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 、基础应用研究基金项目(编号:06y342c)
·中药方剂·
石斛混淆品-落叶石豆兰的生药学研究
杨树德 , 周 莹 , 杨竹雅 , 杜 利 , 杨 叶 , 王小庆
(云南中医学院中药学院 , 云南 昆明 650200)
摘 要:目的:为 澄清石斛混淆 品—落叶石豆兰
(Bulbophy llum hirtum)的鉴别及发掘石豆兰属药用植物资源
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来源鉴别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和
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方法对其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假鳞茎
横切面主要特征包括:①有多数散在的外韧型和双韧型维管
束;②木质部有 3 ~ 5 个导管;③有排列整齐的草酸钙针晶束。
粉末特征主要有:网纹导管 、草酸钙针晶束及色素块。紫外分
光光度法测定其含总广石豆兰素类成分 0.241%。结论:为澄
清石斛混淆品和开发落叶石豆兰提供了依据 , 其假鳞茎横切
面组织结构图及粉末鉴别图均为首次报道。
关键词:落叶石豆兰;石斛;混淆品;生药学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10-0026-03
石斛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 , 具有养胃生津 、滋
阴清热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阴伤津亏 、口干烦躁 、食少干呕 、
病后虚热 、目暗不明[ 1] 。而混淆品石豆兰属植物多用于清热 、
润肺 、止咳;主治支气管炎 、咽喉肿痛 、口腔炎 、慢性胃炎 、食欲
不振 ,外用只治跌打损伤 、骨折等病症 , 与正品石斛的功能主
治相异。落叶石豆兰在云南分布较多 , 且在沿海一带及港 、澳
地区常作石斛使用[ 2 ~ 5] 。本研究通过生药学技术和化学技
术 ,澄清了部分石斛的混乱品种 , 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 同
时 ,为了扩大石豆兰属植物的开发和利用 , 特别对其植物来
源 、药材性状 、显微鉴别特征及含量测定做了较系统的生药学
初步研究。
1 来源鉴别
1.1 植物来源 本品采自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 ,经云南中医
学院 杨 树 德 副 教 授 鉴 定 为 兰 科 植 物 落 叶 石 豆 兰
[ Bulbophy llum hirtum(J.E.Smith)L indl]的干燥假鳞茎。
1.2 植物形态 假鳞茎生于粗 3 ~ 4mm 的根状茎上 , 相距
5 ~ 10mm ,卵状圆锥形 ,长 1.5 ~ 3cm , 粗约 1cm , 顶生 2 枚叶 ,
花期叶已凋落 , 叶薄革质 , 椭圆形或长圆形 , 长约 12cm ,
宽 2.5~ 3cm , 先端钝 , 基部具长约 5mm 的柄 , 花葶侧生于假
鳞茎的基部 ,长达 15cm , 总状花序长约 5cm , 下垂 , 被柔毛 , 密
生许多小花 ,花序柄粗约 3mm ,被 2 ~ 3枚长7 ~ 10mm 的筒状
鞘 ,花苞片卵形 , 比被柔毛的花梗和子房长 , 先端急尖 , 边缘具
睫毛 ,花绿白色 , 萼片分离;中萼片披针形 , 长约 4.5mm , 宽
2mm ,先端急尖并且稍钩转 ,具 3 条脉 , 背面密布短柔毛 , 侧萼
片比中萼片稍大 , 斜卵状披针形 , 先端急尖并且钩转 , 基部贴
生于蕊柱足 ,具 3 条脉 , 背部密布短柔毛 , 花瓣倒卵形 , 膜质 ,
长约 2mm ,宽 1.5mm ,边缘具流苏 ,具 1 条脉 ,唇瓣肉质 ,两侧
对折 ,向外下弯 , 呈半球形 , 摊平后为狭长圆形 , 边缘具睫毛 ,
先端稍凹 ,基部与蕊柱足形成关节 , 蕊柱长约 1.5mm , 蕊柱足
长 2.7mm , 其分离部分向上弯曲 , 长约 0.7mm , 蕊柱齿钻状 ,
长约 0.5mm ,药帽其那端近截形并具 2 ~ 3 个缺刻 , 上面被细
乳突 ,见图 1、图 2。
2 性状鉴别
根茎直径 1 ~ 2mm , 每隔 2~ 5 有一假鳞茎 ,假鳞茎类长圆
锥形 ,类长圆形微扭曲 ,长 1 ~ 2cm ,直径 2~ 8mm ,表面棕黄色
至金黄色 ,有蜡样光泽 ,具细纵棱纹 , 基部不收缩成柄状 ,质地
坚脆 , 折断面平坦或略显纤维性 , 黄白色至黄棕色 , 边缘呈不
规则凹凸 ,气微 , 味淡。
3 显微鉴别
3.1 假鳞茎横切面 ①表皮细胞 2~ 3 列 , 扁平 , 外被黄棕色
26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2008 年第 29 卷第 10 期DOI :10.16254/j.cnki.53-1120/r.2008.10.032
角质层;②基部薄壁组织细胞大小相近 , 散在有多数维管束 ,
有外韧形和双韧形 ,略排成 3 ~ 5 圈;③维管束外侧纤维群成
新月形或半圆形 ,木质部有 3 ~ 5 个导管 , 较大;④薄壁细胞中
有草酸钙针晶存在 ,且排列整齐 , 见图 3。
1.角质层;2.表皮;3.草酸钙针晶束;
4.薄壁细胞;5.纤维;6.韧皮部;7.木质部
图 3 落叶石豆兰(假鳞茎)横切面详图
3.2 粉末 棕褐色 , 气微味淡。 ①纤维较平直 , 壁增厚 , 沟孔
明显 ,直径 10 ~ 30μm;②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 , 壁连珠状增
厚 ,散在或成片;③气孔平轴式 ,不易察见;④色素块大量 , 黄
色或棕色 , 直径为 40 ~ 80μm;⑤导管细小 , 多为网纹 ,直径为
10 ~ 20μm;⑥针晶束 ,长 40 ~ 50μm ,见图 4。
1.表皮细胞;2.木纤维束;3.导管;4.色素块;5.草酸钙针晶束
图 4 落叶石豆兰粉末图
4 总广石豆兰素含量的测定
4.1 实验部分
4.1.1 仪器与材料 岛津 UV-VIS 2450 分光光度仪;广石豆
兰 素 (7 , 8-dihydro-5-hydroxy-12 , 13-methy lenediox y-11-
me thoxy l-dibenz[ b , f] oxepin)[ 6] 为自制 , H PLC 面积归一法测
定纯度为 98.5%;本品采自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 , 经云南中医
学院 杨 树 德 副 教 授 鉴 定 为 兰 科 植 物 落 叶 石 豆 兰
[ Bulbophy llum hirtum(J.E.Smith)Lindl] 的干燥假鳞茎;其余
试剂为分析纯。
4.1.2 方法
4.1.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取广石豆兰素 0.0062g , 置
于 50mL 容量瓶中 ,加甲醇溶解 , 定容至刻度 , 精密吸取此溶
液适量 , 稀释至 10m L , 得 77.5 、62.0、46.5、31.0 、15.5μg/ mL
的系列对照品溶液。
4.1.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落叶石豆兰粗粉 3g ,用 10 倍
量 75%甲醇浸泡 , 浸泡 3 次 ,每次 24h。过滤 , 合并滤液 ,减压
浓缩至无醇味 , 分别加入石油醚 、乙酸乙酯萃取 , 回收乙酸乙
酯后加甲醇定容 , 精取该溶液 0.5mL ,稀释 10m L , 摇匀 , 作为
供试品溶液。样品中总广石豆兰素类成分的质量分数以生药
材计算。
4.2 实验结果
4.2.1 测定波长的选择 取对照品溶液 ,于 800~ 200nm波长范
围内测定吸收度 ,结果显示广石豆兰素在 277nm 处有最大吸收 ,
故选择 277nm 作为总广石豆兰素类成分的测定波长,见图5。
图 5 样品紫外-可见扫描光谱
4.2.2 线性关系 精取上述对照品溶液 , 以甲醇为空白 , 于
277nm 处测吸收度 , 以吸收度(Y)为纵坐标 , 广石豆兰素浓度
(μg/m L)(X)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结果表明广石豆兰素在
15.5 ~ 77.5μg/m L 的浓度内线性良好 , 回归方程为 y =
0.00914x+0.09889 , r=0.99966。
4.2.3 样品测定 取供试溶液适量 , 于 277nm 处测定吸收 ,
结果见表 1。
表 1 样品中广石豆兰素类含量
编号 吸光度 含量(%) 平均值(%)
1 0.171 0.263
2 0.170 0.259
3 0.160 0.223 0.241
4 0.158 0.216
5 0.163 0.234
6 0.167 0.248
272008 年第 29 卷第 10 期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5 讨论
通过对落叶石豆兰的植物形态 、药材性状 、显微鉴别及含
量测定等方面的研究 , 表明落叶石豆兰假鳞茎组织中有许多
散在外韧型和双韧型维管束 ,外侧纤维群成新月形或半圆形 ,
木质部有 3 ~ 5 个导管 , 较大;含有许多草酸钙针晶 , 排列整
齐。粉末中纤维易见;表皮细胞碎片细胞壁连珠状增厚;有多
数棕色块;可见排列整齐的草酸钙针晶。总广石豆兰素类成
分含量为 0.241%。
石豆兰属植物作为民间常用的中草药 , 具有滋阴降火 、清
热化痰 、生津养胃的功效 , 主要用于治疗肺燥咳嗽 、肺结核咳
血 、热病烦渴或跌打损伤 、疮疔等。且该属植物在沿海一带及
港 、澳地区常伪作石斛使用。因此 , 本课题以云南分布地域较
多的落叶石豆兰为原材料进行生药学研究 , 为石斛混淆品的
鉴别及发掘石豆兰属药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 , 2005:62.
[ 2] 包雪声 ,顺庆生 ,陈立钻.中国药用石斛[ M] .上海:上海医科大学
出版社 , 2001:29.
[ 3] 张治国,俞巧仙 ,叶智根.名贵中药-铁皮石斛[ M ] .上海:上海科学
技术文献出版社 , 2006:3.
[ 4]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植物志(种子植物)[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2003:666~ 667.
[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第 8卷)[ 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
社 , 1999:678~ 681.
[ 6] Bin Wu , Sh an He , Yuan-jiang Pan.New dihydrodibenzoexpins f rom
Bulbophyl lum kwangtungense.[ J ] .Plan ta Med , 2006:72:
1244~ 1247.
(收稿日期:2008-08-01。)
蠲痹汤加味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32例
李建群
(云南省禄丰县人民医院 , 云南 禄丰 651200)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蠲痹汤;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10-0028-01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
身免疫性疾病 , 属于中医历节病 、顽痹等。其病因和发病机理
至今尚未完全明了 ,发病率及致残率较高 , 是疑难疾病之一 ,
迄今为止尚无特效方法。笔者多年来在临床工作中采用自拟
蠲痹汤加味治疗该病 32 例 ,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32例 ,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 14例 ,女
18 例;年龄最小 25岁,最大 64岁;病程最短 2年 ,最长 17年。
1.2 临床症状 所有患者均以关节肿痛为主症并伴有以下
症状一种或多种 , 如畏寒恶风 , 发热或不发热 , 两手指关节肿
痛如脱等。 32 例 X 线摄片排除骨病。经实验室化验检查类
风湿因子阳性者。诊断标准以 1988 年 4 月全国中西医结合
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修订标准为依据。
2 治疗方法
采用蠲痹汤为基础方。 处方:羌活 20g , 姜黄 15g , 当归
15g ,黄芪 30g , 赤芍 15g , 熟地 20g ,千年健 15g ,寄生 20g , 白芍
15g , 全蝎 5g ,蜈蚣 3 条 , 炙乳香 10g , 炙没药 10g , 炙川乌 30g
(先煎 4h)。患者关节恶风畏寒者加肉苁蓉 、骨碎补;关节红肿
灼热者加生地 、丹皮 、威灵仙;关节积液加泽泻。用法:1 日 1
剂 ,煎汤 600mL , 每次 200mL , 1日 3次。 2 个月为 1 个疗程。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治愈:关节肿痛消失 , 伴随症状消失;好转:
关节肿痛消失 , 但活动时仍感关节隐痛 ,伴随症状消失;无效:
治疗 2 周后关节肿痛有所减轻 ,伴随症状存在。
3.2 治疗结果 32 例中治愈 14 例 , 好转 16 例 , 无效 2 例。
总有效率为 95%, 类风湿因子转阴者 23 例 , 占 95.7%。
4 典型病例
某女 , 37 岁。2006 年3 月 21 日初诊。患者关节疼痛 6 年
余 ,经省某医院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曾服炎痛喜康 ,羟基
保太松 ,布洛芬等药无明显疗效。半个月前因受寒而感两手
指关系肿痛如脱 , 双膝关节肿痛加重 ,夜间痛甚不能入眠 , 晨
起指 、趾关节僵硬肿痛 ,畏寒恶风 , 舌质淡黯 ,苔薄白润 , 脉弦。
查类风湿因子阳性 , 血沉 60mm/ h , X线摄片显示多个指关节
组织及双膝关节间隙变窄及不同程度骨腐蚀。 予蠲痹汤加肉
苁蓉 12g ,骨碎补 15g ,服药后再用药渣热敷于患处。 治疗 10
天 ,诸关节肿痛均减轻 ,夜间已能入眠。服药 3 周后关节肿痛
基本消失 , 关节微恶寒 , 膝关节疼痛显著减轻。 上方去肉苁
蓉 ,又服药 2 周后 , 诸症消失 ,查血沉为 12mm/ h ,类风湿因子
转为阴性 ,守原方巩固治疗 2 个月 ,随访半年未复发。
5 体会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关节腔骨膜性炎症损害为主的病
变 ,属于中医历节病 、顽痹范畴。 肝肾精血亏虚为本 , 复感风
寒湿邪留着或邪郁化热 , 造成营卫气血失调 ,经脉阻滞为其主
要病机。因此治宜补益肝肾 , 祛邪蠲痹为法。方中熟地 , 白
芍 、当归 、黄芪补益肝肾精血;寄生 、千年健祛风散寒除湿 , 舒
筋通络;全蝎 , 蜈蚣活血搜风 , 通络止痛;甘草与白芍相伍 , 酸
甘化阴 , 以防辛燥祛邪而伤阴之弊 , 诸药合用 , 有固本祛邪蠲
痹之功效 ,使关节组织得以荣养康复。同时用药渣热敷患处 ,
对提高疗效亦有一定的帮助。 总之 ,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只要
仔细地辨证 ,根据辨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 , 就能取得满
意的疗效。
(收稿日期:2008-04-04。)
28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2008 年第 29 卷第 10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