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Functional orientation of eco-economic regions in the Loess Plateau

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区功能定位研究



全 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年 11月 第 18卷 第 6期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Nov. 2010, 18(6): 1357−1365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7CB4072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SCX−YW−09−07)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科研业务费(QN2009040)资助
张青峰(1974~), 男, 博士, 副教授, 主要从事土地资源与空间信息技术方面的研究。E-mail: zhqf@nwsuaf.edu.cn
收稿日期: 2010-01-20 接受日期: 2010-04-20
DOI: 10.3724/SP.J.1011.2010.01357
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区功能定位研究*
张青峰 1 吴发启 1 王 力 1,2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杨凌 712100;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杨凌 712100)
摘 要 在以往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分区的基础上, 定义了生态经济功能定位的概念, 确定了黄土高原经济发
展的主导性资源, 并对其主导性和空间分布进行了系统论述; 运用区位商分析法评价了黄土高原 18 个生态经
济区的资源比较优势和产业比较优势, 系统归纳总结了黄土高原生态功能极重要的区域及其分布格局; 根据
生态经济功能定位依据, 运用系统分析和综合归纳法, 对各生态经济区进行特征描述和功能定位, 为区域可
持续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功能定位 区位商 生态经济区 主导性资源 资源、产业比较优势 黄土高原
中图分类号: S181; S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990(2010)06-1357-09
Functional orientation of eco-economic regions in the Loess Plateau
ZHANG Qing-Feng1, WU Fa-Qi1, WANG Li1,2
(1.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Yangling 712100, China; 2. Institut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Yangling 712100, China)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functional orientation of eco-economic regions (as defined in previous studies) is re-examined in this
study. The dominant resourc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Loess Plateau were identified, and their distribution and exposition
were systematically discussed. Meanwhile, a regional quotient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omparative dominances in industries
and resources of 18 eco-economic regions of the Loess Plaeteau. Furthermore, the study summarized relatively important ecological
function regions and their region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Finally, the study used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induction to
explain functional orientation of eco-economic regions in the Loess Plateau.
Key words Functional orientation, Regional quotient, Eco-economic region, Dominant resources,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industry and resource, Loess Plateau
(Received Jan. 20, 2010; accepted April 20, 2010)
生态经济区功能定位是根据自然资源环境、经
济功能的地域分异规律, 并在划分融合生态和经济
要素地域单元的基础上, 从生态功能重要性和社会
经济发展的优势评价分析入手, 明确不同类型的生
态经济单元在更高层次区域发展格局中所承担的生
态和经济功能。其中, 生态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
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条件与效用[1], 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
和水文调蓄、土壤保持、沙漠化控制、营养物质保
持等方面; 经济功能是指某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
和潜能对区域本身以及相关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
平产生的效用和影响, 包括人口聚集、城市发展、
各产业集聚与发展等。
黄土高原区域范围大, 区域间生态环境差异明
显, 整体上可分为 4个生态经济带 18个生态经济区
(图 1)[2]。由于各区资源环境的差异, 使得区域经济
发展水平不平衡, 并出现一系列生态经济问题[3−4]。
根据资源环境特点和发展潜力, 明确各区生态功能
和经济功能并正确定位, 逐步推动形成各具特色的
区域发展格局, 是基于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发展实际
的现实选择, 也是实现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的重大举措。
1358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第 18卷



图 1 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分区图
Fig. 1 Eco-economic regionalization of the Loess Plateau
Ⅰ南部暖温带半湿润农林生态经济带 Southern warm-temperate semi-humid agroforestry eco-economic band: Ⅰ1 天水山丘宽梁沟谷城市
生态经济区 Urban eco-economic zone in Tianshui wide-beam hill area; Ⅰ2 渭河阶地台塬森林生态经济区 Forestry eco-economic zone in Weihe
River valley terrace, tableland plateau; Ⅰ3 陕豫残塬山前丘陵沟谷森林生态经济区 Forestry eco-economic zone in remnant hilly & piedmont
plateau in Shaanxi and Henan Provinces; Ⅰ4 汾河谷阶地森林生态经济区 Forestry eco-economic zone in Fenhe River valley terrace; Ⅰ5 太行山
豫西森林生态经济区 Forestry eco-economic zone in Taihang Mountain in West Henan Province; Ⅰ6 太行山北森林、森林草原生态经济区
Northern Taihang Mountain forest & forest-grassland eco-economic zone. Ⅱ中部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农林牧生态经济带 Central warm-temperate
sub-humid and semi-arid agroforestry & animal husbandry eco-economic band: Ⅱ1 两西黄土丘陵宽塬沟谷森林、森林草原生态经济区 Forest,
forest-grassland eco-economic zone in wide valley in Longzhong and Hexi plateau; Ⅱ2 晋陕黄河山前丘陵梁峁沟谷森林、森林草原生态经济区
Forest, forest-grassland eco-economic zone in piedmont hills-hilly along the Yellow River valley in Shanxi, Shaanxi Provinces; Ⅱ3 陕狭梁沟谷森
林、森林草原生态经济区 Forest, forest-grassland eco-economic zone in narrow beam valley of Shaanxi Province; Ⅱ4 忻州盆地草原、森林草原生
态经济区 Grassland, forest-grassland eco-economic zone in Xinzhou Basin; Ⅱ5 大同盆地草原、森林草原生态经济区 Grassland, forest-grassland
eco-economic zone in Datong Basin. Ⅲ西北部温带半干旱农牧生态经济带 Northwestern temperate semi-arid agro-stockbreeding eco-economy
band: Ⅲ1 兰州山丘草原、荒漠草原生态经济区 Grassland, desert steppe eco-economic zone in hilly area of Lanzhou; Ⅲ2 长城沿线风沙草原、荒
漠草原生态经济区 Dust bowl grassland, desert steppe eco-economic zone along the Great Wall; Ⅲ3 土默特川草原、荒漠草原生态经济区 Tumote
grassland, desert grassland eco-economic zone. Ⅳ北部温带干旱半干旱农牧生态经济带 Northern temperate arid and semi-arid agro-stockbreeding
eco-economic band: Ⅳ1 海东线浅山丘陵森林、草原生态经济区 Forest, grassland eco-economic zone in lowerhills alone Hai-Dong Railway; Ⅳ2
银川河谷平原荒漠草原、绿洲生态经济区 Desert steppe, oasis eco-economic zone in Yinchuan Valley Plain; Ⅳ3 鄂尔多斯高原荒漠草原、草原生
态经济区 Desert steppe, grassland eco-economic zone in the Ordos Plateau; Ⅳ4 河(后)套平原荒漠草原、绿洲生态经济区 Desert steppe, oasis
eco-economic zone in the Hetao Plain.

1 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区功能定位依据
生态经济功能定位应明确生态经济系统在区域
发展中对自身及周围环境的效用和影响。因此, 功
能定位应立足于: (1)生态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生态
与经济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 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
也是紧密联系的。因此, 不能片面强调生态功能或
经济功能, 而应把生态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作为
生态经济功能定位的出发点和目标。(2)区域发展的
比较优势和重点功能。由于功能定位不是生态经济
区自身特点和发展的描述, 而是在整个区域可持续
发展格局中, 所承担的生态与经济功能。因此, 功能
定位不能面面俱到, 应建立在各区域生态功能和经
济功能比较优势分析的基础上, 明确一种或几种在
促进本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占主导作用, 并对整个区
域可持续发展起重要作用的重点功能。(3)区域发展
规划。定位的目的在于通过促进各区生态与经济系
统的协调发展, 推动整个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 定
位既要从各区生态经济系统特点和当前发展状况出
发, 又要结合区域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发展规划, 提
第 6期 张青峰等: 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区功能定位研究 1359


出具有前瞻性的定位[5], 以增强其操作性和指导性。
(4)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性。黄土高原由于特殊的地
理位置, 在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和经济安全中具有十
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6], 因此在功能定位中也要考虑
各区在安全和稳定方面所承担的重要功能。
2 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的优势评价
2.1 主导性资源分析与空间分布
一般认为, 区域产业经济结构能够客观反映出
哪些资源是主导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7]。据黄
土高原各省 2000~2006 年统计年鉴, 黄土高原各生
态经济区产业结构情况见图 2。
从黄土高原各生态经济区三大产业在整个经济
结构中的位置看(图 2), 农业产值和工业产值(特别
是矿业产值)占有较高比重, 以农业耕地资源开发利
用为主要特征的农业产值和以矿产资源为主体的矿
业工业产值成为支撑地方经济的主要支柱; 旅游业
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一定时期内难以成
为主导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图 2 黄土高原各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情况
Fig. 2 Composition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of eco-economic regions in the Loess Plateau

2.1.1 农业耕地资源空间分布
黄土高原各生态经济区农业耕地资源现状见表
1。由表 1 可知, 除Ⅲ3区和Ⅳ4区外, 其余各区的人
均耕地资源均大于我国平均水平(0.09 hm2·人−1)而
小于世界平均水平(0.30 hm2·人−1), 且区域分布很
不平衡。人口密度大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18
人·km−2), 且远大于世界平均水平(34 人·km−2)。
人均耕地较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西北部 ,
自然条件较差, 粮食产量较低; 人均耕地较少的地
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南部, 自然条件较好, 粮食
产量高, 但也是耕地大幅度减少的地区。整体来看,
黄土高原耕地的总体质量不高。
2.1.2 矿产资源空间地理分布
黄土高原作为全国的矿产能源基地, 拥有极为
丰富的矿产资源, 矿种多, 类型齐全, 其中, 煤炭资
源的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此外, 还有铁、锰、
铬、钒等黑色金属矿, 铜、铅、锌、镍、钴、钨、
锡、镁、锑、铂族、金、银、硒、稀土、铌等有色
贵金属及稀有、稀土、稀散元素。有些矿产的保有
储量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黄土高原各生态
经济区主要矿产分布见表 2。
2.2 资源优势评价
矿产资源和耕地资源是黄土高原经济发展的
主导性资源。本文用资源优势度来衡量各区的资源
优势。
表 1 2005年黄土高原各生态经济区耕地资源现状
Tab. 1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of eco-economic regions
in the Loess Plateau in 2005
生态经济区
Eco-economic
region
耕地占本区
面积比例
Cultivated
land area
percentage
(%)
人均耕地
Cultivated
land area
per capita
(hm2)
耕地占黄土
高原面积比例
Proportion of
cultivated
land
area (%)
人口密度
Population
density
(人·km−2)
Ⅰ1 25.40 0.17 0.33 207
Ⅰ2 25.43 0.12 3.43 610
Ⅰ3 32.58 0.12 1.60 415
Ⅰ4 22.07 0.18 1.79 286
Ⅰ5 18.28 0.13 2.96 585
Ⅰ6 14.72 0.17 0.22 90
Ⅱ1 25.35 0.19 2.61 196
Ⅱ2 20.10 0.24 2.67 155
Ⅱ3 13.42 0.16 0.38 105
Ⅱ4 29.03 0.25 2.00 513
Ⅱ5 28.96 0.29 3.85 180
Ⅲ1 20.91 0.17 2.25 307
Ⅲ2 10.69 0.29 0.97 47
Ⅲ3 29.67 0.52 3.04 140
Ⅳ1 15.83 0.17 1.11 240
Ⅳ2 19.13 0.17 1.21 140
Ⅳ3 4.88 0.21 0.17 123
Ⅳ4 26.93 0.58 1.57 99
1360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第 18卷


表 2 黄土高原各生态经济区主要矿产资源分布
Tab. 2 Mineral resources distribution in eco-economic regions in the Loess Plateau
生态经济区
Eco-economic region
主要矿业类型 Main mineral type 县市旗 County
Ⅰ2 煤炭 Coal 铜川、黄陵 Tongchuan, Huangling
Ⅰ3 黄金、有色金属、煤炭 Gold, nonferrous metals, coal
三门峡、灵宝、渭南、韩城、澄城、合阳、潼关、渑池、陕县
Sanmenxia, Lingbao, Weinan, Hancheng, Chengcheng, Heyang, Tongguan,
Mianchi, Shaanxian
Ⅰ4 煤炭、有色金属 Coal, nonferrous metals 乡宁、垣曲、河津、霍州 Xiangning, Huanqu, Hejin, Huozhou
Ⅰ5 有色金属、煤炭、冶金 Nonferrous metals, coal, metallurgy
巩义、荥阳、新安、伊川、宜阳、临汾、晋城、高平、阳城
Gongyi, Xingyang, Xin’an, Yichuan, Yiyang, Linfen, Jincheng, Gaoping,
Yangcheng
Ⅱ1 油气、煤炭、有色金属 Oil and gas, coal, nonferrous metals
华亭、庆阳、吕梁、孝义、柳林、交口、灵石、延川
Huating, Qingyang, Luliang, Xiaoyi, Liulin, Jiaokou, Lingshi, Yanchuan
Ⅱ3 油气 Oil and gas 吴旗、子长、志丹 Wuqi, Zichang, Zhidan
Ⅱ4 煤炭 Coal 阳泉、古交、太原 Yangquan, Gujiao, Taiyuan
Ⅱ5 煤炭、有色金属、黄金、非金属 Coal, nonferrous metals, gold, non-metal
大同、朔州、左云、灵丘、原平、繁峙、宁武、浑源
Datong, Shuozhou, Zuoyun, Lingqiu, Yuanping, Fansi, Ningwu, Hunyuan
Ⅲ1 油气、煤炭、综合 Oil and gas, coal, integrated mine
盐池、靖边、横山、神木、榆林
Yanchi, Jingbian, Hengshan, Shenmu, Yulin
Ⅲ3 冶金、煤炭 Metallurgy, coal 包头、准格尔、伊金霍洛 Baotou, Zhungeer, Yijinhuoluo
Ⅳ1 煤炭 Coal 大通、桥头镇 Datong, Qiaotou Town
Ⅳ2 煤炭、非金属、冶金、有色金属 Coal, nonmetal, metallurgy, nonferrous metal
石咀山、青铜峡、平罗、中宁、灵武、白银
Shizuishan, Qingtongxia, Pingluo, Zhongning, Lingwu, Baiyin
Ⅳ3 煤炭 Coal 乌海 Wuhai

2.2.1 矿产资源优势度评价
矿产资源优势度[8]计算公式为:
i
i
M aS= ∑ (1)
式中, M为矿产资源优势度; i为矿产资源类型数; a
为矿井规模系数, 大中小矿分别赋予系数 3、2、1; Si
为主要类型矿产资源评价得分。对黄土高原矿产资
源主导性分析表明, 黑色、有色金属及煤炭对国民
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大, 石油次之, 其他类型矿产资
源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较小。因此, 运用专家打分
法, 对不同矿产资源优势进行初步评价, 赋值标准
如下: 黑色、有色金属及煤炭资源类为 7分, 石油、
天然气资源类为 5分, 贵金属类为 3分, 其他类型矿
产资源为 1分。
2.2.2 耕地资源优势度评价
耕地资源优势度[9]计算公式为:

/i i
i i
i i
c P
C
c P
′ = ∑ ∑ (2)
式中, C为耕地资源优势度, 表示耕地资源的丰富程
度; i 为第 i 个生态经济单元; ci为第 i 个生态经济
单元的耕地面积; Pi 为第 i 个生态经济单元的国土
面积。
2.2.3 产业优势比较方法
区位商是空间分析中用以计量所考察多种对象
相对分布的方法, 它将分析结论体现为一个相对份
额指标值, 即区位商值, 以此来衡量各区产业发展
的比较优势[10]。计算公式为:

/ij ij
i
ij
ij i j
i i j
L L
LQ
L L
=

∑ ∑∑ (3)
式中, i为第 i个生态经济单元(地区); j为第 j个行业,
根据黄土高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统计资料的可得性,
选择农业、工业、服务业作为主要产业进行评价; Lij
为第 i个行业的产业增加值; LQij为 i生态经济单元 j
行业的区位商, 即 i地区 j行业占整个黄土高原同行
业的比重与 i 地区经济总量占整个黄土高原经济总
量的比重之比。如果 i地区的 j行业占整个黄土高原
同行业的比重相对大于本地区经济总量占整个黄土
高原总量的比重, 意味着 i地区的 j行业在整个黄土
高原具有比较优势。
2.2.4 评价结果
矿产资源储量数据由于很难具体到县, 故主要
以黄土高原矿产资源分布图和成矿带分布资料作为
基础资料, 其他均以 2005年各省统计年鉴数据为基
础进行评价计算。同时, 通过 SPSS软件的分层聚类,
将评价结果划分为高、较高、中等、低、较低 5类,
见表 3。
由表 3 可知, 在资源比较优势方面: (1)黄土高
原矿产资源优势度高和较高的区域比较分散, 其中
I3、I5、Ⅱ5和Ⅳ2 4 个区的矿产资源比较优势强, 矿
产资源发展潜力大; I4、Ⅱ2、Ⅱ4、Ⅲ2、Ⅲ3区虽也有
分布, 甚至个别县市的矿产资源优势度还比较突出,
但就整个区域来看处于中等水平; (2)耕地资源优势
度高和较高的区域比较集中, 其中 I2、I4、I5、Ⅱ4、
第 6期 张青峰等: 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区功能定位研究 1361


表 3 黄土高原各生态经济区经济优势评价
Tab. 3 Estimation of economic dominances of eco-economic regions in the Loess Plateau
矿产优势度
Dominance on minerals
耕地优势度
Dominance on cultivated land
农业区位商
Quotient of agriculture
工业区位商
Quotient of industry
服务业区位商
Quotient of tertiary industry生态经济区
Eco-economic
region 数值
Value
水平
Level
数值
Value
水平
Level
数值
Value
水平
Level
数值
Value
水平
Level
数值
Value
水平
Level
Ⅰ1 1 低 Lowest 1.10 中等 Medium 0.75 较低 Lower 0.85 中等 Medium 1.34 较高 Higher
Ⅰ2 42 较低 Lower 1.92 较高 Higher 0.93 较低 Lower 1.01 较高 Higher 1.00 中等 Medium
Ⅰ3 122 较高 Higher 1.04 中等 Medium 1.05 中等 Medium 1.04 较高 Higher 0.91 较低 Lower
Ⅰ4 63 中等 Medium 1.37 较高 Higher 1.29 中等 Medium 1.07 较高 Higher 0.78 较低 Lower
Ⅰ5 177 高 Highest 1.52 较高 Higher 0.81 较低 Lower 1.16 较高 Higher 0.79 较低 Lower
Ⅰ6 1 低 Lowest 0.46 低 Lowest 1.75 较高 Higher 0.97 较高 Higher 0.78 较低 Lower
Ⅱ1 36 较低 Lower 1.10 中等 Medium 2.32 较高 Higher 0.67 较低 Lower 1.08 中等 Medium
Ⅱ2 89 中等 Medium 0.94 中等 Medium 0.91 较低 Lower 1.10 较高 Higher 0.86 较低 Lower
Ⅱ3 30 较低 Lower 0.42 低 Lowest 2.19 较高 Higher 0.04 低 Lowest 2.19 高 Highest
Ⅱ4 77 中等 Medium 3.08 高 Highest 0.50 低 Lowest 1.01 较高 Higher 1.16 较高 Higher
Ⅱ5 113 较高 Higher 1.52 较高 Higher 1.16 中等 Medium 0.93 中等 Medium 1.05 中等 Medium
Ⅲ1 10 低 Lowest 0.65 较低 Lower 0.86 较低 Lower 0.90 中等 Medium 1.22 较高 Higher
Ⅲ2 66 中等 Medium 0.33 低 Lowest 2.31 较高 Higher 0.82 中等 Medium 0.83 较低 Lower
Ⅲ3 76 中等 Medium 1.67 较高 Higher 0.65 低 Lowest 1.03 较高 Higher 1.08 中等 Medium
Ⅳ1 28 较低 Lower 0.49 低 Lowest 4.38 高 Highest 0.58 较低 Lower 0.49 低 Lowest
Ⅳ2 104 较高 Higher 0.59 较低 Lower 1.00 中等 Medium 0.98 较高 Higher 1.03 中等 Medium
Ⅳ3 21 较低 Lower 0.15 低 Lowest 0.26 低 Lowest 1.34 高 Highest 0.70 较低 Lower
Ⅳ4 1 低 Lowest 0.84 中等 Medium 2.70 较高 Higher 0.63 较低 Lower 1.02 中等 Medium

Ⅱ5、Ⅲ3 6个区的耕地资源比较优势强, 农业发展潜
力大。
产业比较优势方面: (1)高土高原农业区位商值
高或较高的生态经济区有Ⅰ6、Ⅱ1、Ⅱ3、Ⅲ2、Ⅳ1、
Ⅳ 4, 表明这些生态经济区仍以农业为主导产业 ;
(2)工业区位商值高或较高的生态经济区比较分散 ,
有 10 个, 表明大部分生态经济区以工业为主导产
业; (3)服务业区位商值较高的生态经济区也比较分
散, 有Ⅰ1、Ⅱ3、Ⅱ4、Ⅲ1 4个区, 其中太原、兰州、
天水、西安和延安等分别作为区域中心城市, 人口
聚集效应的带动使得服务业比较发达, 此外, 中等
水平的生态经济区由于独特的旅游资源, 使得服务
业发展也颇具优势。
3 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区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
3.1 主要生态系统特征、分布和功能
(1)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对维持黄土高
原地区生态平衡、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农林
牧生产条件、维持生物多样性发挥着巨大作用。黄
土高原森林资源少且分布极不均匀, 主要为天然次
生林 , 占有林地面积的 70%左右 ; 其次为人工林 ,
在平原地区以杨树为主, 黄土丘陵南部以刺槐为主,
北部和风沙区又以杨树为主; 灌木林中以柠条和沙
棘为主, 风沙区为柠条和沙柳。森林植被主要分布
于山体, 并形成了集中分布的林区; 山西省吕梁山、
太岳山、太行山, 陕西省的秦岭、黄龙山, 陕甘交界
的关山、子午岭, 甘肃省的小陇山、西秦岭, 宁夏的
六盘山等处, 森林覆被率均在 30%以上, 成为黄土
高原的绿岛; 而其余广大黄土丘陵区和风沙区森林
覆被率一般低于 10%。
(2)草地生态系统。黄土高原的草地生态系统包
括草甸草原、干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山
地草甸、灌丛草甸、疏林类草地等, 见表 4。草地生
态系统可提供大量、多样的肉、蛋、奶、毛、皮产
品, 且在保持土壤、防止土地沙漠化、改善区域环
境质量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草地生态系统中
的多种珍稀野生动物,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也具
有重要意义。
(3)荒漠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是黄土高原重
要的生态系统类型, 分布较为广泛。从大的地貌单
元上可将黄土高原荒漠生态系统分为长城沿线荒漠
生态系统、土默特川荒漠生态系统、兰州山丘荒漠
生态系统、鄂尔多斯高原荒漠生态系统、河套平原
荒漠生态系统等。黄土高原荒漠生态系统虽结构简
单, 但因其分布面积大, 又处于生态环境较为敏感
的地区, 故在防止荒漠化、保护绿洲稳定、维持生
物多样性等方面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绿洲生态系统。绿洲是镶嵌在荒漠中的“绿
色岛屿”, 是干旱自然地理条件下, 利用外来补给径
流而发展起来的自然植被和灌溉经济社会区域。人
1362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第 18卷


表 4 黄土高原草场类型及分布
Tab. 4 Type and distribution of grassland in the Loess Plateau
草场类型 Grassland type 分布特征 Distribution character
草甸草原 Meadow steppe 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中南部山区, 海拔 1 700~2 000 m
Mainly in south-middle of the plateau with 1 700~2 000 m elevation
干草原 Dry grassland 分布于黄土高原中部广大黄土丘陵地区, 海拔 1 100~2100 m
In middle part of the plateau with 1 100~2 100 m elevation
荒漠草原 Desert steppe 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的中西北部 In middle and northwest of the plateau
草原化荒漠 Steppe desert 主要分布在荒漠草原的插花地段上, 面积不大, 分布较零散, 这一类型的草原植被稀疏, 草群不能郁闭
Scatted in desert steppe in small area with sparse grass
山地草甸
Mountain meadow
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中低山地的阴湿区, 面积不大, 多呈岛状分布, 分布区海拔一般在 1 700~3 800 m
Island disjunction in dankness areas of middle and lower mountain area of the plateau with 1 700~3 800 m elevation
灌丛草甸 Shrub meadow 分布在黄土高原的中、低山地, 海拔 1 900~3 000 m, 一般分布坡度较陡, 地表冲刷严重, 优良牧草生长稀疏, 以根系发达的小灌木及杂类草占据优势 In middle and lower mountain area with 1 900~3 000 m elevation
疏林类草地
Sparse forest grassland
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多年造林而不成林的稀疏人工林及局部天然次生林内, 面积较大, 牧草生长旺盛, 但由于
受森林的制约, 利用率较低 In sparse artificial forest or part natural forest

类意志决定着绿洲生态系统的兴衰和发展。根据人
们的需要, 绿洲主要植被为粮、油、瓜果、蔬菜、
人工防风林带、城镇绿化植物等。从大的地貌单元
看, 黄土高原的绿洲生态系统主要包括银川河谷绿
洲生态系统和河套平原绿洲生态系统。绿洲生态系
统的总体格局简单。特殊的自然条件对绿洲生态系
统的作用极大, 反之, 绿洲生态系统又影响着自然
环境。
3.2 生态功能重要性区域及分布
根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定义和黄土高原生态
系统的特点,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包括
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和水文调蓄、土壤保持、
沙漠化控制 4个方面。
(1)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一般以生态系统
类型、生境的特殊性以及物种丰富度为标准, 把国
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极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区
域。主要分布在河南省灵武县亚武山区, 山西省吕
梁山区和太行山区, 陕西省秦岭山区、黄河湿地、
陕北沙区, 甘肃省的祁连山区、崆峒山区、莲花山
区、兴隆山区和天水山区, 宁夏贺兰山区、云雾山
区、六盘山区、罗山山区、中卫和平罗地区, 青海省
互助北山山区, 此外还包括河谷湖泊湿地和局部荒
漠地区。各区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域统计见表 5。
(2)水源涵养和水文调蓄重点区域。一般根据流
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对整个流域水资源的贡献以及对
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程度来评价。在综合考虑黄
土高原降水的空间分布与水系的产流区、汇流区、
使用与消散区等流域位置关系, 以及各生态系统与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类型对应关系等因素的基础上,
确定了城市水源地, 中高山森林、草甸及冰川积雪
带, 高山湖泊湿地, 大中河流域及其上中游部位的
湖泊湿地、水库为极重要的水源涵养与水文调蓄区
域。主要分布在黄河上中游地区中高山区、盆地、
谷地, 吕梁山、子午岭、六盘山、太行山的中高山
区, 河谷平原区的河流、湖泊、水库及山前平原城
市水源地。
(3)土壤保持重要性地区。一般根据土壤侵蚀敏
感性和可能侵蚀量, 对下游河床和水资源可能造成
的危害程度与范围来判断, 认为 2~3 级河流、主要
城市水体及土壤侵蚀中度敏感的沙漠边缘绿洲地带
及河谷地区是土壤保持的极重要区域 , 包括毛乌
素、库布齐、乌兰布和、河东等沙漠及零星片块状
沙丘, 洮河、湟水、渭河、汾河、祖厉河、清水河、
北洛河、黄甫川、窟野河、无定河等河谷地区。目
前这些地区为保持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 均采取不
同程度的流域综合治理和防风固沙生态恢复措施 ,
但近期效果不显著。
(4)沙漠化控制重要性地区。一般以区域沙漠化
造成的可能生态环境后果与影响范围以及受沙漠化
影响的人口数量来评价, 能更客观反映沙漠化造成
的影响。黄土高原沙漠化控制的极重要地区主要分
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南部和鄂尔多斯高原北部地
区、陕西榆林地区的北部风沙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
盐池县东北部、内蒙古河套平原西南地区。
综上所述,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及
重要地区主要分布在五台山、太行山、中条山、贺
兰山、六盘山和秦岭山区, 河套平原、内蒙古鄂尔
多斯高原、陕北和山西高原、准噶尔盆地, 黄河各
水系等。这些区域气候相对湿润, 植被覆盖度高, 生
物种类多, 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 对维
护黄土高原生态经济系统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4 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区主体功能定位
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
始减弱的区域, 要着力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 化解
资源环境瓶颈制约, 同时发展城市经济, 形成带动
黄土高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
核心区域; 对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经济
第 6期 张青峰等: 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区功能定位研究 1363


表 5 黄土高原各生态经济区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域统计表
Tab. 5 Key protected areas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 of eco-economic regions in the Loess Plateau
类型
Type
生态经济区
Eco-economic
region
总数量
Number
占该类型数量比例
Proportion to total number of
the type (%)
面积
Area (hm2)
占所属分区面积比例
Proportion to their respective
regional area (%)
Ⅱ5 1 33.33 3 333 0.067
Ⅲ1 1 33.33 4 000 0.058
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
Grassland and meadow eco-
system
Ⅲ3 1 33.33 9 500 0.264
Ⅰ2 1 20.00 100 0.003
Ⅰ5 1 20.00 163 0.004
Ⅲ1 1 20.00 9 795 0.143
地质遗迹
Geological heritage
Ⅳ2 2 40.00 7 540 0.187
Ⅱ1 1 33.33 1 500 0.032
Ⅲ3 1 33.33 1 739 0.048
古生物遗迹
Paleontological relics
Ⅳ3 1 33.33 45 600 2.090
Ⅰ3 1 14.29 6 540 0.216
Ⅲ2 1 14.29 19 148 0.330
Ⅲ3 3 42.86 140 896 3.919
荒漠生态系统
Desert ecosystem
Ⅳ2 2 28.57 95 522 2.367
Ⅰ2 2 14.29 37 602 1.067
Ⅰ3 2 14.29 57 475 1.897
Ⅰ4 1 7.14 68 000 2.645
Ⅲ1 1 7.14 84 000 1.227
Ⅲ2 1 7.14 11 200 0.193
Ⅲ3 2 14.29 6 945 0.193
Ⅳ2 3 21.43 27 847 0.690
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
Inland wetland and water
ecosystem
Ⅳ4 2 14.29 52 539 1.414
Ⅰ1 1 1.89 47 930 8.132
Ⅰ2 2 3.77 39 607 1.123
Ⅰ3 1 1.89 3 715 0.123
Ⅰ4 4 7.55 23 695 0.922
Ⅰ5 4 7.55 127 030 3.297
Ⅱ1 2 3.77 51 920 1.111
Ⅱ2 6 11.32 92 663 1.642
Ⅱ4 9 16.98 230 121 17.937
Ⅱ5 6 11.32 112 877 2.261
Ⅲ1 4 7.55 128 216 1.873
Ⅲ2 2 3.77 81 954 1.414
Ⅲ3 4 7.55 239 954 6.674
Ⅳ1 3 5.66 286 921 6.445
Ⅳ2 4 7.55 115 186 2.855
森林生态系统
Forest ecosystem
Ⅳ4 1 1.89 120 538 3.244
Ⅰ2 4 16.67 81 500 2.312
Ⅰ3 2 8.33 195 454 6.451
Ⅰ4 1 4.17 11 017 0.429
Ⅰ5 4 16.67 131 294 3.407
Ⅱ1 2 8.33 94 180 2.015
Ⅱ2 2 8.33 68 393 1.212
Ⅱ4 1 4.17 13 684 1.067
Ⅱ5 3 12.50 51 740 1.036
Ⅲ3 3 12.50 20 770 0.578
野生动物
Wildlifes
Ⅳ4 2 8.33 60 300 1.623
I5 1 12.50 21 440 0.556
Ⅲ3 2 25.00 3 107 0.086
Ⅳ3 2 25.00 700 611 32.112
野生植物
Wild plants
Ⅳ4 3 37.50 111 490 3.000
合计 Total 117 3 958 291 6.230
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网站 Data are from the website of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hina (2009−08−20).
1364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第 18卷


较好的区域, 要充实基础设施, 增强吸纳资金、技
术、产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的能力, 加快工业化和城
市化, 增强区域辐射作用, 逐步成为支撑今后黄土
高原经济发展和聚集人口的重要载体; 对于生态环
境脆弱、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较差的区域, 如退耕
还林(草)地区、天然林保护地区、草原“三化”地区、
重要水源保护地区、重要湿地、水资源严重短缺地
区、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等, 要依法实行强制性保护,
重点开展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综合自然生态保护,
防治水土流失与荒漠化。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
业 , 促进生态旅游 , 提升服务业水平 , 成为农村人
口向城市迁移的重要诱因。
在各生态经济区经济优势和生态功能重要性分
析的基础上, 各生态经济区功能定位见表 6。

表 6 黄土高原各生态经济区功能定位
Tab. 6 Functional orientation of eco-economic regions in the Loess Plateau
生态经济区 Eco-economical regionalization 功能定位 Functional orientation
I 南部暖温带半湿润农林生态经济带 Southern warm-temperate semi-humid agroforestry eco-economic band
Ⅰ1 天水山丘宽梁沟谷城市生态经济区 Urban eco-economic zone in Tianshui wide-beam hill area 城市综合特色经济, 生态旅游 Special city economy, eco-tourism
Ⅰ2
渭河阶地台塬森林生态经济区
Forestry eco-economic zone in Weihe River valley terrace, tableland
plateau
特色种植业, 森林旅游、轻工业发展
Characteristic crop farming, forest tourism, light industry
Ⅰ3
陕豫残塬山前丘陵沟谷森林生态经济区
Forestry eco-economic zone in remnant hilly & piedmont plateau in
Shaanxi and Henan Provinces
自然生态保护, 农林牧综合发展; 矿产开发、生态旅游
Nature conservation, agro-forest-animal husbandry combined develop-
ment, minerals exploitation, eco-tourism
Ⅰ4 汾河谷阶地森林生态经济区 Forestry eco-economic zone in Fenhe River valley terrace
现代农业、轻工业发展
Modern agriculture, light industry
Ⅰ5
太行山豫西森林生态经济区
Forestry eco-economic zone in Taihang Mountain in West Henan
Province
生态环境改善, 矿产开发, 综合经济
Eco-environment improvement, minerals exploitation and comprehensive
economy
Ⅰ6
太行山北森林、森林草原生态经济区
Northern Taihang Mountain forest & forest-grassland eco-economic
zone
现代农业, 轻工业发展 Modern agriculture, light industry
Ⅱ 中部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农林牧生态经济带 Central warm-temperate sub-humid and semi-arid agroforestry & animal husbandry
eco-economic band
Ⅱ1
两西黄土丘陵宽塬沟谷森林、森林草原生态经济区
Forest, forest-grassland eco-economic zone in wide valley in
Longzhong and Hexi plateau
自然生态保护和改善, 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
Nature conservation and improvement,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of cha-
racteristic farm production
Ⅱ2
晋陕黄河山前丘陵梁峁沟谷森林、森林草原生态经济区
Forest, forest-grassland eco-economic zone in piedmont hills-hilly
along the Yellow River valley in Shanxi, Shaanxi Provinces
水土保持, 特色都市经济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pecial city economy
Ⅱ3
陕狭梁沟谷森林、森林草原生态经济区
Forest, forest-grassland eco-economic zone in narrow beam valley
of Shaanxi Province
生物多样性保护, 矿产开发利用、城镇综合经济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minerals exploitation, comprehensive town-
ship economy
Ⅱ4 忻州盆地草原、森林草原生态经济区 Grassland, forest-grassland eco-economic zone in Xinzhou Basin
自然生态保护和改善, 现代农业、矿产开发
Nature conservation and improvement, modern agriculture, minerals exploitation
Ⅱ5 大同盆地草原、森林草原生态经济区 Grassland, forest-grassland eco-economic zone in Datong Basin
生态环境改善, 矿产开发利用, 特色旅游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minerals exploitation, characteristic tourism
Ⅲ 西北部温带半干旱农牧生态经济带 Northwestern temperate semi-arid agro-stockbreeding eco-economy band
Ⅲ1
兰州山丘草原、荒漠草原生态经济区
Grassland, desert steppe eco-economic zone in hilly area of Lan-
zhou
草地退化防治, 现代贸易、旅游服务业
Control of grassland degradation, modern trade, hospitality industry
Ⅲ2
长城沿线风沙草原、荒漠草原生态经济区
Dust bowl grassland, desert steppe eco-economic zone along the
Great Wall
沙漠化控制重点区域, 石化工业、城市(镇)综合经济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petrochemical industry, comprehensive township
economy
Ⅲ3 土默特川草原、荒漠草原生态经济区 Tumote grassland, desert grassland eco-economic zone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现代农业、轻工业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modern agriculture, light
industry
Ⅳ 北部温带干旱半干旱农牧生态经济带 Northern temperate arid and semi-arid agro-stockbreeding eco-economic band
Ⅳ1
海东线浅山丘陵森林、草原生态经济区
Forest, grassland eco-economic zone in lowerhills alone Hai-Dong
Railway
综合自然生态保护
Nature conservation
Ⅳ2 银川河谷平原荒漠草原、绿洲生态经济区 Desert steppe, oasis eco-economic zone in Yinchuan Valley Plain
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综合经济开发
Water conservatio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comprehensive economy
Ⅳ3 鄂尔多斯高原荒漠草原、草原生态经济区 Desert steppe, grassland eco-economic zone in the Ordos Plateau
沙漠化控制, 矿产开发, 民族手工业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minerals exploitation, nationality handicraft industry
Ⅳ4 河(后)套平原荒漠草原、绿洲生态经济区 Desert steppe, oasis eco-economic zone in the Hetao Plain
综合自然生态保护, 现代畜牧业、特色农业和旅游业
Nature conservation, modern stockbreeding,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第 6期 张青峰等: 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区功能定位研究 1365


5 讨论
黄土高原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发
展的历史资料纷繁庞杂, 就整个黄土高原宏观区域
而言, 虽也有过区划方案和功能定位研究, 但对于
综合生态经济区划及其功能定位却少有研究。论文
在已有生态经济区划方案的基础上, 根据黄土高原
各区经济发展过程中起主导地位的资源赋存, 确定
主导性资源的丰度及优势度, 应用区位商值法衡量
各区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 根据分区主要生态系统
特征、分布和功能, 以及生态功能重要性区域, 分析
并定位了各生态经济区的主要功能。这不仅可以为
开展与黄土高原相关的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而
且为各区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限于资料获取的难度, 本研究以县域行政区作
为最基本单元。若能以乡(镇)为基本单元进行全面细
致的研究, 将大大提高分区和功能定位的可操作性;
此外, 若能在 GIS 技术支持下, 基于相对均质的地
理网格单元, 按照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划分出生态经
济带, 并在每个自然带内再按照不同地貌类型单元
的环境条件、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
开展分区和功能定位的对比研究, 无疑将是很好的
补充和延伸。
黄土高原区域范围大, 区域间生态环境差异明
显, 本研究以 2 级分区为基础, 所谈的生态经济也
仅是大生态和大经济的概念 ; 在功能定位研究中 ,
也仅考虑了主导性资源的产业优势, 未能进一步考
虑诸如人口集聚度、交通优势度、水资源状况等因
素。因此, 本研究对各区的结论性功能定位也仅仅
是从结构和组成的角度分析区域经济和环境的优势
与问题, 而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分析极少。如何详
尽到 3 级分区, 将各分区内自然生态条件好、经济
发达、人口聚集程度高的地区进一步从 2 级分区中
划分出来, 细化功能定位, 是今后需要继续探究的
问题。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 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
程[EB/OL]. 2008-05-19. http://www.zhb.gov.cn/natu/stbh/stglq/
200308/t20030815_90755.htm
[2] 张青峰 , 吴发启 . 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分区的研究[J]. 中国
生态农业学报, 2009, 17(5): 1−6
[3] 张文辉, 刘国彬. 黄土高原植被生态恢复评价、问题与对策
[J]. 林业科学, 2007, 43(1): 102−106
[4] 党小虎, 刘国彬, 全斌, 等. 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建设若干问
题[J]. 生态经济, 2007(1): 24−28
[5] 杨改河. 西藏“一江两河”农业区域开发潜力与模式及其
理论研究[M]. 西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6] 袁榴艳. 新疆生态经济区功能定位研究[D]. 杨凌: 西北农
林科技大学, 2007
[7] 中国工程院课题组 . 经济区划及其区域政策调整研究[C]//
“十一五”规划战略研究 . 北京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5: 342−358
[8] 肖克炎, 王勇毅. 中国矿产资源评价新方法新模型[M]. 北
京: 地质出版社, 2006
[9] 廖允成 , 王立祥 , 温晓霞 . 黄土高原农业地域资源优势利
用与产业化探讨[J]. 自然资源学报, 2000, 15(1): 51−55
[10] 孙鸿烈, 张荣祖. 中国生态环境建设地带性原理与实践[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