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维西野生莲瓣兰生境变化研究初探



全 文 :收稿日期:2007-12-10
作者简介:饶 箐(1981-), 女 , 浙江金华人 , 硕士研究生 ,
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对动植物生境
影响的研究。 E-mail:rq524@163.com
基金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三江并流区” 现
代地表过程及其关联效应(2004D00052)。
维西野生莲瓣兰生境变化研究初探
饶 箐 ,王金亮 ,郭树荣
(云南师范大学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 云南 昆明 650092)
摘 要 中国野生兰多属濒危植物 ,不仅对外流失严重 , 生境破坏也很剧烈 ,对其生境展开研究对保护其苛刻的生
存环境和种质资源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概括三江并流区维西傈僳族自治县野生莲瓣兰的生境特殊性和生境变
化的研究意义 , 进而探讨其研究方法 、难点和前景。
关键词 维西野生莲瓣兰;生境变化;3S技术
中图分类号:S68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90(2008)04-0017-03
  野生兰是兰花珍贵品种的主要来源 ,是选种和
育种的物质基础 ,我国有近 1 247种野生兰花 ,但只
有为数不多的省份拥有野生兰花幼苗资源 ,其中云
南品种最全 ,现已查明的全国 31种兰属植物中 ,云
南有 27种 ,占 96%以上 [ 1-2] 。
全世界所有野生兰均被列入 《野生动植物濒危
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的保护范围 。由于经济驱动 ,
野生兰资源的过度开发已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尤以
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甚。全球 2万种野
生兰中至少有 1 000 ~ 2 000种处于危险之中 ,我国
达 60 ~ 120种 。近几年 ,尤其是国内野生兰集中产
地 ,采集和销售野生种现象非常突出 ,导致资源大量
的破坏和流失。不仅如此 ,我国野生兰科植物资源
数量还时刻面临着种子发育不全 、自我繁殖能力限
制 、生境要求比较苛刻和全球变暖 、森林火灾等各种
自然灾害威胁[ 4] 。
1 维西野生莲瓣兰的特点
1.1 种群特殊性
莲瓣兰(Cymbidumgoeringivar.torlisepalum)栽
培历史悠久 ,虽然归属确认较晚 ,直到 1995年吴应
祥教授编著的 《国兰拾粹 》一书出版才正式被列为
兰属的一个种并确定其拉丁名 ,但莲瓣兰在兰苑中
的一枝独秀和广阔的利用前景已经深入人心 。野生
资源核心分布滇西北三江并流区 ,台湾地区和四川
西部山区有分布的可能性 ,大陆其他地区尚未发现。
莲瓣兰属丛生兰 ,根粗长 、圆润 、光亮 ,径 0.5 ~ 0.8
cm,长 20 ~ 30 cm,有的可达 50cm以上;假鳞茎较
小 ,呈圆球形;叶片形状通常似弓 ,呈碧绿或黄绿色 ,
叶缘有细锯齿 ,主脉两侧分别有两条明亮的主侧脉 ,
叶脉明透 ,一般 6 ~ 7片集生 ,长 40 ~ 50 cm,基部革
质互生抱叠 ,中部稍宽 ,叶尖较锐;花直立 ,花冠由 3
枚萼片和 3枚花瓣及蕊柱组成 ,苞片大 ,每个花葶着
花 2 ~ 4朵 , 偶有 5朵 ,花色多 ,花期 l~ 3月[ 5-6] 。
维西县所产莲瓣兰与其他区域所产莲瓣兰又有不
同 , 根白色 ,粗壮 ,主要特征是叶细 ,叶片宽多在 0.5
cm,长不及 20cm,因而称为 “细叶莲瓣兰” ,除保和
镇外的 7乡 2镇都有野生资源分布。有关专家指
出 ,多花 、多色 、多奇 、清香淳正 、花期长且易栽培的
细叶莲瓣兰是兰族中的皇贵 ,只分布于 “三江并流 ”
极狭窄的区域内 ,维西县可以算作是细叶莲瓣兰中
心产地及莲瓣兰的种质资源基因库 [ 2, 7 -8] 。 2003
年 ,极品莲瓣兰 “奥运牡丹”就采集于维西县与怒江
州交界的陡峭山崖下。
1.2 种质萌发特殊性
由于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 ,中国兰科植物具
有附生和地生种类数目大致相同的特点[ 9] ,不同种
需特定的传粉者来帮助实现受精。莲瓣兰属地生
兰 ,虽然种子巨大 ,但细胞分化不完全 ,不含胚乳 ,在
幼叶进行光和作用之前不能萌发所需物质 ,需要与
真菌共生 ,自然繁殖困难。如果生境不断地遭受自
—17—
第 27卷第 4期
2008年 8月               中 国 野 生 植 物 资 源ChineseWildPlantResources            Vol.27 No.4Aug.2008
然和人为土地利用的改变而改变 ,就会影响真菌的
生长 ,同时阻碍兰花种子萌发和生长 [ 10] ;如果整株
根茎被挖走 ,该片区域也很难再有该种兰花种质。
1.3 地域特殊性
维西县地处滇西北 “三江 ”并流腹地 ,隶属迪庆
藏族自治州 ,是云南 “野生莲瓣兰 ”的原产地之一 。
在澜沧江大峡谷海拔 1 500 ~ 2 500 m的地段 ,以巴
迪乡(1 860 m)、叶枝镇 (1 770 m)、康普乡(1 830
m)、白济汛乡(1 700 m)、中路乡(1 640 m)和维登
乡(1 650 m)分布较多。这些地方广布叶脉状的澜
沧江支流 ,流程短 ,相对高差多超过 1 000 m,对地表
深度切割 ,形成险峻的高山峡谷[ 7] 。森林覆盖率
高 ,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林下荫蔽度一般大于 60%,
空气湿度 60% ~ 80%,土壤常年保持湿润 ,养分含
量高 , pH值在 5.5 ~ 6.5[ 8] 。
1.4 气候特殊性
维西县地处低纬度高原 ,属山地季风气候 ,干湿
季分明 ,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夏季大部分地区湿润
多雨 ,且变化无常 , 冬季干暖晴朗 , 降水量特少 。
“十里不同天 ,一山分四季 ”生动地概括了维西县的
气候特点。在细叶莲瓣兰的主要分布区域澜沧江河
谷地区 ,是 “干暖河谷气候 ”,并带有向上部 “干温河
谷气候 ”的过渡特征 ,气候温暖而干燥。这一气候特
点对细叶莲瓣兰的形成和演化极其重要 ,使其向其它
组成植被的大多数植物一样具有旱生生态特征 ,并带
有向上部 “干温河谷”植被的过渡特征 ,即叶比较细。
这一区域年平均气温 10.5 ~ 15.3℃, ,最冷月(1月)平
均气温 2.7 ~ 7.6 ℃,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 17.5 ~
22.4℃,全年无霜期 6 ~ 10个月。年平均降雨量为 900
~ 1 000mm, 2月开始降水 , 3月即进入第一个雨季 ,一
般延续至 4月末 ,为 “春雨期”,当地称 “小雨季”,降水
占全年的 28.4%;6 ~ 10月为 “大雨季”多雷阵雨 ,降水
量占全年的 45.5%[ 7] 。
2 生境变化研究意义
近几个世纪以来 ,由于自然和人为引起的生境
丧失 、破碎化和退化 ,使很多濒危物种局部绝迹 ,而
且资源过度利用和生境破坏相互影响 ,加剧了濒危
物种的灭绝趋势 。
(1)生境苛刻 ———生境保护的重要性
野生莲瓣兰对生境要求很苛刻:大多生长在海
拔 1 500 ~ 2 500m的云南松 、栎类混交林下 ,特别喜
欢生长在栎树较多的半山背阴坡上。这些地方大多
有疏松的黑褐色腐殖土 ,这种土质既通风透气 、排水
良好 ,又有充足的养分 ,土壤中的酸碱度也适中。莲
瓣兰性喜阴凉 ,上层林木郁闭度 0.4 ~ 0.7,加上林
下的灌木 ,上层植物盖度 50% ~ 80%,从而能保持
湿度在 60% ~ 70%,光照主要是来自林内的散射光
和少量的直射光。
换位思考野生莲瓣兰苛刻的生境需求 ,该区域
的原始生态环境是很好的 ,其生境更应加强保护。
因为每一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均占有一定的生态位并
发挥着特殊的功能 ,同时也影响着其它物种 ,是生态
系统中物质循环的一个环节和能量流动的中转
站[ 11] ,如果生境发生剧烈变化 ,影响了野生兰特定
狭窄的生存环境 ,不仅野生兰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甚
至消失 ,同时也会引发其它复杂的生态连锁效应。
因此 ,对野生兰潜在生境进行研究 ,是保护其生境可
持续发展的前提之一。
(2)生境破坏———生境保护的迫切性
根据野外考察 ,维西多山 ,山里多雪山融水的溪
涧 ,适宜莲瓣兰生长的栎类混交林在海拔 2 000 ~
2 900m左右分布很多 ,而且还多有珍贵的珙桐和
红豆杉分布。栎类直径多 0.5 ~ 1 m,林下腐殖质很
厚 ,多灌木和较大的蕨类 ,倒木 、倒木附近和树龄较高
的树干上多苔藓野生菌。从河谷地带往海拔3 000 m
左右的深山里行进 ,适宜野生兰的生境区域 ,都有人
为环境的影响 ,如有药农上山采药材的 ,有在特定季
节进山拣野生菌的 ,有赶着牛羊到亚高山草甸和高山
草甸放牧的 ,有砍伐用材林的 ,也有单纯挖野生兰的 ,
都对野生兰生境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维西县当地林业局对大部分的生态林都采取 6
年以上的封山育林政策 ,所以 ,虽然砍伐林地和林地
变耕地的现象还时有存在 ,但并不构成对野生兰生
境的直接威胁 。对生境影响和破坏最严重的是各乡
镇几乎都在修建小水电站和进矿山的公路 ,无论是
政府或是私人投资建设 ,由于主管单位和作业人员
未有强烈的环保意识 ,因此整个建设过程缺乏必要
的环境监督和适当的环保措施。
野外调查所到叶枝乡格丁三级电站 , 海拔约
3 200m,除了盘山公路 ,还有马帮为水电站运输物
资而走出来的山路 。沿途随处可见被随意丢弃的垃
—18—
                     中 国 野 生 植 物 资 源                第 27卷
圾 ,与周围优美的生态景观构成强烈的对比 。有路
通往深山后 ,出现了所有可能的人类活动 ,加剧了对
环境的影响程度 。同时 ,修建公路都需要先砍倒很
多乔木 ,然后用炸药把路炸开 ,再用推土机撵平 ,多
余的泥石除了铺设路段 ,几乎全部直接往坡下倒 ,公
路沿途坡下植被多被泥石覆盖和推倒 ,公路边的裸
露坡体基本没有垒石做一个山体防滑的措施。
由此 ,在生态已经处于脆弱的区域 ,任何稍微剧烈
的人为影响和动物影响都会对野生兰苛刻的生境产生
负面效应 ,既而加速生境的片段化 ,使濒临绝迹。
(3)生境丧失 ———生境保护的必要性
中国虽然是世界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
被称为 21世纪的基因资源黄金宝地 ,但也是野生植
物资源流失情况非常严重的国家之一 。比如被列为
禁止野生来源植株进行国际贸易的兜兰 ,我国仅有
的 18种野生兜兰 ,目前几乎全部流失海外;外商因
收购麻栗兜兰 ,把云南文山地区的所有兜兰几乎毁
灭殆尽 [ 1] 。研究维西细叶莲瓣兰的生境变化关键
意义也就在于更好地保护维西的细叶莲瓣兰种质基
因和野生兰生存环境 ,未雨绸缪 ,防止维西莲瓣兰成
为下一个麻栗兜兰。
国内外针对维西野生莲瓣兰生境变化的研究还
较少 ,目前主要有一篇由学者祁福云于 2004年公开
发表的 “维西莲瓣兰资源保护与开发对策 ”。综合
上述 ,什么样的生境最适宜野生兰莲瓣兰生存 ?如
何在不断变化地生境条件下使野生兰资源可持续发
展 ?如何保护现有野生资源分布区? 如何恢复遭到
破坏的生境条件 ?尽早对野生兰生境及其变化展开
研究 ,提出适宜的生境保护和恢复方案 ,有助于野生
莲瓣兰物种基因的保护。
3 研究方法 、难点与展望
莲瓣兰对生境的要求较其他植物更为苛刻 ,可以
利用其生长与生存状况来指示生境的变化 [ 10] 。首
先 ,制定一套适合维西县野生莲瓣兰的生境适宜性评
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其次 ,确定野生莲瓣兰主要分布
区地类植被类型 ,基于 3S技术 ,对维西县多个时段遥
感影像数据进行 LUCC(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
分类 ,并对土壤类型 、养分 、地形条件 、气候数据等矢
量化 。最后从时间和空间出发 ,分析单一和叠加生境
因子发生变化后对野生莲瓣兰生长的影响。
研究难点有以下几点:①莲瓣兰多地生 ,无前人
研究基础 ,野外实地调查并确定详细立地条件比较
难。因为野生兰分布区小而分散 ,需要研究人员向
当地采兰农做详细的调查后 ,再确定调查区域 ,并找
到合适的当地向导一同前往勘察 。②兰花对生境要
求苛刻 ,其光照 、温度 、湿度等都是需要长期监测的
数据 ,分布区的森林郁闭度 、植被及腐殖质 3个生态
学指标数据也不容易收集 。 ③技术实现难度较大。
相关数据如气候数据很难收集 ,因为维西县自建国
起只在县城设立了一个气象站点 , 其他乡镇计划
2008年后才建站 ,所以历年气象数据单一 ,不能体
现全县整体气候情况 ,只能通过插值法获取全县气
象数字图 ,精度不高。 ④精度评估体系尚缺。如何
制定莲瓣兰生境评价指标和评价准则 ,是进行生境
变化研究和分析的基本知识体系 。
如果能解决上述生境变化研究问题 ,将对保护
野生莲瓣兰有重大的贡献 ,可为野生莲瓣兰生境保
护提出可行建议 ,并对处于三江并流腹地的维西傈
僳族自治县生境条件及其珍稀动植物保护和生态建
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 1]  关文灵 ,李枝林 ,余朝秀 ,等.云南野生兰花资源的多样性及其
引种驯化 [ J] .西南农业学报 , 2006, 19(4):688-691.
[ 2]  陈于敏 ,王建军.滇西特有的珍惜兰属资源———莲瓣兰 [ J] .云
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5, 20(5):746-748.
[ 3]  罗毅波 ,贾建生 , 王春玲.中国兰科植物保育的现状和展望
[ J] .生物多样性 , 2003, 11(1):70-77.
[ 4]  李翠芳 ,贾桂康 , 粱云贞 , 等 ,兰花资源的破坏现状及其保护
[ J]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5, 22(4):123-125.
[ 5]  李兴汉.莲瓣兰 [ J].花木盆景 , 1996(5):6.
[ 6]  李少峰.莲瓣兰鉴赏 [ J].农村实用技术 , 2002(5):19-20.
[ 7]  祁福云.维西莲瓣兰资源保护与开发对策 [ J] .林业调查规划 ,
2004, 29(2):105-108.
[ 8]  薛润光 ,和寿星 ,李兆光 ,等.莲瓣兰保育现状与开发利用 [ J].
林业调查规划 , 2007, 32(3):94-97.
[ 9]  李 鹏 ,唐思远 ,董 立 ,等.四川黄龙沟兰科植物的多样性及
其保护 [ J] .生物多样性 , 2005, 13(3):255-261.
[ 10]  田怀珍 ,易绮斐 , 邢福武 , 等.澳门兰科植物现状及其保育
[ 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 44(增刊):247-250.
[ 11]  王燕.中国兰科花卉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 D] .中国
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2004.
[ 12]  杨玉珍 ,胡如善 ,孙天洲等.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几种珍稀濒危
兰科植物调查研究 [ J].武汉植物学研究 , 2003, 21(5):429-
433.
—19—
第 4期                 饶 箐 , 等:维西野生莲瓣兰生境变化研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