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优良观赏竹新品——花叶近实心茶秆竹



全 文 :木本大观园
.优良观赏竹断品
花叶近实心茶杆竹
花叶近实心茶秆竹是近年发现的近实
心茶秆竹的一个新变型 。2 03 0年 1 0月 , 笔
者在福建古田县西部海拔 550 米的一个山
场进行外业工作时 , 偶然发现了这种与众
不同的竹子 。 其主要特点是叶片上有一至
多条宽窄不一的浅黄色彩条 , 秆高一般在
.0 5

.2 2 米左右 , 是一 种非常好 的观赏
竹 。 2004 年 5月 , 我们再次到该山场进行
调查 , 采集标本 , 发现个别竹株抽穗开
花 。 根据该竹子的地下茎与地上部分的形
态特征 , 初步定为茶秆竹属 ( 又称青篱竹
属 ) 的一个新种或该属某个竹种的变种 。
目前发现的这种竹子面积较小 ( 约
.0 2 5公顷 ) 。 为了进一步搞清楚该竹 的属
性 , 当年 10 月 , 我们邀请福建农林大学已
退休的树木分类专家郑清芳教授到现场观
察 。 他确定为茶秆竹属近实心茶秆竹的一
个 新变型 , 定名为花 叶近实心茶秆 竹
SP
e u而 s as a s u b s o li由 .s 五 hC e n e t .C K
Sh e鳍 f a u ir e o m a .J .C Z h e gn e t Q. .F
hZ
e
gn
, 并在 《广西植物 》 20 06 年第 5期上
发表 。
▲形态特征
地下茎为复轴型 、 米黄色 , 竹鞭粗
.0 5 一 1厘米 , 鞭节长 2 一 4厘米 , 秆基常有
一至数个笋芽发育成竹 。 竹秆为小型竹 ,
幼竹为绿色 , 老竹米黄色 , 秆高一般为
.0 5

.2 0 米 , 高 的可 达 .2 5 米 , 秆粗 在
.0 5 一 1
.
2厘米 , 秆壁较厚 , 分枝一侧除近
节处略扁外 , 呈圆形 。 中部节间长 川 一 巧
厘米 , 上部可达 30 厘米 , 秆环 比释环略
大 , 微隆 , 筹环下方初时有一圈白粉 , 竹
秆下部有 1 一 2 分枝 , 中部以上常为 3 分
枝 , 并有次生枝而形似多分枝 , 分枝较
短 , 基部常贴秆 。 笋算阔披针形 , 秆捧长
披针形 , 迟落 。 枝算常宿存 。 筹鞘薄革
质 、 浅黄色 , 秆筹长于节间 , 捧背及两侧
边有浅褐色细纤毛 。 捧片狭披针形 , 长
2

5厘米 , 宽 0 .巧 一 .0 2厘米 , 中上部宽可
达 .0 3 一 .0 4 厘米 , 直立状 。 算舌膜质 , 长
约 .0 4厘米 , 捧耳遂毛状或脱落。
福建 郑建官 朱邦密文 /摄
每小枝有叶片 4 一 6 片 , 披针形 , 长
10 一 18 厘米 , 宽 1. 2 一 24 厘米 , 当年生新
竹顶梢的 2 一 3片叶常比中下部的叶片大 ,
呈长椭圆状披针形或阔披针形 , 长可达 23
厘米 , 宽可达 4 3 厘米 。 中脉上面平 , 下
面微凸 , 具平行侧脉 5 一 7 对 , 大叶可达 9
对 , 小叶仅 4对 , 叶缘有刺状细锯齿 。 先
端渐尖至尾尖 , 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 , 叶
缘下延缩小成短柄 。 叶鞘长 4 一 5厘米 , 初
时有白色细绒毛 。 叶舌膜质 , 长 .0 4 一 0石
厘米 , 无分叉 。 叶耳 三角形 , 初时有遂
毛 , 后脱落 。 叶片最大的特点是彩叶 , 与
菲黄竹一样具有宽窄不一 、 相距不等的一
至多条浅黄色条 ( 有的老叶近 白色 ) 彩
条 自基部至先端 , 黄绿相间 , 宽的可达
0
.
3
一 -0 4 厘米 , 小的只有头发粗细 。 上半
年新长出的嫩叶黄色彩条不甚明显 , 但随
着叶片的成熟老化 , 到下半年黄色部分的
叶绿素逐渐退化消失 , 成为彩叶 。
其花序为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 , 着生
于侧枝或竹秆顶端 , 孕穗和出穗期为 4 月
下旬至 5 月上旬 , 开花期为 5 月中下旬。
总花穗及小穗有柄 , 每小穗有小花 5 一 巧
朵 , 左右排列紧密 , 成压扁状 。 总花穗及
小穗下方有 2 一 3片颖 ( 苞片 ) 。 外秤长约
1

2厘米 , 比内秤长 , 外密被自色短绒
毛 , 具明显纵脉多条 。 内秤两侧内折后反
转形成两脊 , 两侧边缘有白色绒毛 , 两脊
中间有一纵沟 , 雄蕊与雌蕊长于纵沟内。
雄蕊 3枚 , 偶见 l 枚 , 开花时两秤张开 ,
花丝伸出 , 花药舌状长条形 , 稍有皱折 ,
自中部以上两侧开裂 , 散出花粉 。 雌蕊柱
头 2 一 3分叉 , 绒毛状 。
花叶近实心茶秆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
值 , 但由干目前发现的面积很小 , 而且该
处极易被开垦种植果树或其他经济作物而
遭受破坏 , 因此巫待保护 。 在做好产地保
护的同时 , 笔者也对其进行了少量移植试
验 , 以扩一大栽培面积 , 适应今后园林部门
和社会各界的需求。
▲ 栽培管理要点
土壤 : 花叶近实心茶秆竹喜
疏松肥沃 、 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
质壤土 , 也能耐 一定程度的贫
膺 。 可地栽 , 也可盆栽 。 地栽处
若有稀疏树冠适当蔽荫 , 会使叶
片更加靓丽 。 地栽每平方米可栽
植 2 一 3株 (丛 ) , 栽前整地 , 并挖
好直径 50 一 60 厘米 、 深 35 ~ 40 厘
米的栽植穴 , 穴底放人表土或腐
叶土 . 如果放人 垃圾土或农 家
肥 , 应盖 上一层 较为干净 的土
壤 , 防止根系和竹鞭与之直接接
触 。 盆栽时盆底要通透 , 防止积
水 。
温度 : 根据原产地的情况 ,
该处 1月极端最低气温在一 6℃左一右 , 但延续天数不多 , 而且自天气温多在0℃ 以上 。 夏季最高气温 38 ℃ , 室外可达
4 0 ℃ 以上 。 原生植被为马尾松疏松林地 ,
由于该处为低山带坡上部 , 周围森林植被
较多 , 因此空气湿度相对较大
移植时间 : 根据试验 , 移植裸根苗或
带少量宿土在 2 一 3 月中旬较好 , 因为这时
竹苗 ( 母竹 ) 经过一个冬天的休眠即将开
始萌动 , 外界温度 、 湿度都较适合其复苏
生长 , 而且这时体内积累的营养物质最
多 , 母竹在挖掘过程中的损伤能及时恢
复 , 移植成活率较高。
竹苗挖掘 、 修剪与运输 : 竹苗以较低
矮的丛株或单株 , 并带有一定长度的竹鞭
和少量宿土为好 。 秆高的单株因剪除中上
部竹杆后往往不带叶片 , 不能进行光合作
用 , 因而成活率相对较低 。 花叶近实心茶
秆竹起苗后很容易脱水 , 必须立即修剪 ,
剪除竹秆中上部和大部分叶片 , 留秆长
0
.
35
~
.0 6米 , 一些保留的叶片还要剪除上
半部分 , 对部分过长和损伤严重的竹鞭也
应剪除 , 然后立即装入编织袋或用塑料薄
膜包裹 , 防止风吹 日晒 。 起苗后如果发现
叶片有脱水现象 , 应立即喷雾或用泥浆护
根 二 最好起苗当天能栽植 , 若要长途运
2 2 帼花卉盆景 2 0 85

…才
输 , 要注意保湿降温 。
栽植 : 露地栽植前若能用促根剂或
A B T生根粉 、 蔡乙酸等拌黄泥浆粘鞭根 ,
成活率要比直接栽植高 。 栽植深度一般比
原生地深 3 一 5厘米 , 覆土轻压后浇一次定
根水。 由于它极易脱水 , 使叶片变干 , 影
响成活率 , 因此栽植后应搭拱棚 , 罩上透
明塑料薄膜 , 并压边密封 , 保持湿度 。 在
透明塑膜上方隔一定距离还要挂黑色遮阳
网 , 防止太阳直接晒人棚内 。 如果是盆
栽 . 也要在盆上用小木棍或竹片做支架 ,
用塑料薄膜或较大的透明塑料袋套上 , 置
于蔽荫处 。
栽后管理 : 栽植后每 5 一 7 天掀开薄
膜通风换气 15 ~ 20 分钟 。 由于是密封状
态 , 棚内湿度较大 , 常有水珠结在薄膜
上 , 同时春季较常下雨 , 一般情况下不必
补充浇水 , 但遇干旱天气 , 土壤表土发白
时应浇水 , 然后再罩上薄膜 。 6月中旬以
后 , 气温上升到 30 ℃ 以上 , 白天可开启部
分薄膜通风 , 7 一 8月高温季要经常检查遮
阳网是否被大风吹走 , 土壤干旱时在傍晚
适当浇水 。 这时竹苗新根已经长出 , 同时
也有部分笋芽长出新竹 , 竹苗生长基本稳
定 , 可 以去掉薄膜 , 只留遮阳网 。 10 月
后 , 遮阳网也可去掉 。 在开启薄膜通风或
浇水时 , 若杂草生长旺盛要及时拔掉 , 适
当松土 , 但不要伤及鞭根 。 栽植头一年 ,
基本可以不追肥 , 第二年以后生长季节 ,
可每半个月左右施一次稀薄的复合肥或农
家肥 , 并适当除草松土 。 若是盆栽 , 栽后
应放在蔽阴处 , 5 一 7天开启薄膜通风换气
一次 , 同时注意盆土干湿及杂草生长情
况 , 不干不浇 , 浇则浇透。 盆内新竹生长
过密时及时分盆 , 最好也在早春进行 , 可
用枝剪在适 当位置剪断竹鞭 , 尽量不散土
沱 。 盆栽时由于盆土容易干燥 , 高温季节
应放在半荫处 , 以防太阳灼伤叶片 , 影响
观赏效果 。
00 8乃 中国花卉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