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2002-11-15
《淡水渔业》 2003年第 33卷第 1期
氮磷比对小球藻吸收作用的影响*
沈颂东
(苏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系 215006)
摘要 将小球藻 (Chlorella vulgaris)在添加了不同浓度的氮和磷的人工富营养化水体中进行培养 , 测定小
球藻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和水体中氮和磷的剩余量。研究结果表明:[ N] / [ P] 比值在 14 以下时 , 随着比值
的升高 , 小球藻对氮的吸收能力逐步加强;[ N] / [ P] 比值为 7 ~ 8 时 , 小球藻对氮的吸收能力最强。[ N] /
[ P] 比值<4时小球藻吸收磷的能力有很大变化 , 呈不规则波浪形;[ N] / [ P] 比值>4 时 , 对小球藻的吸收
磷能力无太大影响。同时小球藻可将吸收的氮营养盐转化为叶绿素蛋白等细胞含氮物质 , 在人工富营养化污
水中培养 96h 后 , 藻体叶绿素总量为 10.13;而对照组的叶绿素含量仅为 8.60。
关键词 基础科学 , 小球藻 , 富营养化 , 氮 , 磷 , 叶绿素
大量含氮磷营养盐的污水排入天然水体中 , 导
致水体的富营养化 , 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前人的
研究表明 , 微藻能有效的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
盐 , 并可将它们转化为藻体的组成成分 , 处理污水
后的藻体含丰富的蛋白质 , 矿物质 , 维生素 , 氨基
酸等营养成分[ 1] 。如果污水不含有毒成分 , 则此工
艺的副产品———藻粉 ———还可达到食用标准[ 2] 。用
小球藻 (Chlorella vulgaris)作为生物净水剂 , 研究
其除磷脱氮效果 , 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小球藻
提供基础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藻种
淡水小球藻 (Chlorella vulgaris)由苏州大学生
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保存 。
1.2 实验用培养液与污水配制
小球藻的培养采用水生 6号培养液[ 4] , 另加入
人工富营养化污水 (简称污水)。污水配法如下:
采用的 3 种硝态氮 (NO3 -N)浓度分别为 N1
(1.65mol/L), N2 (3.30mol/L)和N3 (6.60mol/L);
采用的 3 种磷酸盐磷 (PO4 —P)浓度分别为 P1
(0.19mol/L), P2 (0.33mol/L)和 P3 (0.65mol/L),
以这两种营养盐 3种浓度组成 9种人工富营养化污
水组合 , 每组含有四个平行组 , 测定小球藻对氮磷
的吸收能力。
1.3 测定方法
小球藻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 然后转入 [ N] /
[ P] (氮磷起始浓度比 , 下同)不同的培养液中 ,
于恒温 (20℃)培养箱中培养 , 光照强度为1000lx ,
光周期为 12L∶12D , 每天进行一次氮磷含量及叶绿
素的测定。
氮磷测定采用德国 Nova60Merck水质自动分析
系统;叶绿素测定使用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计 , 分
别测定小球藻在 663nm 和 645nm 的吸光度 (A663
和A645), 根据公式:总叶绿素 =8.02 *A663+
20.2*A645 , 计算总叶绿素含量 。
2 结果与讨论
2.1 小球藻对氮的吸收作用
小球藻对氮的吸收见表 1
从表 1可以看出小球藻对氮有很好的吸收作
用 , 吸收率最高可达 85.92%。通过分析我们发现
小球藻对氮的吸收不仅与藻的浓度 、 藻的生长状态
等有关 , 在藻液浓度一定的情况下 , 小球藻对氮的
吸收 , 还受 [N] / [ P] 的影响 , 见图 1。
从图 1我们可以看出在藻液浓度一定的情况
下 , 随着 [N] / [ P] 比值的升高 , 小球藻对氮的
吸收能力加强 , [ N] / [ P] 比值为 7.91时 , 小球
藻对氮的吸收能力最强。但当 [ N] / [ P] 比值超
过 13.85时 , 小球藻对氮的吸收能力下降 。因此从
除氮的角度出发 , 当污水中的 [ N] / [ P] 比值超
过 14时 , 不宜选用小球藻做生物净水剂 。
2.2 小球藻对磷的吸收
小球藻对磷的吸收见表 2
23
表 1 小球藻对氮的吸收
项目 组 合
N1P1 N1P2 N1P3 N2P1 N2P2 N 2P3 N3P1 N3P2 N3P3
起始含氮量
(mol/ L) 1.65 1.65 1.65 3.30 3.30 3.30 6.60 6.60 6.60
起始含磷量
(mol/ L) 0.19 0.33 0.65 0.19 0.33 0.65 0.19 0.33 0.65
[ N] / [ P] 3.46 1.98 1.02 6.93 3.96 2.04 13.85 7.91 4.07
最终含氮量
(mol/ L) 0.93 1.07 1.00 1.07 1.57 2.00 1.00 0.93 2.50
除氮率% 43.64 35.00 24.96 67.58 52.38 39.39 81.23 85.92 62.09
表 2 小球藻对磷的吸收
项目 组 合
N1P1 N1P2 N1P3 N2P1 N2P2 N 2P3 N3P1 N3P2 N3P3
起始含磷量
(mol/ L) 0.19 0.19 0.19 0.33 0.33 0.33 0.65 0.65 0.65
起始含氮量
(mol/ L) 1.65 3.30 6.60 1.65 3.30 6.60 1.65 3.30 6.60
[ P] / [ N] 0.289 0.144 0.072 0.506 0.253 0.126 0.982 0.491 0.246
[ N] / [ P] 3.46 6.94 13.89 1.98 3.95 7.94 1.02 2.04 4.07
最终含磷量
(mol/ L) 0.11 0.03 0.00 0.03 0.09 0.00 0.09 0.03 0.06
去磷率% 40.0 85.0 100.0 34.91 74.29 100.0 91.18 95.59 90.30
表2 表明 , 小球藻对磷元素有一定的吸收作
用 , 由于本实验磷元素的量较低 , 因此这部分磷元
素应是作为营养盐被吸收。以 [ P] / [N] 和除磷
率做图 , 如图2
图 1 不同 [ N] / [ P] 对小球藻吸收氮的影响
图 2 不同 [ P] / [ N] 对小球藻吸收磷能力的影响
从图 2可以看出在 [ P] / [N ] 比值 <0.246
时 , 或 [ N] / [ P] 比 >4时 , 小球藻的吸收磷能
力无太大差别; [ P] / [ N] 比值>0.246时 , 或
[N] / [ P] 比<4时 , 小球藻的吸收磷能力有很大
变化 , 呈不规则波浪形。浮游植物的生长速率与氮
磷的浓度及 [N ] / [ P] 比值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
有研究表明 , [N] / [ P] 比值大 , 有利于绿藻的生
长 , 这与本实验观察到的结果是一致的。
2.3 处理污水过程中小球藻的变化
小球藻在污水中培养时 , 一方面可去除污水中
的N , P 等多种营养盐 , 另一方面细胞本身的组成
成分也发生很大变化 , 尤其是叶绿素 , 在污水中培
养 96h 后 , 藻体叶绿素含量由 8.60 上升为 10.13 ,
但对于不同的氮磷组合 , 叶绿素总量的变化是不同
24
的 , 通过归纳分析 , 作者发现以下几点:
(1)前 24小时 , 除第八组外 (即 N3P2 组合),
小球藻的叶绿素含量是持续下降的 , 这可能是因为
在新的培养环境中 , 小球藻有个适应的过程 , 而第
八组 ([N] / [ P] =7.91)在第 24小时所测得的
叶绿素含量高于原始值 , 说明 [N] / [ P] 比值在
8.00左右的培养环境 , 非常适宜小球藻生长 , 其
适应期<24h。
(2)前 24小时 , 虽然绝大多数组合 , 叶绿素
总量下降 , 但其幅度却相差很大 , 尤以图 3中组合
为甚 , 下降幅度最高达 65%左右 。前人研究表明 ,
在绿色单细胞生物中的有些种在有机碳源丰富的情
况下 , 不进行光合作用 (本实验的有机碳源为尿
素), 而利用有机碳源生长 , 即从光能自养转化为
化能异养[ 5~ 6] 。异养条件下的小球藻中的叶绿体是
细胞内的氮源储备库之一 , 即在氮源丰富的条件下
它可将外界的氮源合成叶绿素积累于叶绿体中 , 但
在其他条件合适而仅缺氮源的情况下 , 叶绿素则降
解而放出氮以供细胞生长 , 从而起到调节氮源的作
用[ 7] , 这与本实验观察到的结果是一致的 。
参 考 文 献
[ 1] Przytocka J M , Dusazota M , Matusiak K , Intensive culture of Chlorella
vulgaris as the second stage of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nitrogen industry
waste water [ J] .Water Res , 1984 , 18(1):1-7
[ 2] Ka W H , Grieco V M , Jureidini P.A , study of the treatability of pol-
lutants in high rate photosynthetic ponds and the utilization of the protein
potential algae which prolif erate in the ponds [ J] .Environ Lett , 1984 ,
5:505-516
[ 3] 傅华龙 , 藻类学教程.1993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成都
[ 4] 陈明耀主编 , 生物饵料培养.1995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北京
[ 5] 吴庆余 , 匡梅 , 小球藻两个品系在自养与异养条件下的生长 、
能荷与色素差异。植物生理学报 , 1992 , 18 (3):293-299
[ 6] Ahamad I , Hellebust J A , Regulation of chloroplast development by
nitrogen sources in a Chlorella protothecoides strain.Plant Physiol ,
1990 , 94:944-949
[ 7] 刘学铭 , 王菊芳等.不同氮水平下异养小球藻生物量和叶绿素
含量的变化.植物生理学通讯 , 1999 , 35 (3):198-199
湖北新兴水产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湖北新兴水产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鱼类繁育和高新养殖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实
业公司 , 是湖北省最大的长江水系名优鱼类种苗种繁育生产基地。公司拥有雄厚的鱼类育
种技术力量 , 以长江及珠江水系的名优原种鱼类为基础 , 从事名优水产苗种繁育及养殖技
术的研究开发和生产销售 , 水产养殖工程规划设计及技术服务等。公司拥有现代化的繁育
和养殖基地 200余亩 。
苗种系列:中华倒刺鱼巴 (青波)、岩原鲤 、白甲鱼 、唇鱼 (皇帝鱼)、 青龙棒 (华鲮)、
瓣结鱼 、 青田鲤 、 花花骨 、 黄颡鱼 、 瓦氏黄颡鱼 (江颡)、南方大口鲶 、鳜鱼 、斑点叉尾鱼回 、
杂交太阳鱼 、 太阳鲈 、 加州鲈 、 淡水黑鲷等各种规格的苗种。
水产防治药物:主要是鱼类病害防治的纯中草药药物 。
本公司对产品提供技术服务 , 竭诚欢迎新老客户精诚合作 。
地址:武汉市东湖路 96号
联系人:蔡焰值 聂桂珍
电话:013907100608 、 013971601296 传真:(027)87816272
实验基地:武汉市黄陂滠口经济开发区盘龙三路
联系人:蔡烨强 何长仁 电话:(027)61870128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