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Present research status of classification of Termitomyces and Sinotermitomyces

鸡枞菌属与华鸡枞属分类研究现状



全 文 :广 西 植 物 Guihaia 29(1):32— 38 2OO9年 1月
鸡纵菌属与华鸡±从属分类研究现状
付子艳,李荣春
(云南农业大学 食用菌研究所 ,昆明 65O2O1)
摘 要:鸡坝菌是一类世界著名珍贵食用菌。依据收集的标本和国内外大量的文献资料,归纳总结了世界鸡
纵菌资源的概况 ,比较 2个属及 4o个种的形态、分类特征及分布范围,提出了世界鸡姒菌的分类检索表。
关键词:鸡纵菌属;华鸡姒菌属 ;分类检索表
中图分类号:Q9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OOO一3142(2O09)O1一O032一O7
Present I.eseaI℃h statI 0f classificati0n 0f
JP. Z I口I Vc and I口l JP. D Vc
FU Zi_Yan,LI Ron Chun
(J “如“ 0_厂E 6 F“ g ,y“nnn订Ag f“ 甜rⅡZ U 佻,H £ ,Kunming 65O2O1,China)
Abstract: rm £07 fes Heim is a kind of famous and precious ed.h1e fungus.The general situati()n of resource,the
features。f morphology,distribution and taxonomy of 2 genera and 4O species of 1 r 1 f07n fes and S 打0£e,7 缸0m ces
were concluded and compared in this paper by coIlecting specimens and a great deal 0f literatures and datum

The key
of 门72 o 2 ces was provided as reference.
Key wOI。ds: ,7 07,z fes;S ”。 丌 £07 f s;key of c1assification
鸡纵菌是一类夏秋季生于白蚁巢上的珍贵野生
食用菌,根据菌物词典第九版(Kirk等,2OO1)的系
统 ,鸡纵菌属属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
纲(Hymenomycetes),伞菌 目(Agarica1es),口蘑科
(Tricholomataceae)鸡 纵 菌 属 (或 称 蚁 巢 伞 属 )
( rm 0m 洲 )和华鸡纵属(S 7 。 r (J7z )(卯
晓岚 ,2O00;Ro1f,1986)。鸡纵菌属是 Heim在 1942
年针对与白蚁(termite)共生的伞菌提出的。华鸡
纵属是臧穆先生 1981年发表的新属。鸡纵菌古称
鸡宗,别名伞把菇(四川)、鸡肉丝菇(台湾、福建)、白
蚁菇等,其假根与地下土栖白蚁巢相连,与白蚁共
生,故又称为蚁夺(王云,2。O3)。鸡纵体丰肥 ,肉质
细嫩,清乾隆年间的文史学家赵翼在《路南食鸡纵》
一 文中惊讶地说:“老饕惊叹得未有,异哉此鸡是何
族?无骨乃有皮,无血乃有肉。鲜于锦雉膏,腴于锦
雀腹,只有婴儿肤比嫩,转觉妇子乳犹俗。”故为古今
颇为赞美的珍贵食用菌(张光亚,1984),在非洲也深
受产区人民的喜爱。鸡纵菌营养丰富,据林树钱
(1981)分析的结果表明:每 1O0 g干品中含粗蛋 白
质 36.9 g、粗脂肪 3.4 g,可溶性糖 4.57 g,灰 分
7.17 g,维生素 C 5.41 mg和多种氨基酸等,特别是
主粮中缺少的赖氨酸和亮氨酸含量高,中国传统医
学认为有助消化、提神、疗痔等作用(林树钱,1981;
徐锦堂,1997)。笔者在近年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依据收集的标本和 国内外大量的文献资料,归纳总
结了世界鸡土叭菌资源的概况 ,比较了 2个属及 4O个
种的形态及分类特征 、分布范围,提出了全球鸡纵菌
的分类检索表,现总结如下。
1 资源概况
对鸡纵菌的分类研究,最早是 Berkley在 1847
收稿日期:2。O7一O4—18 修回日期:20C7—1 2一O7
基金项目:云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2NG¨)[supporIcd by Key Rchno1。 es Research and Dcve10pment Pr0gram of Yunnan P∞vince(20O2NGl1)]
作者简介:付子艳(1 977一),女,四川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食用菌经典分类和分子系统学的研究。
通讯作者(Author f0r correspondence)
l期 付子艳等:鸡纵菌属与华鸡纵菌属分类研究现状 33
年开始 ,已有 l5O年的历史。鸡纵菌属是法 国人海
姆(R.Heim)于1942年根据 T.5 r n£ s的模式种建
立的(毕志树,1986)。1977年 Heim 在其专著
“Termites et Champignons”中描述了 28种。l981
年臧穆先生从中国云南省收集标本并定名为华鸡纵
属。因此,现在分类学上把鸡纵菌分为 2个属:鸡纵
菌属和华鸡纵属,在分类学上共 2个属:鸡纵菌属和
华鸡纵属并把鸡以菌属又分为 2个亚属:真鸡纵菌
亚属和早熟鸡纵菌亚属,真鸡纵菌亚属分为 6个亚
组和 1类 :条痕组、乳头组 、钝顶组、粗柄组、盾形组、
绵毛组和靛青色鸡纵类(胡忠策等,2OOO)。亚洲报
道了l4种,而在非洲东部报道了14种,非洲南部报
道了7种(Van等,1990;Pegler等,l994,l997),笔
者总结了已有报道的鸡枞菌属分种共 35个,在我国
现已知鸡纵菌属有 26个种,均可食用。其中云南
12种,四川 9种,贵州 8种,广东 4种,其它省区仅 1
~ 2种(胡忠策等,2O00;贺新生,1995)。华鸡纵属
具有带纹饰的侧囊体和菌柄中空而区别于鸡纵菌
属 。目前已经有 5个种被臧穆先生定名。对于华鸡
纵属现在仍存在许多争议,wei等(2O06)运用分子
生物学的手段对鸡枞菌属和华鸡纵属进行研究,认
为华鸡纵属为鸡纵菌属的异名 ,而臧穆先生定名的
5个种,空柄华鸡纵 (S 舢 £o cPs ca “ )为海
姆鸡纵菌(丁. i )的异名 ,台湾华鸡纵(S rJ r一
ffJ c s£“ 叫“ g s s)为盾尖鸡纵菌(T r o —
c cz “£“s)的异名,其余则为乳头盖鸡纵菌(T.
n i r s)的异名。
鸡纵菌属主要分布于南部非洲、南亚、东亚及南
太平洋岛屿等热带、亚热带地 区。由于鸡纵菌与某
些白蚁有互惠的共生关系 ,故其 分布范围与大白蚁
群(Macrotermitinae)的分布界限极为相近。在亚洲
的分布东从台湾延至 日本的石垣岛,南从海南以南
至苏门答腊岛、爪哇岛,西从大巴山越横断山脉至贡
山西部 ,直至印度和巴基斯坦,北从江苏省句容县境
内的宝华山、长江下游以南的广大地区都有分布,江
苏、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均有
分布(胡忠策等,2O00;林志能,200O)。华鸡枞菌属
分布于云南 、缅甸和台湾等地。
2 世界鸡纵菌的形态特征比较及分布
世界鸡枞菌的形态特征 比较及分布情况见表 1。
表 1 世界鸡纵菌的形态特征及分布
Table 1 Morphological features and distributi。n of T r7 £07 f s and Si 0£ r7 f07 f s
学名及来源 Interlingua and 子实体 菌盖
Fruitbodv Pjleus
蔫一 菌
rat_ .
or儿lm
菌柄
StiD0
假根
Pseu一 孢子
do— SD0res
囊状体
Cvsti dia
分布与备注
Dist ribution
白柄鸡土}l菌 “f6I一 中等 淡 棕 黄
in Acta Mycol 色
Sin 4:1O4(1985)
鸡纵菌 “26“m ∞一 较小至
“ in Tern1ites et 中等
Champ.1OO(1977)
橙红鸡纵菌 一 中等
mn “ “ in 1 m .&
Champ:56(1977)
浅 灰 色 ,
浅 灰 褐

橙 红 褐
色 至 桔
红色

灰 褐

明 显, 无
不 呈
矛状
内 实,白 黑褐 6~8.8 m×4.3~ 梨形 中国贵州
色,圆柱形 色 5.7 m,卵形,无色
白色,有细 褐黑 (6~8.3) m×(4.5 近棒状
条纹 ,实心 色 ~5.8) m,近无色 ,
光滑,椭圆形
实 心,白 白色 5.5~8 m×3.5~ 褶缘囊体梨
色,具橙 红 5.5(6.6±0.4×3.7 形 至 椭 圆
色调 ±O.2) m,卵形至矩 形;侧 囊体
圆一椭圆形,无色 梨形,棒 状
或胞囊形
乌黑鸡坝菌 缸 一 中等 黑色、黑 明显 无 柱形,白色 白色
“s in Ann.MycoI.22 灰色
(1~ 4):16O~ 165
(1968)
球根蚁巢伞 6“z一 中等至 红棕色 钝,黑 初存在 地 面 处 常 白色
6u “s in Myco1. 较大 棕色 或缺乏 膨 大 似球 至淡
Res.108(12):1 458 形的鳞茎 棕色
~ l 462(20o4)
盾尖鸡纵菌 m疵。一 中等 浅棕 色、 极 尖, 无
m c s £ p f“ in 褐棕色 刺形
Bul_Jard.Bot.Brux.
21:207(1951)
柱状鸡纵菌 c 一 中等 浅 棕 色 黄褐、 无
z抽 —f“ in Acta My一 至 烟 灰 蓝 棕
∞l Sin 4:1O4(1985) 色 色
(5~ 8.5) m× (3.2
~ 4.3) m,无 色,光
滑,近卵圆形或宽椭
圆形
6~ 9 m × 4~ 6 m,
卵形至椭圆形,无色
很广泛,在亚洲
和非洲等地均
可采收
非洲赤道附 近、
泰 国和 中国 云
南等地
中国云南
棍 棒 状 至 中国西南部
梨形
实心,不膨 灰 白 4.5~8 m×3~5 棍 棒 状 至 很广泛,在亚洲
大 色 (6.2士O.4×3.6士 梨形,无色 和非洲等地
0.2) m,椭 圆形 ,浅
黄褐色
实心,白色 淡 黄 7~8.5 m×4~5.2 褶 缘 囊 体 中国贵州
绿色 m,卵圆形,无色,光 棒状,侧囊
滑 体长棒状
34 广 西 植 物 29卷
类粉褶蕈鸡纵菌
删£oZomo in Den—
kschr Schweiz naturf
Ges 80:23(1952)
灰鸡纵菌 e .^ —
z“s in Arch.h嗄us.
Nat.Hist.Na v.Ⅵ ,
18:14O(1942)
烟灰鸡纵菌 ^一
Z g 0 “5 in Les Aga卜
icus Tem toDhi1es,
147(1957)
较小 黑 灰 色 锐尖 无
带 青 色

短,实 心, 灰色
暗灰褐色
大型 深灰色、 黑 褐 幼时在 实 心,白 表 面
灰黑色、 色 菌柄上 色,常膨大 黑色
黑褐色 部具菌 呈纺锤形
环残余
中等至 烟灰色, 钝
较大 浅 茶 褐 而
色 糙
尖 无 圆柱形

球形鸡纵菌 gzo6一 大型 土黄色, 钝,深 无
“ inBul1.JardBot. 淡 黄 色 黄 褐
BruK2l:216(195I) 至 黄 褐 色

5.7~ 7 “m × 3.2~
4.2(6.5±0.43×6士
0.2) m,椭 圆形至柱
形,无色
宽 卵 形 至 最 初 发现 于刚
梨形 ,无色 果 ,是早熟鸡圾
菌属一种,其后
再无报道
6.5~8.5 m×4~5 卵 圆形 至 很广泛,在亚洲
(7.5土O.3×4.5士 椭圆形 和非洲等地均
0.2) m,椭 圆形 ,无 可采收
色,光滑
(7~9.5) m×(4.5 棒状
~ 5) m,无 色,光
滑,含一大油滴,卵
圆形
非洲、东南亚等
地。菌柄与菌
盖接 连 处 有一
圈较 为 紧 密 的
菌丝组织
实心 ,中部 表 面 6~ 8.5 m×3.5~ 球 形、梨 很广 泛,在亚洲
膨大 黑褐 4.5(7士0.4×4士 形、圆柱状 和非洲等地
色 O.2) m,卵 圆形 至 和近头状
椭 圆形,无色
海姆鸡纵菌 ^一 中等 白色、灰 深 黑 具厚菌 实心
m in Mycol0gia 71: 白色 褐色, 环,灰
853(1979) 乳 头 白色

印度鸡纵菌 一
“ in Kavaka 3:63
(1975)

壳状鸡纵菌 胁 大 粉 红 至
£“ in Arch.Mus.Nat. 奶油色
Hist.M at.,Ⅵ ,18:
1O9(1942)
f伽g m cn in
Agaric S。uthWest In~
dia; India ⅣII1o~
gfaph1:102(198O)
乳头盖鸡纵菌
7, Ⅲ n如 in
Arc}L Mus.Nat.Hist.
Nat.,Ⅵ ,18:147(1942)
纯白乳头盖鸡纵菌
T.mⅡm7n r,几 in
M∈m.Soc.He1vet.
Sci.Nac.8O:23(1952)
大果鸡纵菌 m“c—
r cn “ in Acta
Myc.Sin.5(1):10
(1986)
平 截 有
形,光

小至 白色 、奶 凸 起
中等 油 色 至 至 平
浅灰色 凸
中等 白色
白 色 或 浅
白色
空心 5~7(8) m×3.5~
4.5(6± O.3× 4土
O.2) m,卵 圆形 至
椭圆形 ,浅黄褐色

菌环宽 白色至 奶 白色
而厚, 油色
白色,
长存
7~ 8.5(1O) m ×
3.7~ 5(7.5× 4.5)
m,卵圆一椭 圆形 至
矩圆一椭圆形
带浅金黄色,(7.O~
8.5) m × (4.O~
6.0) m(8.0× 5.O)
m,椭圆形,带小尖
卵 圆形 至 东南亚地区、印
梨形 度西南部
最初发现于印

梨 形 至棒 非洲东部、赞比
状,有时柱 亚和中国等地
形 或梭 形,
无色
薄 壁,梨 印度西南部
形 ,无色
褐 黑 菌环下 长棱状,白 内 (6.2~9) m×(3.5 宽 棒状 或 非洲赤道附近、
乳 头 有环状 色 实, ~5.2) m,无色,光 近纺锤状 东南亚等地
状 鳞片 变松 滑,椭圆形

中等 纯 白色 纯 白
乳 头

大型 深 褐 色、 明 显 ,
煤褐色 黑 褐

中型鸡土5l菌 T.m 一 较小 白 色 至 成尖
“s in. Rev.Sci. 污 白 或 色暗
Par.88:8(1950) 灰 白色
菌 环下
有 环状
鳞片

长棱状 ,白 内 实
色 或 变
松软
白色 ,实 心 黑色 椭 圆形 ,(7~ 9.3)
基部膨大 m×(4.2~ 5.4)
m,一端 稍弯 曲 ,光

柱 形 表 皮
脆骨 质,空

小果鸡纵菌 T.m 小 白色,奶 浅 灰 无 实心,白色 无
r0cⅡrp“ in Mem. 油 色 至 乳 头
Acad.Sci. Instit. 浅灰色 状
France 64:72(1941)
T.声0D” sin 中等 烟 灰 色
Agaricales。f South 至白色
West India;India
Mnograpb 1:36(198O)

宽 棒状 或 非洲赤道附近、
近纺锤状 东南亚等地
棒状 中 国云 南 菌
肉用 Melzer氏
试剂 测 试 为 黑
色而非橙红色
(6.5~8) m×(4~ 褶 缘囊 体 非洲、东南亚等
4.5) m,无色,光 无色,近棒 地
滑,椭圆形、卵圆形 状;侧囊体
近纺锤形。
(6~8) m×3.4~ 很少 南非、泰国和中
4.5(6.5土0.4×4士 国云南等地
O.3) m,卵圆形至
椭圆形,无色
无 白色 黑色 (6.4~1O.7) m× 梨 形,薄 印度西南部
(3.7~7.5) m(10 壁,具 横
m×5 m),椭圆形 隔,无色
口 £ en in 中等 灰 色 至 钝 无 白色,内实
Agaricales of south 棕灰色
West India;India
Mnograph.1:102(198O)
棕 黑 粉奶 油 色,(7.5~
色 9.0) m×(4.5~5.5)
m (8.O m × 5.O
m),椭圆形,带小尖
宽棒状、梨 印度西南部
形 至宽 梨
形,无色
1期 付子艳等:鸡坝菌属与华鸡纵菌属分类研究现状 35
暗 色 鸡 圾 菌 中等 表 面 栗 粗糙 无
r,』6鲫 in Proc.E. 棕色
Afr.Acad.21:115
(1966)
白色,内实 深 棕 (6.5~7.5) m× 宽棒 状 至 非洲东部等地
色 4.5~ 5.3(7× 5) 长棒状 ,无
m,卵形 至椭 圆形, 色
具棱 ,浅 黄 褐 色 ,有
小油滴
根柄鸡纵菌 一 小 浅 黄 色 刺 形, 无 实心
cⅡ “ in Cu rr.Sci.46: 至 淡 棕 深 棕
679(1977) 色 色
£ “zⅡ衄 in My一 中等 白 色 至 不 明 有
c。1.Res.94(7):925~ 银 白色 显 ,烟
981(199 0) 灰 ,茶
褐色
粗柄鸡土}l菌 r0一 大 赭 褐 色 茶 褐 无
6“ £“ in Bul1.Jard. 或 淡 褐 色
Bot.Brux.2O:210 色
(1951)
“g £f 如 如 in 较小 淡墨色 钝尖 无
sy1I. fung. 5:687
(1887)
申伯利鸡 烈 菌 较大 赭 褐 色 锐尖 具菌幕
m — in Arch. 至 锈 褐 残留的
MU&HiSLNat.Paris 色 膜质小
ser.6,18:114(1942) 鳞片,
无菌环
刺状鸡纵菌 抽一 中等 浅 黄 褐 明 显 无
/ ” 色 至 赭 粗糙
褐黄色
白色 (5.5~8) m×3.5
~ 5(5.2士O.3× 4士
O.2) m,椭 圆形,无

梨 形 至 卵 最初 发现南 印
形,无侧囊 度,其后非洲西
体 部、中国等地也
有发现
白色 或灰 白色 (6.1~ 8.3) m× 宽棒 状 至 非洲南部等地
色 (4.3~5.5) m,无 梨形,无色
色,宽椭圆形,光滑,
具细尖
粗壮,明显 白色 (5~7.6) m×(4~ 棍棒 状 至 东非、赞比亚和
膨大 4.5) m,无 色,光 纺锤状 中国等地
滑,椭圆、卵圆至宽
卵圆形
纺锤形,奶 表 面 (7.4~1O.1) m× 无色,卵形 非洲南部等地
油色 深 墨 (5.8~6.4) m,无 至梨形
色 色,椭圆形,光滑,具
细尖
圆柱形,内 表 面 (6。0~8.5) m× 柱 状 至纺 南非、东非和赞
实 奶油 (3.6~4.9) m,宽 锤 形或 葫 比亚等地
白色 椭圆形,具细尖,无 芦形,有时
色,光滑 厚壁,具两
个横隔
柱形,污白
色 或 带 草
黄色
(5.6~7) m×(4.5 中国云南
~ 5.5) m,无色,光
滑,椭圆或宽椭圆形
条纹鸡±5L菌 £ “一 中等至 灰黑色、 锥形, 后期消 实心,白色 白色 (5.5~ 7.5) m× 褶缘囊体梨 很广泛,在亚洲
f“ in Mem.Acad. 较大 深褐色、 不 甚 失 至奶油色 至奶 3.7~4.5(6.6士O.3 形至棒状, 和非洲等地均
Sci.Inst.Fr.64:47 黑褐色 急尖 油色 ×4.2土O.2) m,无 侧囊体卵形 可采收
(1941) 色,卵形至椭圆形 至梨形,常
具横隔
黄褐 纹鸡 纵菌 中等至 浅 赭 色 锥 形 后期消 实心,白色 白色
£矗以“s in Mem. 较大 或 黄 褐 不 甚 失 至奶油色 至奶
Acad sci.Inst.Fr. 色 急尖 油色
64:47(1941)
灰褐纹 鸡纵 菌 中等至 灰 色 或 锥 形 后期消 实心,白色 白色
£ “ in Mem. 较大 灰褐色 不 甚 失 至奶油色 至奶
Acad.Sci.Inst.Fr. 急尖 油色
64:47(1941)
端圆鸡坝菌 £ r一 小 白 色 至 棕色 无
s in Proc.E_Afr. 奶油色
Acad 2:116(1966)
内实,柱形 浅奶
油色
(6.5~ 8) ⅡIn× 4.5
(7×4.5) m,卵形
至椭圆形,无色
褶缘囊体梨 很广泛,在亚洲
形至棒状, 和非洲等地 均
侧囊体卵形 可采收
至梨形,常
具横隔
褶缘囊体梨 很广泛,在亚洲
形至棒 状, 和非洲 等地均
侧囊体卵形 可采收
至梨形,常
具横隔
梨 形 至棒 中国等地
状,无色
“m Du in B。一 中等 棕 色 或 钝尖 无 奶油白色 黑 灰 (6.1~ l1.3) m× 宽棒 状 至 非洲南部等地
lus Herb.7:163~164 深 稻 草 色 (4.3~ 5.6) m,无 梨形,无色
(1975) 色 色,宽 卵形 一椭 圆
形,具细尖
空柄华鸡纵菌 Sf∞£一 小 黄赭色、 渐凸 无
H打Dm e 眦 in 赭褐色
Myc0taxon 13 (1):
172(1981)
肉柄华鸡纵 S o r一 较小至 鹿皮色、 钝 有
,H £∞ P c“竹lu “ in 中等 赭褐色、
My∞taxon 13(1): 土褐色
17Z(1981)
中空,如橡
皮管状
肉质,中空
的孔道 较

(2.4~5) m×(3.5 侧 囊 体 圆
~ 9) m,无色透明, 柱 形,较
圆形、卵圆形 长;褶缘囊
体长圆形,

中国云南和缅甸
等地。菌柄基部
有盘状物,上端
有秕糠状鳞片呈
环状排列
(3~6) m×(4.9~ 侧 囊 体 纺 中国云南等地
8) m,透明,圆形、 锤形,褶缘
卵圆形、椭圆形 囊 体 卵 圆

36 广 西 植 物 29卷
灰顶华鸡嫩 s zno r一
, £D,n c gr “ in
Mycotax0n 44(1):22
(1992)
糙盖华鸡纵 s o r一
优 o” yf r“目u 。
in My∞tax0n 44(1):
22(1992)
较小 灰褐色 钝
小 淡褐色, 疣 状
粗糙 或 锥

有菌环 长 柱 形 柄
基渐 细,中
柄 中 空 至
盖顶
台湾华鸡纵 s ”o£ r一 小 黄 棕 色 锐尖 }乏存 黄棕色
, om es n 至 深 棕
in Fang.Sci.13:25 色
(1998)
(9~ 11.7) m × 纺锤形
(6.5~8) m,透 明,
卵圆形
中 国云 南 和 缅
甸等地
(6.5~1O) m×(5 侧 生囊 状 中国云南和缅甸
~ 6.5) m,卵圆形, 体 呈长 纺 等地。柄上部呈
透明 锤形;褶缘 苞状鞘状,沿鞘
囊 体呈 短 状而下,具近轮
纺锤形 状的纤细鳞毛 ,
不规则轮生
白色 (7 8~ 9.5) m ×
(5.2~ 5.5) m,无
色 ,球形 ,卵形 ,光滑
柱 形 至纺 中国台湾
锤形
3 世界鸡士』人菌检索表
世界鸡纵菌检索表
1.菌盖延伸,具脐突,近平展;菌幕无或少;菌柄实心;侧囊体平滑⋯⋯⋯⋯⋯⋯⋯⋯⋯⋯⋯⋯⋯⋯⋯⋯⋯ 鸡坝属 nrmff0m ce
2.菌盖小,圆锥形,不延伸;菌幕残存;菌柄中空;侧囊体有疣状突起 ⋯⋯⋯⋯⋯⋯⋯⋯⋯⋯⋯⋯ 华鸡纵属(s 。 r小ifDmycP
鸡jJ)l菌属分种检索表
1.子实体小,小菇状,地上生或近地上生;菌盖直径达 3o mm;无菌幕;无假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前鸡以菌亚属 Subgen Pr口 rm fDm ce 2
1.子实体大 ,地下生 ,具假根 ,带突尖 ,生于 白蚁巢菌 台上 ⋯⋯⋯⋯⋯⋯⋯⋯⋯⋯⋯ 真鸡姒菌亚属 Subgen nr fDmyces 3
2.侧囊体有 ⋯⋯⋯⋯⋯⋯⋯⋯⋯⋯⋯⋯⋯⋯⋯⋯⋯⋯⋯⋯⋯⋯⋯⋯⋯⋯⋯⋯⋯⋯⋯⋯⋯⋯⋯⋯ 小果鸡±5L菌 m c,ocn,p“
2.侧囊体无;脐突深棕色 ⋯⋯⋯⋯⋯⋯⋯⋯⋯⋯⋯⋯⋯⋯⋯⋯⋯⋯⋯⋯⋯⋯⋯⋯⋯⋯⋯⋯⋯⋯⋯⋯ 印度鸡坝菌 T. dic“
3.脐突刺状或有明显小网眼,明显外突,常呈暗色⋯⋯⋯⋯⋯⋯⋯⋯⋯⋯⋯⋯⋯⋯⋯⋯⋯⋯⋯⋯⋯⋯⋯⋯⋯⋯⋯⋯⋯⋯⋯⋯ 4
3.脐突缺 ,或呈圆锥形 ,但不 明显外突 ,与盖同色或较盖色深⋯⋯⋯⋯⋯⋯⋯⋯⋯⋯⋯⋯⋯⋯⋯⋯⋯⋯⋯⋯⋯⋯⋯⋯⋯⋯⋯ l1
4.担子果中等大;菌盖直径不超过 1o cm ⋯⋯⋯⋯⋯⋯⋯⋯⋯⋯⋯⋯⋯⋯⋯⋯⋯⋯⋯⋯⋯⋯⋯⋯⋯⋯⋯⋯⋯⋯⋯⋯⋯⋯ 6
4.担子果大;菌盖直径 10~4O cm ⋯⋯⋯⋯⋯⋯⋯⋯⋯⋯⋯⋯⋯⋯⋯⋯⋯⋯⋯⋯⋯⋯ ⋯⋯⋯⋯⋯⋯⋯⋯⋯⋯⋯⋯⋯⋯⋯ 5
5.菌盖粉红至奶油色,上被开裂小鳞片;暗褐色 ⋯⋯⋯⋯⋯⋯⋯⋯⋯⋯⋯⋯⋯⋯⋯⋯⋯⋯⋯⋯⋯⋯⋯⋯ 壳状鸡=}l菌 fPfesf
5.菌盖煤黑色;深黑色 ;菌肉有 Melzer氏试剂测试为黑色 ⋯⋯⋯⋯⋯⋯⋯⋯⋯⋯⋯⋯⋯⋯⋯⋯⋯ 大果鸡纵菌 r.mnc,ocnrp“
5.菌盖橙红褐色至桔红色 ⋯⋯⋯⋯⋯⋯⋯⋯⋯⋯⋯⋯⋯⋯⋯⋯⋯⋯⋯⋯⋯⋯⋯⋯⋯⋯⋯⋯ ⋯⋯⋯ 橙红鸡纵菌 n“,aHffdc“
6.有菌环及菌幕残片;脐突圆锥至圆筒形,有小网眼,黑褐色 ⋯⋯⋯⋯⋯⋯⋯⋯⋯⋯⋯⋯⋯⋯⋯⋯⋯⋯⋯⋯⋯⋯⋯⋯⋯⋯ 7
6.菌幕易脱落,膜质菌环缺 ⋯⋯⋯⋯⋯⋯⋯⋯⋯⋯⋯⋯⋯⋯⋯⋯⋯⋯⋯⋯⋯⋯⋯⋯⋯⋯⋯⋯⋯⋯⋯⋯⋯⋯⋯⋯⋯⋯⋯⋯ 8
7.菌盖表面浅褐色 ,有放射状条纹和疱状菌幕小鳞片;膜质菌幕不明显 ;脐突长,烟煤色 ,窿起 ,很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刺状鸡±5L菌 sp f,or小
7.菌盖表面浅棕色,带棕色条纹和疱状小鳞片 ⋯⋯⋯⋯⋯⋯⋯⋯⋯⋯⋯⋯⋯⋯⋯⋯⋯⋯⋯⋯ 乳头盖鸡纵菌 小nmmf,orm
7.菌盖白色;脐突黑褐色,上有刻纹或小网眼.圆锥状;膜质菌幕多样;菌肉中有许多产乳菌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纯 白乳头盖鸡±5I菌 J,l0mmf,Drm妇
8.脐突明显刺状.光滑,无小网眼 ⋯⋯⋯⋯⋯⋯⋯⋯⋯⋯⋯⋯⋯⋯⋯⋯⋯⋯⋯⋯⋯⋯⋯⋯⋯⋯⋯⋯⋯⋯⋯⋯⋯⋯⋯⋯⋯ 10
8.脐突钝圆锥形.有小网眼,非刺状⋯⋯⋯⋯⋯⋯⋯⋯⋯⋯⋯⋯⋯⋯⋯⋯⋯⋯⋯⋯⋯⋯⋯⋯⋯⋯⋯⋯⋯⋯⋯⋯⋯⋯⋯⋯⋯ 9
9.菌盖栗棕色,假根深棕色 ⋯⋯⋯⋯⋯⋯⋯⋯⋯⋯⋯⋯⋯⋯⋯⋯⋯⋯⋯⋯⋯⋯⋯⋯⋯⋯⋯⋯⋯⋯⋯⋯ 暗色鸡纵菌 rn6“D,f
9.菌盖白色至污白色,假根脆骨质,空心 ⋯⋯⋯⋯⋯⋯⋯⋯⋯⋯⋯⋯⋯⋯⋯⋯⋯⋯⋯⋯⋯⋯⋯⋯⋯⋯⋯ 中型鸡±5l菌 J,l fH
9.菌盖黑灰色至黑色.假根白色⋯⋯⋯⋯⋯⋯⋯⋯⋯⋯⋯⋯⋯⋯⋯⋯⋯⋯⋯⋯⋯⋯⋯⋯⋯⋯⋯⋯⋯⋯⋯ 乌黑鸡纵菌 6ndflf
10.菌盖直径 3~6 cm,污白灰至暗褐色,成熟时褪至灰色;脐突黑褐色 ⋯⋯⋯⋯⋯⋯⋯⋯⋯⋯⋯⋯ 盾尖鸡±6L菌 T-cfypenms
1o.菌盖直径 l~3 cm,白色至奶油色;脐突褐黄色⋯⋯⋯⋯⋯⋯⋯⋯⋯⋯⋯⋯⋯⋯⋯⋯⋯⋯⋯⋯⋯ 端圆鸡=}5L菌 f rnnH
l期 付子艳等:鸡纵菌属与华鸡纵菌属分类研究现状 37
1O.菌盖 1~3 cm,灰色至浅褐色 ;脐突浅褐色⋯⋯⋯⋯⋯⋯⋯⋯⋯⋯⋯⋯⋯⋯⋯⋯⋯⋯⋯⋯⋯⋯⋯ 根柄鸡姒菌 , fcⅡf“
u.无菌环 、菌幕 ⋯⋯⋯⋯⋯⋯⋯⋯⋯⋯ ⋯⋯⋯⋯⋯⋯⋯⋯⋯⋯⋯⋯⋯⋯⋯⋯⋯⋯⋯⋯⋯⋯⋯⋯⋯⋯⋯⋯⋯⋯⋯⋯⋯⋯⋯ 12
¨.有菌环或有菌幕,或者幼时有菌环和菌幕,后期消失⋯⋯⋯⋯⋯⋯⋯⋯⋯⋯⋯⋯⋯⋯⋯⋯⋯⋯⋯⋯⋯⋯⋯⋯⋯⋯⋯⋯⋯ 2o
12.盖表不光滑 ,较粗糙 ⋯⋯⋯⋯⋯⋯⋯⋯⋯⋯⋯⋯⋯⋯⋯⋯⋯⋯⋯⋯⋯⋯⋯⋯⋯⋯⋯⋯⋯⋯⋯⋯⋯⋯⋯⋯⋯⋯⋯⋯⋯ 13
l2.盖表较光滑 .不粗 糙 ⋯⋯⋯⋯⋯⋯⋯⋯⋯⋯⋯⋯⋯⋯⋯⋯⋯⋯⋯⋯⋯⋯⋯⋯⋯⋯⋯⋯⋯⋯⋯⋯⋯⋯⋯⋯⋯⋯⋯⋯⋯ l4
13.菌盖烟灰色至浅茶褐色 ,菌柄与菌盖接连处有一圈较为紧密的菌丝组织 ,无根状菌索 ⋯⋯⋯⋯ 烟灰鸡纵菌 魄 抽D “
l3.菌盖赭赫色或淡褐色 .菌柄粗壮 、膨大 ,有许多根状菌索 ,假根淡黄褐 色 ⋯⋯⋯⋯⋯⋯⋯⋯⋯⋯⋯⋯ 粗柄鸡坝菌 I rD6“Ⅱf“s
14.假根淡黄绿 色,基部为淡黄绿色 、木质化圆柱体 ⋯⋯⋯⋯⋯⋯⋯⋯⋯⋯⋯⋯⋯⋯⋯⋯⋯⋯⋯⋯ 柱状鸡姒菌 1 cyf dr c
l4.假根非上述颜色 ,假根具深棕色、黑色至表皮带黑色⋯⋯⋯⋯⋯⋯⋯⋯⋯⋯⋯⋯⋯⋯⋯⋯⋯⋯⋯⋯⋯⋯⋯⋯⋯⋯⋯⋯ l5
l5.假根深棕色、黑色 ⋯⋯⋯⋯⋯⋯⋯⋯⋯⋯⋯⋯⋯⋯⋯⋯⋯⋯⋯⋯⋯⋯⋯⋯⋯⋯⋯⋯⋯⋯⋯⋯⋯⋯⋯⋯⋯⋯⋯⋯⋯⋯⋯ 17
l5.假根表皮带深灰墨色,表皮下白色 ⋯⋯⋯⋯⋯⋯⋯⋯⋯⋯⋯⋯⋯⋯⋯⋯⋯⋯⋯⋯⋯⋯⋯⋯⋯⋯⋯⋯⋯⋯⋯⋯⋯⋯⋯⋯ 1 6
l6.菌盖小至 中等 ,淡墨色的表面和环带突尖 ,边缘不平 滑,浅裂 ⋯⋯⋯⋯⋯⋯⋯⋯⋯⋯⋯⋯⋯⋯⋯⋯⋯⋯ s口g“ff,o,m
16.菌盖大型,球形,黄褐色,菌柄膨大,脐突分化不明显.赭色 ⋯⋯⋯⋯⋯⋯⋯⋯⋯⋯⋯⋯⋯⋯⋯⋯ 球形鸡姒菌 11.gfo
17.菌盖白色至灰色⋯⋯⋯⋯⋯⋯⋯⋯⋯⋯⋯⋯⋯⋯⋯⋯⋯⋯⋯⋯⋯⋯⋯⋯⋯⋯⋯⋯⋯⋯⋯⋯⋯⋯⋯⋯⋯⋯⋯⋯⋯⋯⋯⋯ 18
17.菌盖棕色至褐色⋯⋯⋯⋯⋯⋯⋯⋯⋯⋯⋯⋯⋯⋯⋯⋯⋯⋯⋯⋯⋯⋯⋯⋯⋯⋯⋯⋯⋯⋯⋯⋯⋯⋯⋯⋯⋯⋯⋯⋯⋯⋯⋯⋯ 19
l8.假根黑色 ,侧囊体具横隔 ⋯⋯⋯⋯⋯⋯⋯⋯⋯⋯⋯⋯⋯⋯⋯⋯⋯⋯⋯⋯⋯⋯⋯⋯⋯⋯⋯⋯⋯⋯⋯⋯⋯⋯⋯ p0Dn阴
18.假根棕黑色,侧囊体不具横隔 ⋯⋯⋯⋯⋯⋯⋯⋯⋯⋯⋯⋯⋯⋯⋯⋯⋯⋯⋯⋯⋯⋯⋯⋯⋯⋯⋯⋯⋯⋯⋯⋯ l g f0nPn
19.假根黑褐色,菌盖淡棕黄色,边缘有不规则小疱瘤。菌柄白色 ⋯⋯⋯⋯⋯⋯⋯⋯⋯⋯⋯⋯⋯⋯⋯⋯ 白柄鸡纵菌 r,I nf6fcP
l9.假根黑灰色.菌盖中等至大型,具小的圆锥状突尖,深稻草色至棕黄色的平滑表面 ⋯⋯⋯⋯⋯⋯⋯⋯⋯⋯⋯ 1 Ⅳm 0wn伽
2O.无脐突;菌盖赭色,边缘淡色,上有疱状小鳞片;巍状体常有横分隔 ⋯⋯⋯⋯⋯⋯⋯⋯⋯⋯⋯ 申伯利鸡姒菌 r,. ch per
20.有脐突⋯⋯⋯⋯⋯⋯⋯⋯⋯⋯⋯⋯⋯⋯⋯⋯⋯⋯⋯⋯⋯⋯⋯⋯⋯⋯⋯⋯⋯⋯⋯⋯⋯⋯⋯⋯⋯⋯⋯⋯⋯⋯⋯⋯⋯⋯⋯ 2l
21.担子果很大⋯⋯⋯⋯⋯⋯⋯⋯⋯⋯⋯⋯⋯⋯⋯⋯·⋯⋯⋯⋯⋯⋯⋯⋯⋯⋯⋯⋯⋯⋯⋯⋯⋯⋯⋯⋯⋯⋯⋯⋯⋯⋯⋯⋯⋯· 23
21.担子果中等大;菌盖宽达 15 cm;有菌幕或无至不明显.易脱落.膜质,环状至残片附着 ⋯⋯⋯⋯⋯⋯⋯⋯⋯⋯⋯⋯⋯⋯ 24
21.担子果小型 ;菌盖宽不超过 7 cm, ⋯⋯⋯⋯⋯⋯⋯⋯⋯⋯⋯⋯⋯⋯⋯⋯⋯⋯⋯ ⋯⋯⋯⋯⋯⋯⋯⋯⋯⋯⋯⋯⋯⋯⋯⋯⋯ 22
22.菌盖直径不超过 5 cm,深灰鼠色;无菌幕;脐突钝,黑蓝色;菌柄基部膨大,与盖同色;菌褶鲜玫瑰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类粉褶蕈鸡坝菌 明 f0小ofde
22.菌盖直径 4~7 cm,白色至浅灰色,有菌环,长存⋯⋯⋯⋯⋯⋯⋯⋯⋯⋯⋯⋯⋯⋯⋯⋯⋯⋯⋯⋯⋯⋯⋯⋯ l0ng ,ndfcnr0
23.菌盖直径达 l。O cm或更大,烟灰色,带棕色区域具皱纹,菌环大,肉质 ⋯⋯⋯⋯⋯⋯⋯⋯⋯⋯⋯⋯ 巨大鸡姒菌 ffⅡn c“s
23.菌盖直径达 36 cm,暗灰褐色至烟煤色,粘;假根黑色 ⋯⋯⋯⋯⋯⋯⋯⋯⋯⋯⋯⋯⋯⋯⋯⋯⋯⋯⋯⋯ 灰鸡 菌 ewr fz“s
24.菌柄常膨大似球形的鳞茎,盖缘伸直或上翘,常撕裂;脐突周围带膜状鳞片 ⋯⋯⋯⋯⋯⋯⋯⋯ 球根蚁巢伞 Dr7z z淞
24.菌柄非上述情况 ⋯⋯⋯⋯⋯⋯⋯⋯⋯⋯⋯⋯⋯⋯⋯⋯⋯⋯⋯⋯⋯⋯⋯⋯⋯⋯⋯⋯⋯⋯⋯⋯⋯⋯⋯⋯⋯⋯⋯⋯⋯⋯⋯ 25
25.菌盖白色或浅灰褐色,光滑,无条纹⋯⋯⋯⋯⋯⋯⋯⋯⋯⋯⋯⋯⋯⋯⋯⋯⋯⋯⋯⋯⋯⋯⋯⋯⋯⋯⋯⋯⋯⋯⋯⋯⋯⋯⋯⋯ 26
25.菌盖边缘有条纹至有裂缝,菌盖直径达 12 cm,赭褐至灰褐色;菌幕小鳞片常附于盖面上 ⋯⋯⋯ 条纹鸡姒菌 fr n 27
26.假根白色;光滑,凸镜型 ;脐突略钝 ,灰褐色 ;有厚菌环 ⋯⋯⋯⋯⋯⋯⋯⋯⋯⋯⋯⋯⋯⋯⋯⋯⋯ 白蚁谷堆鸡烈菌 T. fm
26.假根黑色 ;光滑 .顶 端较尖凸 ⋯⋯⋯⋯⋯⋯⋯⋯⋯⋯⋯⋯⋯⋯⋯⋯⋯⋯⋯⋯⋯⋯⋯⋯⋯⋯⋯⋯⋯ 鸡纵菌 0f6Hmfnos“
27.菌盖赭褐色 ⋯⋯⋯⋯⋯⋯⋯⋯⋯⋯⋯⋯⋯⋯⋯⋯⋯⋯⋯⋯⋯⋯⋯⋯⋯⋯⋯⋯⋯⋯⋯ 黄褐纹鸡纵菌 f—nms f.oc ,ncPH
27.菌盖灰至灰褐色 ⋯⋯⋯⋯⋯⋯⋯⋯⋯⋯⋯⋯⋯⋯⋯⋯⋯⋯⋯⋯⋯⋯⋯⋯⋯⋯⋯⋯⋯⋯ 灰褐纹鸡纵菌 sf,z口fH f.griseus
华鸡纵属分种检索表
1.菌柄 中空至盖顶⋯⋯⋯⋯⋯⋯⋯⋯⋯⋯⋯⋯⋯⋯⋯⋯⋯⋯⋯⋯⋯⋯⋯⋯⋯⋯⋯⋯⋯⋯⋯⋯⋯⋯⋯⋯⋯⋯⋯⋯⋯⋯⋯⋯⋯ 2
1.菌柄中空,菌环以上实心 ⋯⋯⋯⋯⋯⋯⋯⋯⋯⋯⋯⋯⋯⋯⋯⋯⋯⋯⋯⋯⋯⋯⋯⋯⋯⋯⋯⋯⋯⋯⋯⋯⋯⋯⋯⋯⋯⋯⋯⋯⋯ 4
2.菌盖直径小于 3 cm,表面光滑,菌柄如橡皮管状.基有盘状物,柄之上端有秕糠状鳞片呈环状排列,后期脱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空柄华鸡姒菌 s.c0vⅣ
2.菌盖直径大于 3 cm,表面粗糙 ⋯⋯⋯⋯⋯⋯⋯⋯⋯⋯⋯⋯⋯⋯⋯⋯⋯⋯⋯⋯⋯⋯⋯⋯⋯⋯⋯⋯⋯⋯⋯⋯⋯⋯⋯⋯⋯⋯ 3
3.菌盖表面具疣状或锥状突起,淡褐色柄上部呈苞状鞘状,沿鞘状而下,具近轮状的纤细鳞毛,不规则轮生,鳞毛褐色,囊状体纺
锤形 ⋯⋯⋯⋯⋯⋯⋯⋯⋯⋯⋯⋯⋯⋯⋯⋯⋯⋯⋯⋯⋯⋯⋯⋯⋯⋯⋯⋯⋯⋯⋯⋯⋯⋯⋯⋯⋯⋯ 糙盖华鸡坝菌 s.r“gos cep
3.菌盖中部带下凹小孔穴,黄棕色,囊状体棒状至长梨形 ⋯⋯⋯⋯⋯⋯⋯⋯⋯⋯⋯⋯⋯⋯⋯⋯⋯ 台湾华鸡纵菌 s. fwnHPn
4.菌盖白色至乳白色,担孢子直径小,(3~6) m×(4.9~8)『』m⋯⋯⋯⋯⋯⋯⋯⋯⋯⋯⋯⋯⋯⋯ 肉柄华鸡纵菌 s.cn,n0 “s
4.菌盖灰褐色,担孢子直径大,(9~l1.7)f』m×(6.5~8) m ⋯⋯⋯⋯⋯⋯⋯⋯⋯⋯⋯⋯⋯⋯⋯⋯ 灰顶华鸡纵菌 s.gr PⅣs
38 广 西 植 物 29卷
致谢 本文承蒙中国科 学院昆明植物研 究所藏
穆研 究员指导,谨此致谢 !
参考文献: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 考察 队.1996.横断 山区真菌
[M].北京:科学出版社
王云.2003.鲜美菌冠话鸡纵[』].饮食与健康,17(7):31
王向华,刘培贵,于富强.2OO4.云南野生商品蘑菇图鉴[M].昆
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卯晓岚.2O0O.中国大型真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毕志树.1986.鸡纵菌和羊肚菌 的分类[J].中国食用菌,6(3):
44— 47
毕志树 ,郑国扬 ,李泰辉.1994.广东大型真菌志[M].广州 :广
东科技出版社
何绍昌.1985.贵州鸡以菌的分类研究[.I].真菌学报,4(2):1O3—1O8
应建浙,臧穆.1994.西南地区大型经济真菌[M].北京 :科学出版社
张光亚.1984.云南食用菌[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
张正富 ,阮兴业.1986.鸡坝菌一新种—— 大果鸡纵菌[J].真菌
学报,5(1):1O一13
杨祝良,帅建国.199O.云南西双版纳 的几种鸡姒菌[J].食用
菌,12(6):2
林树钱.1981.鸡纵菌与蚁巢初探[J].食用菌,(1):19~2O
林志能.2Oo0.鸡纵菌的特征特性的研究[J].食用菌,22(5):11—12
胡忠策,郑晓冬.200O.鸡纵菌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用菌,19
(4):2O一22
胡秀清,邓华平.20OO.鸡纵菌研究现状[J].食用菌学报,8(1):
54— 58
胡秀清.2OOO.贵州省水域县野生鸡纵菌资源调查_J].食用菌,
22(4):7—7
贺新生.1995.中国鸡纵菌的种类与分布[』].食用菌,(6):3—4
徐锦堂.1997.中国药用真菌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
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黄年来.1998.中国大型真菌原色图鉴[Ⅳ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BeIs P,Pataragetvit S.1982.Edible mushr0oms in ThaiIand,culti—
vated by terrnites[M]//zl1ang,Quimio(eds).Tropical Mush—
ro0ms:bilolgical nature and cu1tivation methods. Hong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445—46 1
Iearce GD.1987.The genus rm om in Zambia[J].M D£一
ug ,1:111— 116
Kirk PM ,Cann0n PE,David JC, . 2OOl_ Dictionary of the
Fung1.9th edition[M].waling f0rd:cAB International
PegIer DN,Vanhaecke M. 1994. 了 f。m f 0f Southeast Asia
[J].K B“ £ ,49(4):717—736
Pegler DN. 1977. A preIiminary agaric flora of East Africa[J].
K B“£Z Ac, S W . 门 0m c :277—295
R。lf singer. 1986. The Agarica1es in Modem Tax0n0my[M].
Federal RepubIic of Gem any
Sathe AV.Sandhya Deshpande. 1980.Agaricales(mushr00ms)of
Southwest India r M]. In dia:Maharashtm Ass0ciation for the
Cultivati0n 0f Science.Research Institute
1、urnbul1 E,Watling R.1999.S0me rec0rds of 2 omvc fmm
old wor1d rainf0rests_J].K 砌B“ ,54:731—738
r0bias Froslev. The genus了 扎 £om Fungi of Burkina Faso
(www.myc。key.com)
Van Der W estlⅦizen GCA,Eicker A.199O.Species 0f rm omv—
occumng in South Africa[J].^ R ,94:923—937
W TZ,Ya0 ,Li TH.2OO3.First record 0f 1 ,7 0mw ”一
£0£。 2o in Ch na[J].A y 0 Ⅱ o ,88:433—438
Wei TZ,Yao YJ,Wang B, “£.2OO4.nM £o w 6“ 60 删s
sp.n。v.from China,with a key to aIlied species[J]. ^c0£R ,
108(12):1 458—1 462
Wei TZ, rang BH,Yao YJ, “Z.2OO6.A r3vIjon of S 舢£ rm £0一
m fe ,a syn。nym of了 门 £0m s(Agaricales)[J].F“ gⅡ D —
r ,(21):225—237
Zang M.198l_S 舢 £om f ,a new genus of amaI1itaceae from
Yunnan,china[J]. fo£n 0n,(13):171—174
Zang M .1992.Contribution t0 the study on the genus S o ,7 矗一
07 3, from Asia[J].M ∞抛zo以,(44):21—26
Zang M,Chen CM. 1998.Four new taxa of Bn o vc0抛 fr0m
Taiwan[J].F“ fs f ,(3):23—28
Zang M(臧穆).1981.Notes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n £。m ㈨ from Yunnan(云南鸡姒菌属的分类与分布的
研究)_J].A£ £ⅡB ”“ (云南植物研究),3(3):367—374
1 1 1 1
(上接第 l9页 COntinue fr。m page 19)
林副特产),74:77—78
Huner NPA,Palta JP,Li PH, “£.1981.Anat0mica1 cl1an es in
leaves 0f Pumarye in resp0nse t0 grow that cold hardening tem—
perature[J].B0 G∞,142:55—62
Jacks0n LWR. 1967.Efect Of shade 0n leaf structure of decidu0us
tree spedes[J].E00£og ,48:498—499
Liu JQ(刘家琼),Pu JCh(蒲锦 春),Liu xM(刘新 民).1987.
O0mparative studies on water relations and xeromorphic struc—
tures 0f s0me plant species in theⅡ ddle part of the desert z0ne
in China(我国沙漠中部地区主要不同生态类型植物的水分关
系和早生结构比较研究)[J].A B s (植物学报),29
(6):662—673
songYX(宋玉霞),Yu WP(于卫平),wang LY(王立英), nf.
1997.An anatomical study on xer0morphic structure 0f the dif—
ferent Iife forrn pIants in Helan M0untain(贺兰山 1O种不同生
活型植物旱生结构的研究)[J].Af缸B BDr z一 f cf £S
(西北植物学报),17(5):61—68
Xu Q(徐青).1999.The impr0ve doub1e_stain technology 0f par—
affjn secti0n(植物石蜡切片双重染色技术的改进)[J].,
M g “A f C0£f(宁夏农学院学报),2O(2):89—9O
Yan CR(严昌荣),Han xG(韩兴国)。chen Lz(陈灵芝).200l_
Water use eficiency of six woody species in relation to micro_en—
vironment factors of diferent habitats(六种木本植物水分利用
效率和其小生境关系研究)[J].Af z S抽(生态学报),2l
(11):1 952— 1 956
Yang YX(杨玉霞),wu w(吴卫),zheng YL(郑有良).2003.
Study on comparative anatomy of djfferent populati0n of Ho £一
£“ n (蕺菜属不同居群间比较解剖学研究)[J].G“ n缸(广
西植物),23(5):429—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