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新型蔬菜资源鸭儿芹属植物的栽培技术研究



全 文 :湖 北 农 业 科 学 2014 年
对策[J].温州农业科技,2006(1):1-3.
[16] 檀银忠,张广照,赵一琴.2008 年枣阳市棉花烟粉虱发生特点及
防治[J].湖北植保,2008(2):36-37.
[17] 江志新,赵永根.烟粉虱扩散行为受风影响研究[J].上海农业科
技,2009(2):117-118.
[18] 崔洪莹,郭慧娟,戈 峰. 烟粉虱的耐寒能力与自然越冬北界
分析[J].植物保护,2011,37(1):65-69.
[19] 周 尧.中国粉虱名录[J].中国昆虫学杂志,1949,3(4):1-18.
[20] 徐 静,张青文,邓曙东,等.湖北棉区转 Bt 基因棉对烟粉虱种
群动态的影响研究[J].植物保护,2003,29(3):38-40.
[21] 饶 琼,罗汉钢,汪细桥,等.武汉地区烟粉虱的危害及其生物
型鉴定[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29(5):105-106.
[22] RAO Q,LUO C,ZHANG H,et al. Distribution and dynamoics
of Bemisia tabaci invasive biotypes in Central China[J]. Bul-
letin of Entomological Research,2011,101(1):98-100.
[23] 褚 栋,张友军,毕玉平,等.警惕 Q 型烟粉虱在我国进一步扩
散[J]. 植物检疫,2005,19(3):171-172.
(责任编辑 陈 焰)
!!!!!!!!!!!!!!!!!!!!!!!!!!!!!!!!!!!!!!!!!!!!!
收稿日期:2013-11-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00166)
作者简介:吴宝成(1980-),男,江苏南京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植物栽培和资源开发工作,(电话)025-84347105(电子信箱)
wubaocheng2015@163.com;通讯作者,刘启新,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植物分类及资源开发研究,(电子信箱)
naslqx@aliyun.com。
新型蔬菜资源鸭儿芹属植物的栽培技术研究
吴宝成,刘启新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南京中山植物园,南京 210014)
摘要:对鸭儿芹属(Cryptotaenia DC.)的鸭儿芹(C. japonica Hassk.)、深裂鸭儿芹[C. japonica Hassk. f.
dissecta (Y. Yabe) Har]、 紫叶鸭儿芹 [C. japonica var. atropurea (Makino) Ohwi] 和北美鸭儿芹[C.
canadensis(L.) DC.]的不同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 采用林下仿生栽培和无遮阴的露地栽培方法对鸭儿
芹、深裂鸭儿芹、紫叶鸭儿芹和北美鸭儿芹进行人工栽培,结果表明,林下仿生栽培条件下的 4 种鸭儿芹
属植物栽培性状均优于露地无遮阴栽培。在林下仿生栽培条件下的产量高于无遮阴露地栽培。说明鸭儿
芹、深裂鸭儿芹、紫叶鸭儿芹和北美鸭儿芹更能适应林下仿生栽培条件,明显增产;林下仿生栽培条件下
北美鸭儿芹产量最高,且远高于其他种类。 结合生物学特性和农艺性状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北美鸭儿芹
产量高,紫叶鸭儿芹植株紫色,两者均可周年多次收获。
关键词:鸭儿芹属(Cryptotaenia DC.);林下仿生栽培;农艺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S56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2-2812-05
Cutivation Techniques of Genus Cryptotaenia DC. as New Vegetable Resource
WU Bao-cheng,LIU Qi-xin
(Institute of Botany, Jiangsu Province and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Nanjing Botanical Garden Mem.
Sun Yat-Sen, Nanjing 210014, China)
Abstract:The comparisons of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Cryptotaenia japonica Hassk., C. japonica Hassk. f. dissecta (Y. Yabe)
Hara, C. japonica var. atropurea(Makino) Ohwi and C. canadensis (L.) DC were carried out. The 4 materials were cultivated
in condition of bionic cultivation under woods and non-mulching cultiv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gronomic traits in
condition of bionic cultivation under woods were superior to that of non-mulching cultivation. The bio-masses in condition of
bionic cultivation under wood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under the non-mulching cultivation. The bionic cultivation under woods
promoted the increase of bio-mass for C. japonica,C. japonica f. dissecta, C. japonica var. atropurea,C. Canadensis.C. canadensis
had the highest bio-mass under bionic cultivation under woods, and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s. According to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gronomic traits,C. canadensis had the features of high yield. C. japonica
var. atropurea was purple. Both could be harvested many times per year.
Key words: Cryptotaenia DC.; bionic cultivation under woods; agronomic traits; output
第 53卷第 12期
2014年 6 月
湖北农业科学
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Vol. 53 No.12
Jun.,201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4.12.043
第 12 期
鸭儿芹(Cryptotaenia japonica Hassk.)别名三叶
芹、鸭脚板、鸭掌菜、野芹菜,隶属于伞形科(Api-
aceae)鸭儿芹属(Cryptotaenia DC.),是一种多年生
草本植物。 在中国野生分布于华东、华北、华中、西
北等部分省区,通常生于海拔 200~2 400 m 的山地、
山沟及林下较阴湿的地区。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1]。
鸭儿芹性味苦、辛、寒。 民间将鸭儿芹全草入
药,治虚弱、尿闭及肿毒等,全草捣烂外敷可治蛇
咬伤 [1]。其含有挥发油和总黄酮类成分,具有较高的
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2-12]。
鸭儿芹无毒,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13],同时营养
丰富 [14-17]。 嫩叶、茎和花可生吃或烹饪,可以凉拌、
做汤、炒肉、盐渍等,清脆可口。 也可做调味香草或
加入沙拉中,味同芹菜。 根也可食。 种子可做蛋糕、
面包和饼干的调味料[18]。
鸭儿芹在日本是一种重要的叶用蔬菜,也是目
前日本设施农业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种类[18]。 中国
民间很早就有采食鸭儿芹的历史,但是对于鸭儿芹
的商业开发起步较晚,20 世纪 90 年代才从日本引
进栽培品种,而目前的鸭儿芹品种大多是从日本引
进的 [19]或是野生转家化,在广东(佛山)、湖南、湖
北、贵州、江苏等省均有一定的种植面积,主要是外
销及宾馆消费[20]。
目前对鸭儿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子生理[20-24]、
栽培措施[25-37]、病虫害[38-43]等方面。
鸭儿芹属植物除鸭儿芹 (C. japonica Hassk.)
外,还有深裂鸭儿芹[C. japonica Hassk. f. dissecta
(Y. Yabe) Hara]、羽裂鸭儿芹(C. japonica Hassk.
f. pinnatisecta S.L.Liou)[44] 及植株颜色呈暗紫色的
紫叶鸭儿芹[C. japonica var. atropurea(Makino)O-
hwi] [45,46]。 主要分布于美国中东部的北美鸭儿芹
[C. canadensis (L.) DC.]野生在半干旱半潮湿的
落叶林下、溪流和小河边,生长季营养体很繁盛,美
国也有食用其茎叶的习惯[47]。 其中鸭儿芹在中国为
野生自然分布和人工栽培;北美鸭儿芹、深裂鸭儿
芹和羽裂鸭儿芹全为野生分布, 尚未进行人工栽
培;紫叶鸭儿芹全为园艺栽培,尚未见野生分布。 本
试验以鸭儿芹、深裂鸭儿芹、紫叶鸭儿芹和北美鸭
儿芹作为蔬菜栽培,在露地栽培和林下仿生两种栽
培条件下,测定并比较 4 种鸭儿芹属植物的栽培性
状以及产量,为鸭儿芹属植物开发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鸭儿芹、深裂鸭儿芹、紫叶鸭儿芹为苗圃栽培,
由南京中山植物园提供,北美鸭儿芹来源于浙江天
目山,原产地美国。
1.2 试验设计
2011 年 3 月中旬,将鸭儿芹属植物的母根栽植
在种质圃林下荫蔽潮湿的仿野生环境和露地无遮
阴下。 试验地点位于南京中山植物园北园苗圃地,
海拔 40 m。定植前将土壤深翻 2 次,深 30 cm 左右,
耙细,施足底肥。 株行距 10 cm×10 cm,每种栽培方
式 3 次重复,小区面积 4~10 m2。 于 2011 年 5 月 20
日和 7 月 27 日各收获 1 次, 距地面 2~3 cm 处平
割,不要伤到生长点,收获称量地上部分嫩茎叶的
产量,测算单产 (667 m2 产量)。 收获期内可收获
若干茬 ,每次收获后追肥 1 次 ,底肥和追肥均为
三元复合肥(江苏聚丰,总养分 6.53%,全氮4.77%,
全磷 0.91%,全钾 0.85%,有机质62.30%),施肥量
30 kg / 667m2。
1.3 测定方法
收割时各随机抽取 10 株植株, 用卷尺测定株
型(直立 /半直立,即株高不小于株幅时,植株表现
为直立,反之则为半直立)、株高、株幅(植株开展最
宽处的宽度),统计叶片数量,观察色泽、叶柄纵棱
突起程度,质地(粗 /纤维多 /细嫩 /爽脆),叶片的测
量指标是指自上向下第 3 片叶的叶片长宽、叶柄长
度及叶柄 1 / 2处的直径[48]。
数据采用 SPSS 10.0 for windows 软件进行方
差分析,用 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条件下的栽培性状比较
鸭儿芹属植物材料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的株型、
株高、株幅和叶片数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结果
见表 1。由表 1 可知,鸭儿芹和北美鸭儿芹在两种栽
培条件下均为直立的株型,而紫叶鸭儿芹则表现为
半直立;深裂鸭儿芹在林下仿生栽培条件下表现为
直立株型,而在露地无遮阴栽培条件下表现为半直
立。
鸭儿芹林下仿生栽培条件下的株高要高于露
地无遮阴栽培条件 , 平均高度分别为 24.60 和
20.28 cm(P<0.05);深裂鸭儿芹、紫叶鸭儿芹和北美
鸭儿芹在林下仿生栽培条件下的平均株高均比露
地无遮阴栽培条件的高, 分别高出后者 119.5%、
21.9%、38.1%(P<0.05); 其中林下仿生栽培条件下的
北美鸭儿芹株高最高,为 30.64 cm,而露地无遮阴条
件下的深裂鸭儿芹的株高最低,仅为 10.11 cm。
鸭儿芹林下仿生栽培条件下的株幅要高于露地
无遮阴栽培条件,平均株幅分别为 24.06 和 19.03 cm
(P<0.05);深裂鸭儿芹、紫叶鸭儿芹和北美鸭儿芹在
吴宝成等:新型蔬菜资源鸭儿芹属植物的栽培技术研究 2813
湖 北 农 业 科 学 2014 年
表 2 不同栽培方式下鸭儿芹属植物的叶片比较
种类
鸭儿芹
深裂鸭儿芹
紫叶鸭儿芹
北美鸭儿芹
栽培方式
林下仿生
露地无遮阴
林下仿生
露地无遮阴
林下仿生
露地无遮阴
林下仿生
露地无遮阴
色泽
绿色
绿色
绿色
绿色
暗紫色,叶背带绿色
暗紫色,叶背带绿色
深绿色,叶背有光泽
深绿色,叶背有光泽
纵棱
无纵棱,光滑,截面近圆形
无纵棱,光滑,截面近圆形
无纵棱,光滑,截面近圆形
无纵棱,光滑,截面近圆形
无纵棱,光滑,截面近圆形
无纵棱,光滑,截面近圆形
无纵棱、光滑、截面椭圆形
无纵棱、光滑、截面椭圆形
叶片长宽//cm2
73.54±29.25 c
61.15±19.21 d
47.00±14.17 e
33.23±10.84 f
76.98±18.41 c
44.01±10.32 ef
193.69±34.79 a
108.07±29.50 b
叶柄长度//cm
6.39±1.76 bc
7.07±1.23 b
7.10±1.37 b
4.42±0.83 d
8.20±1.77 a
5.68±1.15 c
8.29±1.53 a
6.52±1.21 b
叶柄径宽//mm
4.10±0.55 d
4.13±0.46 cd
4.43±0.44 bc
2.95±0.62 e
4.49±0.56 ab
4.29±0.55 bcd
4.78±0.50 a
4.76±0.58 a
表 1 鸭儿芹属植物栽培性状比较
种类
鸭儿芹(C. japonica Hassk.)
深裂鸭儿芹[C. japonica Hassk. f. dissecta (Y. Yabe) Hara]
紫叶鸭儿芹[C. japonica var. atropurea (Makino) Ohwi]
北美鸭儿芹[C. canadensis (L.) DC.]
栽培方式
林下仿生
露地无遮阴
林下仿生
露地无遮阴
林下仿生
露地无遮阴
林下仿生
露地无遮阴
株型
直立
直立
直立
半直立
半直立
半直立
直立
直立
株高//cm
24.60±3.36 b
20.28±4.19 cd
22.19±5.47 c
10.11±4.19 f
19.97±2.77 d
16.38±3.76 e
30.64±2.40 a
22.18±3.78 c
株幅//cm
24.06±4.91 b
19.03±2.79 d
19.33±2.91 d
12.37±2.19 e
22.13±3.18 c
18.62±3.11 d
26.00±2.49 a
21.95±5.48 c
叶片数量
4.2±0.6 cd
4.6±0.6 bc
4.1±0.8 d
3.0±0.7 e
4.5±0.6 bc
4.7±0.8 b
4.4±0.6 bcd
5.4±1.0 a
质地
细嫩
细嫩
细嫩
细嫩


爽脆
爽脆
注:表中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表同。
林下仿生栽培条件下的平均株幅均比露地无遮阴
栽培条件的高,分别高出后者 56.3%、18.9%、18.5%
(P<0.05);其中又以林下仿生栽培条件下,北美鸭儿
芹的平均株幅最大,为 26.00 cm,露地无遮阴条件下
的深裂鸭儿芹的株幅最小,为 12.37 cm;不同栽培条
件下的株幅比较结果与株高相同,即鸭儿芹属植物
材料林下仿生栽培条件下的株幅均高于露地无遮
阴条件。
叶片数量在 3~6 之间, 其中鸭儿芹和紫叶鸭
儿芹在两种栽培条件下叶片数量无显著差异(P<
0.05);深裂鸭儿芹则在林下仿生栽培条件下的叶片
数量要显著多于露地无遮阴栽培(P<0.05);北美鸭
儿芹则相反,林下仿生栽培条件下的叶片平均数量
为 4.4,低于露地无遮阴的 5.4(P<0.05)。
就质地(口感)而言,北美鸭儿芹口感爽脆,鸭
儿芹和深裂鸭儿芹口感稍差,紫叶鸭儿芹有较明显
的粗纤维,口感在 4种中最差。
鸭儿芹属植物叶片色泽在不同栽培条件下无
明显区别(表 2)。 其中鸭儿芹和深裂鸭儿芹的叶片
为绿色,紫叶鸭儿芹叶片两面皆为暗紫色,叶背面
带绿色,而北美鸭儿芹的叶片为深绿色,背面有光
泽。
鸭儿芹属植物的叶柄外表上皆无纵棱、 光滑,
横截面上除北美鸭儿芹为椭圆形外,其他 3 种皆为
近圆形。
4 种鸭儿芹属植物的叶片长宽(面积)、叶柄长
度和径宽在不同栽培条件下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林下仿生栽培条件下鸭儿芹的叶片长宽(面积)要高
于露地无遮阴栽培条件, 分别为 73.54 和 61.15 cm2
(P<0.05);深裂鸭儿芹、紫叶鸭儿芹和北美鸭儿芹林
下仿生栽培条件下的叶片长宽(面积)也均高于露
地无遮阴栽培条件, 平均叶片面积分别为 47.00 和
33.23 cm2,76.98 和 44.01 cm2,193.69 和 108.07 cm2
(P<0.05); 其中仿生栽培条件下的北美鸭儿芹叶片
长宽(面积)最大,为 193.69 cm2,露地无遮阴条件下
深裂鸭儿芹叶片长宽(面积)最小,为 33.23 cm2。
除鸭儿芹外,其他 3 种鸭儿芹属植物林下仿生
栽培条件下的叶柄长度均高于露地无遮阴条件的。
在两种栽培条件下, 除深裂鸭儿芹外, 其他 3
种鸭儿芹属植物的叶柄径宽无显著差异(P<0.05),
均在 4~5 mm之间。
2.2 不同栽培条件下产量比较
鸭儿芹属植物不同栽培条件下产量比较结果
见表 3。由表 3可知,鸭儿芹、深裂鸭儿芹、紫叶鸭儿
芹和北美鸭儿芹在林下仿生栽培条件下共收获两
茬, 每 667 m2的产量分别为 673.77、464.06、627.83
2814
第 12 期
表 3 不同栽培方式下鸭儿芹属植物的产量比较
种类
鸭儿芹
深裂鸭儿芹
紫叶鸭儿芹
北美鸭儿芹
第一次收获
468.93±54.32 b
317.31±32.65 c
475.56±43.78 b
571.07±72.84 a
第二次收获
204.84±35.25 b
146.75±40.23 c
152.27±32.84 c
980.90±76.47 a
合计
673.77
464.06
627.83
1 551.97
第一次收获
379.76±45.38 b
171.72±30.46 d
197.48±32.94 c
601.97±98.74 a
第二次收获
219.15±29.08 b
75.84±10.95 d
152.37±15.12 c
548.87±68.91 a
合计
598.91
247.56
349.85
1 150.84
林下仿生栽培/kg/667m2 露地无遮阴栽培/kg/667m2
和 1 551.97 kg,与无遮阴露地栽培的产量相比,分别
提高 12.5%、87.5%、79.5%和 34.9%。 可见林下仿生
栽培条件对鸭儿芹属植物的产量具有明显的促进
作用,表现为生物量要高于露地无遮阴栽培条件。
同时 4 种鸭儿芹属植物的产量表现也不近相
同,其中产量以林下仿生栽培条件下北美鸭儿芹最
高,单产(667 m2产量)达到 1 551.97 kg(P<0.05),露
地无遮阴条件下深裂鸭儿芹产量最低,仅为 247.56
kg(P<0.05)。由表 3可以看出,北美鸭儿芹在两种栽
培条件下产量均最高,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
同一栽培条件下 4 种鸭儿芹属植物不同茬口
收获的产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鸭儿芹、深裂鸭儿
芹和紫叶鸭儿芹在两种栽培条件下,随着收获次数
的增加,产量有减少的趋势。 鸭儿芹、深裂鸭儿芹和
紫叶鸭儿芹在露地无遮阴栽培条件下,二茬要比一
茬收获分别低 42.3%、55.8%、22.8%;在林下仿生栽
培条件下,二茬要比一茬收获分别低 56.3%、53.8%、
68.0%。 而北美鸭儿芹在露地无遮阴栽培条件下二
茬仅比一茬减产 8.8%,在林下仿生栽培条件下增产
71.8%,达到 980.9 kg / 667m2。
3 小结与讨论
不同栽培条件对植物的栽培性状会产生不同
影响,直接影响到植物的栽培品质。 通过研究笔者
发现在林下仿生栽培条件下,深裂鸭儿芹株型表现
为直立, 而露地无遮阴条件下则表现为半直立,同
时株高、株幅也较小,叶片面积减小,叶柄缩短,植
株较瘦弱,产量相应降低,减产幅度明显。 鸭儿芹、
紫叶鸭儿芹和北美鸭儿芹的株型在不同栽培条件
下相同。
4 种鸭儿芹属植物在林下仿生条件下的株高、
株幅、叶片长宽等指标较露地无遮阴条件有所增高,
植株较健壮,这与产量的比较结果相一致。鸭儿芹在
不同栽培条件下的产量已有部分报道, 在营养液栽
培条件下,鸭儿芹产量可达 2 067 kg / 667 m2[28],在
日光温室条件下,每茬产量可达 1 000 kg / 667 m2[27]。
本次试验是在非设施农业条件下的单产测算,其产
量结果与任吉君等[31]、王国英[32]的报道基本一致。
紫色蔬菜含有一种特殊的花青素物质,花青素
是一类植物体内广泛存在的水溶性色素,属于类黄
酮类化合物,是植物主要的呈色物质,具有较强的
抗氧化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49,50]。因此紫叶
鸭儿芹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的研
究。
就鸭儿芹属植物的栽培性状和产量而言,北美
鸭儿芹在上述几个指标上均表现出极大的优势,即
株高、株幅、叶片长宽、叶柄长度和产量均优于其他
3 种植物, 其林下仿生栽培条件下的产量分别是相
同栽培条件下鸭儿芹、深裂鸭儿芹、紫叶鸭儿芹的
2.30、3.34、2.47 倍,与同科植物芹菜(旱芹、药芹)和
西芹(西洋芹菜)相比,可周年数茬收获,具有明显
的产量优势。
鸭儿芹属植物可数次收获,但就本次试验结果
看,数次收获的产量有下降的趋势,应对其水肥等
栽培措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保证全年不同收获
期产量的稳定。
参考文献:
[1] 单人骅,佘孟兰.中国植物志(第五十五卷,第二分册)[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5.19-20.
[2] 高 敏,刘 佳,王 雨,等.鸭儿芹的清咽功能及对大鼠体重和
生化指标的影响[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5,21(3):375-376.
[3] 金东梅,东惠茹.绿色食品——野菜[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4] 杨 毅,傅运生,王万贤.野菜资源及其开发利用[M].武汉:武汉
大学出版社,2000.
[5]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1977.1842-1843.
[6] 黄康泰,丁志遵.现代本草纲目(下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
出版社,2000.2186-2187.
[7] 瞿万云,杨春海,余爱农,等.鸭儿芹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J].
精细化工,2003,20(7):416-418.
[8] 李长生,朱 笃,邓 娟,等 .鸭儿芹总黄酮提取及含量测定研
究[J].食品科学,2006,27(11):357-360.
[9] 田 琳,龚其海.鸭儿芹总黄酮对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
保护作用[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8,31(1):8-10.
[10] 张应烙,尹彩萍,赖伟明,等.井冈山 47 种植物提取物对几种病
原菌的生物活性[J].江苏农业学报,2005(4):51-53.
[11] LIN L Y,KER Y B,CHANG C H,et al. Arabinogalactan pre-
sent in the mountain celery seed extract potentiated hypolipi-
demic bioactivity of coexisting polyphenols in hamsters [J].
Pharmaceutical Biology,2011,49(3):319-326.
[12] YAO Y,REN G X.Effect of thermal treatment on phenolic com-
吴宝成等:新型蔬菜资源鸭儿芹属植物的栽培技术研究 2815
湖 北 农 业 科 学 2014 年
position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two celery cultivars [J].
LWT-Food Science & Technology,2011,44(1):181-185.
[13] 高 敏,刘 佳,俞 红 ,等 .野生鸭儿芹毒性及致突变性研
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5,21(4):504-505.
[14] 张 敏,唐克华,黄荣芳,等.鸭儿芹及制品中矿质元素分析[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5,24(2):43-45.
[15] 何功秀,张 琳.湖南大围山区几种森林蔬菜营养成分分析[J].
北方园艺,2009(10):77-79.
[16] 郭碧瑜,林春华,陈玉英,等.药用野菜——鸭儿芹的栽培与利
用[J].四川农业科技,2004(8):13.
[17] 张 莉,周守标 .安徽产三种野菜的营养成分比较[J].营养学
报,2008,30(1):117-118.
[18] 野菜园艺大事典编委会.野菜园艺大事典[M].东京:东京株式
会社,1977.
[19] 任吉君.黑龙江新引国外蔬菜简介[J].中国蔬菜,1997(5):50.
[20] 王 艳,周 荣,任吉君,等.不同播种期对鸭儿芹种子产量影
响的研究[J].种子,2004,23(3):51-52.
[21] 周 荣,任吉君,王 艳,等 .赤霉素处理对鸭儿芹采种的影
响[J].北方园艺,2009(7):94-96.
[22] 王 艳,任吉君,张英慧,等.不同播种期对鸭儿芹种子质量的
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03,42(6):85-86.
[23] 项小敏,章心惠,刘慧琴,等 .鸭掌菜穴盘育苗技术[J].长江蔬
菜,2010(1):13-14.
[24] HAMAMOTO H. Response of vegetable seed germination to
solar radiaation penetrating through soil [J]. Journal of Agri-
cultural Meteorology,1999,55(2):165-172.
[25] 吴宝成,刘启新.鸭儿芹的综合利用及其栽培与繁殖技术[J].中
国野生植物资源,2012,31(4):67-72.
[26] 李萍萍.鸭儿芹部分光温特性及营养液栽培技术[J].中国蔬菜,
1999(1):39-40.
[27] 谢永刚,王 爽.东北野生鸭儿芹周年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蔬
菜,2007(6):47-48.
[28] 李萍萍,王长宏.南方地区夏季叶菜无土栽培高产技术研究[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0(增刊):118-122.
[29] 王章玮.高山特色蔬菜鸭掌菜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
(11):30.
[30] 汪舍古,叶建军 .鸭儿芹的人工野化栽培技术[J].中国园艺文
摘,2009(2):71.
[31] 任吉君,周 荣,王 艳,等 .鸭儿芹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
术[J].中国蔬菜,2002(4):46-47.
[32] 王国英.鸭儿芹等五种森林蔬菜人工栽培技术研究[J].华东森
林经理,2006,20(2):32-34.
[33] 杨辽生,刘乐园.保健野菜鸭儿芹大棚周年高产栽培技术[J].北
方园艺,2010(3):59-60.
[34] ABE K,ACHIWA N,ITOHO M,et al. Effects of electrolyzed
water concentration on the yield and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mitsuba (Japanese honewort,Cryptotaenia japonica Hassk cv.
'Osaka-Shiroguki Mitsuba') cultured by hydroponics[J]. Food
Preservation Science,2004,30(6):281-288.
[35] 嘉悦佳子,森川信也,磯部武志,等.水耕栽培における施肥管
理および栽培時期がミツノく、し(Cryptotaenia japonica Has-
sk.)の収量および品質に及ぼす影響[J].日本食品保蔵科学会
誌,2011,37(5):217-225.
[36] 阿部一博,麻田佳江,和田光生,等.養液栽培における鉄(Fe-
EDTA)の多量施与が香辛野菜の品質に及ぼす影響[J].日本
食品保蔵科学会誌,1999,25(2):47-49.
[37] 茂木美砂子,三宅定明,大沢尚,等.ミツバ(葉茎部)による水
耕培養液からの~(137)Csの取込みについて[J].Radioiso-
topes,1998,47(11):824-829.
[38] OKUNO K,HAMA T,TAKESHITA M,et al. New potyvirus
isolated from Cryptotaenia japonica[J].Journal of General Plant
Pathology,2003,69(2):138-142.
[39] NISHIMURA N,NAKAJIMA S,SAWAYANAGI T,et al. Trans-
mission of Cryptotaenia japonica witches' broom and onion yel-
lows phytoplasmas by Hishimonus sellatus Uhler [J]. Japanese
Journal of Phytopathology,1998,64(5):474-477.
[40] 中島智,西村典夫,鄭照英,等.タマネギ萎黄病,ミツバてんぐ
巣病ファイトプラズマの非媒介昆虫ツマグロヨコバイ体内
での動態[J].日本植物病理學會報,2009,75(1):29-34.
[41] 草刈眞一,江口晴一郎,趙志宏,等.養液栽培における培養液
中への銀被覆繊維布添加によるキュウリ,ミツバ根腐病の防
除とキュウリ果実の銀の残留量[J]. 日本植物病理學會報,
1998,64(1):50-56.
[42] 西村典夫,中島智,川北弘,等.ミツバてんぐや巣病及びタマ
ネギ萎黄病のヒシモンモドキによる伝搬[J].日本植物病理
學會報,2004,70(1):22-25.
[43] 岡田清嗣,草刈虞一.養液栽培のミツバに発生した灰色かび
病[J].日本植物病理學會報,2000,66(3):242-245.
[44] WU Z Y, PETER H R. Flora of China (Vol 14) [M].Bei-
jing:Science Press;St.Louis:Mis souri Botanical Garden Press,
2005.80.
[45] OHWI J.Flora of Japan[M].Tokyo:Shibundo,1978.979.
[46] OHWI J,KITAGAWA M.New Flora of Japan (Revised) [M].
Tokyo:Shibundo Co.,LTD. Publishers,1992.1102.
[47] GLEASON H A,CRONQUIST A.Manual of the vascularplants
of northeastern United States and adjacent Canada [M].2nd
Edition.Bronx,N.Y.:New York Botanical Garden,1991.
[48] 骆建霞,孙建设.园艺植物科学研究导论[M].北京:中国农业科
技出版社,2001.
[49] 万本屹,董海洲,刘传富.原花青素及其应用[J].中国食物与营
养,2001(6):15-16.
[50] 刘庞源,张宝海,何伟明,等.紫色蔬菜资源的收集与优异种质
的筛选[J].中国蔬菜,2010(23):51-52.
(责任编辑 潘 峰)
2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