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中国农学通报 第23卷 第 2期 2007年 2月
htp:/www.casb.org.cn
芸薹属作物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芸薹属杂种
一代利用有两条主要途径:一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
目前国内外已在生产上广泛应用;二是利用雄性不育
系。利用自交不亲和系生产一代杂种存在自交不亲和
系人工蕾期授粉,费工费时,亲本种子成本过高,同时
多代自交易出现生活力衰退,以及杂交种难以达到
100%的杂交率等缺陷。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
研究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一代杂种。利用雄性不育系
配制一代杂种能克服自交不亲和系所带来的亲本繁
殖难度大,杂交率低等缺点。国内有关单位对芸薹属,
如油菜、大白菜、甘蓝等雄性不育性进行研究利用,尤
其在油菜和胞质雄性不育系利用方面比较突出。近年
来,对于芸薹属作物雄性不育进行了细胞学和解剖
学、遗传学及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
进展。
1芸薹属作物雄性不育花粉败育研究进展
1.1芸苔属作物雄性不育系花器的形态特征
雄性不育的花一般比正常可育花小,花器形态
比较复杂。日本的小仓[1]、中国的何启伟等[2]、周长久
等 [3]先后报道了各自所发现的雄性不育萝卜花器的
形态特征,较为系统全面研究的是周长久,他通过对
57份萝卜雄性不育材料中的234株不育株的花器形
态观察,发现萝卜不育系的花器变小,花朵开张小于
正常花,花瓣也小于正常色,花变细,短缩,花药瘦小
干瘪,不开裂或部分开裂。他将花器形态分成三种类
型:①花冠退化型,其花冠退化,花萼紧闭不开花,柱
头外露,花蕾黄花。②雄蕊萎缩型,花丝短缩,连成一
体紧箍在雄蕊基部,花药干瘪退化,内无花粉粒,柱头
外露。③花粉败育型,花器官基本正常,但花蕾瘦小,
花药显乳白色,内无花粉,柱头外露、半外露或不外
露。三种类型只有花粉败育型最具有利用价值。杨丽
梅等[4]对引进的NY9551、NY9556两份萝卜胞质甘蓝
不育材料回交观察发现,很多植株花朵不能正常开
花,蜜腺不发达,花蜜分泌少,雌蕊不很正常,希望通
过不同回交父本而加以改良。朱玉英等 [5]对带有
TA29-Barnase基因的甘蓝雄性不育植株进行研究,结
果表明,不育植株开花正常,花药很小,雄蕊完全退化
成丝状,没有花粉,有蜜腺4枚,雌蕊正常。
芸薹属作物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许忠民,张恩慧,程永安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摘 要:综述了芸薹属作物雄性不育系的花器的形态特征,以及芸苔属作物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的细
胞学与生理生化研究进展,同时对两种不育类型的遗传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芸薹属;雄性不育;花粉败育;生理生化;遗传机制
中图分类号:S565.4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onMaleSterileofBrassica
XuZhongmin,ZhangEnhui,ChengYongan
(HorticultureColege,NorthwestA&F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712100)
Abstract:Theflowerofshapecharacteristicandtheresearchadvancesonthepolenabortionandthe
physio-biochemistryofmalesterilityinBrassicaweresummarized.Atthesametime,thegeneticmecha-
nismsoftwotypesofsterilitywereconcluded.
Keywords:Brassica,Malesterility,Polenabortion,Physio-biochemistry,Geneticmechanism
基金项目:国家“ 863计划”项目资助( 04-145-88),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资助( 02K05G3)。
第一作者简介:许忠民,男,1971年出生,陕西大荔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蔬菜遗传育种研究。通信地址:712100陕西省杨凌示范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园艺学院,Tel:029-87081911,E-mail:sxxzm78@126.com。
收稿日期:2006-10-28,修回日期:2006-11-02。
园艺园林科学 317· ·
ChineseAgriculturalScienceBuletinVol.23No.22007February
htp:/www.casb.org.cn
1.2芸苔属作物雄性不育系雄蕊及花粉败育的细胞
学研究进展
根据细胞学的观察,花粉败育型的雄性不育材
料,其花粉败育时期和方式多种多样。董庆华等
(1996)[6]报道了萝卜雄性不育系小孢子败育有两种方
式:①花药发育受阻于孢原细胞分化期之前,不产生
孢原细胞,也不分化形成花粉囊,接近于开花期时花
药已畸形。②花药发育受阻于单核花粉期,绒毡层细
胞径向异常肥大,高度液泡化并侵入药室,细胞壁解
体,细胞内含物融合形成周原质团等异常变化,使单
核花粉核质解体而导致败育,药室瘪缩变形,只留下
染色很深的细胞残留物质。余凤群等[7]根据花药败育
时期和方式,将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分为3类:①
无花粉囊型,花药受阻于孢原细胞期,往往不能形成
花粉囊,如湘矮 A,陕 2A等;②无花粉母细胞败育
型,其花药发育受阻于花粉母细胞时,不能完成减数
分裂,直接发育成为拟小孢子,如宜 3A;③单核败育
型,花药发育受阻于四分体至单核花粉期,如萝卜胞
质不育系萝AI。黄邦全等[8]从甘蓝型油菜与诸葛菜属
间杂种后代获得隐性核雄性不育材料S90-8-7,其花
药发育受阻于四分体至单核花粉期,属单核败育型,
小孢子发育到单核期后,不再向前发育为二核期和三
核期花粉,而是逐渐退化以至解体。在减数分裂后期
Ⅰ/末期Ⅰ一些细胞出现落后染色体或染色体桥,不
育系绒毡层延迟退化,一直到单核小孢子晚期才迅速
解体。粟翼玫[9]报道秋冬萝卜雄性不育系64A是在单
核小孢子内开始出现小液泡时显现败育现象。王福青
等[10]报道大白菜169A败育发生于孢原细胞前后,以
孢原细胞退化,或转变成薄壁细胞为主要特点。88-3
败育从小孢子母细胞至二核花粉粒皆有发生,高峰期
在四分体前后( 约占80%),小孢子母细胞不能进入减
数分裂和不能完成减数分裂及小孢子不能正常发育
是败育的主要形式,但败育特点均是败育一旦发生便
是急剧而彻底的解体或凝聚成一团。梁燕等[11]报道大
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3411-7花药发育受阻于四分体
到单核花粉形成之间。杨光圣等[12]研究了甘蓝型油菜
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花药败育时期和方式,结果表
明,S45A和 117A雄性败育于四分体至单核小孢子
阶段,其主要特点是减数分裂完成后,小孢子不形成
花粉壁并开始解体,同时绒毡层细胞径向扩大和小液
泡化并逐渐解体。9012A败育于花粉母细胞至减数分
裂四分体阶段,其主要特点是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
胼胝质不降解和不释放出四分体,并且四分体开始液
泡化解体,同时绒毡层细胞逐步大液泡化,直至最后
解体。从以上报道可见,大多数雄性不育系的小孢子
败育征兆是出现在单核早期,且主要与绒毡层细胞的
异常变化有关。
2芸苔属作物雄性不育系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国内外学者先后在不
同试材中发现了酯酶、过氧化物酶、细胞色素氧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酚氧化酶和谷氨酸脱氢酶等同工酶
在不育系和保持系间存在差异,表现为酶带数目或特
定带活性不同[13]。同时许多学者对不育系和保持系间
氨基酸含量进行了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含量差异明
显。王永勤等[14]报道在白菜隐性核不育两用系中,可
育株花蕾抗氰呼吸强度显著高于不育株,不育株中花
蕾和大花蕾缺乏IAA、而ZT盈余,POD同工酶不育
株花蕾强于可育株,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可育株的
小花蕾和中花蕾的两条带强于不育株,在中花蕾可育
株可溶性蛋白出现 2条特异带约为 34.5KD和
24KD,而不育株只有1条34KD特异带。龚义勤等[15]
发现,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的
差异主要存在于不育系与保持系的花药之间,而萼
片、花瓣和雌蕊之间无差异。超氧化物歧化酶和α-
淀粉酶同工酶在花药、萼片和雌蕊之间均无差异。刘
佩英等[16]对芥菜核基因雄性不育材料的氨基酸、同工
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芥菜不育材料的氨基酸含量
明显低于相应的可育品系,而 POD、SOD、ETS等均
高于对照。张鲁刚等[17]报道酯酶同工酶是大白菜胞质
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差异最大的同工酶,而花蕾则是
二者生化差异最大的器官。周长久等[3]报道了不育系
的花蕾酯酶同工酶谱带比保持系的少而弱。刘砾善[18]
报道,萝卜可育株花药脯氨酸含量比不育花药高2倍
以上。王亚馥等[19]报道大白菜不育株花期POD同工
酶活性明显高于可育株,而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则
刚好相反,可育株蛋白种类多于不育株,脯氨酸含量
可育株花蕾高于不育株。孙日飞等[20]对萝卜胞质大白
菜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进行生化分析,结果表明保持
系脯氨酸含量高于不育系7~14倍,不育系苏氨酸含
量高于保持系2.8~4倍,天门冬氨酸低于保持系,葡
萄糖和果糖含量均低于保持系 26%~88%。赵双宜
等[21]将不同发育时期的萝卜进行同工酶分析发现:在
生殖生长期,雄性不育系的小孢子过氧化物酶同工
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均比其保持系酶带数目
多,酶活性强,而且这种差异最早可发生在单核早期
(小孢子开始败育的时期),并随着败育的进程而不断
加强,其保持系则相对稳定。张丽等[22]通过对萝卜雄
性不育系和保持系淀粉、可溶性糖及游离脯氨酸含量
园艺园林科学318· ·
中国农学通报 第23卷 第 2期 2007年 2月
htp:/www.casb.org.cn
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叶片中不育系中各物质含量均
高于保持系,而花蕾中正好相反。
3芸苔属作物遗传机制研究进展
雄性不育的遗传机制十分复杂,从花粉母细胞发
育到成熟花粉的一系列代谢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反应
的中断或受阻,都会对雄蕊的育性产生影响。这一系
列代谢反应必然与多个基因的活动有关。
芸薹属作物雄性不育大致划分为 2种遗传类
型:细胞核雄性不育类型和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
3.1细胞核雄性不育类型
不育性受细胞核基因控制。不育基因有隐性,也
有显性,不育基因的数目有一对,也有多对,可能是复
等位基因控制的,还可能有修饰基因对不育基因的表
达产生影响。据国内报道,多数认为核基因控制的不
育性材料,都是由细胞核内一对隐性基因所控制,可
育对不育为显性,这种不育性找不到保持系,系内兄
妹交后代保持50%的不育株率。黄邦全等[8]从甘蓝型
油菜与诸葛菜属间杂种后代中获得雄性不育材料
S90-8-7,研究认为至少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梅德
圣等[23]用甘蓝型油菜与诸葛菜、新疆野生油菜体细胞
杂交产生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材料NOCMS和NSa
CMS,其可育株自交后代育性表现3( 可育):1( 不育)
分离,初步认为不育性由单隐性核基因控制。当然核
基因控制的不育性遗传也有少数不育基因是显性。方
智远等 [24,25]1979年春在甘蓝材料79-399的自然群体
中发现雄性不育株79-399-3。该材料育性主要为一对
显性核基因控制,并有修饰基因起作用。王晓武等[26]
报道了一个与该显性雄性不育基因连锁的 RAPD标
记OTl900,该标记与雄性不育基因之间的遗传距离为
8.0cM。
3.2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
不育性只有在核不育基因和细胞质内的不育因子
共同存在时,才能引起雄性不育。这种不育性的表达有
一定的环境敏感性。日本的Tokumaso曾发现萝卜雄
性不育性是由隐性核基因控制的,Ogura[1]发现萝卜雄
性不育性受细胞质基因和2对隐性细胞核基因共同控
制,属CMS类型。何启伟等[27]报道萝卜雄性不育性遗
传属核质互作控制类型,细胞核内有1对或2对ms
基因控制不育性遗传。萝卜胞质雄性不育的遗传背景
复杂,不育性的遗传除受主效基因控制外,还可能受修
饰基因或微效基因的影响。YamagishH等 [28]认为
orf138最有可能是Ogura细胞质的雄性不育基因。这
一基因来源于野生萝卜( Raphamusraphanistrum)。陈
文辉等[29]利用回交替换的方法将大白菜的雄性不育核
基因转到异源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大白菜中,育成了
不育率100%的大白菜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98—2。
中国大多数萝卜雄性不育性属核质互作的 CMS类
型[25]。田保明等( 1998)[30,31]通过对384A、217A两个甘
蓝型油菜细胞质不育系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两个不育
系均属孢子体不育,雄性不育性是由细胞质中的不育
基因和细胞核中的隐性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384A具
有一对隐性不育核基因,217A具有两对隐性不育核基
因,且384A的一对隐性核不育基因与217A的任何两
对隐性不育核基因不存在等位关系。384A的基因型为
S( r1r1),217A的基因型为S( r2r2r3r3)。张丽等[32]研究认
为春夏萝卜雄性不育系辽1A属核质互作型,不育系
与保持系核基因相同,均为两对隐性基因
( ms1ms1ms2ms2),而细胞质基因不同,不育系为S,保持
系为N,因而不育系的基因型为S( ms1ms1ms2ms2),保
持系的基因型为N( ms1ms1ms2ms2)。
4结语
虽然目前人们对芸苔属作物雄性不育的花粉败
育规律和遗传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但其遗传机
制的理论基本上还处于假说阶段,需进一步研究验
证。将来随着雄性不育基因的发现、分离和克隆测序
等工作的深入研究,芸苔属作物雄性不育的遗传机制
终将会被揭示。
参考文献
[1] NivisonH T,etal.Identificationofamitochondrialprotein
associatedwithcytoplasmicmale-sterilityinpetunia.PlantCel,
1989,1(11):1121-1130.
[2] 何启伟,石惠莲,刘恩芹.萝卜雄性不育系选育研究初报.山东农业
科学,1987,(1):13-16.
[3] 周长久,张友良.萝卜雄性不育的几种特性研究.园艺学报,
1994,21(1):65-70.
[4] 杨丽梅,刘玉梅,王晓武.甘蓝胞质雄性不育材料主要植物学性状
初步观察.中国蔬菜,1997,(6):24-25.
[5] 朱玉英,吴晓光,龚静,等.萝卜胞质青花菜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其
利用.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1,24(3):15-18.
[6] 董庆华,利容干,王建波,等.萝卜雄性不育系花药发育的细胞形态
学研究.武汉大学学报,1996,42(2):207-212.
[7] 余凤群,傅廷栋.甘蓝型油菜几个雄性不育花药发育的细胞形态
学研究.武汉植物学研究,1990,8(3):209-216.
[8] 黄邦全,罗鹏,吴书惠.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材料S90-8-7的获得
及细胞学研究.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2(2):182-184.
[9] 粟翼玫,赵双宜,张燕君,等.萝卜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形
态学研究.园艺学报,1995,22(4):348-352.
[10]王福青,李敏,曲咏梅.大白菜雄性败育的显微结构观察.植物学通
报,2001,18(1):105-109.
[11]梁燕,赵稚雅,王鸣.Ogucms结球白菜雄性不育系研究.西北农业
学报,1994,3(2):14-16.
园艺园林科学 319· ·
ChineseAgriculturalScienceBuletinVol.23No.22007February
htp:/www.casb.org.cn
[12]杨光圣,瞿波,傅廷栋.三个甘蓝型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小
孢子发生的细胞学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6,18(6):520-523.
[13]田长恩,张明永,梁承邺,等.植物雄性不育生理生化研究新进展.
生命科学,1999,11(增刊):94-97.
[14]王永勤,曹家树,虞慧芳,等.白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生理生化特性
的分析.园艺学报,2003,30(2):212-214.
[15]龚义勤,汪隆植,徐彦.萝卜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花蕾同工酶分
析.园艺学进展(第二辑),1998:563-566.
[16]刘佩瑛.中国芥菜.重庆:西南农业大学出版社,1996:1-6.
[17]张鲁刚,柯桂兰.大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同工酶及可溶
性蛋白质分析.西北农业学报,1999,8(4):67-70.
[18]刘砾善.萝卜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花器官游离氨基酸成分比较
分析.中国蔬菜,1991,(5):12-15.
[19]王亚馥,胡昌勤,林志刚.大白菜雄性不育两用系可育株与不育株
的比较分析.园艺学报,1984,11(3):182-185.
[20]孙日飞,方智远,张淑江,等.萝卜胞质大白菜雄性不育系的生化分
析.园艺学报,2000,27(3):187-192.
[21]赵双宜,粟冀玫,张燕君,等.萝卜雄性不育系个体发育中的同工酶
研究.中国农业科学,1994,27(1):18-24.
[22]张丽,李霄燕,魏毓堂,等.萝卜雄性不育小孢子发育过程中物质代
谢的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2,30(3):326-327.
[23]梅德圣,李云昌,胡琼.甘蓝型油菜属间体细胞杂种雄性不育材料
的研究.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3,25(1):72-75.
[24]方智远,孙培田,刘玉梅,等.几种类型甘蓝雄性不育的研究与显性
不育系的利用.中国蔬菜,2001,(1):6-10.
[25]刘玉梅,方智远,孙培田,等.十字花科作物雄性不育性获得的主要
途径及其利用.中国蔬菜,2002,(2):52-55.
[26]王晓武,方智远,孙培田,等.一个与甘蓝显性雄性不育基因连锁的
RAPD标记.园艺学报,1998,25(2):197-198.
[27]何启伟,石惠莲.萝卜雄性不育系选育及遗传机制的研究.中国农
业科学,1987,20(2):26-33.
[28]YamagishH,TerachiT.Molecularanddiologicalstudieson
male-sterilefoundinthewildradish.RaphanusRaphanistrumPlant
Breeding,1997,116:323-329.
[29]陈文辉,方淑桂,曾小玲.大白菜核质互作型不育系 98-2选育研
究.福建农业学报,2000,15(4):35-38.
[30]田保明,宋文光,张书芬,等.甘蓝型双低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
384A不育性的表现与遗传.华北农学报,1998,13(4):80-85.
[31]田保明,宋文光,张书芬,等.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基因
分析.华北农学报,1998,13(2):106-111.
[32]张丽,沈向群,赵国余.春夏萝卜雄性不育性遗传规律的研究.园艺
学报,1999,26(4):238-243.
( 责任编辑:秦守亮)
园艺园林科学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