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二氧化碳和臭氧浓度升高对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影响的研究进展 供氮和增温对倍增二氧化碳浓度下荫香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不同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红松和长白赤松幼苗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研究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植物根际微生物及菌根共生体的影响 钙离子浓度对青檀生长和檀皮质量的影响 稻米品质性状对开放式空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的响应 日光温室CO2浓度变化规律研究 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升高与作物/杂草的竞争关系 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作物生理生态的影响 高CO2浓度对温带三种针叶树光合光响应特性的影响 低浓度蒽对两种海洋微藻生长的兴奋效应 汞、镉对土壤脲酶活性影响的研究Ⅰ.尿素浓度 不同CO2浓度下长白山3种树木幼苗的光合特性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香蕉光合作用及光合碳循环过程中叶氮分配的影响 红松幼苗对CO2浓度升高的生理生态反应 CO2浓度升高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CO2浓度下渗透胁迫对小麦膜伤害的影响 高CO2浓度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的影响 若干北方落叶树木叶片养分的内外迁移Ⅰ.浓度和含量的变化 有机络合态Cr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污染行为 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植被恢复Ⅰ.原理:不同干扰林地植物光合作用对环境因子的反应 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树木年轮的13C/12C和空气CO2浓度变化 北京大兴南海子公园PM2.5 和PM10 质量浓度变化特征 重金属污染黑土中固氮菌及反硝化菌作用强度的测定 稻-麦轮作系统土壤糖酶活性对开放式CO2浓度增高的响应 食物浓度对角突臂尾轮虫种群增长、个体大小和卵大小的影响 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对土壤线虫影响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对中国稻田生态系统线虫营养类群产生的影响(英) 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试验中的NO和NO2地气交换观测研究 稻麦轮作FACE系统平台Ⅱ.系统控制和数据分析软件 稻麦轮作FACE系统平台Ⅰ.系统结构与控制 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条件下旱地土壤气体CO2浓度廓线测定 开放式空气CO2增高对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 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影响稻田大气CO2净交换的静态暗箱法观测研究 绿藻CO2浓缩机制的研究进展 温度和食物浓度对三品系萼花臂尾轮虫实验种群动态的影响 外置式与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对番茄生长及光合性能的影响 干旱高温及高浓度CO2复合胁迫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农田土壤微生物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二氧化碳浓度特征 中国东北样带土壤氮的分布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CO2浓度升高与氮添加对三江平原湿地小叶章生长的影响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稻田土壤氮素的影响 追施氮肥对桉树各器官养分浓度及贮量的影响 佳木斯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土壤CO2浓度的动态观测、模拟和应用 潮滩底栖微藻生物量垂直变化对其遥感反演模式的影响 CO2浓度和气温升高对植物形态结构影响的研究进展 通入CO2和补加氮源对紫球藻生长和代谢物质积累的影响 不同盐度和Fe3+浓度对小球藻生长、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杜氏盐藻和亚心形扁藻在不同接种密度和氮浓度下的细胞群体生长 空气负离子浓度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大型海藻龙须菜浸出组分对中肋骨条藻的化感抑制作用 标准化测试中不同食物浓度对大型溞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樟芝挥发油的微波辅助双液相萃取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三种潜在饲料益生菌耐受性及拮抗病原菌研究 铜镉污染土壤上CO2浓度升高对籼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玉米基因组DNA提取及浓度测定方法评价 PCR构建融合基因方法的建立 CO_2浓度对条浒苔Rubisco酶聚集蛋白核的影响 土壤线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进展 面向城市热环境格局时空演变的多重分形模式——以郑州市为例 高浓度O3及太阳辐射减弱对冬小麦PSⅡ光合活性及光能耗散的影响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重组原动蛋白2β诱导条件的研究 微流控与细胞迁移技术的研究进展 羽衣甘蓝下胚轴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外来入侵植物飞机草和本地植物异叶泽兰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 陆地生态系统臭氧通量观测和气孔吸收估算研究进展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稻田根际土壤甲烷氧化细菌丰度的影响 辽东山区次生林生态系统不同林型树干茎流的理化性质 鄱阳湖采砂南移扩大影响范围——多源遥感的证据 CO2浓度升高对毛竹器官矿质离子吸收、运输和分配的影响 CO2浓度和降水协同作用对短花针茅生长的影响 CO2浓度升高条件下内生真菌感染对宿主植物的生理生态影响 棉铃发育期棉花源库活性对棉铃对位叶氮浓度的响应 不同磷条件下塔玛亚历山大藻氮的生态幅 高大气CO2浓度下小麦旗叶光合能量利用对氮素和光强的响应 大气CO2与吡虫啉对甘蓝土壤细菌与微生物生物量C的影响 两个品种转基因抗虫棉光合生理的CO2响应 不同能源柳无性系对NaCl胁迫的生理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