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2015年第 6期 植物检疫 PLANT QUARANTINE Vol.29 No.6
* 通信作者: E-mail: lczhibao@126.com
收稿日期: 2015-05-20
扶桑绵粉蚧中国大陆寄主植物及一种茜草科寄主新纪录
汪金蓉 1 李德强 2 熊世海 2 韦丽莉 1 李树贵 2 罗国华 2 邵 斌 1 杨子林 1*
(1.临沧市植保植检站 云南凤翔 677099; 2.镇康县植保植检站)
扶桑绵粉蚧 (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
也称棉花粉蚧, 隶属半翅目 (Hemiptera)、 粉蚧科
(Pseudococcidae)、绵粉蚧亚科 (Phenacoccinae)、绵
粉蚧属(Phenacoccus Cockerel),原产北美洲。 1991
年在美国开始为害棉花 (Gossypium sp.),2002~
2005 年入侵智利、阿根廷和巴西,2005 年传入印度
和巴勒斯坦,2008 年 8 月北京林业大学武三安教授
在我国广东省广州市市区街道的扶桑(朱槿 Hibis-
cus rosa-sinensis L.)上首次发现,经中国科学院动
物研究所张润志研究员进行风险评估,扶桑绵粉蚧
在我国的危险性综合评价值达 0.886, 判定为风险
性很大的有害生物 [1],2009 年 2 月被农业部、国家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列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
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2],2010 年 5 月被农
业部、国家林业局增列为全国农业、林业植物检疫
性有害生物, 并公布了截止 2010年 4月 26日前扶
桑绵粉蚧在中国 9 省 37 个州(市)的发生分布疫情
区[3]。 2015年 3月 9日,云南省临沧市、县两级专职植物
检疫员在日常疫情普查工作中, 于镇康县南伞镇
红岩村委会花地山后谷公司咖啡种植基地的小粒
咖啡 (Coffea arabica L.)上发现疑似扶桑绵粉蚧
为害,样本经北京林业大学武三安教授鉴定,确认
为全国检疫性有害生物扶桑绵粉蚧。 通过查阅和
研究相关文献,茜草科(Rubiaceae)寄主植物国内
未见报道,国外也仅有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和长隔木(Hamelia patens Jacq.)[4]。 小粒咖
啡为扶桑绵粉蚧寄主植物新纪录。 有关扶桑绵粉
蚧中国寄主植物的报道较为零星, 整理我国大陆
地区扶桑绵粉蚧近几年发现记录的寄主植物 ,对
更好地开展疫情普查, 搞好防控及科研工作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中国大陆寄主植物
扶桑绵粉蚧寄主植物很多, 国内外包括 57 科
207 种,以锦葵科(Malvaceae)、茄科(Solanaceae)、
The host of Phenacoccus solenopsis in China mainland and a new record of Rubiaceae host. Wang
Jinrong1,Li Deqiang2,Xiong Shihai2,Wei Lili1,Li Shugui2,Luo Guohua2,Shao Bin1,Yang Zilin1*(1.Lincang
Plant Protection Station,Fengxiang 677099,China;2. Plant Protection station of Zhenkang County)
Abstract It is know that the host plants of Phenacoccus solenopsis in China mainland cover 165
species,55 families among which Asteraceae takes the biggest percentage (31 species). Malvaceae ranks
the second(14 species). Rubiaceae has never been reported as being host. On 9th March,2015, we found
a Rubiaceae crop (Coffea arabica L.)was harmed by 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 and the occurrence
degree reaching up to level 5. This is new record of the host of Phenacoccus solenopsis in China main-
land.
Key words Phenacoccus solenopsis;China mainland;host;new record;Rubiaceae
摘要 通过查询和整理相关文献,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中国大陆寄主植物共报
道有 55 科 165 种,以菊科(Asteraceae)植物最多,达 31 种,锦葵科(Malvaceae)次之,有 14 种,茜草科(Rubi-
aceae)寄主未见报道;2015 年 3 月 9 日在云南省镇康县发现一种茜草科作物小粒咖啡(Coffea arabica L.)
受扶桑绵粉蚧为害,发生程度达 5级,为扶桑绵粉蚧中国大陆寄主新记录。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中国大陆;寄主植物;新记录;茜草科
中图分类号 S41
·27·
2015年第 6期 植物检疫 PLANT QUARANTINE Vol.29 No.6
菊科(Asteraceae)、豆科(Leguminosae)为主[1]。 我国
自首次在扶桑上发现扶桑绵粉蚧后, 各地开展了大
量的调查及试验研究工作, 相继报道了不同的寄
主植物。
2009 年,武三安等记录了我国扶桑绵粉蚧寄主
植物有 7科 9种 [5], 首次报道了除扶桑外的其他 8
种寄主植物, 分别是锦葵科的蜀葵 (Alcea rosea
Linn.)、 茄科的酸浆 (Physalis alkekengi L.) 和茄
(Solanum melongena L.)、葫芦科(Cucurbitaceae)的
南瓜 (Cucurbita moschata (Duch. ex Lam.)Duch.
ex Poiret)、 豆科的羽扇豆 (Lupinus micranthus
Guss.)、大戟科(Euphorbiaceae)的大戟 (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 菊科的向日葵丈菊(Helianthus
annuus L.) 和马鞭草科 (Verbenaceae) 的马缨丹
(Lantana camara Linn.)。
2010 年,张润志等记录报道的扶桑绵粉蚧寄主
植物有 24 科 55 种 [1],其中 3 种寄主武三安等已报
道,新增了旋花科(Convolvulaceae)、胡麻科(Pedali-
aceae)、禾本科(Gramineae)、芸香科(Rutaceae)、马
钱科(Loganiaceae)、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马
齿苋科(Portulacaceae)、梧桐科(Sterculiaceae)、紫茉
莉科(Nyctaginaceae)、姜科(Zingiberaceae)、木犀科
(Oleaceae)、苏铁科(Cycadaceae)、梧桐科(Sterculi-
aceae)、苋科(Amaranthaceae)、唇形科(Lamiaceae)、
秋海棠科(Begoniaceae)、紫茉莉科(Nyctaginaceae)
等 17个科 52种寄主植物; 周湾等报道的扶桑绵粉
蚧寄主植物有 18科 29种[6],新记录了十字花科(Bras-
sicaceae)和报春花科 (Primulaceae)2 个科,寄主植
物则新发现了 11种;唐小燕等报道了 1科 1种[7],其中
新记录了冬葵 (Malva verticillata L. var. crispa
L.);虞国跃等报道了 5 科 6 种 [8],新记录了夹竹桃
科(Apocynaceae)中 1种新寄主。
2011 年,黄玲等报道记录的扶桑绵粉蚧寄主
植物有 6科 12种[9],新记录了藜科 (Chenopodiaceae)
的小藜 (Chenopodium serotinum L.)及其他 4 种
新寄主植物;李月红等报道了 14 科 20 种寄主植
物 [10],新记录了天南星科 (Araceae)和凤仙花科
(Balsaminaceae)2 个科并新增了 4 种寄主植物。
2012 年,张煜等报道的扶桑绵粉蚧寄主植物有
10 科 13 种[11],新记录了仙人掌科(Cactaceae)、兰科
(Orchidaceae)和五加科 (Araliaceae)3个科及 10种
新寄主植物;关鑫等报道了 4种寄主植物[12],并新记
录了阳芋(Solanum tuberosum L.);周湾等报道记
录的扶桑绵粉蚧寄主植物最多,达 34科 66种[13],新
记录了葡萄科 (Vitaceae)、蔷薇科 (Rosaceae)、石
蒜科 (Amaryllidaceae)、冬青科 (Aquifoliaceae)、蓼
科 (Polygonaceae)、雨久花科 (Pontederiaceae)、百
合科 (Lili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柏科(Cu-
pressaceae)、桑科(Moraceae)、樟科 (Lauraceae)、山
茶科 (Theaceae)、鸭跖草科 (Commelinaceae)13 个
科,寄主植物新报道了 24 种;王莹莹报道了 7 科 8
种[14],新记录了 2种寄主;陈哲等报道了 5科 7种寄
主植物[15],新记录了 1种寄主。
2013 年,闫鹏飞等报道的扶桑绵粉蚧寄主植物
有 14 科 20 种 [16],新记录了漆树科(Anacardiaceae)
及玄参科 (Scrophulariaceae)2 个科 ,11 种寄主植
物; 曹婧等报道的扶桑绵粉蚧寄主植物种类共有
16 科 22 种 [17],新记录了苦苣苔科(Gesneriaceae)
和车前科(Plantaginaceae) 2 个科,10 种寄主植物;
雷小涛等调查发现扶桑绵粉蚧有 8 科 10 种水生蔬
菜寄主 [18],新记录了伞形科(Umbelliferae)、泽泻科
(Alismataceae)、睡莲科 (Nymphaeaceae)、香蒲科
(Typhaceae)、 莎草科 (Cyperaceae)、 菱科 (Tra-
paceae)等 6 个科 8 种寄主植物;王前进等报道了 5
种扶桑绵粉蚧寄主植物[19],其中有 1种寄主新记录;
胡成志新记录了扶桑绵粉蚧寄主植物万寿菊
(Tagetes erecta L.)[20]; 吕茂翠报道了 5 科 5 种[4],
新记录了 1 种寄主;田虎等报道了 2 科 7 种 [21],新
记录了 2 种寄主。
2014 年,李月红等在开展扶桑绵粉蚧防控试验
研究中, 其供试虫源采自水生蔬菜温室大棚内的睡
莲(Nymphaea tetragona Georgi)[22];胡成志等在进
行扶桑绵粉蚧处理药剂筛选试验研究中, 供试虫源
采自巴西龙骨(帝锦 Euphorbia lactea Haw.)[23];广
西大学硕士研究生王伟兰在进行扶桑绵粉蚧对不同
寄主的选择性研究时,选择了 4科 7种寄主,其中新
记录了 1 种新寄主 [24];魏行等在报道浙江省安吉县
扶桑绵粉蚧 8科 13种寄主时[25],新记录了 3种新寄
主植物;仇智灵等报道了 17科 30种寄主[26],新记录
了 4种寄主植物。
经整理结果显示,2008~2015 年 4 月份文献
报道记录的扶桑绵粉蚧中国大陆寄主植物共 55 科
165 种(表 1),加上茜草科小粒咖啡新记录,合计达
56 科 166 种。 其中,菊科最多,达 31 种;锦葵科次
之,有 14种;茄科 11种;豆科 10种;大戟科 8种;葫
芦科 7种;苋科 6种;禾本科 5种;旋花科 4种;芸香
科、马齿苋科、木犀科、唇形科、十字花科、蔷薇科、睡
莲科、藜科各 3 种;梧桐科、葡萄科、仙人掌科、天南
星科、百合科、木兰科、桑科各有 2种;其余各科均为
1种。
·28·
2015年第 6期 植物检疫 PLANT QUARANTINE Vol.29 No.6
科
锦葵科
茄科
葫芦科
旋花科
豆科
胡麻科
禾本科
芸香科
种
蜀葵(Alcea rosea)[5]
朱槿 (Hibiscus rosa-sinensis)[5]
棉花(Gossypium sp.)[1]
木槿(Hibiscus syriacus)[1]
黄葵(Abelmoschus moschatus)[1]
咖啡黄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 [4]
玫瑰茄(Hibiseus sabdariffa)[1]
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1]
赛葵(Malvastrum coromandelianum) [1]
美丽芙蓉(Hibiscus indicus) [6]
冬葵(Malva verticillata L. var. crispa L.)[7]
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9]
罂粟葵(Callirhoe involucrata) [17]
悬铃花(Malvaviscus arboreus)[24]
烟草(Nicotiana tabacum)[11]
阳芋(Solanum tuberosum)[12]
酸浆(Physalis alkekengi)[5]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1]
茄(Solanum melongena)[5]
辣椒(Capsicum annuum)[1]
枸杞(Lycium chinense)[1]
龙葵(Solanum nigrum)[1]
水茄(Solanum touvum)[16]
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1]
朝天椒(Capsicum annuumL.var.conoides (Mill.) Irish) [14]
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5]
冬瓜(Benincasa hispida) [1]
西瓜(Citrullus lanatus) [1]
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1]
丝瓜(Luffa cylindrical) [1]
甜瓜(Cucumis melo)[11]
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13]
蕹菜(Ipomoea aquatica)[1]
牵牛(Ipomoea nil) [1]
救荒野豌豆(Vicia sativa)[16]
番薯(Ipomoea batatas) [6]
羽扇豆(Lupinus micranthus)[5]
豆薯(Pachyrhizus erosus) [1]
豇豆(Vigna unguiculata) [17]
绿豆(Phaseolus radiatus) [9]
大豆(Glycine max) [13]
广州相思子(Abrus cantoniensis)[16]
含羞草(Mimosa pudica)[6]
决明(Senna tora) [25]
截叶铁扫帚(Lespedeza cuneata) [1]
落花生(Arachis hypogaea)[26]
芝麻(Sesamum indicum )[1]
玉蜀黍(Zea mays )[1]
菰(Zizania latifolia) [18]
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 [25]
甜橙(Citrus sinensis) [1]
黎檬(Citrus limonia)[16]
科 种
金橘(Fortunella margarita) [13]
大戟科 蓖麻(Ricinus communis)[1]
秋枫(Bischofia javanica)[1]
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1]
金刚纂(Euphorbia neriifolia)[11]
火殃勒(Euphorbia antiquorum)[16]
帝锦(Euphorbia lactea)[23]
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5]
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25]
菊科 艾(Artemisia argyi)[1]
苍耳(Xanthium sibiricum)[1]
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9]
黄花蒿(Artemisia annua)[9]
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um) [1]
飞蓬(Erigeron acer)[1]
翼齿六棱菊(Laggera pterodonta) [16]
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 [1]
一年蓬(Erigeron annuus) [6]
蓟(Cirsium japonicum)[26]
金腰箭(Synedrella nodiflora) [1]
孔雀草(Tagetes patula)[1]
苦荬菜(Ixeris polycephala)[1]
抱茎小苦荬(Ixeridium sonchifolium) [13]
鳢肠(Eclipta prostrata) [1]
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 [1]
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 [19]
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1]
银胶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1]
木耳菜(Gynura cusimbua) [17]
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13]
万寿菊(Tagetes erecta)[20]
金盏花(Calendula officinalis)[13]
向日葵丈菊(Helianthus annuus)[5]
刺儿菜(Cirsium setosum) [6]
长裂苦苣菜(Sonchus brachyotus)[16]
大丽花(Dahlia pinnata)[16]
钻叶紫菀(Aster subulatus)[15]
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6]
鬼针草(Bidens pilosa)[21]
金光菊(Rudbeckia laciniata)[21]
马钱科 白背枫(Buddleja asiatica)[1]
金缕梅科 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1]
马齿苋科 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1]
大花马齿苋(Portulaca grandiflora)[6]
土人参(Talinum paniculatum) [6]
梧桐科 马松子(Melochia corchorifolia)[1]
梧桐(Firmiana simplex) [1]
紫茉莉科 光叶子花(Bougainvillea glabra)[1]
Sieb. et Zucc. subsp. suave (Kitagawa)Kitagawa) [1]
木犀(Osmanthus fragrans) [13]
茉莉花(Jasminum sambac) [13]
苏铁科 苏铁(Cycas revoluta)[1]
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1]
牛筋草(Eleusine indica) [1]
山姜(Alpinia japonica) [1]
辽东水蜡树(Ligustrum obtusifolium
姜科
木犀科
表 1 扶桑绵粉蚧中国大陆寄主植物
·29·
2015年第 6期 植物检疫 PLANT QUARANTINE Vol.29 No.6
2 扶桑绵粉蚧寄主新记录
发现扶桑绵粉蚧寄生为害小粒咖啡(图 1)共两
个地点, 均位于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南伞镇红岩村
后谷咖啡公司咖啡种植基地,咖啡地周围生态良好,
生长的植物有芭蕉树(Musa basjoo Sieb.et Zucc.)、
龙竹 (Dendrocalamus giganteus Munro), 杉松(A-
bies holophylla Maxim)、 屏边水锦树(Wendlandia
pingpienensis How)、 苞 茅 (Hyparrhenia newtonii
(Hackel) Stap)、 茅草 (Imperata cylindrica (Linn.)
Beauv.)、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a Spreng.)
等, 经调查未发现扶桑绵粉蚧寄生。 咖啡种植基地
面积 200 hm2,具体位置是东经 98°49′51.2″,北纬23°
48′28.3″,海拔 1 084 m,小粒咖啡品种为卡媂莫 7963,
其种苗来源为镇康县勐捧镇后谷咖啡公司育苗点。
经调查, 两个疫情点面积分别为 2.4 hm2和 3.33 hm2。
通过采用随机五点取样进行调查(表 2),结果表明小
粒咖啡上的扶桑绵粉蚧发生程度达 5 级 [27]。
表 2 镇康县南伞镇小粒咖啡上的扶桑绵粉蚧疫情发生情况
疫点面积 调查点数 株数 一级分枝总数 / 枝 二级分枝总数 / 枝 三级分枝总数 / 枝 有虫株 虫株率 /% 有虫枝 虫枝率 /%
2.40 5 25 1002 288 30 6 24 6 0.45
3.33 5 25 834 76 7 9 36 22 2.40
图 1 小粒咖啡上的扶桑绵粉蚧
(续表 1)
科
苋科
唇形科
秋海棠科
紫茉莉科
十字花科
苦苣苔科
车前科
葡萄科
仙人掌科
天南星科
香蒲科
蔷薇科
伞形科
泽泻科
种
凹头苋(Amaranthus blitum)[1]
苋(Amaranthus tricolor)[11]
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13]
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10]
老鸦谷(Amaranthus cruentus)[16]
刺苋(Amaranthus spinosus)[6]
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1]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10]
五彩苏(Coleus scutellarioides) [13]
紫背天葵(Begonia fimbristipula)[1]
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1]
芜青(Brassica rapa)[17]
甘蓝(Brassica oleracea)[17]
青菜(Brassica chinensis)[6]
大岩桐(Sinningia speciosa)[17]
车前(Plantago asiatica)[17]
葡萄(Vitis vinifera)[17]
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 [13]
量天尺(Hylocereus undatus) [11]
仙人掌(Opuntia stricta (Haw.) Haw. var. dillenii
(Ker-Gawl.) Benson) [17]
芋(Colocasia esculenta) [10]
绿萝(Epipremnum aureum) [11]
宽叶香蒲(Typha latifolia)[18]
草莓(Fragaria × ananassa)[17]
海棠花(Malus spectabilis) [13]
红叶石楠(Photinia × fraseri)[26]
水芹(Oenanthe javanica) [18]
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L. var. sinensis
(Sims.)Makino) [18]
科 种
睡莲科 莲(Nelumbo nucifera)[18]
睡莲(Nymphaea tetragona)[22]
莼菜(Brasenia schreberi)[18]
莎草科 荸荠(Eleocharis dulcis) [18]
菱科 欧菱(Trapa natans)[18]
马鞭草科 马缨丹(Lantana camara)[5]
报春花科 胭脂花(Primula maximowiczii)[6]
石蒜科 朱顶红(Hippeastrum rutilum) [13]
藜科 藜(Chenopodium album)[11]
小藜(Chenopodium serotinum)[9]
地肤(Kochia scoparia) [11]
冬青科 冬青(Ilex purpurea)[13]
蓼科 水蓼 (Polygonum hydropiper)[13]
雨久花科 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 [13]
百合科 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 [13]
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 [13]
木兰科 白兰(Michelia alba)[13]
荷花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14]
柏科 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13]
樟科 樟(Cinnamomum camphora) [13]
山茶科 山茶(Camellia japonica)[13]
鸭跖草科 紫竹梅(Setcreasea purpurea)[13]
凤仙花科 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10]
兰科 蝴蝶兰(Phalaenopsis aphrodite)[11]
五加科 鹅掌柴(Schefflera heptaphylla) [11]
漆树科 藤漆(Pegia nitida)[16]
桑科 印度榕(Ficus elastica)[13]
葎草(Humulus scandens) [26]
玄参科
夹竹桃科
婆婆纳(Veronica didyma)[16]
鸡蛋花(Plumeria rubra L. cv. acutifolia)[8]
·30·
2015年第 6期 植物检疫 PLANT QUARANTINE Vol.29 No.6
致谢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润志研究员和北京
林业大学武三安教授对扶桑绵粉蚧鉴定给予积极帮
助; 云南保山学院张春晖副教授对文中英文部分提
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润志,王褔祥.扶桑绵粉蚧(棉花粉蚧).北京: 中国农业
出版社, 20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国家质量监
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第 1147 号 [EB∕OL].(2009-01-18).
http: //www.moa.gov.cn/zwllm/tzgg/gg/200902/t20090205_
1212924.htm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国家林业局
公告第 1380号 [EB∕OL].(2010-06-09)[2015-05-10].http:
//www .moa . gov . cn/govpublic/ZZYGLS/201006/t20100609_
1548022.htm.
[4] 吕茂翠.不同寄主植物对扶桑绵粉蚧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晌
[D] .浙江: 浙江师范大学, 2013.
[5] 武三安, 张润志.威胁棉花生产的外来入侵新害虫扶桑绵粉
蚧.昆虫知识, 2009, 46 (1): 159-162.
[6] 周湾, 林云彪, 许凤仙, 等.浙江省扶桑绵粉蚧分布危害调
查.昆虫知识, 2010, 47 (6): 1231-1235.
[7] 唐小燕, 肖铁光, 黄玲, 等.不同药剂对扶桑绵粉蚧的防治
试验.作物研究, 2010, 24 (1): 120-124.
[8] 虞国跃, 李立.扶桑绵粉蚧的识别.植物保护, 2010, 36
(4): 188-188.
[9] 黄玲, 刘慧, 欧高财, 等.扶桑绵粉蚧部分生物学特性研
究.作物研究, 2011, 25 (3): 245-248.
[10] 李月红, 阮永明, 颜宗德, 等.金华市扶桑绵粉蚧的发生与
防治.长江蔬菜, 2011 (5): 33-34.
[11] 张煜, 李晶, 阿丽亚阿布拉.新疆扶桑绵粉蚧疫情发生处置
情况及阻截对策.新疆农业科技, 2012 (1): 6-7.
[12] Xin Guan, Yongyue Lu, Ling Zeng.Study on developmen-
tal durations and fecundity of 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
on four species of hosts.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
gy, 2012, 13 (2): 408-411.
[13] 周湾, 王道泽, 仇智灵, 等.扶桑绵粉蚧在浙江的寄主植物
与发生特点.植物保护, 2012, 38 (2): 152-155.
[14] 王莹莹.扶桑绵粉蚧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研究 [D].浙江:
浙江农林大学, 2012.
[15] 陈哲, 张姜, 傅杭飞, 等.基于形态特征和线粒体 COI基因
探讨扶桑绵粉蚧物种的有效性并记述一体色变异型扶桑绵粉
蚧.生物多样性, 2012, 20 (4): 443-450.
[16] 闫鹏飞, 孙跃先, 李正跃, 等.云南省扶桑绵粉蚧的分布和
危害.生物安全学报, 2013, 22 (4): 237-241.
[17] 曹婧, 肖铁光, 秦琳, 等.扶桑绵粉蚧寄主植物种类调查及
危害研究.作物研究, 2013, 27 (3): 269-272.
[18] 雷小涛, 王香萍, 望勇, 等.扶桑绵粉蚧在温室水生蔬菜上
的发生动态.华中昆虫研究, 2013 (9): 148-153.
[19] 王前进, 高燕, 陈婷, 等.5 种植物上扶桑绵粉蚧的适生性
及 其 潜 在 为 害 分 析.环 境 昆 虫 学 报 , 2013, 35 ( 6) :
699-706.
[20] 胡成志.扶桑绵粉蚧生物生态学特性及除治技术研究
[D].新疆: 新疆农业大学, 2013.
[21] 田虎 , 李小凤 , 万方浩 , 等.利用种特异性 COI 引物
(SS-COI) 鉴别扶桑绵粉蚧.昆虫学报 , 2013, 56 ( 6) :
689-696.
[22] 李月红, 阮永明, 周小军, 等.茶、 桉树精油复配剂对扶桑
绵粉蚧的防治效果.浙江农业科学, 2014 (12): 1821-1822.
[23] 胡成志, 丁吉同, 阿地力沙塔尔.扶桑绵粉蚧土壤处理药剂
筛选和熏蒸试验.森林保护, 2014 (6): 36-39.
[24] 王伟兰.温湿度和寄主对扶桑绵粉蚧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D].广西: 广西大学, 2014.
[25] 魏行, 侯建军, 王琼.扶桑绵粉蚧的生长规律和防治策略.
长江蔬菜, 2014 (15): 50-52.
[26] 仇智灵, 姚海峰, 张小华.扶桑绵粉蚧发生传播特点及其科
学防控.浙江农业科学, 2014 (12): 1820-1821.
[27] 黄奎, 胡文兰.富宁县扶桑绵粉蚧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生
物灾害科学, 2012, 35 (3): 303-307.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