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半夏秫米汤加味治疗失眠60例



全 文 :半夏秫米汤加味治疗失眠 60例
吕 萍
(南京市江宁区中医院 ,江苏 南京 211151)
  摘要 目的:探讨半夏秫米汤加味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 6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运用半夏秫米汤
(药用制半夏 、秫米 、五味子 、酸枣仁 、远志 、甘草)加味进行治疗 ,疗程为 3个月 ,停药后随访半年观察疗效。结
果:治疗 3个月后 ,60例中 ,治愈 25例 ,显效 15例 ,有效 10例 ,无效 10例 ,总有效率 83.3%。结论:半夏秫米汤
加味对失眠确有良好疗效 ,且不易产生药物依赖性 。
  关键词 失眠/中医药疗法;半夏秫米汤/治疗应用;制半夏;秫米
  中图分类号 R256.23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7-4813(2012)03-0472-01
  失眠是睡眠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 ,属于心理生理
障碍疾病 。笔者自 2009年以来尝试运用半夏秫米汤
加味治疗失眠症 60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 1] 。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均来源于我院门诊 ,男 22例 ,
女38例;年龄 21 ~ 70岁;病程最短 3周 ,最长 15年。
轻症患者入睡困难 ,夜间易醒 ,多梦;重症患者整夜不
能入睡 ,精神恍惚 ,可伴有抑郁 、焦虑等 。
1.2 诊断标准 按照WHO《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临
床描述与诊断要点 ICD-10》(关于非器质性失眠症的
诊断标型[ 2]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1)主诉
难以入睡 ,或难以维持睡眠 ,或睡眠质量差;2)这种睡
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 3次并持续 1个月以上;3)为睡
眠不足所困 ,表现出过分担心这种睡眠不足的后果:
4)睡眠量和(或)质的不满意引起明显的苦恼 ,或影响
了社会及职业功能。
2 治疗方法
给予半夏秫米汤加味。药物组成:制半夏 30 g ,
秫米 30 g ,五味子 15 g ,酸枣仁 20 g ,远志 12 g ,甘草
6 g。临床可据病情加减用药 ,肝血不足者加当归 、白
芍 ,心脾亏虚加党参 、炒白术 ,心阴不足者加麦冬 、柏
子仁 、琥珀 ,痰热扰心加黄连 、淡竹茹 ,胃不和加陈皮 、
神曲 。日 1 剂 ,早晚分服。同时嘱患者保持心情舒
畅 ,睡前不饮浓茶 、咖啡等刺激饮料 ,生活规律 ,按时
休息 。疗程为 3个月 。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
间睡眠在 6 h以上 ,睡眠深沉 ,醒后精力充沛 ,停药半
年内无复发;显效:睡眠明显好转 ,睡眠时间增加 3 h
以上 ,睡眠深度增加 ,停药半年内无加重;有效:症状
减轻 ,睡眠时间不足 3 h ,停药半年内无加重;无效:无
明显好转或加重 。
3.2 治疗结果 治疗 3月后 ,60例中 ,治愈 25例 ,显
效 15例 ,有效 10例 ,无效10例 ,总有效率 83.3%。
4 讨论
失眠属祖国医学“不寐”范畴 ,祖国医学早在两千
年前的《黄帝内经》就对本病有明确的论述 。《灵枢·
大惑论》云:“黄帝曰:病而不得卧者 ,何气使然 ?岐伯
曰:卫气不得入于阴 ,常留于阳 ,留于阳则阳气满 ,阳
气满则阳 盛 ,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 ,故目不瞑亦 。”
半夏秫米汤出自《灵枢·邪客》 ,为《内经》仅有 13方之
一 ,专为不寐而设 ,其组成为秫米一升 ,制半夏五合 ,
半夏秫米汤加味中半夏使用量较大 ,半夏 、秫米为君 ,
其中半夏辛温味甘 ,入胃经气分 ,能通阳 ,降逆能通泄
卫气 ,秫 ,糯也 ,乃北地之膏梁茹栗 ,一则性味甘寒 ,能
泄阳补阴 ,二则色赤入心可安神。二者相合 ,可通阴
阳和表里 ,使心中之阳渐渐潜藏于阴而入睡。若无秫
米 ,可以用薏苡仁代替 ,酸枣仁性甘酸平 ,入心经 ,可
养心安神 ,远志主入心肾 ,既能开心气而宁心安神 ,又
能通肾气而强志不忘 ,五味子可补益心肾 、宁心安神 ,
甘草调和诸药。现代药理研究[ 3-4]证实:制半夏 、酸枣
仁 、远志均对中枢神经有良好的镇静和安眠作用。通
过本观察 ,说明半夏秫米汤加味对失眠确有良好疗
效 ,且不易产生依赖性 。
参考文献:
[ 1]付春梅.失眠第一方:半夏秫米汤的应用[ J] .江西中医药 ,
2005(12):50.
[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 M] .1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9.
[ 3] 陆维君.抗失眠药物的临床应用[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
2010 , 4(6):48.
[ 4]蔚秀.浅谈不寐的中医辨治[ J] .内蒙古中医药 , 2010(3):
35. (收稿日期:2012-02-27)
—472—
第28卷第3期
2012 年 6月
长 春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1.28
6 , 2012
DOI :10.13463/j.cnki .cczyy.2012.0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