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湖北农学院学报 , 一` ( J ) : 8~ 1 5 , 一99刁
.
b ” “ oj l石必“ J匆瓜` 如` 。 必钾
二棱皮大麦分萦及成穗规律的研究’
王鹤卿 陶采成
(湖北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 ,湖北 江陵 招刁1 03 )
摘 要 在适宜播期范围内 ,大麦 出苗后 20 d 左右 , 芽稍节鱿开始分菜。 丰冬性品种 (包括
弱未性品种 ) ,其分 桑期约 6 ~ 75 d , 占全 生育期的 37 %一程% , 其中有效分莫期 占 13 % ~
19 %
。 各级分粟的成德数 占总成德数的比值 , 主德 占 26 % ~ 27 % , 一级粟德占 39 %一 60 % ,其中
I 和 I 粟成德 占 3 3 %一 5 8% 。 为了实现丰产 目标 ,应须选育分粟力中等 ,成德率高的品种 . 栽培
上要求施足底肥 , 捉 壮苗早发 , 控制二 、 三级分粟滋生 , 协调好个休与群体问的发育关系。
关键词 二徒皮大 麦 ;分桨特性 : 成德现律
中图法分类号 5 51 2 · 3 0 1
大麦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并 已向再高产和超高产方向发展 。 因此进一步研 究大麦
的分龚和成穗的规律 ,对实现目标产量 ,具有重 要的实践意义 ,亦可作为确定育种 目标的
依据 .
1 试验设计与方法
L l 栽培水平
试验均在湖北农学院大麦试验基地进行 ,粘质壤土 , 肥力中等 ,每 6 6 . 7澎施饼肥 75
kg
,尿素 s kg , 过磷酸钙 25 kg ,混合作底肥 , 另用 s kg 尿素作种肥 ,一般不再追肥 . 前作黄
豆 。 土地耕整后 ,于 n 月上旬播种 ,横行条种 ,行距 25 c m 。 基本苗 16 ~ 18 万株 , 其它管
理同大 田 ,产量水平为 2 5 0一 3 0 0 k g / 6 6 6 . 7 m 2 .
1
.
2 试验方法与参试品种
本试验结合品种比较试验和施肥 、 播量 、 播期 等栽培试验进行 ,定样行 、 定株追踪观
察 ,三天一次 ,按株式图记载 .
参试品种 : 早熟 3 号 、 沪麦 魂号 、 沪麦 6 号 、 浙皮 1 号 、 鄂啤 2 号 、 鄂皮 5 号 、 澳麦 1
号 、 澳麦 2 号 、 澳麦 3 号 、 67 一 1 1 28 ,均为长江中下游种植面积较广泛的大麦品种 ,属半冬
性 , 弱春性或春性二棱皮大麦 。
. 收稿 日期 : 19 9 4一 0 6一 2 5
湖北省教委科研荃金资助课题
4 期 王鹤卿等 :二校皮大麦分菜及成德规律的研究
2结果与分析
2
.
1大麦的分获特性
2
.
1
.
1大麦分粟起 步早且时期长
大麦分萦力较强 , 出苗后 20 d左右 ,芽鞘节就开始分萦 , 比小麦早一个叶位 。 而且部
位集中 。 理论上讲 ,大麦有 6个叶位 (不包括芽鞘节 ) 可发生分菜 l1[ 。 但在大田群体里 ,主
茎分萦一般只有 4个叶位 ,偶尔第 v 叶位发生分萦 ,但生命力不强 , 易夭折 ,第 VI 叶位不发
生分萦 。 根据对 7 个半冬性 (包括偏春性种 )二棱皮大麦追踪观察结果 (表 1 ) , 各叶位分萦
发生株率 I 和 ! 叶位为 1 0 % ~ 9 9 . 3% ; l 叶位为 8 6 . 4% ; vI 叶位为 41 . 2% ; v 叶位为
10 写 ,依次大幅度递减 。 二级分葵多发生在一级分萦的低位萦上 , 以 I : 和 1 1 发生频率较
高 ,分别为 52 . 3%和 3 . 2写 。 成穗也占优势 。 中密度情况下 ,三级分萦发生极少 。
大麦分孽力较强 ,例如湖北省推广的鄂 l卑 2 号大麦 ,分葵力中等偏上 ,每 6 6 . 7 砰 基
本苗 16 一 17 万株 ,越冬萦数 朽 万左右 , 田向最高 醒数可达 12 . J 万 ,平均每单株有 6 . 8
个分终 。 定株观察的 巧 株中平均单株分萦 8 . 9 个 , 其中最高的有 n . 3 个 , 说明大麦分龚
力较强 。
表 1 二棱皮大麦各叶位的平均分获及成德率表
_ _
、 _
_ 一 级 分 秦项 目 主 茎—一 一 A 1 1 l lV V各叶位分萦发生株率各叶位成穗率 ( % )各叶位成穗数占总成穗数百分率 ( % )飞一 1 1 00 . 0 63 。 430 , 27 . 5 9 9 . 37 2 . 118 . 0 1 00 . 062 . 118 。 9 4 1 . 21 8 . 1 1 0 . 01 . 4 30 . 0 7月,11nU…ǎ匕叮才. .且八月勺d19 9 .2 7 . 0 。 19O甘11:qU,丽 曰 二 级 分 菜A卜 :各叶位分菜发生株率各叶位成稼率 ( % )各叶位成称数占总成穗数百分率 ( % )悦一 l 1 8。 98 。 61 . 22 . 2 4 5。 77。 91。 6 5 2。 316。 64。 8 28 。 77 . 01 . 0 2 2。 78 。 50 . 9 3 3。 212 。 33。 72 . 2 3 . 8 。 6 3 . 7 1。 3 6。 30。 0 2。 10。 0 0。 10 . 0 0。 2据观察 ,在湖北省生态条件下 , 10 月底至 n 月上旬播种 ,偏春性品种的分萦期为 6d ,占全生育期 1 78 d 的 37 % ,其中有效分萦期占 13 % ;半冬性品种的分萦期 76 d ,占全生育期 1 8 2 d 的 4 1 . 5% ,其中有效分葵期占 19 % . 说 明有效分萦期并不长 ,一般冬至为有效萦的终止临界期 。
2
.
1
.
2 冬性越强 的品种分粟力也越强
据几个不同生态型的二棱大麦品种分萦力比较 (表 2) ,偏冬性品种澳 3 强于半冬性
品种澳 2 ,鄂啤 2 号 , 又强于偏春性品种澳 3 和 67 一 1 1 28 . 以鄂啤 2号为对照 ,其越冬萦数
平均每单株比澳 3 少 1 . 8 个分萦 , 比春性品种多 0 . 28 ~ 0 . 82 个分龚 ,差异 明显 . 越冬
后 , 由于高位萦和二 、 三级分萦的发生 ,偏冬性品种澳 3 所形成的最高萦数达 2 14 万 /
湖 北 农 学 院 学 报 1 4卷
“ 6 . 7 m 2 ,相当于半冬性品种的 1 . 72 一 1 . 65 倍 ,偏春性品种的 2 . 5 一 3 . 2 4倍 。 资料还反应
出 ,冬性越强的品种 ,分萦期也越长 。 所以偏冬性品种有三级分萦 ,相反 , 偏春性品种的二
级分龚和一级分萦的高位萦发生都不多 。
表 2 不同 种分获力的比较
代表品种
鄂啤 2 号
( C K )
生态形
半冬性
基本苗
/万株
总 菜
总分粟数 /万 单株分萦 比 C K
0
.
0 0
最 高 总 萦
总分菜数 /万 单株分萦
谧一冬
1 6
。
8 52
.
8 3
.
14 1 2 4
。
5 7
.
4 1
比 C K
0
。
0 0
6 7一 1 1 2 8
5 0
.
4
5 4
。
4
8 5
。
5
4 8
。
2
一 0 . 2 8
0
.
0 4
1
.
8 8
一 0 . 8 2
8 4
.
0
1 2 9
.
5
2 1 4
。
0
6 6
。
0
8 0
5 7
1 2
。
5 9
3
.
9 3
一 2 . 6 1
0
.
1 6
5
.
1 8
一 3 . 4 8
ǎ匕8,J一bǎ乙,卫八目8
.…2,dl`JZ亡曰11n“8.…叮产,`JōbJ.卫毛里勺几旧1,12曰澳
注 :本材料取于 1 9 9。一 1 9 91 年度鉴定团 ,澳麦从澳大利亚引进 ,表中面积单位为 6 67 淤 。
2
.
1
.
3 不 同播种童 的分粟特性 1LJ
据鄂皮 5 号不同播种量试验的结果 (表 3) 分析 :
表 3 部皮 5 号不同播种 t 的分获成抽动态平均值
播种量
/ kg
基本苗 越 冬
/万
右。 95
总 菜 最 高 莫 数 有 效 穗 占有效穗写
占总萦% 粟数 月 /日 穗数 占总莫 % 主穗 分粟穗 穗 /株
5
通,119一匕8d.i一b0
.…勺口UO乙`,1八占OJ,1口L动.ō11),52ōb.…月,,U确U5J.l,口32八`lJ,9d807.,JS.…一匕11,曰73勺`口曰J,0 5口曰79,才书1工btl72.…120山97户月,JQ目3J,3口曰Qé,l.…月,90`O一bQ曰,dJ勺月J2 / 2 62 / 2 02 / 1 3
2 / 4
元 / 2 7
7月30.8392102
一bJ,ó吕月了0S 7J’1nUq
.…QU5QJS一b,`OQ目0曰,d8 。 6 5
1 0
.
6 5
1 2
。
6 5
1 2
。
5 0
16
。
85
2 0
。
5 0
2 4
。
3 0
39
。
6
4 1
.
5
4 4
。
1
注 : 资料来源于 19 92 ~ 19 9 3年度描种盆试验三次重复平均值 。 表中面积单位为 6 “ . 7m 2。
( l) 播种量低 ,基本苗和越冬粟数总数减少 , 但单株分萦力和成穗率提高 ,无效分萦
增多 。
( 2) 在试验范 围内 ,随着播种量的增加 ,分萦期缩短 , 最高萦数到来的时间提前 ,播量
12
. “ kg 的比 4 . 6 kg 的提前到来一个月 . 湖北省在正常情况下 ,最高萦数到来的时间一
般为二月初 。 若最高萦数超过 1 20 万 6/ 6 . 7 耐 以上 , 往往造成麦林问荫蔽 ,助长基节伸
长生长 ,杆软易发生倒伏 .
( 3) 欲实现 35 0 k s / 6 6 6 . 7 扩 的产量 ,千粒重 相 g ,穗粒数 2组粒左右 , 需要有效穗 朽
万 。 其苗萦结构 , 以基本苗 18 ~ 20 万株 ,越冬总粟数 45 一 50 万 ,最高总夔数 90 ~ 1 10 万为
宜 。
2
.
2 大麦的成穗规律
穆数是构成大麦产量三要素中的主导因素 ,往往达极显著正相关水平 .l[ 5〕 ,这是一般
规律 。 影响成穗率的因素很多 ,本试验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分析 :
2
.
2
.
1 不同叶位分菜的成德规律
在适宜播期下 , 参试的半冬性和弱春性品种 ,各叶位成穗数占总穗数的平均比率 (表
4期 王鹤卿等 :二棱皮大麦分菜及成德规律的研究
1)
,主穗为 27 . 刁士 ` . 3个 , 芽鞘节为 7 . 5士 2 . 5个 , I 叶位为 18 士 2 . 9个 , I 叶位为 18 . 9 士
3个 , l 叶位为 1 士 2 . 2 个 , W 叶位为 3 . 9士 3 . 1 个 。 一级分萦穗占总穗数的 5 9 . 3 7 % , 二
级分萦穗占 13 . 37 % 。 根据定株观察 , 主穗与分萦穗的比值为 1 : 2 . 6 5( 表 1 ) 。 试验还表
明 , 成穗率均随叶位的上升而递减 (除芽鞘节外 ) . 在正常情况下 , 主穗均可成穗 , I 和 I
叶位龚的发生率 1 0 % 一 9 9 . 3 % , 成穗率 72 % 一 62 % , l 叶位发 生率 86 . 4% , 成穗率
3 7
.
1%
,
W 叶位发生率 41 . 2 % , 成穗率 18 . 1% , 第 v 叶位发生率只有 10 % , 基本不能成
穗 , 大田中第 vI 叶位不发生分龚 。 二级分萦多发生在 I 和 I 叶位的一级分萦及芽鞘萦上 ,
其成穗数占总穗数 的 l d . 8峨% ,穗小千粒重低 。 三级分葵极少 ,也不成穗 。
根据多年观察 : 拔节期具有 5 片叶的分粟可以成穗 ,具有 4 片叶的分萦部分能成穗 ,
具有 3 片叶的分粟不能成穗 。
.2 .2 2 不同密度下 各叶位分桑的成德规律
根据鄂皮 5号不 同播种量试验 (表 3) ,基本苗与主穗占总成穗数的比率间 ,为显著正
相关 (r 一 0 . 9 9 1 ) , 而与单株成穗数呈显著负相关 (r - 一 0 . 9 8 2 ) , 且有 6 % ~ 78 % 的分萦
不能成穗 ,而且密度越大 ,分粟成穗率越低 。 从数据和 田间群体长相分析 ,笔者认为 : 基本
苗超过 24 万株 ,主穗占总穗的 50 %以上时 ,二级分爽及一级高位萦不能成穗 , 最高萦数
到来的时间早 ,易造成麦林荫蔽 , 带来不利后果 。 基本苗在 13 万株以下时 ,要取得 3 0 k g /
6 6
.
7 m
, 以上的产量 , 必然以分 鲤穗为主 , 主德与分孽穗的 比值为 1 : 2 以上 ,无疑会使
分莽期延长 ,无效分 孽增多 ,消耗 养分 ,籽粒均匀度差 ,也难于实现产量目标 。 大 田实践证
明 , 采取 “ 中群体 、 壮个体 、 主穗与分萦穗并重 ” 的种植策略 , 使个体和群体得到协调发展 ,
主穗与分萦穗比值为 1 : l , 2一 2 时 ,是实现大麦 “ 两高一优 ” 的可靠途径 。
2
.
2
.
3 不 同播期对成穗的 影响困
根据鄂皮 5号和浙皮 1号分期播种试验定株追踪观察结果 (表 幻分析 : 10 月 25 日前
播种 , 由于前期生长发育快 ,二月上旬拔节 , 抗寒力低 ,容易遭受冬春寒流冻害 ,主茎成穗
率分别下降 20 %一 30 % , 单株成穗 比 n 月 1 日一 8 日适期播种的单株分萦降低 1 个左
右 . 1 月 巧 日以后播种 , 由于分萦期推后 ,温度逐渐降低 ,越冬总萦减少 ,成穗率开始下
降 ,分萦穗 比最佳播期少 0 . 5 ~ 1 个 , 提高了主穗在 总穗数中的比值 , 分别为 2 7 . 3% 和
3
.
4 纬 。 所以 n 月上旬为 最佳播种期 ,单株茎萦数为 9一 1 0 . 8 个 ,单株成穗数 3 . 43 一 4
个 。
2
.
2
.
4 各级趁 的粗数及 拉重 的比较
通过三个半冬性二棱 皮大麦的观察 ,各级穗的粒数及千粒重存在着如下相关性 (表
5少。
( l) 各级穗的粒数和 千粒重存在着依次递减的趋势 。 三个品种平均主穗有 26 . 65 粒 ,
比 I 位穗多 1 . 52 粒 , 比 I 位穗多 9 . 32 粒 , 比芽鞘节穗 多 3 . 65 粒 。 主穗千粒重平均为
4 4
.
9 2 9
,高于 I 位穗 2 . 2 2 5 , 高于 I 位穗 2 . 0 8 5 ,高于芽鞘节穗 7 . 7组 g ,高于二级秘 1 1 . 0 2
9
. 所以二级穗和芽鞘节穗一样 , 穗小粒轻 ,要控制二级分萦滋生 ,特别是啤酒大麦 ,要求籽
粒均匀度高 ,应引起注意 。
( 2) 任何一部位的旗 、 穗 、粒的发育受到障碍或夭折缺损 ,均会造成相邻部位的萦 、
穆 、粒得到更优越的发育条件 ,从而得到一定的补偿 。
湖 北 农 学 院 学 报 14 卷
表 ` 不同播期茎获成抽占总抽数的比值
品 种 播 期 主 一 一 级 分 菜枯一 二级分粟o ~ :1 0一 :碧 臀7.80 6 5. 6109.978.0 .7确b nù n Ug月了.八 Un 6幼曰Qù丹乙八`,且月了那皮 5 号 0。 06。 2,OùUj .二…印J9311ùbj.l,乙曰自J.1L.3.97213.`二,ù乃`2` .1,d浙皮 1号 ,了11:nù一bsnU9ùUUd112,ù1 0/ 2 51 1 / l1 1 / 81 1 / 1 510 / 2 51 1 / l1 1 /81 1 / 1 5 1 8。 41 8 . 7 1 1。 01 0。 l6。 06。 006 . 77 . 51 1 . 0 2 2 . 5 2 2 . 0 1 0. 019 . 8 15 . 4 4 . 02 1. 2 1 3 . 4 6 。 62 7 . 3 1 8 . 0 0 . 01 9 1 6 9。 02 0 . 3 13 . 3 6 . 02 2 . 2 1 1 . 0 01 9 . 6 1 1 . 0 0 2。 83 . 83 . 43 . 12 . 93 . 54 . 03 . 0表 5 大麦各级德的粒数及千粒里比较表
项 目 品 种 主 秘 一 级 穗 二级穗总数
nùOJ六U一b0,J,8.…O口n甘O曰7`,19`` .咬U穗实粒数 护麦 4 号早熟 3 号护麦 6 号
沪麦 4 号
早熟 3 号
护麦 6 号
2 7
。
0 0
2 4
。
2 0
2 8
。
7 5
52
。
0 9
4 1
。
2 9
41
。
3 9
芽鞘节
2 0
。
0 0 2 7
。
0 0
22
。
40
2 6
。
0 0
47
。
0 4
39
。
7 5
4 1
。
3 1
1 6
。
6 7
18
。
00
2 1
。
5 0
4 4
。
7 5
33
。
7 8
40
。
0 0
2 4
。
2 5 2 3
。
00
千粒重 /克
37
。
00 33
。
8 3
30
。
8 2
33
。
03
丹J,.月八6的口恤口决匕一勺U工b217385
3 讨论
( l) 虽然大麦分萦力强 ,分萦时间长 ,但有效分萦期并不太长 。 半冬性品种和弱春性
品种的有效分萦期 ,分别占全生育期的 19 写和 12 % 。 根据追踪观察 , 其有效分萦终止期在
12 月 2 0 日左右 , 偏冬性品种可延迟到 12 月底 。所以要争足穗 、 创高产 ,除适时播种外 , 必
须 “ 早促 ” , 促早发 、壮长 。
( 2 ) 构成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总有效穗数 . 有效穗数除主穗外 , 多为 I 和 I 叶位的一级
分萦穗 。 籽粒大小均匀度 , 也是 I 和 I 叶位的一级分萦穗与主穗相近 。 因此 ,在栽培上要
控制二级分萦发生使之适度 . 其主要策略是 : 基本苗不能低于 15 万株 / 6 6 . 7 时 ;施足基
肥 , 不追腊肥 ,选育分葵力中等成穗率高的品种 。
( 3) 由于大麦分萦力强 ,为协调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大面积生产以 “ 中群体 、壮个体 ”
为上策 。 欲实现 3 50 k s 6/ 6 . 7 m 2的产量 ,主穗与分萦穗的比例以 1 : 1 . 2一 1 . 5 ,满幅播种基
本苗 18 一 20 万株 ,越冬总萦数 朽 万左右 , 最高总萦数 (2 月上旬 )不超过 1 0 万为宜 。
( 4) 根据湖北省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 ,为充分利用 生长季节和有效分萦力 ,选育半冬
性和弱春性二棱大麦品种为宜 . 因为春性较强的品种易年前拔节 , 生育期短 ,产量不高 。
冬性较强的品种成熟迟 , 无效分萦多 ,赤霉病及叶病重 , 也不适宜 。 同时 , 由于半冬性和弱
春性大麦品种 ,春化阶段要求温度不太严格 ,所以播种期弹性大 , 特殊情况下可以迟播到
1 2 月上旬 , 以密补迟 ,仍可取得较高产量 。
4期 王鹤卿等 : 二棱皮大麦分菜及成铭规律的研究
参 考 文 献
翁训珠 .大麦产 1琴官形成特点和找培技术关健 .大麦科学 , l , 5 6 (月 ) : 20~ 2 2
刘保初 . 二枝大麦分菜特性观寨 . 大麦科学 , 19 2“ ) : 19 ~ 21
赵远迟 . 大麦拍期对植株生产及产 1 的影响及适宜播期 的研充 . 大麦科学 , 1 9 8 6 (4 ) : 9一 14
翁训珠 , 叶信璋 . 大麦产 1 器官形成特点和 钱培技术 . 大麦科学 , 19 8 7 ( 1 ) : 2 一24
王鹤卿 , 陶未成 . 部啤 5 号大麦高产配套措施的研究 . 湖北农学院学报 , 19 94 ( 2) : 6~ 13
王鹤卿 , 陶米成 . 播种期对部皮 5 号大麦的产 1 及性状影响的研究 . 湖北农学院学报 , 19 例 ( 3) : 1 9一
2 5
S t u id es o n iT l
e r i n g an d E滋r oF r m a t i o n
in T W-O r o w e d aB
r l e y (从犷触朋 价今砚 L . )
Wan g H
e q i gn T
a o C减i e h e n s
( Z石心d 构该川如汉 〔劲丛罕 ,而 J叻吻 了翻劝 4 34 1 0 3 )
A bs t
r a e t 粘 t匕 1 : p r叮吧 r so v厅n g d a t e , the co lo tP il e n记 e 比脚 ot it l e r fo l o w 如9 2 0 d 详旧怡 ir or t o ` 甘 le y
涨力司山1 9 。 ;ne r g en 沈 . 1飞岭 tile ir 飞 t王mc o f , 改 l u 一 w in ter var ie it se ( i解 lu d de w ae k s P r in g va ir e it 。 ) las det a b以 J t 6 6~
7浏 . jT u e山名 t~ a叱 e f r c o v e tilc 血 9 t i二 axon u n t司 fo r 37%一 4 2肠 an d 13% ~ 19 % of ilf e s钾 11 ser lx ,二d y ,
ly
,
A m砚 19 ar t es o f 七h e f crt il e car r
,
m比 ; u f v ar l以巧 le v山 of t沮口. v e sr us ht e t以 a l f o jrt le e a r n u m be r 月比 。 卫u n
easr
a
~
r曰 f or 2 6%一 2 7% , ht 。 少川坦 r y t沮 er 加 g e。
~
.目 for 39 % ~ 6 0 % , o f w hi c h b眺b l s t a l记 Zn d
曲 er 访 g ~ ~ un 目 fo r 3 3% ~ 5 8%
.
n 姆 v胡 eyt , w ` 湘出 r川er 吨 曲山 t y was sn ter l l袄幻j a et an d f er ilt e eaz r a协
w a s 加 hg , s b o !u d 比 c b o 淡幻 仍 r创习血沁 t he 垃gh 一厂 el d in g 由琳口低 I n cu 】it va t i on , j t w as 仪沈巴里泊 r y t o a PP ly 比眨巴
f e川五ez sr , : f n d e n t ly , s t s。 , ,匕 t e 硫 , r此 s仪川 l in g t o g er n u n a比 aer l y , in ih bi t t he , 兄 o dn ar y a n d 忆 n 证叮 e a” t o m u 卜
it P ly
, 。 。 。 r d』l u t e ht e fa v o r a b l e d e v e 1OP 附n t r e ld t i佣 比 wt e n ht e i闭 i城 d u a】 P la n t an d l洲扣 u l a t i o n ·
K e y w o
r
ds l ,w
o 一 r o w曰 b a r l e y : T lle ir n g f ca utr e .〔冶r一 of r n山 1 9 al w
(审稿 : 张超美 .编辑 : 衰丽华 )
第一作者简介 :王鹤卿 ,女 , 58 岁 ,湖北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