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葫芦科花药培养再生体系和单倍体育种



全 文 :葫芦科花药培养再生体系和单倍体育种
缑艳 霞 ,张明 方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园艺系 ,园艺植物遗传资源与功能改良实验室 ,
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生物技术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  杭州 310029)
中图分类号:S642. 03.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0009(2006)04 - 0063 - 04
  葫芦科(Cucurbitaceae)植物包括 118 个属共 825 个种 ,
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分布约有 130 个种 ,
且多为人们所喜爱的瓜类蔬菜 , 如西瓜(Cit rullus lanatus
(Thunb.) Matsum. & Nakai. )、甜瓜(Cucumis melo L.)、黄
瓜(Cucumis sativus. L)和南瓜(Cucurbita pepo L.)等 , 它们
的复合杂交育种需要有某些具有优良性状的材料 , 此类材料
的制备一般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筛选和纯合 , 利用杂交一代
进行花药培养 ,然后再进行加倍 ,不但可以获得较多的基因
型植株 ,找到筛选符合目标性状的材料 ,而且可以大大缩短
育种时间 ,节省人力和物力 , 花药培养技术为葫芦科育种材
料的制备开辟了一条简便快捷的途径。
  葫芦科花药培养受多种条件的影响 ,既包括由植株本身
所决定的基因型差异 、小孢子的发育阶段 、花蕾的预处理及
供体植株的生理状态等内在条件;也包括基本培养基成分 、
糖类 、激素及培养条件等外界因素[ 1] 。培养基的组成是影响
诱导胚状体还是愈伤组织形成和植株再生的关键因素;糖类
是碳和能量的来源 ,并且在诱导培养基中起着调节渗透压的
作用 ,已发现在诱导培养基中糖的类型和浓度影响雄性单性
生殖;氨基酸在花药培养中对于提高胚胎形成和植株再生也
起着重要的作用[ 2] 。现就影响及可能影响葫芦科花药培养
的主要因素 、花药培养的目的以及花药培养在育种上的意义
做了综合性的论述。
1 影响葫芦科花药培养的主要因素
1. 1 材料因素的影响
1. 1. 1 基因型 不同基因型的材料 , 花药诱导率不同[3. 4] ,
即使在同一种内 、同一方法 , 不同的材料间也有很大差别 , 有
第一作者简介:缑艳霞 , 女 , 1980 年生 ,
2004 年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园
艺专业 ,同年考入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
术学院园艺系 , 攻读蔬菜学硕士学位 , 师
从张明方教授 ,研究方向是植物遗传育种
与生物技术 ,主要从事西瓜花药培养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
收稿日期:2006 - 01 - 10
的材料对某些培养基根本无反应。 F1代在花药培养中的愈
伤组织产量高于其亲本产量 , 有个别组合 F1代的愈伤组织
产量甚至成倍的高于其高产量亲本 , 表现杂种优势[ 5. 6] 。
1. 1. 2 供体植株的生长环境和发育时期  许多植物植株
的生长状况与花药培养胚发生率呈正相关。取样时材料生
长的环境条件对花药培养亦有影响 , 不同生长季节 、栽培环
境 、不同部位的花蕾 , 其花粉的生理状态均可能不同 , 诱导率
有明显差异。在人工控温控光的条件下 ,同一花蕾中小孢子
发育时期相对一致 , 适于接种的花期也会大大延长。
Chuong 等[ 8] 报道生长在控温控光条件下试验供体植株的胚
状体诱导频率是非常高的 ,生长在较短光照和较低温度下的
植物 ,其花药具有较高的花粉胚胎发生能力 , 光周期会影响
花药的发育 ,进而影响花药培养的结果。供体植株的花期对
培养有一定的影响 ,取材于开花一个星期的胚状体诱导率显
著高于取材于将要开花和开花两个星期的胚状体的诱导率。
1. 1. 3 小孢子发育时期 不同作物花药培养要求的最适
小孢子发育时期不同。不同时期的花培不仅要求的条件不
同 ,而且其培养效果也明显不同[ 7 , 8] 。一般所处发育期越早
的花粉 , 对培养条件的要求越苛刻 , 且培养效果不一定
好[ 12] 。在实际取材时可以根据花药的长度 、花蕾的大小 、外
观形状和色泽等与花药内的花粉发育进程的相关性有目标
地直接采样。几乎绝大部分的试验材料以花粉发育到单核
靠边期最佳。但其机理还不是很清楚 ,第一种解释是可能由
于单核靠边期的小孢子发育是处于胚胎形成的临界期 , 即正
处于不同分裂方式和发育途径的共同起始点 , 不仅较为敏感
而且容易诱导成功 ,但在接种时花药已经超过了此阶段 , 胚
状体就不容易形成。 Nitsch 等也认为小孢子中淀粉开始形
成后 ,小植株便不能从花粉中发育出来 ,大的花蕾也有一些
小植株形成 ,可以认为这些花粉在发育过程中受到阻碍 , 发
育得比别的花粉慢 ,因此在接种时还没有越过胚胎形成的临
界点。第二种解释是小孢子发育过程中花药内源激素平衡
在不断改变 ,随着花药的激素平衡变得不适合它的生长和分
裂 ,或者为生长必需的其它一些成分已被耗尽了。
1. 1. 4 花药的预处理 多数成功的例子表明:只有经过预
处理的花药才能培养成花粉胚进而得到完整植株。预处理
63
北方园艺 2006(4):63~ 66                                专题综述
有低温预处理 、高温预处理[ 10] 、离心处理和预培养等方式 ,
其目的就是从形态上改变其极性分布 ,从生理生化上改变其
细胞生理状态 ,从而改变其分裂方式和发育途径 , 对于不同
的种类 、品种和生理状态 ,花培所要求的预处理及其作用也
不同。在葫芦科作物上目前比较普遍的预处理方式是低温
预处理。推测是低温处理使花药壁的细胞受到损伤失去分
裂增殖的活性 ,但花药内的部分花粉细胞仍具活性 , 在进一
步的诱导中 ,则有可能形成愈伤组织 , 继代培养中仍能保持
色泽淡绿 、质地相对致密的特征 ,这种愈伤组织从其形成状
况来看 ,可能是由花粉细胞形成的 , 但它究竟是花药壁细胞
形成的 ,还是由花粉细胞形成的 ,需进一步进行倍性的细胞
学鉴定[ 11] 。魏瑛把小孢子发育至单核期的西瓜花蕾进行低
温处理 ,温度分别为 4℃和 10℃, 时间都为 24h 和 72h ,结果
表明在 4℃下的低温处理能够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 ,而且
4℃的诱导效果比 10℃的处理效果好 , 并且认为在 4℃条件
下处理 72h 的效果较佳;甜瓜在 4℃下处理 36h 效果较好;
在南瓜上则置于 4℃低温处理 4d[ 12] ;H . G . Ashok Ku-
mar[ 13]等将黄瓜花蕾在 4℃和 32℃下分别处理 1 ~ 10d 和
1d ,结果表明在 4℃下处理 2d 的效果最佳。不同基因型的
材料其低温预处理的反应不同 ,不采用任何预处理的小孢子
直接培养在一些植物上也取得了胚状体。有关花药预处理
的机理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
1. 2 培养基成分的影响
  培养基的组成是影响花药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在植物花药培养中一般均采用琼脂固体培养基 , 琼脂对花培
的不利影响早在 1978 年 Kohlenback 和 w ernicke就有报道 ,
认为琼脂中含有的抑制物质会引起花药培养中胚状体的早
期败育。多种作物的花药培养中很早就发现液体培养可极
大地提高出愈率 ,但由于在花药漂浮培养时 , 一些花粉在培
养早期会自动脱离药壁组织散落到培养基中 , 多数愈伤组织
沉在液底 ,导致缺氧而影响其绿苗再生[14] ,使其分化能力受
到影响。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 Ficoll增加培养基比重 ,使形
成的愈伤组织浮在表面 , 改善了通气条件 , 可显著提高绿苗
的分化。
1. 2. 1 基础培养基 花培常用的培养基有 MS 、Nitsch 、
White和 N6 等 , 培养基的状态 、所用的凝胶种类和浓度的不
同 ,都会影响花培的效果 , 大致上以 MS 培养基用的最普遍。
在西瓜花药培养上 ,一般使用 MS 作为基础培养基[ 11 , 15] ;甜
瓜和南瓜[ 12]的花药培养上也使用 MS 作为基础培养基;黄
瓜的花药培养则使用 B5 为基础培养基。
1. 2. 2 糖类 早期试验证明 , 培养基中糖的浓度起着提供
碳源和调节渗透压的作用 , 糖的类型和浓度影响着胚胎形
成。蔗糖 、麦芽糖 、葡萄糖和果糖在雄性单性生殖的培养中
是主要的碳水化合物 , 而蔗糖是比较好的碳源 ,由于不同植
物细胞渗透压差异甚大 ,因此各种植物花培要求糖的浓度不
同 ,糖的浓度在许多植物中影响着胚状体的形成 , 较高浓度
的蔗糖有利于其的形成[2] 。在植物体细胞组织培养中 , 蔗糖
一直作为最佳碳源 ,然而其它糖类物质对植物体细胞培养也
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 , 在体细胞培养中应注重碳源种类和
用量的选择。植物花药培养中 , 过去一般均以蔗糖作为碳
源 ,其适合的浓度因作物种类不同而异 ,近年来发现其它糖
类特别是麦芽糖代替蔗糖能够促进花药培养效率。薛光荣
等在西瓜花药培养时使用的蔗糖浓度除了生根培养基为
15 g /L外 , 其它的均为 30g /L;陶正南在甜瓜愈伤组织诱导
中用蔗糖浓度为 60 g /L ,分化培养基中的浓度为 30 g / L;在
南瓜的花药培养中当诱导培养基中的蔗糖浓度是150 g /L ,
产生的小植株最多[ 12] ;在黄瓜中诱导胚胎形成时蔗糖浓度
85 g /L , 在分化时则为 30 g / L[13] 。在花培前期 , 高浓度的蔗
糖不仅可诱导花粉胚的形成 ,而且由于花粉细胞的渗透压比
体细胞的渗透压高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降低花丝等体细胞
愈伤组织的发生 ,而提高花粉愈伤组织发生的比例;在中后
期 ,降低蔗糖浓度可提高培养基水势 , 促进单倍体细胞的生
长与繁殖 ,有利于愈伤组织和胚状体的发育和分化。
1. 2. 3 激素 在许多报道和试验中人们经常添加一些激
素和其它物质 ,对花培的一系列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 ,培养
基中的激素成分常常对花粉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起重要作用。
激素是花药培养中显著影响花药胚状体发生的因素 , 主要包
括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前者包括 2 , 4 - D , 吲哚乙酸和萘乙
酸等 ,后者包括激动素和 6 -苄基嘌呤等。一般低浓度的生
长素类物质可以提高胚状体的诱导率。在花药培养时 , 调节
激素成分不但可以影响花粉发育的类型是形成胚状体还是
形成愈伤组织 ,而且还可以影响到是二倍体体细胞组织生长
增殖还是单倍体花粉细胞生长增殖的问题 , 不同品种 、不同
基因型的植株对培养基中激素的有无 、种类和水平的反应是
不同的。早期花药培养中常加入天然成分椰乳。 从较多的
试验中知道 ,如果花药一直培养于无激素的培养基中 ,胚状
体的诱导率很低 ,这说明 , 适当的外源激素对多细胞团发育
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 3 培养条件
  由于营养和空间上的竞争和选择 ,接种花药的密度不可
过大。有报道表明三十烷醇在适宜浓度下有促进叶绿体形
成的作用 ,袁万良在西瓜花药培养时 , 加入了三十烷醇进行
处理 ,发现愈伤组织全部变为绿色 ,并形成深绿色点状组织 ,
提高了再生植株的诱导率 ,为西瓜单倍体育种工作解决了关
键技术。此发现对于大幅度提高花粉植株的诱导率以至形
成一套成功的瓜类单倍体育种方法 , 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温度和光照对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和促进其生长非常重
要 ,对花培的影响也最大 ,对于不同种类和基因型的植株, 其
64
专题综述                                北方园艺 2006(4):63~ 66
花培所需的培养条件会有很大差异。离体培养的花药对温度
比较敏感 ,早期多用 25~ 28℃的温度进行花药培养。现在知
道花药在较高的温度下培养效果更好 ,特别是最初几天经历
一段高温培养出愈率会明显提高 ,并且许多研究表明变温处
理即在高温下处理一定的时间之后再转至低温培养有利于提
高胚状体的诱导率;光照并非是愈伤组织发育和分化的必要
条件 , 虽然黑暗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生长 ,但长时期的黑暗会明
显降低愈伤组织的品质和外观, 所以应适当的补充光照。
2 花药培养方法
  薛光荣等以西瓜“琼酥”的花药作外植体进行培养 ,获得
了再生的花粉植株 ,其培养方法如下。
2. 1 取材
  取小孢子发育处在单核期的花蕾 , 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
先用 70%酒精消毒 30s ,再用 0. 1%升汞水消毒 10 ~ 15min ,
无菌水冲洗数次 ,在无菌条件下剥取花药。接种于去分化的
培养基上。
2. 2 诱导愈伤组织
  将花药接种于 MS 附加不同浓度的 2 , 4 - D 、BA 和 KT
的去分化培养基中 ,于 25~ 30℃下进行光照培养。
  花药培养在 MS+2 , 4 - D 0. 5 mg / L+BA 0. 5 mg /L
或 MS +2 , 4 - D 0. 5 mg / L +BA 0. 5 mg /L + KT
0. 5 mg /L的去分化培养基上 , 产生黄绿色 、质地疏松的愈
伤组织 ,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达 50%~ 90%, 但将这类愈伤组
织转入分化培养基后 ,一般很快变黄褐色甚至死亡。而花药
培养在 MS+BA 2. 0 mg /L+KT 2. 0 mg /L 的去分化培养
基上 ,能产生黄绿色 、质地致密的愈伤组织 ,并可直接分化出
根和绿芽或幼叶组织 , 但这种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很低 , 大约
为0. 5%。
2. 3 愈伤组织的分化
  待愈伤组织长到 2 ~ 3mm 时 , 转移到 M S+5. 0 ~ 10. 0
mg /LGA3 +4. 0 mg /LBA+30 ~ 40 mg / L 腺嘌呤的分化
培养基上 ,黄绿色 、质地致密的愈伤组织能很快地分化出植
株 ,但大多数植株畸形 , 个别植株还出现缺绿 、白化现象 , 成
苗率很低 ,如果将这种已进入分化阶段的材料再转入 MS +
2. 0 mg /L 三十烷醇或 MS +2. 0 mg /L 三十烷醇+0. 2 mg
/LBA 的培养基上 , 很快分化出发育正常 、叶色浓绿的无根
植株。
2. 4 诱导生根
在分化培养中 ,对一部分根系生长不好的植株 , 切取无
根植株转入 1 /2 MS + 0. 2 mg / LIBA+1. 0 mg /LIAA 或
1 /2MS 附加 IAA 1. 5 mg /L、蔗糖浓度为 15 g /L 的生根培
养基上 , 10d 左右即可生根 , 可采取铁钒苏木精染色法观察
根尖染色体 ,鉴定分化的植株是否为花粉植株 。
3 花药植株倍性鉴定及染色体加倍
3. 1 倍性鉴定
  可取再生植株的幼嫩根尖 1 ~ 2cm—0. 002M8 -羟基喹
啉 20℃处理 2h—乙醇洗涤—乙醇:冰醋酸=3:1 固定液
20℃固定 12h—用纯酒精洗涤 2~ 3 次至材料不含冰醋酸的
味道蒸馏水洗涤—用 1mol /L 盐酸保持 45℃解离 30min—
蒸馏水洗涤—卡宝品红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 确定植株
的倍性。也可以通过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目和气孔大小的
测定:将根尖染色体鉴定确定倍性的植株的叶片下表皮放置
于载玻片上 ,加盖玻片 , 在显微镜下观察保卫细胞的叶绿体
数目。
3. 2 染色体加倍
  单倍体植株如何加倍成为纯合的二倍体植株 , 对于将花
培技术真正用于实际的育种工作至关重要。目前加倍的途
径有二条:自然加倍;人工加倍。
3. 2. 1 自然加倍  花粉植株群体中自发加倍的频率在不
同植物上是不同的。自然加倍可能来源于未减数的配子 , 或
最初几次原胚的核内有丝分裂。 自然加倍的优点是不会出
现核畸变。
3. 2. 2 人工加倍 人工加倍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先移
栽后加倍。可以根据花药培养得到的植株的外部形态和正
常的二倍体植株比较鉴定或通过染色体数鉴定 , 然后将单倍
体植株根洗净 ,用 0. 1%~ 0. 34%的秋水仙素浸泡 , 砍去植
株上部 ,任其重新生长。 二是先加倍后移栽。将具有 3 ~ 4
叶 , 1 ~ 3条根的植株通过无菌操作转入 B5 培养基中 , 附加
10 ~ 100 mg /L 秋水仙碱 , 加倍后移栽入土 , 开花时 , 根据花
的形态和花粉发育情况判断倍性。
4 葫芦科花药培养的目的及意义
  花药培养育种 ,是将花粉培育成单倍体植株 , 再经染色
体自然或人工加倍得到纯合二倍体的一种育种方法。这种
染色体加倍产生的纯合二倍体 , 在遗传上非常稳定 , 不发生
性状分离 ,因此 , 花培育种能极早稳定分离后代 、缩短育种年
限。利用花药培养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5 ~ 6 个生育世
代), 提高配子体的选择效率(尤其适于数量性状的选择), 缩
小育种群体。
凡具有配子染色体数的植物便称为单倍体植株。单倍
体培养是现代育种技术的一个重要手段 ,葫芦科花药培养的
目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 由于从单倍体的染色体加
倍可以获得纯合的二倍体和多倍体 ,可以短期内获得所需要
的优良品种 ,同时可增加重组型的选择几率 , 这样不仅省去
了多代自交 ,快速获得自交系 , 并且可以克服杂种性状的分
离;b. 单倍体植物与诱变育种相结合 , 可以加速诱变育种的
进程;c.单倍体不存在显隐性问题 , 产生的隐性突变在第一
代即可表现出来 ,其基因型完全可以由表现型反映出来 , 有
利于鉴定和选择。 d. 新抗元的不断发现 , 野生资源的利用。
65
北方园艺 2006(4):63~ 66                                专题综述
远缘杂交不亲和 ,杂种小孕等障碍 , 可采用试管受精;有性杂
交结合幼胚培养 , 体细胞融合或 DNA 直接导入及基因转
化;丰富外植体的遗传基础 , 一经花药培养 ,能快速有效地纯
合目标基因 ,比以回交 、复交 、系统选育可超前成功 5 年;e.
只要查明抗病性与其它农艺性状的连锁关系 , 利用花培可打
破不利连锁 ,就垂直抗性基因的转育而言 , 只有花培育种才
能做到快速有效 ,达到抗性基因的取代目的 , 不终断优势小
种的寄主 ,从而使品种处于旺盛的优势时期 , 达到高产 、稳
产[ 15] ;利用花培聚合累加微效多基因抗性于一体 , 育成水平
抗性品种 ,可持续稳产;f. 利用花药和花粉培养的胚状体或
愈伤组织不仅可以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进行基因转化 , 快速
获得符合育种目标的植株 ,提高育种效率;而且 ,由单倍体技
术产生的双单倍体(DH)株系可迅速发展成一个永久的分离
群体 ,无遗传变异 , 可以重复进行检验 ,是抗性等数量性状分
析的良好群体 ,且被认为是 AFLP , R FLP , R APD等分子标
记和基因图谱研究极好的材料 , 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基因
定位 ,图谱的准确性 , 并绘制高密度的遗传图谱。
  由于花粉植株是由单倍体直接加倍形成的 , 故隐性性状
得以纯合表现 , 而且花粉植株不论来源于 F 1 或 F2 , 其当代
株系均表现丰富的多样性 ,如株高 、生育期 、育性及抗性等。
这些性状相互交叉 ,组成了具有多种形态特征的花培株系 ,
因此 ,花培育种既可充分利用植物的种质资源 ,又可获得性
状的多样性。
  花药培养育种已与常规杂交育种 、远缘杂交育种 、诱变
育种以及转基因技术相结合 , 发展形成了一套育种技术体
系。花培育种是生物技术在农作物育种中应用最广泛 、最有
成效的方法之一 ,在传统农业向高技术农业的转化中发挥着
纽带作用 ,是一种快速有效的育种途径。
5 问题及展望
葫芦科单倍体育种才刚刚开始 ,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
题。第一 ,对于葫芦科花药培养的研究比较单一 ,花药培养
中小孢子的发育途径 , 大都是经过愈伤组织 , 而没有形成胚
状体。第二 ,尽管愈伤组织诱导率得到了提高 , 但其分化和
再生能力却不明确。因为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过高时所形成
的半透明状 、结构松散的愈伤组织 , 虽然生长迅速 ,但是只能
增殖 ,不能分化。第三 , 愈伤组织中细胞的倍性变化复杂。
第四 ,小植株的诱导率很低。大多数文献的试验只是培养到
愈伤组织阶段 ,对于诱导产生植株的频率却只是说有待于提
高。由于前人对于葫芦科花药培养研究比较少 ,所做的试验
大都偏向于某一个或几个影响因素的作用 ,缺少比较系统的
花药再生体系研究。
  花药培养中进一步提高诱导花粉单倍体植株的频率. 减
少体细胞干扰等是应该重视的问题。目前主要通过提高蔗
糖浓度 ,减少或不用 2 , 4—D来诱导花粉愈伤组织。葫芦科
花粉培养的难度较大 ,涉及的因素主要有花粉来源植株的基
因型及其所处的生理状态 、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及其成分 、培
养方式等 ,这些必要的因素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以建立
各作物的离体花粉培养的最适体系 ,将对于基础研究和育种
实践及基因工程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花药培养技术虽有许多优势 ,但目前仍未能广泛应用于
各种农作物育种中 ,所以 , 应加强基础研究 , 采用分子标记手
段 ,将控制花培能力的有关数量性状基因组合在一起 ,从根
本上解决花培效率低的问题。此外 ,综合应用已取得的各种
改良的花培技术(如低温预处理),并通过对培养过程中某些
生理生化指标(如内源激素 、氨基酸类物质的含量等)与培养
力之间的关系 ,寻找更加有效的培养技术措施 ,提高花培效
率。
  花药和花粉培养不仅是获得单倍体的重要途径之一 , 是
遗传变异的来源并且有益于种间基因转移 , 因此花培无论是
在育种工作还是基础研究中 ,都特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1] Bajaj , Y.P. S. , 1990. In vit ro production of haploids and thei r use
in cell genet ics and plant breeding. In:Bajaj , Y.P. S. (Ed.), Haploids in
Crop Improvement . 1. Bio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 ry , vol.
12. S pringer , Berlin , pp. 3 44.
[ 2] Ferrie AM R, Palmer CE &Keller WA (1995) Haploid embryo-
genesis. In:Thorpe TA (ed) In Vit ro Embryogenesis in Plants(pp. 309
344). K luw er Academic Publi shers , Dordrecht , TheNetherlandsFow ke
LC &Rennie PJ(1996) Botanical microtechnique for plant
[ 3] Dumas de vaulx R. . chambonnet D , pochard E. culture in vit ro
damhteres de. Priment (capsicunt annuml .) anelw ration des tauxd ten-
tim de plantes ches diffaents genotypes par. des. t rai tements B. a+35℃
Agromomie. 1981 , 1:859- 864.
[ 4] MitykoJ. AndiasfalvyA. csillery. g , el. Rl. Anther - culture re-
sponse in dif ferent genotypes and F1hyt rids of pepper (capsicum annum
L .) plant breeding . 1995 ,114:78 - 80.
[ 5] Barro F. Martin A. Response of diff erent genotypes of Brassica to
microspore culture. Plant Breeding. 1999, 118(1):79 - 81.
[ 6] Ogawa Rie , Wasaya ishikawa , Eiko Niwata , Katsuji Oosaw a ,
Cryopervation of shoot primordial cultures of melon using a slow pref ree-
ing procedure. Plant Cell and Organ cultu re 1997 , 49:171- 177.
[ 7] Biddington N. L. , Robinson H. T. Ethylene production during an-
ther culture of Brussels sprouts(Brassica oleracea var gemmifera) and it s
relationship w ith factors that affect embryo product ion. Plang Cell ,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 , 1991 , 25(3):169 - 177.
[ 8] Karakullukcu S . , Abak K. Research on anther culture of eggplant:
The effect s of sugar and grow th regulators. Doga Turk Tarim ve Orman-
cilik Dergi si. 1993 , 17, :811- 820.
[ 9] Ozzambak E. , Atasayar A. ,Cockshull K. E. Anther cul ture of to-
matoes and eggplants. Acta H orticul turae , 1994 , 366:229 - 233.
[ 10] Ezu ra H , Oosawa K. Select ive regeneration of plants f rom diploid
and tet raploid cells in adventi tiou s shoot cultures of melon(Cucumis melo
L.) Plant Tissue Cult . 1994 ,11:26- 33.
[ 11] 魏瑛. 低温预处理对西瓜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J] .甘肃
农业科技 1999 ,(5)34- 36.
[ 12] Metw ally , E. I. , Moustafa , S. A. , El - Sawy , B. I. , Shalaby ,
T. A. , 1998. Haploid plantlets derived by anther culture of Cucu rbita
pepo. Plant Cell Tiss. Org. Cult. 52 , 171– 176.
[ 13] H. G. Ashok Kumar &H. N. Murthy .Ef fect of sugars and a-
mino acids on androgenesis of Cucumis sativus. Plant Cell ,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 2004. 78:201– 208.
[ 14] 袁万良 ,付润民.西瓜花培试验初报[ J] . 陕西农业科学 , 1995 ,
(1)29- 30.
[ 15] 郭向荣 ,景健康 ,胡含.大麦不同基因型游离小孢子的直接培
养再生及培养体系的优化[ J] 。遗传学报, 1997, 24(6):507 - 512.
66
专题综述                                北方园艺 2006(4):63~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