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gricultural disease and insect-pest control viaagro-ecological landscape construction

以病虫害控制为中心的农业生态景观建设



全 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年 7月 第 20卷 第 7期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Jul. 2012, 20(7): 825−83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00150)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J24B05)资助
** 通讯作者: 刘云慧(1977—), 女, 博士, 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景观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利用。E-mail: liuyh@cau.edu.cn
段美春(1987—), 男, 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病虫害控制。E-mail: dmc77@163.com
收稿日期: 2012-03-12 接受日期: 2012-04-28
DOI: 10.3724/SP.J.1011.2012.00825
以病虫害控制为中心的农业生态景观建设*
段美春 刘云慧** 张 鑫 曾为刚 宇振荣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193)
摘 要 化学农药控制农田病虫害面临诸如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等问题, 而生物农药及生物防治存在着药效
缓慢、成本高、防治对象单一等不足, 目前缺乏综合、效果明显、环境友好的农田病虫害控制手段。景观生
态学研究显示, 致病菌、害虫及其天敌种群受到大尺度上景观格局的影响, 从而为病虫害控制提供了一条新的
途径: 通过合理规划农业生态景观格局, 在景观尺度上合理安排种植结构和农事活动, 从而控制农田病虫害。
本文从景观、田块、耕种管理措施 3 个层次上论述通过农业生态景观建设控制农业病虫害。景观上: 应提高
半自然生境的面积比例; 丰富半自然生境类型和农田生境作物类型; 同时注意景观结构异质性的营建; 关注
景观连接度, 使其保持在既有利于天敌昆虫的迁移、又能较好地阻止病虫害传播的水平上; 同时还应提升半自
然生境斑块的质量。田块上: 通过保留原有的农田边界和新建农田植被缓冲带来控制相邻农田中的病虫害; 农
田缓冲带的建设要与原有的半自然生境及农田边界构成一个整体, 建设过程中主要关注植被的搭配, 后期要
特别注意杂草、割草、施肥、喷药等管理措施。耕种管理措施上: 通过景观层次上合理安排间套混作控制农
田中的病虫害, 同时注重与农林间作, 稻田养鱼养鸭等技术体系和休耕、深耕、保护性耕作、有机肥施用等技
术措施相结合。最后以哈尼梯田为例, 说明整合以上 3 个层次可构建综合控制病虫害的农业生态景观。
关键词 病虫害控制 农业生态景观 景观异质性 农田缓冲带 耕种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Q14; Q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990(2012)07-0825-07
Agricultural disease and insect-pest control via
agro-ecological landscape construction
DUAN Mei-Chun, LIU Yun-Hui, ZHANG Xin, ZENG Wei-Gang, YU Zhen-Rong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 China)
Abstract Chemical pesticides for controlling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pests in farmlands cause a series of serious problems
including residue effect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tc. Bio-pesticides and bio-controls are, on the other hand, slowly effective, high
cost, and, always with certain targets. Integrated, high-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disease and insect-pest control measures are
in increasing demand today. Landscape ecological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e populations of pathogenic bacteria, pests and their
natural enemies are largely affected by landscape patterns. This has provided a new insight into plant disease and insect-pest control.
Rational planning of agro-landscape patterns at landscape scale and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planting structures and farming
activities constituted a beneficial control of agricultural diseases and insect-pests in farmlands. This paper discussed control 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diseases and insect-pest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agro-landscape at the landscape, field and farm management levels.
At the landscape level, control measures of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pests included increasing area portions of semi-natural habitats,
enriching semi-natural and farm crop habitats and enhancing heterogeneity of landscape structures. It was also necessary to keep the
degree of connections among landscapes so as to maintain a balanced migration of natural enemies and prevention of the spread of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pests. Low-quality semi-natural habitat plaques also needed to be improved. At the field level, original
farmland boundaries needed to be preserved. Also building of new farmland buffers were needed to control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pests in adjacent farmlands. Constructed farmland buffers needed to be integrated into original semi-natural habitat and
farmland boundaries. Furthermore, it was important that farmland buffers were rationally configured for plant species, weeding,
826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第 20卷


fertilization, spray pesticide and other agro-management practices. At the farm management level, reasonable intercropping patterns
at the landscape level were needed for effective disease and insect-pests control. Tree-crop intercrops, rice-fish/duck farms, fallows,
deep ploughs, conservation tillages, organic fertilizations, etc., constituted other important control 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diseases
and insect-pest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above in constructing integrated agro-ecological landscapes for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pests was demonstrated in the Hani terraced fields.
Key words Disease and insect-pest control, Agro-landscape, Landscape heterogeneity, Farmland buffer, Farm management
(Received Mar. 12, 2012; received Apr. 28, 2012)
病虫害及其控制是农业生产及其研究永远绕不
开的一个主题。据估计, 农作物受到超过 100 000种
病毒、细菌、类支原体、真菌、藻类和寄生虫的危
害, 约 1 500种线虫、10 000种昆虫、1 800种杂草
对粮食作物产量产生严重影响[1]。据联合国粮农组
织(FAO)估计 , 全世界的粮食每年因病虫害约损失
1/3[2]。因此, 长期以来病害虫防治是从事农业生产
的人们所关注的主要问题。
在人类与害虫斗争的长期历史中, 发展了一系
列方法、技术措施用于病虫害的防治。其中被广泛
使用且成效最好的当属农药和生物防治。20世纪 70
年代以来, 农药对于病虫害的控制为粮食生产提供
了保障, 但是却带来诸如环境污染、农药残留、粮
食安全等诸多问题[3]。从而使人们开始关注生物农
药和生物防治, 但生物农药以及生物防治都存在着
一定的局限性, 其往往针对某一种病虫害、不能起
到综合的防治作用[4]。而景观生态学的兴起和发展,
无疑为病虫害的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
首先简述农药、生物农药及生物防治的问题和局限,
在此基础上,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提出病虫害防治
的新思路, 并从景观尺度、田块间和耕种管理措施
上提供具体的农业景观生态建设建议, 以期为病虫
害控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指导。
1 控制病虫害的途径
病虫害控制的目的, 在通常情况下, 不是灭绝
害虫, 而是控制种群数量, 使其不足以造成危害[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防治虫害的新技术不断出现,
例如转杀虫基因植物技术、信息激素和性激素诱剂、
频振式杀虫灯等物理方法 [4]等, 但使用最为广泛且
效果最为明显的仍然是农药和生物防治技术。
1.1 农药的使用情况及其带来的问题
农药既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投入品, 也是现代
化植保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农药问世以来, 在
控制病虫草鼠害, 保护农作物, 提高粮、棉、油、果、
蔬产量及品质等方面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通过使
用农药来防治农业有害生物, 每年挽回的粮食损失
可达 6 500多万 t, 为人类的食品供应作出了不可磨
灭的贡献[5] 。
我国是农药施用量最大的国家, 据统计, 每年
农药施用量高达 130万 t, 2005年我国农药使用面积
总计达 5.12亿 hm2, 全国平均用量为 2.34 kg·hm−2[6]。
农药也是一类有毒化学品, 在化学农药大量使用的
同时, 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我国农药的利用
率只有 30 %左右, 化学农药的单位面积平均用量高
出世界平均水平的 2.5~5 倍, 随着使用量和使用年
数的增加, 农药残留逐渐增加, 残留地域逐渐扩大,
产生了立体式污染。我国每年遭受农药残留污染的
作物面积约达 800 万 hm2, 其中污染严重的比例达
40%, 而蔬菜、水稻、果树和茶叶等农产品的农药用
量和农药残留问题更为严重[7]。其次大量使用农药,
不但针对性地杀死了主要有害生物, 更杀伤或杀死
了大量无辜的天敌及中性生物, 使得次要和具抗性
的有害生物大发生时, 由于没有相应的天敌去抑制,
往往导致其大爆发, 逼迫人类使用更高毒力或更大
用量的农药去压制, 如此进入恶性循环。害虫越治
越多 , 越多越治 , 农药用量越来越大 , 毒力越来越
高, 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8]。例如稻田施药杀死了叶
蝉、飞虱的天敌, 使近年来这两种害虫大发生。苹
果上喷药杀死了红蜘蛛天敌, 造成了红蜘蛛严重发
生[4]。此外, 农药还对农产品、大气、水体、土壤和
生物都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9], 造成诸如面源污染等
问题[10]。
化学农药严重影响人畜健康、食品安全和环境
质量的问题, 已引起世界各国共同关注[11]。近年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农产品也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 迫切需要降低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如何
减少农药使用量, 增加食品安全性, 减轻环境污染,
已成为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11]。生物农药防治是
在此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控制病虫害的新途径[7,12]。
1.2 生物农药及其局限
生物农药不同于传统的化学农药, 它是利用生
物活体或由生物产生的活性成分, 以及化学合成的
具天然化合物结构的物质, 制备出的可防治植物病
虫害和杂草及能调节植物生长的制剂。与传统的化
学农药相比, 生物农药具有对人畜和非靶标生物安
全 , 环境兼容性好 , 不易产生抗性 , 易于保护生物
多样性, 来源广等优点。但生物农药的首要问题是
第 7期 段美春等: 以病虫害控制为中心的农业生态景观建设 827


它的防治是一个生物学过程 , 所以效果相对缓慢 ,
不能像化学农药那样立即见效。二是它的生物活性
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水分、光照、pH 等) ,
所以其货架期和田间活性保持也是阻碍其产生效果
的一个因素。三是生物农药的批量生产往往通过工
业发酵, 或者是从生物体直接分离提取, 对病毒类
生物农药则依赖活体寄生进行生产, 成本相对较高,
不利于产业化发展。另外, 现在发现有些生物农药
也会令靶标生物产生抗性, 尤其是抗生素类[12−13]。
所以生物农药还不足以进行广泛的病虫害控制。
1.3 生物防治及其局限
生物防治是有害生物治理中最成功、最节约和
环境安全的方法, 是指利用生物或生物代谢产物来
控制病虫草害的技术, 它是害虫持续控制不可缺少
的组成部分。自 1888 年在美国加州的柑橘园中大规
模释放澳洲瓢虫成功控制吹绵蚧后, 生物防治已成为
家喻户晓的害虫控制手段[14]。再如有 20多种赤眼蜂被
大量繁殖和释放, 每年放蜂面积在 3 000万 hm2以上,
作物损失一般下降 70%~90%[11]。生物防治与化学农
药相比有很多独特的优点: 第一, 生物防治可以有
效地控制农田病虫害, 从而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避免化学农药产生的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等问题。
第二, 生物防治不会使农业害虫产生抗药性, 从而
避免反复使用农药的恶性循环。第三, 人为地改善
自然生态环境, 增加植物多样性, 可以为天敌提供
优良的栖息地和生活条件, 从而保护了自然天敌资
源, 也有利于环境保护[11,15]。
同样, 生物防治也有其局限性。由于天敌的专
一性较强, 往往不能兼治多种害虫。例如用瓢虫防
治蚜虫, 放赤眼蜂防治棉铃虫, 不能同时控制红蜘
蛛、盲蝽、象鼻虫、红铃虫、大造桥虫的危害[4]。
同时, 生物防治往往靠外来天敌物种的引入, 可能
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例如一些脊椎动物被引入
防治外来有害生物, 但由于它们食性不专一, 结果
自己反倒成为有害物种。天敌物种的引入防治病虫
害的成功率也很低, 据统计, 自 1888 年以来所进行
的 5 000 多次引种中, 只有极个别种类产生明显的
生物防治效果[16]。另外, 生物防治方面还存在许多
不足, 如捕食性天敌的发生有明显的跟随效应, 往
往滞后于害虫大发生期, 影响防效。传统的人工繁
殖方法费用高, 远超过化学防治[17]。这些缺陷导致
了生物防治不能完全替代化学农药, 无法大面积推
广使用。因此, 尚需寻求新的、安全的、环境友好
的病虫害控制途径。
1.4 景观生态学为病虫害防治提供的新途径
景观层次上的农业生态学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
重视[18]。现代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显示, 作物的单一化
种植所导致生境破碎化和景观结构变化已成为近代
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导致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19−20],
景观的空间格局对节肢动物的生物学特性有直接或
间接的影响[21], 病虫害的发生往往受到较大尺度上
景观结构特征的复杂影响[22−25]。因此, 如何从景观角
度控制农业景观病虫害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19]。
国内外十分重视农业生态景观结构及生境破碎
化对害虫的防治和害虫−天敌关系以及害虫治理的影
响[26−28]。在检验农田生态系统害虫治理的有效性和
持续性时, 大尺度农田景观结构的作用非常重要[29],
大尺度农业景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害虫综合控制
已成为景观生态学研究热点之一[26]。一个多样化的
农业景观镶嵌体能维持多样化的生物群落, 其中的
非作物半自然生境能为天敌提供替代食物和越冬、
避难场所, 有利于天敌迁移到附近的作物生境定居
并对害虫起控制作用[30]。从农业景观系统的角度出
发,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 对
农田生境和半自然生境面积比例、组成成分、分布
格局等进行合理布局与设计, 改变农田作物布局或
大田周围非作物生境的植被组成及特征, 并从景观
水平上组织和安排农事活动, 将会对农田生物多样
性和病虫害控制起积极作用[26,30−31], 从而通过农业
景观建设来保护农田自然天敌, 调节害虫种群数量,
阻碍病虫害传播, 为病虫害的综合控制提供了新的
途径。
2 通过农业生态景观建设控制农业病虫害
2.1 从景观格局上控制农业病虫害
农业生态景观是指农田生境与非作物半自然
生境(休耕地、草地、林地、防护林等)多种景观斑
块及廊道的镶嵌体, 包括了尺度、空间格局和镶嵌
动态 [19,26]。据此, 可以把农业生态景观粗分为农田
生境和半自然生境两个部分。农田生境是害虫及其
天敌滋生繁衍的主要场所, 而非作物半自然生境则
是害虫及其天敌寻求替代寄主或补充营养以及在空
间上逃避不良环境条件的主要场所, 其中贮存着丰
富的天敌资源, 对农田生境中天敌节肢动物群落的
建立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和调节作用。因此, 这
两部分生境对害虫和天敌都是很重要的[21,30]。
在景观尺度上, 首先应注重半自然生境的保护,
并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 尽量提高其在景观中的
比例。研究表明, 半自然生境的比例越高, 农业生态景
观中天敌的多样性或者害虫的寄生率往往越高[29]。
IOBC(国际生物防治组织,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Biological Control)建议农田景观中至少要有 5%
828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第 20卷


的半自然生境用地, 当半自然生境面积接近 15%时,
才能充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实现农业景观中天敌的
控制功能[32]。其次, 在一定的半自然生境比例基础
上, 还应该注重保护多样的生境类型。因为天敌或寄
主昆虫的生活史过程中往往需要不同的生境类型 ,
需要为其提供轮换的寄主、食物以及栖息地等。同时,
不同的生境类型往往能为不同的天敌昆虫提供栖息
地, 多样化的生境类型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天敌昆虫
群落[33]。越来越多的试验表明, 多样化的天敌群落比
单一化的天敌群落更能够有效地调控植食性害虫的
种群[30]。
同样, 在景观尺度上, 不同斑块的农田作物生
境也应该尽量种植多样的作物类型, 特别是增加永
久性植被覆盖, 可为增加整个系统稳定性提供更好
的缓冲能力, 从而有利于提高景观组成成分异质性,
增加整个农田景观综合防范病虫害的能力。构建农业
生态景观生境多样性可采取水陆生态微系统、林地农
田、草地农田等交织共存的策略, 如在旱地条件下,
通过挖塘贮水养鱼, 创造水生环境, 可以成倍增加蛙
类, 进而有效捕食作物田中的害虫, 控制其大爆发;
在农田一定范围内开辟林地, 增加益鸟的数量可以
减少害虫数量, 能够有效控制农田害虫[8]。
第三 , 在保证景观组成成分异质性的基础上 ,
还应注重提升农业生态景观的结构异质性。不同形
状的斑块或廊道往往具有不同的周长面积比以及分
维数等形状结构指标, 即对应着不同的农业景观结
构 [33], 表明斑块和廊道间的相互作用, 是不同天敌
昆虫、害虫和植物病菌迁移、传播的基础, 或阻碍
或促进[34]。如狭长地块产投比较高, 有利于提高机
械效率、益虫扩散和减少水土养分流失[35]。总的来
说, 较高的景观结构异质性, 有助于天敌昆虫的迁
移, 从而有效控制病虫害, 但过高的结构异质性可
能导致核心区面积的减少 , 增加斑块的边缘效应 ,
反而不利于天敌昆虫的存活以及躲避捕食、农药危
害等。
第四, 景观异质性越高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
护和病虫害的控制, 但是过度的生境破碎化也会导
致景观的高度异质性, 这反而不利于天敌的生存和
繁衍[20,36]。研究表明: 农田生境的破碎化严重地影
响了天敌群落的建立, 生境破碎片段维护着一个不
健康的自然天敌群落, 导致对害虫生物控制力的降
低, 害虫暴发的可能性增大。破碎景观干扰了捕食
者和寄生者的觅食行为 , 降低了捕食率和寄生率 ,
造成寄主昆虫的大发生[26]。这涉及斑块大小的问题,
不同类群的生物, 往往对最小生存斑块有不同的要
求, 对于无脊椎动物等生存和繁殖所需要的最小生
境面积约为 4.6 m2[37], 所以几乎任何小型的半自然
生境的保护都是有意义的。田间试验得出, 大于 100 m
的斑块隔离才会影响昆虫功能团组成和种间关系[26],
这些都是设计斑块大小时应该考虑的内容。
第五, 景观的连接度和生态学过程密切相关[38],
其中廊道结构对昆虫的迁移扩散具有重要作用。通
过改善廊道通透性、增加踏脚石和补充新廊道等途
径提高景观连接度, 促进步甲等捕食性昆虫的迁移
扩散, 同样廊道结构也对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扩散
具有重要的作用[34]。因此, 在提升景观连接度的同
时, 也应注意病虫害随着廊道扩散的风险。
最后, 还应提高半自然生境斑块的质量 [34], 如
林地, 现在北京农业生态景观的林地往往由单一的
杨树构成, 生物多样性较低, 不仅不能为天敌昆虫
群落提供栖息环境, 还存在病虫害危险。增强斑块
的质量, 即抗病能力和生境植被质量, 增加斑块内
的生物多样性, 并成为天敌昆虫的栖息或者觅食场
所。主要可以从植被搭配和管理措施上进行提升 ,
如选择本土植物, 种植多样化的乔木, 进行乔灌草
搭配, 不施用农药、化肥, 禁止放牧等。
2.2 田块间控制农业病虫
特定作物田块的植被类型和结构可影响农田害
虫及其天敌种类、数量和迁居时间。因此, 可通过改
变田块间非作物生境的植被组成及特征来调控农业
生态系统中害虫与天敌的关系, 提高天敌对害虫的
控制效能[26,39−40]。田块间的病虫害控制主要从保留原
有的农田边界和新建农田植被缓冲带两方面进行。
农田边界可定义为农田(作物田块)间过渡带。它
可能包括的景观要素有植物篱、防护林、草带、石
墙、沟渠、休耕地和草地等, 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异
质化景观, 可以为捕食性和寄生性节肢动物提供越
冬或避难场所和适宜的花粉、花蜜等资源以及其他
替代猎物[41]。农田边界作为农田生物扩散的运动廊
道连接栖息地, 提高个体扩散和稳定群体, 保护农
田中下降种群, 对增加农田生物多样性极为重要。
许多害虫天敌如节肢动物益虫有赖于农田边界作为
生境和活动、扩散的廊道[42−44], 因此, 农田边界有利
于自然天敌的栖息和繁衍, 也有利于它们迁入邻近
的作物生境中对害虫起到调节和控制作用[21]。在美
国乔治亚州南部, 周围是豌豆和杂草的大豆田, 捕
食者的数量多于周围是窄旷地的大豆田, 大豆田里
的捕食者数量从田边到田中间逐渐减少, 说明这些
捕食者是从周围的农田边界非作物生境迁入的, 其
数量分布与迁移距离呈反比[45]。因此在景观建设中,
应该尽量保留农田边界。
许多农业生态学家认为, 可以通过重建植被来
第 7期 段美春等: 以病虫害控制为中心的农业生态景观建设 829


增加和强化生物多样性, 恢复群落的动态平衡和提
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9], 从而提高农业生态景
观自身的病虫害防治能力。其中农田植被缓冲带的
建设在欧美国家被广泛使用。农田缓冲带是指缓冲
农作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植被条带或廊道, 它的主要
功能包括控制面源污染、减少土壤侵蚀、美化景观、
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病虫害控制[37]。其通过提升景观
连通性, 增加半自然生境面积, 为害虫天敌提供避
难所、越冬地、食物来源, 为寄生天敌提供轮换寄
主, 能较好地控制农田中病虫害; 农田缓冲带的类
型比较复杂, 其中最常见的农田缓冲带类型有: 防
护林、植物篱、野花带、甲虫堤、草带、一年生植
物带、多年生植物带、田埂、渠道、路旁、保护行
等。缓冲带的建设要注重与其他半自然生境的整合,
形成缓冲带系统。构建多样的缓冲带类型, 并注重
利用现有的农田边角废弃地等, 尽量少占用耕地。
同时, 农田缓冲带间的间隔太近, 会占用更大比例
的耕地, 而间隔太远, 又不能起到病虫害控制的作
用, 欧洲的研究表明: 农田缓冲带间的间隔最好在
100~300 m以内比较合适[37]。农田缓冲带的宽度对其
功能也有重要影响, 如有研究表明在耕地边缘引入
人工播种的农田缓冲带时, 边界宽度≥3 m才能够有
效地为生物创建新的栖息地进而控制农田中的病虫
害[46]。
应特别注重植物的搭配和后期管理, 可以依据
农田种植作物和景观需求确定缓冲带功能, 选择合
适的植物组合构建农田缓冲带。尽量选择本土植物、
多年生开花植物和连续开花植物组合提供花粉蜜源
等食物; 同时还应该注意时空色泽等景观效果; 选
吸引益虫的植物和趋避害虫的植物合理组合, 以及
豆科植物和伴随植物; 建设中用到的主要植物类群
包括 : 功能植物(例如欧洲防风可以吸引捕食性天
敌、控制苹果小卷蛾等害虫, 其根有毒, 对果蝇、家
蝇、红蜘蛛有害), 伴随植物(亚麻分泌的油脂有助于
其他植物生长)、趋避植物(青蒿和香葱可以驱赶蚊
蝇)[47]。最后要注重杂草的控制, 后期管理, 如剪割
方式 : 轮换式割草或镶嵌斑块的剪割或进行截枝 ;
剪割高度: 割草时要注意保护根, 可以适当割高一
些; 剪割频率: 每年 1次, 最多两次, 尽量减少干扰;
剪割时间: 只能在 10 月 1 日至 5 月 15 日进行减割,
最好是秋末种子成熟后; 剪下的部分应该留在原地
或者移走用于降解。原则上禁止喷洒农药或杀虫剂
及耕作。不要施用化肥, 因为一些野生花草适合在
贫瘠的土壤条件下生长[48] 。
在欧洲开展了广泛的农田缓冲带建设实践, 如
甘蓝地里种三叶草多年生豆科植物带, 为捕食性天
敌(步行虫、蜘蛛) 创造了良好的栖息地, 有翅蚜迁
入的数量大大减少。由于步行虫的增加, 根蛆的数
量也大为降低, 同时提高了菜青虫的被捕食率, 对 3
种害虫都起到了控制作用[4]。在国内, 如中国科学院
动物研究所等在新疆通过引导棉农在部分棉田周围
种植苜蓿, 保护了天敌—— 瓢虫, 有效地控制了棉
蚜[49]。
2.3 耕种管理措施上控制病虫害
在景观水平安排农事活动, 采取不同作物或同
作物不同品种的混种或间套作种植方式, 改变单一的
作物种植模式, 提高田块的物种多样性, 促进有害生
物、寄主及天敌的多样化, 使任何一种有害生物都达
不到大规模流行的条件, 从而达到有效持续控制病虫
害的目的, 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持久稳定[2,8,19,26,50]。
间作、套作、混作、轮作多样化种植方式可以
增加土壤肥力 , 控制土壤病菌群落 , 创造微环境 ,
提高天敌繁殖力和生存力, 减少植食性昆虫入侵定
殖, 使得多作系统中害虫的种类数量比单一种植的
少, 天敌种类数量增多。在多作系统中病原群体结
构复杂 , 优势病原种不明显 , 从而减少病虫害 , 维
持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2,19,51]。目前, 中国间套种面
积约有 0. 2 亿 hm2[51], 是中国农业景观的主要特征
之一。朱有勇等[52]在云南进行了不同水稻品种间作
试验, 通过与数千农民的合作, 成功验证了大尺度
上不同品种的混作对于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已成为
大尺度上通过间套作成功控制病虫害的经典案例。
多样化种植增加了农田生态系统作物的多样性,
也在时间和空间上提高了农田景观多样性。多样化
的种植首先通过根际效应、边缘效应等提升了作物
利用养分的能力, 增强自身的生理和物理机能, 从
而增加了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其次也减少了被食或
寄主植物的密度, 或通过其他植物的遮挡、驱避视
觉嗅觉作用, 减少了植食性昆虫的迁入或定殖, 及
病虫害的传播和进化速度; 再次植物间的联合抗性
也有利于降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危害; 另外, 多
样化的种植创造的相对复杂的生境有利于天敌的活
动; 最后多样化种植引起的田间小气候也不利于某
些害虫的繁殖以及杂草生长[53]。通过这些途径, 可
以有效地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
有利于农田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进一步促进农田病
虫害的控制[51,54−55]。
除多样化种植方式外, 作物覆盖、农林间作、稻
田养鱼、稻田养鸭 [54,56]等技术体系, 以及有机肥施
用、保护性耕作、深耕、适宜时间耕犁[21]等技术措施
都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发生, 在农业生态景观建
设中, 要注重这些技术与多样化种植方式相结合。
830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第 20卷


2.4 综合控制病虫害的农业生态景观构建
在农业生态景观建设过程中, 要注重以上 3 个
层次的融合, 使病虫害的控制效果达到最大化。云南
哈尼梯田是以上 3 层次融合的典范。哈尼梯田分布
于海拔 144~2 000 m之间, 连片面积多达千亩、万亩,
论层数, 一坡可达 3 000余层, 形成了十分壮观和独
特的农业景观[57]。位于山顶的森林, 作为自然或半自
然生境 , 蕴含了丰富的天敌物种 , 是整个景观的生
物多样性源泉。靠近箐沟边的坡地保留着野生植物
的灌木丛, 可视为农田边界。60°以上的坡地虽然开
成梯地 , 但只种旱地作物, 以套种玉米和瓜豆蔬菜
为主, 水源欠佳的空地用来种植辣椒、茄子、西红柿、
姜等蔬菜, 边缘区套种玉米、高粱、小米、芝麻等高
秆作物, 形成了多样性化的作物种植体系。梯田因其
海拔差异种植了 100多个稻谷品种(混种), 并且结合
其他技术体系如稻田养鱼, 饲养了鲤鱼、鲫壳鱼、江
鳅等生物。梯田间田埂厚实, 宽 20~100 cm, 在宽厚
的田埂坝上播种黄豆、小绿豆、老鼠豆等豆科植物,
起到类似农田缓冲带的功能。在海拔 1 200 m以下的
河谷田坝种植棉花, 从而形成了多样化的种植布局。
这样优化的景观格局保留的大量农田边界及多样化
的种植体系, 使得 1 300多年历史的哈尼族梯田几乎
没有发生过大面积的水稻病虫害[58]。
3 总结与展望
通过农业生态景观建设, 控制农田病虫害不仅
是作物病虫害防灾减灾、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
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而且是人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环
境安全的需要[59]。在单纯依靠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和
滥用农药的局面必须改变[4], 生物农药和生物防治又
有一定局限的情况下, 农业生态景观建设是一条有
效控制病虫害的新途径。农业生态景观的病虫害控制
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 只有从景观上着眼, 通过景
观格局的优化、农田边界或缓冲带的建立与多样化种
植, 并结合耕种管理措施, 提升生物多样性水平, 实
现生物群落的内部稳定与平衡, 限制有害生物的大
爆发, 实现农业生态景观中病虫害的综合控制。病虫
害控制实质上是生物多样性服务功能的一部分 [60],
只有实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综合保护, 实现了不同生
物类群间的动态平衡, 方能有效地发挥病虫害控制
的功能。因此在进行景观建设时必需注意保护农业生
物多样性,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19,26,30]。
农业生态景观建设并不反对合理的施用农药
或者生物防治, 农田景观建设只是为自然天敌的生
存繁殖、阻碍病虫害的传播打下了一个生态基础设
施的底子, 只是病虫害控制的其中一种途径, 多种
途径的结合往往可以使病虫害的控制效果更为明显
和持久。在综合的病虫害防治中, 我们同样建议在
农业生态景观建设的基础上, 尽量避免或减少化学
农药的施用, 尽量使用生物农药, 同时引进害虫天
敌等生物防治技术, 安全、有效、持久地把害虫种
群数量控制在造成危害的水平之下, 达到保护生态
环境, 保障人畜健康, 促进生产发展的目的[2,7,11,15]。
本文通过对景观生态学和景观层次上的病虫害
控制研究成果的总结分析, 提出了 3 个层级上通过
农业生态景观控制病虫害的措施和建议, 但农业生
态景观格局与天敌昆虫、害虫以及治病微生物之间
的关系和生态学过程研究还存在大量空白, 如多大
范围内多大半自然生境比例对天敌或害虫有明显的
控制效果, 景观连通度和景观异质性是否存在适合
的中值、值是多少, 不同作物适合的植被缓冲带类
型及其建设要求, 农田缓冲带的植被演替等。今后
要进一步深入了解景观格局对农田害虫和天敌分布
与丰度的影响, 探讨景观格局变化如何影响农田生
物多样性和种间关系, 测定种间关系变化与相应的
生境破碎化的关系对维护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的作用, 探讨害虫与天敌在大尺度空间的分布和扩
散特性[19,26], 研究致病菌、害虫、天敌等组分在不同
斑块之间的转移过程和变化规律, 揭示害虫在较大
尺度和具有异质性空间范围内的灾变机理[30]等等。
只有更清晰地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过程, 才能
为病虫害的控制提供更为准确有效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华小梅 , 单正军 . 我国农药的生产 , 使用状况及其污染环
境因子分析[J]. 环境科学进展, 1996, 4(2): 33–45
[2] 尤民生 , 刘雨芳 , 侯有明 . 农田生物多样性与害虫综合治
理[J]. 生态学报, 2004, 24(1): 117–122
[3] 肖军, 赵景波. 农药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33(12): 2376–1377
[4] 邱式邦 , 杨怀文 . 生物防治—— 害虫综合防治的重要内容
[J]. 植物保护, 2007, 33(5): 1–6
[5] 陈锡文 , 邓楠 . 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M]. 北京: 化学工
业出版社, 2004
[6] 何丽莲 , 李元 . 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的综合治理[J]. 云南农
业大学学报, 2003, 18(4): 430–434
[7] 邱德文 . 生物农药与生物防治发展战略浅谈[J]. 中国农业
科技导报, 2011, 13(5): 88–92
[8] 高东 , 何霞红 , 朱书生 . 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持续控制有
害生物[J]. 生态学报, 2011, 31(24): 7617–7624
[9] 杨永华 , 姚健 , 华晓梅 . 农药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
多样性的影响[J]. 微生物学杂志, 2000, 20(2): 23–25, 47
[10] 何光好 . 我国农药污染的现状与对策 [J]. 现代农业科技 ,
2005(6): 57
[11] 彭华 . 生物防治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 植物
医生, 2005, 18(3): 4–5
[12] 张兴, 马志卿, 李广泽, 等. 生物农药评述[J]. 西北农林科
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2, 30(2): 142–148
[13] 邓洪渊 , 孙雪文 , 谭红 . 生物农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J].
第 7期 段美春等: 以病虫害控制为中心的农业生态景观建设 831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5, 27(1): 76–80
[14] 陈学新. 21 世纪我国害虫生物防治研究的进展、问题与展
望[J]. 昆虫知识, 2010, 47(4): 615–625
[15] 丁建清 , 付卫东 . 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
性[J]. 生物多样性, 1996, 4(4): 222–227
[16] 万方浩, 叶正楚, 郭建英, 等. 我国生物防治研究的进展及
展望[J]. 昆虫知识, 2000, 37(2): 65–74
[17] 陈亮 , 浦冠勤 . 捕食性天敌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J].
江苏蚕业, 2008(3): 1–4
[18] 林文雄 , 陈婷 , 周明明 . 农业生态学的新视野[J]. 中国生
态农业学报, 2012, 20(3): 253–264
[19] 刘云慧 , 李良涛 , 宇振荣 . 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
划途径[J].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19(11): 2538–2543
[20] Benton T G, Vickery J A, Wilson J D. Farmland biodiversity:
is habitat heterogeneity the key?[J].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2003,18(4): 182–188
[21] 尤民生, 侯有明, 刘雨芳, 等. 农田非作物生境调控与害虫
综合治理[J]. 昆虫学报, 2004, 47(2): 260–268
[22] Smith H G, Dänhardt J, Lindström A, et al. Consequences of
organic farming and landscape heterogeneity for species
richness and abundance of farmland birds[J]. Oecologia, 2010,
162(4): 1071–1079
[23] Gottschalk T K, Diekötter T, Ekschmitt K, et al. Impact of
agricultural subsidies on biodiversity at the landscape level[J].
Landscape Ecology, 2007, 22(5): 643–656
[24] Billeter R, Liira J, Bailey D, et al. Indicators for biodiversity
in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A pan-European study[J].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08, 45: 141–150
[25] Maisonhaute J É, Peres-Neto P, Lucas É. Influence of agronomic
practices, local environment and landscape structure on predatory
beetle assemblage[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10, 139(4): 500–507
[26] 贺达汉 . 农业景观与害虫种群控制 [J]. 植物保护 , 2009,
35(3): 12–15
[27] Thies C, Tscharntke T. Landscape structure and biological control
in agroecosystems[J]. Science, 1999, 285(5429): 893–895
[28] Thies C, Steffan-Dewenter I, Tscharntke T. Effects of landscape
context on herbivory and parasitism at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J].
Oikos, 2003, 101(1): 18–25
[29] Tscharntke T, Klein A M, Kruess A, et al. Landscape perspectives
on agricultural intensification and biodiversity-ecosystem service
management[J]. Ecology Letters, 2005, 8(8): 857–874
[30] 郑云开, 尤民生. 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与害虫生态控制[J].
生态学报, 2009, 29(3): 1508–1518
[31] 章家恩. 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J]. 农村生态环境,
1999, 15(2): 36–40
[32] Boller P F. Presidential Campaigns: From George Washington
to George W. Bush[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33] Fahrig L, Baudry J, Brotons L, et al. Functional landscape
heterogeneity and animal biodiversity in agricultural
landscapes[J]. Ecology Letters, 2011, 14(2): 101–112
[34] 朱彦鹏 , 迟德富 , 张星耀 . 景观连接度在森林病虫害控制
中的应用[J]. 世界林业研究, 2009, 22(3): 52–57
[35] 王锐 , 王仰麟 , 景娟 . 农业景观生态规划原则及其应用研
究—— 中国生态农业景观分析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4, 12(2): 1–4
[36] Reino L, Beja P, Osborne P E, et al. Distance to edges, edge
contrast and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Interactions affecting
farmland birds around forest plantations[J]. Biol Conserv,
2009, 142(4): 824–838
[37] Bentrup G, Station USFSSR. Conservation buffers: design
guidelines for buffers, corridors, and greenways[M].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Forest Service, Southern Research
Station. 2008
[38] Diekötter T, Billeter R, Crist T O. Effects of landscape
connectivity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sect diversity in
agricultural mosaic landscapes[J]. Basic and Applied Ecology,
2008, 9(3): 298–307
[39] Altieri M A, Letourneau D K. Vegetation management and
biological control in agroecosystems[J]. Crop Protection,
1982, 1(4): 405–430
[40] Altieri M A, Nicholls C I. Biodiversity and pest management
in agroecosystems[M]. Boca Raton: CRC, 2004
[41] 宇振荣 , 胡敦孝 , 王建武 . 试论农田边界的景观生态功能
[J]. 生态学杂志, 1998, 17(3): 53–58
[42] Woodcock B A, Westbury D B, Potts S G, et al. Establishing
field margins to promote beetle conservation in arable
farms[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2005,
107(2/3): 255–266
[43] Vickery J A, Feber R E, Fuller R J. Arable field margins managed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 review of food resource
provision for farmland birds[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2009, 133(1/2): 1–13
[44] Merckx T, Feber R E, Dulieu R L, et al. Effect of field
margins on moths depends on species mobility: Field-based
evidence for landscape-scale conservation[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2009, 129(1/3): 302–309
[45] Altieri M A, Lewis W J, Nordlund D A, et al. Chemical
interactions between plants and Trichogramma wasps in
Georgia soybean fields[J]. Prot Ecol, 1981, 3(3): 259–263
[46] De Snoo G. Unsprayed field margins: Effects on environment,
biodiversity and agricultural practice[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9, 46(1/3): 151–160
[47]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beneficial_weeds
[48] Boller E F, Häni F, Poehling H M.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s:
Ideabook on functional biodiversity at the farm level[M].
Lindau: Landwirtschaftliche Beratungszentrale Lindau (LBL),
2004
[49] 张润志, 梁宏斌, 田长彦, 等. 利用棉田边缘苜蓿带控制棉
蚜的生物学机理[J]. 科学通报, 1999, 44(20): 2175–2178
[50] 李正跃 . 生物多样性在害虫综合防治中的机制及地位[J].
西南农业学报, 1997, 10(4): 115–123
[51] 沈君辉, 聂勤, 黄得润, 等. 作物混植和间作控制病虫害研
究的新进展[J]. 植物保护学报, 2007, 34(2): 209–216
[52] Zhu Y Y, Chen H R, Fan J H, et al. Genetic diversity and
disease control in rice[J]. Nature, 2000, 406(6797): 718–722
[53] 李正跃 , 朱有勇 . 生物多样性与害虫综合治理[M].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2009
[54] 高东 , 何霞红 , 朱有勇 . 农业生物多样性持续控制有害生
物的机理研究进展 [J]. 植物生态学报 , 2010, 34(9):
1107–1116
[55] 肖靖秀 , 郑毅 . 间套作系统中作物的养分吸收利用与病虫
害控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21(3): 150–154
[56] 禹盛苗, 金千瑜, 欧阳由男, 等. 稻鸭共育对稻田杂草和病
虫害的生物防治效应 [J]. 中国生物防治 , 2004, 20(2):
99–102
[57] 史军超 . 中国湿地经典—— 红河哈尼梯田[J]. 云南民族大
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21(5): 77–81
[58] 袁爱莉 , 黄绍文 . 云南哈尼族梯田稻禽鱼共生系统与生物
多样性调查[J]. 学术探索, 2011(2): 42–47
[59] Neuenschwander P. Locust control: Choose life[J]. Nature,
2004, 432(7019): 801–802
[60] Altieri M A. The ecological role of biodiversity in
agroecosystems[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1999, 74(1/3): 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