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滴箭式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大棚茄科蔬菜生产中应用



全 文 :2016年第3期 现代园艺 技术应用
滴箭式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大棚茄科蔬菜生产中应用
林燕绒 1,庒树辉 2,郭晓玲 3
(1广东省潮州市植保植检管理站 521000;2潮安区共益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3潮州市农业科技发展中心)
摘 要:为提高大棚茄科蔬菜生产过程中的水肥利用率,潮安区共益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生产中采用科学化、机械化和自动化的
滴箭式水肥一体化技术,按照茄科蔬菜生长对水肥的需求与吸收规律进行全生育期的统筹规划,达到节水节肥、增产增收的目的。
关键词:滴箭式水肥一体化;大棚茄科蔬菜;应用
3.3 蔬菜种植 根据茄科蔬菜不宜连作栽培的特
点,大棚种植采用营养钵无土栽培,用锯木屑等材料作
为固定基质。
3.4 肥水供给 按照茄科蔬菜生长对水肥的需求与
吸收规律进行全生育期的统筹规划,在一定的时期把
定量的水分和肥料养分按比例直接提供给蔬菜。技术
关键:(1)将肥料配兑成适宜浓度的肥液,使肥料充分
溶解;(2)滴箭式滴头要安装蔬菜根部附近,确保肥液
输入到蔬菜根部土壤;(3)施肥时,要先让滴灌系统用
清水正常运行10分钟后,再运行肥液;(4)精确控制灌
水量、施肥量和灌溉和施肥时间;(5)系统运行期间不
得随意中止,如出现停水、停电的情况,须及时断开配
肥池和主水管的连接,以防肥液倒流;(6)施肥完成后
要让系统再用清水运行5~10分钟,清洗管道和喷头。
3.5 管网保养维护 每次系统运行结束后应及时对
施肥池和管网进行清洗,每茬蔬菜启动系统前和运行
结束后必须对管道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维修。
4 工艺流程
灌溉定额分析→灌溉分区划分→首部枢纽设计→
灌溉管网设计→灌溉制度规划→施肥配方设计→水溶
肥料筛选→施肥方案设计→配肥池建设→管网铺设→
水肥一体化实施→首部和管网保养维护。
5 效果调查
最近3年的调查统计数据表明,在合作社大棚茄
科蔬菜生产基地使用滴箭式水肥一体化技术后,相同
作物每茬比常规肥水管理平均节约用水量50%以上,
节约用肥量20%以上,节约人工60%以上,产量增加
10%以上。水肥一体化还有一个显著的优点:应用水肥
一体化技术种植的蔬菜具有生长整齐一致,定植后生
长恢复快,提早收获,收获期长,丰产优质,对环境气象
变化适应性强等。 (收稿:2015-12-29)
参考文献:
[1]高祥照,杜森,钟永红,吴勇,张赓.水肥一体化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
国农业信息,2015,04:14-19,63.
[2]沈金火.滴灌施肥对大棚西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J].现代园
艺,2015,10:32.
项目基金:广东省科技厅 2013 年星火计划 (项目编号 :
2013B020503005)
作者简介:林燕绒(1981-),女,本科,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与
农业管理。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
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农业灌溉用水约3600亿
m3,约占水资源利用总量的68%,传统的大水漫灌形式
普遍存在,水的利用率低于70%;施肥方法不科学,肥
料比例不合理。采用浅施、撒施、冲施较普遍,肥料当季
利用率只有30%左右。为提高大棚茄科蔬菜生产过程
中的水肥利用率,潮州市潮安区共益蔬菜种植专业合
作社在生产中采用科学化、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滴箭式
水肥一体化技术,达到节水节肥、提高产量、降低棚内
空气湿度、保持棚内气温、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等目的。
1 技术特点
1.1 技术优点 滴箭式水肥一体化技术主要是借助
压力灌溉系统及施肥装置把可溶性肥料与灌溉水一起
通过滴灌均匀、准确地输送到蔬菜根系的周围,直接被
蔬菜吸收利用,从而减少灌溉水、肥料以及人工等投
入,提高水、肥利用率,克服大水漫灌和过量施肥造成
的环境污染和产品质量降低等问题。
1.2 适用作物 滴箭式水肥一体化技术适合在大棚
栽培甜椒、辣椒、茄子、番茄等茄科蔬菜上应用。
2 主要材料
实施滴箭式水肥一体化所需材料由固定的设备及
安装工程和消耗品水溶肥料2个部分组成。
2.1 设备及安装工程 PVC管道、涂塑软管、三通、
给水栓、闸阀、水泵、滴箭式滴头、土壤墒情监测仪等。
2.2 水溶肥料 尿素、磷酸二氢钾、硫酸钾等。
3 田间操作
3.1 园区规划 根据园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做好建
设规划,科学设计,注重必要的配套措施和后期设施维
护,绘制规范的设计图纸。
3.2 管网安装 选用质优价宜的设备,由经验丰富
的专业队伍按照设计图纸施工。
施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施。
6 及时采收
春黄瓜大棚栽培以早熟为主要目的,前期产量往
往价格较高。因此要适当早收根瓜,同时也可促进其它
幼瓜生长,减少化瓜。结果盛期1~2天即采收1次,以
免采收过晚,影响品质。 (收稿:2015-11-26)
!!!!!!!!!!!!!!!!!!!!!
輩輱訛
DOI:10.14051/j.cnki.xdyy.2016.05.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