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中国古代博物学记事原则:宜物——以解读《山海经》中“建木”系壳斗科植物“甜槠”为例



全 文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第33卷第6期 □2011年11月
VOL.33 NO.6□ NOV.2011
    
    
39   
  





 





















中国古代博物学记事原则:宜物
———以解读《山海经》中“建木”
系壳斗科植物“甜槠”为例
□黄世杰,赵乃蓉
[摘 要] 通过多年对经典《山海经》上下文语境做全面解读和野外调查研究,发现《山海经》之《海
内南经》和《海内经》里记载的建木就是生长在广西大明山上的一种名叫“甜槠”壳斗科植物。经典文献中
有关建木的历史文献记载,基本上都以人们身边常见的动植物来取象类比,即“宜物”。此种“宜物”思维
对中国古代博物学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并贯穿于中国古代博物学理论形成的始终。
[关键词] 山海经;建木;甜槠;博物学;宜物思维
[中图分类号] C9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179(2011)06-0039-07
Analogy:the Principle of Record-keeping in
Ancient Chinese Natural History
———Taking for Exampl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Divine Tree as Castanopsis Eyrei
HUANG Shi-jie,ZHAO Nai-rong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nning530006,China)
Abstract:After many years of thorough analysis of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ontext of 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Rivers,the authors found that
the divine tree,known as Jianmu in Chinese and recorded in the Classic of
Regions within the Seas:Southand Classic of Regions within the Seas is a type
of fagaceae plant caled Castanopsis eyrei found in the Daming Mountains of
Guangxi.The documented historical records of Jianmu found in classic literature
use analogy of commonly found plants and animals.This technique is namely
analogical naming.Such thinking had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natural history and ran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hi-
nese theory of natural history.
Key Words: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Rivers;Jianmu;Castanopsis
eyrei;natural history;analogical thinking
一、问题的提出

《山海经》里有两处地方记载有建木,一处在
《山海经》的《海内经》:
“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
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
琴。鸾鸟自歌,凤鸟自,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爰有
百兽,相群爰处。此草也,冬夏不死。南海之外,黑
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有禺中之
国。有列襄之国。有灵山,有赤蛇在木上,名曰蝡
蛇,木食。有盐长之国。有人焉,鸟首,名曰鸟氏。
有九丘,以水络之:名曰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
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参卫之丘、武
夫之丘、神民之丘。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
建木。百仞无枝,上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
叶如芒,大暤爰过,黄帝所为。有窫窳,龙首,是食
人。有(青)兽,人面,名曰猩猩。”
    
    
40 
 





 





















另外一处在《山海经》的《海内南经》:
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装如牛,苍黑,一角。苍
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汜林方三百
里,在猩猩东。猩猩知人名,其为兽如豕而人面。在
舜葬西。猩猩西北有犀牛,其状如牛而黑。
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有请讼于孟
涂之所,其衣有血者乃持之,是请生。居山上,在丹
山西。丹山在丹阳南,丹阳居属了。窫窳龙首,居弱
水中,在狌狌知人名之西,其状如龙首,食人。有木,
其状如牛,引之有皮,若缨、黄蛇。其叶如罗,其实如
栾,其木若蓲,其名曰建木。在窫窳西弱水上。氐人
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
对于《山海经》记载的这两处建木,古今学者多
从神话角度考“建木”为“神树”,但是具体树种不明。
如,袁珂(1998)在《中国神话传说》对建木的解释是:
建木是“居于天地中央的天梯,就是各方的天帝或上
天或下地的梯子,他们就是沿着这棵直入云霄的细
长的树爬上去爬下来。”中原无以神树为天梯的文化
传统,《山海经》中以神树为“通天之梯”者仅一见,即
位于“都广之野”的“建木”。
何新(1988)则解作键木:认为是天神上天下地
出入所经的天门,建木位于天地正中的轴线上,是天
地运动的枢纽。
吴泽顺(1993;2006)也认为,建木即键木,亦即
乾木。建木之形状为“|”(因其直立,故“建”又引申
出“树立”“竖立”义),与《周易》之“—”同意,均为男
根之状,皆为通阴阳之具。
这些说法有其可取之处。但需要补充的是,在
风水理论中,键与乾音同义通,故建木即键木,亦即
乾木。《说文·乙部》“乾”字下段注:“孔子释之曰健
也,健之义生于上出,上出为乾。”所以《系辞》说:“乾
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
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
以上几位学者仅笼统地指出,建木就是神树,另
外有一些学者,如阿波(2004)等根据《山海经》中所
记载神树的位置不同,来推断若木在“西极”,扶(榑)
桑在东极,这两个树种都是桑木,但“建木”具体是什
么呢?阿波先生根据三星堆出土的金皮棒和文献记
载,推断神树建木为金皮杖(金皮棒),是由桑木制成
的。
阿波先生的这种说法,是基于蒙文通(1962)先
生以为《海内经》四篇所说“天下之中”是指今四川西
部地区而得出的结论。与阿波先生持同样看法的是
黄权生(2005)先生,他认为“天地之中”位于中国西
南地区的四川,而在中国西南地区到处流传着马桑
树能通天的传说,另外马桑树这种树种是一种特别
高大的乔木,所以他根据西南地区现仍保留的习俗,
认为建木神树就是马桑树。
与以上几种意见把建木视为“神树”不同的是,
有一些学者从民族学、民族语言学、古植物地理学等
角度,具体考证《山海经》记载的建木为现实世界的
具体某一种树种。
如,张月芬和孙林(1998)等根据古代典籍如《山
海经》《淮南子》等的记载,指出建木有如下几个特
点:
一是建木高“百仞”,树干光洁无枝,其枝叶集生
于树的上部。二是叶片青色,“如芒”———披针状;
“如罗”———似网罗一般。枝茎紫色,花朵色深(“玄
华”),结黄色果实,种子如麻子大小。三是年代久
远,枝条弯曲错杂(上有九欘),根节盘错粗大(下有
九枸),形状如牛。四是树皮可以剥下,如人褪冠缨
或如黄蛇蜕皮一样那么完整。五是当太阳中天时,
树下无影,呼而无音,为天地的中心。六是太暤、黄
帝等“众帝”都以之作为上天下地的“天梯”,禀性特
殊,神圣超凡。
基于神话记载的建木有以上这样几个特点,所
以张月芬和孙林等学者通过宇宙四大神树的生态特
点、神话传说以及语言学和比较神话学的分析,由此
认为建木与南亚次大陆生长的阎浮树很相似。
侯伯鑫(1994)则认为,《山海经》一书“一物多
名”或“同名异物”的现象很多,所以,他从叶形和果
的颜色,以及味道上等论证《山海经》“建木”系指两
种不同的植物:《海内南经》“建木”为热带树种 “蚬
木”,《海内经》“建木”为亚热带树种“杉木”。
之所以后世学人们对《山海经》里记载的建木
具体系指现代哪一种树种众说纷纭,见仁见智,莫
衷一是,十分混乱,到现在似乎还没有一个真正令人
完全信服的结论,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学者们错在用
静态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看待问题的结果:一方面,
学者们在对经典做解读时,仅看到了自己想要的东
西,而没有能触及其余,没有对经典的上下文语境做
全面解读,由此,人们很容易忽略或者错误理解某些
词句。另一方面,中国古代典籍在博物学的记物记
事方面,祖先的逻辑与今天我们的逻辑存在一定差
异。
按中山大学叶春生(2004)教授的说法,那就是,
历史上,任何一种神话故事传说,都不是无缘无故地
编造出来的,或解释一句成语,或反映一种风俗,或
说明某一风物的成因,其深层必蕴涵着一定的意义。
基于这个认识,我们认为,《山海经》中记载的“建木”
不是神树,建木的背后肯定与现实世界的某一种树
种对应。而要进一步解读出《山海经》中记载的“建
木”系指现代哪一种树种,这需要人们对中国古代博
物学记事原则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在中国古代典籍
    
    
41   
  





 





















中有不少博物的知识与神话融合在一起,为了分析
神话的含义,必须珍视神话所具有的社会、历史及文
化脉络。因为仅凭已被录制了的文献资料很难正确
把握其真正意义。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对目前依
然由同一个世界观发挥着全部功能的少数民族神话
做出恰当地评价(安东濬,2010)。
《山海经》中记载的“建木”究竟是现代哪一种树
种呢?我们通过多年的文献解读和野外调查,现在
大致有了清晰的线索———《山海经》里记载的建木就
是生长在广西大明山上的一种名叫“甜槠”(castan-
opsis eyrei也叫甜锥、锥子)的壳斗科植物。
我们的论证步骤大致如下:第一,要对经典《山
海经》里那两处记载有神树“建木”文献其上下文语
境的全面解读,在这个步骤里,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些
问题主要有这些:建木生长分布的地域在哪里?第
二,必须了解建木的生态环境、形态特征及与当地人
类文化关系如何?
第一个问题的解决对于我们要解读神树建木具
体系指现代哪一种树种事关重要。好在这个问题我
们在此之前已经解决了———因为,通过对文献的解
读我们知道,生长着神树建木的地方是处在“天地之
中”的地方。所以,本篇文章成立的基础大致是建立
在我们曾经公开发表的一篇文章《天地之中建木分
布的都广之野在广西中部平原———兼论神树建木所
处的位置在广西大明山上的天坪》上,该篇文章详细
论证了这样一个观点:“建木分布的都广之野的神话
体系属于南方百越族人的神话。建木分布的都广之
野其具体位置就座落在以大明山为中心的北回归线
经过的中国南方以稻作农业为主的壮侗语族民族中
的壮族居住的古南海的中心区域广西桂中平原地区
(包括北回归线经过的平果县、田东县,以及北回归
线附近的田阳县等),神树建木所处的位置就在大明
山上的天坪(黄世杰,2009)。”
由于建木是古代的四大神树之一,地域在天地
之中,所以侯伯鑫(1994)认为,《山海经》“建木”系
指两种不同的植物是不准确的。建木只有一种。具
体是哪一种,需要进一步考究。
第二个问题除了要对古典历史文献《山海经》里
记载的建木的形态特征有详细的了解外,还需要做
野外的调查,把文献记载的建木的形态特征与广西
大明山上的诸多树种进行一一比对,最后,还要把进
入视野的树种与当地人类文化关系如民间传说故
事、风俗习惯联系起来进行解读。
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民间的东西呢?民间的东
西是最宝贵的信息,是本土的、人们祖祖辈辈传下来
的东西,也许根据口述的时代、人物的不同而有所演
变,正因为有这种演变,才有今天的我们。所以,只
要顺着这条线索推演、判断,结合各方面的信息就可
以找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二、大明山上的甜槠原形态
考察与建木的比对
(一)《海内南经》和《海内经》有关建木的记载与
大明山上的甜槠原形态考察的细节比对
1.从建木的外形,以及建木的树皮形态特征来
判断
《海内南经》有云,建木“有木,其状如牛”,这里
比喻建木的根部像牛一样壮大。
另外,《海内经》云,建木的树干形态为“下有九
枸”,这里就是说建木的根部十分发达,盘根错节裸
露在地面。“百仞无枝,上有九欘”,指建木高达一
百仞的树干上不生长枝条,而树顶上有九根蜿蜒曲
折的桠枝。
有关建木外形的这两句虽然分别记载在《山海
经》的不同部分,但是都论述了一点,就是建木的根
部看上去像牛等动物一样壮。所谓看上去像牛等动
物一样壮,其实所指就是说建木是拥有粗大板根的
树木。甜槠正好是一种拥有巨大板根的植物。
《海内南经》:“引之有皮,若缨、黄蛇。”指建木
的树皮形态特征。其树皮为深色与《海内经》中的
“紫茎”:树皮深色,相对应。用力撕拉树皮,建木的
树皮会一整片地脱落,像是人褪冠缨或像黄蛇蜕皮
一样。
《海内南经》又云,“其木若蓲”,所谓“蓲”就是指
刺榆,刺榆为落叶小乔木,高可达15米,或呈灌木
状;树皮深灰色或褐灰色,不规则的条状深裂。小枝
灰褐色或紫褐色,被灰白色短柔毛,具粗而硬的棘
刺,硬度大,刺榆木材可制作农具和其他器具。《齐
民要术》中记载的刺榆:“刺榆木甚牢韧,可以为犊车
材。”
从历史文献记载的建木的外形,以及建木的树
皮形态特征来判断的话,在大明山上的甜槠这一树
种符合这些特征:甜槠高可达20多米,胸径50厘
米,有“状如牛”的板根。树皮呈深灰色,随着年龄的
增长颜色逐渐变深紫褐色,犹如“紫茎”一般。长长
地树干,树顶长有很多小枝,像刺榆一样呈灌木状。
大树的树皮纵深裂,厚达1厘米,块状剥落,如“若
缨”。木质坚硬,可做工业用材。树皮内侧是黄色,
树皮和壳斗含鞣质,用力撕扯下来是可以清晰地看
见一条一条的长纤维,从内侧看像黄色的蛇皮一样。
2.从建木叶子的颜色和形状特征来判断
《海内经》云,建木为“青叶”,这里指建木的叶子
是绿色的。另外《海内南经》也云建木“其叶如芒”,
    
    
42 
 





 





















描述的是建木叶片的形状像罗网的样子。所谓罗
网,《尔雅·释木》:“檖,罗。”郭璞《尔雅注》:“今杨
檖也,实似梨而小,醉,可食。”《说文》作“檖,罗
也”。毛传:“檖,赤罗也。”陆矶疏云:“檖,一名赤罗,
一名山梨,今人谓之牛雍,实如梨,但小耳,一名鹿
梨,一名鼠梨。今人亦种之,极有肥美者,亦如梨
之美者。”按:“今一种小梨,圆而赤,极肥美 ……即
赤罗也。”李时珍《本草纲目·果部》:“鹿梨,释名:
鼠梨、山梨、杨檖、罗。”又云:“山梨,野梨也,处处
有,梨大如杏,可食。其木文细密,赤者文急,白者
文缓。”据此,“罗”当为山梨树,建木的叶似山梨树
叶。山梨,今称秋子梨、花盖梨,叶片卵形至广卵
形,边缘具刺芒状细锯齿。叶片长4~8厘米。宽
3.5~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叶面
无毛。叶柄长3.5~6厘米。甜槠比山梨叶子稍长
一点,叶片成卵形。
《海内南经》云,建木“其叶如芒”,所谓芒,就是
指芒草,禾本科,芒属,多年生,秆高1~2米,叶片条
形,宽6~10毫米。柱头自小穗两侧伸出。叶子取
材容易,早年曾经使用它来染色,先民将芒草密切应
用在生活中,当工业发达之后,化学染料兴起,色泽
亮丽,染作容易、费时费工却完全无污染的植物染色
逐渐被淡忘、淘汰。由此可以清楚知道,建木的叶子
长且有尖。
从以上建木叶子的颜色和形状特征来判断,这
些与甜槠的叶子颜色和形状十分相似。甜槠的外貌
终年常绿,故为“青叶”。具有光泽,叶革质,边缘或
中部以上有锐锯齿,背团苍白色,当年生叶两面同
色,二年生叶的叶背常带淡薄的银灰色,有光泽,似
芒草的叶子一般亮丽。
甜槠的叶呈椭圆状———卵形,长5~15厘米,宽
3~6厘米,顶端渐尖或短尖,比山梨的叶子长一点,
又比芒草的叶子短一些,形状相似,皆为椭圆形状。
叶片常向一侧弯斜,基部楔形或圆形,基部一侧较短
或甚偏斜,且稍沿叶柄下延,压干后常一侧叠褶,有
时兼有两侧对称的叶,边缘或中部以上有山梨叶一
般的锐锯齿。中脉在叶面至少下半段稍凸起,其余
平坦,很少裂缝状浅凹陷。侧脉每边8~11条,甚纤
细,像芒草的叶子长且尖。当年生叶两面同色,叶柄
长7~10毫米,稀更长,螺旋状排列。甜槠叶确实
“如罗”亦“如芒”。
3.从建木所开花的颜色和果实的形状特征来
判断
《海内经》云,建木“玄华黄实”,其中“玄华”,是
指建木花的颜色是深色。而“黄实”,指建木的的坚
果颜色为褐色。而现实世界中,甜槠的花雄花序穗
状或圆锥花序,花序轴无毛,花被片内面被疏柔毛;
雌花的花柱3或2枚,序生枝顶,花期4~6月。
《海内南经》云:建木“其实如欒”,所谓“栾”,也
叫“栾华”,所指即“灯笼树”[goldenrain tree],无患
子科,落叶乔木,果实为蒴果,长椭圆形,蒴果三角
状卵形,长4~5厘米。顶端尖,红褐色或橘红色、紫
红色,形似灯笼。果实中空,外面有像纸一样的三片
果皮包裹着,每片果皮三角形,整个果实像小灯笼一
样,一串串的圆锥形灯笼果挂满树冠,灯笼果未成熟
时淡黄绿色,远远望去黄果满树,成熟时褐色,冬季
落叶后还在树上悬挂着。
《海内南经》又云,建木“其实如麻”,这里所指
就是指建木的果实像麻类植物的果实。中国的大
麻、亚麻产量丰富,麻类植物早已被人们熟知。大麻
的果实扁卵圆形,光滑而有细网纹,为宿存的黄褐色
苞片所包裹,果实成熟时苞片裂开,果实落下,果期
8~10月。亚麻的种子扁卵形,多为棕褐色,少数金
黄色和白色,表面光亮,种子前端形如鸟嘴而弯曲,
种子长度4~6毫米,宽2~3毫米,种子由角质层、
表皮层、薄壁细胞层、石细胞层、第二薄壁细胞层和
色素层组成。种子的表皮参内含有果胶物质,当种
子遇水时变粘。石细胞层保持种皮硬度,而第二薄
壁细胞层和色素层使种子具有色泽。种皮面为蛋白
质或胚乳层,胚生长时用他做养料。种子中部为胚
由两片子叶及短的胚根组成,种脐位于尖端凹入部
分,种脊浅棕色,位于一侧边缘。
从建木所开花的颜色和果实的形状特征来判
断,不论在外形、结构、结果实的时间,甜槠的果实都
与《山海经》中记载的建木十分符合。甜槠的坚果褐
色,有细毛,有壳斗包围果实。甜槠壳斗杯形,连刺
1.5~2.5厘米,壳斗只有1坚果,幼时全包坚果,成
熟时包围坚果3/4~4/5,直径1.2~1.5厘米,2~4
瓣开裂,壳壁厚约1毫米,刺长0.6~1厘米,壳斗顶
图1 甜槠的树叶
    
    
43   
  





 





















部的刺密集而较短,通常完全遮蔽壳斗外壁,刺及壳
壁被灰白色或灰黄色微柔毛,若壳斗近圆球形,则刺
较疏少,近轴面无刺。甜槠的果实和壳斗都是黄褐
色的,跟栾树成熟后的果实和“麻”的果实颜色相同。
另外甜槠坚果宽卵形,顶狭尖或钝,连刺径长2
-3厘米,果阔圆锥形,顶部锥尖,宽1~1.4厘米。
形状跟栾树果实和“麻”的果实相似,均为卵形,但相
比较栾树果实稍短,比亚麻果实宽,相对扁圆一些。
甜槠的果脐位于坚果的底部,亚麻的种脐位于尖端
凹入部分。甜槠苞片三角形,顶端针刺形,排列成4
~6个同心环带,当刺苞转现黄褐色、微裂时,种会
自然掉落,同大麻的果实一样。甜槠花期4~6月,
果为次年9~11月成熟,而栾树的果实在冬季落叶
后还在树上悬挂着。
  
     栾华果实       甜槠果实
图2  甜槠果实的外形和颜色都很相近所谓的“栾华果实”
综上所述,从外形来看,甜槠与《山海经》里面所
描述的神树建木非常相似。笔者经过去大明山的实
地考察也发现,在大明山上面,所有的植物,只有甜
槠最符合这些外形条件。
(二)从生长环境与气候方面来判断甜槠与建木
最接近
1.从建木和甜槠的生长环境来判断
大明山是广西弧形山脉的组成部分。位于广西
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红水河和右江之间,上林、武
鸣、马山、宾阳四县交界处。山体为西北─东南走
向,绵延三百多里,宽约五十里,与东面的大瑶山等
合成广西弧形山脉。北回归线通过大明山区。山体
海拔千米左右,主峰龙头山1 760米,是桂中地区最
高峰。甜槠在海拔1 000米以上的山地多有分布,
大明山的地势地形非常适合甜槠的生长。而且甜槠
是第四纪冰川时期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古人们对
这种年代悠久的古树多有信仰,所以甜槠具备了“年
龄”条件。大明山山体的地质构造为五亿七千多万
年前的地质运动和受第四纪冰川的影响,绝对拥有
孕育建木神树的能量和资格。
2.从建木和甜槠所在区域的气候方面来判断
大明山有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之称。大明
山地处北回归线,动植物资源丰富,分布有原始森
林、多种珍稀生物,特有物种及古老的地层,是一个
巨大的自然生物宝库。更有充满神秘色彩的天然草
甸,还有海洋古生物化石。整个大明山山体坡度在
25~40℃左右。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型,副热带
季风湿润气候类型。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加上大明山
特殊的地理环境,具有夏湿冬干,干冷同期,湿热同
季,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的特点。同时由于受大明山
地貌影响,又表现出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
据大明山上海拔1290米的天坪气象观测站记
载,大明山年均降雨量 2100~3000mm(秦成,
1995),空气相对湿度90.8%。负氧离子含量高达
13万个/cm3,年均气温14.19℃,1月份平均气温9
~11℃,7月份平均气温21℃,极端最低气温-8℃;
年总积温5100~6940℃,一年中平均气温12~22℃
的天数有190~200天,山脚山顶温差6~8℃,是避
暑度假胜地,素有“广西庐山”之称 (杨帆,段德胜,
陈怡,兰贵富,2002)。
在海拔1290米地形平坦的天坪形成山地灰化
草甸土。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主要为南亚
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和山地常绿阔叶林。1500m以
上的山顶和山脊地带,土壤类型为山地黄壤,土层浅
薄,雾大雨多,风大,太阳辐射强,苔藓滋生,林木矮
化,形成山顶常绿阔叶矮林,主要林木种类银荷木、
甜槠。
甜槠生长的地势与大明山天坪的海拔高度恰好
吻合。这种第四纪冰川时期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姿
态婆娑,伴着大明山和其附近的子民生存了数十亿
年后依然屹立在那里,观望着人们,不时的给我们留
下一些痕迹,丰富我们的文化。
(三)大明山周围有关甜槠的传说
甜槠,壮语叫做“feirui”(汉译:飞锐 ),由于甜
槠木质坚硬,大明山周围四县的壮族群众在建房时,
其上梁木(建筑物屋顶的梁木)主要就是用甜槠这种
树种来做。在大明山周边农村,上梁木的树质,一般
最好的就是甜槠,其次是枫树、樟树、檀香树、椿树、
荷檬树、刺树、紫木树等,在壮族的建房习俗中,梁木
除了建筑结构实用上的重要位置外,同时更有其无
形的宗教层面的意义。因此,建筑完工之前举行的
上梁典礼中,人们凭借着梁的作用,来连接房子建构
本身、天地、神灵与宗教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上梁
是建房的高潮,故“上梁”仪式也最为隆重。
在大明山周边的壮族农村中,“上梁”仪式是这
    
    
44 
 





 





















样的,上梁这一天,亲朋好友都送礼庆贺并帮工,村
坊邻里也都主动前来帮工。贺礼有红包、鱼肉、粑
粑、粽子、果品等。贺礼的轻重一般视与房主关系的
亲疏而定。正厅当中摆八仙桌,上供鱼肉、粑粑、粽
子、果品等礼品;两边柱子上贴“竖榀喜逢黄道日,上
梁巧遇紫微星”对联,正梁贴“上梁大吉”横批,正间
正梁底下搭跳板高台,上摆酒食。主人焚香祭拜毕,
泥水匠、木匠作头师傅分别从左右梯子爬到正柱与
正梁衔接处,其余泥木匠分别从其他柱子爬上去,人
数对称。接着先把正梁敲进榫内,再榫其他梁条,接
着是钉椽子,盖瓦片。当天晚上摆“上梁酒”,款待工
匠、贺客、帮工。席间,主人除送给作头师傅上梁红
包外,按桌向工匠、帮工和贺客们分送“上梁粽子”。
另外,甜槠的果实可以生吃,味苦涩,只有炒食
味才甘甜;而磨粉蒸糕,是饥年常见的救荒食品,也
是极有特色的地方小吃。直到现在大明山周围的壮
家还保留着食这种植物果实的习惯。
三、结果与讨论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发现,《山海经》之《海内南
经》和《海内经》有关建木的记载,基本上都以人们常
见的动植物来取象类比:
牛———“其状如牛”;黄蛇———“若缨、黄蛇”;刺
榆———“其木若蓲”;罗(山梨树)———“青叶”;芒
草———“其叶如芒”;花的颜色深色———玄华;灯笼
树———“其实如欒”;麻类植物的果实———“其实如
麻”。
总之,它都是以人们身边经常可以见到的动植
物作为比喻体。
由此,我们发现,古代的中国人通常不会离开现
实、离开实际对象去讨论一般的方法,此正应了《周
易·系辞下》的这么一段话:“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
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
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
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其中的“近取诸身,远取诸
物”,即从人自身、从万物取象来反映“客观事物形象
的美的特点和美的因素”。这样一种方法,我们称其
为:“宜物”思维。也就是,中国古代博物的知识其记
事原则主要是运用了“宜物”思维。此种“宜物”思维
对中国古代博物学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其贯穿
于中国古代博物学理论形成的始终。
在我们看来,“宜物”思维就是把形象相似、情景
相关的事物,通过比喻、象征、联想、类推等办法,使
之成为可以理喻的东西。一般包含这样几个步骤:
取象、辨类(类比)、宜地、宜时、宜人,其基本精神就
是尊重客观现实,它以尊重事物的多样性为前提。
在《墨经》和《易传》里面好多处讲到或者用到了
“宜物”。可见这一逻辑思维在先秦的时候已经被人
们广泛应用,从日常生活的运用渗透到人们的逻辑
思维。那么在《山海经》中的记载是否也用到了“宜
物”这一思维呢?上面的论述可以充分作了证明。
先秦时期,人们对宜物思维的运用已经十分成
熟,表现为思维运作的主要形态的成型———取象、辨
类(类比)、宜地、宜时、宜人。
所谓象,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有着特殊的地
位,原始要终,可溯源到《周易》。《周易·系辞下》
曰:“见乃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
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可见,“象”是客观
事物的模拟、再现,它包括自然、社会、人生,内容极
其丰富(郭志菊,扬清,2003)。主要是指事物活体条
件下呈现的“形”“色”变化。这里所求的“象”与其反
映的东西必须是同样具有生命力的两种元素,才能
够进行“类比”。
所谓辨类(类比),就是归纳、分类、总结。而取
象类比,就是通过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观察,进行比
较、类比,推论出欲知事物和现象的方法。如《素问
·示从容论》云:“循法守度,援物比类……不引比
类,是知不明也。”取象类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特
有的思维方法,其特点是根据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
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类同,从而认为两者在其他
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类同,并由此推测被研究对象某
些性状特点的认知方法(邢玉瑞,2005:202)。
所谓宜地,就是考虑事物与地的对应关系,更进
一步讲就是植物与地势之间的细微的对应关系。
宜时思维,从中国古代早期的物候历中就能清
晰可见。如《夏小正》通过物候和气象来指导农业劳
作,《氾胜之书》中指出不同的农作物对时间的禁忌。
宜人,这一方法必须应用于以人为对象的情况。
“宜人”方法与“宜地”“宜时”有一些区别,每个人在
每一个时间每一个地点遇到不同的状况,都会表现
出不同的特质。宜物思维就是要尊重这种具体的规
定性,也就是这些具体的条件。换句话说对于“宜
人”的考量虽然稍微复杂一些,但其实就是要做更为
细致的“辨物”。注意事物与对象的不同特质,并作
出精细的辨别与区分。
先秦时期,在经验方法与辩证思维取得一定发
展的基础之上,人们对思想、情感的表达,对事物在
不同情景中的观察、认识、推理都有了更进一步的需
求,逻辑思维逐渐成形并发展起来。这样人们的活
动就有了一定的逻辑因素,而不是偶然或者随机的。
总之,中国古代博物的学记事原则主要是运用
了“宜物”思维。这种逻辑方法是基于现实而来,都
与实际密切联系。在尊重客观实际的同时又不失对
    
    
45   
  





 





















事物多样性和变化性的考量,这正是对中国古代辩
证思维的应用。客观实际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就决定
了方法的多样性和变化性。此种“宜物”思维对中国
古代博物学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并贯穿于中国
古代博物学理论形成的始终。
致谢:我的朋友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
师刘华杰先生曾经和笔者两次专程到大明山考察植
物,最后确认《山海经》中“建木”系壳斗科植物“甜
槠”,在此表示感谢。?
[参 考 文 献]
袁珂,1998.中国神话传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蒙文通,1962.山海经写作时代及其产生的地域[A].中华文史论丛
(第一辑)[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吴泽顺,2006.论建木的神话原型[J].中国文学研究,(01).
吴泽顺,1993.建木考[J].求索,(02).
张月芬,孙林,1998.中国建木神话体系及其渊源考———兼论与印度
神话的关系[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Z1).
黄权生,2005.马桑树传说建木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04).
何新,1988.中国远古神话与历史新探[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阿波,2004.若木、建木与扶桑[J].文史杂志,(05).
侯伯鑫,1994.《山海经》“建木”考[J].图书馆(双月刊),(06).
黄世杰,2009.天地之中建木分布的都广之野在广西中部平原
(上)———兼论神树建木所处的位置在广西大明山上的天坪[J].广西
民族研究,(04).
叶春生,2004.母仪龙德[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安东濬,著,崔元萍,译.2010.韩国瑶族文化研究现状与课题[J].
(06).
秦成,1995.大明山降水的推算[J].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02).
杨帆,段德胜,陈怡,等,2002 .论广西大明山的生态旅游开发[J].
林业资源管理,(03).
郭志菊,扬清,2003.“取象类比”与戏曲行业词语的比喻义[J].内蒙
古社会科学(汉文版),(05).
邢玉瑞,2005.《黄帝内经》理论与方法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
版社.
收稿日期 2011-10-08
[责任编辑 秦红增]
[责任校对 苏兰清]
[作者简介] 黄世杰(1967~),男,壮族,广西武鸣人,副
研究员。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广西民族大学社会
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赵乃蓉(1987~),女,山东青岛人。现为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广
西南宁,邮编:530006。
江晓原,刘兵的《好的归博物》出版
博物学是一门内涵丰富的综合性学科,是叙述自然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
的种类、分布、性质和生态等最古老的学科之一。但是,在学科发展与分科细
化后,博物学也开始被逐渐冷落。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入,分科越来越细,各学
科也越来越界限分明,以致造成了各学科的割裂,甚是相互对立。这显然是有
悖于人类认识世界的初衷,更是有悖于客观世界的存在现实,因为自然世界并
不像我们想当然的那样划分成界限清晰的各属各学科的条条块块。于是,在
人类社会面临着环境、生态、资源危机等问题的今天,许多有识之士呼吁与倡
导跨学科研究与学科综合知识的运用。而恢复博物学、复兴博物学,便成为了
一种选择。
一批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传播等等领域的研究者从不同
领域、不同层面,或宏观建构、或微观分析,或以具体而亲切的个案论述讨论着
博物学的意义、如何制定博物学编史纲领,以及各种博物情怀,言语间流露着
中兴博物学的愿望与激情。这便是由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晓原和清华大学教
授刘兵共同主编的《好的归博物》一书。《好的归博物》其意思是“打开博物学
之窗,欣赏博物学,修炼博物学”,收录了科学文化学者们对博物学、科学史的
研究文章、学术随笔等内容。该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8月出版
发行。 (胡不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