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秦仁昌分类系统(蕨类植物门)的历史渊源



全 文 :广 西 植 物 G uih a ia6 (z 一 2 ): 63一 78 . 1 9 56
秦仁昌分类系统 (蔗类植物门 )的历史渊源
吴 兆 洪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
TH E H fS T OR I CA L OR I GIN OF TH E SY S TE M A TI C
S CH E M E OF P TE RI D OH PY A T BY R
.
C
.
CH IN G
W
uS h ie w一 h n ug
(S o ut h Ch in aI ns t it ut e o f B
o t any
,
A e a d e m i a S i n i e a )
本稿为作者的讲学稿之一 , 文中对秦仁昌系统的历史来源和发展作了简括 的 论述 。 素材主要
取自秦老和作者合著的 《 中国蔗类植物科属志 》 ( 手稿 ) 。 原讲稿较长 , 发表时有删节。
在本文写作过程中 , 得到业师秦仁昌教授的关怀和指导 , 并审阅文稿 , 作者敬致谢意 。
蔽类植物 由于它在植物系统发育史上的重要地位 , 几百年来都受到植物学家们的注意 。
经过旅类学家们几百年的探索 , 创见迭出 , 现在 已发展成为植物学中一门独 立 的 分 支学科
— 获类植物学 。 对蔗类植物进行科学的研究可追溯到十六世纪 。 在十六世纪 以前 , 植物分类学是按照用途 ( 特别是药用 ) 而分门别类的 , 过去藤类植物的记载只是零散地见于一些有
关药用 、 食用的书籍之中 , 我国的情况也是一样的 。 到十六 世 纪 意 大利植物学家 A n d r e a
C e s a l p i
n o
(D
e P l a n t i s L i b r i
,
X 砚 . 1 5 5 3 ) 才初次提出以器官作为分类的依据 , 当时玻类
植物与苔醉 、 藻类 、 真菌等均统称为隐花植物 。 至十七世纪 , 随着观察逐步深入 , 植物学的
知识不断积累 , 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殖器官比营养器官的特征具有更为基本的重要性 , 这为林
奈的 ` 性系统 , 铺平 T 道路 。 林奈的《植物种志 》 ( C a r l v o n L i n n e , S p e e i e s P l a n t a r u m .
1 7 5 a) 就是这一阶段成果的总汇 。 在这本书中 , 林奈的系统是 以性特征为主的 , 他用雄蕊的
数 目或雄蕊的其他一些明显的特征为基础 , 把植物分为 24 个 “ 纲 ” , 1 一 2 3纲 均 为 种 子植
物 , 最后的第二十四纲为隐花纲 (lC as is X X 万 . C r y tP o g a o i a) , 包括了全部具有 “隐藏的 ”
生殖器官的植物在内 。 隐花纲下面分为 四 个目 : 获目 F ` l`ce : 、 苔鲜 目 M us “ 、 藻目 A匆ae
与真菌 目尸 , n ig , 藏类植物包含在获目之 内。 林奈认识 17 属 21 3种获类植物 , 14 个属 1 82 种是隶
属于今 日的真蔗类之中 , 其余的属则为今日的拟旅类 。 林奈的分属特征唯一基于抱子囊群这
个特征 ( 表面生 、 边生 、 圆形 、 线形等等 ) 。 他这唯一的依据尽管非常人为 , 但却在当时受
到热烈的欢迎 , 尤其是在德国和英国 , 这是因为林奈的系统满足 了当时的迫切需要 , 当时植
物种类迅速增加 , 正需要一种次序来排列已知的植物 。 诚然 , 林奈的系统是肤浅的 , 明显地
是人为的分类系统 , 同时他对拟威植物的认识也是错误的 , 他把石松类放在苔鲜之中 , 而把
水韭放在真威类之中 , 这是由于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所致 。
似 广 西 植 物 6卷
其后 , 由于植物形态学 、 植物地理学的进步 , 真正的 自然 分类系统开始出现 , 但当时尚
未发明显微镜 , 使得对隐花植物的深入一步的观察不可能进行 , 对这 群 植 物 的认识仍很贫
乏 。 第一个自然分类系统是 A . L . d e J 。 : s i e u 系统 , 发表在他的 了按照 自 然次序排列的植
物属 ) (G e o e r a P l a n t a r u m s e e u n d u m o r d i n e s o a t u r a l e s d i s p o s i t a . 17 8 9 . P a r i s . ) 一
书中 。 他把植物分为三个大群 : 无子叶群 ( A co t列 e do n e s ) 、 单子叶群 (M 。 : co o t y l记。此 s )
和双子叶群 (D ic ot y le d o ne s )。 他的无子叶群相当于林奈的隐花植物纲 , 和林奈的可谓 同样
庞杂 。 在以后的相当时间内 , 都是把菌 、 藻 、 苔葬 、 获类放进 “ 隐花植物 ” 之中 。
随着显微镜的发明 , 植物形态的研究有 了重要的发现 。 山于 H of m e i s t e r 的卓 越的研究
( 1 8 5 1 )
, 探究了 “ 隐花植物 ” 的生命史 , 对隐花植物的胚胎学和它们之间以及它们对 “ 有
花植物 ” 的关系逐渐获得清晰的概念 。 在蔽类植物中找到的世代交替的例证 , 发现不单在威
类植物中存在 , 在苔醉 、 种子植物中也以不 同的方式存在 , 这就为 以后把植物界划分为 门提
供了区别的基础 。 这些形态学的重大发现 , 及稍后达 尔 一义 的 《 物 种 起 源 》 ( C . D ar w in ,
O r i g i n o f S p
e e i e s
.
1 5 5 9 ) 的出版 , 对植物分类系统的研究有巨大的影响 。
法国植物学家 A . P . d e C a n d ol l e 在 《 植物学的基本 理 论 》 ( T h加 r i。 亡l e m 。 n t毓 r e
de la B ot 姗 i q ue . 1 8 1 3 ) 的系统是 D e Jus s i e 。 系统的扩充与修正 。 他将植物界分为两个大
群 , 以维管束和子叶的有无作为 区分的根据 。 第一群称为维管植物 ( V a s C ul ar e享 ) , 为有维
管束或有子叶的植物 , 包括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 , 蔽类植物包括在单子叶植物下面的隐
花植物 ( C r y户 o ga m s ) 之内 , 第二群为细胞植物 ( C e l l lu ar e s ) , 为无维 管 束或无子叶的
植物 , 其下的有叶类为苔鲜植物 , 无叶类包括地衣 、 菌类 、 藻类 。 这两大群植物之间存在着
一种互应性 。 对于蔗类植物而言 , D e J o s ie u 早已把它和双子叶植物及单子叶植物分开了 ,
而 D e C a n d o n e 反而把它划入单子叶植物 , 这无疑是很大的倒退 。 但他把所有韵 或类植物
集合为一群并划入维管植物 , 且与苔醉 、 地衣 、 菌类 、 藻类分开 , 这一点肯定是进步的 。 他
强调了维管系统在分类学上的重要性 , 同时强调藏类植物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 , 这是他超越
前人的创见 。 蔗类植物隶属维管植物的范畴现在已经毫无异议了。
1邪 4年 , 德国人 A . B ar u n 发表了一个 分 类 系 统 , 将 植 物 分 为 三 大 群 , 无 根植物
( B r y o p h犷 t a ) 、 有根植物 ( C o r m o p h y t a ) 和有花植物 ( A o t h o p h y t a ) 。 其 中 的有根植
物包括木贼 、 石松和真蔽 。 这一概念和稍后的 E i c hl e r 系统中的藤类植物门是祖当的 。
一个影响很大的系统是 1 8 8 3年德国人 A . W . E ic h l e r 发表的 , 在所 著 的 《讲课提要 》
( 第三版 ) ( 5 y n a b u , d e r v o r l e s u n ge n . e d . 3 . ) 中首先提 出把植物界的隐花植物都分分
为 三个门: 原 叶 植 物 门 ( T h a l l o p h y t a ) 、 苔 鲜 植 物 门 ( B r y o p h y t a ) 和 孩 类 植物门
( P t e r id o p h yt a )
。 虽然 , 关于藏类植物门是否为自然的门这个问题一直争论至今 , 但这个
概念是通常被学者们所采用的 。
上面讲述的是威类植物门这一高级的分类单位的简史 。 从 A n d r e a C e s al iP n 。 (巧 8 3) 认
识威类植物为隐花植物的一部分 , 到 E i c h l e r ( 1 8 8 3 ) 提出把威类植物全部归属 到放类植物
门 , 这中间整整经历了三百年的时间 。 蔽类植物的轮廓是从 D e C a n d ol l e ( 1 8招 ) 起才逐渐
显露出来 , 也经过几乎一个世纪 , 人们才确定了聋类植物在植物界中作为门的地位 。
在 f飞一级的分类等级进行研究的同时 , 对旅类植物这一大类群内的研究也在积极开展 。
在十八世纪未 , J . E . S m i ht ( 1 7 9 3 ) 观察到一些蒸类植物的抱子囊群 覆 盖着一层膜状的囊
卜 2期 吴兆洪 : 秦仁昌分类系统 (蔗类植物门 )的历史渊源
群盖 , 而另一些则没有 。 他发现这一差异还未为林奈所用 , 于是尝试用囊群盖的有无而将当
时已知的族属分为两系列— In d u s i a t a e 与 E x i n d u s i a t a e 。 后来 , J . E . S m i t h 又根据抱子囊环带的有无而把当时已知的旅属分为两 个 系列一一 A n n ul at ae 与 E x a n n ul at ae 。 这
些特征的应用十分重要 , 它影响了几乎整个十九世纪的真威类分类 。
最先进行一系列尝试去把所有的已知获类植物排列为一有实用 意义的系统者乃是瑞典的
O l o f S w a r t z ( S y
n o p s i s F i l i
e u m
.
18 0 6 )
, 他论及 L 夕c o P o id “ m , P s i l o t o m 和 T o e s iP t e r i s等
属 , 将它们汇集于一群 以别于真获类 。 他将真族类分为三目 ( or d e r ) : G y r at ae , 下 具两个
亚 目 , 即 N u d a e 与 I n d u s i a t a e ; S p u r i e G y r a t a e (包括现在的 S e h i z a e a c e a e 、 O s m “ ” da c e a e 、
A n g i o p t e r i s 等 ) ; A g y r a t a e ( 包括现在的 M a r a才r蓄a c e a e 、 O p h i o g l o s s a c e a e 等 ) 。 他 描 述
了 3 8个属 71 0种 ( 不包括存疑种 ) 的获类植物 。
1 8 1 0年 , C . F . W i l l d e n o w 在林奈主编的《 S P e e i e s P l a n t a r u m 》发表 T 他的获类植物
部分 , 这是 当时已知的威类植物目录 , 记载了53 个属 1 1 5 5种 , 分隶于六个大群 。 但他的分类
法是一个倒退 。
在蔗类植物的范畴逐渐明朗的时侯 , 蔽类学家们的工作主要是探讨获类植物内各类群的
范畴及其系统排列位置 , 但其分类依据均受 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 , 仅局限于性器官方面 , 在
旅类植物就是依据抱子囊群 。 在 1 8 2 5一 1 8 3 5年 , 若干荻类植物的科被建立或描述 ,如 O : 。 un 己
d a c e a e ( 1 8 2 0 )

p o ly p
o
id a
e e a e 、
D
a n a e a c e a e 、 o p h i o g l o s s a c e a e ( 1 8 2 2 )

G l e i c h e ” i a c e a e 、
P a r吞。 r i a c o a e ( 1 8 2 5 ) 、 C y a th e a c e a e 、 S c h i z a e a e e a e ( 1 8 2 7 ) 、 I s o e 才a e e a e 、 S a l o i n f a c e a e
( 2 5 2 9 )

H y 协 e o o p h y l l a ce a e ( 1 8 3 3 ) 等 , 这些科的大部分一直沿用至今天 。
在这期 l’ed , 法国的 G . F . K a u l f u s s ( E n u m e r a t i o F i l i e u m . 1 5 2 4 ) 、 A . N . D e s v a u X
( P
r o d r o m e d e l a f a m i l l e d e s F o u g亡r e s , i n M 亡m . S o e . L i n n . P a r i s 6: 1 7 1一 2 1 2 ,
2 13 一 3 7 . 1 8 27) 和其他一些学者的分类系统中的科或族大都基于抱子囊群 、 囊群盖和抱子
囊的位置 、 形状与结构 。 最先尝试相应地利用营养器官特征的为 C . G a u id c h a u d一B e a u p卜
( v
o y a g。 。 u t o u r d 。 m o n d 。 。 n t r e p r i , p a r 。 r d r 。 d 。 R。 i , … … p e n d a n t l e s 。 n n o s e
1 8 1 7
, 1 8 1 8
, 1 5 1 9 e t z s Z o
.
i n F r e y e i n e t : B
。 t a o i q u e
.
1 8 2 6一 1 8 5 0 )
,在他的著作中有些颇为
独到的见解 , 但对一些特征的分类上的价值并没有足够的研究。 他的系统是非常人为的 , 而
且一些类群的界限 常 常 模 糊不清 。 H . S o h ot t 更加强调营养器官的使用 , 特别是叶脉型方
面 , 但他的著作 《 G e n e r a F i l i e u m 》 ( 1 8 3 4 ) 是不完备的 。
1 8 3 6年 , 捷克的 C . B . P r e s l 出版了他的有创见的著作 《 T e n t a m e n P t e r id o g r a p h i -
a e 》 , 这是蔽类植物学历史中的杰出作品 ,在书中他提出了一个新的系统 。 他的系统除了应用
抱子囊群及抱子囊的特征外 , 同时使用一切营养器官特征 , 特别是叶脉型和叶柄的维管束数目
这些营养器官的特征 。 这些特征的应用是成功的 , 他的系统较前人的自然多了 , 而且他的属
是作为紧密相关的个体组合而成的自然类群来认真考虑的 , 这在当时是一大进步 。 他在书中
记述了 n Z属约 1 5 0 0种 。 当时在林奈 思想统治下 , 他的思想只为少 数 的蔽类学家所接受 , 如
J
.
S m it h
,
A
.
L
.
A
.
F忱 等。 而大 多数蔽类学家仍然信守林奈的分类原则 , 如 W . .J
H o o k e r
, 在他的巨著 《 C e n e r a F i l i e u m 》 ( 1 8 3 9一 1 8 4 2 ) 中虽然采用 T 一部分 P r e s l 和 J .
S m i ht 建立的属 , 但他把它们夷为亚属 , 实际上仍然是采用林奈的属的概念 , 而且 H o k e r
的分属特征仍然是 单独 以抱子囊群的特征为依据 , H 0 0 k e r 的分类法完全受着林奈的影响 ,
舫 广 西 植 书 6 卷
其系统非常不自然 , 而且十分笼统 。
P r e S I的另一名著为《 E p i nr e l i a e B o t a n i e a e 》 ( 1 8 4 9 ) , 这实为前者的补充作品 。
A
.
L A F o e 为十九世纪中叶法国斯脱拉斯城大学植物学教授 , 对藏类植物学 有杰出
的贡献 。 他钓经典著作《 G e n e r a F il ic o m 》 ( 1 8 5 0一 1 8 5 2 )是作为他的威类植物研究的主要论文
出版的 , 附有精密的分析图解 , 是个不朽之作 。 他把真戴类分为 10 个科 , 其中之一为新建的
科 ( 月 ” gJ’ o 川。 剪da ce ae ) , 承认 1 8 属 2 1 0 0多种 。 F忱 的分类法 大 体 上跟随 P r e s l 的分类系
统 , 略有修改 。 他认为环带的细胞数 目可以作为有价值的分属依据 , 这一见解在现代菠类植
物学的观点看来仍然是适用的 。
德国的 G o o r g M e t et in u s 为十九 世纪中叶 有声望的蔽类学家 , 是 H of m e is t e r 和 A ,
B r a的 的学生 , 在研究中曾经应用了他的老师们的研究成果 。 他不仅研究其外部形态 , 而且
研究了抱子囊群及抱子囊的进化 , 还了解到营养器官 ( 如叶脉型 ) 的重要性 , 并提出了叶脉
型的分类 。 但他对一些属的认识是非常人为的 。 他的主要著作有 《 U e b e : A z ol al 》 (1 8 4力 、
《 F i l i c e : } { 。 r t i B o t a n i e i L i p s i e n s i s 》 ( 1 8 5 6 )及一系列的专著 《 U e b e r e i n i g e F a r n g a 卜
t u n g e n
.
I一 W . 》 ( 18 56一 1 8 5 9 ) 。
英国的 T h o m a s M o or e 是第一本 《 阮 d o x 凡找 c o m 》 ( 1 8 5 7一 1 8 6 2) 的作者 ,这本书描述
了 1 8 0属荻类桩物 , 这对属的认识是进步的 , 但他对科 ( O : d e r ) 的 认识是保守的 , 全部孩类
植物概括为五个科 。
英国的 J o l l n s m i ht 的名著 《 H 比 t 。 : 疏 F il c u m 》 ( 1 8 7 5 ) 出 版 时 , 人们对 荻类植物
的认识大大增加了 。 在此书中 , 他认识 2 20 个属 。 他的分类原则基于拳卷的 或 直立的幼叶卷
达式 、 根状茎的生长形式 、 叶的着生形式 、 叶脉型 、 环带的形态和位置 、 抱子囊群的形态和
位置 、 囊群盖的有无等等特征 。 他的系统中采纳了 P r e s l 和 F忱 建立的属 , 他对自然的燕属
所下的定义是成功的 , 许多属直到今天仍然适用 , 但他的科却是不自然的集合。
十九世纪末及二十世纪初 , 由于植物解剖学 、 植物形态学 、 古植物学 、 细胞学和胚胎学
的迅速发展 , 蔗类植物学也获得很大发展 。 瑞士的 H . C h r i st 就是这一时期有名的蘑类植
物学家 , 他的系统著作为 《 D ie F ar k r 注ut o r d e r E月 e 》 ( 1 8 9 7 ) 。 他 的 分 类法只不过是
介于 H 。 。 k 。 : 和 P r e s l 、 F o e 、 J . S m i ilt 之间的一个折衷形式而已。 他描述了世界各地截类植
物新种约千余种 , 其中有三百多种是中国的。 此外 , 他还著有一本获类植物地理学方面约名
著 者D i 。 G 。 。 、 r a p ih e d e F a r n e 》 ( 191 0 ) , 对全世界荻类植物的分布有广泛的论述 ,
德国的 L . D i e ! s 为 E n g l e r & P r a n t l 主编的 《 D i e n a t 祖 r l i e h e n P f l a n z e o f a m是l i e n 》
( 1 8 9 8一 1 9 0 2 ) 中真威目的作者 , 他的分类法 虽然比 C五r i s t 进步些 , 但比诸 价e sl 、 F如 及
J
,
S 正 i t h 则相差还是很远 。
英国的 F 二 0 . B o w e r 的重要经典著作 《 T h e F e r ns 》 ( 1 9 2 3一 1 9 2 8) 提供了许多关手真
威类植物系统发育的形态证据 。 他指出了同型抱子赢类的泡子囊发生顺序的重要性 ,并把它应
用于系统发介方面 。 B o w o r 的一些见解已被许多现代的威类学家所接受 , 在近来的许多新的
系统分类法 巾 已反映出来了 。 他是一位杰出的获类植物形态学家 。
价 水们二组月十年 {丈以前 , 一些比较原始的蔽科或营养器官及生殖器官特征差异较明显的
威科的范畴逐渐明确并稳定下一来 , 荻类学家们的兴趣逐渐集中到比较进步的孩科 , 特现是水
龙母类 , 其后出现的许多分类系统 , 其焦点都聚集于这一部分荻类植物上面 。
1一 2期 吴兆洪: 秦仁昌分类系统 ( 蔗类植物门 )的历史渊源
丹麦的 C. Ch r is te此 e n是二十世纪上半世纪杰出的蔽 类 学家 , 在他工作初年 , 做了一
件过去从来无人敢做的工作 , 就是根据 D ie ls 的分类系统编纂了 《 I n de x F il c u m 》 ( 1 9 0 6 ,
S u p p l e m e n t u m
.
1 9 2 3
, 1 9 1 7
,
1 9 3 4 )
, 把过去 1 5 0多年来命名上的混乱情况澄清 T 来 , 对二
十世纪的蔗类研究起了巨大的作用 。 他的分类法最初几乎完全采用了 D i el s 的系统 , 但在 以
后的一系列著作中指出和改正了他过去分类上的许多缺点 , 对许多属的排列作了修改 , 但对
科 一级仍无改变 。 在 19 3 8年发表的系统中大量采纳了 B o w e r 的思想 , 他将厚囊威类分为 3
个科 , 薄囊威类分为 14 个科 , 其中的水龙骨科尸ol y P o d i a c e ae 再分为巧个亚科 , 他对水龙骨
科的处理为后人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 他对蔗类植物系统分类学的许多观点博得了学者们的赞
同 , 而且把 P r e s 1 F忱 J . S二it h 三人的分类法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
自此以后 , 威类植物学在 B o w er 及 C h r is et ns e n 的思想影 响之下 , 发展迅猛 , 威类植
物学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历史上最兴旺的时期 , 新的分类系统相继出现 , 与蔗类植物
学相关联的细胞学 、 形态学 、 解剖学 、 胚胎学 、 古植物学 、 袍粉学 、 植物化学 、生态学等也获
得了众多的成果 。
正当欧洲的现代科学蓬勃发展的时侯 , 现代科学才逐渐传入我国 。 至 二 十 世 纪二十年
代 , 现代植物研究工作才开始在 中国萌芽 , 在此之前 , 中国只有植物学的教学工作 , 研究工
作尚未开展 。 中国威类植物的研究也是在现代科学在中国萌芽的阶段中开始的 。 在 19 2 6年秦
仁 昌选定威类植物的研究作为研究课题的时侯 , 在欧洲 , 不少蔽类植物学的名著均已出版 ,
在蔽类植物学的论坛上争鸣十分激烈 , 一方面是 H o k e r 保守思想的深重影响 , 另一方面是
进步的系统或见解迭出 , 在争论中不少见解得到修改或逐渐完善。 而在国内 , 外国人研究中
国的旅类植物已有 18 0年的历史 , 其中较为 著 名 者 有丹麦的 C ` C hr i s t e ns e n , 英国的 C 。
B e n t h a m
,
J
.
G
.
B a k e r 及 C . G . M a t t h e w , 瑞士的 H . C h r i s t , 法国的 A . F r a n e il e t ,
德国的 L . D i e l s , 美国的 E . B . C o p e l a n d , 奥地利的 H ; H a n d e l一M a z z a t t i , 日本的 B .
H a y at a 等等 , 他们搜集研究了中国 各地的蔗类植物 , 用拉丁 、 英 、 法 、 德 、 日 、 俄等国文
字发表 了大约 2 50 篇长短论文 , 分散于各国的科学刊物上 , 而原始 材 料和模式标本全部流散
于国外 。 可 以看到 , 在这种局面之下开始中国蔽类植物的研究的难度之大。 当时 , 秦仁 昌首
先着眼的是本国的立足点 , 开始清理外国人 1 80 年来对中国蔗类植物研 究 所造成的混乱 , 自
己在积累文献的同时大力采集标本 。 为了补救国内缺乏蔽类植物学参考书的状况 , 秦仁 昌利
用 19 2 6年冬随陈焕铺老师去香港植物园工作的机会 , 充分利用了那里收藏的图书和标本 , 认
识了许多中国威类植物和抄录 了一些当时难以得到的文献 , 并根据查得的文献目录 , 同国外
专家和书店通信 , 通过赠送 、 购买或拍照等方式逐渐积累了文献资料 。 经过几年的努力 , 至
1 9 2 9年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有关中国及邻近国家的威类文献 , 并在 1 9 2 3一 1 9 2 8年间 , 调查了安徽
南部 、 浙江东南部 、 湖北西部 、 青海 、 甘肃 、 内蒙古 、 广西及广东等地的植物 , 搜集到大量
的荻类标本 , 然后编写了《中国蔗类植物志初稿》 , 这是对 1 7 5 3年以来西方植物学家发现有关
中国蔽类植物的种类和它们的全部文献初步清理 。 但在几年的工作中 , 秦仁昌发现许多疑难
问题在国内是无法解决的 , 于是在 19 2 9年到欧洲进修和考察 。 从 1 9 2 9年春开始 , 秦仁 昌在当
时的威类植物学权威 C . C h r i s et n s e n ( 丹麦京城大学植物博物馆馆长 ) 的 指 导下进行了一
系列的研究工作 ,直到 1 9 3 8年 , 秦仁昌的研究工作一直得到他许多无私的帮助和鼓励 。 随后又
遍访了欧洲各大标本室 , 足迹遍及伦敦 、 巴黎 、 柏林 、 维也纳 、布拉格等地 , 积极搜集已经发
6 8 广 西 植 物 6卷
表的中国戴类殖物的模式标本及文献资料 , 写了大量的笔记 , 收藏蔗类植物学的名著 , 并结
识了许多学者 , 了解了各地植物学研究的动向 , 至 1 9 3 2年秋才 回到国 内。
回国后 , 秦仁昌把主要精力投在真旅类的薄囊咸类上 , 特别是鳞毛获类和水龙骨类 , 发
表了一系列专著 , 其中包含一些颇为新颖 的见解 , 这些见解后 来导致了 1 9 40年系统的产生。
秦仁 昌系统 ( 1 9 4 0) 把多谱系的水龙骨科 ( 广义 ) 分裂为 3 科 , 分属于六条系谱线 。 这篇文章
在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专刊 》 ( S u n y at se in a ) 发表后 , 马上引起了国际簇类学 界的注
意 , 毁誉参半 , 因为秦仁昌这一系统触动了传统的分类法 , 这就难免有些 以霸主自居的戴类
学术权威会暴跳如雷 , 如 E . B . C o p e al n d , 但就是 C o p o al n d 本人在晚年时也不得不承认秦
仁 昌系统中一些见解的正确性 , 并在他自己的名著 中采用 。 但当 时 进 步 的学者是表示欢迎
的 , 认为这是厥类植物系统分类学上的一个革命性行动 。 秦仁昌自己也认识到这一系统并非
完美无缺的 , 因此当时只用英文发表 , 而无拉丁文使之合法化 , 原意就是作为抛砖引玉 , 冀
望引起国际藏类学界的讨论 , 使荻类植物系统发育方面的研究能够推前一步。 事实说明 , 秦
仁吕的翅望达到了 , 从 1 9吐O年的系统发表后 , 藏类植物的大系统发育的亲缘关系受到热烈的争
辩 , 新的分类系统在国际上相继出现 , 这些新系统都或多或少受到秦仁昌系统 ( 1公40 ) 的影
响 , 甚至有些新系统只不过是秦仁 昌系统的补充 , 如 D ic k as o n 系统 ( 1 9 46 ) , 有些则以秦
仁昌系统为蓝 一本, 如 P ic hi S e r m ol il 系统 ( 19 5 8 ) 。 在秦仁昌系统 的影响下 , 一些新科亦
先后建立 , 如 B o才r 夕e 人i a e o a e ( N a k a 三, 1 9 49 ) 、 通 t人夕ir a e 它。 e ( A l s t o n , 1 9 5 6 ) 、 L娜砰板帅 : i -
d o e e a 。 ( A I ; t o n
,
19 5 6 )

T a e n i t `面 e e a e ( P i e h i S e r m o l l i , 1 9 7 4 ) 、 N e P几护。耘声碑。“ 。归
( P i c h i s e r m 。 111
,
2 9 7 4 )

p l
e u r o : o r i o夕: ida ce a e { K u r i t a & I k e b e , 2 9 7 7 ) 等等。 在秦仁
昌系统 ( 1分4莎 ) 中提出的 23 个新科 , 其中大部分也陆续被国际蔗类学家所采用 ( 皇 1盯名年又
光后发表了 9 个新科 , 至今已共建立新科 32 个 , 科名见表 1 ) 。
表 1 秦 仁 昌 系 统 中 新 建 立 或 订 正 的 科
C u l “ i t a c e a e ( 19 4 0 ) ( 中国不产 )
D e n n s t a e d t i a e e a e ( 1 9 4 0 )
L i n d s a e a c e a e ( 1 9 4。 )
D i c t y o x i p五互a e e a e ( 19 d o ) ( 中国不产 )
O l e a n d r a e e a e ( 19 4。 )
H y p o l e p i d a e o a e ( 19 4。 )
G v m n o g r a m m a e e a e ( 1 9 4 0 ) = H e m i o n i t i d
a e e a e
A d i a n t a c e a e ( 1 9透0 )
A n t r o p愁了a e o a e ( 1 9凌。 )
V i t t a r i a e e a e ( 1 9 4 。 )
L o x o g r a 扭 m a e o a e ( 1 9 4 0 )
T h e i y p t e r i d a o e a e ( 1 9 4 0 )
S p五a , r o s t e p h“ n a e e a e ( 1 9 4 0 ) ( 中国不产 )
M o n a e h o s o r a e e a e ( 1 9 4 0、
B l e c 五n a c e a e 〔 i q 选O〕
O n o 〔 飞e a c e 云 e 或19 4甲
W 。 。 d s i a c o a e 韶1 ,落O )
H y p o d e r
r i a e e a e ( 1, 4 0 ( 中国不产 )
P e r a n e m a e e a e ( 1 9 4 0 )
A s p i d i a e e a e P r e s l
, e扭 e n d . C五i叱 (工,遗。 )
D 1d y m o e h l a e n a e e a e ( 1 9 4 0 ) ( 中国不产 )
P l a t y e e r i a e e a e ( 1 9 4 0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P r已 5 1, e m e n d
.
C五i n g (鳃` 0 )
G r a m m i t a e e a e ( 1 9 4 0 )
E l a p h o g l o s s a e e a e ( 19 4 0 )
C h r i s t e n s e 双 i a e e a e ( 19 4 0 )
H e l m i n t h o s t a e h y a e e a e ( 19 4 1 )
D r y o p t e r i d a e e a e ( 19与6 )
G y tn n o g r a m m i t i d a e e a e ( 1 9 6 6 )
P t e : i d i a e e 良e ( 1 9 7 4 )
H y P o d e m a t i a e e a e ( 1 97 5 )
5 t e n o e h l a e n a e e a e ( 1匀7 8 )
B o lb i t i d a e e a e ( 1 9 7 8 )
D r y n a r i a e e a e ( 19了a ,
1一 2期 吴兆洪 : 秦仁昌分类系统 (蔗类植物门 )的历史渊源 6 9
秦仁昌系统 (1 9 40 )受到 C hr s ite n s e n 的影响颇深 , 但他并没有被囿于他的老师的见解
之内 ,而且大胆地从水龙骨科的束缚中跳出来 ,充分应用 了 P r es l 、 J . S m i ht 、 C h r i s t e sn e n 、
B o w e r 等先辈旅类学家们的研究成果 , 根据自己的观察提出 自己的新 一分类法 。 这分类法最根
本的一点就是打破了 “ 水龙骨科 ” 这个枷锁 , 前人对经典的 “ 水龙骨科 ” 虽然认识到是最庞杂
无章的科 , 但对这个科的范围却不敢逾越 , 只是在这个经典围范内部进行纠正 , 实际上古老
的水龙骨科还是维持原来的面 目 , 这也是林奈和 H 。 。 k e r 的影响约束了蔗类学家们的思路 。
因此 , 秦仁 昌将古老的水龙骨科分裂为许多自然的科 ,并不是简单地把 C h r i s et sn e n 的一些亚
科提升为科 , 而是冲开了经典 “ 水龙骨科 ” 的栓桔 , 把许多类群建立为自然的群 , 使它们更
易被理解 , 同时也使过去很难认识的 “ 水龙骨科 ” 变得比过去清晰得多了 , 一改过去 “ 无底
洞 ” 的面目 。
有关秦仁昌系统 ( 1 9 4 0 ) 与 C h r i s t e n s e n 、 P r e s l 、 B o w e r 、 D i e l s 等学者分类法的比较
见表 2及表 3。 关于一些科 、 属的论述 , 作者在另一讲学稿《秦仁 昌系统 ( 蔗类植物 门 ) 总览 》
中已有扼要的阐述 , 这里不再重复 了。
表 2 C h in g , C h r i s t e n s e n , p r e ” 系统的比较
(序号为原发表时的顺序 )
C h i n g ( 19 4 0 ) C
.
C h r i s t e n s e n ( 1 9 38 ) P r e s l ( 1 83 8)
.勺J任之`l!,…!le.,eesll….le2 C u l e i t a e e a eD e n n s t a e d t i a e a e e . D i e k s o n i a e e a e ( C u l e i t a ). D a v a l l i a e e a e (M i e r o l e P i a )
3
_
L i n d s a e a e e a e
.
D a v a l l i a e e a e s e e t
.
L i n d s a e a e e a e
4
.
D i e t y o x i P h i a e e a e
5
.
D a v a l l i a e e a e
6
.
o l e a n d r a e e a e 2
7
.
H y p o l y P i d a e e a e 6
.
D a v a l l i a e e a e s e e t
.
D a 下 a l l i e a e
.
A s p i d i a e e a e s e e t
.
N e p h r o
-
d i a r i a e ( O l e a n d r a )
.
A d i a n t a e e a e ( H y p o l e P i s )
8
.
P t e r i d a e e a e
1 3
.
D i e k s o n i a e e a e ( C u l e i t a )
1 5
.
P o l v p o d i a e e a e s 牡 b f a tn i l y
D e n n s t a e d t i o i d e a e ( D e n n s
·
t a e d t i o i d e a e ( D e n n s t a e d
-
t i e a e )
1 5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s u b f a m i l y
L i n d s a y o i d e a e
1 5
.
P o l v p o d i a e e a e s u b f a 口 i l y
L i n d s a y o i d e a e ( D i e t y o x i
-
P h i u m )
15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s u b f a 口 i l y
D a v a l l i o i d e a e
1 5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s u b f a m i l y
0 l e a n d r o i d e a e
15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s u b f a m i l y
D e n n s t a e d t i o i d e a e (H y P o
-
l e p i d e a e )
1 5
.
P o l y p o d i a e e e a e s u b f a m i l y
P t e r i d o i d e a e
6
9
.
S i n 0 P t e r i d a e e a e 1 5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s u b f a m i l y 6
G y m n o g r a rn m e o i d e a e ( C h e i
-
l a n t h e a e )
.
A d i a n t a e e a e ( P t e r i s
,
C a m
-
P t e r i a
,
L i t o b r o e h i a
,
L o n e h i t i s )
.
A d i a n t a e e a e ( A l l o s o r u s
,
C h e i l a n t h e s )
7O 卢 西 枝 物 6卷
续表 2
C h in辽 ( 1 9迄O、 C . C h r is t e n s e n ( 19 3 8 ) P r e , l ( 1 83 6 )
.9n氏乳钱。328
1
1
111
-卫
1!!!
!上I111
,
1!
,!
1
1!l!
1,l
es吧盆
I
f`1
11
-1百
1!
t
l
.1
1 0
.
G y 仇 n o g r 几织 m a - 1弓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 u b f a m i l y G r a 垃位 i t a e e a e s e c t ,
C e a e G 了m n o g r a m m e o i d e a e
( G y m o o g r a m m e a e )
H e nr i o n i t i d e a e
1 1
.
A d i a n t 袅 c c 几 e
.
A e r o s t i e h a e e a e (G y m n o P
-
t e r i s )
A d i a n t a e e a e 心A d i a o t o m )
1 2
.
C o r a t o P t 。 。 i ( l a e e a e
1 3
.
A
n t r o p h y 找 c e o e G r a m m i t a e e a e ( H e m i o n t i s
& A n t r o p h y u m
1 4
.
V i t t 段 r i a c e a e
l气 . L o x o g r a 琅爪 a o e a e
V i t t a r i a e e a e ( V i t t
a r i a )
G r a m 扭 i t a e e a e (从。 n 。 -
g r a m m a )
G r 合m m i t a e e a e `L O 艾。 -
g r a m m a )
16
.
A 、 p l掀 i沉拱犯 A s p l e n i a e e a e
17
.
r h o l y p t o r : d 、、 :
1 。 。 e
.
A s p i d i a e e a e ( L a
“ t r o a
& T h e l v p 亡e r i s )
18
.
S p h a e : e 、 t o p t , a n 几 -
C e a C
1 9
.
M o n
o e h o s o r a c e a e
1 5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s u b f a rn i l y
G y 血 n o g r a m m e o i d e a e
〔A d i a n t e a e )
1 5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s u b f a m i l y
G y m n o g r a m m e o i d e a e
扩C e r a t o p t e r i d e a e )
2 5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s u b f a 扭 i l y
V i t t a r i o ; d e a e ( A n t r o P h y u m
,
A n e t i u 二 )
1 5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s u b f a m i l y
V i t t a r i o i d e a e ( A n t r
o p h y u m
,
A n e t i u m 除外 )
1 5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s u b f a m i l了
P o l y p o d i o i d e a e (L o x o g r a 位 -
m
e
)
了5 . P o l丁 p o d 皇a e e a o s t : b f a m i i y
A s p l e n ; o i d e a 。
l马.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s u b f a m i! y
D r y o p t e r i d o i d e a e ( T h e l y p
-
t e r i d e a e )
1 5
.
P o l y p o d i a e e e a e s u b f a 正 i l y
D , y o p t e r i d o i d e a e [ T h
e l y p -
t e r i d c a e ( S P h a e
r o s t e P h a n o s
~ M e
s o e h l a c n a ) 1
1 5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s u b f a m i l y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 G o
n
i o p
-
t e r i s )
D r y o p t e r i d o i d e a e ( M o n a e h o
-
2 0
.
B l e e k n a c e a e
o n o e l e a c c a e
s o r u m & M
o n a e h o s o r e l l a )
1 5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s u b f a 扭 i l y
B l e e 五n o i d e a e
1 5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s u b f a m i l y
O n o e l e o i d e a e
1 5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s u b f a m i l y
W o
o d s i o i d e a e
3
.
A s p l e n i o e e a e [B l e
o h n a e 七a e
( A t h y r i u m 除外 ) l
3
.
A s p l e n i a e e a e ( o o o e l e a )
W o
o d s i a c e a e 8
.
P o l r p o d i a e e a e [ P o l了p o d i o a e
( P o l y p o d i认二 , p . p . ) 1
,.
曰性L,山,曰,`
1一 2期 昊兆洪 : 秦仁昌分类系统 ( 蔗类植物门 )的历史洲源 7 1
续表 2
…一C h ing ( 1 4 9 0) C . C h r is t e ns e n( 2 9 38) Ps e r l( 1 8 3 6)
2 3
.
Hy p od e r r ia e ea e
24
.
P e ra n em a e ea e
25
.
As p id ia a e e e
1
.
P e ra n em a e ea e( P e ra n em a )
& D ia a e lp e( in
Ap p e nd i x)
2
.
As p id ia e ea e( o la e nd
ra ,
N e p h r o l e p i s 等除外 )
2 6
.
D i d y m o e h l a e n a -
C e a e
2
.
A s P i d i a e e a e ( D i d y m o e h
-
l a e n a )
27
_
A e r o s t i e h a e e a e 1 1
.
A e r o s t i e h a e e a e
( A e r o s t i e h u m )
2 8
.
C h e i r o P l u r i a e e a e
2 9
.
D IP t e r i d a e e a e
3 0
.
P l a t y e e r i a e e a e
3 1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3 2
.
G r a m m i t a e e a e
3 3
.
E l a p h o g l o s s a e e a e
1 5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s u b f a 位 i l y
W o o d s i o i d e a e (H 了 P o d e r r i s )
1 5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s u b f a m i l了
W o o d s i o i d e a e ( D i a e a l P e
,
P e r a n e m a
,
A e r o p h o r u s )
15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s u b f a m i l y
D r y o P t e r i d o i d e a e
( D r y o p t e r i d e a e )
15
.
P o l v p o d i a e e a e s u b f a m i l y
D r y o P t e r i d o i d e a e
( D i d y m o
e h l a e n a )
1 5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s u b f a m i l y
P t e r i d o i d e a e ( A
e r o s t i e h u m )
15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s u b f a m i l y
P o l y p o d i o i d e a e
( C h e i r o P l u r i a )
15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s u b f a m i l y
D i p t e r i d o i d e a e
15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s u b f a m i l y
P o l y p o d i o i d e a e ( P l a t y e e r i u m )
15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s u b f a m i l y
P o l y P o d i o i d e a e ( P
.
P
.
m a x
.
)
15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s u b f a m i l y
P o l y p o d i o i d e a e ( P
r o s a p t i a
,
G r a m m i t i s
,
C o e h l i d i u m
,
N e m a t o p t e r i s 等 )
1 5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s u b f a m i l了
E l a p h o g l o s s o i d e a e
8
.
P o l了p o d i a e e a e
( P h y 口 a t o d e s , p . p . )
1 1
.
A e r o s t i e h a e e a e
( P l a t y e e r i u m )
8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 P o l y p o d i e a e )
9
.
G r a m m i t a e e a e ( G r a m m i t i s )
8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 C a l y rn
-
m o d o n )
7
.
V i t t a r i a e e a e ( P r o s a P t i a )
1 1
.
A e r o s t i e h a e e a e
( 0 l f e
r s i a
.
P
.
P
.
)
表 3 C h r i s t e n s e ” . B o w e r , E n g l e r ( 包括 D i e l s 系统 ) 排列方法的比较
(序号为原发表时的顺序 )
C
.
C h r i s t e n s e n ( 1 9 3 8 ) B o w e
r
( 1 9 2 3一 2 8 ) E n g l e r ( 1 9 0 2 ) (包括 D i e l s 系统 )
1
.
o p五i o g l o s s a e e a e
2
.
A n g i o p t e r i d a e e a e
1 2
.
o p h i o g l o s s a c e a e
1 1
.
M a r a t t i a e e a e ( A n g i o p t e r i
-
d e a e )
3
.
M a r a t t i a e e
a e
4
.
o s m u n d a e e a e
2
.
O p h i o g l o s s a c e a e
3
.
M a r a t t i a e e a e ( A
n g i o P t e r i s
,
M a e r o g l o s s u m
,
A r e h a n -
9 i o P t e r i s )
3
.
M a r a t t i a e e a e ( M a r a t t i a
,
C h r i s t e n s e n i a
,
D a n a e a )
4
.
O s m u n d a e e a e
1 1
.
M a r a t t i a e e a e ( M a r a t t i e a
e ,
K a u l f u s s i e a e
,
D a n a e e a e )
8
.
O s m u n d a e e a e
7 2广 西 植 物 6 卷
续表 3
C
.
Ch ri stn e。它 n ( 19 38 )
5
.
S ehi n 及 a ec e具 e
6
.
Ma r si l a e
c c a 。
7
.
Gl ei c h en i a eo a e
8
.
Ma t
o n i a c e泣 e
9

H y m o n o p 五y l l a a e e e
0 1
.
Lo o x sm a c ea e
B o w e r ( 19 2 3一 2 8){ E
n gz e r ( 1。。 2 )(包括 。 i ez , 系统 )
5
.
S e h i z a e a c e a e
6
.
M a
r s i l e a e e a e
7
.
G l e i e h
e n i a e e a e
8
.
M a t o n i
a c e a e
9
.
H y m e n o p h y ! l a e e a e
1 0
.
L o x s o m a e e a e
1 0
5
S e h i z a e a e e a e
.
M a r s i l i a c e a e ,
G Ie i e五e n i a e e a e
M a t o n i a e e a e
H y m e n o P h y l l a e e a e
H y m e n o P五 y l l a e e各 e
( L o x s o m a )
2 1
.
H y m o n o p h y l l o p -
5 1已 a C e会 e
1 2
.
P l a箕 1 0 9犷或 a o e a e 1 2 . P l a g i o g y r i a e e a e
1 3
.
D i e k s o n亏a e e a e
1 4
.
C y a t h e丝 c e a e
1 1
.
D i e k s o n i a e e a e ( T h y r , o p t e
-
r
1d e a e
,
D i e k s o n i e a e )
1 3
.
P r o t o e y a t h e a o e a e
1 4
.
C y a t h e a e e a e
.
P o l了P o d i a e e a e [P t e r i d e a e
( P l a g i o g y r i a ) ]
.
C了a t 五e a e e a e ( D i e贬5 0 红 i e 么。 ,
T h y r s o p t e r i d e a e
.
C y a t h e a e e a e ( C了舀 t 五e 仓a e )
15
.
P 。 ! y p o d 孚a 。 。 a 。
S u b f 技 m
.
D 亡 n n -
s t 往 c d t i o i d c n e
1 1
.
D i e k s o n i a e e a e ( D e n n s t a e
-
d t i i n a e )
s u b f a m l

i
n d
-
s a v o s d e 、 e
} 1 6
.
D a y a l l i o i d F e r n s ( T a P e i u i
-
{ d i
u rn
,
o d o n t o s o r i a
,
} L i n d
s a y a
,
D i e l l i a
,
! D i e t y o x i P h i u m )
{ 26
.
G e n e r a i n e e r t a e s e d i s
{ 气 1 a e n l t z s )
{ 1 6
.
D a v a l l i o i d F e r n s ( H u o a t a
,
{ D a v a l l i a
,
N e p h r o l e P i s
,
! A r t h r o P t e r i s )
1 6
.
D a v a t l i o i d F e r n s
( 0 i e a
n d r a )
17
.
P t e : o i d F e r n ;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 D a v a l l i e
a 。
( S a e e o l o nr a
,
L e p t o l o p i a
,
M i e r o l e p i a
,
D e n
s t ae d t i a )
,
P t e r i d e a e ( H y p o l o p i , ) 1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 [ D农二 a l l ie 赶 e
( D i e l l i a
,
o d o n t。 , o r i a ,
S e h i z o l o m a
,
D i e t y o x 呈-
P h i u m
,
L i n d o a y a ) 〕
S “ b f a nr
.
1i o i d e 孰`
D a 、 川
S u b f a 扭
0 l e a n d r 。 趁c : .
5 u b f
二 m ·
P t e : i d。 , d e a e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ID a , a l l i e a

( A r t h r o p t e r i s
,
N e p五r o t e -
P i s
,
H u zn a t a ) 1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 O l e
a n d r e a e )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P t 。 : i d o a e
( P t e r i d i n a e )
,
A e r o s t l c 五e a e
( A e r o s t i e h u m )
.
G y m n o g r a m m o 元d F e r n s
( L l a v e a
,
C r y P t o g r a m m e
,
O n y e h i u m )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P t o r i d 。 a e
( L l a v e a
,
C r y p t o g r a 山 m 。少
,`
1
内01卜目3r弓`,一3。J3
11己s!!1!
里…1`1]ll]!刃`!11!11Jx·sliJ!.!!1,1胜`卜!11l·1又三
OU
月l
l
,
,
.
.卜1ó`七
!下`
S u b f a m
.
G 丁m -
n o g r a m 定 e o 记 e a e
A
.
C r y p 应。 g r a 伍 -
J犷七之; C
1一 2期 吴兆洪 :秦仁昌分类系统 (蔗类植物门 )的历史渊源 7 3
续表 3
C
.
C h r iste nse n(1 9 3 8) Bo we r(1 92 3一 2 8)E ng le r(1 0 92 ) (包括 D ie ls系统 )
B
.
Ce a rto t Pe r ide e a 4
.
Pa rke r ie e e a a
C
.
G ymo ng rm -
1 8
.
G ym no g a rm mo idFe s n r
(Ce rato p te
r is)
1 8
.
G ym no g ram mo iF de s n r
1 l le ae ( Jameo s n ia
,
P t e r o z o n i u m
,
G y m n o g r a m m e
,
S y n g r a m -
3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P t e r i d e a e
( G y m n o g r a m m i n a e ) ]
D
.
A d i a n t e a e
E
.
C h e i l a n t h e a e
tn e
,
C o n i o g r a m m e
,
A n o g r a m m e
,
C e r o p t e r i s
,
T r i s m e r i a
,
G y m n o P t e r i s
,
H e m i o n i t i s )
1 8
.
G y m n o g r a m m o i d F e r n s
( A d i a n t o i d F e r n s )
1 8
.
G y m n o g r a m m o i d F e r n s
( C h e i l a n t h o i d F e r n s )
S u b f a m
.
V i t t a -
r i o i d e a e
S u b f a m
.
O n o e l e 一
0 1d e a e
S u b f a m
.
B l e e h n o i d e a e
S u b f a m
.
A s P l e n i o i d e a e
25
.
V i t t a r i o i d F e r n s
5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P t e r i d e a e
( A d i a n t i n a e ) ]
3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P t e r i d e a e
( C h e i l a n t h i n a e … …
H y p o l e p i s & P l a g i o g y r i a
除外 ) 1
3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 V i t t a r i e a e )
2 1
.
O n o e l e o i d F e r n s
2 2
.
B l e e h n o i d F e r n s ( P h y l l i t i s
& C a m p t o s o r u s 除外 )
2 0
.
A s p l e n i o i d F e r n s
1 9
.
D r y o P t e r o i d F e r n s
3
.
P o l了P o d i a e e a e [W o o d s i e a e
( o n o e l e i n a e ) ]
3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A s p l e n i e a e
( B l e C h n i n a e ) ]
3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A s P l e n i e a e
( A s p l e n i i n a e ) 1
[W o o d s i e a e ( C y s t o p t e r i s ) ]
S u b f a m
.
W o o d s i o i d e a e
S u d f a tn
.
D r y o P
-
t e r i d o i d e a e
S u b f a m
.
D i p t e r i d o i d e a e
S u b f a m
.
P o l y p o d i o i d e a e
1 9 D r y o p t e r o i d F e r n s (W o o d
-
5 l e a e “ ” C y s t o p t e r i s 除外 )
1 9
.
D r v o p t e r o i d F e r n s
( A s p i d i e a e )
2 3
.
D i p t e r o i d F e r n s ( D IP t e r i s )
S u b f a m
.
F l a -
p h o g l o s s o i d e a e
2 3
.
D i p t e r o i d d e r i v a t i v e s
2 6
.
G e n e r a i n e e r a e
s e d i s ( P r o s a P t i a )
2 4
.
M e t a x y o i d F e r n s
( E l a p h o g l o s s u m )
1 6
_
S a l
v i n i a e e a e 2 6
.
G e n e r a i n e e r t a e s e d i s
( S a l v i n i a )
26
.
G e n e r a i n e e r t a e s e d i s
( A z o l l a )
3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W o o d s i e a e
(W o o d s i i n a e ) ]
3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 A s p i d i e a e
( A s p i d i e a e ) ]
3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 A s p i d i e a e
( D i p t e r i d i o a e ) ]
3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P o l y p o d i e a e
& A e r o s t i e 五e a e
( P l a t y e e r i i n a e ) ]
3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 A e r o s t i c h e a e
( E l a p h o g l o s s u m
,
R五i p i d o p t e r i s ) ]
9
.
S a l v i n i a e e a e ( S
a l v i n i a )
17
.
A z o l l a e e a e 9
.
S a l v i n i a e e a e ( A
z o l l a )
广 西 谊 赞 6卷
秦仁昌系统 ( 1 9 4 0 )发表之时 , 正当我国抗日战争初期 , 秦仁昌辗转流亡到了云南 。 抗
战时期的条件使得科研工作全部停顿 , 但秦仁昌想起簧年在英国时 , 曾有一位研究去南植物
的英国植物学家介绍过云南植物的惊人丰富程度 , 当时疏散到云南 , 正好趁此机会对云南植
物调查一番 , 搜集一批标本 。 就这样秦老和他的学生开始了云南旅类植物的调查采集 , 这批
标本极为珍贵 , 为 以后深入研 究 蹄 盖 蔗 、 鳞毛蔽 、 水龙骨等几个大类群准备了物质基础 。
抗日战争结束前后 , 秦仁 昌在昆明已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蔗类植物研究中心 。 但由于旧中国
的条件限制 , 一 直到解放前 , 这个学科仍然只是少数人在挣扎中开展一些研究工作 , 虽然在
国际上鑫`一定驹 学术地位 , 可是在国内旧社会里却是凄惨而苦楚的 。
解放只 , 贾类植物学的研究同其他学科一样 , 才开始发展起来。 1 9 5 5年 , 随着秦仁 昌回
到久别的北京王作 , 旅类植物研究中心也随着转移到北京 。 秦仁昌对蔗类植物学在中国的发
展作了新的部鉴 , 大力培养人材 , 使戴类植物学在我国的研究工作由分类学 逐 渐 扩 展到形
态 、 解剖 、 服始 、 细胞 、 抱子 、 生态 、 植物地理 、 古鼓类 、 栽培利用等方面 , 开展综合研究 *
以解决秦仁 醚系统中有关系统发有研究中的学术 问题 。 而为了替综合研究奠定基础 , 首先集
中人力完戎 霞巾国植物志 》 中获类部分 ( 第二至六卷 ) 的编写工作 。 到 19 6 4年 , 已出版 了第
二卷 , 完成了第三卷及第四卷与第五卷 ( 部分 ) 的邵稿 。
如果奉毛 二乍续部署能够继续实施 , 杭物学的各分支学科从各个方面和在 不 同 的 水平
上 , 采取不同的研究 万法和途径 ,对藤类植物的进化进行不断深入的研究 , 是有希望逐步解决
蔽类植物的起惊及系统发育这个最根本的问题的 ,使秦仁 昌系统渐趋于接近自然系统 。可借的
是 , 正类这找工作象幼苗一样刚刚抽芽泛青之时 , 却遭到了严霜的袭击 。 在中国 “ 史无前
例 ” 驹年尧里 , 戴类植物学的研究也难免遭受厄运 。 在祖国的大陆上 , 研究工作全部停 顿 ,
藏类学工作者波迫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 文稿及资料散失 , 一些刚建立的实验室被拆散 。
幸而 , 放类桩钧学犹如获类植物一样 , 具有顽强的根状茎 , 当解寒消退而仍有残霜侵扰的时
侯 , 却后余生约藏类植物即从它的根状茎上复苏并重发新芽 ! 虽然它的身上仍带着风霜侵袭
的痕迹 , 郊默默地以其独特的姿容点缀着祖国的大地 , 在祖国科学的百花园地上作出了自己
的贡簌 。
接着简单介绍一下我国放类植物学在七十年代中期以后做了些什么工作 。 “史无前例 ”
的动乱岁月结京以后 , 秦仁 昌又领 一导着中国破类植物学的研究工作 。 在编写 《 中国植物志 》
藏类部分的过程中 , 结合研究当代破类植物系统上的一些问题 , 发表 了 礴中国藤类植物科属
的系统排列和厉史来源 》 ( 1 97 8) 。 这一系统包括了中国的整个蔽类植物门 , 对 19 40年及 1 9 5 4
年的系统作了象}·充和修订 , 是 1 9 4 0年系统的新发展 。 关于 1 9 7 8年的系统 , 作者在 《 秦仁昌系
统 ( 戴类植物刘 ) 总览 》 ( 1 9 8 4 ) 中已有论述 。 关于秦仁 昌系统 1 9 4 0 、 1 9 5 4 、 1 9 7 e三系统的
比较见表 4 。
1一 2期 吴兆洪 : 秦仁昌分类系统 ( 蔗类植物门 )的历史洲源 7 5
表 4 1 97吕、 1 94 5、 1 94 0年发表的秦仁昌系统比较表
(序号为原发表时的顺序 , 1 9 7 8年系统中的 P s i l o t a c e a e 和 B le e h n a e e a e 的位置略有改动。 )
1 97 8年发表的系统 1 9 5 4年发表的系统 1 94。年发表的系统
1
.
P s i l o t a e e a e
2
.
H u P e r z i a e e a e
3
.
L y e o P o d i a e e a e
4
.
S e l a 义 i n e l l a e e a e
卜今 . 一
5
.
15乙t a e e a e 飞}
6
.
E q u i s e t a e e a e
7
.
H e l m i n t h o s t a
-
e h y a e e a e
8
.
B o t r y e h i a e e a e
1

P s i l o t a e e a e
2
.
L y e o p o d i a e e a e ( p
.
p
.
)
2
.
L y e o p o d i a e e a e ( p
.
p
.
)
3
.
S e l a g i n e l l a e e a e
4
.
I s o e t a e e a e
5
.
E q u i s e t a e e a e
7
.
H e l m i刀 t h o s t a e h y a e e a e
9
.
O p h i o g l o s s a e e a e
6
.
O Ph i o g l o s s a e e a e
( B o t r y e五i u m )
6
.
O p h i o g l o s s a e e a e
( O p h i o g l o s s u m )
1 0
.
1 1

12

1 3

1 4

M a r a t t i a e e a e
A n g i o p t e r i d a e e a e
C h r i s t e n s e n i a e e a e
O s m u n d a e e a e
P l a g i o g y r i a e e a e
G l e i e h e n i a e e a e
S e h i z a e a e e a e
L y g o d i a e e a e
8
.
A n g i o p t e r i d a e e a e
9
.
o s m u n d a e e a e
1 3
.
P l a g i o g y r i a e e a e
1 1
.
D i e r a n o p t e r i d a e e a e
H y 扭 e n o p h y l l a e e a e
.
D i e k s o n i a e e a e
.
C y a t五e a e e a e
.
M o n a e h o s o r a e e a e
.
D e n n s t a e d t i a e e a e
1 9
.
M o n a e h o s o r a e e a e
2
.
D e n n s t a e d t i a e e a e
2 3
.
L i n d s a e a e e a e
1 0
.
S e h i z a e a e e a e
12
.
H y m e n o p h y l l a e e a e
1 5
.
D i e k s o n i a e e a e
3 0
.
C y a t五e a e e a e
2 6
.
M o n a e五o s o r a e e a e
14
.
D e n n s t a e d t i a e e a e ( D
e n n s -
t a e d t i a
,
M i e r o l e p i a )
16
.
L i n d s a e a e e a e
16785920
2 4
.
T a e n i t i d a e e a e
2 5
.
H y P o l e p i d a e e a e
18
.
P t e r i d a e e a e ( T a e n i t i s )
1 4
.
D e n n s t a e d t i a e e a e
( H y p o l e p i s )
1 8
.
P t e r i d a e e a e ( P t e r i d i u m )
3
.
L i n d s a e a e e a e ( L i n d s a y a
,
S e h i z o l o m a
,
T a p e i m i d i江m ,
S t e n o l o m a )
3
.
L i n d s a e a e e a e ( T a e n i t i s )
7
.
H了p o l e p i d a e e a e
2 6
.
P t e r i d i a e e a e
2 7
.
P t e r i d a e e a e 18
2 8
.
A e r o s t i e h a e e a e
29
.
S t e n o c五l a e n a e e a e
3 2
.
P t e r i d a e e a e ( P t e f i s
,
H i s t i o p t e r i s )
.
A e r o s t i e h a e e a e
.
B l e e h n a e e a e ( S t e n o e五l a e n a )
8
.
P t e r i d a e e a e ( P t
e r i d i “ rn ,
P a e s i a )
8
.
P t e r i d a e e a e ( H i
s t i o P t e r i s
,
P t e r i s )
2 7
.
A e r o s t i e h a e . a e
27
7 6 广 西 植 物6 卷
续表4
1盯8 年发表的系统 195 4 年发表的系统
3 0
.
S i n o P t e r i d a e e a e
3 1
.
d Ai a n t汽 c e a e
3 2
,
P a r k e r i a e e a e
3 3
.
I l e m i 。 县 夏t i d a e e a e
1 9 4。年发表的系统
9
.
S i n o p t e r i d a e e a e
( C h e i l a o t h o p s i : 除外 )
1 1
.
A d i a n t a e e a e
1 2
.
C e r a t o p t e r i d a e
e a e
1 0
.
G y m n o g r a m 斑 a既么 e
3 4
.
A n t r O P h y a e e a e
3 5
.
V i t t a r i a e e a e
1 3
. 人n t r o p五y a e e a e
1 4
.
V i t t a r i a e e a e
3 6
.
A t h y r i 健 c e a e
3 7
.
H y P
o d e m a t i a c e a e
16

17

17场3 8 . T h e l y p 亡e r i d a e e a e
}
1。 . 5 、n 。 。 t e r i d a c 。。 e
! 气七 il e ` l a n t n o p s ` s 除夕卜)
! 2 1
.
A d i a n t a e e a e
) 22
.
p a r k e r i a e e a e
{ 2 0
.
G y m n o g r a m o a e e a e
{ (
p l e u r o s o r o` p s `s 除外 )
…“ 8 · V i ” a r i a c e a e ( A n t t o p h y u m )
{ 3 8
.
v i t t a r i a e e a 。 ( A n t r o p h y u m
… 除外 )
} 2 4
.
A 比 v r i a e e a 。
} 乙协 . I n e i y P t e r l a a c e a e
! ( H y p o d e m a t i u m )
12 :
.
T l、 e l y p t e r i d a e e a e ( H y p o d e -
3 9
.
A 、 p l e n l a e e a e
rn a t i u m 除外 )
2 3
.
A s p l e n i a e e a e
4 0
.
P l e u
r 。 。 o r i o p s i -
d a e e 表 e
.
0 纽 o c l e a e e a 。
.
B l e c h n a e c a e
2 0 1 6
2 8
.
2 7
.
G y m n o g r a m m a e e a e
( P l e u
r o s o r 三o P s i 、 )
O n o e } e a e e a e
B l e e 五n a c e a e
( S t e n o
。 h l a e n a 除外 )
W o o d
s i a e e a e (W o o d s 亏a 少
5 i n o p t e r i d a c e a e
( C h e i l a n t h o P s i s )
W o o d s i a e e a e ( P e r a n e m a
,
D i a e a l p e
,
A e r o p五o r u s )
A s p i d i a e e a e (G e n u s l
一 1 0 )
2 1
.
2 0
.
A s p l e n i a e e a e ( A t卜y r i o a e )
T 五e l了p t e r i d a c e a e
( H v P o d e m a t i u祖 )
T h e l y p t e r i d a e e 盔德
( H y p o d e m a t i u m 除外 )
A s p l e n i a e e a e [ A , p i e赶 i e o e
( P l e u r o s o r i o p 、 15 除外 ) ]
A s p ! e n i a c e 几 e
( P l e u r o s o r i o p , i , )
o n o e l e a e e a e
B l e e h n a e e a e
、i,J月ō
4
.
W o o d s i a e e
a e
5 i n o p t e r i d a o e a e
( C h e i l a n t h o p s i云)
.
P e r a n e m a e e a e
勺`-刀1,曰0以夕一
,百.
`
It
且.,
,. It泣!月叮`
返6 . A s P i d i a e a e
2 5
.
A s P i d i a e e a e
( D
r y o P t e r i d e a e )
2 5
.
A s p i d i a e e a e ( A s p i d三e 合e )
…尸al廿臼d-:,曰n乙。dl勺内O,O-叮眨.,!.卫.``11!!,上!l!二`上!,
OC月O口11
, tJ
-曰了,. Jt6/,1nLcon口j几Cd产一,
J.1,井山
·1!l·!1jl
l
!
;
!
,
11
!
11
l
l
es
.
.
!.

z
!
4 3
.
W
o o d 、 王a c e a e
4 4
.
P e r a n e m a e e a c
2 5
.
D r y o p t e r i d a e e a e
4 7
.
B o l b i t i d a e e a e
4 8
.
L o m a r皇o p s i d a e e a e 3 1
4 0
.
E l a p五。 g l o s s a e e a e
5 0
.
N e p h r o l e p i d a e e a e
b l
.
o l e a 且 d r a e e a e
5 2
.
D a v a l工i a e e a e
.
A s p i d i a e e a e (G e n u s
1 1一 17 , 1 9 )
.
A s p i d i a e e a e ( B o l b i t i ,
,
E g e n o l f i a )
.
A s p i d i a e e a e ( L o m a r i o p s i s
,
L o m a g r a m 扭 a )
.
E l a p h o g l o s , a c e a e
.
D a v a l l i a c e a e ( N e p h r o l e p i s
,
A r t h r o P t e r i s )
.
D a v a l l i a e e a e ( o l e a n d r a )
.
D a v a l l i a e e a e ( D a v a l i i a
,
H u m a t a
,
L e u e o s t e g i a )
A s p i d i a e e a e ( E g e n o l f i
a ,
B o ! b i t i s )
A s p i d i a e e a e ( L 。也 a r 王o p s i , ,
L o m a g r a扭瓜 a )
E l a p h o g l o s s a c e豆 e
D a v a l l i a e e a e
( N e p五r o l e p i o i d o a e少
o l e a n d r a c e a e
D a v a l l i a e e a e (加 v a l t i 。 ,
H u m a t a
,
L e讹。 s t e启i a }
1
一2 期 吴兆洪 :秦仁昌分类系统 ( 旅类植物门 ) 的历史渊源 7 7
续表 4
1 9 7 8年发表的系统 19 54年发表的系统 1 9 4 。年发表的系统
5 3
.
Gy m o ng r am m i t i
-
d e ae ae
5 4

D i p t e r i d e e e a a
C h e i r op l e u r i e ae ae
3 4
.
D v a al l i ae e ae
( Gy m o ng r am m i t i s
, p
.
p
.
)
34
.
D I P t e r i d a e e a e
3 3
.
C h e i r o p l e u r i a c e a e
( C h e i r o P l e u r i a )
35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 D r y n a r i a
,
P s e u d o d r y n a r i a
,
L o x o g r a m m a 除外 )
3 3
.
C h e i r o P l e u r i a e e a e
( C h r i s t i o P t e r i s )
5 5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 D r y n a r i a
,
P s e u d o d r y n a r i a )
5

D a v a l l i a e e a e
( G y m n o g r a m m i t i s )
29
.
D I P t e r i d a e e a e
2 8
.
C h e i r o p l e u r i a e e a e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 D
r y n a r i a
,
P s e u d o d r y n a r i
a ,
A g l a o m o r p h a 除外 )
:
一勺比O,01勺
57
.
D r y n a r i a e e a e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 D
r y n a r i a
,
P s e u d o d r y o a r i a
,
A g l a o m o r p h a )
P l a t y e e r i a e e a e
G r a m m i t a e e a e
L o x o g r a m m a e e a e
.
口.二.nJ J.月
nJ
…gn自ù打OdnJ. .15 8 . P l a t y e e r i a e e a e5 9 . G r a m m i t a e e a e6 0 . L o x o g r a m m a e e a e
6 1

M a r s i l e a e e a e
62
.
S a l v i n i a e e a e
6 3
.
A z o l l a e e a e
中国不产
中国不产
中国不产
中国不产
中国不产
3 6
.
G r a m m i t a e e a e
3 5
.
P o l y p o d i a e e a e
( L o x o g
r a m m a )
3 9
.
M a r s i l e a e e a e
4 0
.
S a l v i n i a e e a e
4 1
.
A z o l l a e e a e
中国不产
中国不产
中国不产
中国不产
中国不产
1
.
C u l e i t a e e a e
4
.
D i e y o x i P h i a e e a e
18
.
S p h a e r o s t e p h a n a e e a e
2 3
.
H y p o d e r r i a e e a e
2 6
.
D i d y m o e五l a e n a e e a e
经过旅类植物学工作者的努力 , 现在 《 中国植物志 》 ( 旅类植物门 ) 已经完成了第三卷
第一分册及第四卷的修订工作 , 第三卷第二分册及第五卷的修订工作已经部分完成 。 区域性
植物志方面 , 这几年已出版了威类植物部分的地方志有 : 秦岭植物志 ( 第二卷 ) 、 江苏植物
志 、 福建植物志 、 西藏植物志 ; 正在进行的有江西植物志 、 四川植物志 、 广东植物志 、 广西
植物志 、 甘肃植物志 、 河北植物志等 。
专科专属研究工作亦 已逐渐恢复 , 在地区性植物志完成或部分完成的基础上 , 蔗类植物
区系的研究工作将成为现实。
抱粉学方面 , 已经出版了《中国旅类植物抱子形态》 ( 19 7 6) 一书 ( 英文版不久可出版 ) 。
细胞学的研究工作 , 在七十年代末才逐渐恢复 , 到现在为止 , 已有若干有关中国蔗类植物染
色体数目的报道 , 但这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 除了资料性的染色体普查工作外 , 它的主要
任务是通过杂交实验方法进行种的分类 , 把经典分类学提到应有的水平 。
在应用方面 , 目前仅在满江红应用于农业和拟蔽类应用于医学方面有一些探索 。 沈阳药
学院已编写出 《 中国药用威类植物名录 》 ( 初稿 ) ( 油印本 , 1 9 8 3 ) , 为编写 《 中国威类植
7 8 广 西 植 物 母卷
物药志 》和开展中国蔗类植物药性分析作准备 。
顺便一提的是 , 19 7 9年 10 月在浙江西天 目山召开了全国燕类植物学术讨论会 , 这在我国
蔗类植物学研究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这次会议可 以看到我国截类植物学的研究队伍正在扩大 ,
成果是多方面的 , 前景是令人鼓舞的 。
这一次及上一次 【《 秦仁昌系统 ( 蔽类植物门 ) 总览 》 】, 都是围绕着秦仁昌系统这个
中心问题 。 从本文阐述的历史来源方面 , 可 以看到秦仁昌系统的科学意义 。 在另一 《获类植
物细胞学概说 》 中 , 又可以看出细胞学的初步研究支持 了秦仁 昌系统中的一些见解 ` 秦仁昌
在戴类植物学上的功绩在于世界性的科 、 属的研究 , 他的研究工作第一次使许多蔽类植物的
科 、 属稳定下来 , 概念比较明晰 , 脉络比较清楚 , 关系比较自然 。 因此 , 在秦老一生的工作
中 , 他的重大成就是在威类植物的科 、 属概念方面 , 他所 以能扬名世界者乃他的分类系统 。
到目前为止 , 在 中国 , 植物分类学界能提出整个大门类的分类系统 、 能立足申华而影响世
界者则唯独秦仁 昌系统 , 其影响世界旅类植物学界之深远历数十年而不衰 。
秦仁 昌系统过去在国内的宣扬是不够的 , 在国外反而更受重视 。 但愿今后我国的威类植
物学工作者团结一致 , 同心协力 , 使现在已在国际学术界中站稳了脚跟的秦仁 昌学派能够更
加兴旺 , 达到更高的学术水平 I
为节省篇幅 , 文献删略 , 需参考者请查阅秦仁 昌、 吴兆洪合著 《 中国藏类植物科属志 》
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