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茶秆竹竹笋夜蛾形态特征及生物学习性研究



全 文 :茶秆竹竹笋夜蛾形态特征及生物学习性研究
邵识烦1 陈 拓1 黄焕华2 陈荻戈1 邓杏文1 蔡海文3
(1.广东省怀集县林业局 怀集 526400;2.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3.怀集县坳仔镇)
摘要 报道了怀集县危害茶秆竹竹笋的淡竹笋夜蛾 、笋秀禾夜蛾和竹笋禾夜蛾等 3 种夜
蛾科昆虫的形态特征 、生物学习性和发生规律 ,为其综合防治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茶秆竹 淡竹笋夜蛾 笋秀禾夜蛾 竹笋禾夜蛾
茶秆竹(Pseudosasa amabilis)是我国特有的复轴混生型竹种 ,分布于广东 、广西 、湖南三省
(区)相邻的低山丘陵河谷地带 。广东省怀集县为茶秆竹主产区 ,面积达 3.3万 hm2 。茶秆竹
具有生长快 、成材早 、产量高 、材质优 、用途广等特点 ,且经济价值较高 ,是发展“三高”林业的好
竹种 。但自从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茶秆竹的产量逐年下降 ,究其原因 ,除了竹业管理体制不
断变更 ,导致竹业生产投入少 ,疏于管理等之外 ,另一个主要原因则是竹笋遭虫害所致[ 1] 。经
过几年的调查研究 ,发现危害茶秆竹竹笋的主要害虫包括淡竹笋夜蛾(Kumasia kumaso)、笋
秀禾夜蛾(Oligia apameoidis)和竹笋禾夜蛾(O .vulgaris)等 3种[ 2] 。据记载 ,淡竹笋夜蛾分
布于江苏省和日本 ,危害淡竹 、刚竹 、乌哺鸡竹 、浙江淡竹 、毛金竹竹笋 ,偶尔危害桂竹笋;笋秀
禾夜蛾分布于河南 、安徽 、湖北 、江苏 、浙江 、江西 、福建 、湖南等省 ,主要危害刚竹属竹种和禾本
科杂草;竹笋禾夜蛾分布于我国的陕西 、河南南部及长江以南各省(区)和日本 ,主要危害刚竹
属竹种和禾本科杂草[ 3] 。这 3种昆虫共同危害茶秆竹等复轴混生型竹子 ,虫情较为复杂 。为
综合防治茶秆竹竹笋夜蛾(以下简称笋夜蛾),1995年以来 ,对这 3种笋夜蛾的形态特征 、生物
学习性和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 ,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室内试验方法
为了观察方便 ,于林间收集各虫态于室内培养 ,观察其形态特征及生物学习性。
卵:分别收集 3种笋夜蛾在林间产下的卵粒 ,放入指形管内 ,每管 30粒 ,用疏松的棉花盖
上 ,管口用 200目的铁丝网封住 ,倒挂于竹林内供第二年观察用 。
幼虫:低龄幼虫除卵粒孵化所得外 ,还从林间采集莎草科等中间寄主内的竹笋禾夜蛾 、笋
秀禾夜蛾幼虫 ,接入盆栽的莎草等杂草培养。老熟幼虫则自林间采集带有笋夜蛾的竹笋 ,插于
室内的湿沙池中培养 。
蛹:3种笋夜蛾的蛹来源于林间采集和室内培养。在笋夜蛾幼虫下地后 ,在受害竹笋周
围的枯枝落叶层中挖取土茧 ,室内沙藏备用。林间采集带有笋夜蛾的竹笋 ,插于室内的湿沙池
中培养 ,幼虫老熟后在湿沙池中便可结茧化蛹 。
成虫:分别收集室内和林间羽化的成虫 ,喂以蜜糖水 。
1.2 林间试验
在幼虫 、成虫发生期 ,在林间建立网室 ,用于定点 、定期观察等试验。网室选取较低矮的 、
有笋夜蛾危害的竹子 ,用蚊帐布围成长宽高各 2 m 的网室 ,地面四周用光滑的瓷砖围住 ,防止
幼虫外逃。对淡竹笋夜蛾低龄幼虫的观察 ,也兼用套枝的方法。此外 ,结合林间定期踏查 、标
准地调查 ,并与室内观察结果相比较。
33广 东 林 业 科 技 2002 年第 18 卷第 3 期
淡竹笋夜蛾、笋秀禾夜蛾和竹笋禾夜蛾幼虫承蒙徐天森研究员 、席客副研究员鉴定 ,特此致谢 !
1.3 灯光诱虫试验
在笋夜蛾羽化盛期 ,选取较开阔的小山包 ,布设交流电源黑光灯 、直流电源黑光灯 、白炽灯
和煤气灯等光源诱虫 。
2 结果与分析
2.1 3种笋夜蛾的形态特征
2.1.1 淡竹笋夜蛾
成虫:雌成虫体长 18 ~ 24 mm ,翅展 52 ~ 58 mm;雄成虫体长18 mm 左右 ,翅展 46 mm左
右。触角丝状 ,灰色。足灰褐色 ,跗节有淡棕色环。前翅淡棕褐色 ,内横线淡棕色 ,波浪形 ,环
状纹深灰褐色 ,纹的外缘线为黑色;肾状纹深褐色 ,纹的外缘线灰白色 。在中室下 ,内横线与中
横线之间有一条紫棕色棒状纹 ,中横线 、外横线淡棕色 ,亚外缘线暗褐色 ,呈不规则锯齿状 ,外
缘线黑色 ,内有 1列 7 ~ 8个黑点。后翅暗棕色至褐色 ,翅基色浅 。
卵:初产卵米黄色 ,扁椭圆形 ,正面微下陷 ,长径 0.8 ~ 0.9 mm 。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 43 mm 左右 ,头部桔黄色 ,体呈米灰色 ,较光滑 ,无背线和亚背线 ,气
门片黑色 。臀板桔黄色 ,不分开。第九腹节背面在臀板前方有 4个黑点 ,中间两个略大。
蛹:体长 19 ~ 24 mm ,雌蛹较大 。蛹初化时为桔红色 ,快羽化时为棕黑色 ,臀棘 4根 ,中间
2根先端略卷曲。
2.1.2 笋秀禾夜蛾
成虫:雌成虫体长 20 mm 左右 ,翅展 38 ~ 46 mm;雄成虫体长 17 mm 左右 ,翅展 36 ~ 42
mm 。虫体褐色 ,触角丝状 ,灰色 。雌虫复眼褐色 ,雄虫复眼则为黑色。下唇须较小 ,向上翘 ,
灰黄色 。前翅紫褐色 ,外横线 、内横线很细 ,黑色;肾状纹灰白色 ,环状纹淡黄色 。顶角区无三
角形斑纹 ,而是由一个灰色的四分之一圆形斑组成 。后翅深灰褐色 ,翅基色略浅 。
卵:扁圆形 ,长径 0.5 ~ 0.7 mm ,正面有一凹陷 ,初产卵为乳白色 ,后变淡黄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 30 ~ 42 mm ,淡紫灰色 。头桔黄色。背线桔黄色 ,亚背线则为白色 。
第一至第五腹节亚背线不规则地向上凸出 ,凸出之间亚背线模糊或中断 ,前胸背板及臀板棕黑
色 ,前胸背板分开 ,臀板不分开 。第九腹节背面在臀板前方有 6个黑点 ,中间 2个略大。
蛹:体长 16 ~ 22 mm ,雌蛹较大 ,桔红色 ,快羽化时棕黑色。臀棘 4根 ,中间 2根略粗长。
2.1.3 竹笋禾夜蛾
成虫:雌虫体长 17 ~ 20 mm ,翅展 36 ~ 48 mm;雄虫体长 15 ~ 18 mm ,翅展 32 ~ 41 mm 。
体灰褐色 ,雌虫色较浅。触角丝状 ,灰色 。复眼黑褐色 ,下唇须向上翘 。雌虫翅褐色 ,缘毛锯齿
状 ,外缘线黑色 ,有 7 ~ 8个黑点;雄虫翅灰褐色 ,外缘线内有 7 ~ 8个黑点 。肾状纹淡黄色 ,肾
状纹外缘白纹与前缘 、亚外缘线组成一个倒三角形深褐色斑 ,翅基也有一个三角形的深褐色
斑。后翅灰褐色 ,翅基色浅。足深灰色 ,跗节各节末端有一个淡黄色环。
卵:近圆球形 ,长径 0.8 mm ,初产卵为乳白色 ,后为米黄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 42 ~ 48 mm ,紫褐色 ,头桔黄色 。背线细而均匀 ,白色;亚背线较宽整
齐 ,白色。第二腹节前半段断缺 ,前胸背板和臀板黑色 ,由背线分开 ,第九腹节背面在臀板前方
有 6个小黑点 ,在背线两侧呈三角形排列 ,中间两个较大 ,3 ~ 4倍于另两个。
蛹:长 19 ~ 28 mm ,雌蛹较大。初化蛹为红棕色 ,快羽化时为棕黑色 ,臀棘 4根 ,中间 2根
粗长 。
2.1.4 3种笋夜蛾幼虫形态的主要区别 淡竹笋夜蛾幼虫虫体无背线和亚背线 。笋秀禾夜
蛾和竹笋禾夜蛾幼虫虫体有背线和亚背线 ,其中 ,笋秀禾夜蛾背线桔黄色 ,亚背线则为白色 ,第
一至第五腹节亚背线不规则地向上凸出 ,凸出之间亚背线模糊或中断;而竹笋禾夜蛾背线细而
均匀 ,白色 ,亚背线较宽整齐 ,白色 ,第二腹节前半段断缺。
34 邵识烦等: 茶秆竹竹笋夜蛾形态特征及生物学习性研究
2.2 3种笋夜蛾的生物学习性
在怀集县 ,危害茶秆竹竹笋的笋夜蛾科虫情较复杂 ,种类多 ,3龄以下幼虫活动场所隐蔽 ,
有多次转移取食的习性 , 3种笋夜蛾的生物学习性如下。
2.2.1 淡竹笋夜蛾 每年发生 1代 ,以卵越冬 ,次年 2月下旬至 3 月孵化。3月上旬茶秆竹
萌发出嫩梢 ,初孵幼虫取食茶秆竹嫩梢 ,并有转梢危害现象 ,3 月下旬幼虫吐丝下垂下地 。据
调查 ,每株竹子多则有几十个嫩梢被害 ,少则几个 ,被害过的嫩梢不久会干枯死亡。3月底或 4
月初 ,竹笋出土 ,幼虫蛀笋危害 ,一般每笋有 1头虫 ,多则达 8头 。幼虫在笋内可以纵横蛀食 ,
被害过的竹笋 95%以上死亡腐烂 。幼虫在笋内危害时间为 13天左右。4月中旬幼虫开始老
熟 ,老熟幼虫咬破笋箨 ,从孔口钻出下地结茧化蛹 ,结茧场所为地面干湿竹叶层下 1 ~ 2 cm 的
碎叶层中。蛹期 18天左右 。4月底成虫开始羽化 ,5 月中旬后期羽化结束 ,历时 20多天 。成
虫的羽化多数在 19:00 ~ 21:00。当晚或次日交尾 ,第三天后开始产卵。成虫产卵于立竹的竹
叶 、地面或其它植被叶面 ,受风雨影响之后 ,卵粒绝大多数掉到地下 。平均每只雌虫产卵 280
~ 330粒 ,成虫寿命 5 ~ 10天 。雌雄性比为 2∶1。成虫具趋光性 ,不同光源的诱虫量由高到低
依次为交流电源黑光灯 、直流电源黑光灯 、白炽灯 、煤气灯 ,结果与过去的记载不同[ 3] 。
2.2.2 笋秀禾夜蛾 每年发生 1代 ,以卵越冬 ,次年 3月上 、中旬孵化 ,初孵幼虫爬行能力强 ,
以禾本科和莎草科等杂草为中间寄主。3龄幼虫于 4月中 、下旬开始转移蛀食竹笋 ,受害的竹
笋多为出笋末期所出的笋或由于天气原因推迟出的笋 。幼虫在笋内危害时间约 23 ~ 35天。5
月初幼虫开始老熟 ,并下地结茧于地下碎叶层中 , 蛹期 17 ~ 23天。5月底开始羽化 ,羽化时间
多在 19:30 ~ 21:00 ,刚羽化时成虫不能马上展翅 ,经过 20 min的停息后才能飞翔。当晚或次
日交尾 ,2 ~ 3天后开始产卵 ,产卵分数次 ,每次 3 ~ 28粒不等 。产卵于竹子叶面 、杂草叶面 、地
面。由于卵对寄主的粘附力差 ,受风和雨的影响后易掉到地下 。平均每头雌虫产卵 170 ~ 230
粒 ,成虫寿命 5 ~ 8天 。雌雄性比为 2∶1。成虫具趋光性。
2.2.3 竹笋禾夜蛾 每年发生 1代 ,以卵越冬 ,次年 3月上 、中旬孵化 ,初孵幼虫以禾本科和
莎草科等杂草为中间寄主 ,取食其嫩茎 ,被害杂草呈枯心 、白穗状 。初龄幼虫爬行能力强 ,有转
株危害现象 。3龄幼虫于 4月中 、下旬开始转移蛀食竹笋 ,受害的竹笋多为出笋末期所出的笋
或由于天气原因推迟出的笋。多数幼虫是从笋的中上部位入蛀 ,少数幼虫从笋的地下部分蛀
入 ,幼虫在笋内可以咬破笋节纵横取食。4龄以下的幼虫耐饿性强 ,半个多月不取食也不会饿
死;4龄后的幼虫不耐饿 ,一旦断食 ,一周后就死亡 。幼虫在笋内危害的时间在 25 ~ 35天 。5
月初开始老熟 ,老熟幼虫咬破笋箨 ,在该孔口下 1 ~ 8cm 处的孔道内停息 1 ~ 3天后下地结茧
化蛹 ,蛹期 18 ~ 23天 。5月底开始羽化 ,羽化时间多数在 19:00 ~ 21:00 ,其他时间偶有羽化 。
刚羽化出来的成虫停息 20 min后才能飞翔。羽化当晚或次日交尾 ,以次日交尾者多 ,交尾 1 ~
2天后产卵 ,雌虫产卵次数在 3 ~ 11次 ,每次产卵 5 ~ 33粒不等。每只雌虫可产卵 135 ~ 284
粒。产卵于杂草叶的边缘 、竹叶的叶面 、其它植被的叶面和地面 ,且容易掉到地下。成虫寿命
5 ~ 8天 。雌雄性比为 2∶1。成虫具趋光性。
2.2.4 3种笋夜蛾生物学习性的比较 3 种笋夜蛾都是 1 年 1 代 ,以卵越冬 ,卵期长达 7个
月。3龄幼虫开始钻蛀竹笋危害 ,老熟幼虫下地结茧化蛹 ,成虫都具趋光性 。3种笋夜蛾幼虫
中 ,淡竹笋夜蛾初孵幼虫取食茶秆竹嫩梢 ,并有转梢危害现象 ,在茶秆竹出笋初期就开始危害
竹笋 ,是茶秆竹蛀笋害虫的优势种;另外两种笋夜蛾初孵幼虫以禾本科和莎草科等杂草为中间
寄主 ,取食其嫩茎 ,并有转移植株危害的习性 ,在茶秆竹出笋中后期危害竹笋。
2.3 3种笋夜蛾的发生规律
3种笋夜蛾在怀集县茶秆竹产区的竹林都有分布 ,老竹林受害较重 ,新栽种的竹林受害较
轻。由于茶秆竹出笋有大小年的习性 ,在出笋小年 ,竹笋受害有加重的现象。3种笋夜蛾 3龄
以下幼虫不直接危害竹笋 ,而是取食竹梢或禾本科和莎草科等杂草的草心 ,然后躲藏在竹梢 、
草丛或枯枝落叶中。每年清明前后 ,茶秆竹开始出笋 ,3种笋夜蛾的 3龄幼虫相继危害竹笋 。
35广 东 林 业 科 技 2002 年第 18 卷第 3 期
其中 ,淡竹笋夜蛾是危害竹笋的笋夜蛾的优势种 ,在出笋盛期时占 76%,该虫发生和危害的时
间最早 ,而且其幼虫发生高峰期也正是茶秆竹出笋的高峰期 ,其危害和造成的损失最大。另外
两种笋夜蛾则是在茶秆竹出笋的中后期危害出笋后期出土的竹笋 ,发生的高峰期较淡竹笋夜
蛾迟 7 ~ 10天 ,若遇低温或干旱等不良天气 ,出笋期延长或推迟时 ,其危害加重 ,也会在出笋的
高峰期严重危害竹笋 。
3 结论与讨论
3.1 我省危害茶秆竹竹笋的夜蛾科昆虫有淡竹笋夜蛾 、笋秀禾夜蛾和竹笋禾夜蛾等 3种 。3
种竹笋夜蛾幼虫的形态区别主要是背线和亚背线。淡竹笋夜蛾幼虫虫体无背线和亚背线;笋
秀禾夜蛾背线桔黄色 ,亚背线则为白色 ,第一至第五腹节亚背线不规则地向上凸出 ,凸出之间
亚背线模糊或中断;而竹笋禾夜蛾背线细而均匀 ,白色 ,亚背线较宽整齐 ,白色 ,第二腹节前半
段断缺。
3.2 危害茶秆竹竹笋的夜蛾科昆虫虫情较复杂 ,一是种类多 ,且同种夜蛾科幼虫虫龄很不整
齐 ,二是 3龄以下幼虫活动场所隐蔽 ,有多次转移取食的习性 ,其中 ,淡竹笋夜蛾有转梢危害现
象 ,笋秀禾夜蛾和竹笋禾夜蛾初孵幼虫以禾本科和莎草科等杂草为中间寄主 ,取食其嫩茎 ,并
有转移植株危害的习性。3种竹笋夜蛾成虫都具有趋光性 。
3.3 3种竹笋夜蛾幼虫共同危害茶秆竹竹笋 ,其中 ,淡竹笋夜蛾是优势种 ,最早发生 ,而且其
幼虫发生高峰期也正是茶秆竹竹笋出笋的高峰期 ,因此 ,危害和造成的损失最大 。另外两种笋
夜蛾则是在茶秆竹出笋的中后期危害竹笋 ,如果天气异常 ,茶秆竹出笋期推迟 ,也会严重危害
竹笋 。在防治上 ,应以保护竹笋和控制淡竹笋夜蛾危害为重点 ,并从减少虫源 、避免幼虫危害
竹笋 、加速竹笋木质化进程等环节进行综合管理。
参考文献
1 陈荻戈.发挥优势 ,再造优势 , 促进我县茶秆竹的发展.竹子研究汇刊 , 1997 , 16(2):74~ 77
2 黄焕华 , 邵识烦 ,陈拓等.茶秆竹笋夜蛾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中国昆虫学会 2000 年会论文集.北京:科学
技术出版社 , 2000.856~ 860
2 萧刚柔 , 于诚铭 ,王淑芬等.中国森林昆虫.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92
STUDYON THE MORP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SECT PESTSON THE BAMBOO SHOOTSOF PSEUDOSASA AMABILIS
Shao Shifan1 Chen Tuo1 Huang Huanhua2
Chen Dige1 Deng Xingwen1 Cai Haijian3
Abstract This paper reports the morp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 occurrence
regulation of K umasia kumaso , Oligia apameoidis and O .vulgaris , which infested on the
bamboo shoots of Pseudosasa amabil is.The result provid the basis fo r interg rated management
bamboo shoot pests.
Key words  Pseudosasa amabil is , Kumasia kumaso , Oligia apameoidis , O.vulgaris
1.Fo restry Bureau of Huaiji County , Guangdong , 526400;2.Guangdong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3.
Aozi Tow n of Huaiji County.
36 邵识烦等: 茶秆竹竹笋夜蛾形态特征及生物学习性研究