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ffect of ecologically-based weed management strategies on weed community and diversity in hilly tea plantations

两种生态控草措施对丘陵茶园杂草群落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全 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年 9月 第 17卷 第 5期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Sept. 2009, 17(5): 857−861


* 国家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8BADA7B07)、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YW-N-48)和长沙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
(k070514-11)资助
** 通讯作者: 肖润林(1963~), 男, 研究员, 主要从事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研究。E-mail: xiaorl@isa.ac.cn
向佐湘(1962~), 男, 硕士, 副教授, 主要从事草业资源的引种、开发应用、草坪建植研究。E-mail: xzx8212@yahoo.com.cn
收稿日期: 2008-11-11 接受日期: 2009-03-20
DOI: 10. 3724/SP.J.1011.2009.00857
两种生态控草措施对丘陵茶园杂草群落及
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向佐湘 1 单武雄 1 何秋虹 1 肖润林 2**
徐华勤 1 陈 佩 1 程 孝 1,2
(1.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长沙 410128; 2.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沙 410125)
摘 要 实现丘陵茶园杂草生态控制, 可有效减少茶园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消耗, 减少或避免使用化学除草剂。
本研究根据生态位先估和生态位竞争原理, 设计覆盖稻草和间种豆科绿肥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两种杂草
生态控制技术, 同时设置清耕对照(CK), 采用小样方多点取样连续两年调查茶园杂草种群数量、生物量、平均
株高等指标, 发现茶园共有杂草 16 科 31 属 31 种; 3 个处理春季(4 月)发生的杂草特征表现为生长速度较慢、
生物量小、株高在 30 cm 以下; 夏季(7 月)和秋季(9 月)对照的优势恶性杂草多度(Pi)高达 0.788 和 0.759, 稻草
覆盖处理分别为 0.256 和 0.420, 间种白三叶草处理恶性杂草种类较少发生(Pi 值均低于 0.050); 稻草覆盖处理
茶园春、夏和秋季杂草物种丰富度(S)、种群多样性(H)、均匀度(J)等指数均高于对照, 优势集中性指数(C)低
于对照; 间种白三叶草处理春、夏和秋季杂草总数量和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对照, 夏、秋季杂草平均株高显著低
于对照。结果表明两种生态控草处理措施能改变茶园杂草群落结构, 有效控制杂草的生长。
关键词 丘陵茶园 杂草群落 多样性 生态控草 稻草覆盖 间种白三叶草
中图分类号: S541+.206; X1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990(2009)05-0857-05
Effect of ecologically-based weed management strategies on
weed community and diversity in hilly tea plantations
XIANG Zuo-Xiang1, SHAN Wu-Xiong1, HE Qiu-Hong1, XIAO Run-Lin2,
XU Hua-Qin1, CHEN Pei1, CHENG Xiao1,2
(1. College of Agronomy,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2.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Agricultur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angsha 410125, China)
Abstract Ecologically controlling weeds does not only reduce consumption of soil water and nutrient, but also avoid or reduce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herbicides. Two ecologically-based weed management strategies based on pre-evaluation and competition of
niche, straw mulching and white clover intercropping, were conducted in hilly tea plantations in 2005 and 2006, with clean tillage as
the CK. Characteristics of weed community, including weed abundance, dominance, evenness, biomass and mean height were inves-
tigated via multi-sampling in small plot and the effects of two ecologically-based weed management strategie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clean tillage. About 16 families and 31 species of weeds are identified in the study. In April, the dominant weed species are those
growing slowing with low biomass and lower than 30 cm. In July and September, the abundance (Pi) of malignant weed in CK re-
spectively reaches 0.788 and 0.759, while that in straw mulching treatment is respectively 0.256 and 0.420, and a lower malignant
weed occurrence frequency is found in white clover intercropping treatment with Pi<0.050. Weed richness, species diversity and
evenness under straw mulching treatment a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under CK, though the dominant concentration index is lower than
that of CK in spring, summer and autumn. Total number, biomass in spring, summer and autumn, and mean weed height in summer
and autumn under white clover intercropping treatment are lower than those under the control. The two ecologically-based treatments
858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第 17卷


have a favorable effect on weed control than the clean tillage. It therefore implies that white clover intercropping and straw mulching
are effective ecological weed control measures.
Key words Hilly tea plantation, Weed community, Weed diversity, Ecologically-based weed management, Straw mulching,
White clover intercropping
(Received Nov. 11, 2008; accepted March 20, 2009)
亚热带丘陵茶园杂草种类多、生长快, 与茶树
争水、争肥、争空间、争阳光, 影响茶叶的产量和
品质, 杂草危害是亚热带丘陵茶园生产面临的主要
生态问题之一[1]。传统的杂草防除一般使用化学除
草剂或者人工、机械铲除, 容易引发环境污染、水
土流失和物种多样性下降等生态问题[2]。研究不使
用化学除草剂和大量人工、又能保护农业生产区域
物种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控杂草方法, 对农产品优质
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3]。前人研究发现, 覆盖
稻草、间种豆科绿肥对杂草有较好的控制效果[4−6]。
本试验根据生态位先估和生态位竞争原理设计覆盖
稻草和间种豆科绿肥(白三叶草)为核心的茶园杂草
生态控制技术, 通过 2 年的田间试验, 分析各处理
茶园杂草种群结构变化, 比较多度、物种多样性、
均匀度和优势集中性等指标, 研究 2 种控草措施对
茶园杂草的控制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处于湖南省长沙县金井镇的湖南百里
茶廊股份有限公司湘丰东西山茶园 (113°19′E,
28°33′N, 海拔 135 m), 缓坡平地, 集中连片面积 20
hm2, 土壤为花岗岩发育的红壤, pH为 4.3, 有机质、
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别为 10.78 g·kg−1、0.74
g·kg−1、0.36 g·kg−1和 17.86 g·kg−1。试验茶树品
种为“福云早毫”, 种植行为南北向双行定植, 行距
为 160 cm, 株距 25 cm, 列距 25 cm。
1.2 试验处理和材料
本试验设 3 个处理:①稻草覆盖处理, 采用当
地晚稻草分别于 2004年 12月和 2005年 12月覆盖,
稻草覆盖量每次为 1.50 kg·m−2, 稻草平均长度 70
cm 左右, 茶园中耕除草后, 稻草按与茶树行向平行
方向均匀铺盖。②间种控草处理, 间种豆科白三叶
草, 品种为“海发”(Haifa), 种子由湖南农业大学农
学院草业科学系提供, 2004年 9月 16日播种, 播种
量为 4.0 g·m−2, 于茶园中耕除草后均匀撒播于茶园
中。③清耕对照处理(CK)。重复 3 次, 小区面积为
200 m2, 小区顺序排列。
1.3 试验小区管理
各试验小区的施肥、灌溉、茶叶采摘和茶树修
剪等农艺措施基本保持一致 , 白三叶草发芽期间 ,
晴天 2 d浇 1次水, 保持土壤湿润, 以利于种子发芽,
于 10月中旬、下旬施用尿素 2次, 每次 15 g·m−2, 促
进白三叶草生长。杂草管理:稻草覆盖处理和间种
白三叶草处理分别在每次杂草田间调查后(4 月下
旬、7 月下旬和 9 月下旬)以手工拔除杂草为主, 尽
量不影响稻草和白三叶草的覆盖面; 对照处理则在
每次杂草田间调查后用锄头松耕茶树行间土壤 15
cm左右, 并清除杂草。
1.4 调查项目与方法
每个小区按 10点取样, 采用 0.11 m2(33 cm×33
cm 木框定点)的小样方, 现场观察记载杂草种类并
折算每平方米各杂草的数量、株高和地上部总生物
量(鲜重), 调查时间为 2005年和 2006年的 4月中旬、
7月中旬和 9月中旬。
1.5 计算公式与数据处理
物种丰富度(S)即杂草群落中的物种数; 多度(Pi)
用 Berger-Parker 公式计算, Pi= Ni/N, 即 Pi是第 i
物种的个体数(Ni)占群落总个体数(N)的比例; 群落
多样性(H)用 Shannon-Wiener公式测定, H= −ΣPilnPi;
均匀度(J)用 Pielou 公式测定, J= (−ΣPilnPi)/lnS; 优
势集中性(C)用 Simpson公式测定, C=ΣPi2。上述公
式中 i取值范围为 1~S[7,8]。
采用 Excel与 Dpswin数据处理系统进行试验数
据的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丘陵茶园杂草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变化
试验茶园 2005~2006年调查(表 1), 共发生杂草
16 科 31 属 31 种 , 其中单子叶杂草有禾本科
(Gramineae)11属 11种、鸭趾草科(Commelinaceae)2
属 2 种、莎草科(Cyperaceae)1 属 1 种, 双子叶杂草
有菊科(Compositae)3 属 3 种、茜草科(Rubiaceae)和
苋科 (Amaranthaceae)各 2 属 2 种 , 酢浆草科
(Oxalidaceae) 、 伞 形 科 (Umbelliferae) 、 石 竹 科
(Caryophyllaceae)、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报春
花科 (Primulaceae)、千屈菜科 (Lythraceae)、豆科
(Leguminosae) 、 十 字 花 科 (Cruciferae) 、 蓼 科
(Polygonaceae)和百合科(Liliaceae)各 1属 1种; 严重
为害茶园的恶性杂草 11种。
春季(4月)茶园以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
酢浆草 (Oxalis corniculata)、白花蛇舌草 (Hedyotis
第 5期 向佐湘等: 两种生态控草措施对丘陵茶园杂草群落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859


diffusa)、猪殃殃(Galium aparine)、黄鹌菜(Youngia
japonica)、小糠草 (Agrostis alba)和聚花过路黄
(Lysimachia congestiflora)等株高在 30 cm以下(普遍
低于茶树树冠高度)的杂草为主, 此时期杂草生长速
度较慢, 生物量小, 对茶树的生长影响比较小。夏季
(7月)看麦娘、猪殃殃、黄鹌菜、小糠草和聚花过路
黄等春季杂草逐步死亡, 生长快、植株高和生物量
大的马唐 (Digitaria sanguinalis)、狗尾草 (Setaria
viridis) 、 小 飞 蓬 (Conyza canadensis) 和 辣 蓼
(Polygonum hydropiper)等恶性杂草转化为优势种
群。秋季(9月)茶园生长快、植株高和生物量大的马
唐、小飞蓬、辣蓼仍然为优势种, 黄花酢浆草和牛
筋草(Eleusine indica)也逐步上升为优势种。
2.2 生态控草措施对茶园杂草多度(Pi)的影响
春季茶园 3 个处理均以看麦娘、酢浆草、白花
蛇舌草、猪殃殃、黄鹌菜、小糠草和聚花过路黄等
生长速度较慢、生物量小, 株高低于 30 cm, 对茶树
生长影响较小的杂草为主 , 其中看麦娘在覆盖控
草、间种控草和对照处理中多度分别为 0.594、0.390
和 0.676, 为春季最主要的茶园杂草; 此时恶性杂草多
度小且差异不大, 覆盖控草、间种控草和对照处理恶
性杂草总多度分别为 0.009、0.021和 0.029。
夏季对照处理茶园以生长速度快、植株高和生
物量大的恶性杂草为优势种群, 马唐、狗尾草和辣
蓼等 3 种为优势杂草, 恶性杂草总多度达 0.881; 间
种控草处理控草效果最好, 茶园马唐、牛筋草、香

表 1 不同控草措施下不同季节茶园杂草群落多度分析
Tab. 1 Analysis of abundance of weeds community in tea plantation under different weed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different seasons
春(4月) Spring (April) 夏(7月) Summer (July) 秋(9月) Autumn (Sept.)
杂草种类
Weed species 覆盖
Mulching
间种
Intercropping
清耕
CK
覆盖
Mulching
间种
Intercropping
清耕
CK
覆盖
Mulching
间种
Intercropping
清耕
CK
恶性杂草 Malignant weeds
1狗尾草 Setaria viridis 0.009 0.013 0.029 0.069 0.056 0.182 0 0 0
2马唐 Digitaria sanguinalis 0 0 0 0.125 0.037 0.451 0.177 0.051 0.489
3牛筋草 Eleusine indica 0 0 0 0.063 0 0.021 0.133 0.061 0.100
4画眉草 Eragrostis pilosa 0 0.008 0 0 0 0 0 0 0
5假高粱 Sorghum bicolor 0 0 0 0.007 0.009 0 0 0.020 0
6香附子 Cyperus rotundus 0 0 0 0.132 0.019 0.066 0.110 0.031 0.067
7刺苋 Amaranthus spinosus 0 0 0 0.021 0 0 0 0 0
8空心莲子草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0 0 0 0.007 0 0 0 0 0
9辣蓼 Polygonum hydropiper 0 0 0 0.090 0.019 0.155 0.044 0.051 0.170
10土茯苓 Smilax glabra 0 0 0 0.028 0.028 0.028 0.031
11小飞蓬 Conyza canadensis 0 0 0 0.007 0.009 0.006 0.006 0.010 0
恶性杂草总多度
General abundance of malignant weeds
0.009 0.021 0.029 0.549 0.177 0.881 0.498 0.255 0.826
非恶性杂草 Common weeds
12看麦娘 Alopecurus aequalis 0.594 0.390 0.676 0 0 0 0 0 0
13稻 Oryza sativa 0 0 0 0.097 0 0.099 0.051 0
14稗 Echinochloa crusgalli 0 0 0 0 0.027 0.017 0
15假俭草 Erenochloa ophiuroides 0 0 0 0.021 0.019 0 0 0 0
16早熟禾 Poa annua 0 0.003 0 0 0 0 0 0 0
17竹节草 Commelina nudiflora 0 0 0 0.007 0.028 0 0
18疣草 Murdannia keisak 0 0 0 0.014 0 0.022 0.010 0.033
19黄鹌菜 Youngia japonica 0.057 0.005 0.013 0 0 0 0 0 0
20鼠曲草 Gnaphalium affine 0 0 0 0.014 0.028 0 0 0 0
21白花蛇舌草 Hedyotis diffusa 0.033 0.072 0.125 0.049 0.103 0 0 0.133 0
22猪殃殃 Galium aparine 0.014 0.074 0.024 0 0 0 0 0 0
23酢浆草 Oxalis corniculata 0.156 0.405 0.112 0.188 0.495 0.093 0.320 0.500 0.140
24聚花过路黄
Lysimachia congestiflora
0.024 0.026 0 0 0 0 0 0 0
25节节菜 Rotala indica 0 0.005 0 0 0.028 0 0 0 0
26荠菜 Capsella bursa-pastoris 0.052 0 0 0 0 0 0 0.020 0
27鸡眼草 Kummerowia striata 0 0 0 0.014 0.019 0 0.022 0.010 0
28通泉草 Mazua miquelii 0 0 0 0.021 0.065 0 0.022 0.020 0
29铜钱草 Hydrocotyle vulgaris 0 0 0 0 0.037 0 0 0 0
30牛繁缕 Malachium aquaticum 0 0 0 0.028 0 0 0 0
31小糠草 Agrostis alba 0.061 0 0.021 0 0 0 0 0 0
表中数据为 2005年和 2006年平均值, 下表同。 All date of above table are a mean value from the date measured in 2005 and 2006, same for
the following tables.
860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第 17卷


附子(Cyperus rotundus)和辣蓼等恶性杂草种类较少
发生, 恶性杂草总多度为 0.177; 覆盖控草处理茶园
恶性杂草总多度为 0.549。
秋季对照处理茶园马唐、辣蓼和牛筋草等 3 种
恶性杂草为优势种, 恶性杂草总多度达 0.826; 间种
控草处理和稻草覆盖控草处理茶园恶性杂草总多度
分别为 0.255和 0.498, 明显低于对照处理茶园。
2.3 控草措施对茶园杂草群落多样性、均匀度与优
势集中性的影响
茶园杂草物种丰富度(S)、多样性指数(H)、均匀
度指数(J)与优势集中性指数(C)分析结果(表 2)表明,
春季 2种控草处理茶园 S、H和 J值高于对照茶园, C
值低于对照茶园; 夏季杂草的 H 和 S 值为覆盖控草
茶园>间种控草茶园>对照茶园, J值为覆盖控草茶
园>对照茶园>间种控草茶园, C 值为对照茶园>
间种控草茶园>覆盖控草茶园; 秋季茶园杂草的 S
值间种控草茶园>覆盖控草茶园>对照茶园, H 值
覆盖控草茶园>间种控草茶园>对照茶园, J值对照
茶园>覆盖控草茶园>间种控草茶园, C 值间种控
草茶园>对照茶园>覆盖控草茶园。
茶园杂草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与优势
集中性是从不同角度衡量物种群落稳定性的重要指
标, 茶园杂草物种丰富度、群落物种的多样性参数
值与均匀度越大, 优势集中性越小, 则物种群落的
结构越复杂, 其反馈系统也就越强大, 对于环境的
变化或来自物种群落内部种群波动的缓冲作用越强,
物种群落也就越稳定, 这样的杂草群落优势种不太
突出, 杂草也就不容易严重发生。覆盖控草处理茶
园在春、夏和秋季 3 个观测时期杂草物种丰富度和
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对照茶园, 均匀度指数在春和夏
季高于对照茶园, 优势集中性指数在 3 个观测时期
均低于对照茶园, 稻草覆盖使茶园杂草群落趋于稳
定, 杂草群落优势种不明显, 杂草不容易严重发生,
对茶树生长影响比较小, 控草效果好。
2.4 控草措施对茶园杂草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茶园杂草总数量、平均株高和生物量(地上部)
调查结果(表 3)表明, 春季(4月)茶园杂草平均株高 3
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2种控草处理茶园的杂草总数
量分别只有对照茶园的 12.2%和 22.5%, 地上部生物
量分别只有对照茶园的 27.6%和 17.8%, 均显著低于
对照茶园, 2种控草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夏季(7 月)对照茶园杂草总数量比 4 月份降低,
但生物量高达 3 066.7 g·m−2, 平均株高达 78.3 cm,
已严重影响茶树的正常生长发育; 覆盖控草处理茶
园杂草总数量、平均株高和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对照
处理, 分别是对照的 43.0%、67.8%和 22.3%, 有部
分杂草高度超过茶树树冠高度, 对茶树生长已有一
定影响; 间种控草处理茶园除白三叶草覆盖茶树行
间外, 杂草以生物量小、植株不高的酢浆草和白花
蛇舌草为主, 杂草平均株高和生物量显著低于覆盖
控草处理。
秋季(9月)对照茶园杂草总数量和夏季相当, 但
生物量和平均株高明显下降, 分别为 531.5 g·m−2和
41.7 cm; 覆盖控草茶园杂草总数量显著低于对照茶
园 , 但平均株高和生物量与对照茶园差异不显著 ;
间种控草茶园杂草总数量、生物量和平均株高均显
著低于对照茶园, 分别为对照茶园的 29.7%、25.9%
和 58.0%。

表 2 不同控草措施下不同季节茶园杂草群落特征值分析
Tab. 2 Analysis of parameters of weeds community structure in tea plantation under different weed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different seasons
春(4月) Spring (April) 夏(7月) Summer (July) 秋(9月) Autumn (Sept.)
项目 Item 覆盖
Mulching
间种
Intercropping
清耕
CK
覆盖
Mulching
间种
Intercropping
清耕
CK
覆盖
Mulching
间种
Intercropping
清耕
CK
物种丰富度 Species richness (S) 9 11 7 20 16 8 13 14 6
物种多样性 Diversity (H) 1.391 1.372 1.099 2.548 1.953 1.566 1.998 1.833 1.451
均匀度 Evenness (J) 0.663 0.596 0.565 0.837 0.721 0.753 0.804 0.695 0.810
优势集中性 Concentration (C) 0.389 0.328 0.487 0.101 0.271 0.274 0.229 0.376 0.290

表 3 不同控草措施不同季节茶园杂草总数量、平均株高和生物量的变化
Tab. 3 Analysis of total individual number, biomass and average height of weeds in tea plantation under different weed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different seasons
春(4月) Spring (April) 夏(7月) Summer (July) 秋(9月) Autumn (Sept.) 项目
Item 覆盖
Mulching
间种
Intercropping
清耕
CK
覆盖
Mulching
间种
Intercropping
清耕
CK
覆盖
Mulching
间种
Intercropping
清耕
CK
总数量(株·m−2) Total indi-
vidual number per m2
212b 391b 1736a 144b 107b 335a 181b 96c 323a
平均株高 Average height (cm) 21.8a 21.4a 27.7a 53.1b 24.3c 78.3a 37.0a 24.2b 41.7a
生物量 Biomass (g·m−2) 128.7b 83.3b 466.7a 683.3b 278.7c 3 066.7a 506.3a 137.7b 531.5a
同月内处理之间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Different alphabets mean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treatments in the same month.
第 5期 向佐湘等: 两种生态控草措施对丘陵茶园杂草群落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861


3 讨论
茶园覆盖稻草能减缓土壤温度的波动(温度的
波动对许多杂草种子的萌发起推动作用), 稻草覆盖
茶园与对照茶园土表年平均日较差分别为 6.4 ℃和
9.8 ℃ [9], 稻草覆盖极大地改变了处于土壤中的种
子的光环境, 杂草种子和幼苗生长过程中在克服覆
盖在地面稻草的机械阻力时已消耗了贮存的部分碳
水化合物, 从而抑制茶园杂草的正常萌芽、生长和
发育。本试验结果表明, 稻草覆盖处理茶园在春、
夏和秋季杂草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对照
茶园, 均匀度指数在春和夏季高于对照茶园, 优势
集中性指数在 3 个观测时期均低于对照茶园, 稻草
覆盖使茶园杂草群落趋于稳定, 杂草群落优势种不
明显, 杂草不容易严重发生, 对茶树生长影响比较
小, 在春季和夏季的控草效果好, 到秋季后由于覆
盖的稻草大部分已经降解和腐烂, 茶园杂草的发生
数量开始上升 , 杂草生物量和对照茶园差异不明
显。应用稻草覆盖技术控制茶园杂草时, 如在 7 月
下旬开展第 2次覆盖, 保持茶园行间地面覆盖物足以
抑制茶园杂草的正常萌芽和生长, 控草效果会更好。
茶园间种白三叶草也可减缓土壤温度的波动 ,
阻止土壤表面的杂草种子得到光照, 白三叶草的根
系主要分布的 0~20 cm 土层, 密集的地表匍匐茎对
杂草种子萌发产生了较强的机械阻力, 并使处于土
壤表层的部分杂草萌发后因缺乏养分、光照和水分
而逐步死亡, 很好地控制了茶园杂草的发生和发展,
表现在春、夏和秋季间种白三叶草茶园均以看麦娘、
酢浆草、白花蛇舌草和聚花过路黄等生长速度较慢、
生物量小、对茶树生长影响小的杂草种类为主, 马
唐、狗尾草、辣蓼、香附子和牛筋草等恶性杂草种
类发生比较少(多度都在 0.056 以下); 3 个观测时期
杂草总数量和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对照, 夏、秋季杂
草平均株高显著低于对照。但是, 间种控草处理茶
园由于物种过于单一, 作为绝对优势种的白三叶草
种群优势过于明显, 杂草的多样性、均匀度、优势
集中性指数在 3 个观测时期表现不稳定, 也说明茶
园杂草群落处于不稳定状态, 一旦白三叶草失去种
群优势, 茶园杂草容易大发生。生产实践中应用间
种白三叶草控制茶园杂草时, 应定期人工清除杂草,
保持白三叶草的种群优势。
亚热带丘陵茶园杂草种类丰富, 经常发生的杂
草有 42科 146种[10]。作为茶园生态系统中植物多样
性的成分, 杂草能有效改变茶园生态系统的结构, 直
接影响茶园生物多样性和数量配置。杂草与茶树争
水、争肥、争空间、争阳光, 影响茶树的正常生长, 是
新开垦茶园和幼年茶树的主要生态限制因子[11,12]。茶
园人工除草耗工多、劳动力成本高, 持续无草害时
间短(仅 l0~20 d), 控制杂草效益低下; 采用化学除
草成本比较低, 控草效果也比较好, 但除草剂在茶
园的使用污染茶叶, 造成茶叶农药残留量超标, 同
时连续使用土壤中的除草剂残留成分也会破坏土壤
中微生物和土壤昆虫及其他小动物的群落结构, 破
坏茶园土壤根际生物多样性的正常结构[13,14]。覆盖
稻草和间种白三叶草能有效控制茶园杂草的发生 ,
同时可调节茶园土壤温度 [15], 改善茶园土壤结构 ,
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 [16], 成本低廉 , 操作简单 ,
作为茶园生态控草措施适宜在亚热带茶园推广应用,
相关配套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肖润林, 王久荣, 汤宇, 等. 长江流域丘陵茶园生态问题研
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24(3): 585−589
[2] 陈欣, 唐建军, 方治国, 等. 高温干旱季节红壤丘陵果园杂
草保持的生态作用[J]. 生态学杂志, 2003, 22(6): 38−42
[3] 许艳丽, 李春杰, 李兆林. 玉米连作、迎茬和轮作对田间杂
草群落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04, 23(4): 37−40
[4] 员学锋 , 吴普特 , 汪有科 . 秸秆覆盖桃树地生态效应及桃
树的生长状况[J].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23(1): 91−94
[5] 刘春生, 杨吉华, 马玉增, 等. 对板栗园树盘土壤双重覆盖
的效应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20(1): 69−71
[6] 陈素英, 张喜英, 裴冬, 等. 玉米秸秆覆盖对麦田土壤温度
和土壤蒸发的影响 [J]. 农业工程学报 , 2005, 21(10):
171−173
[7] 何云核 , 强胜 . 安徽沿江农区秋熟田杂草种子库特征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16(3): 624−629
[8] 尹力初 , 蔡祖聪 . 长期定位施肥小麦田间杂草生物多样性
的变化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13(3): 57−59
[9] 彭晚霞, 肖润林, 宋同清, 等. 覆盖与间作对亚热带丘陵茶
园地温时空变化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 2006, 17(5):
778−782
[10] 张觉晚 . 娄底地区茶园杂草调查[J]. 茶叶通讯 , 2003 (3):
17−19
[11] 董成森, 肖润林, 王久荣, 等. 湖南丘陵茶区绿茶生产优劣
势及主要生态调控技术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15(3): 198−202
[12] 肖润林, 宋同清, 王久荣, 等. 不同遮荫水平对茶园生态和
茶叶品质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15(6): 7−13
[13] Buhler D. D., Liebaman M., Obrycki J. J.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hallenges to an IPM approach to weed manage-
ment[J]. Weed Science, 2000, 48: 274−280
[14] Cardina J. Crop rotation and tillage system effects on weed
seedbanks[J]. Weed Science, 2002, 50: 448−460
[15] 彭晚霞, 宋同清, 肖润林, 等. 亚热带丘陵区稻草覆盖对茶
园土壤环境、茶叶品质改良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
业学报, 2007, 15(4): 60−63
[16] 徐华勤, 肖润林, 宋同清, 等. 稻草覆盖与间作三叶草对丘
陵茶园土壤微群落功能的影响[J]. 生物多样性, 2008, 16(2):
166−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