
摘 要 以 中药川夸 . 香附等制成的胃超声显像液是继放射线消化道造影和胃窥镜检查之后 , 又
一新的上消化道检查手段 , 经过科研攻关突破了 B 超对胃腔检查的禁区 ,使之广泛的应用于临床
对胃疾病的检查 , 实践证明胃超声显像液对人体无损伤 、 无痛苦 、 无副作用 ,非侵入性的胃疾总检
查方法 ,其显像效果显著 。
关镇词 胃超声显像液 胃 B 超 显像效果
自 7 0 年代以来 , B 型超声波对实质性脏
器检查和疾病诊断发挥了重要作用 , 已为广
大学者所公认 , 但对空腔脏器则效果很差 , 因
胃腔 内含有大量的粘液和气体 , 由于声波对
气体具有全反射的特性 , 尤其是粘液的粘滞
性产生了较大声阻抗 ,从而干扰并掩盖了从
胃粘膜反射回来的回声波 , 使得 B 超难于对
胃腔进行检查 ,为解决 B 超对空腔脏器检查
的困难 ,多年来 ,天津市公安医院与国家医药
管理局天津药物研究院协作 ,从祖国医药学
.
A d d r e s s
:
Z h
a n g P
e iy u a n
,
T i
a n
ji
n
M
u n ie ip a l P
u
b lie eS
e u r it y H
o s p it
a
l
,
T i
a n
ji
n
《中草药 ) 19 9 6 年第 2 7 卷第 8 期 · 4 8 1 ·
中根据中药行气化疲的原则 , 筛选出有效的
中药组方 ,配合大量的药理学 ,动物急性毒理
试验 , 动物药效学试验 ,卫生学检查等研究 ,
与临床相结合研制成胃超声显像液 ,通过了
鉴定 ,并于 1 9 9 2 年经中央卫生部正式批准为
国家级诊断性药物 ,颁发了新药证书及批准
文号 ,推向临床使用 (张佩缓 . 中国超声医学
杂志 , 1 9 9 4 , 1 0 ( 7 ) : 1 9 ) 。
1 材料
1
.
1 胃超声显像 口服液 (简称津显像液 ) : 由
川芍 、香附等中药精制而成 。 每支 1 0m l 为棕
黑色液体 。 上海长征医院研究的胃超显像液
(简称沪显像液 ) 。
1
.
2 病例选择 : 筛选出 103 例 (男性 ,女性 )
资料完整病例 ,进行 胃 B 超检查 ,病种包括
慢性胃炎 、 胃癌 、溃疡病等 。
1
.
3 仪器 : 日本产 T o s h i p a 一 s o A B 型超声波
诊断仪 。 日本产 A l o k a 一 S SD 2 8 o B 型超声波
诊断仪 。
2 方法
2
.
1 病人 准备 : 病人于 检查前禁食禁水
12 h
, 检查当 日晨空腹 ,禁服一切药物 , 安静
等候检查 。
2
.
2 检查方 法 : 以 线阵或扇 扫 凸型 探头
(3
.
SM H z )
,首先扫查空腹 胃窦 ,责门分别测
上下径 ,前后径 ,而后给与患者温开水 3 0 0 m l
加胃超声显像液 10 m l 一次服下 ,待 3 m in 后
以仰卧位 、半卧位 、 立位等位置 ,进行腹部扫
查分别以横切 、 纵切 、 斜切反复扫查 ,进行 胃
底 、 胃体 、 胃窦 、 幽门 12 指肠球部降部等各部
位层次和腔内观察并进行测量 , 以及观察胃
的蠕动 , 排空等功能测定 , 胃部检查完毕再进
行相关脏器如肝 、 胆 、胰 、 脾等脏器的扫查 , 以
利诊断及鉴别诊断 。
2
.
3 显像判断标准 : 优良显像 : 清晰显示责
门 、 胃角切迹 、大小弯 、 胃窦 、 幽门和液性暗区
内无气体和粘液干扰 、 胃壁层次清晰 。 一般显
像 : 胃体 、 胃窦均能显示 , 胃壁层次欠清晰 , 胃
腔内含有少量气体和粘液 ,但不影响检测 。显
像不良 : 胃体 、 胃窦 、 轮廓不清 、 胃壁层次无法
.
4 8 2
.
辨认 , 胃腔内有大量气体和粘液 。
3 结果
3
.
1 显像效果 : 通过对 1 03 名患者 , 其中男
性 70 人 ,女性 3 人 ,年龄在 20 一 60 岁 ,进行
临床验证 ,服用 胃超声显像液进行胃 B 超检
查其结果 : 平均显像时间 3m in 3 s2 ,其中优 良
显像 92 人 , 一般显像 10 人 , 不 良显像 1 人 ,
尸 < 0 . 05 。 并与上海长征医院研制的沪胃超
声显像液对显像效果 、 胃的不同部位 、 不同病
种进行对比 ,结果见表 1一 3 。 表 1 用 iR id l 法
统计 , 尸 < 0 . 05 , 说明津显像液优于 沪显像
液 。
农 1 两种显像液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 显像时 优良显像 一般显像 显像不
(人 ) 间 ( s ) (% ) (% ) 良 (% )
尸值
津显像液 103
沪显像液 “
2 1 2
1 8 1
9 2 ( 8 9
.
3 )
3 9 ( 6 0 )
10 ( 9
.
7 ) 1 < 0
.
0 5
2 6 ( 4 0 ) 0
表 2 胃病息者服显像液各部位显示比较
细 姗 ,沙触〔人 ) (万 )列壁后壁
(% ) r叼 、
大弯 小弯 幽门 球部 胃底
(% ) (% ) (% ) (% ) (% )
津显像液 10 3 9 1. 3 8 2 . 1 9 1 . 7 8 7 . 1 8 5 . 5 9 3 . 8 9 4 . 4 82 . 0
沪显像液 65 90 . 4 7 7 . 7 9 4 . 4 8 5 . 6 7 1 . 7 9 1 . 1 8 8 . 7 83 . 7
表 2用 lF hs er 法统计处理小弯部位 ,两
药相比津显像液优于沪显像液 , 尸 < 0 . 05 ,余
各部无统计学差异 。
农 3 不同胃病服胃超声显像液比较
组别 例数 优良显像 一般显像 显像不良
(人 ) ( % ) ( % ) ( % )
尸 值
( 0

0 5
沪显像液 37
津显像液 40
沪显像液 20
津显像液 1
沪显像液 8
1 8 ( 4 8
.
6 ) 1 9 ( 5 1
.
4 ) 0
性炎胃
3 8 ( 95 ) 2 ( 5 ) 0 > 0
.
0 5
1 7 ( 75 ) 5 ( 2 5 )
1 0 ( 90
.
9 ) l ( 9
.
1 ) 0 ) 0
.
0 5
1 ( 7 5 ) 2 ( 2 5 ) 0
痛胃疡溃
表 3 用 iR id l 法统计处理慢性胃炎中津
显像液优于沪超声液 (尸 < 0 . 05 ) , 胃癌及球
溃疡无差异 (p > 0 . 05 ) 。
3
.
2 服显像液疾病可见 : 慢性胃炎 ,可分三
型 : a) 浅表性 胃炎 (丁士刚 , 等 . 中华消化杂
志 , 1 9 96 , 1 6 ( 1 ) : 2 4 ) : 胃壁表浅粘膜层粗糙 ,
部分断续 、 层次较清晰 ,可发生在胃腔的任何
部位 , 胃的排空在蠕动正常 ,在胃炎的发病中
是常见的一种类型 。
b ) 萎缩性 胃炎 : 胃壁层次粗糙模糊不
清 ,病变发生在浅表粘膜层 、 粘膜肌层 、 粘膜
下层 , 随着病变的时间延伸 ,可 出现 胃壁变
薄 , 胃的蠕动减弱 、 排空加快是属于癌前病
变 。
c )混合性 胃炎 : 即浅表性与萎缩性两种
病变同时发生在胃壁上 , 部分胃病变呈浅表
性改变而部分病变呈萎缩性改变 ,具有双重
性胃 B 超显像的特征 ,该类型在众多的 胃 B
超分型中是较常见的 ,其临床上的诊断及防
治值得分析总结 。
以上 3 种胃炎通过服用 胃显像液 ,依其
显像特点为临床治疗和科研提供了可靠的医
学根据 。
胃癌 : 胃壁局限性或广泛性增厚 ,粘膜表
面凹凸不平 , 如肿瘤向胃腔内突出可表现为
菜花状及火 山口状改变 , 病变弥漫性增长中
心区呈强 回声光 团 , 边缘为不规则弱回声区
谓之 “ 假肾征 ” , 胃壁的层次改变失去固有常
态 ,癌的发生可出现胃腔的任何部位 , 胃动力
学改变由于癌肿的浸润 , 使胃壁呈僵硬状蠕
动波消失 ,肿瘤的肿大常可引起梗阻 ,造成 胃
排空障碍和胃醋 留等一系列病变 , 从胃 B 超
的分析如发生在第三层以内 , 即粘膜下层之
前为早期 占位性病变 ,如发生在粘膜下层之
后为晚期改变 ,根据肿瘤的发生部位为手术
的治疗提示出最佳方案 。
溃疡病 : 一般分为 12 指肠球溃疡和胃溃
疡 。 12 指肠球溃疡 ,溃疡处粘膜显示凹陷 ,球
部变型粘膜粗大回声增强 ,使球部不能充盈
或充盈不 良失去正常状态 , 球的蠕动减弱或
消失 ,个别病例于球部 中央区出现强 回声光
线 ,谓之球部中线呈像对诊断 12 指肠球溃疡
有其特有意义 。 胃溃疡由于胃壁溃疡形成的
缺陷和基底部的炎症浸润 ,出现组织水肿 、纤
维增生 ,可出现大小深浅不同的胃壁凹陷 ,显
像为低回声区 ,对大的或深层溃疡 B 超检查
不难发现 ,但对浅小溃疡 目前尚缺乏特征性
声像面的表现 ,值得进一步探索 。
3
.
3 应用范围 : 中药组方胃超声显像液可适
用于如下疾病诊断 : 慢性胃炎的各类型 、 溃疡
病 、 胃肿瘤 、 胃下垂 、 胃扩清 、 幽门完全性或不
完全性梗阻 、 胃息肉 、 胃内异物 、 胃腔蛔虫症 、
胃消化不 良所致的功能性改变 ,此外可观察
胃的蠕动频数 、 蠕动强弱 ,液体的吸收时间 ,
排出时间 , 除应用于 胃腔病变诊断通过 胃 B
超检查可对邻近器官进行观察 , 为胃的周 围
脏器的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 。
4 讨论
胃部疾病是一种常见病 、 多发病 ,全世界
每年仅死于 胃癌的患者就达数十万之多 , 居
癌症之首 ,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 因此对
胃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以中药组
方研制成功的胃超声显像液 ,从药理实验研
究表明它具有促进胃的蠕动 ,有利于排除胃
内的气体 ,减少和排除胃脏内的粘液 ,降低 胃
液的粘度性 ,从而排除了胃 B 超检查时的声
波干扰 ,形成了一个良好的透声窗 , 临床实践
证明胃超声显像液应用于 胃 B 超检查 , 因其
具有三无特性 (无创伤 、 无痛苦 、无副作用 )和
独特的 胃壁五个层次显像 , 为胃疾患的临床
诊断 , 预防医学 ,科研和胃生理功能的动态观
察 ,提供了可靠的医学科学依据 ,也为临床外
科手术方案的制定和预防医学工程的开展 ,
提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们相信该项成
果必将进一步加强对消化道空腔脏器 胃腔疾
病的诊断能力 ,在医疗实践 中不断的充实和
提高 ,使之更加完善 。
( 1 9 9 6
一 0 2

2 9 收稿 )
之中草药 》 1 9 9 6 年第 2 7 卷第 8 期 · 4 8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