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松科一井取心钻进配套技术研究取得多项成果



全 文 :2013年10月 地质装备
地质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从陆架区获取较长的地质记
录。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陆架浅海地区最深的取
心孔只揭露了200m以内的陆架地层,大多数地质
钻孔岩心长度小于100m。因此,亟须获得长钻以填
补此项空白。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7月8日)
浅覆盖区应用机动浅钻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过验收
  【本刊讯】不久前,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
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物化探所)承担、北京探矿工
程研究所参与完成的“应用机动浅钻的地球化学勘
查方法技术研究”项目成果通过专家验收,被评定为
优秀级。该项目解决了困扰浅覆盖区化探工作多年
的取样技术和疏松层多套钻进工艺两大技术难题,
提出了浅覆盖区应用机动浅钻地球化学勘查技术方
法,并进行了矿区试验示范工作,将为我国150多万
平方公里浅覆盖区的地球化学勘查工作提供有力的
方法技术支撑。
“应用机动浅钻的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研究”
隶属于计划项目“浅覆盖区资源调查与评价地球化
学方法技术研究”,总体目标是通过在浅覆盖区应用
机动浅钻开展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时的钻进技术、样
品目的层判别、不同采样介质对比和样品采集以及
与之配套的方法技术研究,最终制定一套适合我国
浅覆盖区应用机动浅钻的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及
技术标准系列。科研人员经3年努力,应用机动浅
钻地跨南北两大类不同景观、不同类型浅覆盖区,先
后试验了不同类型的系列机动浅钻,完成浅钻进尺
2271.5m,施工钻孔345个,采集并分析各类样品
3692个,分析元素22~39种,各项工作均完成或超
额完成了规定的工作量,并取得了优秀的成果。
项目全面完成了干旱、半干旱景观区和湿润、半
湿润景观区中覆盖厚度小于50m的浅覆盖区浅钻
化探方法技术研究任务,制定出了上述景观区以风
成砂、胶粘泥等为主体覆盖物的不同覆盖类型机动
浅钻选型和配套钻进取样工艺方法,为我国浅覆盖
区化探普查找矿提供了新的浅钻化探取样技术。
通过对采样部位识别、采样方法、采样介质和采
样密度等方法技术的研究,解决了困扰浅覆盖区化
探工作多年的取样和疏松层多套钻进工艺的两大技
术难题,提出了浅覆盖区应用机动浅钻的地球化学
勘查技术方法,并在浅覆盖区开展了各项浅钻化探
方法技术实验。从景观条件、覆盖类型、机动浅钻、
钻探工艺和浅钻地球化学测量技术等方面,编制了
浅钻地球化学测量技术要求(初稿)。
运用机动浅钻地球化学勘查技术方法在内蒙古
花敖包特地区进行了不同比例尺的方法技术试验示
范工作,在浅覆盖区发现了主成矿元素银、铅、锌等大
规模矿致异常,其中银单点单样最高含量118.84g/t,
已达银矿最低工业品位(80~100g/t),经矿区勘探验证
发现了新的矿(化)体,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通过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建立了浅覆盖区应用
机动浅钻地球化学勘查技术方法,为我国今后在浅
覆盖区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提出了新的有效的方
法技术,将为我国在150多万平方公里浅覆盖区开
展地球化学勘查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松科一井取心钻进配套技术研究取得多项成果
  【本刊讯】白垩纪大陆科学钻探松科一井是我
国政府重点基础发展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
“白垩系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
化”,为获取供地学研究的白垩系地层实物资料,在
中国东北部松辽盆地布置的环境大陆科学钻探工
程。松辽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白垩纪湖盆之一,发
育有完整的白垩纪沉积,在该区域实施科学钻探的
主要目的,是探究距今6千5百万年至1亿4千万
年间的地球温室气候变化,建立在全球范围内可对
比的高分辨率的陆相白垩纪综合剖面。工程获取的
钻孔资料,将由中、美、德、加、日、奥等10多国科学
家共同研究。全工程由相距100多公里的主井与南
井组成,主井采取第三系泰康组至白垩系上统嫩江
组二段地层的岩心,嫩二段以下地层的岩心由南井
采取,两井岩心采取率均要求不低于90%。
主井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勘探
所)承担,配置水源钻井装备,利用地质岩心钻探工
艺施工小口径钻井,完钻井深1811.18m,其中取心
进尺1630.41m,共计获取原状岩心1541.66m,采取
率达94.55%。

行业资讯 第14卷 第5期
勘探所及其协作单位针对松科一井(主井)取心
钻遇的各类复杂地层开展了多项配套技术研究,为主
井工程高质量、低成本实施提供了保障,包括:双层管
保形取心钻具研制,迷宫式隔液钻进系统研究,锥形
嵌块式防泥包钻头研制,地面水力退心装置研制,小片
型三角齿PDC钻头试验研究,防塌、强降失水强抑制性
钻井液体系研究等。研究成果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科技
与国际合作司组织的专家评审,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1)研究成果为松科一井(主孔)的工程施工提
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创造了沉积地层中裸眼连续
取心钻进1566m的纪录,对我国今后开展同类钻探
工程具有技术指导意义。
(2)研发的无胶结松散砂层原状取心技术,包括
迷宫式隔液系统、地表水力退心系统以及钻具水力学
模拟研究方法,提高了复杂地层的岩心采取率(全孔
平均岩心采取率94.6%),保持了岩心的原位结构。
(3)针对松科一井复杂地层研发的新型泥浆体
系,防塌性能好、抗水敏性强,为长裸眼连续取心钻
进提供了保障。形成的钻井液分析与测试方法、理
论模型,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
我国铀矿勘探突破2818m深度
  【本刊讯】2013年7月17日,中核集团在江西
铀矿基地宣布,由他们实施的中国铀矿第一科学深
钻项目在2818.88m终孔,将我国以往铀矿1200m
的找矿深度扩大一倍多,铀矿田的见矿深度也由原
来的不足500m扩大到近千米,且深部变富趋势明
显。
科学深钻自2012年7月21日开钻以来,中核
集团用时仅9个半月即钻越设计深度,岩心采取率
超过99%,并创造了孔内事故为零的纪录。项目形
成的多项原创性成果,将在我国开辟铀资源“第二找
矿空间”中发挥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其中,精细
地质调查、深部地球物理测量、地面提取地球化学信
息、计算机三维地质动态模拟等集成的钻探场址深
部定位关键技术,将大大提高对深部铀矿的预测精
度和勘查水平,并能对其他金属矿产的预测和勘查
提供一定借鉴;首次发现上铀下铅锌铜、首次在
2817m深度发现富铜矿化;创建的岩心矿化蚀变矿
物高光谱识别新技术,为在野外勘查现场进行岩心
的矿化适时评价提供了新技术手段;自主研发的深
井多参数探测仪,攻克了深孔测井仪的耐高温、高压
及长距离数据快速传输等难题,实现了铀矿勘查大
深度测井技术的跨越;解剖了矿区盆地结构构造,为
今后矿田的勘查指明了方向;自主研发电动顶驱式
深孔地质岩心钻机及配套软件管理系统,采用模块
化交流变频电驱动,融机、电、液、气、电子及信息化
技术为一体,是地质岩心钻探装备的重大技术创新。
本 期 广 告 索 引
阿特拉斯·科普柯(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封2………………
德威土行孙工程机械(北京)有限公司 前插1………………
深圳市钻通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前插2…………………
威猛(北京)商贸有限公司 前插3……………………………
雷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前插4………………………………
北京中地装机械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前插5…………………
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勘查机械研发中心 前插6……………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 中插1………………………
河北永明地质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中插2~3…………………
重庆地质仪器厂 中插4~5……………………………………
无锡金帆钻凿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中插6~7…………………
连云港黄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中插8~9……………………
无锡钻探工具厂 中插10~11…………………………………
长春国地探测仪器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中插12~13……
《地质装备》编辑部 中插14……………………………………
天津万博线缆有限公司 中插15………………………………
河北裕隆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中插16…………………………
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勘查仪器研发中心 后插1……………
上海地学仪器研究所 后插2…………………………………
上海辛金路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后插3………………………
上海力擎地质仪器有限公司 后插4…………………………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 后插5……………………………………
山东滨州市锻压机械厂 后插6………………………………
勘探技术研究所非开挖技术研究中心 封3…………………
勘探技术研究所钻头与钻具研究中心 封底…………………
地大(武汉)高科资源探测仪器研究所 46页…………………
湖北地大金石地质工具有限公司 47页………………………
上海昌吉地质仪器有限公司 48页……………………………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