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年 5月 第 18卷 第 3期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May 2010, 18(3): 595−599
*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4BA508B01)资助
侯满平(1972~), 男, 博士, 副教授, 主要从事土地利用规划与区域农业规划、旅游规划等研究。E-mail: dhyhmp28@126.com
收稿日期: 2009-06-08 接受日期: 2009-09-11
DOI: 10.3724/SP.J.1011.2010.00595
黄淮海平原农业战略区划与布局研究*
侯满平 1 郝晋珉 2
(1.中国防卫科技学院 北京 101601; 2.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100193)
摘 要 许多学者对黄淮海平原农业区划进行过大量研究, 但定量化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在对黄淮海平原
301 县(区)大量调查的基础上, 综合黄淮海平原的自然资源条件、主要农作物产量及农业总产值等指标, 通过
定性与定量结合, 对其进行了农业总体战略区划与布局。将黄淮海平原区划为高产区、中低产区两大类产区,
高产区又细分为粮食优势产区、棉花优势产区、油料优势产区、粮棉优势产区、粮油优势产区、棉油优势产
区、粮油棉优势产区 7 个优势产区。在此基础上对各小区进行了具体布局研究, 这对整个黄淮海平原农业发
展具有战略指导及理论意义。
关键词 黄淮海平原 农业战略区划 布局 自然资源 农业总产值
中图分类号: S-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990(2010)03-0595-05
Research on strategic agricultural division and layout of
the Huang-huai-hai Plain
HOU Man-Ping1, HAO Jin-Min2
(1. China Institute of Defen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101601, China; 2.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 China)
Abstract Much research has been on the agro-divisions of the Huang-huai-hai Plain, but little quantitative study has ever been
undertaken.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301 counties in the Huang-huai-hai Plain, and quantitatively and qualitatively probed the general
strategic agro-divisions and layout of natural resources, crop output and gross agro-output values of the plain. The plain is primarily
divided into low and high production areas. The high production areas are in turn divided into 7 micro-advantageous regions, which
are advantageous regions of foodstuff; cotton; oil crops; foodstuff and cotton; foodstuff and oil crops; cotton and oil crops; and food-
stuff, cotton and oil crops. On this basis, specific layouts are developed for each group. Such is of strategic and theoretical signifi-
cance to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Huang-huai-hai Plain.
Key words Huang-huai-hai Plain, Strategic agro-division, Layout, Natural resource, Agro-output value
(Received June 8, 2009; accepted Sept. 11, 2009)
黄淮海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 也是我国农业
生产最重要的基地, 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 农业区
划布局对该区农业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国内外在
农业资源区划方面已有不少研究, 如美国等发达国
家利用“3S”技术进行农田规划, 我国罗凤来利用
GIS 技术、唐华俊利用遥感技术对我国农业资源进
行区划研究[1-3], 但国内大部分研究以宏观为主, 且
区划面积较小, 没有精准量化。目前许多国家把中
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纳入发展农业与整个国民经济计
划中。20世纪中期巴基斯坦在印度河流域实施了“防
治盐渍化和土壤改良的 SCAP 计划”; 美国设有专
门机构对西部主要流域进行水土资源综合利用与调
控研究, 以提高土地生产能力[4−8]。本研究建立在前
人研究基础上, 收集了黄淮海平原各县域农业生产
与农业经济数据, 并利用 GIS 平台进行属性分析,
得出较可靠的量化分区依据, 为黄淮海平原农业持
续、科学发展提供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黄淮海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 包括京、津、
冀、鲁、豫、苏、皖等 7 省(市)的 301 个县(市), 土
地面积约占全国平原面积的 30%, 耕地占全国的
596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第 18卷
1/6。气候兼有南北之长, 土质良好, 农业发展潜力
大, 现代农业技术水平较高。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为黄淮海平原 301 县 2001~
2006 年的主要农作物单产及各县农业经济数据, 该
区农业自然资源(水土)分布状况属性以及 301 县的
行政分区图。
2.2 数据处理及研究方法
研究过程中以土壤属性(旱、涝渍、盐碱、风砂、
砂姜、瘠薄等)、水资源状况(富水与缺水)、粮棉油三
大作物单产与农业总产值(农、林、牧、渔总产值)为 4
类主要指标。首先, 在农业自然资源分布状况的基础
上分析研究黄淮海平原土壤分布及其适宜性、水资源
状况, 在综合这两类属性的基础上, 以属性基本相近
的区域归为同一区。从宏观自然资源层面进行分区,
则黄淮海平原区划为山前平原区、黑龙港区、鲁西平
原区、豫东南平原区、淮北平原区(图 1)。
其次, 在Mapgis环境下, 先扫描处理该区 301县
的行政分区图, 并按软件要求逐条数字化各县域边界,
数字化后合成图斑, 再检查修正, 形成完整的图斑库,
并建立数据库, 分别给数据库中的各图斑赋予数据属
性, 最后建立各县农业生产及农业经济数据库, 综合
考虑全国及该区 2001~2006年粮棉油三大作物的单产
图 1 黄淮海平原农业自然资源分区示意图
Fig. 1 Dividing area map of agricultural natural resources
in the Huang-huai-hai Plain
状况, 确定产量分区标准(粮食产量≥5 250 kg·hm−2
为高产, <5 250 kg·hm−2为中低产; 棉花产量≥1 275
kg·hm−2为高产, <1 275 kg·hm−2为中低产; 油料产量
≥3 000 kg·hm−2为高产, <3 000 kg·hm−2为中低产),
以该区各县 2001~2006年三大作物平均单产为基础分
析数据, 重新给数据库赋值, 在此数据库基础上, 运
用Map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 在数据库的属性分析
功能条件框中, 运用逻辑或及逻辑与的组合方式, 输
入粮食高产、棉花高产、油料高产、粮棉均高产、粮
油均高产、棉油均高产、粮油棉均高产的标准, 运行
后, 输出产量分区优势图, 分为 8个产区, 分别为粮油
棉高产区、粮油棉中低产区、粮食高产区、棉花高产
区、油料高产区、粮棉高产区、粮油高产区、棉油高
产区 8个分区(图 2)。在各高产区只适宜种植相应的作
物, 其他作物为中低产: 如粮食高产区, 适宜种粮食,
不适宜种油棉; 棉油高产区, 适宜种棉油, 不适宜种
图 2 黄淮海平原粮油棉产区分布示意图
Fig. 2 Distribution map of grain crops, oil crops and cotton
producing region in the Huang-huai-hai Plain
第 3期 侯满平等: 黄淮海平原农业战略区划与布局研究 597
粮食; 粮油棉高产区, 适宜种粮油棉 3 种作物; 粮油
棉中低产区, 粮油棉 3种作物均不适宜种植。
最后 , 叠加前两个过程 , 再考虑该区 2001~
2006 年农业总产值, 进行综合考量, 作出战略区划,
把该区区划为高产区、中低产区两大类产区(图 3),
高产区又细分为 7 个优势产区, 并对各产区进行布
局规划。
图 3 黄淮海平原农业战略产区区划示意图
Fig. 3 Sketch map of strategic agricultural division in the
Huang-huai-hai Plain
3 黄淮海平原农业区划与布局
3.1 高产区农业战略区划与布局
黄淮海平原主要高产区与水、土、光、热等农
业自然资源条件优越有关, 因此, 在区划各小区时
与农业自然资源分区相结合。高产区区划为 7 个优
势产区: 粮食优势产区、棉花优势产区、油料优势
产区、粮棉优势产区、粮油优势产区、棉油优势产
区、粮油棉优势产区。黄淮海平原高产区要稳定小
麦生产总量, 适度调减严重缺水地区的小麦种植面
积, 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扩大高蛋白、高油、
高淀粉含量等加工专用玉米种植面积。加快饲料业、
酿造业等的发展, 促进玉米加工转化。积极发展高
蛋白大豆等油料作物。搞好国家优质棉花基地建设,
形成稳定的棉花集中产区[9]。其总体布局是在确保
粮食安全的前提下, 着力发展以主要农产品(包括专
用农产品)为主体的多种生产经营, 以土地规模经营
为基础, 运用现代化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条件, 实
现规模化生产, 产业化经营。
3.1.1 黄淮海平原高产区区划
粮油棉优势产区主要包括鲁西平原北部 14县、
豫东南平原 6 县及山前平原、淮北平原的 4 县; 粮
油优势产区主要包括山前平原 25 县、豫东南平原
16县、鲁西平原 10县、淮北平原 6县; 粮棉优势产
区范围较小, 主要包括黑龙港区 5 县、淮北平原 2
县及豫东南平原 2 县、鲁西平原 2 县; 棉油优势产
区主要包括豫东 8 县、鲁西平原南部 7 县及淮北平
原 3 县、山前平原南部 1 县; 粮食优势产区主要包
括山前平原区 11县、豫东南平原 6县及淮北平原 9
县、豫西 1县; 棉花优势产区主要包括黑龙港 8县、
淮北平原 6 县及鲁西平原 4 县; 油料优势产区主要
包括山前平原区 4 县、豫东南平原 9 县及鲁西平原
5县、淮北平原 5县。另外, 从分析小麦、玉米优势
产区分布可知, 小麦优势产区主要在山前平原, 玉
米优势产区主要在鲁西平原, 两者共同的优势产区
主要在山前平原区的中部地区。
3.1.2 黄淮海平原高产区农业布局
高产区发挥粮食生产优势, 以节水种植为前提,
优化粮食品种和品质结构, 建立优质高产高效的大
宗农、牧产品商品基地, 粮、油高产区要发展专用
小麦、玉米、油料和无公害农产品, 棉花高产区以
发展优质棉为主体方向 , 同时 , 适度发展养殖业 ,
以确保达到平原及国家粮食安全目标及优质增效目
标。在条件优越的高产区率先实现机械化、信息化、
标准化生产, 为黄淮海平原及全国机械化现代化农
业作出表率。发展加工业, 把粮食产业做好做大做
优, 实现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最终实现农业、农村
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①粮棉油优势产区: 该类型分布较为集中, 主
要在鲁西平原的北部、豫东南平原, 基本临近黄河,
水土资源非常优越。适宜小麦、玉米、棉花、油料
多种作物种植, 该区未来发展应以粮油棉多种作物
的优质品种为特色, 发挥小麦高产且水土资源丰富
优势, 宜发展夏秋两季并重种植, 但不能扩大小麦
种植面积总量, 两季中以秋季为主, 以提高资源利
用率。形成小麦、玉米、棉花、油料等主要作物优
质品的规模化、专业化种植, 并以公司(企业)带农户
等形式, 形成规模化产品加工基地, 适度发展饲料
种植, 形成小规模的畜牧养殖, 适当发展林业产品
及水产品, 另外, 加大具有市场优势的其他经济作
物的播种面积, 发展外向型农业。该区要充分利用
资源优势, 灵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使其成为黄淮
海平原第一农产品优势区。
该区 2001~2006年粮、棉、油种植面积平均比例
为 12.50︰2.45︰1, 其中, 小麦玉米之比为 1.48︰1;
农、林、牧、渔总产值平均之比为 28.50︰1︰12︰2.1。
近期该区应改善粮棉油种植结构, 增加饲料种植, 并
综合考虑节水增效目标, 预测粮、棉、油、饲比例达
到 8︰3︰1.5︰1, 农、林、牧、渔总产值比达到 25︰
1︰11︰2.5为优化结构, 小麦玉米结构基本不变。
②粮油优势产区: 该类型区主要分布于山前平
原、豫东南平原、鲁西平原、淮北平原, 山前平原
最广, 豫东南平原次之。该区其水资源相对丰富, 土
壤以褐土为主, 潮土其次[10]。该类型区不仅是黄淮
海平原的粮油高产区, 而且是重要的粮油基地。山
前平原区是黄淮海平原水土条件最优越的地区, 也
598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第 18卷
是农田建设较好的地区, 土地利用程度高, 耕地后
备资源很少, 是小麦的优势产区, 其北部也是小麦、
玉米共同的优势产区。豫东南平原区是小麦的优势
产区 , 鲁西平原区及淮北平原区是玉米的优势产
区。山前平原北部区以发展小麦、玉米、油料生产
为主, 应适度压缩棉花播种面积; 山前平原南部区
及豫东南平原区以发展小麦、油料为主, 应适度压
缩玉米、棉花播种面积; 鲁西平原区、淮北平原区
以玉米、油料种植为主, 应适度压缩小麦、棉花播
种面积。同时均加大专用品种抗旱节水型作物生产,
实行规模化种植, 发展间作套种, 提高夏收作物比
重, 适度加大饲料作物及其他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
山前平原区及豫东南平原区林业宜加大果树种植面
积。实现粮经(棉花除外)饲综合发展, 以产业化生产
及粮油加工业带动农业生产。豫东南平原区、鲁西
平原区、淮北平原区均应提高机械化种植面积。在
农业生产中, 除山前平原区外, 其他 3 区在利用过
程中都要排灌结合, 改造土壤肥力。
该类型山前平原区 2001~2006 年粮、棉、油、
果种植面积平均比例为 28.2︰1︰6.5︰3.70, 其中,
小麦玉米之比为 1.2︰1; 农、林、牧、渔总产值平
均之比为 150︰1︰98︰8。近期应改善粮棉油种植结
构, 增加果树种植面积, 发展牧业, 节水增效, 预测
粮、棉、油、果比例达到 24︰1︰8︰7, 南部地区小
麦玉米比例为 1︰1, 农、林、牧、渔总产值比达到
100︰1︰70︰10 为优化结构, 北部小麦玉米结构基
本不变。
③棉油优势产区 : 主要包括豫东南平原东北
部、鲁西平原南部及淮北平原, 分布连片集中, 基本
在黄河以南 , 是黄淮海平原较为重要的优势棉产
区。土壤主要为潮土、盐渍化潮土, 地势低, 易形成
涝灾, 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必须治涝与灌溉、治水、
改土相结合,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培肥土壤。以规模
化种植优质油料、优质棉花, 压缩小麦、玉米播种
面积, 适度发展饲料种植为发展方向, 加大机械化
作业面积。以发展棉花、油料产品加工业为龙头, 发
展外向型产业, 促进农业整体发展。
该类型区 2001~2006 年粮、棉、油种植面积平
均比例为 4.5︰1︰1.1, 农、林、牧、渔总产值平均
比为 27︰1.5︰12︰1。预测近期粮、棉、油比例达
到 3︰1︰1.1, 农、林、牧、渔总产值比达到 20︰
2.5︰14︰1为优化结构。
④粮棉优势产区: 该区所占黄淮海平原范围较
小, 以黑龙港区、淮北平原为主。本区土壤为潮土,
伴有盐渍土 , 水土改造相结合为农业土地利用方
向。黑龙港区缺水严重, 以发展节水型粮棉生产为
重点, 适度压缩棉花播种面积, 扩大玉米播种面积。
淮北平原区水资源条件好, 以扩大专用玉米生产为
重点。均宜走粮经饲综合发展方向, 淮北平原区应
加大现代化种植力度。
淮北平原区 2001~2006 年粮、棉、油种植面积
平均比例为 14︰1︰1.2, 小麦玉米比为 3︰1, 农、
林、牧、渔总产值平均之比为 15︰1︰7︰2.5。预测
近期粮、棉、油比例达到 12︰3︰1, 小麦玉米比达
到 2︰1, 农、林、牧、渔总产值比达到 16︰1︰
12︰4为优化结构。
黑龙港区 2001~2006 年粮、棉、油种植面积平
均比例为 17︰5︰1, 小麦玉米比为 1.1︰1, 农、林、
牧、渔总产值平均之比为 125︰1︰60︰1.5。预测近
期粮、棉、油比例达到 17︰6︰1, 小麦与玉米比例
达到 1.1︰1, 农、林、牧、渔总产值比达到 100︰
1︰50︰2为优化结构。
⑤粮食高产区 : 该类型区主要包括山前平原
区、豫东南平原区及淮北平原区, 其中淮北平原区
集中成片。水土资源较好, 土壤以褐土、潮土为主,
淮北平原区水资源丰富。此类型区只适宜种粮食作
物, 是棉花、油料的低产区, 其中淮北平原以稻麦两
熟为特征。在农业土地利用中应水土改造相结合 ,
特别是对淮北平原滨海盐土的改造。淮北平原区以规
模化、专业化种植为主导方向, 其他区以综合发展为
主导方向, 均应适度压缩普通油棉的播种面积。
山前平原与豫东南平原区 2001~2006年粮、棉、
油、果种植面积平均比例为 19︰1︰1.5︰1, 农、林、
牧、渔总产值平均之比为 50︰1︰35︰5。预测近期
粮、棉、油、果比例达到 25︰1︰1.5︰1.5, 农、林、
牧、渔总产值比达到 45︰1︰30︰4.5为优化结构。
淮北平原区 2001~2006 年粮、棉、油种植面积
平均比例为 15︰1︰2, 农、林、牧、渔总产值平均
之比为 20︰1︰9︰4。预测近期粮、棉、油比例达到
20︰1︰3, 农、林、牧、渔总产值比达到 18︰1︰
10︰5为优化结构。
⑥油料优势产区: 以黄河以南为主, 分布在豫
东南平原区、鲁西平原区及淮北平原区, 土壤主要
为潮土。此类型区只适宜种植油料, 是棉花、粮食
作物的低产区。在发展农业过程中应注意水土改良
结合, 形成油料种植的规模化, 以油料作物为主发
展经济作物为特色。压缩粮棉生产, 淮北平原区应
加大饲料作物播种面积, 发展牧业生产。
该类型区 2001~2006 年粮、棉、油、果种植面
积平均比例为 21︰2︰6︰1, 农、林、牧、渔总产值
平均之比为 25︰1︰10︰2。预测近期粮、棉、油、
果比例达到 10︰3︰10︰1, 农、林、牧、渔总产值
第 3期 侯满平等: 黄淮海平原农业战略区划与布局研究 599
比达到 16︰1︰12︰2为优化结构。
⑦棉花优势产区: 主要分布在黑龙港区、淮北
平原, 范围较小。土壤主要是潮土。此类型只适宜
种植棉花, 是粮油作物的低产区。在黑龙港区应主
要发展节水型种植模式, 节水改土相结合。淮北平
原区宜以规模化、专业化种植为主, 并以棉为主发
展多种经营模式。
该类型区 2001~2006 年粮、棉、油、果、蔬种
植面积平均比例为 12︰3︰1.5︰1.2︰1, 农、林、牧、
渔总产值平均之比为 27︰1︰11︰2。预测近期粮、
棉、油、果、蔬比例达到 6︰4︰1︰1︰1, 农、林、
牧、渔总产值比达到 12︰1︰5︰1为优化结构。
3.2 中低产区农业区划布局
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区所占面积比例相当大, 有
110 多个县(市)处于中低产区, 主要受旱、涝渍、盐
碱、风砂、砂姜、瘠薄等多种障碍因素影响[11]。该
平原中低产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环境效益差, 应通过
生态结构调整来改善生态环境, 采用改良与利用并
举。利用耐盐生物覆盖和生物排水改变土壤水盐运
动方式, 同时获得生态和经济效益, 盐度较轻的地
区可发展林木与粮、菜种植, 盐度重的地区发展耐
盐生物种植, 如耐盐林木、耐盐棉花、耐盐牧草, 以
林保农, 以农促林。利用节水灌溉技术, 秸秆还田,
增施有机肥 , 改良土壤结构 , 增加地力 , 在利用土
地中节约并保护水土资源, 达到高产稳产高效目标,
实现生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中低产区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区、黑龙港区的
66县、豫东南平原 24县、淮北平原 16县及鲁西平
原 8 县, 但主要集中在黑龙港与山前平原北部连片
区及豫东南平原与淮北平原的连片区, 形成南北两
大中低产区, 北部以潮土、沼泽土为主, 南部以潮
土、砂姜黑土为主。该类型区是黄淮海平原未来最
大的生产潜力区, 治理盐碱土是该区一项长期的艰
巨任务 , 可改良潜力很大 , 加大农业投入 , 加强水
利措施是治理的主要手段, 同时还必须采取培肥土
壤的措施, 把去盐和培肥紧密结合起来, 把水利、农
林措施与化学措施结合起来, 进行综合治理以达到
彻底改良盐碱土, 增强综合生产能力。沙地治理也
是该区的重点, 应以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 农
林果与花卉、草皮搭配, 建立沙地生态经济型防护
体系, 以设施农业变沙地露地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
改变沙地作物栽培生态环境, 发展北旱南湿多种模
式治沙, 合理利用沙区光、热、水、土资源, 提高沙
地经济效益 , 在合理利用中改良 , 改良中利用 , 调
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 加大农牧结合力度, 大力发
展牧业。南部应以砂姜黑土改良为重点, 营造农田
林网 , 建立立体复合防护林网 , 增施有机肥料 , 种
植绿肥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改良土壤理化性质,
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北部应以节水农
业为重点, 发展多种节水种植模式。粮经饲多种经
营模式为其主体方向, 以建设稳产增效为先导, 逐
步提升农业生产能力, 达到高产高效目标[12]。
该类型区 2001~2006 年粮、棉、油、果、蔬种
植面积平均比例为 20︰1︰2︰1.2︰2, 农、林、牧、
渔总产值平均之比为 30︰1︰16︰2。预测近期粮、
棉、油、果、蔬比例达到 15︰1︰5︰4︰5, 农、林、
牧、渔总产值比达到 25︰1︰15︰2为优化结构。
4 结论
本文是建立在大量数据基础上、定性与定量相
结合进行的研究。试探性地利用 GIS 软件建立了整
个黄淮海平原以县域单元为基础的农业经济数据库,
利用 GIS 软件强大的分析功能, 输出了产区区划图,
做到了量化研究, 比前人研究前进了一步。因数量
化研究的工作量巨大, 只能精简介绍; 本研究因需要
收集大量数据, 一些数据较难收集, 精确的定量化研
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但该研究对整个黄淮海平原的
农业发展还是具有一定意义的理论与战略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罗凤来, 林宜辉. GIS技术在福建省农业资源区划中应用与
研究[J]. 福建水土保持, 2004, 16(1): 5−9
[2] 唐华俊 . 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区划中的应用与展望[J]. 中
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1999, 20(4): 23−26
[3] 毕于运, 姜文来, 徐宝香, 等. 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区
划研究思路[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6, 25(1): 58−61
[4] Abu-Amrieh M, Sabbah W, Isaac J. Impact of irrigated agri-
cultural practices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human health
in the West Bank[J]. American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gri-
culture, 1999, 14(4): 165−170
[5] Robertson A I. The gaps between ecosystem ecology and in-
dustrial agriculture ecosystems[J]. American Journal of Al-
ternation Agriculture, 2000, 3: 413−418
[6] Taimch A Y. Dryland systems in Jordan[J]. American Journal
of Alternation Agriculture, 1997, 1: 100-104
[7] Byrne J, Hoffman S M. Sustainability: From concept to prac-
tice[J]. IEE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Magazine, 1996, 15(2):
6−7
[8] Driessen P M, Konijn N T. Land-use system analysis[M].
Wageningen: Wageninge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ess, 1992:
1−100
[9] 农业部.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M]. 北
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1−40
[10] 吴凯, 黄荣金. 黄淮海平原水土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
开发潜力及对策[J]. 地理科学, 2001, 21(5): 391−395
[11] 孙颔 , 石玉林 . 中国农业自然与区域发展[M]. 南京: 江苏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100−216
[12] 侯满平, 郝晋珉, 丁忠义, 等. 黄淮海平原资源低耗生态农
业模式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13(1): 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