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种子 se e d1 9 9 5 年 第2 期 (总第 7 5 期 )
芥菜型油菜与诸葛菜属间杂种 Fl 的可育性研究
吴沿友
( 中国什学院 地球化学研 究所 K a r st生态站 贵阳 5 5 0 0 0 2 )
罗 鹅
(四 川大学生物 来 成娜 6 1 0 0 6 4 )
摘 要
通过胚胎培教 和快速繁位 ,首次成功地获得了芥策型油莱与诸葛莱的远缘杂 种 。 杂种植株具有期望的
染色体数 2n 二 30 , 具有较好的结 实性 。 花粉萌发率为 42 . 8% . 对杂种 F l 的细胞学观察表明 : 杂种细胞 内
存在染色体组分刻机制 , 可 形成 n = 18 和 n = 12 的大小 配子 。 从 而导致杂种可育的结果 。
关键词 : 胚胎培救 芥菜型油菜 x 诸葛菜杂种 F l 染色体组分割
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缺乏或很少配对 ,属间杂种一般是高度不孕的 。 然而许多属间杂种却具有部分可孕
性 1[ 一 `〕 。 这种现象已归结为未减数配子的产生和融合〔 , 一 , J .
胚胎培救是获得属间杂种的有效工具 8[ ’ 〕 . 我们利用胚胎培救技术成功地获得了芥菜型油菜 (B ar s i ca 州 n ce 。 ,
2n ~ 36 ) 与诸葛菜 ( O r , ` h。 户h ar g m us 诉 ol a ce us , 2n 一 24 ) 的属间杂种 。 观察表明该杂种 F : 部分可育 。 为了探讨杂
种 F l 可育的原因 , 我们对杂种 F , 的 PM C s 进行观察 , 得到一些现象和结论 . 现报道如下 。
1 材料和方法
本实验采用芥菜型油菜 ( B r a s s比 a 户 , : c 尹a ) (品种 , 沪州四棱 ) 作母本 , 诸葛菜 ( o哪入。 P h r a g m 。 : v i o z a e e : `: ) 作
父本 , 进行人工杂交实验 .
去雄授粉 3 20 朵花 , 大约授粉后 18 天 , 取幼胚进行胚胎培救 。 培养基为 M s 附加 B A P Zm g 1/ , N A A o . l m g l/ 。
当在幼胚上出现幼芽时 , 将幼芽切下继续培养在以上培养基上 , 幼芽长成小植株和芽簇 , 芽簇可继续分割培养 。 小
植株培养在生根培养基 ( M S十 BI A O . s m g 1/ ) 中 , 20 天后 , 可生根移植于大田中 。
通过观察形态和确定染色体数目来鉴定杂种 . 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确定是采用幼叶 。 取生长旺盛的幼叶在 。 ~
4℃下处理 24 小时 , 卡诺氏固定液固定 12 小时 , lm ol l/ 盐酸 60 ℃下水解 15 分钟 . 挑取合适部分 , 用改良苯酚品
红染色 , 压片观察 .
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的观察是采用合适的幼蓄 . 用卡诺氏固定液固定花蓄 12 小时 , lm ol l/ 盐酸 60 ℃下水解
5分钟 , 蒸馏水清洗后 , 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 , 压片观察 。
成熟的花粉粒萌发是在花粉萌发培养基中进行 . 收集成熟花粉 , 将花粉粒撒在载片上 , 25 ℃培育 , 计数每 10
粒花粉粒的萌发数 , 统计 10 株 。
2 结果与讨论
授粉后 18 天 , 我们从母本上取下幼胚进行培养 。 根据形态及染色体数目的鉴定 , 只获得一个杂种胚 。 经过快
速繁殖后 , 移植于大田进行减数分裂及花粉粒萌发等方面的观察 .
花粉粒萌发的结果表明 , 平均有 4 2 . 8% 的花粉粒能萌发 . 自交每角可结 3一 7 粒种子 。 说明 F , 能产生一定数
量的有功能的配子 。
从杂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观察可以看出 , 体细胞有大约 “ . 0%的 2n = 30 的细胞 , 另外还有 2n 二 18 + 36 , 、 2n
~ 1 8 + 3 0
,
Z n = 3 6 等的细胞大量存在 (如图版 2 , 3 , 4 , 5 , 6 ) 。
从杂种的减数分裂中可以看出 , 杂种 P M cs 中既有 2n = 36 = 18 . 的存在 , 也有 2n = 30 = 91 + 9 1 + 1 1 等细
胞存在 (如图版 7 , 8) . 在后期 I 或后期 I 还可观察到 12 一 12 一 24 与 30 一 24 的分离 (如图版 9) , 说明存在着染色
体组分割现象 。 在 PM sC 中 , 还可观察到双核细胞 , 这也暗示着产生染色体组分割的可能性 。
.
2 4
.
DOI : 10. 16590 /j . cnki . 1001 -4705. 1995. 02. 036
种于 s e e d 1 9 9 5 年 第 2 期 (总第 7 5 期 )
l
2
3
4
参考文献
油菜的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研究 . 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1 9 9 4
刘大均 . 遗传学报 . 1 9 9 3 . 2 0 ( 1 ) : 6 5一 7 3
H
,
C y t
o
l
o g ia
,
1 9 3 1 ( 2 )
:
2 3 4 一 2 5 5
H
,
i n
:
W h
e a t s t u d i
e s :
R
e s t r o s p e e t a n d p
r o s p e e a t s
.
Y
o k o h a m a
,
Ja p a n
,
1 9 8 2
,
1 0 8
5 J
6
吴沿友 .
李锁平 、
K i h a r a
,
K ih
a r a ,
H a r l a n
,
H e r m s e n 4 2 1一 4 3 4
7 I
s l a m
.
A
.
R ip le y
,
V
.
,
R e t a l
.
a 〕 t R e v 1 9 7 5 ( 4 1 ) : 3 6 1一 3 9 0
J
.
T h
. ,
G
.
I o w a S t a t e Jo
u r n a l o f R e s e a r e h
,
K
.
M
.
R
. ,
K
.
W
.
S h e p e r d
,
C h
r o m o s o m a ( 7 9 )
:
3 6 3一 3 7 2
8 L
.
P
.
G
. ,
A
r n is o n
,
P l
a n t b r e e d in g
,
9 T
a k e s h i t a
,
M
. , e t a l
,
J a p a n
.
J
.
G
e n e t ie s
,
1 9 8 0
1 9 9 0
5 5
19 8 4
,
58 ( 4 )
:
( B
e r l )
,
1 9 8 0
( 1 0 4 )
:
2 6一 3 3
( 5 )
:
3 7 3一 3 8 7
S t u d y o n F e r t i l i t y o f t h e F z G e n u s H y b r i d B e t w e e n
B r a s s i e a J u n e e a a n d O r y c h o P h r a g m u s V i o l a c e u s
W
u Y a n g y o u
K
a r s t E
e o lo g y E x p e r im e n t s t a t io n
,
I
n s t it u t e o f G e o e h e m is t r y
.
A e a d e m i a S in ie a
,
G
u iy a n g
L u o P e n g
OB
t a n i e I n s t i t r t e
,
eD p
a r t m
e n t o f B io l o g y
,
S i
e
h
u a n
U
n iv e s i t y
A b s t r a e t
W
e
fi
r s t l y s u e e e s s f
u
l l y
o b t a in e d t h e g e n u s h y b
r id b
e t w e e n B r a s s ie a 」u n e e a a n d O r y e h o p h r a g m u s v io l a e e u s
t h
r o u g h
e m b r y o r e s e u e a n d r a p id m u it i p l ie a t io n
,
T卜e h y b r id p la n t s h a d e x p e e t e d e h r o m o s o m e n u m b e r o f Z n 一 3 0 ,
T h
e p e r e e n t a g e o f g
e r m i n a t i o n o f p o ll e n g r a i n s o f h y b r id p la n t s w a s 4 2
.
8 %
.
T h e r e s u l t s o f o b s e r v a t i o n o n h y b r id
e y t o g e n e t ie s in d i
e a t e d t h
a t t h
e
h y b r i d e e ll h a d e h r o m o s o m e s e t f r a e t io n a t io n
.
I t w o u ld p
r o d u e e g a m
e t s o f
n
= 1 8
a n
d
s m a ll g a m e t s n 一 1 2 . T h e r e f o r e , t h e h y b r id p la n t s , h a d g o o d fe r t il it y ·
K
e y w o r d s
:
E m b r y o r e s e u e , T h e h y b r id F : b e t w e e n B r a s s ica j
u n e e a a n d O r y e h o p h r a g m u s v io l a e e u s ; C h r o m o
-
s o m e s e t f r a e t i o n a t io n
不育系浸种催芽新技术 “ 一浸二滤 ” 法
王宗炎 周玉样
(湖 北省随州市种子公 司 4 4 1 3 0 0 )
不育系繁殖制种浸种催芽期间 ,正遇高温时段 , 沿
用已久的 “ 三浸三滤 ” 浸种催芽方法 , 仍难以避免 “ 烧
芽 ” 现象的发生 , 隔年储备种表现更为明显 。 为寻找适
用 、 安全 、 简便的浸种催芽方法 , 我们从制种实践中摸
索总结出 “一浸二滤 ” 的浸种催芽新方法 。 1 9 91 年以
来 , 用此法催芽的不育系种量 3 . 25 公斤 , 未出现一例
“ 烧芽 ” 现象 , 深受基地农户的欢迎 。
“ 一浸二滤 ” 法 , 即将不育系用清洁水浸泡 24 小
时 , 滤水后平铺于湿麻袅上 , 厚度 3一 cs m , 种面上再
复盖一层湿淋袋保湿 , 4 8 小时后即可达到播种标准 。
据试验 , 采用 “ 一浸二滤 ” 法平均发芽率 89 . 4% ,
出苗率 91 . 7% , “ 三浸 (分别浸泡 10 、 6 、 4 小时 ) 三
滤 ” 法平均发芽率 81 . 7% , 出苗率 8 . 3 % 。 “ 一浸二
滤 ” 法较 “ 三浸三滤 ” 法发芽率提高 7 . 7 % , 出苗率提
·
2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