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中国线柱苣苔属校订



全 文 :广 西 植 物 G u i h a i a 4 ( 3 ) : 1 8 3一 19 0 . 19 8 4
中 国 线 柱 芭 苔 属 校 订
王 文 采书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REV IS IO R HYNC H O T E C H I S IN IC I ( G E SNE RIACE AE )
W
a n g W
e n 一 t s a i
( I n s t i t u t e B o t a n i e u m A e a d e二 i a e S i n i e a e )
R h夕 n c入o t e c h u o B I . 是 K . L . B l u m e 于 1 8 2 6年根据 R . P a r v i f lo r u o B I ( 产爪哇 , 苏
门答腊 、 马来半岛 ) 建立的 , 到了 1 8 8 3 年 , C . .B lC ar ke 在其苦芭苔亚科专著中记载了这属
植物共九种 [ ” l 。 C . G . N e e s v o n E s e n b e e k 于 1 8 3 4 年根据 I : a o th e r a P e r m o l l i s N e e s ( 产
印度南部 , 斯里兰卡 ) 建立了 I s an t h邵 a N e e s 属 。 C lar k e 在上述 1 8 8 3年的专著中记载了 这
个属共 3 种植物 , 并指出这个属在花药分裂方式 , 花柱较短 , 叶互生等特征上与 R h y cn h ot _
ec 加 m 相区别 , 还认为这属应与 R h y cn h时 e c h“ m 属合并 。 B . L . B ur t 于 1 9 6 2 年研究了 上 述
二属植物之后 , 将 I : a n一h e r a 并入 R h y n e ho r e e h u m 。 本文作者赞同这一归并 。
线柱芭苔属 R h夕n c h o t e e hu 阴 属于苦芭苔亚科的浆果首苔族 C y r t a n d r e a e [ 2 3。 这个族的
果实通常肉质 , 不开裂 , 有 5 个属 。 线柱芭苔属的 4 枚雄蕊多着生于花冠基部 , 2 药室均发
育 , 根据这些特征 , 可能比同族的其他 4 个属为原始 。
线柱芭苔属约有 12 种 〔 2 〕 , 分布于亚洲热带及温暖地区的低 山山谷密林中 , 西自喜 马 拉
雅东部 、 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向东经我国南部 、 缅甸 、 中南半岛 、 马来半岛 、 印度尼西亚 、
菲律宾至伊里安岛 。 我国有 6 种 , 分布于西藏东南部 、 云南南部 、 四川南部 、 贵州西南部 、
广西 、 广东 ( 包括海南岛 ) 、 福建南部和台湾 ( 见插 图 ) 。 线柱筐苔 R . o b。如 fu 川 自缅甸向
东经云南南部 、 中南半 岛分布达福建南部 , 是线柱芭苔属分布最广的种 , 值得注意的是在其
分布区北缘于贵州西南部和四川南部之间有一个约 2 80 公里的间断距离 , 这种情况可能 说 明
线柱首苔的分布区在过去地质时期中曾到达长江中游一带 , 另外也说明四川南部叙永一带的
温度及湿度均较高 , 适于线柱苗王沟生长 。 椭 圆 线 柱 筐 苔 R . el :I’ tP i叫 m 和 毛 线 柱 芭 苔
R
. ”翻八u 巾 分布北达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墨脱 ( 约北纬29 。 ) 一带 , 这里遂成为线 柱 首 苔
属分布区的最北 界限 。 根据椭圆线柱芭苔的分布区可以 了解西藏东南部的植物区系可能属于
印度东北部的植物区系 。 通过冠警线柱芭苔 R . f or m os an “ m 和异色线柱首苔 R 、 成cs ol o r 的
分布区可以分别了解到云南东南部 、 广西 、 广东与台湾 , 以及广东海南岛 、 广东大陆东部 、
福建南部 、 台湾与菲律宾和伊里安在植物区系方面均有较 密切的关系 。
线柱芭苔属是一个 自然的小属 , 其形态分化的程度微小 , 各个种彼此之间无重大区别 ,
大概 由于这种情况 , 过去对本属曾作过全面研究的 lC ar ke 及 B ur t 二位学者都没有对 本 属
植物进行属下等级的划分 。 作者在研究我国线柱芭苔属植物的过程中发现了特产广西南部的
滩十、Jù .
81 4 广 西 植 物 4卷
1{川 1〔声 3 j !` } 11 5 . 12 0
线住优荟属在我国的分布图
R h y n e h o t e e h u m e l l i P t i e认 m , 2 : R
.
r o r m o s a n o m
, 3 : R
.
o
b
o v a t u m
,
4 : R
.
l o n g i p e s
. 5 : R
.
d i s e o l o r
, 6 : R
.
v e s t i t u 功 。
长梗线柱首苔 R . ol ,加 P。 : , 这个种的堆蕊着生于花冠筒中部 ( 实际上是花丝下部与花冠筒下
半部愈合 , 见图版 , 图 3 ) 。 在雄蕊着生位置方面 ,过去 B e n ht a m 和 H o ke r [ ` 1 、 C l a r ke l , 1 、
F r i t , c h “ “ 、 R i d l e y i ” 、 p e rz e g r i n ! 。 〕和 K a o 及 D o v o l ` 5 ’ 等学者所写出的线柱芭苔属 的
形态特征巾都描述雄蕊着生于花冠基部 。 看来 . 雄蕊着生的位置由在花冠基部升至花冠筒中
部 , 可能是本属的主要演化趋势之一 。 至于叶序方面 , 对生可能是原始的 , 而互生可能是次
生的现象 。
线柱芭苔属
Rh y n e h o t e e h u m B I
.
B i jd
.
7 7 5 ( 2 8 2 6 ) : C l a r k e i n D C
.
M
o n o g r
.
P h a o
.
5 : 1 9 4
( 1 8 8 3 ) : B u r t t i n N o t
.
B o t
.
G a r d
.
E d i n b
.
2 4 ( z ) : 3 5 ( 1 9 62 )
, e u m s y n
. — I s a n rher a
N e e s i n T r a n s
.
L i n n
,
S o e
.
L o n d o n 1 7
: 8 2 ( 1 8 3 4 )
. — C hi l i a ” d r a G r i f f , N o t u l a e
4 : 1 5 0 ( 1 8 5 4 )
.
亚灌木 , 幼时常密被柔毛 。 仆对生 , 稀互生 , 具柄 , 长囤形或椭 圆形 , 通常有较多近平
行的侧脉 。 聚伞花序腋生 , 2 一 4 回分枝 , 常有多数花 , 苞片对生 , 小 , 花小 。 花尊钟状 ,
5 裂达基部 , 宿存 。 花冠钟状筒形 , 筒粗 , 基部稍膨大 , 比檐部短 , 檐部不明显二唇形 , 上
唇 2 裂 , 下唇 3 裂 。 能育雄蕊 4 , 分生 , 着生于花冠筒基部 , 稀在中部 , 花丝短 , 条形 , 花
药近球形 , 2 药室近平行 , 顶端汇通 , 裂缝上部稍弯曲。 退化雄蕊 1 , 位于上方中央 , 或不
存在 。 花盘环状 , 或不存在 。 雌蕊与花冠近等长 , 子房卵球形 , 2 侧膜胎座内伸 , 常在子房
室中央相连接 , 裂片反曲 , 生多数胚珠 ; 花柱比子房长 , 钻形 ; 柱头小 , 扁球形 。 浆果近球
形 , 白色 。 种子小 , 椭圆形 , 光滑 。
3期 王文采 :中国线柱芭苔属校订 8 15
分 种 检 索 衰
1
.茎 、 叶柄及花序分枝被贴伏的褐色或锈色绵毛 。
2
.叶对生 .
3
.叶多为椭圆形 , 稀倒卵形 。
4
. 叶的侧脉每侧 10 一 17 条; 子房及浆果无毛 · · · · · · · ” · ” · “ ·一 1 , 椭圆线柱芭苔 R . el “ p t lcu m
4
. 叶的侧脉每侧 9一 14 条 ; 子房及浆果被短毛 · · · · · · · … … 2 . 冠曹线柱昔苔 R . fo r m o s a n u m
3
. 叶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 。
5
. 叶多为倒披针形 , 顶端短渐尖或渐尖 , 侧脉每侧 13 一26 条 ; 雄蕊着生于近花冠基部处 ; 花药
直径约 1 . 5毫米 ; 子房及浆果无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线柱芭苔 R . ob vo at u m
5
. 叶多为长椭圆形 , 顶端渐狭 , 侧脉每侧 12 一 15 条 ; 雄蕊着生于花冠筒中部 , 花药较 小 . 直 径
0
.
6一 。 . 7毫米 ; 子房及浆果被短毛 ·一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长梗线柱芭苔 R . lo n ig pes
2
. 叶互生 . 或有时茎下部叶对生 , 侧脉每侧 了一 12 条 · ” · · · · · · · ” · “ · “ “ · 5 . 异色线柱苗苔 R . d is cO 0I r
1
. 茎 、 叶柄及花序分枝密被开展的淡黄色长柔毛 ; 叶对生 , 长圆形或椭圆形 , 每侧有侧脉 13 一 18 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毛线柱昔苔 R . v es t l tu m
1
。 椭回线柱首苔
Rh y n c h o t e e h Um e l }i p t i e u m (W
a l l
.
e x D
.
F
.
N
.
D i e t r
.
) A
.
D C
.
i二 D C
.
P r o d r
.
9 : 2 8 5 ( 1 8 4 6 ) ; H o o k
.
f
.
i n C u r t i s
,
B o t
.
M a g
.
9 6 : t
.
5 8 3 2 ( 1 8 7 0 ) , C l a r k e
,
C o m m
.
e t C y r t
.
B e n g
.
t
.
9 4 ( 1 8 7 4 ) , e t i n D C
.
M o n o g r
.
P h a n
.
5 : 1 9 6
.
( 1 8 5 3 ) , i
n H o o k
.
f
.
F l
.
B r i t
.
I n d
.
4 : 3 7 3 ( 1 5 5 4 )
. — C o r夕 s a ” 才h e r a e l l i P f玄e a W a l l . [ C a t . n . 6连1 1
( 1 8 3 2 )
, n o m
.
n u d
.
]
e x D
.
F
.
N
.
D i e t r
.
S y n
.
P I
.
3 : 5 8 2 ( 1 8 4 3 )
.
西藏 : 墨脱 , 海拔 5 6 0米 , 1 9 7 4年 s 月 4 日 , 青藏调查队2 5 5 3 。
分布 : 不丹 、 印度东北部 , 在我国西藏东南部首次记录 。 生低 山常绿阔叶林中 。
2
。 冠薄线柱筐苔
Rh y n c h o t e c h u m f o r m o s a n u m H
a t u s i m a i n J o u r n
.
J a p
.
B o t
.
1 5 : 1 3 2
,
f i g
.
1
( 1 9 3 9 ) , K a o e t D e V o l i n L i
,
F I
.
T a i w a n 4 : 6 8 4 ( 1 9 7 8 )
. — R . e l l宕P了玄e “ 仍a u e t . n o n ( W a l l . e x D . F . N . D i e t r . ) A . D C . : M e r r . i n L i n g n a n S e i . J o u r n .
1 3 : 7 1 ( 1 9 3 4 ) , F l
.
H
a i n a n
.
( 海南植物志 ) 3 : 5 2 8 , f i g . 9 0 5 ( 1 9 7 4 ) .
云南 : 西畴 , 1 9 3 9年 1 2月 , 王启无 8 5 9 5 1 。
广西 : 龙州 , 大青山 , 植物所广西队 3 0 0 7 , 宁明 , 吴育德 2 一 2 7幻 上思 , 南 屏 , 上 思
药用植物队 1 组 1 一 8 0 3 5 , 防城 , 丁广奇 , 石国良6 6 6 ; 东兴 , 方鼎 1 5 6乳 十万大 山 , 梁 向
日 6 9 8 7 5 ; 天等 , 赵必 2 一4 7 8 , 隆安 , 药剂班 1 组 7 3 2 1外 都安 , 李荫昆 1 8 9 4 , 百 色 , 八 角
山 , 秦仁 昌7 7 0 2 , 巴马 , 巴马调查队 4 一 8 一 9 30
广东 : 保亭 , 侯宽昭 7 1 9 7 2 , 刘心祈 2 7 9 6 7 , 吊罗山队 2 7 8 6 , 陵水 ,左景烈及陈念勋 4 3 9 4 6 ,
邓 良2 6 1 7 , 3 1 4 5 , 崖县 , 侯宽昭 7 0 3 9 2 , 黄志 3 3 5 1 7 , 3 4 4 5 5 , 琼中 , 陈少 卿 1 0 5 7 4 , 1 0 6 9 6 ,
东方 , 尖峰岭 , 张海道 3 5 7 1 , 乐东 , 昌俄岭 , 刘心祈2 7 3 6 2 , 茂名 , 邓良2 1 3。 , 新 兴 , 刘 瑛
1 8 6 广 西 植 物 4卷
光 21 9 7 , 云浮 , 百雾山 , 黄志 3 7 6 8 5 ; 肇庆 , 鼎湖山 钟观光 1 0 20 , 石国良1 2 7 , 龙门 , 王学
文 , 张桂才 8 0 9 2 。
台湾北部 : 初岛住产 , 无号 ( 模式 , 见照片 ) 。
分布 : 台湾 , 在云南东南部 、 广西及广东系首次记录 。 生山谷林中水边或石上 , 海拔 20 0
一 8 0 0米 。
3
. 线柱筐苔
Rh y n e h o t e c h u 。 一 O b o v a t u m (G r i f f
.
) B
u r t t i n N o t
.
B o t
.
G a r d
.
E d i n b
.
2 4 : 3 8
( 2 9 6 2 ) , F I
.
H a i n a n
.
) 海南植物志 ) 3 : 5 2 5 ( 1 9 7 4 ) ,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 Ie o n o g r .
C o r m
.
S i n
.
) 4
: 1 1 5
, 图5 6 4 3 ( 1 9 75 ) ; B u r t t e t L a u e n e r i n N o t . B o t . G a r d .
E d i n b
.
3 5 ( 3 )
: 4 7 2 ( 2 9 80 ) 一 C人i l i a n d r a o b o 沙 a t a G r i f f . N o t u l a e 4 : 1 5 0 ( 2 8 5 4 ) ;
Ie
.
P l
.
A s
.
_
t
.
4 3 8 ( 1 5 5 4 )
. 一 R h夕: e h o 一e e入。 m l a才i f o l f u o H o o k . f . e t T h o 二 5 e x
C l a r k e
,
C o m m
.
e t C y r t
.
B e n g
.
t
.
9 4 ( 1 8 7 4 ) , i n A
.
D C
.
M o n o g r
,
P五a n , 5 : 1 9 8
( 1 8 8 3 ) ; i n H o o k
.
f
.
F I
.
B r i t
.
I n d
.
4 : 3 7 4 ( 2 8 5 4 ) ; M e r r
.
i n L i n g n
.
S e i
.
J o u r n
.
5 : 1 6 8 ( 1 92 7 ) ; P
e l l e g r
.
i n L e e o m t e
,
F I
.
G ` n . I n d o 一 C h i n e 4 : 5 6 4 ( 1 9 3 0 ) . —
G夕 r r a o d r a 八111` i L 己v l . i n R e p . S p , N o v . 2 0 , 2 4 5 ( 1 9 1 1 ) .
云南 : 龙陵 , 蔡希 陶5 50 6 1 , 临沧 , 辛景三 3 6 4 , 动遮 , 王 启 无 7 6 9 4如 宁 江 , 冯 国 媚
1 4 5 3 0 , 凤庆 , 俞德浚 1 8 1 9 8 ; 景东 , 李鸣岗6 9 6 , 1 5建8 ; 易武 , 王启无 80 8 6 7 , 景供 , 王启无
7 9 6 9 9 , )ZJ 海 , 毛品一 7 1 3 3 , 思茅 , 昆明所 5 9 0 4 ; 屏边 , 蔡希陶 6 1 1 60 , 6 1 3 2 1 , 毛品一 2 4 7 5 ,
2 6 4 7 , 金屏 , 毛品一 2 8 8 , 河 口 , 刘伟心 4 0 7 , 砚山 , 王 启无 8 4 2 1 9 , 8 4 9 8 4 , z歹畴 , 冯 国 嵋
1 1 5 6 3
, 1 1 8 0 6
, 王启无 8 5 9 5 1 。
四川 : 叙永 , 钟明芳 , 周复生 1 1 1。
贵州 : 安龙 , 张志松 , 张永田 5 9 5 9 。
广西 : 龙州 , 大青山 , 高锡朋 5 5 2 8 3 ; 吕宁 , 张肇鸯 1 4 3 2 5 ; 扶绥 , 陈少卿 1 2 3 8幻 郁南 ,
陈少卿 , 1 0 3 8 4 ; 十万大山 , 左景烈 2 3 3 6 0 , 陈少卿 4 1 1外 都安 , 李荫昆 9 0 1 8 0 9 ; 隆安 , 高成芝
等 7 31 58 ; 田林 ,张肇鸯 1 1 0 02 , 李中提 6 0 6 51 ; 隆林 , 广西中医药所隆林队 3一 3 4卯 1 , 罗城 ,
陈少卿 1 4 9 5 9 ; 凤 l力, 张肇鸯 1 1 2 8 0 , 融水 , 九万山 , 陈少卿 1 5 6 2 4 , 平南 , 钟济新 8 4 8 5 9 , 修
仁 , 黄志 4 0 6 4 8 ; 苍梧 , 吴欣芳 1 2 0 3 0 。
广东 : 崖县 , 梁向日 6 2 6 9 1 ; 白沙 , 海南东队 4 1外 感思 , 梁向日 6 3 0 5 8 , 东方 , 张 海 道
3 6 1 5 , 安定 , 五才旨山 , 黄志 3 52 8 3 ; 高州 , 甘世南 4 0 0 8 2 ; 肇庆 , 鼎糊山 , 石国 良 1 4 0 7 3 , 从
化 , 邓良8 5 4 0 , 新丰 , 邓良7 7 9 5 , 惠阳 , 莲花 山 , 曾怀德 2 6 0 3诉 龙门 , 张桂才 2 2 6 , 怀集 ,
刘瑛光 2 6 5 8 ; 英德 , 温塘山 , 黄成 1 6 3 7 9 8 ; 阳山 , 邓 良2 5 3 , 连山 , 谭沛 祥 5 8 2 0 8 , 5 8 5 4 8 ;
连南 , 谭沛祥 5 9 4 9 2 , 翁源 , 刘心祈 2 4 8 1 2 , 2 4 1 7 8。
福建 : 龙岩 , 王清江 4 6 8 ; 南靖 , 张永 田 8 0 0 2 8 。
分布 : 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 、 四川南部 、 贵州西南部 、 广西 、 厂一东 、 一福建南部 , 印度东
北部 、 缅甸 、 泰国 、 束埔寨 、 越南 。 生山谷密林中或溪边 , 海拔 30 一 1 5 0 0米 。
3 期 王文采 :中国线柱芭苔属校订18 7
,
t
4
。 长使线柱首答 图
Rh y n e h o t e e h u m l o n g iPe s W
.
T
.
W
a n g
, s p
.
n o v
.
A f f i n e R
.
o b o v a t o ( G
r i f f
.
) B
u r t t
, a q u o f o l i i s m i n o r i b u s s a e p e l o n g e
e l l i p t i e i s a P i e e s a e P e a t t e n u a t i s
, s t a m i n i b u s p r o P e m e d i u m t u b i e o r o l l a e
i n s e r t i s
, a n t h e r i s m i n o r i b u s
, o v a r i o b a e e a q u e m i n u t e p u b e r u l i s d i f f e r t
.
S u f f r u t e x
.
C a u l e s e i r e
.
3 5 e m a l t i
,
5 m m e r a s s i
, s im P l i e e s
,
P r o p e a p i e e m
u t p e t i o l i b
r u n n e o 一 l a n a t i
.
F o l i a o p p o s i t a
,
p e t i o l a t a : l a m i n a e p a p y r a e e a e v e l
h
e r
b
a e e a e , a n g u s t e o b l o n g a e
, o b l o n g a e v e l o b l a n e e o l a t a e
,
1 0一 1 9 e m l o n g a e ,
3
.
5一 5 . 8 e m l a t a e , u t r i n q u e a t t e n u a t a e , m a r g i n e d e n t i e u l a t a e , s u P r a g l a b r e s ·
e e n t e s
, s u b t u s P r im o b r u n n e o 一 l a l i a t a e , d e i n d e b r u n n e o 一 s e r i e e a e , n e r v i s l a t e r a l -
i b u s u t r i n s e e u s 1 2一 1 5 i n f e r i o r i b u s e u m e o s t a s u b a n g u l o o b t u s o a b e u n t i b u s :
p e t i o l i 0
.
5一 3 e m l o n g i . C y m a e l o n g e p e d u n e u l a t a e , 7一 0 e m d i a m . , l a x e
q u a t e r q u e r a m o s a e
,
m u l t i f l o r a e : P e d u n e u l i 3
.
5一 6 . 5 e m l o n g i , u t r a m i e y m a r u m
d e n s e b r u n n e o 一 p u b e s e e n t e s ; b r a e t e a e l a n e e o l a t a e , 6一 7 m m l o n g a e ; p e d i e e l l i
5一 1 6 m m l o n g i . C a l y x a d b a s i n s一 s e e t u s , s e g m e n t i s a n g u s t e l i n e a r i b u s 4 . 5
一 5、 2 m m l o n g i s 0 . 8 m m l a t i s e x t u s d e n s i s s im e a d P r e s s e q u e b r u n n e o 一 v i l l o s i s
i n t u s g l a b r i s
.
C o r o l l a a l b a
,
g l a b r a
,
t u b o 1
.
3一 1 . 8 m m l o n g o , l a b i o p o s t i e o 1 . 5
一 2 m m l o n g o p r o p e b a , i n Z一 f i d o , l a b i o a n t i e o Z一 3 m m l o n g o 3一 f i d o , l o b i s
l a t e o v a t i s a P i e e r o t u n d a t i s
.
S t a m i n a 4
,
g l a b r a
, a d 0
.
8一 1 m m s u P r a e o r o l l a e
b
a s i n i n s e r t a
,
f i l a m e n t i s 0
.
6一 0 . 8 m m l o n g i s , a n t h e r i s s u b g l o b o s i s 0 . 6一 0 . 7
m m
.
d i a m
.
S t a m i n o d i u m 0
.
3一 0 . 5 m m l o n g u m . P i s t i l l u m 4一 5 . 2 m m l o n g u m ,
o v a r i o o v o id e o l一 1 . 2 m m l o n g o m i n u t e p u b e r u l o , s t y l o r o b u s t o b a s i p u b e r 一11a
e x e e P t a g l a b r o
, s t i g m a t e P a r v o
.
B a e e a e j u v e n i l e s e a ly e e s u b a e q u i l o n g a e
,
m i n u t e
p u b e r u l a e
.
G u a n g x i : N i n g m i n g
,
N a n a n
,
f l
.
a l b i
,
8 J u l
.
1 9 7 7
,
W
e n K i一 q i a n g Z一 1 4 4
(H
o
l
o t y p u s
,
G X M I ) ; S h a n g l i n
,
X i y a n
,
N a l i a n g
,
3 A u g
.
2 9 7 3
,
W
a n Y u 6 7 0 5 5
(G X M I)
.
亚灌木 。 茎高约 35 厘米 , 粗 5 毫米 , 不分枝 , 近顶部处与叶柄均被褐色绵毛 , 其他部分
变无毛 。 叶对生 , 具柄 ; 叶片纸质或草质 , 狭长圆形 、 长圆形或倒披针形 , 长 10 一19 厘米 ,
宽3 . 5一 5 . 8厘米 , 两端均渐狭 , 边缘有小齿 , 上面变无毛 , 下面初被褐色绵毛 , 后被褐色绢
状柔毛 , 侧脉每侧 12 一 15 条 , 下部的与中脉成钝角展出 ; 叶柄长 0 . 5一 3 厘米 。 聚伞花 序 具
长梗 , 直径 7 一10 厘米 , 四回分枝 , 稀疏 , 有多数花 ; 花序梗长 3 . 5一 6 . 5厘米 , 与花序分枝
均密被褐色柔毛 ; 苞片披针形 , 长 6 一 7 毫米 ; 花梗长 5 一16 毫米 。 花尊 5 裂达基部 , 裂片
狭条形 , 长 4 . 5一 5 . 2毫米 , 宽0 . 8毫米 , 外面密被贴伏的褐色长柔毛 , 内面无毛 。 花冠白色 ,
无毛 , 筒长 1 · 3一 1 . 8毫米 , 上唇长 1 · 5一 2 毫米 , 2 裂近基部 , 下唇 长 2 一 3 毫 米 , 3 裂 ,
裂片宽卵形 , 顶端圆形 。 雄蕊 4 , 无毛 , 着生于距花冠基部0 . 8一 1 毫米处 ,花丝长 0 . 6一 0 . 8
毫米 , 花药近球形 , 直径 0 . 6一 0 . 7毫米 。 退化雄蕊长。 . 3一 0 . 5毫米 。 雌蕊长 4 一 5 . 2 毫 米 ,
1 88 广 西 植 物 4卷
子房卵球形 , 长 1 一 1 . 2毫米 , 有短毛 , 花柱粗壮 , 除基部被短毛外其他部分无毛 , 柱头小 。
幼果被短毛 。
广西 : 宁明 , 那楠 , 花白色 , 1 9 7 7年 7 月 8 日 , 温科强 2 一 1 4 4 ( 模式 , 存广西中 医 药
研究所 ) , 上林 , 西燕 , 那 良村 , 1 9 7 3年 8 月 3 日 , 万煌 6 7 0 5 5 。
本种近似线柱首苔 R . 0 6。如加 。 ( G r if f . ) B u r t t , 但叶较小 , 常为长椭圆形 , 长达 19 厘
米 , 宽达 5 . 8厘米 , 顶端常渐狭 , 雄蕊着生于花冠筒中部 , 花药较小 , 直径 0 . 6一 0 . 7 毫 米 ,
子房和浆果被短毛 , 可以区别 ; 在线柱筐苔 , 叶较大 , 常为倒披针形 , 长达 32 厘米 , 宽达 10
厘米 , 顶端短渐尖或渐尖 , 雄蕊着生于花冠筒基部之上 , 花药较大 , 直径约 1 . 5毫 米 , 子 房
及浆果均无毛 。
5
。 异色线柱首苔
Rh y n e h o t e e h u m d is e o l o r ( M
a x i m
.
) B
u r t t i n N o t
.
B o t
.
G a r d
.
E d i n b
.
2 4 : 7 3
( 1 9 e 2 )
, F l
.
H a i n a n
.
(海南植物志 ) 3 : 5 2 9 ( 1 9 7 4 ) ; K a o e t D e V o l i n L i , F I .
T a i w a n 4
: 6 5 1
,
p l
.
1 1 5 6 ( 1 9 7 5 )
. — I o a n 才h e r a d i s e o lo r M a x i m . i n B u l l . A e a d .
S e i
.
S t一 P e t e r s b . 1 9 : 5 3 8 ( 1 8 7 4 ) ; i n M 6 1 . B i o l . 7 : 3 7 1 ( 1 8 7 6 ) , C l a r k e i n D C .
M o n o g r
.
P h a n
.
5 : 1 9 2 ( 1 8 8 3 ) ; M e r r
.
i n L i n g n a n S e i
.
J o u r n
.
1 5 : 4 2 7 ( 1 8 9 6 )
.
广东 : 保亭 , 牛枯岭 , 侯宽昭 7 1 9 7 2 ; 红毛山 , 曾怀德 , 冯钦 3 3伪 乐东 ,刘心祈 2 7 3 6 2 ,
梅县 , 嘉应 , 阴那山 , 曾怀德 2 1 4 5 9 。
福建 : 南靖 , 曾沧江 7 2 1 ; 上杭 , G r e s s i t t 1 6 7 8 。
台湾 : R a n d a i z a n , T . K a w a k a m i e t U . M o r i 无号 , 无准确地点 , A . H e n r y 8 4 9 。
分布 : 广东 ( 包括海南岛 ) 、 福建南部 、 台湾 , 日本环球群岛 、 菲律宾 、 伊里安 。 生山
谷林中溪边 。
6
。 毛线柱曹苔
Rh y n e h o t e e h u m v e s t i t u m W
a l l
.
e x C l a r k e
,
( 18 7 4 )
,
( 1 8 8 4 )
;
i n D C
.
M o n o g r
.
P h a n
.
5 : 1 9 7 ( 1 8 8 3 )
, i n
B u r t t i n N o t二 B o t
.
G a r d
.
E d i n b
.
2 4 ( 1 )
C o m m
.
e t C y r t
.
B e n g
.
t
.
9 2
H o o k
.
f
.
F I
,
B r i t
.
I n d
.
4 : 3 7 3
: 3 9 ( 1 9 6 2 )
.
西藏 : 墨脱 , 青藏调查队7 4一 4 2 1 3。
云南 : 临沧 , 辛景三 4 2 3 ; 景东 , 李鸣岗2 9 5 0 , 2 9 8 4 , 昆洛公路 6 5 9公里 , 毛品一6 8 4 3 ,
屏边 , 蔡希陶 6 0 8 8 3 , 麻栗坡 , 冯国相 1 3 9 5 2 。
广西 : 百色 , 大楞公社 , 黄行忠3一 2 20 9 2 。
分布 : 云南 , 在西藏及广西为首次记录 , 锡金 、 不月 、 印度东北部 。 生山谷沟边阴湿处
或林中 , 海拔 8 0 一 2 0 0 0米 。
承中国科学院 华南植物研究所 、 广西植物研究所 、 广 西 中药研 究所 、 足明植物研究所及
四 川中药研究所借用标本 , 刘吞荣先生绘制 图版 , 作者谨表示衷心的感谢 。
3 期 王文采 : 中国线柱芭苔属校订 1 8 9
参 考 文 献
,
〔1〕 B e n t h a m , G . e t J . D . H o o k e r , 1 5 7 6 : G e n e r a P l a n t a r u m , 2 ( 2 ) : 10 16 .
( 2〕 B u r t t , B . L . , 1 9 6 2 : S t u d i e s i n t h e G e s n e r i a e e a e o f t五e O l d W o r l d . X 卫 R h y n e五o t e -
e il u rn a n d I s a n t h e r a
.
N o t
.
B o t
.
G a r d
.
E d i ” b . 2 4 ( 1 ) : 3 5一 3 9 . X X F T e n t a t i v e K e y s
t o t h e t r i b e s a n d g e n e r a
.
l
.
e
.
2 4 ( 3 )
: 2 0 5一2 2 0 .
〔3〕 C l a r k e , C . B . , 1 8 8 3 : C y r t a n d r e a e . In A . D e C a n d o l l e , M 0 0 0 g r a p h了a e P h。 ” e r o g a 阴 a r u ,
5: 19 1一 2 0 0 .
〔4 ) F r i t s e h , K . , 1 5 9 9 : G e s n e r i a e e a e . 10 E n g l e r u . P r a n t l , D f e ” a t o r l i e he n P j l a ” 韶朽 aI 杭 11` e n
4 ( 3b )
: 159
.
〔5 ) K a o M . T . a n d C . E . D e V o l , 19 7 8 : G e s n e r i a e e a e . i n L i , F l o r a o f T a i脚。 ” , 4 : 6 81一 6 8 3 ,
〔6〕 P e l l e g r i n , F . , 19 3 0 : G e s n ` r a e 色e s . i n L e e o m t e , F l o r e 夕` n e r o l e de l ’ I ” d o · C h ”` e , 4 : 5 6 3
一 5 6 5 .
〔7〕 R i d l e y , H . N . , 19 2 3: T h e f l o r a o f t h e M a l a y P e n i n s u l a , 2 : 5 4 1一5 4 2 .
t
9 1 0 广 西 植 物4 卷
图 长梗线住芭苔R h y n e h o t o c h u m l o n g i p e s W . 丁.W a n g
2
. 植株上部 , 2。 植株下 部 ( i 一 2 自万握 6 7 05 5 ) , 3 . 花 冠打开 ,
` . 花粤和雌蕊 , 5 . 子房隋切面 ` 3 一 5 自温科强 2 一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