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西藏半野生小麦与西藏小麦
地方品种 Glu -B3位点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曾兴权 韦泽秀 张玉红 次仁卓嘎 达瓦顿珠 其美旺姆*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 ,西藏 拉萨 850032)
摘 要:利用 10对 STS 引物分析 142份西藏半野生小麦和 136 份西藏小麦地方品种的低分子量谷蛋
白亚基Glu -B3的遗传多样性 ,以明确西藏小麦种质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G lu-B3位点分布 。结果
表明:142份西藏半野生小麦 、136份西藏小麦地方品种在 G lu-B3位点等位基因分别为 6种和 9种 ,
且出现频率最高的均为 Glu-B3c(分别占总数的 85.91%、70.58%),出现频率最小的分别为 Glu-B3i
(16.90%),Glu-B3g(2.94%)。西藏半野生小麦 、西藏小麦地方品种在 Glu -B3位点共有 51 种组成
类型 ,其中前者有 31种 ,后者有 28种 ,出现频率最高的组成类型为 c(分别占 18.31%、32.35%),两群
体中共同出现的组成类型有 Glu-B3(b+c)、Glu-B3c、Glu -B3(c+d)、Glu -B3(c+d+i)、Glu -B3
(c+i)、Glu-B3(d+i)、Glu-B3fg 、Glu-B3i共 8种。西藏半野生小麦 、西藏小麦地方品种在 G lu-B3
位点遗传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 1.8108 、1 .9542 ,而组成类型遗传多样性指数没有差异;聚类与主座标
分析表明 ,所有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 0.09 ~ 1 .00之间 ,平均为 0.3462 。研究表明 ,西藏半
野生小麦和西藏小麦地方品种之间在G lu-B3位点的等位基因种类与组成类型 、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数
均存在差异 。西藏小麦种质资源 Glu -B3 位点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 群体间与群体内遗传距离
较大 。
关键词:西藏半野生小麦 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遗传多样性 G lu-B3
西藏小麦品种资源十分丰富 ,经较全面系统的征
集与考察及种植观察鉴定 ,可分为普通小麦 、稀有小麦
(圆锥小麦 、硬粒小麦 、密穗小麦 、波兰小麦和东方小
麦)和中国特有的种质资源西藏半野生小麦(Triticum
aestivum ssp.Tibetanum Shao)。
小麦种子的贮藏蛋白质中麦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
分别占 40%和 46 %左右 。麦谷蛋白决定面团的强度
和弹性 ,与小麦的加工品质密切相关。根据分子量的
大小 ,麦谷蛋白可以分为高分子谷蛋白亚基(分子量在
80 ,000 ~ 140 ,000 , HMW -GS)和低分子谷蛋白亚基
(分子量低于 80 ,000 , LMW -GS)两种 。低分子量麦
谷蛋白(Low -mo lecular-weight glutenin subunit ,
LMW -GS)是小麦谷蛋白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
60%)。编码 LMW -GS 的基因位于小麦第一同源
群1A 、1B和 1D染色体短臂末端 ,分别称为Glu -A3 、
Glu -B3和 Glu-D3位点(统称G lu-3 )。
小麦 LMW -GS由第一同源群短臂上的 G lu -3
基因所编码 ,由于其受多基因控制及与醇溶蛋白不易
区分的特点 ,所以人们对其研究的深度不如由单基因
控制的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在
1966年由 Beckw i th 等第一次发现。同年 Nielsen等
利用这种物质命名为低分子量谷蛋白。随着十二烷基
硫酸钠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SDS -PAGE)技术的出
现 ,才将低分子量谷蛋白分离出来 。但是 LMW -GS
亚基在单向 SDS -PAG E 表型中正好与醇溶蛋白组
分及清蛋白组分重叠 ,无法加以区别分析 。虽然随后
发展起来的双向电泳 ,解决了亚基重叠问题 ,但由于分
析样品较少及可比较性差而未能得以在 LMW GS 亚
基的遗传分析中应用 。而根据低分子量谷蛋白序列设
计特异性引物及侧翼序列开发筛选与 GIu -B3紧密
连锁的标记 ,能在小麦复杂的遗传背景下有目的地对
某一类 LMW -GS 基因进行分析 ,这将有助于弄清单
9
《西藏科技》2011年 6期(总第 219 期) 科技兴农
* 基金项目:“ 973”前期计划:西藏青稞核心种质构建与重要新基因的发掘利用(20011CB111512)
个 LMW -GS 对小麦品质的贡献。同时 ,在小麦育种
中 , 这些标记对于有效地选择与品质密切相关的
LMW -GS 组分有一定应用价值。PCR 方法具有简
便准确而且在小麦生长的不同时期都可检测等优点 ,
随着 LMW -GS 序列的数目的增加 ,研究者逐渐获得
位点特异性引物 ,系统研究各染色体位点的因构成及
等位变异(单元型),开发出相应的分子标记 ,为 LMW
-GS 等位基因的分析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并为
小麦品质改良奠定了基础 。在鉴定 G lu-3 的传统方
法有 SDS -PAGE和 RP-HPLC ,而目前在开发特异
的Glu -3基因标记已有重要的进展 。已有学者主要
从西藏半野生小麦及与云南小麦和新疆小麦的角度评
价了析了其形态 、贮藏蛋白 、同工酶 、RFLP 、EST -
SSR。而利用 Glu -3 引物对西藏半野生小麦与西藏
地方小麦品种的低分子量谷蛋白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及
比较尚未见其报道。文章旨在以西藏小麦种质资源为
材料 ,根据已报道的 Glu -B3 位点的标记 ,从 Glu -
B3位点评价西藏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通过对
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为西藏小麦种质资源的收集 、保
存 、评价和开发利用 、物种和变种的分类 、小麦遗传资
源核心种质的建立以及为西藏小麦品质改良提供亲本
材料和理论依据 。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42份西藏半野生小麦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李秀全
研究员提供 , 136 份西藏地方小麦品种由西藏自治区
农牧科学院提供 ,对照材料中国春(Glu -B3a), Gobo
(Glu-B3b), Halberd(Glu -B3c)、Orca(Glu -B3d)、
Cheyenne(Glu -B3e)、Magali(Glu -B3fg)、Brimos-
to ne(Glu -B3g)、淮麦 16(Glu -B3h)、Shirane -
kondg(Glu -B3i)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生物室
提供 。
1.2 基因组 DNA 提取
种子在培养钵中发苗 ,待幼苗长至两叶期时取样 ,
液氮速冻 ,提取基因组 DNA 。采用 CTAB法提取 ,琼
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所提的基因组
DNA 的质量及浓度进行检测 ,并将 DNA 的浓度调至
50ng/L。
1.3 引物及 PCR扩增及产物检测
根据王林海等设计 Glu -B3 位点的标记引物由
北京捷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 ,引物序列见表 1。
PCR中所用的酶及相关试剂均购自 TaKaRa公司(大
连), PCR反应体系为:10 ×PCR Buf fer 2.0μl , dNTP
Mix (各 2 .5mM)1.6μl ,MgCl2 (25mM)1.4μl ,引物
(10 mM)0.5μl , T aq 聚合酶(5 U/μl)0.2μl , DNA 模
板 2μl , ddH2O 补至终体积 20μl。PCR 反应程序为:
94 ℃预变性 3 min;94 ℃变性 50s , 55 ~ 60 ℃退火
45s ,72 ℃延伸 90 s ,38个循环;72 ℃延伸 10 min ;4℃
保存 。所有反应均在 S -1000 PCR仪上进行。扩增
产物中加入 4.0μL 的 6×Loading Buf fer ,进行 1 %的
琼脂糖凝胶电泳 。电泳液为 1×TA E ,电压为 120 V 。
电泳完毕用Gel Doc 2000TM(Bio -Rad)凝胶成像系
统观察并照相。
表 1 引物及其序列
基因位点 引物名 序列(5※3) 片段大小
GluB3a SB1F GCACAAGCATCAAAACCAAGA 1095
SB1R TGGCACACTAGTGGTGGTC
GluB3b SB2F ATCAGGTGTAAAAGTGA TAG 1570
SB2R TGCTACATCGACATATCCA
GluB3c SB3F CAAATGTTGCAGCAGAGA 472
SB3R CA TATCCATCGACTAAACAAA
GluB3d SB4F CACCATGAAGACC TTCCTCA 662
SB4R GT TGT TGCAGTAGAACTGGA
GluB3e SB5F GACC TTCCTCA TC TTCGCAa 669
SB5R GCAAGAC TTTGTGGCATT
G luB3fg SB6F TATAGCTAGTGCAACCTACCAT 812
SB6R CAACTACTCTGCCACAACG
GluB3g SB7F CCAAGAAATAC TAGTTAACAC TAGTC 853
SB7R GT TGGGGTTGGGAAACA
GluB3h SB8F CCACCACAACAAACAT TAA 1022
SB8R GTGGTGGTTCTATACAACGA
GluB3i SB9F TATAGCTAGTGCAACCTACCAT 621
SB9R TGGTTGTTGCGGTATAATTT
G luB3bef SB10F GCATCAACAACAAATAGTACTAGAA a 750
SB10R GGCGGGTCACACATGACA
10
科技兴农 《西藏科技》2011年 6期(总第 219期)
1.4 数据分析
按照 2次重复扩增中均能稳定扩增的条带在同一
电泳迁移位置上的有无 ,有带的记为 1 ,无带记为 0 ,建
立[ 1 ,0]矩阵。然后利用 NTSYSpc2.1数据分析软件
的相似性分析模块 Quali tat ive的 Dice 法计算遗传相
似系数(GS),进一步采用该软件的聚类分析模块
SAHN 的非加权的平均数法(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wi th Arithme tic Average , UPGMA)进行聚
类分析 ,并构建聚类图 。采用该软件的聚类分析模块
Cophenetic V alues计算得其相应矩阵 ,然后利用该软
件作图模块 Matrix Comparison Plot校验聚类分析结
果。利用 Shannon -weaver 遗传多样性指数(H′)来
衡量群体遗传多样性大小 。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材料 Glu -B3位点等位基因种类分析
西藏半野生小麦和西藏小麦地方品种在 Glu -B3
位点的组成见表 2 、图 1 ,表 2结果显示 ,西藏半野生小
麦G lu-B3 位点共有 6种等位基因 ,且 G lu -B3c出
现的频率最高 ,占总数的 85.91%,出现频率次之为
Glu -B3i占总数的 43.66 %,出现频率最小的为 Glu
-B3i占总数的 16.90%。西藏小麦地方品种 Glu -
B3位点共有 9种等位基因 ,其中 G lu-B3c 出现的频
率最高 ,达 70.58%,出现频率次之为 Glu -B3e 占总
数的 21 .32%,出现频率最小的为 Glu -B3g 占总数的
2.94 %。从表 2结果还可以看出 ,两个群体等位基因
的种类不同 ,西藏小麦地方品种的等位基因种类(9
种)高于西藏半野生小麦(6种),在供试的材料中 ,西
藏小麦地方品种未出现 Glu -B3bef ,而西藏半野生小
麦未出现 Glu -B3a、Glu -B3h 、Glu -B3bef ;在两个
群体共有的Glu -B3位点等位基因中 ,西藏半野生小
麦中出现的频率幸均高于西藏小麦地方品种 。这些结
果表明西藏半野生小麦和西藏小麦地方品种之间在
Glu -B3位点上存在差异。
表 2 供试材料 Glu-B3 位点种类及其分布频率
西藏半野生小麦 西藏地方小麦品种
基因位点 品种数 频 率(%) 品种数 频 率(%)
Glu-B3a 0 0 9 6.61
Glu-B3b 29 20.42 24 17.64
G lu-B3c 122 85.91 96 70.58
Glu-B3d 41 28.87 27 19.85
G lu-B3e 0 0 29 21.32
G lu-B3fg 37 26.05 6 4.41
Glu-B3g 24 16.9 4 2.94
Glu-B3h 0 0 6 4.41
G lu-B3i 62 43.66 12 8.82
G lu-B3bef 0 0 0 0
图 1 Glu-B3 引物对 265 份供试材料扩增的部分图谱
M :DL2000 ;a :GluB3a(1 :中国春 , 2 :藏 636 , 3:
藏 113 , 4:藏 129 , 5:藏 132 , 6 :藏 136 , 7:藏 46);b :
GluB3b(1:Gobo , 2:藏 46 , 3 :藏 132 , 4 :藏 136 , 5:藏
12 ,6 :藏 129 ,7:藏 134 ,8:藏 268);c :GluB3c(1:Hal-
berd , 2:XM001202 , 3:XM001212 , 4:XM001215 , 5:
XM001217 , 6: XM001216 , 7 : XM001219 , 8:
XM001221 , 9:XM001222 , 10 :XM001223);d:GluB3d
(1:Orca , 2:XM001202 , 3 :XM001214 , 4:XM001215 ,
5:XM001217 , 6:XM001221 , 7:XM001225);fg :G luB
fg (1 :Magali , 2:XM001228 , 3:XM001229 , 4:
XM001231 , 5: XM001231 , 6 : XM001232 , 7:
XM001239 , 8:XM001240);i :GluB3i(1:Shirane -
kondg , 2:XM001406 , 3:XM001408 , 4 :XM001409 , 5:
XM001411 , 6:XM001419 , 7 :XM001431);g:GluB3g
(1:Brimostone , 2 :XM001293 , 3 :XM001295 , 4:
XM001296 , 5: XM001304 , 6 : XM001306 , 7:
XM001307 ,8:XM001309)
2.2 供试材料 Glu -B3位点组成类型分析
西藏半野生小麦在Glu-B3位点的组成类型见表3 ,
结果表明 ,西藏半野生小麦 Glu-B3位点共有 31种组成
类型 ,其中组成类型 c出现的频率最高 ,占总数的 18.
31%, c+i出现频率次之 ,占总数的 11.97%,有 14种组成
类型出现频率最小 ,其频率为 0.70%。
11
《西藏科技》2011年 6期(总第 219 期) 科技兴农
表 3 供试材料 LWM-GS G lu-B3 组成类型及其分布频率
西藏半野生小基因位点 Glu-B3 品种数 频 率(%) 遗传多样性指数(H′)
Glu-B3(b+c) 10 7.04 0.1797
G lu-B3(b+c+d+fg) 1 0.71 0.0361
G lu-B3(b+c+d+g+i) 1 0.71 0.0361
G lu-B3(b+c+d+i) 2 1.41 0.0621
G lu-B(3b+c+fg) 1 0.71 0.0361
Glu-B3(b+c+fg+g+i) 1 0.71 0.0361
G lu-B3(b+c+fg+i) 1 0.71 0.0361
G lu-B3(b+c+g+i) 1 0.71 0.0361
Glu-B3(b+c+i) 10 7.04 0.1919
Glu-B3c 26 18.31 0.3061
G lu-B3(c+d) 13 9.15 0.2142
G lu-B3(c+d+fg) 2 1.4 0.0621
Glu-B3(c+d+fg+g+i) 1 0.71 0.0361
Glu-B3(c+d+fg+i) 1 0.71 0.0361
Glu-B3(c+d+g) 1 0.71 0.0361
G lu-B3(c+d+g+i) 1 0.71 0.0361
Glu-B3(c+d+i) 11 7.74 0.2034
G lu-B3(c+fg) 9 6.33 0.1667
G lu-B3(c+fg+g) 8 5.63 0.1527
Glu-B3(c+fg+g+i) 4 2.81 0.1037
G lu-B3(c+fg+i) 3 2.11 0.0841
G lu-B3(c+g) 2 1.41 0.0621
Glu-B3(c+g+i) 1 0.71 0.0361
Glu-B3(c+i) 17 11.97 0.2599
G lu-B3d 4 2.81 0.1037
G lu-B3(d+i) 1 0.7 0.0361
G lu-B3fg 1 0.7 0.0361
Glu-B3(fg+g) 2 1.41 0.0621
Glu-B3(fg+i) 2 1.41 0.0621
G lu-B3g 1 0.7 0.0361
G lu-B3i 3 2.11 0.0841 合计 31 142 100 0.0896(Mean)
表 4结果表明 ,西藏地方小麦品种 Glu -B3位点
共有 28种组成类型 ,其中组成类型 Glu -B3c 出现的
频率最高 ,占总数的 32 .35%, Glu -B3(c+e)出现频
率次之 ,占总数的 18 .31%,有 13 种组成类型出现频
率最小 ,其频率为 0.74%。
表 4 供试材料 LWM-GS G lu-B3 组成类型及其分布频率
西藏小麦地方品种基因位点 Glu-B3 品种数 频率(%) 遗传多样性指数(H′)
Glu-B3a 1 0.74 0.0377
G lu-B3(a+b) 1 0.74 0.0377
G lu-B3(a+b+c+d) 1 0.74 0.0377
Glu-B3(a+c) 3 2.2 0.0875
G lu-B3(a+c+d) 1 0.74 0.0377
G lu-B3(a+h) 1 0.74 0.0377
G lu-B3b 7 5.14 0.1427
G lu-B3(b+c) 6 4.41 0.1427
Glu-B3(b+c+h) 1 0.74 0.0377
G lu-B3(b+d) 3 2.2 0.0875
G lu-B3(b+d+g) 1 0.74 0.0377
Glu-B3(b+fg+g) 1 0.74 0.0377
G lu-B3(b+h) 1 0.74 0.0377
Glu-B3c 44 32.35 0.3643
G lu-B3(c+d) 7 5.14 0.1427
Glu-B3(c+d+e+fg) 1 0.74 0.0377
Glu-B3(c+d+i) 2 1.47 0.0646
Glu-B3(c+e) 24 17.65 0.3074
G lu-B3(c+e+i) 1 0.74 0.0377
G lu-B3(c+h) 2 1.47 0.0646
Glu-B3(c+i) 5 3.67 0.1077
G lu-B3(d+i) 1 0.74 0.0377
Glu-B3e 3 2.2 0.0875
G lu-B3(e+fg) 2 1.47 0.0646
G lu-B3fg 1 0.74 0.0377
G lu-B3h 3 2.2 0.0875
G lu-B3i 3 2.2 0.0875
null 9 6.61 0.1858 合计 28 136 100 0.0898(Mean)
12
科技兴农 《西藏科技》2011年 6期(总第 219期)
表 3 、表 4结果进一步表明 ,西藏半野生小麦与西
藏地方小麦品种在 G lu -B3 位点的组成类型存在差
异 ,在两群体中 ,共同出现的组成类型仅有G lu-B3(b
+c)、Glu-B3c、Glu -B3(c+d)、Glu -B3(c+d+i)、
Glu -B3(c+i)、Glu -B3(d +i)、Glu -B3fg 、G lu -
B3i ,而且在其出现的组成类型频率也有差异 ,例如 ,组
成类型 Glu -B3c 在两群体中出现频率均最高 ,但组
成类型G lu -B3c 出现在西藏半野生小麦的频率为
18.31%,组成类型 Glu -B3c 出现在西藏小麦地方品
种的频率为 32.35%。表明西藏半野生小麦与西藏小
麦地方品种之间在 G lu -B3 位点的组成类型及其出
现频率均有较大差异。从表 3 、表 4 还可以看出两群
体的组成类型遗传多样性指数没有差异(西藏半野生
小麦为 0.0896 ,西藏小麦地方品种为 0 .0898)。
2.3 西藏半野生小麦与西藏小麦地方品种的遗传多
样性比较及聚类分析
根据在 278份材料中获得的扩增条带构建[ 1 , 0]
矩阵 ,计算材料间的 Dice 遗传相似系数(GS),结果表
明 ,所有材料间 GS 值变化范围在 0 .09 ~ 1 .00之间 ,
平均值为 0.3462 。142份西藏半野生小麦材料间 GS
值的变幅为 0.13 ~ 1.00 ,平均为 0.5230;136份西藏
小麦地方品种间的 GS值变幅为 0 .04 ~ 1 .00 ,平均 0.
4106 。以上结果表明 ,西藏半野生小麦群体的 GS 值
大于西藏小麦地方品种群体。西藏地方小麦品种比西
藏半野生小麦具有更高的 GS 值 ,相似程度高 ,品种间
遗传距离较近。西藏地方小麦品种群体内部遗传差异
大于西藏半野生小麦 。
根据材料间的 Dice 遗传相似系数 ,采用 UPGMA
法进行聚类 ,并对 278份材料进行多次聚类 ,得到如图
2的 57份核心种质材料聚类图 ,其中西藏半野生小麦
33份 ,西藏小麦地方品种 24 份。校验得到的符合系
数为 0.8901 ,可信度 96.96%,表明构建的核心种质材
料聚类图与总分析材料的数据具有较好的符合度 。从
原始聚类图中若以所有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 0.3462
(L)为阈值 , 278份材料可以分为六大类 ,第 Ⅰ类 3份
材料(西藏小麦地方品种 3份),第 Ⅱ类 5份材料(西藏
小麦地方品种 5份),第 Ⅲ类 6 份材料(西藏小麦地方
品种 5份),第Ⅳ类 17份材料 ,(西藏半野生小麦 6份 ,
西藏小麦地方品种 11 份),第 V 类包括 204 份材料
(西藏半野生小麦 95 份 ,西藏小麦地方品种 109份),
第Ⅵ 类 43份材料(西藏半野生小麦 41份 ,西藏小麦地
方品种 2份)。
对西藏半野生小麦群体和西藏小麦地方品种群体
分别计算在Glu -B3位点上的遗传多样性指数 ,结果
显示 ,西藏小麦地方品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1.
9542)高于西藏半野生小麦群体(1 .8108)。
图 2 西藏半野生小麦和西藏地方
小麦品种核心种质聚类图
3 讨论
近年来研究证明 , LMW -GS 对品质具有重要作
用 ,面粉的延展性与 LMW -GS 总数量相关 ,且不同
位点基因编码的亚基对品质的影响有差异。Gupta认
为G lu-3位点编码的亚基对 Rmax 的贡献为 42%。
Glu -3与 Glu -1位点之间的交互作用也起重要作用
(10%),贡献大小依次为G lu-Dl >Glu -Bl >GluB3
>Glu A3 >Glu -D3 =G lu-A1 。在 Glu -B3位点
内贡献大小依次为 , i >b =a>e=f =g =h >c。对中
国干白面条品质的贡献较其它等位基因大 ,现研究明
确了 Glu -B3与面包和面条品质的关系 ,认为 Glu -
B3位点的 d和 b 等位基因对面团延展性的作用大于
其它等位基因 ,对和面时间的贡献为 Glu -D1 >Glu
-B3 >G lu-A1=Glu-B1=Glu-A3;对面团耐揉
性而言 , Glu -D1 >Glu -B3 =Glu -B1 >Glu -A3
>Glu-A1;SDS 沉降值的大小依次为G lu-B3 >Glu
-B1>Glu -A 1>Glu -D1 >Glu -A 3。分析发现 ,
在G lu-B3 位点 , Glu -B3b 、Glu -B3c 、Glu -B3d 、
Glu -B3fg 、Glu -B3g 、Glu -B3i出现的频率 ,均是西
藏半野生小麦比西藏小麦地方品种高 ,而 Glu -B3a、
13
《西藏科技》2011年 6期(总第 219 期) 科技兴农
Glu -B3e 、Glu -B3h 出现的频率均是西藏小麦地方
品种比西藏半野生小麦高 ,而且西藏地方小麦品种中
有 8份材料不含有 Glu -B3 位点的亚基。Gupta 和
S hepherd采用改良的二步一维 SDS -PAGE方法 ,对
32个国家 222个普通小麦品种 ,研究发现 40个不同
的 LMW -GS ,根据亚基出现的互斥性规律 ,将 40个
亚基分成 3组共 20种不同的电泳图谱组合 。研究对
278份材的 Glu-B3亚基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西藏
半野生小麦与西藏小麦地方品种 G lu -B3 位点分别
有 6种和 9种等位基因;西藏半野生小麦与西藏小麦
地方品种 Glu -B3 位点的组成类型分别有 31 、28种
组成类型 , 组成类型 c出现的频率均为最高 。西藏小
麦地方品种与西藏半野生小麦的等位基因种类不同 ,
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分布也不同 ,组成类型存在差异 ,
组成类型频率也有差异 ,两个群体共有 51 种组成类
型 ,表明了西藏半野生小麦和西藏小麦地方品种等位
基因类与组成类型丰富。同时在两个群体中共同出现
的组成类型仅有 Glu -B3(b +c)、Glu -B3c、Glu -B3
(c+d)、G lu-B3(c+d+i)、Glu -B3(c+i)、Glu -B3
(d+i)、Glu -B3fg 、Glu -B3i 8种 。表明西藏半野生
小麦和西藏小麦地方品种两群体巨大的差异 。综合分
析发现在两个群体均可能存在优异的基因 ,西藏小麦
种质资源 Glu -B3位点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将为种质
资源的收集 、保存 、利用 、物种和变种的分类小麦的演
化过程 、小麦遗传资源核心种质的建立以及为西藏小
麦品质改良提供亲本材料 。
参考文献
〔1〕 邵启全 ,李长森 ,巴桑次仁.西藏半野生小麦.遗
传学报[ J] ,1980 ,34(7):149-157 .
〔2〕 LINDSAY M P , SKERRITT J H.The glutenin
macropolymer of wheatflour doughs:structure – func-
tion perspectives[ J] .Trends Food Sci Technol , 1999 ,
10:247-253.
〔3〕 SHEWRY PR , HALFORD N G .Cereal seed stor-
age pro teins:structures , properties and role in grain uti-
lization[ J] .J Exp Bot ,2002 ,53:947-958.
〔4〕 BIETZ J A , SHEPHERD K W , WALL J S .Sin-
gle kernel analysis of g lutenin:use in wheat genetics and
breeding[ J] .Cereal Chem ,1975 ,52:513-532.
〔5〕 PAYNE P I , CORFIED K G .Subunit composi-
tion of w heat glutenin proteins , isolated by gel filt ration
in a dissociating medium[ J] .Planta ,1979 ,145:83-88.
〔6〕 BIETZ J.A , WALL J.S .Isolation and character-
ization of gliadin-like subunits f rom glutenins[ J] .Cere-
al Chem., 1973 , 50:537-547.
〔7〕 JACKSON E A , MOREL MH , SON TAG -
S TROHM T , BRANLARD G , METAKOVSKY EV ,
REDAELLI R.Proposal for combining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s of alleles of Gli -1 and Glu -3 loci in bread
whea(Triticum aestivum L.)[ J] .J Genet Breed , 1996 ,
50:321-336.
〔8〕 MARGIOTTA B , COLAPRICO G , D OVIDIO
R , LAFIANDRA D .Characterization of high Mr sub-
units of glutenin by combined chromatographic (RP -
HPLC) and electrophoretic separation and rest 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analy ses of their
encoding genes[ J] .J Cereal Sci ,1993 ,17:221-236.
〔9〕 MANIFESTO M .M ., SCHLAT TER A .,HOPP
H.E , SUAREZ E.Y., DUBCOVSKY J.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genetic diversity in w heat germplasm
using molecular markers[ J] .Crop Sci.2001 , 41:682
-690.
〔10〕 DOVIDIO R , SIMEONE M , MASCI S ,
PORCEDDU E.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a LMW-
GS gene located on chromosome 1B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imers specific for the Glu -B3 complex locus in du-
rum wheat [ J] .Theor Appl Genet.1997 , 95:1119
-1126.
〔11〕 WANG L H , ZHAO X.L , HE Z H ,MA W ,
APPELS R., PENA R J , XIA X C , Characterization of
low -molecular-weight glutenin subuni t Glu-B3 genes
and development of STS markers in common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J] .Theo r Appl Genet , 2009 ,
118:525-539.
〔12〕 SAGHAI -MAROOF M A , SOLIMAN K ,
JOREGENSEN R A , ALLARD R W.Ribosomal DNA
spacer-length polymerphisims in barley:mendelian in-
heri tance , chromosomal location and population dynamics
14
科技兴农 《西藏科技》2011年 6期(总第 219期)
[ J ] .Proc Natl Acad Sci USA , 1984 , 81:8014
-8018.
〔13〕 WEI Y M , ZHENG Y L(,ZHOU YH ,LIU D-
C , LAN X-J , YAN Z -H , ZHANG Z-Q .Genetic
Diversity of Gli 1 ,Gli 2 and Glu 1 Alleles Among Chi-
nese Endemic Wheats[ J] .Acta Bo tanica Sinica , 2001 , 43
(8):834-839 .
〔14〕 曾兴权 ,吉万全 ,强小林 ,次珍 , 唐亚伟.西藏小
麦品种资源 HMW -GS 组成研[ J] .麦类作物学报 ,
2005 ,25(2):98-101.
〔15〕 WEI YM , ZHENG Y L , LIU DC , ZHOU Y H ,
LAN X J.HMW -glutenin and gliadin variations in Ti-
betan weedrace , Xinjiang rice w heat and Yunnan hulled
wheat[ J] .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 , 2002 ,
49:327-330.
〔16〕 WANG H Y ,WANG X E ,CHEN P D ,LIU D J.
Assessment of Genetic Diversity of Yunnan , Tibetan , and
Xinjiang Wheat Using SSR M arkers[ J] .Journal of Ge-
netics and Genomics.2007 ,34(7 ),623-633.
〔17〕 彭艳 ,张金锐 ,刘勇 ,何光源.西藏半野生小麦高
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J] .西北植物学报 ,
2006 ,26(4):0827-0831.
〔18〕 王志清 ,龙海 ,郑有良 ,颜泽洪 ,魏育明 ,兰秀锦.
西藏半野生小麦 LMW -GS 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J] .遗传学报 ,2005 ,234(1):87-94.
〔19〕 兰秀锦 ,魏育明 ,郑有良 ,刘登才 ,周永红.中国半
野生小麦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2001 ,19(2):122-125.
〔20〕 GUPTA R.B., SINGH N.K., SHEPHERD K .
W.The cumulative effect of allelic variationin LMW and
HMW glutenin subunits on dough properties in the prog-
eny of two bread wheats[ J] .Theor.Appl.Genet , 1989 ,
77:57-64.
〔21〕 METAKOVSKY E V , WRIGLEY CW , BEKES
F , GUPTA R B.Gluten polypeptides as useful genetic
markers of dough quality in Australian wheats[ J] .Aust
J Agric Res ,1990 ,41:289-306.
〔22〕 GUPTA R.B., SHEPHERD K.W.Two -step
one-dimensional SDS -PAGE analysis of LMW sub-
units of glutenin.I.Variation and genetic control of the
subuni ts in hexaploid w heats[ J] .Theoretical and Ap-
plied Genetics , 1990 , 80:65-74.
〔23〕 GUPTA R.B , BEKES F , WRIGLEY C W .Pre-
diction of physical dough properties f rom glutenin subunit
composition in bread wheats[ J] .Cereal Chem ,1991 , 68:
328-333.
〔24〕 HE ZH , LIU L , LIU J J , XIA X C , PENA R J .
Composi tion of HMW and LMW glutenin subunits and
thei r effects on doughproperties , pan bread , and noodle
quality of Chinese bread wheats[ J] .Cereal Chem ,2005 ,
82:345-350.
〔25〕 LIU L , HE Z H , YAN J , ZHANG Y , XIA X
C , PENA R J.Allelic variation at the Glu-1 and Glu-
3 loci , presence of the 1B.1R translocation , and ef fects
on mixog raphic properties in Chinese bread wheat [ J] .
Euphytica , 2005 , 142:197-204.
〔26〕 SHANNON CE , WEAVER W.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M]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 is , U
rbana , Chicago , USA.1949 , 3-14.
〔27〕 XING QUAN ZENG ,YAJUAN WANG ,WEIY-
AN LI , CHANGYOU WANG , XINLUN LIU , WAN-
QUAN JI.Comparison of the genetic diversity betw een
Triticum aestivum ssp.tibetanum Shao and Tibetan
wheat landraces(Triticum aestivum L.)by using intron
-splice junction primers[ J] .Genet Resour Crop Evol ,
2010 ,57:1141-1150.
编校 陈莎莎
15
《西藏科技》2011年 6期(总第 219 期) 科技兴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