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藤黄属植物(Garcinia)资源与利用研究进展



全 文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30304)资助
邹明宏 男,1966年生,硕士,助研。 研究方向:热带作物种质资源。E-mail:minghongzou@yahoo.com.cn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07-03-19 修回日期:2007-06-13
热 带 作 物 学 报
CHINESEJOURNALOFTROPICALCROPS
Vol.28No.4
Dec.2007
第 28卷 第 4期
2007年 12月
藤黄属植物(Garcinia)资源与利用研究进展
邹明宏 杜丽清 曾 辉 张汉周 罗炼芳 陆超忠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广东 湛江 524091
摘 要 从分类地位与分布概况、种质资源保存与评价、组织培养与繁殖技术、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利用等
方面综述了藤黄属植物国内外研究进展。由于藤黄属植物在经济上和医学上的重要价值,必须加强种质资源
收集保存等基础工作,进一步开展种质评价与创新利用。
关键词 藤黄属 种质资源 组织培养 繁殖 利用
中图分类号 S326
藤黄属(Garcinia)植物是藤黄科(Clusiacea)乔木或灌木树种。全世界约 450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亚
洲、非洲南部及波利尼西亚西部。我国有 21种,产台湾南部,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南部,云南南部、西
南部至西部,西藏东南部,贵州南部及湖南西南部[1]。广泛用做食用水果、木材和各种其他天然产品的来
源,也是化工和医药的重要原料[1]。如莽吉柿 G.mangostanaLinn.是著名热带果树[2];从 G.morelaDesr.、
G.hanburyiHook.f.etc.及其他种中生产中药藤黄[1,3];金丝李 GarciniapaucinervisChunetHow是我国二级
保护植物和珍贵的用材树种[4];云南山竹子 G.cowa的嫩叶在许多泰国菜中用作调味品[5];印度藤黄
G.indiaChoisy种子可生产油脂[5];多花山竹子G.multifloraChamp.exBenth、岭南山竹子 G.oblongifolia种
子含油,可供制皂和机械润滑油用,树皮入药,有消炎功效,木材坚硬,可供舶板,家俱及工艺雕刻用材[1];
菲岛福木 G.subelipticaMer.是我国沿海地区营造防风林的理想树种[1];本属多种植物提取物富含清除
自由基的抗氧化物呫吨酮(Xanthones)和具有减肥功效的对羟基柠檬酸(HydroxycitricAcid,HCA),具有
重要的保健功效[3,5~14];许多种可用作园林绿化树种[15~17]。由于藤黄属植物在经济上和医药上的重要价
值,尤其是其食用、药用和保健功效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加强藤黄属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等基础
工作,进一步开展种质评价与创新利用是今后在种质资源方面的努力方向。为此,对国内外藤黄属植物
资源与利用研究的概况进行综述。
1 分类地位
藤黄属植物在系统分类上属藤黄科 Gutiferae、藤黄亚科 ClusioideaeEngl.、藤黄族 GarcinieaeEngl.、
藤黄属Garcinia。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本科约40属,1000种,分别隶属5亚科。主要产于热带,但有两属
即金丝桃属 Hypericum和三腺金丝桃属 Triadenum为温带分布;我国有 8属 87种,几乎遍布全国各地,
分别隶属于 3亚科,即金丝桃亚科 HypericoideaeEngl.、红厚壳亚科 CalophloideaeEngl.和藤黄亚科 Clu-
sioideaeEngl.。藤黄亚科有2族,共18属,主要分布在亚洲热带,其次在大洋洲及非洲南部;我国仅有藤
黄族藤黄属 1族1属,分布于华中,华南及西南各地[1]。目前,藤黄科植物的起源中心尚无定论,但大多
数学者都认为藤黄科与山茶科Theaceae和多籽果科 Bonnetiaceae有一定亲缘关系,并共同起源于山茶
科的祖系,与原始性状较多的第伦桃科Dileniaceae有一定的亲缘关系[18]。梁永禧等[18]按哈钦松系统对
藤黄科植物进行整理和研究,认为中国藤黄科植物种类贫乏,只有Calophylum,Garcinia,Mesua和 Main-
mea4属共28种,且主要分布于华南和西南地区。
4期 邹明宏等:藤黄属植物(Garcinia)资源与利用研究进展
2 种质资源研究
2.1 种质资源的多态性
藤黄属植物虽然具有重要的经济和药用价值,但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还比较
缺乏。藤黄科植物分类特征之一是具有退化雄蕊或退化雌蕊特征,花性别进化顺序为两性花→杂性
花→单性异株[18],胚胎学研究[19~22]也证明,某些藤黄属树种通过种子单性生殖,如 ThomasSeanC[20]报道
了马来西亚雨林低地树种G.scortechiniKing种群的存在,该种群只由雌株构成,在25hm2区域内有 40
棵雌株,但没有雄株,这是野生热带树种地理隔离专性单性生殖种群第 1次实证观察;ChakoKC对 G.
indica、G.cambogia和 G.xanthochymus的种子形态学和萌芽特性的研究证明[19],由于没有胚、胚乳和胚
轴,所谓的“种子”并不是真正的种子,“种子”萌芽特性显示这 3个树种都具有明显的极性,从完整种子
或者种子切片可再生完整植株进一步表明了种子单性生殖的特性,种子特性和田间调查都证实,G.in-
dica和G.cambogia为兼性不完全无融合结实,G.xanthochymus为专性不完全无融合结实。研究也证实,
莾吉柿的种子是由内心皮壁细胞无性发育而成[2]。这些研究证明在藤黄属植物中种子无融合生殖是比
较普遍的现象。可以设想,由于通过种子无融合结实,这就意味着,其后代是其母树的克隆。很明显,如
此继续,这类植物种群很可能逐步形成一个纯种的品系,种质资源收集也就没有意义。但实际研究并不
如所想。对西苏门答腊种群的研究发现[23],莽吉柿可根据树冠、叶、果皮厚度以及每一串果树目不同分
为五大类型,这说明莽吉柿可能存在遗传上的多样性;RamageCM等[22]采用随机扩增 DNA印迹(ran-
domlyamplifiedDNAfingerprinting,RAF)标记技术研究了 37个莽吉柿和 11个来自同属其他 8个种的
遗传关系,结果显示在莽吉柿种内和同属其他种间有相当多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的 37个莽吉柿中,鉴
别了9种不同的基因型,基于相关性分析聚类为 3个不同组,其中 26个(占 70%)在 530位点没有检测
到标记物变异,另外8个(占22%)显示了很低的变异水平(0.2%~1%),这表明莽吉柿至少有一个很保
守的基因型位点;其余3个(占8%)显示了相当大的变异性(22%~31%)。这3组莽吉柿与研究的同属
其他种有 63%~70%的差异。SandoL等[24]也用 RAF标记法研究了莽吉柿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藤
黄属植物其他种包括莽吉柿的最近缘种——G.hombroniana以及澳大利亚本土的藤黄属种的变异水平,
表明莽吉柿群体内及藤黄属各种之间都存在较多的遗传多样性。这些研究结果都证明藤黄属植物种质
收集保存是有意义的,同时也为种质的遗传改良奠定了理论基础。
2.2 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在藤黄属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方面,Abraham等 [25]在印度 Kerala和 Karnataka地区开展了 G.
cambogia种质收集并研究了其种群大小,总共收集了 56份种质,保存在植物遗传资源国家署(NBPGR)
地区站Thrissur,供特性描述和观察,他们对其中51份种质的13种果实和5种种子的特征进行了描述,
发现 G.cambogia在果实颜色、形状、大小和分枝、树冠特性方面都有广泛的变异性,并鉴定了 2份有希
望的种质,一份基于平均果重(161g),登记号为 IC354028,另一份基于平均果壳厚度(15mm),登记号
为IC354019。马来西亚Kebangsaan大学收集了14科22属36种热带稀有水果种质,主要有 Garcinia、
Citrus、Baccaurea、Lansium、Artocarpus、Nephelium、Annona和Durio等属种,并开展了种子研究,微繁、低温
贮藏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其中一些树种还建立了微繁和低温保存技术。Malik[21]等通过诱导 G.indica成
熟种子不定芽的分化,建立了一套试管保存的方法,将幼苗培养在添加 0.5muM6-benzylaminopurine
(BAP)的培养基上,继代培养间期最多可延长到 2个月。但总的看来,世界各国对藤黄属植物种质收集
保存的研究还是十分缺乏的,各国都还只局限于个别种的研究,而没有进行系统的收集保存研究工作,
这是今后应该加强的方面。
2.3 组织培养与繁殖技术
2.3.1 组织培养技术 目前国内在藤黄属植物繁殖方面主要是开展种子繁殖研究[15,16,26],组培技术研
究尚未见报道。国外研究则主要集中于组织培养,这方面的文献也很多[27~33],尤其对莽吉柿的组织培养
123
热 带 作 物 学 报 28卷
和快速繁殖研究最深入。台湾学者黄丽春等[30]建立了莽吉柿试管繁殖体系,认为莽吉柿芽原基分化为子
叶外植体和再生幼苗的增殖不需补给生长素,芽原基分化最适6-BA(6-benzylaminopurine)浓度为13.3μm,
幼苗增殖最适 6-BA浓度范围为 4.4~13.3μm;在 8h/d光照、30℃下连续培养 3代后导致幼苗逐渐退
化;作为对照,在 16h/d光照、26℃自然条件下连续继代幼苗能持续再生。在含有4921.3μm吲哚丁酸
的培养基中培养3d,或含有492.1μm吲哚丁酸的培养基中培养10d,然后在不含激素的培养基中培养
8周,继代 2次,幼苗生根率为 85%;随后通过逐渐降培养室内相对湿度驯苗,95%的生根幼苗转移到
温室后存活。Minh等[31]认为 MS培养基(MurashigeandSkoog’smedium)是莽吉柿胚胎发生、幼苗增值
和伸长培养的最适培养基。在胚胎发生培养中,将种子外植体培养在添加1mg/LBA、0.1mg/LNAA(a-
napthaleneaceticacid)和 10%椰乳的 MS培养基上,培养 4~6周后观察到多胚发生,种子表面形成约
80~100个种胚;培养2~3周后多胚发育为丛苗,在有 2~3个种胚的母胚团上可继发二次胚,但在单个胚
上未见;在幼苗增值培养中,将带丛苗的种子切成 4个外植体,移植到添加 4mg/LBA、0.1mg/LNAA和
10%椰乳的MS培养基,培养8周后每个外植体最多平均形成18~22株幼苗。在幼苗伸长培养中,将每
丛苗切成 4份,每份 4~5个苗,培养在添加 0.1mg/LBA,0.1mg/LNAA,2g/L酵母提取液和 10%椰乳的
MS培养基上,培养4~6周后植株伸长高度可达20~39mm。将幼芽培养在补以0.1mg/LBA、5mg/LIBA、
2g/L酵母提取液和 10%椰乳的 WPM培养基(woodyplantmedium,木本植物培养基)上,培养 8周后,
约85%的植株生根,根长34cm,每个芽有1~2条根。因此他们认为通过胚胎发生培养的微繁增值是莽
吉柿种苗生产的最好方法。GohHKL等[32]报道了从莽吉柿幼苗和成熟植株的叶片外植体直接诱导芽
的形成;Malik等[21]通过诱导 G.indica成熟种子不定芽的分化,建立了一套简单有效的快速繁殖幼苗的
方法,他们将 Garciniaindica种子切片培养在只添加细胞分裂素(BAP、6-BA和 TDZ(thidiazuron))和再
加入生长素(NAA)的 MS培养基上,就可直接诱导高频率的苗增殖。其中,使用不同组合,证明 BAP是
最有效的,培养4~5周后形成丛苗。种子形成幼苗的能力受 BAP浓度(5~50muM)影响。BAP最佳浓度
随基因型不同在12.5~50muM间。在调查的4种基因型中响应度在27.78%~100%间,每一外植体丛苗
数目在3.49~57.67间,差异显著。幼苗伸长诱导在含有 0.2%活性炭的MS培养基上获得成功。诱导培
养基对在较低浓度 BAP诱导的苗的芽的伸长有深刻影响,在 4周内伸长了 4倍。通过将幼苗的节反复
移接至添加5muMBAR的 MS培养基上,培养在添加 10muMIBA的半量 MS培养基上的幼苗生根率
最高(91.66%)。经炼苗后,幼苗被成功移植到土壤中,自幼苗萌芽到移植需 15~17周。
2.3.2 成熟植株恢复生根能力 藤黄属植物难以繁殖,重要原因在于其生根能力较弱,Meera等[33]开展
了 G.indica成熟植株恢复生根能力的研究,为了重建成熟植株的生根能力,他们从 1株 20a生优良母
树的节外植体获得试管芽,反复嫁接在试管内生长的幼苗上。试管苗嫁接后在半量 MS基本培养基上培
养,嫁接结合 6~8周后切下接穗的顶端再重新嫁接于新的试管实生砧上,反复嫁接5次,在第 5次嫁接
后75%的接穗重新恢复生根能力,重新获得生根能力的接穗被成功硬化。
2.3.3 嫁接繁殖技术 较早时期,国外也开展了不少藤黄属植物嫁接繁殖技术的研究。NawalaRN研
究了印度藤黄高产无性系软枝嫁接快繁技术[34]。MADHB[35]研究了莽吉柿的 5种无性繁殖方法:嵌木
芽接、贴皮芽接、劈接(顶端劈接)、刈裂腹接和茎插条,嵌木芽接的成活率(77.5%)远高于贴皮芽接
(15%),劈接和刈裂腹接的成活率几乎相等。奥利弗及堪培尔[36]用G.tinctoria作砧木,将莽吉柿播在砧木
旁,当幼苗长到一定粗度时,与砧木进行靠接,愈合良好的嫁接苗,切去砧木上部,保留幼苗根条,成活
的嫁接苗活力旺盛。
3 利用价值
3.1 食用价值
藤黄属植物多数种的果实都可食用,G.xanthochymus的嫩芽可作为蔬菜、成熟果实可供果用[5];G.
dulcis在泰国南部作为果树种植[5];岭南山竹子、多花山竹子、G.indica、G.cambogia、G.xanthochymus以及
124
4期 邹明宏等:藤黄属植物(Garcinia)资源与利用研究进展
岭南山竹子 G.oblongifolia
廉 江 32.0b 14.9a 1.30ab 9.25b 4.79b
种 类 拉丁名 采样地点 单果重/g 可溶性固形物/% 可滴定酸/% 可溶性总糖/% VC/mg·(100g)-1
表 1 岭南山竹子与莽吉柿营养成分比较
南亚所 35.3b 17.5a 2.00a 1.77c 9.00a
说明:表中数字后的字母表示差异显著性,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不同表示差异显著(Q-测验,α=0.05)。
莽吉柿 G.angostana 海南保亭热作所 71.0a 17.2a 0.74b 14.9a 3.02b
本属其他多种树种的果实均可食用,又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有开发价值的野生或半栽培果树树种[1,15,16,19]。
莽吉柿是著名的热带果树,果肉嫩滑清甜,有“热带果后”、“上帝之果”之称。莽吉柿原产马来群岛和印
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泰国、印度支那、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都有栽培,后被引种到各热区。于
1850年代左右被引种到澳大利亚,种植在南昆士兰和新南威尔斯,现已无一幸存;1970年代再从东南亚
引种,以后主要试种在昆士兰北部。1855年引种到英格兰,于温室栽培并结果,随后引入西半球并进入
美洲大陆[37]。1919年我国台湾省引种,30~60年代海南的文昌、琼海、万宁、保亭先后引种,并开花结果。
保亭热作所莽吉柿从播种至开花结果仅需9a,18龄实生单株年产鲜果18.9~29.4kg,品质优良[36]。莽吉
柿在热带以外的地区一般生长不好,其果实必须在树上成熟,熟后也不能长时间保存,所以过去它只见
于当地市场。海南一般2~3月开花,6~8月果实成熟。果实为浆果,皮厚而韧,内有 7~8瓣似桔瓣排列的
果肉,果瓣白色半透明,柔软多汁,为食用部分,一般认为是假种皮,现认为它与种子一样,是由内心皮
壁细胞无性发育而成,且发生于开花之前,所以又称为拟假种皮或内果皮[2]。
据本所测定,莽吉柿果实可食部分占 37%,其中可溶性固形物 17.2%、可滴定酸 0.74%、维生素 C
3.02mg/100g;此外还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及 Ca、P等多种矿质元素,其中海南保亭热作所莽
吉柿每 100g果肉的营养成分为:能量 34.0CaL,水分 86%,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钎维、灰分分别
为 0.58、0.61、7070、4.95、0.16g,Ca、Mg、P、Na、K、Fe、VB1、VB2、尼克酸、抗坏血酸分别为 8.5、11.0、
12.0、4.0、51.0、1.0、0.03、0.03、0.3、3.02mg;岭南山竹子营养也很丰富(表1)。表1结果表明:莾吉柿的
单果重和可溶性总糖均与岭南山竹子差异显著,这可能是由于莾吉柿是本属中唯一的商业栽培种,通
过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可滴定酸、可溶性总糖和VC含量在莾吉柿和2个种源的岭南山竹子间也达到
差异显著水平,表明不同种和不同种源果实品质之间的差异,这也显示了进行选育种对改善果实品质
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3.2 药用价值
藤黄属植物最重要的药用价值是提取中药藤黄,中药藤黄是由 G.morela、G.hanburyi及其他种的树
干被割伤后流出的胶状树脂。主产于柬埔寨、泰国和越南,我国广东和海南有栽培。藤黄为树脂(70%
~80%)和树胶(15%~25%)等的混和物,其中含藤黄素,已知结构的有 α-藤黄素(α-Gutiferin)和 β-藤
黄素(β-Gutiferin),另含藤黄酸(gambogicacid)、新藤黄酸(neogambogicacid)和别藤黄酸(alogambogic
acid)等成分[3]。医药上用于抗病毒[38~40]、消肿、祛腐敛疮、止血、杀虫[6],主治痈疽肿毒、溃疡、湿疮、肿瘤、
顽癣、跌打损伤、创伤出血及烫伤[41~44];国外用作利尿剂,治疗水肿和脑出血时降血压等[3]。中药藤黄药理
实验表现为藤黄酸对 Hela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肝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对 S37、S180、ARA4、W
256、ECA和肝癌腹水型等 6种动物瘤株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小鼠网状细胞肉瘤腹水型具抗肿瘤活
性,对 ARS瘤细胞的 ACP(acyl-acylcarierprotein)活性和 DNA合成功能具明显抑制作用,并影响多胺
(Polyamines,PAs)、山梨醇脱氢酶(SDH)等其它化学成分;新藤黄酸对小鼠白血病 G210的抑制作用优
于藤黄酸,抗菌谱较广,对 S180、Lewis肺癌、La795胰腺癌等实体肿瘤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有一定的
选择性抗转移作用;藤黄乙醇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八叠球菌和枯草杆菌有抑制
125
热 带 作 物 学 报 28卷
作用等,临床上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如皮肤癌、乳腺癌等,治疗宫颈糜烂、带状疱疹及单纯疱疹、局部急性
炎症、生殖器疱疹、座疮等[3]。
近年来,从藤黄属植物提取 HCA、Xanthones等功效成分的研究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大量研究
报告表明:HCA在抑制脂肪酸和脂肪合成、抑制食欲和降低体重方面具有良好功效[7~9];Xanthones具有
止痛,抗菌,抗病毒[10],利尿活性[11],抗突变[12],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利胆、利尿、强心作用,解肝毒,抗炎,
抗肿瘤,抗白血病试剂等其它活性[13,14];特别是由于 Xanthones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消除氧自由基活
性,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与预防作用[14]。这些功效成分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引起了生物化学、医药和
保健食品等领域的广泛关注,并已实际应用于功能性食品推出市场。
除了食用和药用价值,藤黄属植物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重要价值,如多花山竹子和岭南山竹子树
形优美,是珍贵的园林绿化树种和美形美叶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许多种可提取天然植物色素、
油脂等。篇幅所限,不再赘述。
4 展 望
藤黄属植物由于其重要的经济价值、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植物资源研究的热
点之一。根据目前的研究状况,今后应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繁殖等基础研究,进一步开展种质创
新和野生植物的驯化栽培试验,提取其重要功能成分并研究人工合成途径是开发利用的重点。
参 考 文 献
1中国科学院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第五十卷,第二分册(李锡文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1~112
2刘世彪,彭小列,田儒玉.世界热带五大名果树[J].生物学通报,2003,38(3):11~13
3王 鸣,冯 煦,赵友谊,等.中药藤黄的研究和应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3,22(1):1~3
4王才明,黄仕训.广西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种质资源调查研究[J].广西植物,1994,14(3):277~288
5YapwatanaphunC,SubhadrabandhuS,SugiuraA,etal.UtilizationofsomeGarciniaspeciesinthailand[C].In:ISHSBoardofDirectors.In-
ternationalSymposiumonTropicalandSubtropicalFruits.Cairns,Australia:ISHS,2002,575:563~570
6史玉俊.云南山竹子中的抗疟呫吨酮[J].中草药,1999,30(6):5
7袁尔东.功效活性成分—羟基柠檬酸的研究进展[J].四川食品与发酵,2006,42(2):19~23
8PreussGH,BagchiD,BagchiM,etal.Eficacyofanovel,naturalextractof(–)-hydroxycitricacid (HCA-SX)andacombinationof
HCA-SX,niacin-boundchromiumandGymnemasylvestreextractinweightmanagementinhumanvolunteers:apilotstudy[J].Nutrition
Research,2004,24,(1):45~58
9HayamizuK,IshiY,KanekoI,etal.Efectsofgarciniacambogia(HydroxycitricAcid)onvisceralfataccumulation:adouble-blind,ran-
domized,placebo-controledtrial[J].CurentTherapeuticResearch,2003,64(8):551~567
10ParmarVS,BishtKS.Synthesis,antimicrobialandantiviralactivitiesofnovelpolyphenoliccompound[J].IndianJ.Chem.,1996,35B:220~232
11SatoH,DanT,OnvmaE,etal.Studiesonuricosuricdiuretics[A].In:synthesesandactivitiesofxanthonyloxyaceticacidsanddihydrofurox-
anthone-2-carboxylicacid[C].Chem.Pharm.Bul.,1990,38(5):1266~1277
12杨学东,徐丽珍,杨世林.天然产物开发与应用[J],2000,12(5):88~93
13傅 苊,张 川,张卫东,等.呫吨酮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药学实践杂志,2005,23(1):6~12
14胡利红,覃章兰.呫吨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理活性[J].合成化学,2002,10(4):285~291
15郑小春,龚期绳,刘忠源.多花山竹子的播种育苗[J].林业实用技术,2003,7:26
16张德明.园林新秀岭南山竹子及其种子繁殖[J].植物杂志,1995(1):16
17陈定如,古炎坤,李秉滔.华南园林绿化乡土树种探讨(三)[J].广东园林,2006,28(5):29~39
18梁永禧,吴志敏,李秉滔.华南藤黄科植物分类的初步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6,17(3):52~58
19ChakoKC,PilaiPKC.SeedcharacteristicsandgerminationofGarciniagummigutaL.[J]Robs.IndianForester,1997,2:123~126
20ThomasSC.Geographicparthenogenesisinatropicalforesttree[J].AmericanJournalofBotany,1997,84(7):1012~1015
21MalikSK,ChaudhuryR,Kalia,etal.RapidinvitromultiplicationandconservationofGarciniaindica:Atropicalmedicinaltreespecies[J].
ScientiaHorticulturae(Amsterdam),2005,106(4):539~553
22RamageCM,SandoL,PeaceCP,etal.DiversityrevealedintheapomicticfruitspeciesGarceniamangostanaL[J].(mangosteen).Euphytica,
2004,136:1~10
126
4期 邹明宏等:藤黄属植物(Garcinia)资源与利用研究进展
23陈爱华,江柏萱.印尼山竹子的研究与栽培[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1996(10):1~3
24SandoL,PeaceC,RamageC,etal.AssessmentofgeneticdiversityinAustralian-grownmangosteen(GarciniamangostanaL.)anditswild
relatives[C].In:ChangWC,DrewR.ProceedingsoftheSecondInternationalSymposiumonBiotechnologyofTropicalandSubtropical
Species,AcadSinica,2005.143~151
25AbrahamZ,MalikSK,Rao,etal.ColectionandcharacterisationofMalabartamarind(Garciniacambogia(Gaertn.)Desr.)[A].In:Genetic
ResourcesandCropEvolution[C],SpringerNetherlands,2006,53(2):401~406
26王英强,冯颖竹.多花山竹子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分析[J].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12(2):19~25
27DeshpandeRS,ChavanSS,DhonuksheBL.Invitroshootregenerationinkokum(GarciniaindicaL.)[J].Ann.PlantPhysiol,1999,13:31~34
28KulkarniMD,DeodharMA.InvitroregenerationandhydroxycitricacidproductionintissueculturesofGarciniaindicaChois[J].IndianJ.
Biotech,2002,1:301~304
29NormahMN,RosnahH,Noor-AzzaAB.Multipleshootsandcalusformationfromseedsofmangosteen(GarciniamangostanaL.)cultured
invitro[J].ActaHort,1992,292:87~90
30HuangLC,HuangBL,WangCH,etal.Developinganimprovedinvitropropagationsystemforslow-growingspeciesusingGarcinia
mangostanaL.(mangosteen)InVitroCel[J].Dev.Biol.2000,36:501~504
31Minh,VanT.Applicationoftissueculturetechniquesinwoodyspeciesconservation,improvementanddevelopmentinVietnam:Mangosteen
(GarciniamangostanaL.)viaembryogenesisculture[C].In:ChangW C,DrewR.ProceedingsoftheSecondInternationalSymposiumon
BiotechnologyofTropicalandSubtropicalSpecies.ActaHorticulturae.2005,33~36
32GohHK,RaoAN,LohCS.Directshootbudformationfromleafexplantsofseedlingsandmaturemangosteen (GarciniamangostanaL.)
trees[J].PlantScience,1990,68(1):113~122
33MeeraM,Chabukswar,DeodharMA.RestorationofrootingcompetenceinamatureplantofGarciniaindicathroughserialshoottipgrafting
invitro[J].ScientiaHorticulturae,2006,108(2):194~199
34NawalaRN,KarmarkarMS.Softwoodgraftingtechniqueforrapidmultiplicationofhighyieldingclonesinkokum(GarciniaindicaChoisy)
[J].IndianCocoaArecanutSpicesJ,1997,21:76~77
35MADHB.山竹子的无性繁殖 [J].罗丽娟译.热带作物译丛,1991,(3):38~41
36余其杰.山竹子的栽培[J].热带作物科技,1991(2):27~30
37PatriciaCP.Mangosteen:generalcropmanagement.Horticulturalandfreshproduce.2004,htp:/www.dpi.qld.gov.au/horticulture/5447.html
38陈文吟,余宙耀,李灼亮.肝毒清方单味药水提物的体外抗 HBV作用[J].中药材,1999,22(9):463~465
39余宙耀,陈文吟,郑业华.山竹子根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 HBV作用[J].中药材,1999,22(3):142~143
40李宗友.双黄酮的抗病毒作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0,22(3):179~180
41廖 红,杨永瑾,陈 纡,等.山竹子治疗烫伤的实验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9(3):156
42林 源,黄安林,廖 红.山竹子粉治疗烧伤 36例临床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6,13(3):71~72
43罗建设.山竹子粉治疗烧伤及表浅创面 56例报告[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3(6):845~846
44廖 红,杨永瑾.山竹子烧伤散抑菌作用分析[J].广西医学院学报,1992,9(2):39~40
Advancesof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of
GarciniaResources
ZouMinghong DuLiqing ZengHui LuoLianfang ZhangHanzhou LuChaozhong
TheSouthSubtropicalCropsResearchInstitute,CATAS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91
Abstract ThispaperreviewedtheresearchadvancesofGarciniaresourceanditsutilizationwithrespecttothe
classificationanddistributionofGarciniaspecies,aswelastheconservationandevaluation,tissueculture,
propagation,ediblevalueandpharmacologicvalueoftheGarciniaresource.Concerningthattheireconomicaland
medicinalvaluesareimportant,anemphasisshouldbeputonthecolectionandconservation,furtherevaluation
andinnovativeutilizationofthegermplasmresources.
Keywords Garcinia germplasmresources tissueculture propagation utilization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