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Interactions between evolution of farming systems and environment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Huang-Huai-Hai Plain during the historic period

历史时期黄淮海平原农作制度变迁与农业生产环境演变



全 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年 9月 第 19卷 第 5期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Sep. 2011, 19(5): 1072−1079 农田耗水研究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0CB428404)资助
林忠辉(1971~), 男, 硕士, 副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作物模型区域应用。E-mail: linzh@igsnrr.ac.cn
收稿日期: 2011-07-20 接受日期: 2011-07-27
DOI: 10.3724/SP.J.1011.2011.01072
历史时期黄淮海平原农作制度变迁与
农业生产环境演变*
林忠辉 莫兴国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摘 要 一定地域内的农业发展与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紧密相关, 而农业不同发展阶段对环境
的影响深受所采取的农作制度的影响, 这恰恰是传统研究中重视不够的地方。基于文献回顾, 本文以不同农业
发展阶段农作制度的变迁及其对农业环境的影响为切入点, 论述了历史时期黄淮海平原农业不同发展阶段农
作制度演变的主要特点, 以及农作制度的变迁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影响。黄淮海平原的农业发展与黄河下游河
道的稳定与否密切相关。南宋黄河改道以前, 黄河下游在河北平原长期摆动, 加上战争的破坏, 导致河北平原
农业发展大部长期落后于黄淮平原。黄淮平原则在黄河南流的漫长时期内深受河患影响。在现代农业科技光
临黄淮海平原以前, 黄淮海平原的农作制度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只是在对环境适应的前提下的细微改进 ,
其对环境的作用主要体现于平原自然植被被人工植被安全替代后, 因林木需求而导致山地植被的破坏、山地
土壤侵蚀加剧, 从而导致下游地区的河道淤塞、湖泊消失、排水不畅和大面积的盐碱地出现, 最终恶化了农业
生产环境, 使得农业生产水平长期维持较低水平。
关键词 黄淮海平原 农作制度 环境演变 历史时期 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S0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990(2011)05-1072-08
Interactions between evolution of farming systems and environment for agricul-
tural production in the Huang-Huai-Hai Plain during the historic period
LIN Zhong-Hui, MO Xing-Guo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a certain geographical reg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its natural resource base and development
level of socio-economy and technology. The effec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n the environment is changing with the evolution of
farming systems. Based on a literature analysis,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farming systems and the environment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Huang-Huai-Hai Plain during the historic period were discusse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North
China Plain during the historic period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hannel stability of the lower reach of Yellow River. Before Song
Dynasty, the low lev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Hebei Plain compared to the Huang-Huai-Hai Plain was the results of the
channel shifts of the Yellow River in the Hebei Plain coupled with the destruction of war. After Song Dynasty, agricultural develop-
ment of the Huang-Huai-Hai Plain was suffering from the Yellow River in a long period of time. Before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s transferred into the North China Plain, farming systems was mainly constrained by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but
a slight improvement. The effects of development of farming systems on the environment were mainly the removal of natural vegeta-
tion because of artificial plants, the destruction of natural vegetation in mountain area due to the need of timber, the blockage of river
downstream, the disappearance of lake, the poor drainage and the area increasing of saline land. Therefore, the worsening environ-
ment led to the low lev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in a long historic period.
Key words Huang-Huai-Hai Plain, Farming systems,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Historic perio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Received Jul. 20, 2011; accepted Jul. 27, 2011)
第 5期 林忠辉等: 历史时期黄淮海平原农作制度变迁与农业生产环境演变 1073


当今黄淮海平原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难题, 莫
过于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和水环境的严重恶化, 以及
由此带来的种种环境问题。区域地理环境形成的影
响因素不外自然条件、人口负载和产业经济结构。
自然条件的变化主要是河流、地貌变迁的结果, 也有
气候变化的作用, 而人文因素对一地环境形成的影
响举足轻重。今日黄淮海平原环境问题的产生, 更主
要还是人文因素作用的结果, 这其中农业生产方式
的巨大改变是主要原因。黄淮海平原水环境难题的
形成并非一蹴而就 , 有其历史发展的过程 , 并在不
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要解决这一难题,
有必要对黄淮海平原环境演变和水问题形成的历史
进行细致而综合地回顾, 总结历史的经验, 方能针
对性地在人为因素影响环境的各方面加以改进, 从
而最终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
针对河流地貌变迁对黄淮海地区水环境的影响,
有史念海[1]、谭其骧[2]等对黄河及其支流河道变迁的
研究, 吴忱[3]等对河北平原古河道的研究, 王建革[4]
对明末以来河北平原水环境变化的研究, 邹逸麟 [5]
对黄淮海平原河流、湖泊变迁的研究, 都对明确黄
淮海平原水环境演变历程贡献卓著。然而, 中国自
古以农立国, 农业是维持长期社会稳定的惟一最大
产业, 农业发展的历程实际上是人类社会对自然环
境产生深刻影响的过程。这其中, 农作制度的演变
对环境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作物种植制度转换 ,
既是人地关系发生变化导致的迫切需求, 也需要自
然条件如温度、降水的配合, 并结合相应的土壤耕
作、施肥和灌溉等农艺措施, 以及相关的水利工程
措施配合才能实现。纵观黄淮海平原的农作制度演
变历程, 不难发现, 这一过程本身也是农业生产对
环境影响程度不断增强的过程。例如从一年一熟到
两年三熟、一年两熟种植制度转换的过程, 就是农
业需水大量增加的过程, 农业水环境改变最大的过
程。针对黄淮海地区农业的历史变迁, 有张泽咸[6]、
邹逸麟[7]、王建革[4]等从不同历史时期进行了研究。
农作制度(farming system)从广义上讲除作物种
植制度(cropping system)外, 还包括渔业、牧业和畜
禽业养殖制度 , 但种植制度是农作制度的研究核
心。就种植业而言, 农作制度是以作物种植结构、
种植方式、熟制和品种布局等一系列用地技术为中
心, 辅之以相应的养地技术的作物生产技术体系的
总称[8]。农作制度形成是一定时期的自然资源状况、
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作用的结
果。追求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农产品是农作制度变
革的内在动力。农作制度的演变过程, 一定程度上
可视为农业生产对环境影响的指针。随着农业发展
水平的不断提升, 农作制度的演变对环境的影响的
空间尺度不断放大。农作制度和人口不断的变迁 ,
是土地覆盖和农业景观变化的主要驱动力[9]。在工
业革命和农业现代化以前, 传统农作制度对农业景
观和农业生产环境的影响主要仅限于局地。工业革
命以后, 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人口快速增
长促使以化石农业为主要特征的集约农作制大力推
行,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 土壤和水体污染
日益加剧, 农业生产环境不断恶化, 人类健康受到
严重威胁, 其影响的范围趋向于全球。尤其在以生
存为主要目标的发展中国家, 农作制度的设计以充
分利用自然、经济资源获取足够的农产品为主要目
标, 以农学产量的高低为主要评价标准, 基本上没
有考虑农作制度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压力, 导致了
严重的生态危机, 极大地恶化了农业生产环境。
农业生产环境的变化也会促使农作制度发生相
应的变革。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农业可持续和高效
化的理念促使对农业发展和农作制度重新认识, 并
成为农作制度变革的外在动力。而传统农业景观的
文化、美学和生态价值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 1992 年专门更改了世界遗产保护指南,
以将具有特殊文化价值的景观列入保护之中。国内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云南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和
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相继列入全球农业文化遗产
保护试点。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 在保证农业生
产持续高效地发展前提下, 考虑农民合适的经济效
益、减小环境污染和人类健康风险, 变革农作制度,
已经成为农作制度研究的主要目标。
然综观前贤论著, 从农业的角度, 探讨农作制
度的变迁与农业环境演变的关系的文章 , 尚不多
见。本文在前贤的研究工作基础上, 拟就各历史时
期黄淮海平原农作制度的演变做一简要回顾, 并探
讨农作制度变迁与农业生产环境变化的关系, 以期
为新形势下的华北平原农作制度变革提供参考。
1 原始农业时期的农作制度与农业环境演
变(~西周末期)
从“神农氏教民稼穡”开始, 中国在商朝前期完
成了从采集狩猎为主的采集经济向“牧主农辅”的农
业经济的转换, 在西周最终完成向“农主牧辅”的农
业经济转换[10]。按照土壤耕作方式的演变, 郭文韬
先生将原始农业分为 3 个阶段: (1)刀耕农业阶段
(10 000~7 000 年前), 实行“砍倒烧光年年易地的撂
荒耕作制度”; (2)锄耕农业阶段(7 000~4 000 年前),
实行“耕种若干年抛荒若干年的轮荒耕作制”; (3)发
达的锄耕农业阶段(4 000~2 000年前), 即夏商周时
1074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第 19卷


期, 以短期和定期的轮荒耕作制为主[11]。何炳棣先
生认为, 肇始于黄土高原的华北原始农业, 因为黄
土的“自我增肥”性质, 并不经过第 1阶段(即游耕制),
而是很早就实行了定期轮荒, 轮荒也不是为了恢复
肥力, 而是土壤保墒的需要[12]。
大约 8 000 年前, 华北原始农业开始从山地向
平原地区发展, 先民首选区域集中于黄河下游冲积
平原与西缘山地交界的冲积扇顶端, 即黄河以北由
太行山东麓东北延伸至燕山南麓的山前洪积冲积扇
地带, 黄河以南伏牛、熊耳、嵩山山脉的东麓洪积
冲积扇, 以及鲁中山地周围的山麓地带[13−14]。这些
山前洪冲积扇的共同特点是地势高爽 , 土层深厚 ,
水源丰富, 排泄良好, 土地相对平敞, 宜于耕种。该
区域主要在今京广线以西地区, 至今仍然是黄淮海
平原高产农区的主要分布地带。彼时, 今天的河北
中部平原地区是古黄河长期肆意泛滥之区, 河道摆
动频繁, 沙岗、洼地和湖沼遍布, 先民难以有长期
的聚落活动, 是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最为迟缓的区
域[2,7](图 1)。在黄淮冲积平原发现的原始农耕文化
的代表裴李岗文化遗址, 占河南省已发现的裴李岗
文化遗址的一半以上, 而在怀柔转年和徐水南庄头
发现的距今万年前后的遗址, 采集和狩猎仍然占据
主要位置, 也说明海河平原的农业发展要慢于黄淮
平原[13]。
一定阶段的农具与特定阶段的农业生产水平
相适应, 农具的发展也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原始
农业所使用的农具以石、骨、蚌、木等制品为主。
夏代虽然已有青铜冶炼, 但尚无青铜农具的考古发
现[15], 商代、西周已出现整地用青铜农具如锸、镘、
铲、犁, 中耕农具钱(铲)、镈(锄)和收割农具铚(镰)
等[15−17], 但生产上使用更多的还是木、石、骨、蚌
制成的农具。这与商、西周的活动中心位于黄河中
游黄土高原地区有关。黄土土层深厚、土质松软, 当
时的木、石、骨、蚌类农具完全能够满足当时的农
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需要[15−17]。限于铜的价值高贵、
犁的结构简单和效率不高, 以及畜牛成本高昂, 人
耕仍是主要的耕地方式。
西周时期, 始创了抗旱土壤耕作技术垄作法(畎
亩法), 并成为西周至战国时期通行的抗旱耕作方法。
垄作法作业次数少, 动土量少, 具有少耕的特征, 减
少了耕作过程中的土壤水分散失, 利于保墒防旱; 配
合“沟种法“, 增加了根层蓄水, 改善了农田土壤水分
状况; 其高低不平的小地形, 既可降低风速, 又利于
阻挡风砂, 使其具有良好的抗蚀保土功能[18]。



图 1 汉以前黄河下游河道形势图(据谭其骧先生《汉以前黄河下游河道形势图》[2]改绘)
Fig. 1 Channels of the lower reach of Yellow River before Han Dynasty (drawing according to “Channels of lower reach of the
Yellow River before Han Dynasty” of Mr. Tan Qi-Xiang[2])
第 5期 林忠辉等: 历史时期黄淮海平原农作制度变迁与农业生产环境演变 1075


作物品种方面 , 山前平原区主要种植旱作物
粟。20 世纪 70 年代在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河北武安
磁山发现的新石器早期遗址的粮食遗存均是粟, 尤
其是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窖藏粟数量估计在 5 万公斤
以上, 表明当时已经初步掌握了粟的栽培技术[19]。
而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发现的稻作农业遗存和世界
上最早的栽培粳稻种子[20], 将淮河流域的种稻史提
前到距今 9 000 年。黄淮平原在全新世温暖湿润期
成为传统的稻作农业区, 而期间的几次降温, 使得
该区域又成为稻粟混作区 , 秦汉以后 , 气候变冷 ,
该区又成为旱作(粟)农业区[21]。可见气候变化对农
业生产环境和作物种植制度的重大影响。而稍后的
仰韶文化遗存, 已经有高粱、白菜和芥菜遗存发现。
禾、黍、稷、稻、麦、米等甲骨文字表明商代作物
种类已经比较丰富[10]。及至西周, 作物种类和品种
不断增多, 除谷类作物外, 还有豆类、麻类、园艺作
物如蔬菜和果木。
夏商周时期农业灌溉仍处于起步阶段, 农业生
产更多地依赖于自然降水。何炳棣先生认为, 黄土
高原农业的开始与黄河泛滥平原无关, 中国最古的
农业与灌溉无关[12]。在商代, 表示田地和农业中心
区地名的甲骨文都已经出现了灌溉沟渠的形状, 邹
逸麟先生推断灌溉农业始于商代的漳卫河洪冲积平
原, 这里河流众多而地面微有倾斜, 有利于引水灌
溉[7]。在农业上很重要的汲水灌溉器具, 商代有桔槔,
西周有戽桶和吊桶 , 用于从池塘和井中取水灌溉 ,
但灌溉的面积和效率都很有限, 渠系灌溉工程规模
一般较小[10]。
夏商周时期是原始农业向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过渡的时期。良种概念的出现, 农业生产技术增加
了中耕、灌溉、灌水灭草肥田和以火灭虫等技术环
节, 这些环节可以看做是脱离原始农业的标志, 为
战国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22]。
原始农业对自然的破坏已经开始, 只是破坏力
度尚小, 破坏区域有限。农作物的种植, 耕地的开垦
必然与自然植被如森林和草地产生竞争性的争地 ,
林地的破坏和草地的消退是耕地扩张和作物种植业
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例如在甘肃大地湾遗址、宁
夏海原菜园村遗址和冀北地区的孢粉分析, 都发现
随着栽培农作物花粉突然升高, 乔灌木的花粉都迅
速减少[23]。此外, 人类群体的增加, 聚落和城址的扩
大, 对建材和薪炭的需求导致了毁林垦草, 从而对
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环境必然产生影响[24]。原始农业
各个时期对环境的影响依农业发展规模和社会发展
水平的不同肯定有所差异, 但总体而言, 农业发展
对环境的影响尚不显著。即使是原始农业末期, 多
数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西周诸侯国, 在烧荒农业
和开荒种植的过程中, 对天然林地和草地的破坏不
可避免, 但是因人口密度较小, 天然植被仍然相当
完好[5]。不过, 这种破坏也产生了当时的护林政策和
措施, 如“虞人”就是为护林而设[5]。
2 传统农业初期的农作制度与农业环境演
变(春秋~两汉)
春秋战国时期 , 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的需要 ,
开始采取措施增加人口, 发展农业, 耕地面积急剧
扩大[5]。人口压力开始产生, 人地关系发生了变化,
使得撂荒耕作逐渐被土地连作制取代。土地连作导
致土地得不到休养, 为恢复土地肥力, 人们开始考
虑施肥和耕作管理措施的改进, 农业迈向了精耕细
作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农业时代[25]。
春秋时期, 黄淮海平原农业种植区域已经从山
麓洪冲积平原地带向冲积平原中部推进。经过整治
的农田主要分布于豫西山地和鲁中山地之间的冲积
平原自然条件较好的区域, 耕地连片仍然较少, 畜
牧业仍是一个重要的生产产业。黄淮平原的农业发
展仍然超过河北平原, 因为河北平原中部仍然是大
片沼泽和包括黄河在内的诸多河流泛滥之地[7]。由于
海河低平原地带地势低洼, 排水不畅, 频频发生涝
灾, 影响了粮食生产。而滨海平原地势更低, 河水泛
滥之时, 更易受害, 加之极易出现海水倒灌, 因此滨
海平原作物生产水平很长一段时间极为低下。东汉
末年黄巾军起义, 就是这种生产水平较低 , 加之自
然灾害频发, 而官府处置不力等综合因素导致的。
从春秋晚期到战国中期, 铸铁农具和畜力耕作
在很短期间的迅速推广应用, 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
产。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不完全统计, 黄淮海平原
冀、鲁、豫、皖 4 省出土的战国铁制农具占全国出
土量的 1/3 强[26]。《汉书·地理志》里置有铁官的有
48处, 在黄淮海平原内有 22处, 几占二分之一[7]。
有了铁制农具, 黄淮海平原农业的快速发展得到了
工具性的极大支撑。铁制工具的出现也为黄河河道
整治提供了条件。战国中叶, 齐国和赵国、魏国各
自在黄河两岸修筑了高大而连贯的千里堤防, 控制
了黄河下游的经常性泛滥和改道, 农业生产的水环
境得到改善, 河北中部平原开始得到垦辟, 改变了
河北平原中部因为黄河肆虐, 社会和农业发展缓慢
的局面。
因工具的巨大变革和战国时期各国重农政策的
推行, 黄淮海平原的农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到西
汉末年, 平原地区共有 606个县, 约占全国 1 587个
县的 38%。户数约占全国的 52%; 人口数约占全国
1076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第 19卷


的 50%余, 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 25%, 黄淮海平原
得到全面开发, 成为全国最大的农业区[7]。牛耕在战
国时期的中原陈、楚地区已经开始实行[6]。
这一阶段 , 黄淮海平原主要种植的作物是粟
(稷)、麦、黍、豆和稻等。直至东汉时期, 河北平原
仍以种粟为主[6], 山东地区则以粟、菽为主。黄淮平
原主要作物仍以粟为主, 这主要归因于粟类作物耐
旱、耐碱和生长期短的特性, 适宜地域广泛, 但宿麦
(冬小麦)的种植则比河北平原多。小麦在汉代开始逐
渐成为黄淮平原的主要口粮, 这是因为小麦种植必
须有一定的灌溉条件, 而黄淮平原的降水和灌溉条
件整体上比河北平原好; 另一方面, 黄淮平原的河
汛水患多在 7、8月, 而小麦秋种夏收(6月上旬)的生
态习性可以避免因种植秋收作物可能带来的水患绝
收[27]。因水利工程的不断修筑, 东汉在黄淮海平原
北至幽州的范围大力推广水稻种植。东汉建武中 ,
张堪为渔阳太守, “于狐奴(今顺义)开稻田八千余顷,
助民耕种, 以致殷富……”(后汉书, 卷 31)。汉顺帝
时, 崔瑗为河内郡汲县令, “为人开稻田数百顷, 视
事七年, 百姓歌之”, 将薄卤之地变成沃壤, 令“河内
青稻”在汉魏之际非常有名(后汉书, 卷 52)。
春秋开始, 黄淮海平原部分地区已实行二年三
熟的种植制度[7]。冬小麦秋种夏收的习性是二年三
熟制发展的重要前提[25]。秦汉以后, 人口大量增加,
冬小麦在黄淮平原得以广泛种植, 粟麦轮种的两年
3 熟制或一年两熟制, 大大提高了黄淮海平原农业
的产量。
鉴于仍以旱作农业为主, 为保持土壤水分和肥
力, 耕作方式以带田法、区田法为主, 耕地得以局部
休养。由于耕作工具的改革和牛耕的普及, 平作法
(翻耕法)在汉代出现。平作法加快了农田土壤的熟化
进程, 提高了土壤蓄水能力。其不利之处在于增加
了土壤耕作次数, 加大了土壤水分散失, 不利于旱
地保墒防旱和抗蚀保土。此外, 由于它创造了“上虚
下实” 的土壤耕层构造, 有利于蓄水, 不利于供水,
不能协调蓄水和供水的矛盾。为了解决蓄、供水矛
盾, 翻耕法必须经过深耕蓄墒、耙耱保墒、镇压提
墒3个环节的密切配合 , 才能综合发挥蓄墒保墒防
旱作用。直到魏晋南北朝, 耙出现以后, “耕、耙、
耱” 三位一体的翻耕法耕作体系得以完善[18]。合理
轮作也开始了探索, 并获得了很好的生态效益与经
济效益: 有利于防治病、虫、草害; 有利于均衡地利
用土壤养分; 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调节土壤
肥力[25]。
因为农业的快速发展, 使得水利事业的发展有
了物质的保障, 水利建设进步巨大。战国中期开始,
除黄河大堤以外 , 其他泛滥河湖堤防也得到修筑 ,
河道得到疏浚。在淮河和黄河之间开凿的鸿沟, 改
善了水运条件, 形成了以鸿沟干渠为主的灌溉航运
网络[5]。魏文侯时西门豹领导修建的“漳水十二渠”
灌溉系统, 使得漳卫河冲积扇成为黄淮海平原农业
最发达的地区, 并在此后的 1 000 多年里发挥着作
用。战国时期黄淮海平原的排除水患的工程大量开
展, 使得平原水患消弭, 农业水环境得到了极大的
改善。至西汉中期, 黄淮海平原已经成为全国最大
的粮仓, 并形成了“东粮西运”的格局。海河平原流域
湖泊洼地密布 , 低洼盐碱地众多 , 两汉之时 , 北起
幽州、南至河内郡, 均有稻田开垦和种稻的历史记
载。尤其东汉时期, 历朝十分重视黄淮海平原的农
田水利, 尤其是对赖以起家的河北平原的农业开发
十分重视, 使得东汉末年河北平原农业已发展到相
当繁荣阶段。
新的种植制度的推行 , 对灌溉需水开始提高 ,
对农田水利工程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农业生产
与水环境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黄淮海平原的农
业则开始与黄河的稳定与否挂钩[7]。总体上讲黄淮
平原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优于河北平原, 但西汉武
帝以后, 黄河决溢频繁, 洪水常泛滥于兖、豫二州境
内。昭宣间, 河患稍息, 农业生产又得以恢复, 东粮
西运又得以进行。但到了元帝以后, 灾情又加剧, 特
别是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 11年)黄河决而不塞, 兖、
豫二州之民遭受了 70年的灾难, 农业生产受到严重
破坏。一直到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 70 年)由王
景主持堵塞了决溢 69年的黄河, 开辟了一条新的河
道, 河济之间、兖豫平原农业生产才得到恢复和发
展。汉武以后, 黄淮海平原原始森林、草地已经全
部开发殆尽, 面对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 河湖滩地
也被垦为耕地。为维持农业的高产, 水利工程须臾
不可缺少, 黄淮海平原的农业从此与水利工程的兴
废紧密联系起来。
此一阶段, 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已经非
常明显, 主要表现为森林草地的急剧破坏。耕地的
大量开垦, 冶铁、制陶等手工业发展对燃料的消耗,
建筑城邑和房屋的取材 , 都使森林覆盖率急剧减
少。战国时期, 魏国境内“田舍庐庑之数, 曾无所刍
牧牛马之地”, 华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开始遭受历史
时期第1次大规模的破坏, 宋国境内已“无长木”, 山
东丘陵东部地区开始出现薪柴缺乏的情况[5]。汉代
黄河下游平原的“曹、卫、梁、宋采棺转尸”, 就是无
材可作棺木, 究其原由乃是“田中不得有树, 用妨五
谷”[28]。由此可见黄淮海平原自然植被已经几乎全被
人工植被所取代。汉武盛世后, 为巩固从北部匈奴
第 5期 林忠辉等: 历史时期黄淮海平原农作制度变迁与农业生产环境演变 1077


夺取的河套地区、陕北高原、鄂尔多斯高原以及河
西走廊等地, 移民百万, 设县50余, 在阴山、河套以
南包括干旱的鄂尔多斯高原, 将森林草原开垦为农
耕区 , 造成了生态脆弱区的自然植被被大量破坏 ,
很快因土壤沙化而多处废弃, 导致环境恶化而不可
逆转 , 毛乌素沙地和库布齐沙漠迟至6世纪已经出
现 [29], 黄河泥沙量剧增, 也造成了下游黄河治理的
难度越来越大, 河道决口越来越频繁, 这是农业生
产对环境影响的最鲜明实例。
3 传统农业时期的农作制度与农业环境演
变(两汉~1949)
西汉以铁制农具和牛耕为主要特征的精耕细作
传统农业奠基之后, 中国进入了近 2 000 年的漫长
的传统农业时期。2 000年间, 因为科学技术水平的
滞后, 整个农业生产方式基本上没有大的改变, 虽
然间或有农具方面的某些小革新, 但农业生产完全
依赖于自然的格局没有改变, 战争和水利工程的兴
废严重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黄淮海平原
的农业则经历了从秦汉、隋唐全国粮仓的绝顶辉煌,
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 “旱涝盐碱荒”并存, 必
须“南粮北运”以解决粮食问题的黯然境地。
汉末以后的 400年间, 黄淮海地区长期处于分裂
之中, 兵祸连连, 至隋朝建国, 黄河以北多数时期均
处于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 种植业虽并未完全
为游牧所取代, 但由于北方农业人口大量南迁, 加上
战争带来的人口消亡, 黄淮海平原人口急剧减少, 土
地荒芜, 精耕细作几被抛弃, 农业生产趋向于粗放经
营且急剧退步。期间也有些小亮点, 如魏晋时期, 黄
淮平原的屯田制度的推行, 河北平原北部的戾陵堰、
督亢陂灌区的修建和维护运行, 都改善了农业水环
境, 促进了当地作物尤其是水稻生产[30]。
隋朝一统后, 黄淮海平原人口又快速增加, 农
业生产稍有恢复, 又是隋末战争, 黄淮海平原首罹
其难, 人口锐减, 农业停滞。迨至唐朝, 黄河安流,
几无大的水患, 黄淮海平原农业得以迅速恢复。战
事消停后, 在河北平原北部开始了军垦屯田, 《新唐
书·地理志》记录了河北平原南部多个县都修建了许
多卓有成效的水利工程 [6], 河北平原的种植业迅速
得到恢复发展。在漫长的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 在
汉唐两大盛世时期, 黄淮海平原都是全国的主要粮
食基地, 东粮西运的格局长期保持。这一方面固然
与黄淮海平原农业得到极大开发有关, 另一方面也
表明, 汉唐政治活动中心的关中地区已经难以维持
所谓盛世人口、文化、经济中心的地位。经过两大
盛世及中间战乱时代的长期索取之后, 环境脆弱的
黄土高原终于难以支撑, 唐初继秦汉以后又一次鄂
尔多斯高原上兴起农垦高潮, 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
加剧, 黄河水泥沙含量加大, 导致下游平原地区河
湖淤积消亡, 河患越来越严重, 整个黄淮海平原农
业生产的水环境开始迅速恶化[29]。唐朝以后, 经五
代十六国, 黄淮海平原再次成为战场。与此同时, 江
淮以南农业得到迅速发展, 黄淮海平原农业自此不
再位居全国领先地位。
有宋一代, 又与辽、金在河北平原征战多年, 整
个河北平原农业的发展受到极大抑制, 而黄淮平原
则受到日益严重的黄河河患威胁, 主河床改道数次,
南宋建炎二年(1128)冬 , 东京留守杜充在滑县以上
李固渡以西扒开河堤 , 决河东流 , 经豫鲁之间 , 至
今山东巨野、嘉祥一带夺泗入淮, 这次人为决河后,
黄河再不进入河北平原(图2[31])。河北平原因黄河水
患农业长期徘徊, 黄淮平原在黄淮海平原中农业生
产一直居于领先地位, 但自此之后, 黄淮平原的黄
河水患开始增加。



图2 北宋以后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图(引自邹逸麟[31])
Fig. 2 Channel shifts of the lower reach of Yellow River after
Northern Song Dynasty (Copied from ZOU Yi-Lin’s paper[31])

元朝定都北京, 明清继之, 对太行山森林植被破
坏最重, 太行山水土流失日益加重, 对河北平原北部
的农业水环境影响巨大。发源于太行山的大清河水系
含沙量日益增加, 下游湖泊洼淀淤积萎缩, 蓄水容水
功能下降, 排水不畅。滹沱河子牙河水系也是下游淤
积严重, 含沙量极高的永定河水系也时常袭扰大清
1078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第 19卷


河水系, 加剧了河北平原北部的洼淀淤积和水患灾
害。而管理不善的湖淀围垦更是加剧了河北平原的湖
淀消亡。下游淤积, 水灾频发, 河北平原中北部的农
业深受洪涝影响, 直至建国前也没有改观[4]。
黄淮海平原因其地势低平, 农业发展多受土壤
盐碱化的困扰, 水利工程的兴废尤其对土壤盐碱化
的发展影响巨大。以河北平原为例, 南北朝北魏末
期, 河北平原中南部滹沱河和滏阳河流域, 就因为
沥涝、河道变迁以及河流出路堵塞而导致许多地区土
壤盐碱化; 唐中叶以前, 社会安定, 水利工程设施较
好, 河北平原南部的土壤盐碱化尚不严重; 安史之乱
后, 因为水利工程的破坏和废弃, 漳河的多次溃决和
泛滥, 河北平原南部土壤盐碱化扩大的趋势明显; 北
宋时期, 黄河、漳河的不断改道溃决, 水利工程因与
金辽交兵而受到影响, 也使得河北平原南部土壤盐
碱化改良不力; 元代以后, 滹沱河下游的深泽、深县、
河间、高阳、文安等地也有了盐碱地, 而且程度越来
越重, 明清时期, 滏阳河沿岸曾修闸引水以图改良盐
碱地, 但次生盐碱化的问题日益突出; 清末至解放前,
由于多次洪水, 加上战争年代, 水利工程失修, 盐碱
地面积迅速扩大[32], 到20世纪40年代末期, 河北平原
的盐碱地占当时耕地面积的21%[33]。还有学者认为,
南北运河开通后, 河北平原原来诸多分流入海的河
道变成统一入海的河道, 使得河北平原河道排水长
期不畅, 地下水位抬升, 是平原地区盐碱地面积扩大
和不得根治的主要原因[33]。
4 小结
今日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不是
一蹴而就, 而具有历史的原因。探索其成因, 将为深
刻理解该区域农业发展与农业生产环境之间的相互
作用机制, 改革区域农作制度, 保持和造就一个良
好的生态和生产环境提供有益的参考。黄淮海平原
的农业生产环境的演变与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有极
大的关系, 整个黄淮海平原农业因黄河的安澜而发
展, 因黄河的肆虐而衰退。在漫长的传统农业时期,
黄淮海平原农业生产本身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
平原自然植被安全被人工植被取代后, 因需求而导
致对山地森林、草地植被的破坏, 从而导致源于山
地的河流水沙状态变化, 形成下游地区河道淤积、
湖泊衰退、排水不畅的局面, 最终因科学技术水平
的停滞, 形成了解放初期黄淮海平原旱、涝、碱、
风沙灾害长期大面积并存的情形。农作制度也只能
是在这种整体恶化的农业环境下得到微小的改变 ,
极大地限制了黄淮海平原农业的发展。而建国后短
短 60 年里, 黄淮海平原从初期浅层地下水位均在
1.5~2 m的情境下, 因社会需求的急剧上升, 种植制
度的极大变革, 尤其是灌溉技术的发展、品种改进
和化肥施用水平的提高, 形成今日黄淮海平原严重
缺水威胁生态安全的局面, 则需另文详述了。
参考文献
[1] 史念海. 黄河流域诸河流的演变与治理[M]. 西安: 陕西人
民出版社, 1999
[2] 谭其骧. 长水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7
[3] 吴忱. 华北平原的古河道[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4] 王建革. 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M]. 北京: 生活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5] 邹逸麟. 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M].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7
[6] 张泽咸. 汉晋唐时期农业[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7] 邹逸麟. 先秦两汉时期黄淮海平原的农业开发与地域特征
[M]//历史地理. 第 11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
[8] 牟正国. 我国农作制度的新进展[J]. 耕作与栽培, 1993(3):
1−4
[9] Calvo-Iglesias M S, Fra-Paleo U, Diaz-Varela R A. Changes
in farming system and population as drivers of land cover and
landscape dynamics: The case of enclosed and semi-openfield
systems in Northern Galicia (Spain)[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9, 90(3/4): 168−177
[10] 唐启宇. 中国农史稿[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85
[11] 郭文韬 . 略论中国原始农业的耕作制度 [J]. 中国农史 ,
1991(4): 32−36
[12] 何炳棣. 华北原始土地耕作方式: 科学、训诂互证示例[J].
农业考古, 1991(1): 110−113
[13] 陈墨灿. 黄河流域农业的起源: 现象和假设[J]. 中原文物,
2001(4): 24−29, 42
[14] 丁清贤 . 河南新石器时代农业考古的发现与研究[J]. 农业
考古, 1990(1): 57−75
[15] 陈文华 . 关于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青铜农具问题[J]. 农业
考古, 2002(3): 172−178
[16] 陈朝鲜 . 《诗经》中的农具研究 [J]. 农业考古 , 2008(4):
146−150
[17] 华觉明 . 论商周青铜农县及其制作使用[J]. 自然科学史研
究, 1990, 9(2): 145−150
[18] 郭文韬 . 中国古代土壤耕作制度的再探讨[J]. 南京农业大
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1, 1(2): 17−29
[19] 佟伟华 . 磁山遗址的原始农业遗存及其相关的问题[J]. 农
业考古, 1984(1): 194−207
[20]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舞阳贾湖[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21] 张居中, 尹若春, 杨玉璋, 等. 淮河中游地区稻作农业考古
调查报告[J]. 农业考古, 2004(3): 84−91
[22] 陈文华. 从考古发现看夏、商、西周、春秋时期农业区的
开发[J]. 农业考古, 2008(1): 29−34
[23] 孔昭宸, 刘长江, 张居中, 等. 中国考古遗址植物遗存与原
始农业[J]. 中原文物, 2003(2): 4−9, 13
[24] 刘长江 , 孔昭宸 , 朗树德 . 大地湾遗址农业植物遗存与人
第 5期 林忠辉等: 历史时期黄淮海平原农作制度变迁与农业生产环境演变 1079


类生存的环境探讨[J]. 中原文物, 2004(4): 26−30
[25] 韩茂莉. 中国古代农作物种植制度略论[J]. 中国农史, 2000,
19(3): 91−99, 64
[26] 雷从云 . 战国铁农具的考古发现及其意义 [J]. 考古 ,
1980(3): 259−265
[27] 荆峰 , 惠富平 . 汉代黄河流域麦作发展的环境因素与技术
影响[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7, 22(4): 21−27
[28] 邹逸麟. 对 21 世纪中国环境问题的思考[J]. 地理学与国土
研究, 1998, 14(4): 1−6
[29] 邹逸麟 . 我国环境变化的历史过程及其特点初探[J]. 安徽
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30(3): 292−297
[30] 张芳 . 夏商至唐代北方的农田水利和水稻种植[J]. 中国农
史, 1991(3): 56−65
[31] 邹逸麟. 椿庐史地论稿[M].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5
[32] 文焕然 , 汪安球 . 北魏以来河北省南部盐碱土的分布和改
良利用初探[J]. 土壤学报, 1964, 12(3): 346−356
[33] 吴忱 . 华北平原河道变迁对土壤及土壤盐渍化的影响[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9, 15(4): 70−75


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
“百人计划”招聘启事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面向国家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
全的重大战略需求和农业资源与生态学前沿领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根据中心科研布局与学科发展的需要, 现诚聘海内
外杰出人才若干名。
一、招聘研究领域
交叉前沿、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品种选育、区域与农田水循环、农田面源污染、生态系统过程及管理、农业
生物技术、农业信息与节水等相关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
二、招聘条件
1. 具有中国国籍的公民或自愿放弃外国国籍来华或回国定居的专家学者, 年龄一般不超过 45周岁, 身体健康;
2. 恪守科学道德, 学风正派、诚实守信、严谨治学、尊重他人,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并对所招聘的研究领域有浓
厚研究兴趣和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
3. 具有博士学位且在相关研究领域有连续 3年以上在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在国外获得相应职位, 或在国内本学科
领域已取得有影响的科研成果且获得研究员(教授)职位;
4. 独立主持或作为主要骨干参与过课题(项目)研究的全过程并做出显著成绩;
5. 在本学科领域有较深的学术造诣, 做出过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 在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过 3 篇及以上有影
响的学术论文并被引用(第一或通讯作者), 或掌握关键技术、拥有重大发明专利等, 其研究水平足以担当我中心的学术
带头人;
6. 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 能把握本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 具有长远的战略构思, 能带领一支队伍在国际
科学前沿从事研究并做出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成果。
三、岗位及待遇
1. 聘为研究员(全职)、研究组组长、研究生导师;
2. 入选“百人计划”后由中国科学院提供科研经费 200万元人民币;
3. 中心提供每年 30万元人民币的研究组研究经费;
4. 中心创新领域前沿研究课题 1项, 经费 50万元人民币;
5. 依据科研工作需要提供 100 m2 的科研用房(待新科研大楼建成后再行改善), 以及所需的相关设施与试验用地,
并配备选聘的科研助手;
6. 基本年薪 20万元人民币加研究生导师津贴, 绩效奖励根据业绩发放;
7. 购房补贴 90万元人民币;
8. 10万元人民币的安家费;
9. 享有中心其他的良好福利待遇;
10. 协助安置配偶就业和子女就学, 随迁配偶在暂未落实工作期间, 可享受引进人才配偶生活补贴 1000 元/月, 发
放时间不超过 12个月。
四、应聘材料
1. 填写《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候选人推荐(自荐)表》;
2. 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已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证明、国内外任职情况证明、最高学位证书、身体健康状况证明等);
3. 发表论文目录及代表性论文 3篇(全文, 复印件);
4. 2位教授级国内外同行的推荐信函;
5. 本人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其他相关材料。
五、联系方式
有意者请将应聘材料电子文档发至以下联络方式(请在邮件主题上注明:姓名+百人计划+研究领域或方向):
联系人: 韩一波
电 话: 86-311-85871740 传 真: 86-311-85815093
E-mail: ybhan@genetics.ac.cn 网 址: www.sjziam.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